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作文教学

时间:2019-05-13 19: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段作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段作文教学》。

第一篇:中段作文教学

中段作文教学中的“做”与“读”

_____教学论坛

张晴

人常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也要有整体规划。从教自今,我基本上都从事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难题。这不仅是小学生的同感,也是教学重点。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开始习作,要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对于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年级作文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爱护学生想说就说、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在这里我就这个话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先做后写。

都说“学习即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从生活入手,获得鲜活的语言,始终是作文的源头。学生最不善于“说谎”,如果要他们写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东西,他们就只好“胡编乱造”,文章必将漏洞百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做,就是直接参与,做是学生积累材料的最好途径。大多数的好文章都是作者亲身实践后写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平时要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各种活动,引导他们留心观察活动的过程,然后布置学生作文。比如第五册有个单元的作文是《我学会了„„》,在开课伊始,我通过引题这一环节,让学生补充习作题目,(拖地、游泳、踢毽子、骑自行车、洗碗、放风稳、洗衣服、炒鸡蛋、煮饭、„„)我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开阔学生选材的思路。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选材很广泛,因为如何选材,选什么样的材料更适合写作,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习作就会简单多了。为了落实先做后写,我布置学生回家学做家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看清家长是怎么做的,听清家长是怎么说的,及做的过程。

2、以读带写,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的确作文教学也应抓住这个例子不放。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特别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学生熟悉的课文着手,减少习作的坡度。以课文内容为凭借,孩子们能在熟悉材料的基础上开始对材料的积累。教学时,应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白本单元学习的任务,抓住范文,重点讲,讲详细,讲精彩。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词好句的同时,去模仿一些优美段落的写法来进行训练。如:学了课文《松鼠》第一自然段后,学生在细读之后,了解到松鼠的样子很讨人喜欢。抓住“美丽、灵活、敏捷、灰褐色、毛茸茸等词语反复朗读,并安排学生仿写一段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学生模仿课文片段的方法:先总写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再具体从面孔、眼睛、皮毛、尾巴等来描写。基本能运用此方法。

中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平时,要多进行听说读写做的尝试,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情辞真切的好文章。这是我和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

第二篇:中段古诗教学

小学语文中段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文历经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背诵古诗70首,这些古诗文字精炼,音韵优美,意境深邃,感情挚烈,思想深刻,读来朗朗上口,听时铿锵悦耳。孔子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道:“腹中有诗气自华。”学习诗歌能了解祖国悠久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颂秀丽山水,抒豪情壮志,能达到修身养性的功效。

但是,古典诗文博大精深,吟唱千古,毕竟与学生生活时代相隔甚远,如何让9-10岁的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让我们语文老师陷入了两难境地:讲多了,古诗词的整体意境美被拆解;不讲,年幼的孩子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经过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小学语文中段古诗词教学的一条基本模式: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一、解诗题。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面对一首陌生的古诗词,学生首先要读正确,即读准字音,不读破词语,读得流利,读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这一要求看似简单,事实上学生却不容易达到。因为古今汉语的差异已经很大,古诗词中的字有的已经不常见了,加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古诗语言的跳跃性大,学生不容易读好。教师要舍得给时间让学生读正确,并且要适时指导。

教学时,我首先从标题入手,让学生认真审题,看清“眉目”。例如有表时诗作给谁的(如《赠刘景文》),有表明描写对象的(如《望庐山瀑布》),有表明季节时间的(如《春日》)等。而词与诗不同,词除了题目和正文外,还有一个词牌名。小学语文中段教材里出现的几首词均只有词牌名(如《忆江南》、《渔歌子》)。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词牌名的由来。学生通过自读标题对古诗词有了初步印象,为后面理解诗词意奠定了基础。

二、知诗人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词也如其人。诗人大都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寓意。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地诵读一首古诗词,就要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该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诗作的内容。

例如,教学《渔歌子》这首词时,审题导入后,出示诗人张志和的相关资料,学生从中了解诗人善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作品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而《渔歌子》这首词借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词中的“不须归”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志向。如果学生没有充分了解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又怎能体会词中渔夫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三、明诗意

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课堂上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通,读熟诗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对诗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于诗中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古今差异。古诗中有些字(词)的音和义都和现在的不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古时读“xiá”,“返景入森林”中的“景”同“影”,应读“yǐnɡ”。“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是“跑”的意思。

还有些古诗的语言是跳跃式的,常常省略某些成份,所以在领会诗意时,就得把诗句在跳跃过程中留下的空白补上,这样诗意就大白了。如《寻隐者不遇》,只要补上“(我)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师)只在此山中,(师)云深不知处。”就容易理解多了。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如教学《望天门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上画了什么?把图上的景物描述出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四、入诗境

古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描绘的内容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读诗如果能感悟到它的意境就会身临其境、如见其景,自然而然地就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

在古诗教学中我尝试这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

1.媒体情景法。在教学《忆江南》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日光映照下缤纷绚丽的江花、绿如蓝草的江水,在学生熟读词句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些江南春天的风景图,这样学生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景色就有更深的感悟了。

2.激发想象法。教学时可以依托文本,把诗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鲜活的画面,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感受那种情境。如教学《游子吟》时,我引导学生构思慈母缝衣的场景,同时利用《儿行千里》配乐朗诵,聆听着慈母临行前为远行的孩儿声声叮咛,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思念和关爱之情涌上心头,很快体会了古诗的情感。又如《渔歌子》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将视觉、听觉、嗅觉等融为一体,发挥各个感观的作用。学生徜徉于想象的海洋中,学生“未品诗先入画”,在画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并逐渐走入意境,这也为诵读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不必刻意讲解,学生就能在自由想象的空间中品味词中精华,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

3.故事再现法。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再现古诗的情境,设身置境,乘势学诗。如教学《游山西村》时,在学生大体理解诗句后,向他们讲述当时的情景: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他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呈现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接着,诗人在重重叠叠的山峦间漫步,在曲曲折折的溪流中穿行,草木越来越浓茂,蜿蜒的山路也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诗人顿觉豁然开朗。故事讲完后,学生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悟诗情。

古诗语句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是“言近而旨远”,或“言在此则意在彼”。9-10岁的孩子这个年龄,决定了古诗文的教学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修养。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体味其情感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诗的理解。如能在此基础上更有感情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达到灵活运用。这势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底蕴。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学生在理解了诗意之后,我用精美的图片和轻松的音乐把全班学生置身于迷人的西湖,引导他们入情入境来朗读古诗。学生们摇头晃脑,拖腔带调,宛如自己就是诗人,在西湖上饮酒赏景,举樽吟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学生入忘我之境地,自然能通晓诗人之心情。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滚滚的长江里大诗人李白的眼里为什么只有孟浩然的“孤帆”呢?如果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情,就不难看出留恋之情尽在李白的眼中,老朋友走了,这情感就像滚滚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我想中年级古诗文课堂教学能够引领学生从解诗题,知诗人,反复朗读知晓诗意,进而入情入境地吟唱诵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出委婉,拖腔带调,摇头晃脑,有板有眼。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入忘我之境地,赏优美之风情,通诗人之心情!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第三篇:浅议中段习作教学

浅议中段习作教学

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中心小学 肖 承 华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一提作文就头疼,大喊“难写”,苦于无法做“无米之炊”;而对于老师来讲也正苦于“难教”。这“两难”境地已成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让师生共同轻松畅游习作乐园呢?

我主要通过分析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找到适合提升这个阶段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方法,解决学生不想写、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等问题。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作文拘泥于形式,学生不想写。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用一周两节习作课时间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习作内容,习作之前教师根本不去关注学生的习作素材是否已积累充分;学生的习作激情是否已达到非说不可的程度。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几方面的积累。”可教师根本无视学生的积累,只按教材安排教学,今天该写这个习作内容就非写出不可,学生当然只有在那两节课中痛苦地憋、抠,最后呕出几个干巴巴的文字了。命题作文更是大大的抹杀了儿童的创造性,学生写出的作文没有个性差异,千篇一律。学生们经常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而并非有感而发自己想写。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又写作文我不想写啊”、“我对这个题目不感兴趣,换个题目嘛”、“我没有参加过这个活动,写不出来”等这些都是学生不想写作文原因的真实写照。

2、与实际脱节,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我们学生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甚至是精彩纷呈,但是习作却千篇一律、言之无物,这说明生活和习作成了两张皮。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脱离了生活的习作当然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了。在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范文的作用、过高要求学生,学生为了交出老师满意的文章而过度模仿,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有的作文题目与生活联系不强,学生找不到作文与生活的连接点。明明学生没有做过的事情非得要学生写,学生自然不知道写什么。1 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不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不敢说真话,不知道写什么才符合教师要求。

3、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不知道怎么写。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可学生年龄尚小,还在汉字识别的积累阶段,课外阅读量比较少,本身词汇和语言积累量不足,这大大制约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方式。同时学生也不能做到细心观察并及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合理渗透写作的方法,这一些都是导致学生作文无从下手的原因。

4、忽略作文的修改环节。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写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大多数学生仅是看看评价等级,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缺乏学习积极性。其实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是经过反复锤炼而成的,老师对作文的修改环节重视不够,同时对学生心里不能理解到位,导致对作文的修改不到位。有时候即使改了,但在改的过程中未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也不能提高修改的效率。

二、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 “不想写、写什么”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就难在学生对作文没有原始的兴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1.让学生回归天性,感受生活,点燃激情。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当顺应孩子的天性来教学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写作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三年级第五册的教材中安排的几次习作练习,都特意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中第一单元的习作是《我们的课余生活》,要求学生写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先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课余活动,或让学生观察课间十分钟操场的情景,并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后再来写,学生就会显得兴致勃勃,一点儿畏惧和厌烦的情绪都没有。这样有了激情,有了感 2 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这导致学生的写作非常的程序化,很僵硬,自己没有施展的空间。

2、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小学生作文本来就应该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想”,所以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多多写日记,特别是中低年级更应该这样做。

鼓励学生写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今天我看到(听到或想到)了„„、读了书(课文)我知道(想到)了„„、我学会了„„、我会做„„、说说我的心里话„„、我想告诉你„„、给你说句悄悄话„„、这里真好(真不好)、今天的天气„„、妈妈(或者别的什么人)说„„等等。

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象的内容:天上的云„„,喜鹊告诉我„„,小河的故事,大树爷爷„„,小草„„,老母鸡„„,我要„„等等。

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学生在写日记时不受拘束,可写自己的生活,写所见、所说、所听和所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经常写的习惯。上作文课时日记就成了选材的教学资源。

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从儿童的兴趣爱好着手: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幻想,可以引导他们写下自己所想的,他们喜欢踢球,喜欢跳皮筋都可以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

(二)、降低重心,教给方法,练实片段——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中段习作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 3 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模仿是小学生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也是读写结合的常用形式。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就能很好地实现写作方法的渗透。如第五册中的第三单元的课文《秋天的雨》,在教学完第二自然段后,就可以让学生仿照这一部分的写法也来写一写秋天的雨或春天的雨。再如诗歌《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抓住秋天大自然里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秋天。学完也可以让孩子们仿照着来写一首诗歌,用形象的描写来体现不同声音的特点。学生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能写得特别棒。如:有同学写到:听听,秋的声音,细雨抚黄菊,“刷刷”是百花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果树晃动身体,“咚咚”是催促收获的号角。一只只松鼠蹿上大树,摘下一堆饱满的松果,一片片稻谷展开笑脸,带来一段丰收的乐曲。听听,秋的声音,走进这芬芳的田野,你好好地去体味秋的芳香。这样做,就使阅读和作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3、读写结合。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都有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专栏,其中日积月累的“读读背背”中包括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歇后语等等内容,重在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语言的积累,只需做到熟读成诵即可,但是,孩子们心里日积月累的似乎只是单独的好词好句,这样简单的教学就把资源浪费了,我们可以利用词语盘点和“读读背背“中的好词,进行词语大串联,要求学生任选几个词语,写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例如第六册课本“语文园地一”中,有这些词语“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和“皓月当空”,刚好表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可以让孩子分别利用这三个词,写某处景物在三种时候的变化。并且还可以利用剩余的其他描写景物的好词,比如:“喷薄欲出”、“群芳吐艳”、“郁郁葱葱”、“崇山峻岭”等等。有效地让孩子们在读读背背中进行了知 4 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电视。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可以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性,这样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学会观察,培养观察力——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材料来自平时的生活实践,不能靠临时的观察体验。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观察方法,以此来观察奇妙无穷、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1.选择观察对象

老师根据作文要求,指导学生选择好观察对象。如曾富裕老师上的《秋天的图画》这一习作,要求学生用心感受秋天的美好,表达出热爱大自然的真情实感。老师上课伊始就指导学生确定好了观察对象:秋天,美得真像一幅画呀,让我们走进秋天的图画,去感受秋天的美好。

2.教给观察方法

学生面对观察对象时,往往无处“下眼”,东张西望,眼中万物,无物可写。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求:观察得细致、准确、全面。而后指导观察,指导观察时,要把观察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能够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重点的东西进行观察。如曾富裕老师指导写《秋天的图画》,首先老师告诉学生要用心感受秋天,就要带上你的眼、耳、口、鼻和身体去秋游,用你的眼睛去看,5 耳朵去听,嘴巴去尝,鼻子去闻,用身体去感触。接着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事物,然后指导学生抓住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按一定顺序来说,如从上→下,从远→近,从左→右等等。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东西可写,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观察生活,在头脑中就能够积累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能够达到文如涌泉的境界。

3.学写观察日记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还需要教会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观察的人或事,随时记录,以此来丰富写作素材。观察日记的素材很广泛,可以要求学生观察身边事物,抓住特点,把它下来,如天要下雨了,让学生观察观察雨前、雨中、雨后天气的变化;也可记录自己看课外书印象较深的心得体会、联想等。总之,就是要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描述自己有意义,有趣味的内容。日积月累,写作水平慢慢就会提高。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解决“写好”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第二学段修改自己习作的目标: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可现在学生普遍不重视作文的修改的过程,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要逐步教给学生一些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得好一些,做到言之必改。作文越改会越好,越改越会写、越乐写。这样学生参与到了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了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更不容易。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自己对学生都有所裨益。

第四篇:初中语文中段教学总结

初中语文中段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803班和90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在重大责任面前为优化教学,现将本学期中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师生互赏

认真学习实践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关爱学生作为立业之本,本着对一切学生负责的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两班学生经过初一初二两年的语文学习,语文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绩、学习品质等方面出现了较为突出的分化。端正学生的学科学习态度必要而艰巨。

每周抽出一节课时间,师生坦诚交流,营造了健康而积极的师生氛围,在教学民主中赢得了更多的教育话语权。

二、深入钻研,认真备课

连续四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容易形成吃老本的思想,教学倦怠情绪更易滋生,教学途径更易走老路。怎样才能常教常新?只有增加理论补养。课前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再度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加大学情研究的纵深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追求科学解读教材。提前为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做准备,认真整合每一册教材,结合考试考点对每册教材进行多维度的系统分析,对知识点做好分类、归纳和总结,教学更贴近中考要求,为带领学生扎实系统的做好复习埋下伏笔。认真研究近五年来中考题型,针对每一个考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重难点。

三、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三阶段学生往往会出现浮躁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在课堂上采用朗读、讲练结合、小组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力争使上课内容丰富,现实。语言力求幽默,例子援引力求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当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懒懒散散,或旁若无人的说笑,或毫无顾忌的睡觉等违纪行为时,要以平和的心态调控课堂教学,尽量不使课堂受到冲击,最大限度地提高授课质量。

四、研究学情,有的放矢。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意志力薄弱、学习基础较低、家长因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或过分溺爱等给孩子造成的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学生的不断劣化等诸多棘手问题,学期初就准备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学生坚持加大检查频度,适当降低要求,加强关爱力度,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坚信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同时对部分优生进行能力强化训练,争取提高优生数量。

本学期前半段我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优生培养、差生辅导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会加强学习,多花时间,争取不断提高学生成绩。

第五篇:教学中段分析及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迎来了开学以来的第二次大型测试。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已不陌生,但对于我来说,每次测试对我都是一次考验。

这次也不例外,学生成绩出来后令我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没有再出现答题不完整的情况,连上次测试成绩最差的学生范丽姿都做完了。这确实令我欣慰。忧的是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离我的要求还很远很远。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离最高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下面我就对本次测试从试卷、学生与教法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本次测试卷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拼音、生字、词语、句子等内容都有涉及。分值也比较均匀,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阅读题目。

客观的说,虽然学生在这次测试中成绩不很理想。但是学生在识字,书写,答题技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上学期,由于学生阅读量小,家庭指导不及时,学生识字水平参差不齐。反映到试卷上,在连线题上失分不少。针对这一点,本学期一开始我便采取大量阅读的方法,增加学生识字量。我让班里每位学生每周从家里带一本课外书来学校利用中午时间阅读,开始他们还不习惯,在院子乱跑,后来我采用奖励政策,主动读书的奖励小苹果一个,刺激他们去读书,慢慢地,他们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因此,这次测试,连线题失分不多。书写方面也有明显进步。记得上学期,班里几个小男生书写很乱,我也曾经单独辅导,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采取对比展示法,在教学生字的同时,把学生写的字对比展示,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书写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测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总结反思出以下几点。1.生字教学依然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对生字的学习不能忽视。试卷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对生字的考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致力于生字的教学。

2.随时巩固拼音很有必要。拼音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对拼音的使用却一直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始终。无论是读课文,还是学生字,无论是补充句子还是看图写话,都离不开拼音的辅助。所以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中要抓住一切复习拼音的机会进行强化记忆,不让一个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3.题型训练必不可少。通过这次测试,显现出全班学生的一个弱点,那就是对于没有见过的题型,学生不会做,失分很多。由此可见,学生做题还是太少,知识面也不够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有意训练学生答题的能力,让他们多做几种题型。

4.题目要求读不懂影响了答题。个别学生读不懂题目要求,导致不按要求做题,出现错误,令人惋惜,对这部分学生,我打算多加训练,别人做一个练习,要他们做两个,争取在期末考试中消灭此类现象。

成绩不仅代表过去,也指导着未来。只要我们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成功一定会在眼前,我相信,只要努力,我和我的学生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下载中段作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段作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中段作文训练

    浅谈小学中段作文训练小学中段作文的任务是掌握规律,学会如何记事、写人、状物、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肩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它不仅要继续巩固和培训小学生的词句知识和连贯语......

    中段总结

    中段工作总结 中年级组共有教师21人,班主任6人,分三,四两个年级。全组教师在富娟校长带领下全面深入贯彻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夯实教育基础。......

    中段工作计划

    前黄中心幼儿园2017—2018年度中班年段工作计划 新学期的到来,迎来了孩子们又重新回到幼儿园学习、生活和游戏。幼儿从小班到中班,不仅个头长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

    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模版)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 长寿区邻封镇焦家小学校:高汝明 学科:语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

    开启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动力系统

    学科小学语文 序号 HA-5503 开启第二学段习作的动力系统 【内容摘要】第二学段孩子处在习作训练的重要阶段,如何开启这一学段孩子习作训练的动力系统,让他们感觉写作其实是......

    小学音乐中段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中段音乐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

    小学音乐中段教学工作计划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学期开学了,我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可爱的孩子们,带领学生走进快乐的音乐课堂。特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1、自身发展......

    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合集五篇)

    激发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作文 -----我看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