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指导结业论文
就业指导结业论文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学院:理学院班级:地理091班姓名: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只要你相信自己,那么你迟早会获得成功的橄榄枝。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这都将“归功”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高度膨胀,而究其原因,就不得不提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而就在这一变革提出后的短短二十年里,就逐渐有了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然而一直以来,大学生就被认为是拥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文凭的“三高”人群,同时大学生们也认为应该在毕业后有一个好的工作,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就造成了大学生目前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作为一名在读本科生,面对当前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令人头疼的就业局面,我不禁感到了彷徨和无奈,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如今已是大三下学期,在经过大学近三年的洗礼后,给我带来的成熟,同时我也不得不开始要去考虑以后的道路究竟应该怎样走下去,思考我的人生方向在何方。
1.我的目标
首先,如果我想要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提高成功的几率,就要对自己和未来目标公司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和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自己要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就业目标,并且同时对目标进行分析,再设计出合乎自己实际的就业规划,但是这还不够,你必须要将其付诸于行动,在不断地努力和实践后,你一定会获得人生的一大成功。
自从09年以来,我在理学院地理系学习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我完成了对地理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从来时的对地理知识和现象感兴趣到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知识体系的掌握,还有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也发现我对地理的兴趣也不断地浓厚。
从大的方面来讲,地理主要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从我个人条件来考虑,我的思维比较活跃,遇到问题不仅能顾全大局,也能够做到不忽略小节,力求在以后的工作历程中不断地突破自己,创新工作方式。
在这近三年里,我经常向老师、学长请教过给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在经过他们指点过后,自己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地理专业(师范类)的就业方向现在主要为初高中教师,还有继续考研深造,考取公务员,最后一条就是放弃就业,自主创业。根据目前的严峻就业态势,经过我认真思考过后,我决定不再继续,而是选取本专业就业,所以从大三年级开学后就一直在准备初高中教学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培养,经常像以前老师请教教学经验,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基本熟悉了初高中的教学知识点,并进一步的开始练习中高考历年试卷,让自己尽量了解出题点和出题方向,把握考试动向,才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个好的表现,才能对得起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不会耽误了自己以后的学生。
2.我的能力和素养
在校期间,我学习了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并且顺利通过学科测试,此外,我还自己学习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口语考试,国家英语考试,在大四这一年里还打算通过CAD软件应用与制图考试,为以后在工作中增加砝码。在大学期间一直都保持着和以前高中老师的联系,了解学校的教师职位需求状况,同时也努力使自己尽量向学校的要求看靠近,最终满足学校的要求,在此同时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初步人生计划,在工作的前五年主要踏实从事教学工
作,因为在教学这个行业里面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技巧技能的积累,才毕业的我那时候还很有精力,思维比较活跃,而且体力也能够很好的支配,这期间也会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这时候我会考虑读研,之后会考虑向管理层进发。
大学里,我无法学会以后工作中需要的全部知识,但是大学这四年教会了一个很重要的、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自学的能力。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自我钻研的人,喜欢挑战自己,不断突破,我完全相信必定是我以后的一笔不小的物价财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做一个领导者,如何去带领自己的队员完成任务,出谋划策,更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普通队员,去配合上级完善并完成任务,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将为我今后转入管理层面提供有用的指导。
3.我的具体计划
所有的理想只有付诸实际才有意义,只有一步一步地去开拓才会成就自己的成功之路,否则就算理想再美丽,它也不过是一座海市蜃楼。
经过我的认真思考,我的具体计划如下:
大三上学习着手准备英语六级,由于我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英语六级的考试并且顺利通过了,我发现我的薄弱环节在作文部分,因此我把这次的复习重点放在作文上面,保证一个星期背三到四篇英语作文,努力将这次的六级成绩提高到450分以上。
大四上学期的寒假里面我希望可以去学驾照,在这一年的暑假里面,我希望可以找到一些专业对口的兼职,以此来提高我的专业技能。
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会适当地参加一些各类招聘会,以此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在这学习我将会迎来我大学阶段里最为重要的毕业设计,在这学期中我将开始准备我的毕业设计。
大四下学期,这学习我的主心骨就放在了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上面,我将用我大学这四年里面所学的所有知识和百分百的心血去完成这份毕业设计,争取给我的四年大学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4.岗位状况与要求
四川省绵竹市南轩中学座落在绵竹市南轩路和育贤路交汇处,为宋代理学家张南轩之故祠。学校创办于1930年2月,迄今已有80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内有古迹南轩祠,又名南轩故里,创建于清代咸丰三年(1853),是当时知县江西鹿门人吕华宾倡修,以此纪念南宋理学家乡贤张栻。清末绵竹县衙门口有斗方大字对联“忠臣孝子纲常地,大将真儒父母邦”。“忠臣孝子”是指三国时战死绵竹关的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大将真儒”即指南宋抗金名将张浚及其子理学家张栻(号南轩)。绵竹人常以南轩故里为荣。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德阳市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示范性高中”,曾被共青团中央评为“活跃中学生生活先进学校”,连续五次荣获全国音乐知识大赛集体一等奖,被评为省、市、县各级“绿化示范学校”、“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园林式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模范职工之家”„„
学校成功地探索出了尊重个性、发展特长的艺体特色教育之路,铸就了一支高素质艺体教师队伍,营造浓厚的艺体教育氛围。开展包括艺术周、文学节、英语角、南轩之夏等各类特色活动,组建了各种学生艺术社团,培养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艺体教育成效显著,捷报频传,近年来,学校为各级大专院校输送艺体合格新生近300人,培养一级运动员20余人,飞行员6人(2004年,杜义儒同学成为绵竹市近年来第一名女飞行员学员)。同时学校还是国家曲棍球奥
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单位。南轩中学女子曲棍球队作为唯一一支“5.12”大地震重灾区的代表队参加了09年2月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冬令营比赛,最终获得少年甲组第四名、综合成绩第五名的好成绩。
“5.12”大地震将南轩美丽的校园倾覆在无尽的哀痛之中,鸟语花香的校园已成一片废墟,所幸的是无一人死亡。在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下,学校于2008年8月1日板房校区全面复课。一年多来,学校板房校区教育教学秩序运转正常。现在,投资达1.7亿元由江苏援建的原校园重建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10年春季全校将从板房校区回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南轩校园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学校为持久发展的目标,和建立一支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队伍,通过市教育局直接统招教师,并为适应学校扩大发展,更新教师队伍,我视此为一大机会,积极培养自身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训练,争取在毕业后顺利进入该校工作。
当今时代发展,任何一位大学生在安排或者设计职业生涯的时候,都必须要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的需要,尽量满足职业对我们的要求,面对挑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发展趋势,为选择的目标奠定牢固的基础。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指导结业论文
《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结业论文不少人都曾经自己迷茫过,很多人选择了逃避,也就选择了失败,我不得不常常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我知道路是人走出来的,我相信成功是一步步地地接近的。要成功,要有所作为的话,就必须有所付出,有计划地付出。我知道在成功的光环与荣耀之后,肯定是满是荆棘。只有一如既往地坚持,迎难而上,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一、个人分析与角色评价:
1.个人分析:
我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环境,喜欢一个人学习、看书。有时喜欢热闹,和朋友在一起谈天,给彼此带来快乐,我会感觉很开心。喜欢运动,尤其是打篮球。个人自以为兴趣还算广泛,相对别人来说,涉猎更广一些。但我有一个缺点,就是遇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常常因此错失良机,悔恨不已。
2、角色评价:
父母:沟通能力尚可,不是很善于自立;
老师:有上进心,责任心,学习刻苦,遵守纪律,积极乐观倒不见得;同学:工作能力强,责任感强,能顾全大局。
二、社会环境和职业分析(十年规划)
1、社会一般环境:中国政治稳定,科技发展层出不穷。
2、职业特殊社会环境:中国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需要各种金融人才
3、中国当今的社会环境相对来说还是不容乐观的,政治相当不透明,许多社会矛盾相当尖锐与激化,中国正在进行产业转型,这是非常时期中国的世界工厂之路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社会分配不公的情况多有存在。大多数地方政府职能不明,财政收支不明。
4、整个功利性明显,为求单纯的GDP增长而不惜一切代价,于是热衷于房地产开发,形象工程盛行,甚至强行征用民宅,不顾中下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5、目前,特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升,失业率极高,经济泡沫明显,大学生就业举步维艰。
三、行业分析:
总的来说,中国金融业界真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处于一个与世界接轨的重要的决定性的时期,业界急需各种类型的金融人才,四、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1、美好愿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职业目标:银行职员,公务员,企业职员;
总体目标:完成本科学习,进入四大行或外资银行或当公务员
2、成功标准: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发挥,每个阶段都有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
没有实现,也不觉得失败,决不气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五、大学期间学习计划:
大学一年级;
1、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会活动,多结识朋友。
2、打好学业基础,转变学习方式。
3、培养各种爱好,多锻炼。
大学二年级:
1、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其他基础学科,坚信基础的东西一定是最重
要的。注意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通过参加各种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科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
2、做一些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与自己未
来职业有关的专业类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
3、证书大突破:考取英语四、六级,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从业证书。
大学三,大四年级:
1、开始尝试并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社会需求。搜集与本人目标工作有关的信息,并通过信息渠道尝试和已毕业的校友交流思想。开始毕业前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知识积累。
2、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体统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作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演练,为自己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努力。
毕业第一年:先在银行找到一份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第三年:工作两年后,准备申请升职。
毕业第五年:做到银行的经理,带领自己的团队做更大型的开发项目。毕业五年以后:不断申请升职。
六、为人处世方面:
1、改掉自己偶尔情绪急躁的坏毛病,千万不和同学发生冲突。
2、最终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他(她)有什么性格,学习优秀的人,感化恶搞的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们。不去争名利,不计较利益得失,做一位合格的中国公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全力以赴完成班级和学院本职工作,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干出一点成绩,不一定非要得到别人的肯定,重要是给自己找一个相信自己的理由。
七、生活方面:
大学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在人的一生中这样的时光不多,好好把握将会收益终身。坚绝不沉迷于游戏,虚度光阴。
要多和家人及同学联络,告诉他们我们的快乐和不安。一路走来,是他们一直支撑着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父母,他们操劳了一辈子也许最想要得只是我们的一声问候。我决不会让他们失望。
八、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存在的障碍:
目前,我对金融具体工作了解甚少
解决方法:
我一直利用假期多去银行了解金融工作。
九、本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规划我的职业生涯,就相当于在人生之路
上迈出一大步。一位哲人曾说过:“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是漂泊的船只,可能永远到大不了壁岸。”写过职业生涯规划书,突然感觉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亮光,让我有目标可循。进而信心百倍,动力十足的去实现它,这乃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我不再盲目的、无目的的学习,生活,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生活。我必须要把自己的人生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必须拥有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权,而不是“人云亦云,墙头草,随风倒”,一切都要在人生计划之中。
十、结束语:
计划固然好,但最重要的在于付出实施并取得成效。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只是一场空。但是也不得不清楚地看到,计划是走不上变化的。
“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走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有付出虽然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没有付出,对未来充满失望话,就一定不会取得成功。我将会一如即往地为我心中的目标不懈地努力与奋斗,绝对不后退,因为我根本没有退路。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结业论文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
经过了本学期就业指导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导论》的略读,对大学生如何获得职业规划能力有了些许了解,帮助了我认识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学习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方法,树立了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观,提高了职业素质,增强了求职就业的竞争力,为我顺利就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职业理想,走向成功做了铺垫。
作为一个大学生将来面对的大多是找到一个好职业,那就需要在现阶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职业能力也是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职业能力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应急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下面就自己所学和思考,简要谈谈在大学里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更好地利用大学资源。
第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过得专业技能,这是以后从事工作的重要因素。专业实践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能够较好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训练和提高专业技能,并强化专业思维和职业伦理修养。专业实践活动除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之外,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集中表现为自我学习和发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和协调,以及判断与决策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和决策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觉参加实践活动。第二:课题调研等探究型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包括专业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感到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难于组织、安排和落实。从经济、成本和效益等诸多方面考虑,许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即使去了,也大多从事一些烦杂的事务性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不可能真正接触到职业岗位,职业技能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新的社会实践模式,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组成科研(课题)小组,根据相关单位的需求,选定研究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完成调查报告或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开展以课题调研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型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在选定课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他们针对既定的任务目标,设计实施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确定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并去实践、操作,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直至达到任务目标,从而切实培养了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应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压力和挑战,迎难而上,坚持不懈,这种宝贵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有益。
第三:多参加社会志愿者等公益性实践活动。除了致力于培养提高自己的专业基本技能、具体的职业岗位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外,还必须深刻剖析自己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人格发展是否健康和完善,甚至可以说,这些基本素养同样构成通用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格品德等个人素养决定着劳动者职业生涯的成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和谐与繁荣。以志愿者活动为主的公益性实践活动,对于帮助我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心和奉献意识尤为重要。
第四:社会实践是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在各个高校普遍存在,说明它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我们学习思维,和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获取与利用信息以及应对挫折等职业能力,使我们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更具有竞争力。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开来的,它与课程教学、专业教学等理论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同时,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对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割裂开来的,某一特定的实践活动可以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职业能力。所以当我们参加过社会实践后,认真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必会收获多方面的经验,这值得我们欣喜。但是这种结果需要长期的“历”与“炼”才能获得,因此,社会实践是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大学生既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活,又要对未来做出展望。前面已经说过,通用职业技能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呢?下面就根据自身情况总结一下。
一、说话沟通能力,包括演讲、陈述与面谈能力。俗话说的好,三寸肉舍可战百万雄师,想当年,诸葛亮面见江东孙权,凭一肉舍度过层层关卡。可见言辩的能力,不可忽略。我们可以在空闲时间看些基础的训练书籍,尽可能多的寻找不同领域的书籍,并汲取吸收,这样就能在各种场合阐述自己的观点,取得赞赏并让对方刮目相看,但最好参加点专门的训练活动,然后自己要多练,多在各类活动中变得老练。
二、书面写作能力,书面流畅度在组织文化中会得到很高的认可,可以从学习公文格式开始,经常联系,然后锻炼写作观察性的博客,在日常活动与参与社会实践的时候,争取用备忘录形式记录自己参与的事件。
三、会议与活动组织能力,包括议题设计、人员邀请、现场布置、流程控制,通常活动安排能力是细碎管理与程序控制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不仅需要组织者心细,还要从全局着想。
四、社交能力。交往陌生人的能力与维护与熟悉者的日常关系的能力,是勇气、技巧与沟通道具使用经验的体现。
五、组织领导能力。包括形成团队、维护团队关系、形成团队目标、管理团对绩效、推动团队进步与突破管理周期的能力。其实在大学里面,如果做过学生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或协会干部等,只要管理过某项事务,哪怕团队里就有几个人,只要认真对待,谦虚学习,履行自己的职责,也能提高领导能力。
六、学习能力,吸收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巩固自己的能力,但在某些情况下否定自己的能力,建立获得资源与学习的渠道,完善与提升渠道,鼓舞团队学习,在学习中管理变革速率的能力。
以上几点只是九牛一毛,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学习的知识和技巧,还有很多实用的经验需要自己去探索,因为只有自己去寻找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异常,知识经济浪潮汹涌,给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任何一名大学生在安排或设计职业 生涯时,都应考虑现实的外部条件。职业世界的变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给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勇于正视职业世界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发展的趋势,为选择并迈向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点击牢固的基础。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结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结业论文
《如何解决高职大学生求职择业中遭遇的困惑及问题》 班级:经管1003姓名:陈军学号:2010306202008 内容摘要:
近几年,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但高职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惑及问题,比如难以接受从基层开始的职业工种;难以摆脱与专业不符的职业焦虑;自主创业信心不足等等。
主要内容:
一、求职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对此,我在网上查找并收集了二百余份武汉职业技术学院09届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整理后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经验不足,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高职生毕业后,认为自身学历层次低,实践经验不足,工作过程中感觉发展前景渺茫,一些技术类工种难度高,自己无法胜任。
(二)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工作中自信心不足
高职生一旦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会产生自信心不足,担心工作过程中拖后腿等心理顾虑,甚至怀疑自己的跨行业是否是人生道路上的正确选择。
(三)工作中不大胆,放不开,担心不能胜任
高职生初入社会后,感觉自身的领导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易产生较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专业
技术不够精,不善于处理工人技师间的人际关系,社会交际能力差。造成工作中胆小怕事,畏手畏脚。
(四)想自主创业,却苦于没有经验和资金
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易受到创业资金短缺、创业项目与市场脱节等困扰,再加上社会经验不足,社会关系面狭窄等原因,造成自主择业上的重重实际困难和心理障碍。
通过以上看出,高职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遭遇的类似问题比较常见,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加以解决,如何达到既治标又治本?本文认为从高职生进校之日起就应当加以引导和培养,贯穿高职教育的整体,真正引导高职生“走得出、做的了、干得好”。
二、解决办法
(一)为高职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
1、把就业指导课作为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高职教育阶段,应把职业指导课设成高职生的必修课之一,并占有一定比例的学分。保证学生予以足够重视。同时,应改变就业指导课程只局限在高职大学生毕业前夕开课的做法,从高职生进校阶段就开始上就业指导课。
2、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作讲。高职生就业指导课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老师、心理咨询师、企业主管等老师作讲。课时设定要合理,内容要讲求生动、不死板,事例要充分,实效性要高。
3、开设“第二课堂”,引导高职生全面学好职业指导课。播放职场求职等视频文件进行教育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校办工厂、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为毕业班学生现场讲解生动的职业知识,使毕业班学生真实
感受职场环境与职场状态,为走向职场前充分体验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感受到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并打下良好的求职基础、同时并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职业目标等等方面起到了有益的补充。
4、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为课程结业的考试内容。课程结束后,为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帮助高职生树立长远的职业规划目标,结业考试内容就是由学生本人自己所设计的、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份。
(二)积极在校内外开展“校友交流会”、“模拟招聘会”、“户外拓展”等活动 定期邀请事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参加“校友交流会”,为即将毕业的高职大学生讲述他们真实的职业发展之路。
开展内容丰富的“模拟招聘会”,从应聘、面试、简历指导等方面促进高职生汲取求职面试可能碰到的棘手问题,锻炼高职生的反应能力和应聘技巧。
引导高职生开展各种类型的素质拓展活动,培养高职生的自我超越能力,建立自信心,增强高职生身体素质能力。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还要加强日常思想教育活动。要把教学与高职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座谈、讨论、板报、橱窗、专题广播、模拟洽谈会等各种形式,对高职大学生宣传就业方针、政策,介绍求职知识,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综合求职能力。
(三)设置高职生进工厂进行专业生产见习课程
高职生进工厂进行见习学习,既是对专业学习的进一步了解和消化,也是对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拓展,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深入企业见习性学习,为高职生将来真正进入企业一线实习打下基础,也为高职生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场环境和职场技能奠定感性基础。
(四)建立学校推荐就业加学生自主择业机制
高职毕业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相关的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业来校招聘,推荐毕业生参加专业实习,对一些不愿就业、不服从安排的高职生采取相关措施,限制毕业,消除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恐惧心理与懒惰心理。
同时,鼓励高职毕业生自主择业,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所推荐的实习企业有限,很难面面俱到的为应届毕业生全部联系到学生满意的实习岗位,学生应积极利用社会招聘会、社会关系网、他人推荐等形式积极进行自主择业。尽早参加毕业前的顶岗实习过程。
最后,还要鼓励一些有条件的高职生进行自主创业,指导相关高职生深入了解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高职生走创业之路。
(五)实施预就业机制
高职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一般待遇低,只能从基础性操作开始做起。高职院校可实施把毕业实习与推荐就业相结合的预就业机制,让学生直接到企业所需的生产岗位,按职业劳动者的要求进行职业角色的直接替代,把理论知识与岗位要求结合起来,直接做到具有技术技能型要求的职业工种,达到人职匹配,展现高职毕业生所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
总体来说,要真正解决高职大学生求职择业上的困惑和问题,需要高职大学生、高职院校、国家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积极、稳妥推行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培养要求,才能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传德.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人民出版社,2008.[2]李军民.转变错误就业观树立正确就业观[J].考试周刊,2009,(47).[3]朱亮.探索金融危机下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疏导[J].时代教育,2009,(4).
第五篇:就业指导结业作业
就业指导结业作业
学号:
我校石油类专业考研现状分析
一、石油类专业的“考研热”现象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人才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本科应届毕业生加入到考研队伍中的人员不断增多,形成了一股考研冲击波,以往的“天之骄子”越来越为就业发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同时,由于近几年许多高校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使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考上研究生也并非那么遥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形成了“考研热”。在全国性考研热潮的影响下,石油类专业也不列外。目前许多石油单位已基本处于人员饱和状态,每年的双选会、招聘会不过是走走过场,招回自己的子弟。对于这一现状,许多石油类专业的学生不得不选择考研。
二、我校石油类专业的考研现状分析
(一)长江大学在校大学生考研现状的调查
除了对考研人数的调查外,我们还抽去了300人进行采访调查,这些人主要是2008年考取研究生的在校本科生,以长江大学东校区,西校区为主,其中西校区调查人数为50人,东校区250人,采取询问调查的方式,并根据调查结果,将考研的类型主要分以下几种,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以看出,长江大学本科毕业生考研只要是选择不跨专业跨学校的方式,这可能与本校是属于国家二类本科学院的原因,很多人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水平。其次有32.7%的学生选择跨专业不跨学校考研,也就是选择考本校比较热门的专业,这也跟长江大学的自身情况有关,资工、勘工、油工一直是国内比较优秀的专业院系,并且2009年升为本科一本专业,这必然会吸引一大批学生前来报考。然后是选择考本校自己本专业的研究生,人数并不多,占13.6%,这一部分人一般很少,因为长江大学首先是二本,要么是图简单方便,要么是为“考研”而考研。选择考取其他学校其它专业的人数更少,因为这首先需要实力,而且还涉及到专业变化等等。
(二)考研动机分析
1.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以想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砝码
在高校,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随着本科扩招的年复一年,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比上一年高出的百分率都要达到两位数,而现实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且社会上用人单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造成了录用人才的重心逐步上移,导致昔日的天之骄
子——本科生们如今要想谋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开始困难起来,这些学生一从学校毕业就要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研究生找工作则相对容易,在许多地区研究生的待遇较本科生要优惠许多,而社会地位也较高。加之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为广大为就业发愁的本科生们提供了一个曲线途径,缓解了部分就业压力。针对目前考研热的情况,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部分大学生认为,考研是通往理想城市的一条捷径
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不同、年龄跨度的差异、婚姻家庭背景的影响决定了这种特点。如果说,直接由应届本科生考取的硕士毕业生就业范围还比较宽的话,非应届毕业生(据统计1998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中,往届毕业生已占到56%)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中,渴望解决本人及配偶北京户口的思想是影响地区流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西部大开发的热浪迭起,但是西部地区,特别老少边穷地区对于研究生们来说其吸引力依然不大,想去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不到1%,而已去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依然是极少数,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4%。
3.自我认知的需要
有些大学生报考研究生,是为了满足自身内部的认知需要。出于自身认知需要而报考研究生的大学生,往往是一些平时就喜欢自己所学科目的学生,他们对所学的专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有了一定的收获和见解。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不断产生出许多迷惑与不解,并渴望继续探讨深造。
4.从众及其他因素
有些大学生由于个性不够成熟,对自己的需要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不很清楚,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从众心理,看到别人报考研究生,自己就跟着报考,而对自己报考的专业及方向也常常是没有主见。
而另外还有一些情况如:虽然如自己内心不想考,但出于父母的意愿而不得以而为之;通过考研以改变专业方向;想到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中体验生活;还有的想通过考试与别人一试高低的等等。
(三)长江大学在校大学生选择考研类型的原因
以考研为契机,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长江大学是一所二本院校,可能在研究生的培养上与国内很多重点大学或许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就是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而且考研的同学大都选择“211工程”和“985”学校,想进入更高学府,成为一本院校或更高学府的研究生,给自己的文凭和学历添砖加瓦,为自己今后工作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更高的平台。
进入更高学府,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选择考取更好的高等院校,是为了将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因为每一所高校都有其非常突出的院系或者专业,那么在这个院系或者专业就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专业知识积累,特别是重点大学,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具备自己院校的亮点,因此通过考研进入那些相对比较突出的专业院系中,对自己更好的学习和深化专业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改变学习环境,为生活、工作寻求方便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因为环境问题而选择跨学校不跨专业考研,他们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比如地域、风俗、气候或者籍贯等因素。比如东北的同学更偏向于考取东北院校的研究生,一方面对个人而言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更加熟悉当地的经济、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另一方面由于靠近家人,对个人今后工作、生活,甚至婚姻、赡养父母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跨专业不跨学校以个人兴趣为导向。有些学生选择考本校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自己当初被录取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转成专业,所以就想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个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中发掘出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觉得自己更适合另外的专业,所以就选择考研来延续自己的这种兴趣,以便更好的发展它。热门专业吸引就长江大学而言,资工、油工、勘工等,属于长江大学比较好的专业院系,这些专业一方面来说就业前景比较好,另一方面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人才,未来发展空间比较大。而且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加之就业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学生更是要为自己的前途做好打算,为自己的未来制定好方向,所以这几个热门的专业成了本校学生每年争相报考的对象
三、对我校石油类专业的考研现状的反思
200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达到127万,比去年增加了1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随着扩招的年复一年,高校的考研率和扩招幅度在同比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时选择的不是找工作,而是考研。据了解,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大多数是迫于就业压力,只有少数人是为了学术追求。这与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标是相悖的。高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对提高我国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大有裨益。但凡事过犹不及,烫人的考研热也可能蕴含诸多负面因素。
目前,我国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无外乎学生的考研上线率和就业率两个方面。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狠抓学生考研工作,还把考研率并入毕业生就业率一栏。这样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随考研上线率提高了,但相应的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一,大学生们必然会挤出大量的时间用于考研的学习准备,一般都要占用半年的时间,这就影响大
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其二,就当前的研究生考试来看,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学生们花大量的时间来啃书本,这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研究生教育本是为了培养高级、尖端人才而设,以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许多岗位根本不是非研究生不可,不宜过多普及推
广。如果读研者不能对研究专业本身深感乐趣而悉心投入,很可能是对智力资源和金钱、时间的一种浪费。
我们的研究生师资力量不可能在一日之间快速增长膨胀。学问储备、科研水平,这是须坐冷板凳较真功夫的东西,绝非一年两年就可以如人所愿按招生比例高速成长的。缺了这一前提而大力发展起来的研究生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和独立见解的研究型人才的。
总之,面对当前“考研‘高烧’不退的现象,用一位教授的话说: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教育制度严重滞后,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不相匹配。本科生的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学生就业难,就不得不进行第二次选择,考研就多。其次在城市化进程中,户籍是有限的,大学生想留在大城市,只能靠学历,于是便越抬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