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星学校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总结与2013年工作思路
做实做强教育信息化 全力推进校园现代化
——新星学校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总结与2013年工作思路
遵照柯教体文党〔2012〕18号文件精神,衢州市新星学校
自2012年秋季实行小学、初中分离。新星学校拥有教学班,其中六年级8个班在衢州新星初中设立教学衔接点。在校小学生人,在职正式教师名。
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省市区加大了对义务
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过去的一年,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设备管理运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一、领导重视,管理到位是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设备的不断投入,学校领导做好了周密的计划,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覆盖所有学科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制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并根据发展规划制定每学期的工作重点,我们采取普及型和提高型相结合的方法,寓于教师各项培训中。在校本教师培训中,我们采用缺什么,补什么,决不盲目跟从。先后开展了电子备课、电子白板使用、课件制作、文件检索等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全校中青年教师均实现电子备课,课堂教学中的课件使用率达50%以上。同时,通过学校网站和数字平台,开展各式各样的网络培训活动,实现教学资料网上资源共享。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营造出人人奋发向上学习信息技术,人人使用信息技术的浓浓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持续有效的得以推进。
我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平台,推进新课程标准实施,始终将落
脚点放在课堂学科教学上。百计千方地为全体教师配备了教育教学用笔记本电脑,在听课、评课、教学比赛活动中,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校同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项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全校所有的教师全部通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信息化考核。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加强专用教室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支
持,新添了一体机57台,更新了一个微机教室。为个教室新增了电子白板。目前全校硬件设施有:计算机台。计算机
专用教室3个,多媒体教室2个,液晶投影仪台,数码相机个、摄像机个、打印机台、复印机台。学校实现光纤接入互联网,实现校园网络教师办公系统、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家校通平台和教师QQ群组等。
学校网站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通向家庭和社会的门面,是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十分重要的窗口。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激发兴趣、服务教学;整合资源、优化管理”这一原则,加强了校园网站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实现了校园办公信息化、无纸化。网站建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一中心,设有“校园内外”、“家教心得”、“班级文化”、“习作园地”、“地方课程”、“校园视频”、“友情连接”等栏目,对实现远程教育,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的“四位一体”教育网络,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提供了互动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新星学校网站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运用“flash”视频技术,大量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使时事新闻教育教学更加快捷、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浏览兴趣。校园网站安全应急
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012年3月,新星学校网站又被衢州市教育局授予“校园优秀网站”荣誉称号。
二、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基本经验
1、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添置设备,重视教师应用技能培训工作,促使设备投资运行效益最大化,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为了全力提高学校现代教育的水平,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三是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力求教育信息化。目前中青年教师都能广泛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设备运行利用率一般占总课时的50%以上。
3、创新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学校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鼓励教师申请成为“浙江教育资源网”会员,注册申请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通过网络QQ群组、师徒结对等活动,促进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
4、保投入、促效率,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为了提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多渠道筹集经费,添置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如服务器、电脑、路油器、V盘、移动硬盘、杀毒软件等,为教师的备课、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增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条件。基本实现学校行事历、每周工作安排等信息均通过校园内部网络办公系统或数字化教育平台进行发布。
5、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制订管理制度,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硬件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比如建设校园电视台条件还不成熟,现有图书室还没有实施网络信息化管理。
2、学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课程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教师们习惯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搞教学,对运用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习惯、嫌麻烦。加之教学资源配套缺乏,使用效果有限,这种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信息化设备的应用率不高。因此,转变教师观念,解决师资培训成了信息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3、鉴于学校所处地段的特殊,市经济开发区周边村庄农民子女和大量的外来民工子女不断进入我校,目前外来民工子女已占相当比例,学生的家庭条件困难的较多,学生、家长的信息化素养比较低。正确认识学生中信息素养两极分化现象,探索出一条符合校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使全体学生学有所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四、2013年的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1、硬件建设方面:为确保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进一步优化学校网络环境,加强学校网络中心的升级改造,配足、配齐各班教室电子白板。加速校园教育电视台(站)的前期建设筹备工作,力争在“十二五计划”内完成,为校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插上“翅膀”,进一步优化师生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
2、软件建设方面:加强教育信息化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强化教师信息素养与运用技能培训,提高师资信息化素质。我们将有计划地分类组织全员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知识与运用技能的培训,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校本师训教育活动,指导教师全面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电脑课件制作和评比活动,不断积累经验,扩充资源库;结合本校实际,运用绩效考核,制定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做到与网络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
3、开足、开齐、上好《信息技术课程》。学校要制定出适用于计算机教育规划的校本课程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及其它形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三年级以上学生会上机、会上网。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筛选处理与理解能力;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参加电脑制作等活动,鼓励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充分利用计算机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作用。
五、工作对策及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促落实。结合区教体局“九项行动计划”制订,切实制定好《教育现代化达标行动计划》,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达标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真正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形成合力,高度重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2013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抓实干,抓出成效。
2、立足本校实际,顺应时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科学手段,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探索办学规律,从而使他们与学校同步超前发展。
3、多方筹措,自力更生,坚持进行硬件建设。坚持硬、软“两手”抓。对办公用计算机,教学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语言实验室,多功能电教室,教师电脑备课室,校园网络,“校校通”工程等等,应本着超前、够用、能升级原则,从无到有,从有到好,逐步发展的原则。
4、加强管理,注重实效。学校积极探索实施适合学生多元特点的校本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在这同时,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充分使用,注重实效,办出特色。
5、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学人员与维护人才。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都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计算机文化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创新能力,以及娴熟的操作技术,精湛的维护技艺,这样才能完成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此,学校要着手对信息技术教育拔尖人才的培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对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将继续努力发扬,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理性面对,对新的挑战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与时俱进,以实干、创新求发展,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为全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贡献。
衢州市新星学校
2012年12月18日
第二篇:2009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刘周小学2013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培养更多更好的2 1世纪人才,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 努力创造环境,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研活动,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抓好信息化基础建设。本,我校顺利完成了城域网、校园网工程, 为我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保证,学校教室全部安装了投影机、视频展台、音响、银幕等多媒体设备,又购2台电脑给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满足了教师备课、上课的使用。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师资水平。本学期我校的教师能认识到“教” 而后知不足”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积极参加学习信息技术的培训班和自己自学信息技术,从而使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提高。
三、抓好常规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教材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以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处理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的方 式,从应用需求入手,重在让学生进入大运动量的操作和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练习量和学习质量,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强调了计算机安全与道德法规, 同时的教学中增加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其求知欲。
四、注重第二课堂的训练,提高特长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学校的安排下, 根据上级信息技术比赛的需要,本科组组织信息技术训练小组,同时小组中又分为两个部分,低年组和高年组,对他们进入不同内容的训练:对低年组主要是对基础知识和画图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对高年组的学生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图画、电子板报和电子幻灯片等内容。
五、以科组力量为战斗力,发挥集体的力量,注重学生的信息理论联系实际操作,加强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培养。
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学校管理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致使信息化建设不能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建设困难;学科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内容、育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对计算机较为神秘遂敬而远之。学习不够,掌握不多,就谈不上应用其技术进行学科辅助教学及学科间的整合: 在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仅将计算机做为一种简单的学习工具(学习机)或娱乐机器,不会科学使用从而不能达到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家长、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紧迫性认识不足,从而不能给予有效的支援与必要的投入。
二、教学师资缺乏问题。我校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缺乏专业教学人员及设备维护人员的问题。虽有初级教学人员,勉强维持正常教学,但其硬件维护、软件开发应用乃至制作实是空白。大多数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难以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落实,此
外,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科学管理及充分利用问题。学校出资购置较为理想的信息技术设备。在师生及社会广为赞叹之余,是否真正用于教学,全面为教学服务仍是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而用于教育教学方面仅是其很小一部分,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可能没有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装备了较为先进设备而因为没有专业人员或其它条件不成熟而使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及资金的占用。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学校管理者 应具有新思想,有超前发展意识,掌握最新信息了解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和中小学开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立足本校实际,顺应时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所作为。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科学教学手段,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探索现代办学教育规律,从而使他们与学校同步超前发展。要教育学生全面学习信息技术,正确使用计算机,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有自己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要管好用好电教发展资金还要多方筹措,自力更生,坚持进行硬件建设。办公用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多功能电教室,教师电脑备课室,校园网络“,校校通”工程等待本着超前、能升级原则,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第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学校逐步实施自己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 在这同时,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也强管理,充分使用,注重实效。
第四、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学人员与维护人才。我们身 处信息时代,要保证我们能随时采集有关教育的有用信息,设备正常运转,教学全面进行。管理、教学、操作、维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娴 熟的操作技术,精湛的维护技艺,这样才能完成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此学校制定建设规划时就要着手于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第三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培养更多更好的2 1世纪人才,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 努力创造环境,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研活动,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抓好信息化基础建设。学校设置了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DVD播放教室,还在办公室里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台式电脑, 基本满足了教师备课、上课的使用。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师资水平。本学期我校的教师能认识到“教”而后知不足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积极参加学习信息技术的培训班和自己自学信息技术,从而使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三、抓好常规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教材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以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处理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的方 式,从应用需求入手,重在让学生进入大运动量的操作和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练习量和学习质量,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强调了计算机安全与道德法规, 同时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其求知欲。
四、注重第二课堂的训练,提高特长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学校的安排下,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画图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
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学校管理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致使信
息化建设不能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建设困难;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内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还不够。
二、教学设备缺乏问题。开设班班通,我校只有电脑而没有电视机和视频转换器。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具有新思想,有超前发展意识,掌握最新信息,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中小学开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立足本校实际,顺应时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所作为。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科学教学手段,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探索现代办学教育规律,从而使他们与学校同步超前发展。要教育学生全面学习信息技术,正确使用计算机,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有自己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要管好用好电教发展资金还要多方筹措,自力更生,坚持进行硬件建设。多媒体多功能教室,“班班通"”工程要本着超前、能升级的原则,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第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学校要逐步实施自己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 在这同时,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充分使用,注重实效。
第四、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学人员与维护人才。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要保证我们能随时采集有关教育的有用信息,设备正常运转,教学全面进行。管理、教学、操作、维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娴熟的操作技术,精湛的维护技艺,这样才能完成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此学
校制定建设规划时就要着手于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城郊乡大郭楼小学
2018年5月
第四篇:2016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凉州区洪祥镇洪祥中学 2016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6,我校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常规工作
1.修订校园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办法
规范的管理依托于完善的管理制度。本学年,信息化办将着重加强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规范管理,针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同类别,完善使用与管理办法,规范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师个人电教耗材等使用要求,严格功能室使用流程。
2.业务培训 有针对性开展了舞台音响、电子设备、监控、一体机、电子教室、报警系统、领信教育等硬软件使用技能培训,使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能够熟悉设备的使用。
3.电教设备维护
形成标准故障处理流程和程序,对故障的监控、排除、报告、总结等方面管理加强,制定了监控安全使用相关制度; 多媒体室、机房及校园内其他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三、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今年学校以教学楼落成为契机,教学楼各个教室的互联网组建完成,100兆光纤接入教学楼。充分利用我校校园网实现我校网络信息化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构数字校园。
四、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本学期三位教师参加我区举办的电子白板微课大赛、9位教师参加了我区的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论文大赛,8位教师入围我区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优秀课例。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人备课系统,电子白板、凉州区人人通系统培训,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组开展网络教研,组织教师圆满完成2016年一师一优课平台晒课活动,组织六名教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大赛。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申报信息技术课题研究。
五、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本学年继续推进教师一师一优课晒课平台的录课传课。
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已经结题的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教师利用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平台和东丽区人人通平台以及人备课平台还不够广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教师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洪祥中学 2017/1/8
第五篇:2011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茭陵中学2011—2012学
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培养更多更好的2 1世纪人才,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 努力创造环境,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研活动,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抓好信息化基础建设。本,我校顺利完成了城域网、校园网工程, 为我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保证,学校教室全部安装了校园网,又购58台笔记本电脑给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满足了教师备课、上课的使用。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师资水平。本学期我校的教师能认识到“教” 而后知不足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积极参加学习信息技术的培训班和自己自学信息技术,从而使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提高。
三、抓好常规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教材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以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处理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的方 式,从应用需求入手,重在让学生进入大运动量的操作和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练习量和学习质量,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强调了计算机安全与道德法规, 同时的教学中增加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其求知欲。
四、注重第二课堂的训练,提高特长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学校的安排下, 根据上级信息技术比赛的需要,本科组组织信息技术训练小组,对他们进入不同内容的训练。
五、以科组力量为战斗力,发挥集体的力量,注重学生的信息理论联系实际操作,加强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培养。
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学校管理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致使信息化建设不能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建设困难;学科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内容、育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对计算机
较为神秘遂敬而远之。学习不够,掌握不多,就谈不上应用其技术进行学科辅助教学及学科间的整合: 在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仅将计算机做为一种简单的学习工具(学习机)或娱乐机器,不会科学使用从而不能达到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家长、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紧迫性认识不足,从而不能给予有效的支援与必要的投入。
二、教学师资缺乏问题。我校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缺乏专业教学人员及设备维护人员的问题。虽有初级教学人员,勉强维持正常教学,但其硬件维护、软件开发应用乃至制作实是空白。大多数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难以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落实,此外,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科学管理及充分利用问题。学校出资购臵较为理想的信息技术设备。在师生及社会广为赞叹之余,是否真正用于教学,全面为教学服务仍是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而用于教育教学方面仅是其很小一部分,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可能没有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装备了较为先进设备而因为没有专业人员或其它条件不成熟而使设备闲臵,造成资源浪费及资金的占用。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具有新思想,有超前发展意识,掌握最新信息了解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和中小学开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立足本校实际,顺应时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所作为。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科学教学手段,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探索现代办学教育规律,从而使他们与学校同步超前发展。要教育学生全面学习信息技术,正确使用计算机,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有自己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要管好用好电教发展资金还要多方筹措,自力更生,坚持进行硬件建设。办公用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多功能电教室,教师电脑备课室,校园网络,校校通工程等待本着超前、能升级原则,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第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学校逐步实施自己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规划, 在这同时,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也强管理,充分使用,注重实效。
第四、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学人员与维护人才。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要保证我们能随时采集有关教育的有用信息,设备正常运转,教学全面进行。管理、教学、操作、维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娴 熟的操作技术,精湛的维护技艺,这样才能完成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此学校制定建设规划时就要着手于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