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加深了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的了解,在此有一些心得体会。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题目或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或练习,条件具备时还可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
首先说说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了解
1、理论方面
包括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会计自身的理论体系。管理会计自身的理论体系包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对象、目标、职能、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等。
2、方法方面
从管理会计三个发展阶段方面来看,主要讲现代发展阶段中与“管理会计新发展形成的新领域”有关的管理会计方法,比如:控制类方法,包括作业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与控制、管理控制系统等;规划类方法,包括战略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业绩评价类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经济附加值、薪酬激励等。对未来发展阶段,可以安排少部分时间加以展望。对传统发展阶段,则可基本不涉及。
其次,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
从高层次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课堂讲授内容主要集中在管理会计的理论方面以及管理会计方法的基本原理方面。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而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实现的。占到管理会计基本课时的 50%。
在教学形式方面,经常都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这是对研究生层次学生教学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充分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能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内容。
其实,从组织课堂讨论的效果来看,课外的资料准备过程往往是更加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不仅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准备发言提纲,同时还要从正方或反方的角度,来对讨论的问题进行阐述,还要考虑到在课堂讨论时能够通过说理说服对方。这就比单一地写出讨论大纲难度要大一些。
案例教学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使听课的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案例教学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尤其是针对像我们这样的在职会计专业硕士而言。
因为会计专业硕士的招生条件就明确规定报名者必须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两年以上。与大部分会计学术硕士相比,这是攻读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长处。
一是投入的资金、精力、时间等较多,因此期望有较高的投资回报;二是对今后出路的期望较高,如在任职单位中担任较高的职位。期望今后能在工作中讲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学习技巧学以致用,更好的发挥所长。
第二篇:MPACC《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体会
2012级在职MPAcc《高级管理会计与实务》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体会
经过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管理会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管理问题的思考方式更广了,同时对于这么课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课程的学习心得
通过老师这几周的教授,我对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管理会计的历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师重点从成本角度讲授了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以专题形式对知识进行了梳理,并配以课堂讨论,使我们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但有有所联系。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侧重规划未来的预测,其职能重于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对现在的控制、考核和评价,属于经营管理会计。
我国企业正处于改制的关键时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尚处于构建之中,大多数粗放式经营的企业,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艰难,迫使企业必须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我国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管理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制度。无疑,管理会计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加强管理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
但是,我国管理会计水平依然存在明显的弱势,比如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对管理会计的性质和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仍需进一步清晰界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较低,缺少专职管理会计师职业人员。只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转变观念,积极地吸取成功管理会计的先进成果,2012级在职MPAcc《高级管理会计与实务》
在生产管理中加以广泛运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管理会计水平更加切合实际更有效。
二、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老师对这门课程的教授非常值得称赞,通过老师对本课程的教学,使我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了解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对我们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老师还让同学结合自身情况展开经验分享,与大家进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效果非常不错!
我个人觉得加力案例研究分析会更好。我们可以从成功的管理会计实践中学习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后在工作中也可以借助典型的管理会计案例进行模仿和改进,更好的运用管理会计。
第三篇:高级管理会计学习心得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体会
经过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管理会计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对于这么课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开设的看法和建议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跳出传统会计思维框架的定位,将自己看成是一位 “CFO”,一位管理者,站在战略性的高度考虑问题,而具备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管理会计这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么课程便尤为重要,应针对经管类特别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高级管理会计的课程,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对专业的理性认识
二、关于课程内容的看法和建议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涵盖了会计学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介绍了目前较为前沿与经典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如:适时制、作业成本法等,是传统管理会计的深化和发展。在我看来,管理会计更加侧重于管理,会计学则是实现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不足的地方在由于学时和时间的限制,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够,课堂上所能学习到的管理会计的知识有限,虽然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后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在内容上的指引更多,学生自学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
三、关于课程讲授的看法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授课方式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案例式教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增强了对高级管理会计的感性认识。其次,老师在正式讲授高级管理会计的知识之前,会介绍自己在世界各国游历的经历,并且配以大量风景优美的照片,这便是寓教于乐的最好体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彰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
三、关于考核方式的看法和建议
在考核方式上,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优点在于既考查平时学生的平时成绩,又考查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个人认为考核方式不足的地方在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因为考试的偶然性较大,一个学生也许在平时不认真对待该课程,在考试前临时突击,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这种“临时抱佛脚”状态下所学习到的知识仅仅是“昙花一现”,很可能考试结束后所记下的知识就“自动归零”,因此也许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并非面面俱到,对于某些知识点考试可能会遗漏,学生也可能以考试为导向去学习一门课程,而与学习的初衷相悖。如果平时的课堂作业会相对较全面,考核更加侧重于平时成绩,每一次的作业会反映学生对待该课程的态度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学生的成绩也许能够更加客观。
以上就是我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一些看法和建议,言辞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谅解。
第四篇:管理会计理论学习心得
管理会计理论学习心得:
本学期在刘老师的悉心讲解下,我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及模式创新、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无形资产管理会计、预算管理创新、新风险投融资管理会计等几方面知识有了全新的了解及掌握。并且在本课程学习中的有关“秦池”案例的探讨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知识的回顾及总结: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及模式创新
狭义的管理会计是将管理会计从依附于财务会计提升到与财务会计并立的地位,并涵盖了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和内部控制等;广义的管理会计则是以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下设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为代表,认为管理会计涵盖关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责任所需要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等所有过程。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理论体系创立 –从支持经营决策到支持战略决策—从物本管理到人本和智本管理—预算管理创新与管理会计系统整合—企业核心能力和智力资本管理会计。
二、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
八大基本理论范畴分为前提性认识和应用性理论范畴两部分。前提性认识包括成本意识和成本效益理念;应用性理论范畴包含成本节省、成本避免、广义成本控制、成本筑入、成本计算(计算方法、计算基础、计算对象、计算方式)和成本元(经营战术和经营战略)。在课程中主要学习了作业成本法,并深入了解了作业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三者的计算原理及区别。
以日本企划为着手点,对比美日成本管理模式、中日成本管理模式,探讨对我国成本管理的启示。日本成本企划运用于产品设计开发阶段,首先根据市场调查,立足于顾客满意估计未来市场上潜在顾客可以接受的价格,减去企业设定的目标利润,计算出目标成本。再利用“成本筑入”的思想,将原材料等的成本模拟筑入到产品成本。最后,比较产品成本与目标成本,如果产品成本超过了目标成本,则重新设计,直到产品成本低于目标成本。
第五篇:《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定稿)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是关于高级审计基本理论与高级审计实务的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职业会计硕士理解民间审计基本理论体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及其运用,以及如何在特殊领域或特殊行业中运用审计基本理论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本课程首先要求职业会计硕士从审计环境出发,理解民间审计的起源、需求与供给以及监管等问题。在这一大的审计环境下,理解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以及这一结构框架内关于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规范、审计基本方法、审计报告、审计责任的基本理论。其次,本课程要求职业会计硕士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最后,本课程要求职业会计硕士理解IPO审计,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特殊行业审计等一些审计专题的重点及特点,以及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发展和趋势。
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篇”着重于审计基本理论体系。审计是适应社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审计师是这一服务的供给者。由于审计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需要对审计的需求与供给进行管制。在这一大的审计环境下,本课程的第一部分继续探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这一结构框架由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规范、审计基本方法、审计报告和审计责任组成。
第二部分“实务篇”着重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目前已经在国际性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实施的先进审计方法。虽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不同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有不同的名称,但其基本原理一致。这一新的审计方法强调:审计风险和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可分割。威胁企业的风险也是审计风险的来源。因此,有效的审计需要对企业所处的行业、战略目标和计划、竞争优势的来源、影响企业的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环节和剩余风险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一观点对于风险的认识要比传统的基于审计风险模型,从而着重于会计报表的结果和相关认定的风险观念要深入、广泛的多。审计师需要充分认识扭曲会计报表的风险实质上是企业管理流程风险的副产品。要充分理解审计风险,审计师必须理解企业是如何识别和控制内部、外部风险,从而理解内外部风险对于会计报表认定的含义,再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从而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
第三部分“专题篇”一方面着重于IPO审计,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特殊行业的审计等一些审计专题,另一方面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予以介绍,以保持本教材的完整性。
第一篇 审计基础理论
第一讲 审计理论结构 第二讲 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 第三讲 审计假设与审计规范 第四讲 审计责任与审计信息理论
第二篇 审计方法理论
第五讲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第六讲 审计证据决策 第七讲 内部控制结构及其审计
第八讲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 第九讲 审计报告与审计质量
第三篇 审计专题理论
第十讲 政府审计 第十一讲 内部审计 第十二讲 绩效审计 第十三讲 经济责任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