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3:0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

摘 要:小学中段年级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习作质量往往被看作是衡量语文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习作教学,却长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关键词:农村小学 中段 问题 策略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途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即为生活需要而习作,为心灵倾诉而习作,为与人交流而习作。然而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肤浅谈谈个人见解:

一、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W生层面。一是学生怕写,中段习作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学生刚刚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从写话到写作,感到无话可写,习作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写。二是东拼西凑,每次批改习作,我都会发现学生的习作大都是根据教师提供的范文或作文参考书上的范文进行拼凑,千篇一律。三是没有真情,戴大帽子。

2.教师层面。首先,教师随意性。在实际的习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一个学期的习作训练没有整体规划和设计。教材理解随意性:不管何种版本的语文教学,都是以语文课标为依据编写,尤其以年段目标为编写准绳,深专教材,使我们发现习作教学的重点,尽管常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吃准目标,吃准教材,了解编者意图,然而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理解却很随意。

其次,批、讲片面化。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批改作文是最繁重最头疼的任务。在农村学校中,习作教学评价方式最普遍的就是在学生的习作本上简单句写评语。除了简略的习作批改,习作讲解的重要性也是被忽略的。

3.家长层面。偏远乡村,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农村家长多数外出务工,无人管理,学生回家放任自流,成绩不好,责任归学校和老师,老师不会教。也有家长认识到作文写不好就考不出好成绩,升学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就把希望转向了课外,盲目的买“万能作文”、“金牌作文”等,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二、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在生活中激趣,自由写

1.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日记就是让学生每天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自由的表达心里的喜怒哀乐,随感而发,随事而记。

2.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多写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写,不要给学生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感觉写作文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农村的小学生知识视野窄,老师多为学生创造真实、有趣的生活场景,比如在班级上组织学生喜欢的小游戏。

(二)注重学生习作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边看边练,细致、有序、有重点地观察。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观察作文:观察一样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事物?等等。如写“花”可以向学生讲方法:用上叠词表达华的种类多:“一片片,一行行”;用上修饰的词语描述花朵姿态与颜色:“我们眼前是一片片黄色的、美丽的菊花,还发着阵阵清香!”;用上比喻的方法叙述:“这些亭亭玉立的迎宾花,好像一个个礼仪员,正在热情地欢迎我们呢!”用不同句式表达喜爱之情:“这美丽的风景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呢?”

(三)培养在阅读中学会品味、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分学段明确规定各学段的课外积累要求:

首先,引导学生多读书,读是写的根本,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曾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先充分地阅读文本,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了解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神态描写,学习表达方法,贴近作者心灵,进而拓展课外读写的天地。在教完一篇课文之后,向学生推荐类似文章。

(四)注重习作批、评的重要性

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重点鼓励学生大胆习作。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那么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习作找亮点:如哪个词语用得妙,哪个句子经典,哪个段写得好等。待作文讲评时可以大肆表样,鼓励。

其次,特别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没有修改作文习惯。

(五)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塑造孩子的六个因素,即家庭、学校、集体、本人、书籍和偶然因素――家庭被排在第一位。

独生子女时代,地处农村,学生家长普遍存在着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落后,对孩子的学习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辅导。然而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忙于农活或外出打工,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比较欠缺,辅导学生的任务毫无质疑落在教师身上。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老师,学校的责任。他们不知道教育问题上,家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老师必须做好表率,积极引导家长,长期坚持,感化家长,引起家长重视孩子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校合一,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作文是育人,好习惯的培养、能力培养才受益终身,找准航标,找对方法,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贵在实践,贵在坚持。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小强.培养“善感”,提高习作能力[J].教育科学论坛.2017(22)

[2]乔晓娟.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D].苏州大学.200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第二篇:浅议中段习作教学

浅议中段习作教学

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中心小学 肖 承 华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一提作文就头疼,大喊“难写”,苦于无法做“无米之炊”;而对于老师来讲也正苦于“难教”。这“两难”境地已成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让师生共同轻松畅游习作乐园呢?

我主要通过分析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找到适合提升这个阶段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方法,解决学生不想写、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等问题。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作文拘泥于形式,学生不想写。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用一周两节习作课时间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习作内容,习作之前教师根本不去关注学生的习作素材是否已积累充分;学生的习作激情是否已达到非说不可的程度。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几方面的积累。”可教师根本无视学生的积累,只按教材安排教学,今天该写这个习作内容就非写出不可,学生当然只有在那两节课中痛苦地憋、抠,最后呕出几个干巴巴的文字了。命题作文更是大大的抹杀了儿童的创造性,学生写出的作文没有个性差异,千篇一律。学生们经常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而并非有感而发自己想写。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又写作文我不想写啊”、“我对这个题目不感兴趣,换个题目嘛”、“我没有参加过这个活动,写不出来”等这些都是学生不想写作文原因的真实写照。

2、与实际脱节,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我们学生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甚至是精彩纷呈,但是习作却千篇一律、言之无物,这说明生活和习作成了两张皮。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脱离了生活的习作当然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了。在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范文的作用、过高要求学生,学生为了交出老师满意的文章而过度模仿,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有的作文题目与生活联系不强,学生找不到作文与生活的连接点。明明学生没有做过的事情非得要学生写,学生自然不知道写什么。1 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不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不敢说真话,不知道写什么才符合教师要求。

3、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不知道怎么写。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可学生年龄尚小,还在汉字识别的积累阶段,课外阅读量比较少,本身词汇和语言积累量不足,这大大制约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方式。同时学生也不能做到细心观察并及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合理渗透写作的方法,这一些都是导致学生作文无从下手的原因。

4、忽略作文的修改环节。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写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大多数学生仅是看看评价等级,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缺乏学习积极性。其实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是经过反复锤炼而成的,老师对作文的修改环节重视不够,同时对学生心里不能理解到位,导致对作文的修改不到位。有时候即使改了,但在改的过程中未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也不能提高修改的效率。

二、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 “不想写、写什么”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就难在学生对作文没有原始的兴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1.让学生回归天性,感受生活,点燃激情。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当顺应孩子的天性来教学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写作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三年级第五册的教材中安排的几次习作练习,都特意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中第一单元的习作是《我们的课余生活》,要求学生写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先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课余活动,或让学生观察课间十分钟操场的情景,并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后再来写,学生就会显得兴致勃勃,一点儿畏惧和厌烦的情绪都没有。这样有了激情,有了感 2 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这导致学生的写作非常的程序化,很僵硬,自己没有施展的空间。

2、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小学生作文本来就应该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想”,所以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多多写日记,特别是中低年级更应该这样做。

鼓励学生写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今天我看到(听到或想到)了„„、读了书(课文)我知道(想到)了„„、我学会了„„、我会做„„、说说我的心里话„„、我想告诉你„„、给你说句悄悄话„„、这里真好(真不好)、今天的天气„„、妈妈(或者别的什么人)说„„等等。

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象的内容:天上的云„„,喜鹊告诉我„„,小河的故事,大树爷爷„„,小草„„,老母鸡„„,我要„„等等。

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学生在写日记时不受拘束,可写自己的生活,写所见、所说、所听和所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经常写的习惯。上作文课时日记就成了选材的教学资源。

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从儿童的兴趣爱好着手: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幻想,可以引导他们写下自己所想的,他们喜欢踢球,喜欢跳皮筋都可以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

(二)、降低重心,教给方法,练实片段——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中段习作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 3 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模仿是小学生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也是读写结合的常用形式。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就能很好地实现写作方法的渗透。如第五册中的第三单元的课文《秋天的雨》,在教学完第二自然段后,就可以让学生仿照这一部分的写法也来写一写秋天的雨或春天的雨。再如诗歌《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抓住秋天大自然里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秋天。学完也可以让孩子们仿照着来写一首诗歌,用形象的描写来体现不同声音的特点。学生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能写得特别棒。如:有同学写到:听听,秋的声音,细雨抚黄菊,“刷刷”是百花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果树晃动身体,“咚咚”是催促收获的号角。一只只松鼠蹿上大树,摘下一堆饱满的松果,一片片稻谷展开笑脸,带来一段丰收的乐曲。听听,秋的声音,走进这芬芳的田野,你好好地去体味秋的芳香。这样做,就使阅读和作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3、读写结合。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都有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专栏,其中日积月累的“读读背背”中包括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歇后语等等内容,重在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语言的积累,只需做到熟读成诵即可,但是,孩子们心里日积月累的似乎只是单独的好词好句,这样简单的教学就把资源浪费了,我们可以利用词语盘点和“读读背背“中的好词,进行词语大串联,要求学生任选几个词语,写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例如第六册课本“语文园地一”中,有这些词语“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和“皓月当空”,刚好表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可以让孩子分别利用这三个词,写某处景物在三种时候的变化。并且还可以利用剩余的其他描写景物的好词,比如:“喷薄欲出”、“群芳吐艳”、“郁郁葱葱”、“崇山峻岭”等等。有效地让孩子们在读读背背中进行了知 4 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电视。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可以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性,这样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学会观察,培养观察力——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材料来自平时的生活实践,不能靠临时的观察体验。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观察方法,以此来观察奇妙无穷、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1.选择观察对象

老师根据作文要求,指导学生选择好观察对象。如曾富裕老师上的《秋天的图画》这一习作,要求学生用心感受秋天的美好,表达出热爱大自然的真情实感。老师上课伊始就指导学生确定好了观察对象:秋天,美得真像一幅画呀,让我们走进秋天的图画,去感受秋天的美好。

2.教给观察方法

学生面对观察对象时,往往无处“下眼”,东张西望,眼中万物,无物可写。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求:观察得细致、准确、全面。而后指导观察,指导观察时,要把观察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能够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重点的东西进行观察。如曾富裕老师指导写《秋天的图画》,首先老师告诉学生要用心感受秋天,就要带上你的眼、耳、口、鼻和身体去秋游,用你的眼睛去看,5 耳朵去听,嘴巴去尝,鼻子去闻,用身体去感触。接着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事物,然后指导学生抓住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按一定顺序来说,如从上→下,从远→近,从左→右等等。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东西可写,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观察生活,在头脑中就能够积累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能够达到文如涌泉的境界。

3.学写观察日记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还需要教会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观察的人或事,随时记录,以此来丰富写作素材。观察日记的素材很广泛,可以要求学生观察身边事物,抓住特点,把它下来,如天要下雨了,让学生观察观察雨前、雨中、雨后天气的变化;也可记录自己看课外书印象较深的心得体会、联想等。总之,就是要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描述自己有意义,有趣味的内容。日积月累,写作水平慢慢就会提高。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解决“写好”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第二学段修改自己习作的目标: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可现在学生普遍不重视作文的修改的过程,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要逐步教给学生一些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得好一些,做到言之必改。作文越改会越好,越改越会写、越乐写。这样学生参与到了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了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更不容易。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自己对学生都有所裨益。

第三篇:浅谈初中中段习作教学目标的细化策略

浅谈初中中段习作教学目标的细化策略

摘 要:初中阶段对学生而言非常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习作水平就能对其进行衡量,本文针对初中中段习作教学目标的细化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初中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习作教学 分析 策略

在初中中段语文教学当中,习作教学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之一,更是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习作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更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过程,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智力,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习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研究重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化策略的提出,从而让习作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一、初中中段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缺乏习作热情,习作情感不足

就目前我国的初中生而言,很多学生对习作无法产生兴趣,在对习作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被动的听从教师的安排进行任务的完成,所以,造成很多学生在进行习作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出现这样的现象和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在课堂上,只是?ρ?生一味的进行习作结构、形式等方面的教学,在习作当中,技巧虽然很重要,然而,习作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忽视语言的情感,追求习作形式,将很难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其习作的情感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教师要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对习作中充满兴趣,带着一种真实的情感,运用不同的有自己特点的表达语言,就会提高学生习作的热情,为习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习作教材指导性不足

习作的教学,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导致在进行习作的教学时,内容不明确,只是告诉学生习作的方向和样式,没有对如何写进行明确,这无疑让学生根本无法有效的进行写作。

例如,教师让学生进行写作,习作要求:“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去过的地方,现在就来写一写。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如果不想写去过的地方,写想去的地方也可以。”虽然明确了习作内容,但如果教师只是把这个作文布置下去就不管了,而不去提示学生具体如何下笔,明确指导学生怎么去写,学生仍然会感到困难。

二、初中中段语文习作教学目标细化策略

(一)明确初中习作教学目标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非常的关键,如果不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教学内容将会不清不楚,学生也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这对习作教学效率会带来极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存在不明确,习作内容的难度分配不恰当等。习作教学更没有重心点,教学时比较随意,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对习作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能够对习作的内容进行确定,让学生习作时更有方向。

例如,学习了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在习作内容表达方面上,起初要求按例文仿写;在这个基础上要求随意、自由的习作,内容要具体充实;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写出生动、形象、有条理的文章,逐渐加大习作难度。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在习作过程和方法方面,重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交流 ;重视情感态度,强调真实情感,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二)衔接初中语文习作教学教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学生在进行习作时,应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习作中进行体现,更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在习作内容当中,可以将自己感兴趣、对一件事情有深刻印象或者颇有感受等进行表现;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讲,对习作的乐趣进行共同的分享,中段学生的习作教学是承上启下的阶段,既是低年级学生记叙文写作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基础习作阶段,因此,中段语文习作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

例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记叙文,多看些相关的文章,比如《故乡》,通过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让学生找到习作乐趣及积累经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好习惯,长期的坚持,习作会更上一层楼。

(三)注重情感的培养

习作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可以表现在习作上,生活的充实度越高,其习作的文章也就越充实。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习作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细心观察周边的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在进行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周边的事物,领悟生活的多姿多彩,以贴近生活为主导,进行习作教学指导。只有不断的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才能积累习作教学的素材,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才有习作的激情。

(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

初中习作教学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写结合,以课文为写作范例,模仿借鉴,以期实现对范文的超越,最终走向创造性作文。如何做好以读促写的工作?首先,要对课文读懂、读活,加强思维火花的点拨。

例如,学习《故乡》一文后,教师可以以《变》为题要求学生模仿鲁迅写杨二嫂和闰土的方法来写一个相隔多年后才相见的同学。我引导学生思考:(1)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有什么变化,语言有什么变化,动作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这两个人物会有这样的变化?(3)作者这样写要揭示什么主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作基础,学生就会走入机械模仿的误区,而让学生读懂、读活教材,并加强思维训练之后,学生在借鉴时就会渗透了自己的思想。这样练下去,学生要不了多久就会抛开课本,走自己的路,用最适当的方法,写自己最想写的话,他们的作文能力必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结语

习作教学是初中中段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衔接语文教材的时候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加强协作训练,从而让学生在习作方面实现一个飞跃,提高学习的兴趣,实现习作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许艳红.初中生活化习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6,13-17.[2]莫玉香.初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104-136.[3]莫玉香.初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9-146.

第四篇: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杨田文

〔关键词〕习作教学 单一性 多样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作文就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此乃作文教学的本意。”在学生敢于“袒露自我,表白心灵”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性格、语言、行动、思维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对习作的浓厚兴趣和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投入大而收效甚微。在新课改理念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对习作定位不准,要求过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忽视学生生活的单一性,教师把学生锁定在成人生活的多样性中,造成了视觉错位。习作教学中只重视遣词造句能力,谋篇布局能力,而忽视情感兴趣的呈现,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导致了学生厌写,怕写。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有着自由思想的“人”的表达的需要,过多地关注习作的内容和结果,就会忽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情感的体验、表达的惬意、交流的快乐。超习作、超目标、超阶段的习作定位直接制约着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二、习作教学中,命题作文太多,半命题,自由命题的作文太少,扼杀了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兴趣和信心,导致学生写些空话、客话、套话。作文是学生的意识活动的产物,是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不管是现实生活的记实叙事,还是议论抒情,从根本上说都只能来源于生活外部和内部的刺激,这样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却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

三、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方法呆板,评价方式单一。学生从批改中得不到启迪,得不到收获的喜悦,只把习作看做一种任务,东拼西凑。习作批改与讲评,是习作指导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习作学习新的加油站。传统习作评改中,多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甚至教师全权代理,学生写完作文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习作评改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呢?

(一)淡化文体意识,珍视独特感受。指导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并形成独立思考。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要使生活向充实的方向发展,有两个致力的目标,那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如何训练思想,培养情感呢?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不放过点滴的琐事,并从中提炼形成自己的思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淡化文体的要求,在第三学段提出“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提“能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观察和思考,逐步引导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明白作文并不难,只要把你做过的,看见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这样才会有写作的个性化 ,这才能促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二)鼓励自由表达,强调真情实感。自由表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使要写命题作文,也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写空话、客话、套话。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仿袭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导致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这样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引导的作文教学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此类奉命作文,学生的思想受到牵制,个性遭受制约,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样的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谈不上作文的兴趣。作文教学应遵循以人为本,开放作文形式,采取规定范围的自己命题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三)批改方法多样化, 评价方式实效化。把批改和评价的空间还给学生一部分,从中有所交流,有所顿悟。知道了好与坏,得与失,也就明确了扬长避短的地方。

批改方法要多样:变教师评改作文为学生评改作文。叶圣陶曾总结自己一生给学生改作文所得到的深刻体会:教师给学生改作文完全是“徒劳无功”。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叶老再三强调“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而教师则研究怎样去引导和点拨。作文评改能力应该是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必须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改”,变“学生作文一交了事”为“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训练全过程”。我认为,从四年级开始,就应该采取学生自改、互改、教师批改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批改习作的能力。

训练学生评改作文须把握好几个要点。一是教给评改文章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内容。即修改什么?这当然要结合各学段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评改习作还要教学生学习独立修改,做到“三读三改”:第一遍默读,看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调整顺序,充实内容;第二遍轻声读,改正明显的病句和错别字;第三遍放声读,进一步调换、修正词句或认真誊写。二是将个人评改与小组互相评改、教师评改相结合。自己独立修改后,接着在小组中互评互改。第一步是每个人都要谈一谈自己文章的构思以及自己初次修改了些什么;第二步是读一读自己的文章,请小组同学评议、启发、补充;第三步是自己结合小组的好意见再次修改;第四步是小组交换后互相阅读、修改、写意见;第五步是学生阅读同学提的修改意见。写下自己的看法;第六步是上交老师评改。

评价方式要有“针对性”。(1)过程评价: 一件事是否写得具体;段落中,有哪些好词佳句;是否抒发真情实感;是否有创新精神。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及时给于表扬,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2)质量评价: 题材是否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中;体裁是否基本符合常规。这里不能有过高要求,要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凸显培优补差计划,一般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3)总结性评价: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和热情。

只有“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正确的参与到学生的写作实践当中去,才能使学生高高兴兴看自然、看社会,轻轻松松学作文。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小学语文创新习作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小学语文创新习作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新市镇平宁基点校(QQ:1083731671)

说起写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教。这真实地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学生抓破头皮,就是写不出来,我想这主要是与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等息息相关的。然而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写作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创设不同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舞台,向交际的对象陈述自己的想法。因此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1、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作激情。

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美妙的意境,1

从而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文章的精华部分,引导学生去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就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体会,然后启发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且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花。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畅所欲言,用自己简单质朴的语言描绘自己喜欢的花。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2、在仔细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自然界中,天地万物、山川树木、飞禽走兽、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写作的题材。如果对这些漫不经心,一写作文就感到无话可说,那就更谈不上创新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分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学生有了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经常布置学生课余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上写作指导课时,学生兴趣浓厚,纷纷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告诉我:其中有观察人物的、有观察景色的。。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二、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1、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善于表现自己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给他

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将优秀的作文在班级黑板报中展示;二是编写班级优秀作文选,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作文编入发给学生做留念;三是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习作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这样,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得到前进的力量,就会激起一股强大的创作动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同一事物,他们的认识也不一样,因此,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也有差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框死,要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作文思路和表达方式,一旦发现学生习作有新意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那些作文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启发引导,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开发思维能力,激发创作积极性。

三、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呢?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教给学生作文格式和技巧本来是非常有益的,但学生作文往往因此容易形成一种定型思维,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打破这种作文心理定势,久而久之,学生的创作思维就会严重停滞。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

如写《我的妈妈》,大多数学生只是写妈妈怎样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事,往往千篇一律。因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力求把人物的形象充分地表现出来。

2、同一材料多种立意。

在使用同一材料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就拿《桂林山水》来说吧,从古到今的文人墨客写了无数文章来赞美它的美丽、感叹它的奇景,就连外国人也为它写诗作文。然而我们课本中的《桂林山水》却从事物的特点出发,写出了新的感受,讴歌了祖国美丽的河山。无一处言美,但美又无处不在。在这种诗情画意之中,渗透着作者新的体会和新的认识。在写《我的家乡》这篇作文时,学生既可以写家乡的美丽风光,丰富的物产,也可以歌颂家乡人民的勤劳勇敢,热情好客。

3、同一内容可选择多种体裁。

例如:在写《我们的校园》时,可以记叙和抒情,可以写成说明文,可以议论校园设置得好不好,还可以假想未来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教师的评价

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学生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因人施教。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点滴细微之处入手,把功夫用在实处,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动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一句话,只有尽可能地使学生想写、要写,他们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写新,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白沙实验小学 王强 如何让学生做到习作生活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我通......

    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模版)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 长寿区邻封镇焦家小学校:高汝明 学科:语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

    农村小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遂川县水南明德小学刘秋香 首先从我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学生的习作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其一是题材方面的问题:学生习作中的题材存在的......

    浅淡农村小学习作教学

    浅淡农村小学习作教学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就要使学生乐于动笔,爱上习作。本文从三......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颖东区袁寨镇临颍小学:张 芳 摘 要: 目前,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新时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该学科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诸多优越条件。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是最具可行性也是最有......

    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策略

    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赵莉 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花江乡花江洞完小 *** 内容摘要:习作是让教师头痛,学生心怯的一件事,学生怕写作文,尽管老师在上作文辅......

    《 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习作素养》

    研究专题名称 提高中段学生的习作素养 研究者:王建华 课题的基本情况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