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2:0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

第一篇: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

激发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作文

-----我看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小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也困挠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 农村小学生 求实 创新 特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小学中段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一、作文现状及原因

“当语文教师实在是太累了,看着那堆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我就头疼,如果不用批改作文,我们就轻松多了。”语文教师可能颇有同感,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师害怕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导致这些的原因

1、内容受限制。农村小学生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少,社交能力差,阅读的书籍匮乏,知识容量也相应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自然无法打动人。

2、写法指导不得法。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这一大套高标准的写作艺术弄蒙了,灰了心,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被迫写出的作文不可能很优秀。也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

3、父母的关注欠缺。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

三、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策略(一)教会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中段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观察农村景色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交流、收集农村语言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于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3)在体验农村生活中观察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小麦,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4)观察农村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2、有效取舍素材,力求语言精练。

无论描写什么,材料都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鲜明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能使人读后如临其境,产生共鸣。像有的老师在作文中采取了“六不”措施就很好,即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不熟悉不作文、不精练的话不说,比如强调写天气的时候,冷天不用“冷”字,热天不用“热”字,写人物不准用“好”字等。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需大开脑筋了。如在描写冷的片断时,有的写:“一片西北风过后,第二天早晨房子白了,树上白了,地上也白了。上学的小弟弟放下帽耳朵,小妹妹戴上大围巾。”有的写“大雪过后,房檐下挂着一排冰溜,北风卷着雪花直往人脖子里钻。行走的人身穿绵大衣,头戴大皮帽,但还是把脖子往下缩”等。这样经常强调,语言就精练具体了,作文也就有了感染力。

(二)方法指导力求创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经常在教法上探求新路,力求创新,是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共同职责。长久以来,部分农村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于学生讨厌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我觉得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写“下水作文”

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人游泳?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教师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能写好“下水作文”,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励。

2、强化自述训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相互交流,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的自述内容——各种童话图画、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买物品、迎客人、向教师请假、上学路上的新鲜事等等,自述形式采取大家互相交流、对话、自由插话。在训练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连贯、完整、有主题、有条理、有层次、语词丰富、描述具体的语言表现力,自述训练能培养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等品质。

3、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1)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

(2)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3)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得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4、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1)多看,多读,多感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吸取前人文化的营养。我在班上常读一些名人传记、经典故事,发动学生掀起了读书热。每天读报时间或学习的间余我都会抽一些时间给学生朗读几段美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很多学生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班上争相传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2)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多读多写能练好作文的基本功,而一篇好的作文却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每次大小作文,都留出时间让学生自改、互议、一帮一改,扎扎实实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草稿完成后,让学生自己通读自己的作文,把写错的字,标点符号改正确,不通的地方改通顺。再让学生互相修改,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改,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学生自改、互改过后,我会出示一篇文章和学生一起修改,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并针对文章的优缺点进行评议,让学生在议别人的文章中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反复读,反复推敲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知道了修改文章的步骤和方法,并养成改文章的习惯。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小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农村中学段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参考资料:

1、余启端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2、《小学语文教学》 2003年第八期。

3、周永松 《作文训练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

激发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作文

-----我看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

作者姓名:王芳

作者单位:广饶街道朱家小学

第二篇: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模版)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

长寿区邻封镇焦家小学校:高汝明

学科:语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小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的宗旨,这一现象一直困挠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化不利为有利,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 农村小学生 求实 创新 特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小学中段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一、作文现状

“当语文教师实在是太累了,看着那堆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我就头疼,如果不用批改作文,我们语文教师就轻松多了。”很多语文教师聚在一起时常颇有同感地议论,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师害怕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二、原因分析

1、内容受限制

由于农村小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比如为了考试,许多学生就不得不编造,没有亲身经历,所以,他们的作文是不能打动人的。

2、写法指导不得法

部分语文教师,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在上作文课时,他们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这一大套高标准的写作艺术弄蒙了,灰了心,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被迫写出的作文不可能很优秀。另外,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并且尽心尽力地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又很明显的关系。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防。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

3、父母的关注欠缺

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 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亲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何必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的致命一击。当然,因为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的。

总之,在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作文成了最大的牺牲。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呼吁多年,但总体的情况未见好转。这点在农村表现最为明显,因为大部人把读书作为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因此,农村孩子特别希望考出好成绩。可是,语文特别是作文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积累的,是不可能像其它科目那样“立竿见影”的。因此作文最终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最大牺牲品。

三、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教会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中段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观察农村景色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交流、收集农村语言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于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3)在体验农村生活中观察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同学都亲身参加过割稻、采茶或摘采柑桔的劳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4)观察农村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睹,都十分地感兴趣,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花种树或养一些小动物,语文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树,和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

2、有效取舍素材,力求语言精练。

无论描写什么,材料都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鲜明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能使人读后如临其境,产生共鸣。像有的老师在作文中采取了“六不”措施就很好,即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不熟悉不作文、不精练的话不说,比如强调写天气的时候,冷天不用“冷”字,热天不用“热”字,写人物不准用“好”字等。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需大开脑筋了。如在描写冷的片断时,有的写:“一片西北风过后,第二天早晨房子白了,树上白了,地上也白了。上学的小弟弟放下帽耳朵,小妹妹戴上大围巾。”有的写“大雪过后,房檐下挂着一排冰溜,北风卷着雪花直往人脖子里钻。行走的人身穿绵大衣,头戴大皮帽,但还是把脖子往下缩”等。这样经常强调,语言就精练具体了,作文也就有了感染力。

(二)方法指导力求创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经常在教法上探求新路,力求创新,是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共同职责。长久以来,部分农村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于学生讨厌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我觉得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写“下水作文”

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人游泳?可是有很多语文教师确实是从不写文章的。虽然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可是对农村学生来说,那终究有点儿遥不可及,有时,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围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教师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能写好“下水作文”,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励。

2、强化自述训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相互交流,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的自述内容——各种童话图画、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买物品、迎客人、向教师请假、上学路上的新鲜事等等,自述形式采取大家互相交流、对话、自由插话。在训练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 连贯、完整、有主题、有条理、有层次、语词丰富、描述具体的语言表现力,自述训练能培养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等品质。

3、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1)鼓励,少给批评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

(2)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3)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4、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等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因素。在写作指导中,不少教师的指导模式略显古板,不 够灵活,不利于学生活跃好动的个性心理发展造成他们缺乏写作的兴趣。另外,批改和讲评、挑剔学生的文章,使他们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把写作视为畏途。长此下去,学生便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而教师的写作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

(1)多看,多读,多感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吸取前人文化的营养。我在班上常读一些名人传记、经典故事,发动学生掀起了读书热。每天读报时间或学习的间余我都会抽一些时间给学生朗读几段美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很多学生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班上争相传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2)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多读多写能练好作文的基本功,而一篇好的作文却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每次大小作文,都留出时间让学生自改、互议、一帮一改,扎扎实实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草稿完成后,让学生 自己通读自己的作文,把写错的字,标点符号改正确,不通的地方改通顺。再让学生互相修改,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改,在交流中,取长补短,通常在学生自改、互改过后,我会出示一篇文章和学生一起修改,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并针对文章的优缺点进行评议,让学生在议别人的文章中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反复读,反复推敲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知道了修改文章的步骤和方法,并养成改文章的习惯。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了作文水平。

总之,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小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9

第三篇:中段作文教学

中段作文教学中的“做”与“读”

_____教学论坛

张晴

人常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也要有整体规划。从教自今,我基本上都从事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难题。这不仅是小学生的同感,也是教学重点。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开始习作,要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对于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年级作文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爱护学生想说就说、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在这里我就这个话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先做后写。

都说“学习即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从生活入手,获得鲜活的语言,始终是作文的源头。学生最不善于“说谎”,如果要他们写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东西,他们就只好“胡编乱造”,文章必将漏洞百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做,就是直接参与,做是学生积累材料的最好途径。大多数的好文章都是作者亲身实践后写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平时要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各种活动,引导他们留心观察活动的过程,然后布置学生作文。比如第五册有个单元的作文是《我学会了„„》,在开课伊始,我通过引题这一环节,让学生补充习作题目,(拖地、游泳、踢毽子、骑自行车、洗碗、放风稳、洗衣服、炒鸡蛋、煮饭、„„)我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开阔学生选材的思路。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选材很广泛,因为如何选材,选什么样的材料更适合写作,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习作就会简单多了。为了落实先做后写,我布置学生回家学做家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看清家长是怎么做的,听清家长是怎么说的,及做的过程。

2、以读带写,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的确作文教学也应抓住这个例子不放。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特别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学生熟悉的课文着手,减少习作的坡度。以课文内容为凭借,孩子们能在熟悉材料的基础上开始对材料的积累。教学时,应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白本单元学习的任务,抓住范文,重点讲,讲详细,讲精彩。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词好句的同时,去模仿一些优美段落的写法来进行训练。如:学了课文《松鼠》第一自然段后,学生在细读之后,了解到松鼠的样子很讨人喜欢。抓住“美丽、灵活、敏捷、灰褐色、毛茸茸等词语反复朗读,并安排学生仿写一段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学生模仿课文片段的方法:先总写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再具体从面孔、眼睛、皮毛、尾巴等来描写。基本能运用此方法。

中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平时,要多进行听说读写做的尝试,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情辞真切的好文章。这是我和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

第四篇:浅谈小学中段作文训练

浅谈小学中段作文训练

小学中段作文的任务是掌握规律,学会如何记事、写人、状物、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肩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它不仅要继续巩固和培训小学生的词句知识和连贯语言的能力,还要做好作文的启蒙及过渡性的训练工作。如果掌握好这个关键性的阶段,驾驭好中段的由此及彼的作文训练,对于形成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认识事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中段作文的训练应结合四个要素:一是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上。使学生不会听到“作文”两字就头痛。二是要充分发展学生连贯语言的能力,让学生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三是要引导学生写真性实感,不抄袭、不乱编、不瞎套、不硬挤,从现实生活出发,一开步就把路子走正。四是训练的形式、内容,要求既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爱好、知识积累等特点认真确定。

根据中段作文训练的任务、要求、特点,我认为对于小学生中段作文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放胆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放胆作文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看 1

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任何限制,使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放开胆子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用书面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抒发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生活,熟练的掌握口头语言书面化的技巧。

进行放胆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积极性,养成“写”的习惯。因为放胆作文训练在内容、作法、体裁、篇幅等方面都没有限制,学生作文没有心理压力,不受任何要求限制,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生活中提取资料,自由地选词选句,谋篇布局,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可以在作文里得到充分发挥。

放胆作文训练,教师不作强制的要求,只是积极鼓励学生写,要求恰当,评改作文时,不是找毛病,而是找出其中可取之处,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越写越有东西写,越写越想写。

二、专项作文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了学生爱写,想写的 情绪之后,就要适度地给予学生作文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进行专项作文的训练。这不仅是教学大纲要求,更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专注性、连惯性、准确性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专项作文训练就是以人物、事件、景物等作文内容人,将描写和传述结合起来,单一地反映周围生活的作文训练。

专项作文训练的内容比较单一,就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处景

物进行简单地描述,易于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抽像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专项作文训练可以当堂作文,当堂修改,当堂讲评,既可以使学生受到独立作文、独立修改的训练,又可减轻师生的负担。

在进行某一项作文训练时,教师应指导评语些相应的方法。比如:进行写人训练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进行写景训练时应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等。但无论哪一次训练,教师都不必要求太严,学生不必作完整的文章,可以只有一个人的某一性格特征,某件事的某个片断;或某一个地方的某一处景物。使学生由小见大,由表及里,为学生高段作文打好坚实基础。

三、感悟生活,创设作文情景

解决了“想写”、“爱写”、“怎么写”的问题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写什么”。

学生常抱怨没话可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不耐看。究其原因,是作文中没有打动人心的内容,没有真情实感。要让学生的作文写得内容充实,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甚至产生震憾人心的感触。就这必须让学生敞开心灵去感爱生活,领悟生活。

所谓感悟生活就是要让学生面对生活,在思想上,心灵上深刻的感动、感慨,从而悟出一些简单的自自然规律、人生意义和一些浅显的道理。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写到作文中去,无论

是情感的,还是认识的,都会赋予文章活力,使文章变得有份量。

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感情能力,使学生能够拥抱生活,并通过亲身体会去感悟,然后用文字准确适当的反映出来。

当然,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除了感情生活以外,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作文的情景,让学生创设作文的情境,即常说的愉快作文。即为学生创设一种欢乐,愉快的作文。即为学生创设一种欢乐,愉快的作文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里进行作文训练,这种作文训练是让学生先后写,做时愉快,写时轻松。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可以得到充分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总之,中段作文训练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性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都有待提高和创新,这需要老师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研究。

第五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2013.6.7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武宁县大洞乡大洞学校 叶芳芳 332306

YFF19891019@163.com***

摘要: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其写作积累,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关键词:农村 小学 作文 教学 兴趣 积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我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有一两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智,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从前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还是学生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在一次次失望和无可适从中我开始反思我所运用的指导方法是否最适合我指导的对象,其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一般的作文训练方法,运用在农村学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够立足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的同时,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

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这就是我一直努力探询的作文教学中的“循规”与“寻变”。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

为此,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建立阅读、诵读、对话三级阅读课程体系,阅读即对时事新闻、报刊杂志、网络的阅读;诵读

即对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对话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三)引导观察,拓宽学生视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娶亲送经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雷电风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不会在习作时因为没有素材而形成“大、空、套”的现状。即使作文是指导观察的最佳途径,因为过去的生活往往比较模糊,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二、坚持以“说”促“写”,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我利用每天上课之前5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我发现班上原本内向的几个女生到后来上台时脸不再红了,声音也洪亮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三、作文要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作文做到“有具体内容”“不说空话”“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并通过课内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出示命题之后,指导学生围绕命题提取和组织平时所积累的丰富材料,使之为写作服务,达到写得“有具体内容”“有真情真感”的写作目的。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

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时,学生内心肯定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2013.6.7

下载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给学生一把作文的钥匙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农村孩子怕写作,对写作是谈之色变,无从下手。那么,要怎样去引导孩子呢?那就要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材,走近文本——多......

    小学音乐中段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中段音乐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

    小学音乐中段教学工作计划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学期开学了,我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可爱的孩子们,带领学生走进快乐的音乐课堂。特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1、自身发展......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课余时间贪玩,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监督。因此,我们要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尤其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上产......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邮编:413000 详细单位:修山镇花桥港小学 姓名:钟文武 职务:教师 职称:待定 联系电话:*** 详细地址: 桃江县建设东路9号 在教学过程确定学......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模版)

    农村小学数学 唐家房小学中心校 唐堂 农村小学数学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课余时间贪玩,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监督。因此,我们要激发其兴趣,......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努力激发学习情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经过多年教......

    开启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动力系统

    学科小学语文 序号 HA-5503 开启第二学段习作的动力系统 【内容摘要】第二学段孩子处在习作训练的重要阶段,如何开启这一学段孩子习作训练的动力系统,让他们感觉写作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