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结硕果竞技课堂展风采
高效课堂结硕果竞技课堂展风采
恩施市书院中学张宏霞
2014年5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宜昌举行湖北省第十一届思想政治(品德)优质课比赛曁展示研讨活动。来自湖北省各地的思想政治(品德)老师和教研员及专家齐聚宜昌一中和宜昌四中观摩了此次活动。恩施市书院中学蔡德梅老师代表恩施州参赛,不仅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特等奖,而且在本次活动中将此课做了展示,获得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全程学习,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与各位同仁切磋探讨学习。
蔡德梅老师上的是人民版七年级下册《你敢竞争吗》,全课体现了“八个美”:
1、学科之美:在本课中体现了思品学科的价值与魅力,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敢于竞争地意识,能够正确面对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并能够践行在生活中,彰显学科特色。
2、探究之美:在本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让他们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生命的魅力!
3、情境之美:在本课中有唯美的视频,美丽的图片,精彩的情境,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4、智慧之美:在本课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学生的“智慧”,生成了许多课堂资源〃〃〃〃〃〃学生能够辩证的看待成功与失败,“在失败之上开出了一朵成功的小花〃〃〃〃〃〃〃”增加了课堂教学开放度,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谈到“贵在坚持”“培养美德”,教师提到“以德治班”,充分掌握了教学的生成之美,智慧之美。新颖而独特的教学设计,提升了教育的品味。
5、现实之美:在本课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学生的实际着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6、示范之美:在本课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先士卒,率先垂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言行之美,示范之美,彰显了德育的魅力。
7、语言之美:在本课中教师的语言亲切柔和,暖如春风,徐徐吹进了学生的耳中,心中〃〃〃〃〃〃教师运用了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微笑”,在微笑中与学生交流,与学生探讨,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用眼神与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师的魅力。
8、风格之美:在本课中展示了一个温柔、美丽、清秀、亲和力强的“美女”教师,教师思路清晰,坚持正确价值观念引导,赋予真情和真心,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彰显了生命的美丽和魅力!
蔡德梅老师本次的课,充分体现了恩施的健康课堂和高效课堂理念。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胆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理念,改善课堂结构,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本课在书院中学“五步三查”的模式下,结合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运用了“一课三段”思品教学模式,用好思品导学案,精彩亮剑,充分展示了思品学科的魅力、教师的魅力、学生的魅力、教育的魅力。
第二篇:仁爱教育结硕果,高效课堂谱新篇
仁爱教育结硕果,高效课堂谱新篇
——柘汪二中特色教育简介
“黄海之滨芦山东方,菁菁校园飘满书香;智慧圆梦课改希望,关爱滋润学生成长。”这是我们柘汪二中办学特色的精要概括。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仁爱教育,全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收获了累累硕果,现将学校特色做法简介如下:
一、爱由心生,校园处处种满爱
1、爱是“车轮滚滚”。1999年学校走读生开始上晚自习,放学后学生骑自行车回家,最远的要走近十里路。那时候乡间的小路崎岖不平,又没有路灯,要是有个灯照着该多好。正是这一简单的想法,几位青年老师开始了自发的护送。学生安全了,家长放心了。不知不觉中一送就是10年!2009年元旦,学校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成立了有组织的“爱心车队”,目前爱心车队已发展到31人。
路有头,爱无尽,爱心车队成员用滚滚车轮演绎了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全体学生在爱心护送中平安回家,车队成员也在护送中收获快乐。
2、爱是“彻夜守候”。我校每年有大约1000名住校生。学生宿舍都是平房,占地广且比较分散。学生的睡眠质量和安全成为家长和老师担心的问题。为此,学校采取“值班教师不休息,学生睡好放心觉”的举措,每晚由8名教师轮流上下半夜值班,加强夜间巡逻,彻夜守候在住校生身边。虽然很辛苦,但也很欣慰,欣慰于学生的理解、守纪和安全。
3、爱是“慷慨解囊”。农村学校贫困生很多,有的甚至连生活费都交不上,每当学生到食堂就餐时,个别贫困学生却躲在教室里吃煎饼。“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食堂内平等地吃上热饭菜。”2009年5月,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成立当天,校长将镇党委奖给自己的2000元奖金一次捐出,全体师生在三天之内共捐款1.7万元。爱心基金会成立后,贫困生每月能获得80元--200元不等的捐助。
4、爱是“冬日无寒”。2009年冬天,有一个学生推说生病连续三天未到校上课,班主任去探望时才知道,原来这位同学只有一件棉衣,因为被雨淋湿了,只能躺在床上等衣服干了再去上学。当了解此事后,学校迅速组织教职工开展了“冬季捐棉衣送温暖”活动,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捐赠衣物,还有教师联合购买崭新的羽绒服送给特困生。这一做法已经作为学校的常规活动于每年冬季来临前开展。
二、以爱育爱,师生同书人间大爱
学生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他们在享受幸福中也学会了爱人。几年来,学校学生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刘航、李明、刘歌三位同学智 救落水儿童,其事迹感动了柘汪,感动了赣榆,三人集体跻身“首届感动赣榆十大人物”行列;刘航作为全市唯一代表,荣获江苏省十佳小公民称号;秦琳和刘心语同学常年主动帮助本班一位行动不便的同学,被报刊媒体亲切地称为“雷锋花”,最近又当选为赣榆县首届十佳美德少年;陈占金见义勇为,被授予连云港市文明市民称号;黄兴鑫、闫丽捡拾重金主动交还失主,被评为“拾金不昧好少年”。学校也在全体师生的奋斗与奉献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三、推进教改,高效课堂结硕果 随着省市“五严”(六严)规定的出台,学校不再以抢时间来抓成绩,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学的主战场。如何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改革。市教研室先后出台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及“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学习的模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校从2009年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主要举措有: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课改队伍。培训途径有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精细管理,督促课改的有效落实。第二,引导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采取主要措施有: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我要学”的习惯;完善课堂评价,激发“我想学”的欲望;加强方法指导,实现“我会学”的提升。第三,强化校本教研,助推课改深入实施„„
两年半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的教学效益不断提升,在市县教学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中成效显著,参考学生的学业成绩合格率大幅度提高,而低分率逐步降低,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市县教学质量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010年12月7日,全市初中数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与研讨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得到了与会人员和专家的一致好评;2011年3月14日,全市县区教研室主任集中研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4月28日,全县“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推进现场会在我校召开;5月16日,全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推进现场会也在我校举办,全市近500名教学骨干参加推进会,省教研室副主任董洪亮、中国教育报办公室主任李曜明等领导出席会议„„
第三篇:实战练兵结硕果技能提升展风采
文/吕茂林 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一所)开展人民警察岗位大练兵活动以来,按照活动方案的时间和内容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规定内容,在活动的各阶段中更是亮点频现、成绩喜人,岗位大练兵活动顺利推进、成效明显。为讴歌人民警察在平凡岗位上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的先进事迹,弘扬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操守,激励广大警察奋勇争先,积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省一所于6月9日举办了以宣讲“先进典型”为主题的竞赛活动。来自各大队、直属单位及机关科室的16名选手紧扣宣讲活动主题,用身边的人和事,讲述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先进典型事迹和对戒毒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歌颂了一所人民警察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清正廉洁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抒发了人民警察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戒毒工作的真挚热爱和对省一所这片红土地的深厚感情,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取得了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的积极效果。在省戒毒局7月30日举办的全省戒毒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活动中,省一所代表黎亚云同志以“忠诚,只为那一抹深蓝”为题宣讲,用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感染了听众,引起了共鸣,从来自全省14个强戒所的35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为备战全省戒毒系统人民警察岗位大练兵活动警体技能比武竞赛,省一所党委高度重视,精心挑选警察组队,周密组织,扎实训练,聘请武警教官到所对所有竞赛项目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全方位补课,针对性地进行单兵训练和集体协作训练。在训练中,全体队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作风,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在10月16日半决赛昆明赛区的7支代表队比赛中,14名警察组成的省一所代表队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精湛的警体技能和不服输、敢碰硬的精神面貌,以总分领先的明显优势获得团体第一名,得到了省局领导和其他兄弟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省一所将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和模范带动作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有效地切实增强人民警察岗位大练兵的活动实效,并结合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打造过硬队伍这一重点任务,常练兵、精练兵、练精兵,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人民警察队伍,全面推进全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展高效课堂活动小结
展高效课堂
促课题研究
——阿克苏市第七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总结 为了推动我校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为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为了总结推广我校优秀教师高效课堂中的计算教学的先进经验,提升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我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2016年9月22日我校开展了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数学教学中提升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在比赛中,三位老师能够围绕主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操作活动,切实做好教学实效的提升。应该说每节课都有亮点,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我们观摩教师、学校以及我们教研层面的深入反思。纵观本次活动,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去除了浮华热闹的形式,回归了数学课堂的本真,体现了浓浓的数学味。在本次竞赛活动的课堂中,少了哗众取宠的情境创设,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虚假应付的操作探究。在情境创设上基本上都能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直入主题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深入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操作活动组织的有效策略,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本次活动在动手操作探究方面,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教师们都能注重对学生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和操作常规的强调;都能提前准备好操作材料,提出明确的操作目标、要求;在操作中注重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把操作活动与语言和思维相结合;操作后能够引导学生做好数学的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也反映出我校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反思。我觉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学校、教师还需要关注:如何化动为静,通过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深入、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师需要在操作活动的组织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尽量将静态的文本动态化,要深入、正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要做到“深入浅出”,通过学习喜欢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理解知识,建构数学模型。
本次比赛结束后,我校选派刘亚丽老师参加市级“高效课堂数学竞赛”活动,希望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都能从此次活动中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进步。
阿克苏市第七小学教务处
2016年9月
第五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总结
高效课堂的实施,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3)、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5)、阶段性随机调整。
2、具体分组方法:我班以9个小组为宜,每组6人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三、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四、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小组有形文化:组名,组训(小组口号),值日本、组牌、、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组长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五、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2、客观性
3、公正性
4、激励性
5、团体性: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
3、学习动机
4、学习中的投入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