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深圳市第四期民办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班读书笔记
《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宝安区欣欣小学吴平
一、作者简介:
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培养处处长主授课程: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学校变革与发展研究 教育政策理论与研究 当代教育政策分析。研究领域:教育原理、教育政策和学校变革与发展。有著作《教育政策观察》等13本,参编著作有《以实践智慧构筑诗意教育》等15篇,学术论文有《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的特点、价值与启示》等87篇,有译著译文有
[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的《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等10篇,是一个著作等身的教育学专家。
二、《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简介: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3出版,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行政管理系列教材:本书介绍了学校管理的基本知识、学校领导与领导者、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组织文化、课程管理等,此外每章都附有案例。
三、学习后的思考:
本书用十个章节来阐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剖析,对于我们在职进修的人员的受益是巨大的。纵观全书,感触最深的是学校管理中的科层制与学校教师的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像一条线贯穿全书,在各个章节都有体现,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和本书学习体会,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过分注重统一性和服从性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这种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管理陷入了科层化的误区。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学校的组织特征,弱化学校的科层体制、强化管理中的专业取向,使学校管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自韦伯提出“科层制”理论以来,其影响广及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军事机构等各类组织。在教育领域,学校因具有科层制组织的某些特征而走上了科层化管理的道路,科层制组织惯用的统一要求、行政命令、集权统治等方式开始在学校日益盛行。当这些手段被不加节制地滥用时,学校便陷入了科层化管理的误区,突出地反映在以下一些方面:1.森严的等级体系人为地造成了管理阶层与被管理阶层的对立。2.单向的“命令——服从”关系妨碍了学校成员主体精神的发挥。
3.隐含的“秩序至上”的行为准则严重抑制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学校管理陷入科层化的误区,其根源在于人们对学校组织特性的把握上发生了偏差。采用科层化管理方式,其前提是学校必须是一个科层制组织。那么,这一假设是否成立呢?学校管理者往往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作认真的思考,就已匆忙地实行起科层化管理来了。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应当具备分工和专业化、非个人取向、权力等级体系、规章制度、职业导向等特征。不可否认,上述特征在学校组织中均能找到,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定学校是一个科层制组织,因为正如波拉德所指出的那样,在学校中还有着非科层制特征的存在:(1)学校组织并
不象工商企业组织或行政组织那样具有明确一致的目标以及清晰可分的工艺过程,因而不可能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完全客观的评价;(2)学校组织中的主要角色是教师,而不是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人员;(3)教育工作所关注的是以人的变化为标志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所以师生互动关系必然广泛地涉及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难以做到科层制组织所要求的纯粹的非个人取向;(4)在规模较小的学校中,组织结构十分简单,几乎看不到任何科层制的痕迹;(5)过度的科层化必然会增加对教学人员的困扰,降低学校组织的教育效果。这就意味着学校并非典型意义上的科层制组织,它至多只能说是一个半科层制组织。
既然学校只是一个半科层制组织,那么其组织特性的另一半是什么呢?埃齐奥尼根据组织的专业性程度,将中小学校定性为半专业组织。作为一个半专业组织,专业人员在组织成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一般超过50%),这些专业人员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经过训练而获得的专门技能,如教学组织技术、人际沟通能力等;(2)坚定一套专业人员的规范,包括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学生的理想、处事公正的原则等;(3)同行导向的参照团体,即专业人员往往比较关注同行的意见;(4)希望在作专业决定时拥有自主权,反对行政干预专业性的事务;
(5)主张以学识和各种标准为基础的自我管理,不愿受到过多的外部控制。对专业人员的管理不能完全套用科层化管理模式,传统的学校管理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学校管理者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学校是一个半科层化、半专业化组织,一味地依靠命令、强制和逼迫等手段来维持纪律,其结果只能是引发和激化行政人员与专业人员的摩擦,在科层化管理的误区里越陷越深。
任何一个组织都应当寻求一种适合自身组织特性的管理模式,作为一个半科层化半专业化组织,学校必须弱化科层体制、强化专业取向,这样才能走出科层化管理的误区,使学校组织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此,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改革:1.实行学校行政管理的简约化。中小学校是办学实体、教育机构,通常学校的规模并不很大,内部的行政性事务也不很多,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的行政管理应尽可能地简约化,为此,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第一,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学校应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行政管理机构,以避免机构的重叠与膨胀。第二,在行政人员的配备上,学校要严格控制数量,甄选精干的人员组成学校的管理队伍。第三,在管理工作的操作上,学校须简化管理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活动,让教职工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致于受到过多的行政命令的干扰。在这几项改革举措中,简化行政机构是关键,因为行政机构是开展行政管理的组织依托。众多的行政机构极易滋生官僚习气、繁文缛节、效率低下等“官场病”,在客观上强化了科层化管理。2.将学校管理的重心前移。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在学校组织中,学校管理是为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开展的服务性、保障性活动。因此,学校管理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后援性工作,而不是凌驾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上的特殊工作。学校管理者应该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教职员工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然而,在科层化管理的影响下,学校管理的重心放置在上层而不是基层,学校管理者总是等待下级的请示汇报,由他们对学校的各方面事务拍板定案,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上级的意图来展开。这显然有悖于学校管理的本原,只有将管理重心向前推移,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教研组、年级组,乃至班级、课堂,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服务。3.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给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对学校工作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这是学校管理的一大基本发展趋势。参与管理不仅可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
们的工作满意度,而且也是限制科层化管理、强化专业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有权对学校管理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学校管理就不可能在科层化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因为教师与管理者价值取向上是有差异的,教师的存在对科层化管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制衡作用。
必须看到,加强学校的专业化管理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但这不等于说要彻底否定科层化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离开了科层化管理,学校必定陷于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我们需求寻求科层化管理与专业化管理的平衡点,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第二篇:合同法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合同法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通过本学期对合同法理论与实务的学习,读书笔记如下:
一、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使用其他法律规定。
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关系,是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所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合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它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由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合同的分类:
1、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2、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3、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4、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6、主合同与从合同
7、一时性合同与持续性合同
8、确定合同与射幸合同
(二)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合同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合同法的实用范围,《合同法》是适用范围是指《合同法》对哪些合同具有约束力。根据《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法》主要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遵守法律和维护社会道德原则
6、法律保护原则
二、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主体资格,合同订立时合同当事人在平等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目的,就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
合同能力,又称缔约能力,是指当事人缔约合同的主体资格,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代理,是指本人不便或者不能亲自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通过他人以本人名义代为实施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
(二)合同订立的内容和形式
合同的内容,内容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具体表现为当事人协商一致所形成的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合同内容的具体体现。
合同条款的种类:
1、主要条款和普通条款
2、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
3、实体条款和程序条款
4、有则条款和免责条款
合同的形式: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3其他形式
(三)合同定订立的程序:1一般程序,是合同法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达成协议过程中具有实质价值因素加以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过程范式。一般需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2、特殊程序,竞争缔约、强制缔约、建议缔约
(四)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合同成立一般要件有三个:
1、缔约人主体资格合格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3、实现了合同订立的过程
合同成立的时间,是和同当事人通过要约、承诺等方式确立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 合同成立的地点,是指当事人完成合同订立程序的地点。
(五)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实施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能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时,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缔约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
2、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失
3、违反先合同义务与该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4、违反先合同义务者有过错。
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商业机密
4、其他违反城市信用原则的行为
三、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的生效要件,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从而产生法律效力。合同生效的要件:
1、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2、合同生效的特别要件是指合同除应具备一般生效要件外,还需要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其他特定条件才能生效的合同要件。合同生效时间:
1、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2、合同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3、当事人约定生效条件,合同自条件具备时生效
4、当事人约定生效期限,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二)附条件合同和附期限合同
附条件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决定合同效力发生或者消灭的合同特别条款
附期限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合同效力发生终止的合同附加条款
(三)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不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无效合同类型: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中的无效免责条款: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
2、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的免责条款
(四)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已经生效,但因其意思表示有瑕、疵,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对其予以撤销或变更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的类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
3、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
4、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五)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成立时是否发生效力尚不能确定没有带与其他行为才能使
之确定的合同。
效力合同的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3、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确定:
1、追认和拒绝
2、催告和撤销
四、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和概念,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全面完成各自承担的义务实现合同全力的行为过程。
合同行的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
2、协作履行原则
3、情变更原则
(二)合同履行的法定原则
合同空缺款的履行原则:
1、合同空缺条款的协议补正2同空缺款的规则补正
3、合同空缺款的律补正
合同履行的其他履行规则
1、提前履行
2、部分履行
(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是指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
2、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3、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及其效力
后履行抗辩权:
1、后履行抗辩权的概念
2、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3、后履行抗辩权的效力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财产状况恶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约能力时,在后履行一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前享有终止履行自己债务的权利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合同义务履行时间有先后顺序
2、先履行一方以届履行期
3、有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约能力
4、后履行一方为提供适当担保
不安抗辩权的效力,不安抗辩权具备其成立要件时先履行一方在后履行一方未为对待给付或提供适当担保前有权拒绝自己的给付
(四)合同债权保全
合同债权保全,是指合同债权人在合同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或者应当增加而未增加给当事人危害时发展给予债权人用以保证其债权实现的法律制度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因债权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权的权利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
2、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权利
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券
4、债权人有保全的必要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有害债券行为,可以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五、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一)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即合同成为后,尚未完全履行前,基于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不改变合同关系主体,仅就合同关系的内容所做出的修改或者增删。
合同变更的条件:
1、须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2、需当事人协商一致
3、须合同内容发生变化
4、须遵守法定的变更形式。
合同变更的效力:
1、合同变更后,修改后的合同替代了原有的合同内容。
2、合同变更没有溯及力
3、合同成立后如果发生变更,有时会给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但不能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4、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二)合同的转让,是指当事人依法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让与第三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转让类型:
1、合同权利转让
2、合同义务转让
3、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
合同转让的条件:
1、存在合法有效的合法关系
2、转让人与受让人成转让协议
3、经合同向对方当事人
4、合同本身具有可转让性
(三)合同当事人合并、分立后权利义务的承担
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组织,通过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新的组织行为
分立,是指一个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组织的行为。
六、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清偿,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实现债权目的,致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行为。
代为清偿,是指第三人为清偿人的清偿。
清偿费用,是指清偿时所需的必要费用,但不包括合同必要标的本身的价值。
清偿抵充,是债务热队同一债务人负担数宗同种债务,债务人的履行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决定该履行抵充何种债务的行为。
(二)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有效期间,因具备解除条件,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使得合同关系消灭的行为
合同解除:
1、事前约定解除
2、事后协商解除
法定解除:
1、法定事由解除
2、法定任意解除
(三)抵消,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时,以各自所享有的债券相互抵偿各自的债务,使得当事人之间的债务对等额内相互消灭的行为。
法定抵消:
1、当事人双方相互享有债券、负有债务
2、抵消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3、当事人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4、当事人互负的债务具有可抵消性
合意抵消,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将各自的的债务相互抵消的债务
抵消权的行使,当事人主张抵消应当向对方作出抵消的意思表示,在表示中明确主张抵消债权与债务的情况,表明抵消目的。
抵消的效力,使当事人在具备法定或者约定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方式行使抵消权而发生的法
律效果。
(四)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在无法履行或者难以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将标的物交由提存机保存,以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提存要件:
1、提存主体合格
2、有合法的提存原因
3、提存标的物符合要求
提存的效力:
1、债务人与债权人的效力
2、提存人与提存机关的效力
3、债权人与提存机关的效力
(五)免除和混合合同
免除,是指债权人以消灭债务人为目的而抛弃债务的意思表示
免除的要件:
1、免除的意思表示应向债务人作出
2、债权人须具有处分能力
3、免除不得算还第三人利益
混同,是指债务和债权同时归于一人,致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事实。
混同的原因,实践中,导致混同的两种原因主要有两种,即概括承受和特定承受。
第三篇:学《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学《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学习学校管理理论与时间,学到了以下信息:
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由学校管理总论、人的管理、事的管理三个部分组成。学校管理总论部分包括“管理和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理论基础”、“学校管理思想”、“学校管理学及其研究”四章,分别讨论了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基础知识,影响学校管理的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学校管理中表现出的政治取向、效率取向、人文取向的管理思想,学校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研究机构及学术载体等问题。
人的管理部分包括“校长的塑造与管理”、“教师的发展与管理”、“学生的培养与管理”三章,分别讨论了校长及其他学校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职责与素质、专业发展与制度管理,教师工作的特点与管理理念、教师的地位作用与职责素质、教师的聘任、评价与培养,学生成长的特点、教育理念及行为养成、学生的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学生常规管理及组织管理等内容。
事的管理部分包括“学校发展战略管理”、“学校组织机构建设”、“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与外部关系的处理与协调”等。
第四篇:广州大学金融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读书心得
作者:XXX
商学院 工商管理091班 XXXXXXXX
本人本学期读了《货币战争》这本书。该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读过之后,本人有很大的收获。它使我对近代金融发展史、金本位制度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具体如下:
一、罗斯柴尔德的金融帝国:
1、老罗斯柴尔德的遗嘱:
老罗斯柴尔德在1812年去世之前,立下了森严的遗嘱:所有的家族银行中的要职必须家族内部男性人员担任、家族通婚只能在表亲间进行、每家的长子作为各家首领等规定。而通过这些严厉规定,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00多年时间里,家族内部通婚18次,其中16次是在第一表亲(堂兄妹)之间。使家族产业牢牢掌握在本家族手中。
2、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
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如果以6%的回报率计算,在15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家族的资产至少超过了50万亿美元。
二、提高警惕,随时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
1、掌握世界经济命脉的人的来源:
有人把市场的涨跌简单地归结为供给和需求发生的变化,没错,供需关系是决定涨跌的基本因素,但却不能决定涨跌的最大幅度,更何况有时涨跌还与供需关系发生背离;有人把市场的异常波动归结为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监管不严,应该说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暴涨暴跌来自于操控。联想到以下事实,更加佐证了上
第1页,共3页
述操控的存在:从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出身于美国老牌投行高盛公司的身份,以及历任财长的华尔街背景可以看出金融资本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从高盛公司与我国的上市公司深南电对赌石油价格的胜利,可以看出金融资本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强力控制;从摩根、高盛在中国市场的进出时间以及其中国的代理人的种种言论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市场的介入程度。需要注意的是,高盛,摩根还仅仅是摆在台面上的资本,有更多神秘资金无法彻查来源。
2、警惕在全球化下的金融战争:
全球化的今天,在国内一度弥漫着主流经济学家们对资本和所谓资本主义合理性的一片赞美之声,并麻痹和误导着众多的人们,作者在这本书中告诉大家现实中世界经济格局和矛盾现实的本质,其实都是不同人们或不同国家之间不断进行的利益攸关的所谓“货币战争”,而且,现实全球化“货币战争”的游戏规则也远远谈不上什么公平正义,而是形成了“华尔街”国际金融寡头们的一手操纵。
3、中国金融发展的回望:
过去的几百年间中国经济步履蹒跚、起伏跌宕,基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对货币金融问题理解不深不透不全面,以致吃了大亏。现在我们需要在认识方面急起直追。至于金融 全球化,特别是推动它的背后力量,我们也不必把它们都看成是洪水猛兽。看到风险和挑战,就拒绝参与全球分工,拒斥金融自由主义,走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老路,是完全行不通的。金融全球化是一个大的游戏。对于中国来说,被迫也好,自愿也罢,我们都要参与其中。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回避,而是运用中国的智慧把这个游戏玩好,并且要成为这个全球大游戏的主要博弈者之一。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如果再有足够的运气,做到这一点的把握就会更大一些。
三、身边的金融危机与启示:
1、身边的金融危机:
之前,经济一团糟的美国,正在面临一场几十年未有的巨大的经济危机。就表层意义而言,这是混乱的经济现象,但由表及里,人们不难看出美国的政治基础,治国方略也同时显露衰败的迹象,混乱是表象,根子是制度。可以说,这场金融危机反映了美国的治国政治制度出现了危机;政府高官都有金融寡头的后援背景,政府放任私有银行贪欲横行;政府培养普通民众养成优越感以及没有节制的消费信贷;政府与国民安乐于举债度日;天文数字军事费用背后所掩盖的强权政治军事占领。
2、金融危机的应对方法:
摆脱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方法有三:美国政府干预救市;世界各国为美国买单;用战争手段掠夺他国的财富。很明显,第一种方法,不可能完全奏效;第二种方法,要全世界忍声吞气,牺牲自我的利益,这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必须忍辱负重,而且随时因突发事件而出现不可预知的结果。至于第三种方法,百年来,西方已经数次使用,唯美国获益最大。
3、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角色:
2008年,历史将中国推上了世界历史舞台的主角位置。中国的一举一动备受前所未有的关注。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看到西方金融思想的优劣,结合我国国情适度引用。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我们的“战略空车”主权沦陷,不能将货币发行权拱手相让。如果屈服于国际银行家的阴谋之下让自己的印钞机,无异于将人民沦陷于沉重的债务之中。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起航的中国经济航母会成为世界上的一枝独秀。
四、结语:
总之,读完此书后,使我对近代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提高了我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此外,还使我的个人修养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美)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2]陈雨露,杨栋.世界是部金融史[M].北京出版社,2011.[3]王伯达.金融殖民的真相[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4](美)乔治·索罗斯.超越金融 [M].中信出版社,2010.[5](美)艾哈迈德.金融之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第五篇: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读书笔记
龙泉特校 张海燕
本书总共有七章。第一章为创造性戏剧之基本概念。第二章为创造性戏剧与儿童发展。第三章为创造性戏剧之课程。第四章为创造性戏剧之教学。第五章为创造性戏剧初阶课程———肢体与声音之表演与应用。第六章为创造性戏剧进阶课程——故事戏剧。第七章为结论与建议。
创造性戏剧是一种即席自发的教育性戏剧活动。通常有一位带领着,利用戏剧活动如剧场游戏、肢体声音活动、默剧动作、即席口语对话,以及故事或诗的戏剧化等技巧,引导一群参与者去想象、体验以及反省人类的生活经验。
本书是针对创造性戏剧之理论基础做综合整理,包含:
(一)创造性戏剧与相关戏剧活动之名词与定位问题;
(二)创造性戏剧之基本内容探讨;
(三)创造性戏剧对儿童发展之贡献;
(四)创造性戏剧与自发性戏剧游戏之比较分析。另外,在实务课程、教学研究的部分包含:
(一)戏剧课程之模式研究;
(二)戏剧教学与教室经营之行动省思;
(三)戏剧初阶课程之行动省思;
(四)戏剧进阶课程——故事戏剧之行动省思。
通过阅读本书,笔者对创造性戏剧之教学这部分内容深有感触,这部分内容也是教育戏剧老师必须了解的内容,先将其内容总结以及归纳如下:
一、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教师而言,在带领戏剧活动时,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在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彼此信任且尊重的关系。唯有在这个前提下,一个团体的成员才能毫无保留地针对个别或他人所关心的议题进行讨论与沟通。教师与幼儿关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适当真诚地鼓励。2.接受及反映幼儿之情感与想法。3.表达教师自己的感觉。4.接受创意的限制及模仿的行为。5.接受自己的错误。
二、教室中的生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