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学以致用”的几点尝试[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5:3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学以致用”的几点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学以致用”的几点尝试》。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学以致用”的几点尝试

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学以致用”的几点尝试

武鸣县府城镇第二小学笔畅

习作教学一直是我们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刚接手现在这班的时候,发现好多学生的习作里包含了一堆的事情,到最后主要写什么这问题把我搞懵了,纯一流的“流水账”习作;有的习作本来写一件事的,却反反复复都是那几句话来回转,搞得我晕头转向;其他“虎头蛇尾”等等的现象更不用多讲,甚至有的习作里写着周末经常去上海、北京的公园玩,要知道我们这里是广西的一个偏远农村啊。所有这些让我对习作教学进行了一次深刻思考。“学以致用”是我对自己学习经历反思的基础上总结出来并一贯坚持的原则。“纸上学来终觉‘浅’”,任凭书本写得多么精彩,任凭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口干舌燥,但学生作文依然是达不到我们老师的要求。我认为只有教会学生真真正正的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下面谈谈我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学以致用”尝试。

一、善于捉住生活中的事情指导小练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刚接现在教学的这个班发现学生写作方面的问题之后,我就大体的思考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对策。首先我在完成教材规定的习作的基础上,随时抓住学校生活中一些小事给学生写小练笔。小练笔花的时间短,2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写之前我就提一个要求:围绕这件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写好就行。写的时候我就走到学生中看看学生的写作,等学生完成的时候,我心中对习作中的闪光点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刚开始训练,学生的习作整篇看来没有很好的,但总有些片段是比较精彩的。点评时,我就走进学生中,把学生的好片段拿出来展示,包括好的开头,好的结构,好的想象,好的句子,好的修辞方法,好的感受等等,最后我就提示如果把这些讲到的东西消化掉,写进自己的习作,那么不就成了一篇好作文了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在不停的展示和点评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与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了解到一篇好文章的要素。记得一次晚自习中,一名学生一节课中拿了好几本作业来写,最终一样作业都没完成,我当时就抓住这一事情给学生进行训练。点评时学生描写精彩的地方我就一一展示了出来:(1)晚自习第一节,我正在做作业,一声“惊雷”打断的思路,回头一看,原来是坐在教室后面改作业的老师批评声。马浩成同学10来分钟时间换了几种作业,后面每种只写了几个字,一

样都没完成;(2)马浩成同学这有点像猴子下山,最终将一样都学不到„„经过这样的展示、点评、指导,学生再写第二遍的时候,文章精彩多了。

二、善于使用文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但学生真正能把课文中学到的东西用到习作中的是少之又少。学到的东西不放到实际运用中去体会,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会淡忘。教学中我制订的学生习作评分要求中就偏向这一块。在基础分的基础上每用对一个成语加1分,每用好一个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就加1分,每一个描写精彩的句子加一分,每模仿好学过的文章中的句子加1分„„在学了《十六年前 的回忆》这篇课文后,评分要求加了一条:能用上前后呼应的写法的加1分,在学完《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后,我又加了一条,能引用一些名言的,每用好一句加1分等等,通过这样的手段,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不再是想着怎样把一堆事“炒”到习作中,而是想着怎样把一件事写精彩,吸引人。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学会用“前后呼应”了,学生懂得把自己平时学的名言警句用到了习作中,懂得把积累的优美句子、词语用到习作中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观看电影《宝贝别哭》的观后感中学生写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每个家庭都渴求平安,享受永恒。温暖的家是那“欲静”的树,我们就是树上的小鸟,快乐而幸福。灾难则是那无情的风暴,一个无底的漩涡,总会毫不留情的把美好的一切卷入其中。看着这优美的文字,让我感叹学生想象力丰富的同时也感受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是多么的重要。

三、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缺少生活这肥沃土壤写出来的文章是枯燥的,没有吸引力的。我经常和学生说:我喜欢有血有肉的文章,喜欢充满生活情趣的文章,不要拿作文选上的文章来忽悠我,不要再拿你周末天天去上海的公园玩来忽悠我,不要再拿你爸爸是教授来忽悠我,想在课堂上展示你的文章就就多观察生化,写我们生活中真正的文章出来。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以下是我进行这方面尝试的几个过程。一次评讲练习过程中,一名学生说:“我本学期最喜欢的一句诗句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灵机一动,围绕这句话,针对前段时间两批女生之间闹矛盾的事情进行了发现生活中“美”的指导”,经过指导学生对这句诗的印象跟深刻了,写出来的习作也是围绕这句诗来展开的,相当精彩;在讲短文《转角处的爱》时,我先让学生谈谈生化中自己观察到的和“转角处的爱”相关的情景,最后我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下大雨,我打着雨伞走在路上,一辆摩托车开了过来,车上有一位父亲,全身湿淋淋,但车尾有个孩子披着雨衣裹得实实的,我知道这个孩子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不知道你体会到父亲的爱了没有。当时教室一片安静,最后大家给这个场景命名为《摩托车上的爱》。最后学生模仿范文写出来了一篇篇活生生的文章。在一次测试习作中,我班一名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忘不了的那些友情,忘不了的那些人》至今还让我感动莫名。这篇文章就描写了一个情景:回宿舍时一帮同学在讨论大家都是留守儿童的话题,大家都是悲伤无比。这个学生在文章写道:“我们的父母亲都出去打工了得不到他们的亲情,但我们却有缘聚在了一起,得到了这么多的友情。”“快毕业了,许多年以后我多么希望记忆的小船能载着我回到他们的身边重温段这美好的时光。”“哎,那些忘不了的友情,那些忘不了的人。”当我看到一段对友情的描写时,不禁为他们那种乐观的态度而感染,同时也为他们能找出生活中的“美”而感到欣慰

四、善于利用各种活动来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各种活动是检验学生习作水平的的一个标尺。通过活动和其他学生的对比能使学生跟清楚认识到自己习作的不足,明确自己改进的方向。本学期中心校围绕上级的工作安排组织了几次征文活动,包括《宝贝别哭》观后感,“美好家园,美丽中国”征文,国家资助征文。这几项活动,我都组织学生进行了写作,通过几次的写作和修改,学生交出了好多优秀的作品,真正的把以前所掌握的写作方面的技巧所积累的知识用到了里面,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镇中心校组织的读书比赛评比中,我发现有我们班好几个学生的读书笔记不再是纯粹的“记”了,除了记之外,还有自己模仿写的诗歌,模仿写的一段话,甚至有三个学生模仿写了小说。在一次校级研讨活动上,学生读完自己写的离别赠言后,几个听课的女老师流下了泪水。

学就是为了用,就是让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用到习作教学中,就是让学生把课外积累的知识用到习作中,就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美”写到习作中。以上就是我在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如何“学以致用”的几点尝试。

第二篇:探索与尝试中的习作教学

探索与尝试中的习作教学

天津市河北区增产道小学张晶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被动写作——教师统一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常常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面,缺少个性。这是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多渠道地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成为了纯粹的应试的文章,缺乏鲜明的个性;成为了满足教师、家长的附庸,失去了自我的空间,再也难以反映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成长的经历。

可见,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习作教学的要求,当然也更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针对上述弊端,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应大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思路。

一、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课文中的空白点,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其写作训练形式有:

1、情节扩展。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后,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插图与有关背景资料,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行对该诗的扩写。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创新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2、情节简缩。对篇幅长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缩写。如缩写《小英雄雨来》等文。

3、文尾续写。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二十年后的桑娜一家》;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局,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这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多向改写。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

5、图文转换。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图画,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比如上《桂林山水》、《鸟的天堂》、《林海》后,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图文,写出导游词。

6、读后感想。对学生有现实的思想教育意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如上完《古井》、《十里长街送总理》后,可以指导学生写写读后感想。

二、努力创设兴趣情境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这里所说的“创设情境”实质上指的就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写作的一切外部条件。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是保证学生写一篇较高水平作文的前提。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又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怎样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自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强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三、指导写好生活中的“两记”

“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终南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不会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练习,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语言。

四、坚持写作命题的开放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过分注重命题作文,常常把学生的思路逼向死角,学生没有话可说,写作文成了“挤牙膏”。在新课标下要求作文训练命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就作文题而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无命题要灵活结合在一起:就命题者而言,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有机结合。具体说就是:教材的命题,教师的命题和学生的自由命题“优化组合”,即教师出宽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出题。如写“我与暑假生活”,让学生根据各自生活体验拟题。这样,学生不再为找不到合适材料而皱眉、而困窘了,不再起胡编乱造之心。学生笔下的暑假生活,既有写一二件事的,也有倾诉自己对暑假的感受的。把部分命题权放给学生。我曾做过尝试,让中年级学生自由出题特别受到欢迎,学生完全能拟出新颖的、合适的题目,用学生喜欢的,有话可说的题目写作,不言而喻,学生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潮。

五、鼓励学生放胆表达

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给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放胆表达,教师可以采用写想象作文的形式进行训练,想象作文最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自由驰骋的了。相信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会为学生的奇特而又丰富的想象所折服。

六、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非常重视综合性学习,在写作教学中也尝试用综合性学习,这综合性学习体现在“沟通”上。

1、沟通作文训练与各科教学。如自然课中的小论文写作,音乐课中的歌曲欣赏。劳技课中的手工制作等都可以让学生诉诸笔端。

2、沟通课堂作文训练与课外、校外、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热点话题”论坛,如“话说环保”、“我看上网”、“二十年后的畅想”、“我自立我自强”写作话题等,促使学生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感而发。

3、沟通课内与课外阅读,教师要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办文学小报,诵读比赛、读书会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触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与情感,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

4、沟通师生心弦,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写作心理场,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学生的评判者自居,写什么。该怎样写,尽可能启发学生自由讨论,促进自我感悟和个性发挥。

七、合作学习提高作文质量

合作是新课标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也应体现在作文教学上。合作有生与生间的合作、师与生间的合作、生与媒体的合作,并在写作的合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合作包括写作前的合作和写作后的合作。每个人独立完成一篇作文,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不容学生越雷池半步,在新课标下的作文训练应大胆突破这一框框。写作时,特别是写学生不太熟悉的题材时,教师可增加学生同伴交流的时间、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的帮助。有些文题或故事,需要搜集较大量的材料,教师可组织小组完成。比如写环保、信息方面题材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写作后的合作体现在学生间互评作文,学生间可以交换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改,大到谋篇布局,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可以直接在习作上修改或写出修改意见。事实证明,学生评改他人的习作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能竭尽全力,反复推敲,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同时,学生互评互改,扩大交流范围,同学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不熟悉的题材,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作文质量。

八、以“下水”文激发写作的主动性

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要忘了教师也应“下水”写作。学生的表达欲望,是决定他们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光说不练,把学生一次次“赶下水”,自己却从不“湿鞋”。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为什么我的老师不写?也不知道老师拿到这样的题目会写出怎样的文章?难道作文只是我们学生的专利?久而久之,学生哪还会有写作的主动性呢?反之,教师以作文为乐,认真写好“下水”文,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一种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记得,听杨学军老师作报告时讲到,他会把作文作为和学生交流的途径,把“下水”文作为礼物送给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学生的兴致高了,并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每到作文时,学生自然会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之感,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无疑为写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及时加以鼓励:“大家如果要写的话,一定会比老师写得更好,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都齐呼要与老师比一比高低。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总之,创造性是现代人才的核心特征。创新依赖于新的思维方式,依赖于创新意识和能力。我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不拘形式的抒写自己的感知体验,用自己思考的个性语言,抒写自己的情感思想。让他们用自己天真、稚拙、自然的语言,写出童心、童趣,使内在的真实感情与外在自然的语言表达一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希望他们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在习作个性化的熏陶下,得到有益的发展,使习作水平能有显著的提高。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新、开拓,创造出一片更美、更蓝的习作天空,让我们一起翱翔。

第三篇:浅淡农村小学习作教学

浅淡农村小学习作教学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就要使学生乐于动笔,爱上习作。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激趣;开源;授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施行,作文教学愈来愈成为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每到作文课,学生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老师们看了也很着急。实际上,学生作文最大的困难不是不会写,而是觉得没什么可写,提不起兴趣。如何使学生爱上作文,就成了我们教师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个人认为农村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应注重激趣、开源、授法,逐步营造习作氛围,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激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1.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作文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熟悉的、领会的事情写出来,正如《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题材只有建立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农村具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山川田野、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

2.选好命题,强化兴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命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有一种写作的冲动。出作文题目时,力求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仅可能把题目出得活一些,避免大而空的写作题目,以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开源――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流不息。”小学作文是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要让他们作文有内容、有话说,要“言之有物”。这“物”就是作文的“源”,它取决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教师就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作好学生作文的开“源”工作。

1.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强化词语积累 农村小学生呆在学校的时间相对较长,也可以说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的时间多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时间,所以教师首先要抓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的作用,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让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摘录到本子里,随摘随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这样,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做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2.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所谓实践出真知,任何真理都必须在实践中显示它的优势。同样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学生熟记下的优美词汇只有在实际生活或习作中运用出来,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否则将只会成为一堆毫无意义的记忆组。

学生的活动是以班集体为主,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的教师应当不断丰富班队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如:班干部竞选活动、成语擂台赛、心有灵犀一点通、拔河比赛、小记者采访活动、讲故事比赛、贴鼻子活动等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授法――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需要经过:模仿、再造和创造三个阶段。再造是介于模仿和创造之间的第二阶段,一方面依赖于他人提供的范例和样式,一方面又必须渗透进自己的主观因素,从而有一定的创造性成分。小学阶段的作文对于整个作文能力的形成来说,就处于再造阶段,因此写作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1.学会使用习作资源,读写结合 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习作的资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契机。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①文尾续写式。②多向改写式。③图文转换式。④创造模仿式。

2.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巴浦洛夫有句著名的座右铭:“观察、观察、再观察”。生活是海,作文是船,船只有航行在生活的海洋里,才能扬帆远航。只有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得细,观察得深,作文才能左右逢源,言之有序,妙笔生花。

虽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不尽人意,但“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教师坚持以“农”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结合阅读教学恰当地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激趣、开源、授法”,必然走上习作教学的阳光大道。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小学564400)

第四篇: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本站推荐)

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 课题背景: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学习将起核心作用。因此,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我们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

当今世界,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变,不仅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还视为高新技术的带动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数学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理念,开展小学数学尝试教学实验与研究,以图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成绩,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 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打算在全校范围内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尝试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党 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在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和谐发展的同时,着力进行尝试、合作、创新学习的研究,探索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使学生愿意并经过个人努力实现“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提倡以学生为主、练习为主、创新为主。达到互相学习,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有关教学原则

(一)、尝试指导原则

这是尝试教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其鲜明的特点,有了它就能区别与其他教学理论。

这个原则包含着两个要素,学生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这两个方面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尝试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教师的指导以学生的尝试为目标。

(二)、即时矫正原则

学生尝试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从教育控制论的观点来看,学生在尝试前接受教师指导和自学课本是吸收信息,学生尝试练习是输出信息,教师从学生 尝试练习中得到反馈信息,判定尝试 结果的正误是评价信息。因此,在尝试教学中,即时反馈,即时矫正是十分重要的。

(三)、问题新颖原则

尝试教学过程中,设计好尝试问题极为重要。提出尝试问题,是向学生提出尝试任务,也就是尝试目标,这是关系到全局的重要一步。提出的问题力求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

(四)、准备铺垫原则

利用知识迁移规律,用“以旧引新”的办法,去解决尝试问题。因此,出示尝试题不能太突然,事先必须做好准备铺垫工作,为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五)、合作互补原则

课堂教学中的尝试活动特点,是个体尝试在群体之中,强调个体的尝试与群体的合作。合作互补原则的含义,就是尝试过程中充分利用班级集体的有利条件,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不充。

(六)、民主和谐原则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学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保证。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民主和谐原则要求为学生尝试活动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在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现代的教学条件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可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

尝试决心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尝试教学理论的特征,可以归纳成两句话:“先试后导,”“先练后讲”。进而可以概括成两个字;“先试”。“先试”就是“先让学生试一试”,这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掌握了这个基本精神,就能灵活运用尝试教学理论,就等于掌握了灵魂。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1. 尝试成功的因素。

2. 新课该、新教材与尝试教学。3. 尝试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4. 探索尝试教学模式。{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研究方式。

六、研究对象:

主式:冯兵(镇教研员)、刘中华(镇教研员)、姜德生(教导主任)、黄邦银(教研组长)、李明、韩邦正、高焕才、田娟、孙莉、张同玲(实验教师)。

被式:郭村小学二------六年级234名学生。

七、实验研究的预期成果(目标)

(一)、探索适应农村小学数学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

(二)、探索运用尝试教学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关系。

(三)、探索尝试能成功的因素。

(四)、探索尝试教学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一)、准备阶段(2004年9月-------10月)

确立实验课题,起草实验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成立课题组,落实和分解子课题。

(二)、试验阶段(2004年10月-------2005年7月)

1、完善子课题研究方案,确立子课题负责人及研究成员,全面启动

个项实验。

2、实验小组认真总结实验经验,及时指导实验开展。

3、深入班级调研,开展研究与交流。

4、以课题为引领,对实验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业务培训。

5、请市、区教研室莅临指导。

(三)、总结阶段(2005年8月----9月)

1. 完成实验课题的研究报告及各子课题的实验报告。2. 表彰教改实验先进个人。3. 课堂教学成功展示。

九、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走近新课程》、《邱学华与尝试教育》等。

第五篇: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策略浅析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策略浅析

引言:目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对学生习作习惯的培养、习作素材的指导、学生个性的张扬等方面都存在着能力和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加之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多数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无人辅导等诸多原因造成学生的习作水平参差不齐,更多学生的习作水平偏低。

关键词:农村 小学习作 教学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

多年在农村小学从事语文教学,我发现农村的孩子在习作方面比较薄弱,其原因是见识少,活动范围不广泛,因而限制了他们的创作源泉,习作的题材也就相对单一,语句方面也相当平淡无奇。城区孩子的习作从内容和语句结构上就和农村孩子的不大一样,题材也比较新颖。经过总结,农村地区的小学习作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

一、许多老师没有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二、习作教学无计划,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

三、教学方式手 段单一,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和信心,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心理;

四、读写脱节,没有做到习作与生活密切结合;

五、学生受方言的影响,语言不够规范,口头表达能力差;

六、受条件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语言积累较为缺乏;

七、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和基本的习作素养。

八、教师教学任务重,对学生的习作辅导时间较少。

如何改变现状,切实提高农村地区小学生的习作教学的水平呢?几年来,我反复摸索推敲,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找到一些策略,并把一些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有了一些体会。

一.转变观念——习作教学成功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观念决定其教学行为。当前,许多老师没有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教学观念陈旧、落后。落后的观念最终必然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指出:“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倡导的最重要的理念是:放开手脚、自由表达。老师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努力求真──童真、童趣、童语;求实──有实在的内容,不空洞,讲实话,讲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求活──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写自己最想写的,用自己最方便的形式写;求新──尽量不和别人雷同,习作要写新发现、新感受、新想法,从内容到语言,都是自己的。” 转变观念是习作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深入学习领会《标准》的相关理念,正确把新理念运用到习作教学当中。二.激发兴趣——习作教学成功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习作兴趣,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有兴趣才有习作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习作的潜力。一旦习作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有了对习作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习作时就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习作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如:

(一)精心依据习作教学的目的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创造适合习作的“大环境”、“小气候”,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找出需要表达的内容,捕捉写作素材,触发习作的灵感和激情。

(二)举办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活动,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观察生活、积累多姿多彩的习作素材,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美的律动,激起强烈的表达欲望,自然妙笔生花,其乐无穷。

(三)教师运用形象谐趣、童真味、情感味浓郁的言语,去描述、去烘托出特定的氛围,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

(四)根据习作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像课件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习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强烈的感染。

(五)搭建习作展示平台,在教室里展示学生优秀习作成果,或者编辑学生个人作文集,亦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表现欲望。总之,要采取多种途径,让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习作中去,习作成功指日可待,因为“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激发兴趣是小学习作教学的永恒主题。三.积累素材——习作教学成功的基石

知识在于积累。学生上习作课常提笔发怵,原因之一就是心中缺乏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空空、力不从心,纵有生花妙笔也难成文章。素材源于生活,若要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就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使其能有意识地、自觉地捕捉出现在学习、生活中的人、事、景、物。

(一).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文章是怎么写的,大多能从阅读中悟到。凭借文章的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多读能保证农村孩子的阅读量,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开拓他们的视野。读课外书有利于积累词语、名句、佳段,也有利于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证明了读和写的紧密关系,博览群书,是与古今中处的大师们对话,是接受前人思想光辉的沐浴,是从人类精神文化遗产中摄取人文的和精神的营养。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和质量,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阅读指导,抓好几件事:1.根据《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年段学生提出相应的课外阅读要求。例如: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2.做好读书的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3.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可以有效地积累词句,并且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4.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比如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会、读书笔记展览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素材。1.校内活动。比如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编辑作文集、刊出班级学习板报„„也可以是班级和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只要是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我们都应该经常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2.校外活动。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们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习作素材。教师应结合农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参观、游览、春游、野炊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实践,亲身体会。如利用农村小学特有资源,让他们到田野里参加劳动,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禽畜、植物或一处景物,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习作素材。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就地取材,开拓习作教学的源泉。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习作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就绝大部分农村来说:1.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贴近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美丽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习作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2.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我们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地方风俗习惯都比较丰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因地制宜,结合特殊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习作教学,将其作为习作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习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3.观察农村特有的劳动场景。如收割稻谷、种玉米等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 刻。教师在指导习作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些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例如,可结合农忙时节,结合亲自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相应的习作。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两得”。

四.科学训练——习作教学成功的保证

积累只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训练则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以下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循序渐进

作文教学应当按照由读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1.重视低年级习作的启蒙教学:说——在说话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不分场合,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可以介绍游戏、描述人物外貌、口述自然景色;可以说说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坚持从一年级起抓说话、写话训练,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然后一个年级一个年级扎实地抓下去,一个年级一道台阶,各有训练的重点,逐年达标,环环紧扣,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小学阶段的习作要求。

2.练——在大量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大量练笔是写好习作的唯一途径。在进行习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从一句完整的话写起,然后过渡到段,过渡到篇,从写简单的一两句话逐渐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稿簿,把 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练笔的形式有记日记、片断、整篇练习等形式。日记形式灵活,内容多样,人、事、情、景、理均可。只要坚持,定有收获。片断练习可与口语交际紧密联系起来,先说后写,或对话描写、或外貌描写、或即兴抒情。片断练习小巧灵活,针对性强,耗时少,见效快。至于整篇练习,教师要多加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感性材料。以我口说我心,整篇习作包括续写、缩写、独立写等多种形式,应相互穿插,紧扣教材的生活实际,把握时代脉搏。

平日多写日记,多写片断,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大大提高习作水平。为此,在平日的习作教学中,强调让每一个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布局谋篇,小到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丰富了,有些内容还可以运用到习作中去,从而减轻习作的难度。一句话,就是让学生乐写。

(二)读写结合善模仿

教科书上选用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是很好的范例。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从而借鉴表达方法。做到读和写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也就是模仿。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供模仿和借鉴的范文,培养文风。即使 是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就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于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而后必须“与古人离”,诸熟门径,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阅读文章后,教师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文安排相应的练笔。比如学了《理想的风筝》一文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通过具体事例从几个方面写人的方法,写身边的一个人,学生有章可循,有路可走,自然就能写出自己想到的内容,也就会写习作了。经过这样长期训练,习惯成自然,以后学生每当读了好文章,就会积极模仿,自觉拿起笔来写作文。

(三)自批互改教师阅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习作的评、批、改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评、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批改的过程中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充分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自觉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改作文本身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学习活动,而学生间的互相批改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对作者有好处,对改者也有好处,更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体现。崔峦老师说过:“交给老师的是学生改不动了的作文。”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适时放手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改和相互批改作文。1.回归主体,引导自批互改。⑴寻找人性,集体导改。教师要善于从全班上中下三种水平的习作中,发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集体修改。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相同毛病,一般不作逐一批改,而是指出不当之处记录下来,在集体导改时,让学生从病例中分析出或悟出问题出在哪里,明白应该怎样修改。然后,各自找出习作中类似的问题自批和互改。⑵提出问题,自研修改。一篇习作,除正常的删改和加批外,应选择文中的一些“病例”,认真分析思考。可以教师明确提出错误之所在,让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现由教师修改,再引导学生研究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不仅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习作,又扩大了读者队伍,同时促进了交流、学习和提高。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自读自审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积累修改的经验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学生集体修改时,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让所以的学生都能开动脑筋,从自批和互改中受到启发,切实提高修改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修改时,应提倡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求助于教师。

2.教师对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的修改,应多保留,少删改。批改时应做到少而精,可改可不改的就不改,可批可不批的就不批,对学生的习作批改太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写得不好,也要尽量保留学生写的部分,不可挑出文章中所有的毛病,改的面目全非。对学生习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到褒扬的话语信心倍增,看到批评的话语受到激励。

(四)讲、评激励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生习作不但是学生习作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因此老师要及时讲、评学生的习作。

1.面对全体学生时的课堂讲评尽可能多给学生表扬。人人都爱听表扬的话,尤其是小学生。讲评的时候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总评得到激励,心里边受到震动而觉得热乎乎的。表扬要面向全体,要把赞美的语言给更多的学生,甚至表扬差生。让学生更真切的体会到应该怎样写,激起他们对下次习作的渴望。

2.面对个体时写在学生习作本上的评语要运用对话理念,既有表扬的一面,又有批评的一面。评语是师生思想交流的桥梁,是鼓舞学生习作的强大动力,还是学生把握习作方向的帆。对于平日习作较差的学生,只要有一个词语或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就可以在下面标上符号,表示这儿写得好,应给予嘉奖,并在眉批上写上“这个词用得真准确!”,“我看你真聪明!”,“这句话写得真好呀,能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活动如实写下出来。”,“你的进步真大呀!”加上这些鼓 励性的话语,使学生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又如一位学生在习作中经常忘记加标点符号,我这样写评语:“当老师打开你的习作本时,总听到标点符号在哭泣,因为你太不重视他们了。如果老师也像你轻视标点符号那样轻视你的习作,那么你不是也会哭吗?”这则评语既批评了学生,又没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榜样激励。就是让一部分学生把好作文抄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墙上,让其他同学看,请同龄人中习作写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如何写好习作的经验,请同龄人中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给其他学生讲评。同龄人的习作更贴近同班学生的习作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更易从中领悟和感受到习作的方法和语言艺术,并且,听到同龄人的优秀范文,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爱慕之情,会想到自己如再努力一些,一定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习作,跃跃欲试,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习作准备心理。当然,教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而不能总是读几位优秀学生的习作。

(五).角色变换

角色变换训练,类似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如:有一幅图画的是雨中,一位大哥哥背着一位小妹妹,小妹妹手里举着一把伞。可以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大哥哥,边看图边叙述故事,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这位小妹妹来述说故事,训练多角度的观察、表达。

(六).重视小学生习作的心理因素和习作情感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他们的习作应该是先写放胆文,后写小心文,再写放胆文。学生在初学说话、写话时,要鼓励他们不应 有任何束缚、羞怯和恐惧感,放开胆子,看到什么说(写)什么,想到什么说(写)什么,还要鼓励他们自由发问,自由想象。目的是培养他们大胆运用词语、积累词汇和句式的好习惯,同时具有流利的口齿、敏捷的思维、正确的语态。习作情感可以在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启发诱导他们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表达学生的喜、爱,也可以表达恨、忧,鼓励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字、词、句、段、篇为载体,生活实际为材料,掌握小学生的习作心理,以习作情感为动力,促使学生把习作写好。

改变农村习作教学现状,提高农村习作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养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任重而道远。以上仅是我在改进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转变教学行为,立足改革,放眼未来,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朱建国: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云南教育2006.1:37—38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学以致用”的几点尝试[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学以致用”的几点尝试[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教学,教师还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程式。这些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尝试[大全]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尝试 作文,学生仿佛都很怕。特别是农村学生,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我深有感触。如......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课改尝试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课改尝试 自贡市贡井区成佳小学 刘元昌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国教育越来越着眼于时代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各阶段学生特点,发展具有中国社会主义......

    分层教学尝试中

    分层教学尝试中 在小班化教学的全面实施下,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每一类学生都得到进步或发展,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和智力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精选五篇)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问题与策略 摘 要:小学中段年级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习作质量往往被看作是衡量语文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的几点尝试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

    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尝试

    [教学论文·小学体育]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学 校:临潼区北田街办北田小学 姓 名:王 欢 邮 编:710605 联系方式:***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

    让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回归本真

    让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回归本真 摘要:农村小学生作文如果脱离了生活本身,作文就像一叶在夜间没有灯塔指引航标的扁舟。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们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