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

时间:2019-05-13 19:4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

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朱某:男。好动,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经常影响大家的学习。作业常常拖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本上,字迹潦草,乱涂乱画。成绩较差。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常常惹事生非,经常与别的同学打架,喜欢向老师告状,老师批评别的同学,显得很高兴。老师批评他时,对立情绪很强,表现出不服气的样子,会拿同学的钱和物品。

二、调查分析

家庭素因。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显而易见,家庭的教育与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朱某:父母离异,因此,朱某深受父亲和二伯的宠爱。父亲连小学都未毕业,在学习上难以给孩子帮助,母亲再婚,家庭经济生活不是很宽裕。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其养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是他自控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学校教育因素。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造成问题的原因之一。现行的教材难度偏大,要求偏高,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撇下中下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搞“一刀切”和“齐步走”,使中下学生跟不趟,造成两极分化。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教师往往又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看不到“潜能生”的优点,致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和人格障碍。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注意程度,喜欢程度,表扬次数,无形之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不关心或经常性批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差,学习成绩也就下降,有些教师对他们更不关心,形成恶性循环,有的教师甚至岐视“潜能生”,冷嘲热讽。过多的失败与挫折,使得这些学生自信心低落,产生消极的态度。就这位同学而言,由于学习上不努力,考试老是不合格,又爱惹事生非,不守纪律,常使集体荣誉受损,成了班上同学的“嫌弃儿”。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加深了他们自卑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习不感兴趣,最后导致自暴自弃。

三、教育对策:

1、点亮学生心中的灯

后进生因功课不好,屡犯过失而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落,家长的训斥,经常在“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他们自感不如别人,活泼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心态是消极的,对课堂学习和学校教育活动缺乏热情和兴趣;同时,为寻求一时的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就设法从另一方面表现自己,于是又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招致更多的批评与指责。作为教师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链,点亮他们心中希望的明灯,激励他们从“自甘落后”的泥潭中爬出来。

教育片段

(一)朱某虽然有许多不良习惯,但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特别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其他人不愿干的脏活,他都很乐意去做。在竞选班干部时,我事先就找他谈话,让他去竞选,他听了拼命摇头,觉得老师在和他开玩笑,经过耐心开导,他才轻声地说“我试试吧”。第二天当他站上讲台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犹豫了,我忙对他说:“这是同学们为你的勇气而渴采,不信,你把你竞选的理由说完,同学们肯定会为你鼓掌。”同学们听了我这么一说都安静下来听他讲了,当他说完理由,同学们都鼓起掌,他也笑了。终于,他当上了卫生委员,每天都主动留下来打扫卫生,后来还被评为“卫生小标兵”。

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志向、经验和日积月累的成功哺育而成的。困难和挫折固然可以激励人的意志,但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成功更能激发其向上的愿望。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有一个成功的开始,我们就能一步步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2、多作模糊性教育

大家知道,科技发展到今天,电脑的速度比人脑快成百上千倍,但论及“聪明”程度却难与人脑相比,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不会“模糊思维”,它难以容忍不确定因素,只会根据既定的策略按部就班地机械运算,却不会进行创造和推理。小学教育者在工作中更应具有模糊性,尤其是对问题学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只要是学生自己或老师点拨启发下能悔悟的错误,该宽容处且宽容。

教育片段

(一)上课的铃早已响过,我正领着学生朗读课文,朱某大喊一声“报告”,急冲冲推门而入,这已经是好几次了,同学们哄笑起来,我看着他跑得红通通的脸,我打消了严厉批评他的念头,但也不能听之任之,于是把拉到身边,小声对他说:“你能不能用个词把同学们的笑形容一下?”他脸更红了,轻声说:“是嘲笑”我摇摇头说:“不是,大家看到你脸上的汗珠,会意的笑、谅解的笑。同学们说对不对?”全班齐声喊:“对!”从这以后,他上课再也没迟到过。

通常情况下,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连续几次犯同样的错误时,教师往往愤怒于其“屡教不改”而给予严厉的惩罚,认为道理平时讲了多少遍了,只有严惩不贷才能使“学生吸取教训”。然而惩罚的功效却常常只是暂时的,孩子往往忘记了为什么受罚,只为自己所受的待遇而难过、委屈甚至愤怒。事实证明“有时宽容引起的心灵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老师在评价看待学生时,也应切记不可“眼里揉不得沙子”;在处理对待学生的错误过失时,不可“赶尽杀绝”,不留余地,否则在严厉惩罚学生的调皮捣蛋时,可能也同时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一起杀灭了;在你狠狠教训学生胆大妄为时,可能也同时把他变成了畏首畏尾的胆小者;在你坚决惩治学生的违规行为时,可能也把学生的创造精神一块剿灭了……

3、把握教育时机

“太阳每时每刻都是新的”,如果我们不能抓住当前,那就意味着失去了一次机会。对待这学生,我们抓住每一次可以教育的机会,与他交谈,让他有所进步。谈心得掌握“火候”,做到“不瘟不火,恰到好处”。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目的;谈晚了“往事消散如烟云”,失去了教育的作用。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重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发挥出来。”

教育片段:

体育课刚下课,一位同学就哭着来告状,说早上老师找给他的钱不见了,同学告诉他是朱某拿的,朱某已经还他一元钱了,还有一元就是不肯还。我一听火了,因为昨天刚为了他拿了同学的钱把他父亲请来过,今天又犯病,我真想马上把他找来批一顿,但我又一想,不行,他肯定不会承认的,怎么办呢?我冷静下来后想到了今天早上他父亲来学校时,说昨晚打了他一顿,我心里一惊,因为昨天请他父亲来校时,曾告诉他父亲,回家不打他的,并向他保证过,没想到还是打了他……想到这里,他会不会在故意气老师,于是我没有马上去找他谈话,好像没事似的上完课,等到吃饭时,我把他拉到身边对他说:“真对不起,老师昨天答应你不让父亲打你,可你还是挨打了,疼吗?”他很意外看着我说:“疼”。接着我又说:“我知道你今天不是有意的,因为你已经主动还给同学一元钱了,老师不告诉你父亲,但你下次不能再犯了。”他听了以后流下了眼泪说:“老师,我错了,下次不再犯了”。我在他的泪水中看到了这次谈话的教育效果。

四、几点启示

1、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批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太阳,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研究表明,人类本质中最大的需求是渴望肯定。作为在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在班级工作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注意利用学业的微小进步来激励学生的进取,使学生在自我满足同时不断产生新的追求。

2、多一份沟通,少一份说教。现在不少教师叫苦,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讲道理不听,惩罚又违法,真不知如何是好。我们认为对待当今的学生,不能一味说教,应多和他们沟通,及时抓住他们成长的脉搏,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多一份尊重,少一份专制。以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不如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对待“潜能生”,教师往往迫不及待地希望他很快进步起来,所以十分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想法,层层加码严加要求,结果适得其反,这时,教师应改变一下自己的做法,不如从尊重他入手,从心灵上去感染他。让他在真诚的感动中感悟出正信息的调整。

4、多一份耐心,少一点急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循序发展的历程,没有生下就是坏的孩子,没有想当坏孩子的孩子,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没有一成不变的孩子。小学生的可塑空间很大,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去对待,只要有了一份耐心,更完美的形象肯定会从你手中出现的。

5、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更谈不上成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潜能生”甚至会错了又会重错,作为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理解学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余地,不能把学生一棒子打趴地下。一般来说,学生犯了错误以后,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并且特有的经历告诉他们:“什么样错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他们早有个差不离谱了,这时你会发现,由于逆返心理作崇,你急他不急,摆出一副挨批的姿态来,静待你的“暴风骤雨”。因此,教师应学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把宽容与表扬、批评等手段有机配合使用,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内心强烈的震动。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一场考试作弊的**

刘月是一名初二同学,在学期结束前的期末考试中因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作为她的班主任老师,我接到德育处通知后,找到刘月了解事情的原委。

原来,方文在历史学科的考试中,由于考前复习不扎实,事先把老师复习时讲解的一些重点题目用小纸条密密麻麻地抄写了下来,然后放在裤子的左右口袋里,恰逢考试时遇到了同样的考题,于是,她就从口袋中将纸条偷偷取出,结果在抄写时被监考老师发现,老师把刘月作弊的事情报告给了德育处,德育处正考虑给她以纪律处分,同时,让我与她谈一谈,使之反省自己的错误。

我找到了刘月,她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让她在椅子上坐下,她始终低着头,手放在膝盖上,眼睛呆呆地盯着地面。“刘月,能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吗?”我问道她依旧低着头,一声不吭。“刘月,我知道你心里一定很难受,这两天肯定既吃不好,又睡不香,脑子里乱糟糟的,想了一大堆事情,可以跟我谈谈吗?”她咬着自己的下嘴唇,双手交缠在一起。

“老师明白,你现在正经历着精神上的折磨,你需要一个可以很好地理解你的人来伴你走过这段痛苦的历程。”她的眼眶里开始涌出泪水。“老师,是我错了,我不该存在侥幸心理,我不该考试作弊。我好后悔!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我该怎么办呢?” 她的脸涨得通红,双手无助地在空中乱划。我靠近她,揽着她的肩头。轻声说:“一个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从没犯过错误,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而是不犯同样的错„„”

刘月突然抬起头,打断我的话:“可是,这个错误的代价太大,我要被全校通报批评,要记过处分,什么评优、三好,一切荣誉、一切优先的待遇都与我无缘了。同学们会怎样看我,我又将怎样去面对他们?”说罢,刘月的泪水夺眶而出。看得出,刘月不仅在忍受着悔恨的煎熬,同时,还有很多的顾虑,担忧自己的前途,害怕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我等她稍微冷静下来,接着说:“我明白你此刻的处境,也很理解你难受的心情,我希望你能把它们都讲出来,或许我们会想出些什么办法来进行补救的。”听了这话,刘月抬起头来,渴求地望着我,“已经到了这一步了,还能有什么挽救的余地?”“请你先将事情的经过告诉我,好吗?”我回答说。虽然,我已经从政教主任那里得知了一切,然而为了客观地了解这一事件的经过,我仍需要听当事人的亲自叙述。

刘月长叹了一口气,给我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以及她向德育主任所做出的保证。在这当中,我问她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吸取到什么教训,以后怎样改正。

“教训太深刻了:首先,一个人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你可以一次得手,但不能次次得手,总有一次会让你撞得头破血流。其次,人应该恪守诚信之道,没有一个能通过考试作弊而成为学业优秀的学子,要作一名好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而诚信乃为人之根本。再次,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得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不付出就能不劳而获的„„”

刘月一口气说出了好几条教训。看来,她的反省是十分深刻的,也是相当彻底的。下面的问题是让她怎样正确地认识学校对她的处分,和面对同学对她的看法。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学校对作弊同学做出处分的规定,是为了给作弊同学一个警告,也对其他同学有警示作用。做了错事,就该担当,就该勇于承担后果。这种切肤之痛会使我们在日后遇到类似处境时会避免出错,洁身自好。而且学校的这一处分也不是始终不变的,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当你有优良表现时,学校一定会做出撤消处分的决定。”

听到这里,刘月的眼里闪出了一丝光亮。“老师,今后我一定不会再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一定会诚实做人,踏踏实实地学习,以自己真正的实力来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我要以自己这一次的深刻教训来提醒我们班级的其他同学,要他们不要重蹈我的复撤。”

看着她坚定的表情,我感觉她在思考,在成长。我继续因势利导“老师真为你高兴,古人曾说过,‘智者善因祸得福’,相信这件事一定会使你更加成熟,更加坚强。”

为了能使她正确面对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同时,也使其他同学从这件事情中有所警示和提高,接下来的一周中,我特意开了一节以“诚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在会上,刘月勇敢、坦诚地讲了她的感受、体会:她考前的侥幸懈怠、考中的紧张焦虑、考后的悔恨自责,她目前的尴尬处境,她日后的决心„„。她的一番肺腑之言,令全班很多同学为之动容,他们份份回忆自己曾经有过的失信事件,以及如何改正,如何重新坚守诚信这一做人之根本的历程。并真诚地鼓励方文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能够从这次的挫折阴影中重新站立起来,从而避免自己将来在人生道路上的迷失。

班会结束前,同学们庄严宣誓:诚信将与我同在。并打算在会后起草一份诚信宣言,号召全校学生在宣言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实际行动塑造自己诚信守纪的品格。

看着身边同学们一个个真挚的面孔,听着他们一句句切身的体会,感受着他们的温暖和鼓励的眼神,刘月又一次流下了眼泪,但我相信,她的这一次的泪水中更多的是感动和希望!

看着刘月由当初的沮丧和绝望中逐渐恢复过来,看着关爱温馨积极的氛围重又回到了班集体中,我想,我从这次的事件中所得到的收获也一定不比他们少!

案例分析

在对刘月的辅导中,我首先是从精神上关心她,理解她。因为此时的她内心极度自卑、无助,最希望得到他人的温暖与理解。当然这种理解她并不表示要去支持她的错误行为,而是要帮助她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从不利环境中寻找有利因素,把挫折当作磨砺自己的机遇。

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向善的能力,你可以不接受犯错同学的错误行为,但你能够接受她本人。在对方文的咨询中,我始终遵守着尊重她,信任她的原则,在此过程中,我没有一句教训和批评,而是一直鼓励她自己去分析、总结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和教训。我没有因为她作弊就认定她是一个坏学生,而是始终相信她会通过此次事件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通过这次事件,刘月懂得了诚信的可贵,弄虚作假的危害。同时也给全班同学上了一节生动的“诚信”课,最终,她没有被生活的挫折击垮,相信她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走得更加坚实、稳定!

一场考试作弊的**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大沙河中学 八年级四班 刘立伟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余明檀,男.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为公司会计。明檀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动椅子,经常惹同位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如武打片、警匪片,能一连看上一二个小时,但做作业时却经常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家长和教师反映,小明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下。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小明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便揍;母亲则对孩子过于宠爱,给小明买的玩具很多,而且有不少是高级的电动玩具,但孩子玩不了几天就弄坏了,有时碰到孩子发脾气,新买的玩具拿起来就摔。对此,母亲只是叹息.可舍不得管孩子,好在家里生活条件不错,所以不在乎买玩具花的那几个钱。1 分析:

对这个案例的分析如下: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这位儿童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成人规劝;第二,这位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能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而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稳定性很差;第三,根据教师的反映,明檀在专心听讲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习上没有其它障碍,而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障碍之外,往往还伴有其它学习障碍。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这位儿童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发展和教育影响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方能好转。

在案例介绍中提到了这位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态度很不一致,父亲太严,母亲太宠,这是导致这位儿童行为多动的主要原因。2 方法和建议:

首先要针对这位儿童多动的行为进行矫正。其次也要解决引起行为多动的原因,即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用行为技能训练法对儿童进行自我指令训练。自我指令训练法是要教给儿童对自己说一些话,帮助控制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由老师或家长来对儿童进行自我指令训练。首先给儿童作示范,坐在一张桌子前看书,假装是在某个老师的课堂上。每当注意力开始不集中,开始左看右看或者晃动椅子的时候,就大声地说:“等等,我现在应该继续认真听课,老师和爸爸妈妈会喜欢我这样做的。”然后继续看书。在示范了这种行为及自我指令之后,就要求儿童照这个样子做一次。当儿童在角色扮演中练习这种行为及自我指令时,要给予表扬并及时纠正问题。反复练习很多次,直到儿童每一次都能做对。当儿童能大声运用自我指令让自己继续认真听课的时候,就让他逐渐减小自我指令的声音,继续练习,直到儿童可以不发出声音地对自己作出自我指令,这样,就没有人能听到他的自我指令。在进行这些技能训练时,要给予儿童一些实质性的表扬及其他强化(诸如一些小东西)。这整个训练结束时,告诉儿童以后在课堂上当注意力不能集中开始开小差的时候,就使用自我指令让自己继续听课,同时象练习的那样自我表扬一下。

除了自我指令训练之外,同时还要采用其他方法。一种是让老师对这位儿童认真听讲时定期给予表扬。当这位学生能专心听讲一段时间(这里依据他的具体情况设定,例如可以是15分钟或者20分钟)时,老师就走近他的桌子微笑着轻声表扬他,当这位学生能坚持在这样一段时间内都专心听讲时,那么当他能坚持专心听讲更长的时间(例如25或30分钟)时再对他进行表扬,以此让他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另一种是让父母在家里面用代币法奖励儿童正确的行为。首先父母要确定希望儿童出现的一些行为和不希望儿童出现的行为,比如希望出现的行为有认真做作业,按时起床,整理床铺等等,不希望出现的行为有在地上打滚,乱摔玩具,骂人等等。然后在墙上挂一张表格,列出得到分数项和扣掉分数项。告诉儿童如果他每做一次上述希望出现的行为,就会得到一定的分数,可以用彩色的圆牌儿或其它东西来表示,如果每做一次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就会扣掉一定的分数,就拿走表示相应分数的圆牌儿,每次得的分数或扣的分数都在表格上做出标记,当他积累了一定的分数之后就可以兑换一些强化物,例如某种很想要的东西,玩一小时的游戏,额外看半小时的电视等等。父母一定要按照记录表上的记录来兑换强化物,以此让儿童增加良好的行为并减少不良的行为。当儿童的不良行为逐渐消失的时候,就逐渐减少使用代币,同时多使用表扬来强化。

此外父母要认识到小孩的一些问题可能是由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引起的。父亲需纠正急躁、组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对儿童应进行说服教育或鼓励教育;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溺爱、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将关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孩子有错的时候应该教育孩子。只要父母教育方式正确,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并加强同学校的联系,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的。

家长还可适当控制一下孩子的饮食.少吃西红柿、苹果、桔子一类的食物,不食胡极、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注意观 察一下这种饮食上的控制对减轻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否有效。3 结果分析

经过努力,余明檀同学与其他同学的关系相处得不错,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而且能够尊重长辈,对人有礼貌。关心班集体,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他见到我总能很热情地问好。可见对于特殊孩子的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教师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特殊孩子的重任,不能抛弃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模版)

一、个案研究背景

(一)学生基本情况

徐鹏,男,坨里中学学生。学习成绩很差,考试成绩在班上总在最后几名里徘徊。上课爱不发言,而且总是在回避和老师的接触的机会,平时话不多,自卑、不擅长体育、不擅言谈。在学习上一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二)家庭生活背景

徐鹏的父母都是农民,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平时根本就没有时间,甚至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其唯一的教育方法就是粗暴的打骂,尤其是在学习的问题上。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二、个案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一年来的观察与了解,发现他与人交往的主要心理表现是:严重自卑心理、孤独焦虑心理、胆小压抑心理。形成该心理的原因有:

(一)父母对学习要求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通过家访和与家长的谈心,了解到徐鹏的父母都是吃了没有文化的苦,所以生活比较艰苦,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能够出人头地。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徐鹏的成绩让他们在村里、邻居、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为此,家长也十分着急。孩子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是性格形成和社会交往方式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非常渴望父母的关心、呵护和指导。此时徐鹏正为自己的学习苦恼。父母的打骂使他形成了严重的胆小、焦虑心理特征,造成了如今自卑、孤独的社会交往现状。

(二)同学的排斥

因为他在班级里成绩一直非常差,每天面对许许多多的错题订正,考试经常不及格。每次考试,只要老师说有一个人不及格,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肯定是他。在班级里面他感到非常的不光彩,更加使他不敢和同学平等交往,受到同学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形成了自卑胆小的社会交往心理现状。由于长期不被群体接纳,徐鹏在班级里一直就像一个陌生人,可以想象他内心的孤独、焦虑和无助让他多么痛苦了。

三、疏导帮助矫正措施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一)个人疏导

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相信,个体内心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才能真正达到心理的成长,只有发挥他个体的自我力量,他才能真正走出孤单、走出胆怯,树立健康的社会交往心理。

1、发现优点,树立自信心。人不能主动交往,主要原因是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所以首先就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应当不为一时的挫折而失去对自己的信任,并且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几次的与他谈心中,我逐渐体会到他那颗孤独、自卑的幼小心灵。他完全默认了所有人对他的指责,承认所有的错误都是因为他。

我就告诉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不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只不过自卑感强的人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优点,夸大自身的弱点,对自己否定过多,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引导他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自暴自弃,意志消沉,自我否定,而要冷静下来,辨证地看待自己,接纳自我。引导他有回忆从小到大的的人生经历,把每一次获得赞扬的内容、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细细回味。同时发动家长、同学和朋友一起帮助他找优点,并把这些优点记录下来,让他随时阅读。目的是通过记录成功的体验恢复自信。

2、观察大家的共同话题和兴趣,融入到同学中。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兴趣也不同,但你要融入这个社会,就应该寻找到大家共同的话题,并积极参与进去,共同讨论。

比如说:大家在课下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时,也让他参加进去,让他也谈谈自己的想法,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他忘却胆怯,慢慢的他懂得了如何与同学相处。

3、制订社会交往目标。

我在他已经树立一点自信心的时候帮他制定了社会交往目标:和父母交往、和老师交往、和同学交往、和其他人交往。其中通过他不断的自我激励、自我认识,培养了社会交往的自信心。

4、提供社会交往机会。

在班级里给他安排一些为集体服务的机会,比如说,让他当课代表增加与同学交往机会,同时也提供了社会交往技巧实践的机会。建议教师把最最简单题目的回答机会尽量让给徐鹏,让王XX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交往心理,走出自卑的干扰。在面对比较困难的社会交往初期,运用角色模拟的方式,一次次的模拟社会交往的场景,及时给予他成功的鼓励,不断强化他的社会交往成功体验。

(二)疏导父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作为父母,应对孩子传出正确的评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刻,对孩子了解的也最清楚,尤其是对孩子的性格。对于自己的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做出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在孩子失败时,要加以鼓励、引导,帮助总结经验。千万不可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语言或者举动,因为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连自己最亲切的家庭里也得不到温暖,就更容易导致其走向自卑。

1、与徐鹏父母谈心,劝他们给孩子更多生活空间。把孩子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建议他们正视现状,适当降低要求,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以免适得其反,应该给孩子提供其他更广阔的发展途径。

2、建议家长调和家庭气氛,多和孩子沟通,生活中多一些欢笑,多发现,赞扬一下孩子身上的优点,例如:勤劳善良、忠厚老实等等,使他建立自信心。鼓励家长多关爱自己的孩子,不要一直打骂,打消孩子心中焦虑、胆小的情绪,培养正常的社会交往心理。

(三)疏导同学,创设良好的环境

外界环境是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集体中能够感到温暖,使他们能够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只有集体真正开始接纳他,关心他,帮助他,才能更快的消除徐鹏自己心灵的冰封,走出封闭的自我,体会到社会交往的乐趣,享受人生的乐趣。在集体活动中,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够各尽所能,让他们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在班级里告诉同学要平等友爱的和徐鹏相处,不要随意的欺负、取笑他,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耐心细致的关心他,如果徐鹏有不懂的地方向你请教,态度要耐心,不要讽刺他;帮他树立信心,让同学们真心多想一想他的优点,例如:勤劳善良、忠厚老实等等。并且给他安排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坐同座位,为他建立良好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对他更应该多加关心、鼓励、帮助。不要因为他成绩差而歧视他,或者挖苦讽刺他。要给他以学习方法的指导,避免给这些他心理上的伤害,使他产生逆反心理,与我们的集体越走越远,最后发展到孤僻、自卑心理的产生。特别细心,经常多加个别指导,个别谈心,帮助他们能够溶入集体。

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心理辅导以后,我欣喜的看到徐鹏一步步艰难又执着的成长步伐。他的表现以及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受到了同学、老师、家长的齐声称赞。看着他在群体中愉快的欢笑,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现在他已经迈入了高一级学校的校门,希望他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远,在社会交往上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南村华立小学 —— 梁娟娟

一、基本情况介绍:

尹晓东,男孩,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父母在广州务工。之前一直是放在湖南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由于祖父母的溺爱,他的行为习惯很差,父母很着急,才把他带到广州上学。六年级转到我们学校,学习习惯差,不善学习。课前不预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于思考。课后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守纪律,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行为时有发生。班级内打逗、骂人、起绰号,影响团结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同学之间不团结,班级不安班级不安宁。甚至与社会不良人员走在一起,养成各种恶习,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很不受小组同学欢迎。家庭方面,父母打成习惯了,也不怕了,道理、好话也讲了,过后又恢复原样了,颇感束手无策。

二、个案分析

根据尹晓东同学的这种表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良;学习习惯不良;缺乏沟通;没有责任心和爱心。这一切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流动性大,在语言、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上有着很大差异,由于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加之教材、进度或语言不同等原因,往往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同时外来务工子女来到城里学校,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别,造成了这些孩子的心理落差。

无视课堂纪律、开小差做小动作、自由散漫等行为,尹晓东不以这种行为为“耻”,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无所谓”。这是因为他长期得不到家长老师的关怀,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所以他才要表现出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表现,引起老师和学生的关注,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设法撒谎蒙混过关,打骂不怕,外来务工人员大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很多家长对孩子没有要求,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能上什么程度就上到什么程度,以后孩子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差,再加上父母经常说读不下去就打工。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辅导策略和效果: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爱引人注意的孩子,多半是因为“情感饥渴”,教师要多给他们爱抚。努力走进这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次和蔼的谈话,甚至是拍一下他的肩膀之类亲切的动作,缩短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并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自然就会消除恐惧、自卑的心理,主动地向教师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教师,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随时关注他的行为表现。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心理引导。在上课时只要尹晓东听课,读书,我就不断激励、表扬,使他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增强。一点做得好,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使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捕捉尹晓东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偶尔写好了一次作业,我会真诚地说:“如果你的作业每次都写得这样认真,那该多好啊!”这样的表扬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有目标可寻,孩子自然不会产生满足感。作为班主任,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交友习惯、行为心理等。

(2)与家长沟通。我经常与他的妈妈沟通,委婉地建议,希望她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现在尹晓东的父亲能常和孩子沟通,也不是一味的打骂,也要对他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对于他的学习多关心,他妈妈晚上不上班经常陪伴孩子做作业到深夜,一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3)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只要尹晓东上课想发言,我就给他机会,在全班极力表扬,让全班同学改变看法,愿意和他做朋友,课堂上听课认真了许多,家庭作业基本上能完成,有时还积极发言,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课后也不和其他同学打闹,学习也一点点进步。

四、总结

1、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是改变儿童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有可能使儿童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2、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爱是可以转变一个孩子的一生的。

对于尹晓东的辅导还没有结束,真的很担心哪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孩子是脆弱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还要不断地给予鼓励,不断地关注与引导,让他健康快乐地生活在班级中。要用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去做细致的工作。特别是问题学生,学校真切的体会到教师身上所承受的重担。只有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才能在外来务工子女的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收获

下载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小结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小结 -------- 505班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所教授学生的成绩有了更多的进步。但还是有一些其他因素制约了学......

    心理健康个案

    心理健康个案 一、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天津市东丽区民族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 二、问题行为概述 该同学学习成绩中游,性格上太内向,但体育成绩优异。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

    心理健康个案

    心理健康个案 一、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天津市东丽区民族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 二、问题行为概述 该学生好动,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经常影响大家的学习。作业常常拖欠,不......

    教师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xiexiebang推荐)

    教师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朱某:男。好动,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经常影响大家的学习。作业常常拖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本上,字迹潦草,乱涂乱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李惟勇 一、基本情况介绍: 伟伟,男孩,在班上成绩较差。伟伟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有时还故意拿纸团、橡皮砸同学,因违反课堂纪律,经常受......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大运学校胡志琴 一、基本情况介绍: 杰杰,男孩,小学二年级(4)班学生,在班上成绩较差。杰杰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有时还故意拿纸团、橡皮......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一、幼儿情况分析睿阳,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有较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老人没有文化,对孩子百依......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小结[推荐五篇]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小结 -------- 505班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所教授学生的成绩有了更多的进步。但还是有一些其他因素制约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