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该学科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诸多优越条件。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是最具可行性也是最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之一。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因此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就成为我们现在研究问题的所在。但是农村语文教育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目标和要求,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进,从哪些方面改进等等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来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以便能为我们乡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种方法被大多数的教师运用在实践中。但在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较好,但实效性比较差。有些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没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而有些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根本不需要合作学习;有些问题提问的方式不正确,学生不明白该去合作什么,讨论什么;有时候合作讨论没有足够的时间,几个学生刚刚凑到一起还没怎么讨论,时间就结束了;有的小组里,只是将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几个同学对照一下,就完事了,根本没有合作啊讨论啊之类的;在小组里,发言的依然还是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差的学生只有倾听的份;还有的小组因为缺乏良好的组织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时居然成了聊天玩耍的机会,更使合作流于形式;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时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很多的问题表现了出来。
小组内的合作学习需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首先,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学习,有些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就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要善于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确实意见不统一,确实遇到疑难问题时才去合作,这样才会是有意义的学习;再次,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的方向、问题、内容、范围,小组内同学们能各抒己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还有,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因内容而定,教师应该协调好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果遵循了这些原则,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出现两种倾向:首先是目标替代了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教师把目标当成过程,学习过了、分析过了就以为学生学好了、分析好了,殊不知两者之间差距是比较大的,学生学了,不代表他学好了,掌握了,理解了、吸收了,同样,分析过了也不能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了,这种教学过程就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肯定不能实现,更说不上教学任务的完成了。其次就是很多教师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主要看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在语文指导朗读过程中,朗读一般也讲究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二是数量,读的多了,过程就体现了,质量上相应也应该体现出训练过程,一遍遍的朗读,争取后一次要能比前一次有进步,在反复的训练中,逐步体会文中的语言和作者的感情,同时也提高朗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但是我认为对多媒体资源的开发还应该更加合理、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学手段比以前更加优化了,体现在教学中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难否认,多媒体的运用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所带来的便利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是在多媒体运用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对课件的期望太高,依赖太强。有些教师认为没有好的课件就上不出好的课堂,所以就把课件当成提升自己课堂水平的筹码,为了增加课件的技术含量,追求课件的新、奇,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件,在课堂上,从头至尾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展示课件的平台,在课堂上看到的只是课件的声音和图画,而看不到教师的教,看不到学生的学,课堂的活动被课件完全替代了。其次,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从而导致主次不分。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是主要手段,在课堂中,有些教师的课很明显是跟着课件走,教学过程被设计得有条不紊,教学进程由课件来控制,教学节奏也是由课件来决定,这样就导致课件 2
占据了教学的主导,教师却变成了多媒体的播放者,完全不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不是老师而是多媒体课件了。当然这样说不是要严厉禁止多媒体的运用,对多媒体的使用还应提倡和推广,但是同时也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使多媒体的运用更加合理、科学。多媒体运用的好,确实可以为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也可以为课堂增色添彩,只是希望多媒体不要取代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甚至有些纵容,这就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性,在一篇文章中,阅读应该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但是有些教师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些忽视,刚读一遍课文,就让学生说书你喜欢哪一句、哪一段,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说的只是琐碎的东西,说的也是课文的某一个方面,提的问题也相对比较肤浅,不够深刻,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的也不全面。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来读,这确实是注意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是没有利处的。学习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也需要一定的吃苦耐劳和刻苦努力,如果有些学生的读书心得只是来源于自己喜欢读的内容,自己不喜欢的就不学不读,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完整,不全面,这样也会导致学生阅读上的缺陷。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选取某一重点段落进行品读赏析,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的,但是如果割裂的文章的整体性,只看重某一段则是有害的。还有些教师,喜欢运用多媒体出示某些重点语句或是段落,引导学生品读,试想,脱离了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境,描写的再美的词句或段落能有多大的魅力呢?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握,对于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品位也要放在大的背景和氛围中进行,千万不能割裂开。
五、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供学生们讨论,从而培养学生个性阅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了思维的发散,而忽视了整合优化,导致学生们的思维有点过分。比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总结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学生有的说乌鸦很聪明,自己想到了喝水的办法;有的说乌鸦爱动脑筋,有的说乌鸦很勤快,到处找水,还 3
有的说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不干净,也有的说乌鸦不太聪明,怎么不找吸管喝水呢,到处找石子多累啊,更有学生说乌鸦叫声很烦人,不讨人喜欢„„而这位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微笑点头,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我觉得好像已经走进了误区,这种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旨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与文章的结合,前几种意见说明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比较到位,而后几种意见显然脱离了文章主旨,而教师却没有及时评价,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再让学生说说“乌鸦还有别的方法能喝到水么”,相信教学效果会好的多。
六、针对一篇文章,提问的问题不宜过多,也不能琐碎甚至偏离语文教学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喜欢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提问与回答,这样会使课堂显得过于繁琐、饱满,教学思路也不够清晰明确。课堂中应围绕一个大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与文本的对话,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有价值性和内涵的题目,在问题中,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要统一,有时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法回答,说明我们备课不充分,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摸得不透彻,或者也可以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教师的文化素养不够深厚。在课堂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很多突发性问题,有时也会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无关,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避开,但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那些需要解决但又不是重点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分寸,掌握时间分配,不能占据大量的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或许我们还会碰到更多的问题,有些还会让我们觉得棘手,不知道从哪里解决好,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旨的指导下,逐渐摸索自己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思路,我们一定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教材的学习更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各个年级之间的知识体系联系紧密,中间如有一环节掉队,就很难补上去。而农村师资配备并不完全到位,难免中途有个别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不够,而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断层。接任教师再去弥补,效果不像老教材那般显著,从而导致语文成绩下降。
2、新教材的编排中,二、三年级之间跨度太大。二年级对阅读、作文教学的要求不明显,但三年级就要求会写250字左右的文章,且近几年来作文的题目艰涩,习作要求与五六年级相差不明显,使学生倍感吃力,也使教师教的幸苦。而且万一脱节,很难弥补。
3、农村孩子的家长配合难以到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但是,农村学生目前有三种状况让教师感到头痛。一种是,想配合而无能为力。许多家长学识有限,对现代教学提出的问题感到很茫然,无法谈的上让家长进行家庭辅导。二种是有能力而不配合,这类家长都比较忙,忙于挣钱,忙于农活,连学校开家长会都没时间参加。也许,在他们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了。第三种情况是没有人配合。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等长辈上学,只管孩子的吃穿住行,不过问学习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家长良好“照顾”只有靠孩子的自觉学习,幼小的孩子又有多少能有自觉学习的习惯呢?顶多是为完成作业而已。这是语文教学也是各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4、新教材内容变广、变活,虽说题型变化不大,但阅读量、识字量大增,也导致许多教师无从下手,只能更大范围的进行题海战术,更长时间的“折磨”学生,教师教的痛苦,学生学得痛苦。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教学思想陈旧,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部分教师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应试教育的阴影作祟。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有部分自认为教书应考有法的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考这些内容。
3、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将评优晋级与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客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面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1、加强师资培训,尤其对年龄偏大的教师的培训,现阶段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不少,但对中老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加强教师的对新教材的认识,加强对教师的新教材培训。使教师对整个教材体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2、学校对三年级教师要重点安排,同时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
3、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努力宣传现代教育理念,使教育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德宏州陇川县民族小学
潘正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小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课外阅读量少,导致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较低,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试着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等进行探索。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在农村小学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根深固地的存在。归纳起来,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
(一)阅读兴趣不高
由于农村学生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多数学生读书积极性较低。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
(二)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训练过程中,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发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主导作用。可是在教学中,有种种现象不符合训练要求。如有的是以问代练、满堂灌;有的在阅读训练时只是进行全班大合唱,不顾及学生的自主阅读;也有点偏爱少数优生,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训练;有的教师只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而与语言文字脱节。课外阅读更是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很少买书。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没有一个象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赶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只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就开始讲解,对于默读很少涉及。因为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时间,另外有些学生钻空子滥竽充数,他们不读书思考只是做样子,那样教师对于学生不好把握,教师就统一安排时间和阅读方式。
(二)农村的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深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停留在知识技能方面,为了应付考试,以为只要让学生读书、写字、作文等就可以了,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自主发现少,引导求同多;教学过程、方法僵硬化等。有的教师以为课堂上形式变化活泼多样了就是新思维、新方法,有些语文课上过多的加入了非语文的内容。
(三)为了考试成绩,不顾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有些教师只考虑自己学生的成绩,没有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差异。在课堂上为了完成自己不切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不给学生阅读的空间,总是满堂灌,把所有的东西都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训练,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
(四)害怕课堂失控,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素质的问题,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超出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使教师在课堂上无所适从,因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教师的设计不够丰富,教师素养必须提高。
三、解决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其实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农村阅读条件主要缺乏在阅读时间、阅读方法和阅读书籍等。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以课内阅读为中心,向课外阅读延伸。做好课外阅读书刊的推荐指导,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内化为阅读学习能力。因为没有阅读时间的保障,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其次,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作为学生的家长还应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带头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与自己的子女交流。再次政府还应加大对学校图书设施的投入,帮助学校建设图书室(馆),添置图书等,为学生阅读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兴趣促使人探究”。一个对某一问题一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了解这一事物,去探究它的特点和与其它事物间的关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能解决眼前的温饱问题,而“授人以渔”却能解决终身温饱。在阅读学习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一些好的阅读方法,自己去进行一些探究性阅读,以解除自己的一些疑惑,丰富和满足自己的需要。“学须有疑,有疑则有思,有思才有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探究,使学生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疑难的喜悦中,获得新的认知,从而产生成功的体验,保持和激发积极主动的阅读探究心理。
(四)确定阅读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年级段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并按不同主题给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二至三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快乐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四至六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广泛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能力。
(五)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出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六)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课外阅读,从方法来讲,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经常性地对所读内容进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认识得以提高,方法得以改进。从内容来讲,课外阅读,可指导学生读一些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领域的生活类、科普类和文学类的书籍。
为了更好地搞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年级: 2009 级 本 科
专业: 教 育 学 专 业
学习形式: 函 授 姓名: 杨 有 英
工作单位:陇川护国九年一贯制学校
邮编: 6 7 8 7 1 2
第四篇: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有很多,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本文试图结合中职语文教学情况,理清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职教学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直以来,坊间流传着“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声讨。为了这个,研究语文教学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有很多,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有力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有人说,没有分数的标准,没有升学的压力,相对于高中沉闷的课堂,中职的语文教学应该呈现一派生机,然而只要是在中职学校从事过语文教学的老师都会发现,中职的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那么中职语文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材看
现行的语文教材部分选文陈旧无味,艰难晦涩的文章多,作品数量锐减,课后习题的设置只是单纯的继承性学习,应用文单元的必学课文实用性不强,教材中许多课文和初中课文重复,教材装帧版式设计陈旧。大家都知道,语文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的提高。这样的教材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从教师看
中职学校的大多数教学还是以在普高教学中适用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为主。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是在面向普通高中的师范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而且中职教师很少有教学研讨和进修的机会,教学观念难有更新,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更深入研究。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中职学生素质太低,到中职学校学习无非就是学点技术,文化课只是装点门面,所以很难将语文教学和实用性联系在一起。
3.从学生看
由于独生子女比例上升,高等教育扩招引发了普高热,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选择中职学校就读。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一部分是中考失利,作出了不情愿的选择,心理上的失衡在很长时间内都难调整过来;大部分学生是由于上不了普高不得已选择了中职学校。所以虽然中职的学生从年龄、生理上和普高学生相差无几,但这些学生是一群有较强失败感和挫败感的学生,简单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但取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加剧他们对学习的抵触和厌倦。他们在中职学校的学习一方面有自暴自弃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会缺乏足够的自信。他们和普高学生语文学科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基础薄弱。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常识缺乏,学习视野狭隘,语言积累薄弱。
(2)惰性。学习意志力、自觉性较差,教学中习惯于被动接受。
(3)阅读量低。有很多学生课余时间是完全不阅读的,家庭藏书量也极低。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来对症下药。
二、中职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教材方面
因为教材的老化是一个全国现象,所以不存在精选教材之说,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曾经在这方面做过尝试,即自己选择一些文章篇目,比如龙应台的《目送》,用以和朱自清的《背影》作比较性学习。还加大在应用文写作方面选取适合的例文。另外还鼓励学生自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放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讨论,这些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教师方面
一定要转变观念,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仅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更要在实用二字上下功夫。
中职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学应结合实际突出实用性,让学生能读写各种类型的应用文。中职的教材编者也很重视这方面的重要性,在应用的教材《语文》三十二个单元中,编排了七个单元计四十二篇课文。涉及了几乎所有常用的应用文。但是很多教师对这个重要性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学生毕业后,工作总结、调查报告不会写,甚至连简单的条据都不会写。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文章可分为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两大类,非文学作品是为了应用。可以说,每一位受过教育的人无一例外地在踏入社会中都要写应用文。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为校团委写广播稿、为学校大型活动写新闻报道、为学校盖房子写合同书等等,并把这个纳入期末评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实用性而乐于学习。总之,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才能想出好的教学方法。
3.学生方面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指出:“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必须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因此,让学生明白语文课学习对他们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曾花了三节课的时间让刚进中职的新生讨论学习语文的意义,结果学生得出不论是从精神方面还是现实层面语文都是不可欠缺的。
(2)因为中职生普遍在学习上缺乏耐性,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产生长久的兴趣。单纯的讲授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是小组合作、项目教学用得多了他们也会觉得厌烦,所以笔者尝试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讲授《迢迢牵牛星》时,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一主旨句的理解,就结合《魂断蓝桥》和电视剧《潜伏》中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加以体会,因为是经典影片和热播电视剧,学生非常感兴趣,也深刻地理解了这两句诗中所传递的情感。考虑到很多中职生以前很少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在诗歌单元,就搞一个全班的诗歌朗诵会,做到全员参与,这样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也得到了自我提升。
(3)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意作业的多样化,要尽量地和学生所学专业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比如说在给旅游专业的学生上《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这一课时,笔者就让他们给当地的一些有文化底蕴的景点写导游词;同样的课文在给计算机专业上时,就让他们做介绍当地文化与景点的PPT,并且让他们在课堂上模拟展示。经验证明,只要教师布置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很乐意去做的。这样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的实用性――学好语文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
三、小结
现在,我们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需要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来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又面临着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缺乏、几百万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的局面。如果通过改革基础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中国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将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本,这会维持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未来拼的是智力而不是劳力。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需要很多笔者这样在教学中多点思考的一线教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职业教育一定不会再是普高教育的附庸,会在各方面成熟而迎来自己的春天。
(作者单位:沅陵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凭自己的经验教学,教法单一。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被动接受学习,教学耗时长,效果差。
3、汉语拼音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关键环节,老师重视度不够。
4、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存在极大的薄弱环节,学前教育有不科学的因素。
5、学前教育的老师存在文化程度、专业技术、师德休养、个人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对进入一年级的新生有多方面的影响。
6、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忽略了对孩子的贴身教育,辅导力度不够。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不强。
7、一、二年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够充足。三至六年级学习时间相对较长一点。
8、学风不浓、学生厌学是存在着的普遍现象。
9、城乡学校差别大。师资力量有悬差,超大班额突出,教师是人不是神不能做到全顾。
10、教学设备分配不均,没有做到城乡资源共享。规模小的学校只能是希望、盼望加渴望,最后是失望。
二、对策
1、教育主管部门把师培师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使用多层次、阶梯式、不等式等方式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面放宽,让大多数教师都受益。
2、教师利用培训、读书、网络等学习多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3、对幼儿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学前教育对义务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很多方面:性格、兴趣爱好、勤学好问、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
4、培养教师专长及特长。分配教学科目用其长。
5、定期或不定期对对家长进行培训。档次不一定要好高,班内校内培训都行,不需要大道理,只要切合实际即可。
6、密切家校联系。家校互动,随时掌握孩子(学生)的动态,不让学生处在夹层中,失去了家校的监管。加强对孩子的家庭辅导。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都要实行正面教育。扶正学生的身心。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7、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外表搞得怎么样,关键在于: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老百姓的夸奖、老百姓的口碑能成就学校教育的兴衰。老百姓呀,应该利用他们那张金口多为学校摇旗呐喊,把指责变为理解,把误解变为宽容,把阻力变为动力,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8、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发,一切最终的责任都是学校承担。我觉得只要学生购买了人生伤害意外安全保险,一旦发生伤害,经济补偿这块应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
9、各级政府及组织要把关心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从舆论上、思想上、生活上多关心教师。空头口号少喊一点,具体工作多做一点,把温暖送到教师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