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性发展50强报告—凌河中学
发展特色教育,争创名校品牌 ——— “个性发展50强学校”申请报告
安丘市凌河初级中学
2010年3月
发展特色教育,争创名校品牌
——— “个性发展50强学校”申请报告
安丘市凌河初级中学
安丘市凌河镇凌河初级中学是一所潍坊市级规范化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60人,教职工116人。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为工作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现将我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新教育个性化理念,指导学校发展。
凌河初级中学领导班子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发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进取精神,本着“诚、严、精、实”的严谨治学之风,以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为教育目标,关注师生全面发展,加强教师专业提升,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创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使教师专业素质得以发展,学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提高。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恬适幽静,校风纯正,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声誉极高,师资队伍堪称一流,已成为安丘市教育教学的窗口学校。
二、深化课程设置与开发,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课程,课程方案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1、开全开足课程。在稳步抓好《人生规划与指导》、《科学发展观》课程的基础上,推进对学生的信心教育、感恩教育、生活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战胜自卑和挫折、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心理素质与和谐人格。
2、活动体验课程。坚持活动育人,突出抓好“实践基地活动”、“七个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课程教育,开发学生心理辅导材料。
3、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家乡的良好情感和农村实用技术开发应用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4、开展小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性学习,我校开展的日思周清月结活动,使学生注重思考与总结,每天晚上都分析一天的得失,及时总结反思。
5、深化校本课程研究。丰富学校素质教育课程资源,近几年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主要有《放飞理想、立志成才》、《我的时空我做主》及《书法教程》,其中《放飞理想、立志成才》获潍坊市校本课程一等奖。在七年级编写了《书法》校本,并开展好硬笔书法训练,为学生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朝阳读书活动有实效。我校的朝阳读书计划周详,学校书目齐全,学生阅读方便,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及写作水平,语文单元主题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模式,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学校组织了读书节、优秀图书书评展、读书笔记展评、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师生撰写的语文主题实验通讯多次获奖。学校循环用书保管使用效果良好,受到了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领导的好评。2009年12月我校被评为潍坊市图书管理与使用示范校。
三、形成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学习发展
我校结合农村学校实际,以潍坊市教研室“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总抓手,积极探索“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提炼修改各个课型,在学校制定“以题引领,自主预习——激学引趣,目标定向——借助学案,独立自学——交流展示,合作共进——知能整合,归纳提升——检测反馈,差异发展”为环节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各学科分别形成了具有个性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整体感知、品读欣赏、质疑问难、收获评价”语文科教学模式;“引、导、论、练、结”数学科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创设情景、展示提升” 的英语科教学模式;“六环节自主互助”的理化科教学模式;“探索交流、质疑问难、迁移应用”生物学科教学模式;“看图-读图-析图-讨论-归纳”地理学科教学模式;“三维四段” 政治学科教学模式;以及“情景创设-问题讨论-新知探究-问题迁移”历史学科教学模式。
经过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在2008年成功代表安丘市参加了潍坊教科院课堂教学点评活动,成绩优秀。在安丘市教育局的多次检查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连年被授予安丘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潍坊日报》多次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宣传。
四、发展学生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近三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市名列前五名,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突出,学校的教育教学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茅。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特长的培养,近年来,学校成立了语、数、英等各学科兴趣小组;篮球队、田径队、舞蹈队、合唱队、军乐队、美术书法等各种特长队,书法绘画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机器人实验室、各科实验室等功能用室齐全、规范。
学校成立了七大社团,广泛组织学生开展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社团,发现自我,培养特长,推动了学校文体艺术的广泛开展;学校成立了共青团志愿者社团,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在到敬老院献爱心、开展环保实践活动、进行计生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凌飞文学社,成功举办了每年的“读书节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奠定了学校浓厚的人文氛围;学校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五老”志愿者定期到学校指导各个社团活动,由于成效显著,去年在我校举行了潍坊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年来,在市田径运动会上,我校体育成绩突出,一直稳居全市前三名;历年的文艺汇演,我校的舞蹈等节目均获市前三等奖;在去年的学生英语素质展示中,我校学生分获安丘市级一二三等奖;学生书法等级考试中,我校有一名学生获得高级证书,多人获中级证书;实验技能展示,我校获优秀奖;在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一名学生的科学幻想画获潍坊市二等奖;多人获安丘市级奖。在机器人大赛中,我校成绩尤为突出,近三年分获潍坊市级一、二、三等奖。2009年12月我校顺利通过了山东省艺术示范校的验收。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全方位的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确保师生个性发展
1、全方位进行教师评价。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我校根据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制定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以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为主的的多元化评价制度。评价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教师同行和学校管理者作为评价主体对教师进行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日常行为、师德建设以及教育态度和教育观念的评价、教学常规评价等;这是评价的主体。
2)、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师进行评价。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评教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对所有上课的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学效果等进行问卷调查,按一定分值记入教师量化分,评议优秀的推选为师德标兵。
3)、以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为评价主体对教师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公开课的方式来收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意见。
4)、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依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主动作出评价。可采取口头形式或书面问卷形式。
2、班主任星级评价。学校从操行、管理、协调、创新、质量、教育等六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成立评价委员会,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组成,对评选出的六星级、五星级班主任组织表彰。
3、以科学评价促学生发展。我校制定了《凌河初级中学“过程—捆绑—标志式”综合评价办法》,每周进行一次总结,每月进行一次评价,把结论式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在评价中,学校将评价指标与学生所在班级、小组都进行捆绑式评价,使评价面向整体,便于共同监督,促进发展;每学期末学校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再进行一次评价,三年的评价结果即为该生毕业时的综合评价。
4、激励性评价:在校内外宣传栏设优秀教师风采栏,定期对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标兵进行表彰;在每个班级教室外设有“群星争灿栏”,定期展示各类 “学习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特长之星”等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六、加强教师培养,形成教研特色
1、学校成立了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加大投入,健全培训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多种办法,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和学历进修。教师培训着眼于以校为本,编印了凌河初级中学校本培训案例,校长每周给教师推荐一篇文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写出心得体会。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教师到教学资源发达的地方学习,邀请请专家、教授到我校作报告,青岛海洋大学李兰生教授到校为师生作报告。组织好青年教师的拜师活动,与骨干教师一帮
一、结对子,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
2、学校充分认识开展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建立了《实施名师建设工程》制度,成立了多个名师工作室,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骨干教师培训和名师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学校教研活动以校为本,组织教师利用每周二、三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内容以说讲评课堂教学研究、基于现实问题进行活动。业务校干和教研组长一起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对包组校干、教研组长和教研组进行捆绑式评价。我校通过教师教学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水平。研培一体,形成课题实验与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整合的特色化校本教研模式。
4、积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建设互动交流平台。学校建设了ftp平台、主题资源网站、校园网平台等网络应用平台,并充分利用平台进行网络教研活动。学校ftp网络平台上,教师的教案、课件、试题、论文等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并利用ftp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学校远程教育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安丘市远程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学校组织教师参加远程培训达60多人。学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添置了所有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力度,效果明显,学校被评为“潍坊市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示范校”。学校教研课题《英语资源库建设》,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现在正在上报结题。
由于学校重视教师培养,实施科学的教师队伍培养提高计划,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近三年我校教师获县级及以上优质课15人次、公开课35人次、教学能手35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137等,各项评选活动成绩在本县市区名列前茅。2009年12月教师才艺展示成绩突出,学校获安丘市“长安铁塔杯”中小学教师才艺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
三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潍坊市现代教育工作示范校”、“潍坊市电脑特色学校”、“潍坊市机器人实验室教学示范校”、“潍坊市数字化校园”、“潍坊市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示范校”、“潍坊市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示范校”、“潍坊市图书管理使用工作示范校”、“安丘市教育科学管理示范校”,连年被评为“安丘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我校的个性特色教育受到了上级的肯定。
今后学校在市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按照“特色办学,发展育人,彰显个性,打造名牌”的工作目标,向建设特色校、省示范学校、省标准化学校奋进!
第二篇: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是指人类个体出生后直到青少年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人的个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个性的萌芽---婴儿期
托马斯-切斯---气质类型
1.容易型 :40% 吃睡有规律,容易适应环境,情绪积极
2.困难型 :10% 时常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饮食睡眠缺乏规律,接受新事物慢,情绪差,难抚育
3.迟缓型 : 15%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弱,情绪总是消极,常安静退缩,情绪低落,逃避新情境 35%的婴儿不能简单归入哪类中。
儿童出生后第 1年还没有自我意识。约1岁半到2岁,才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和掌握人称代词“我”,从而认识自己并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这是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开始,也是人的个性特点开始产生的重要标志。
1岁以前的儿童还不可能有任何道德判断,也不能有意地作出某种道德行为。
1~2岁的儿童开始有了品德的萌芽,主要表现在对待同伴的关系上。
2~3岁的儿童,由于言语的发展,出现了通过言语进行的道德判断,并开始能用言语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时的道德判断水平还很低,而且大多以成人的指示为转移。但它为个体一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个性初形成----幼儿期
幼儿出现了最初的兴趣、爱好的个别差异,也出现了一定的能力上的差异,初步形成了对人、对事、对自己、对集体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态度,也出现了最初的比较明显的心理倾向,这表明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
在幼儿个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自我意识,特别是道德意识的发展。其表现是:幼儿开始能以已经掌握的道德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成人评价幼儿行为的影响下逐步发展了幼儿的义务感;在这种评价的基础上,幼儿首先学会评价其他儿童的行为,然后逐渐发展了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关系系统的理解,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实际行动的可能性的评价和对自己的内部生活的注意。自我意识使儿童个体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具体为:
①从最初的轻信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能独立作出评价,并开始有了对别人评价的批判态度。②幼儿初期的自我评价一般仅限于掌握一定的行为标准,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到晚期则开始能对自己和别人的内心状态作简单的评价。③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还表现在从比较笼统---细致的评价,局部----全面 个性的发展---童年期
1.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原则性逐步形成、深刻性的增加
2.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3.儿童兴趣的发展
4.儿童能力的发展
个性的发展---青少年期
(一)少年期:
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体验,从而能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少年对人的内部世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特点并评价自己;能够更自觉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但在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时,还具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
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也趋于自觉的、稳定的。
(二)青年初期
这一时期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意识的发展(全面地、辩证地进行自我分析。评价的深度,个性品质的高度,青年初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已接近成熟。)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掌握的道德准则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加强,道德观点的形成占有显著地位,道德理想也进一步发展。)
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以及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
1、遗传:先天的神经类型的差异,导致儿童在出生后,在个性方面就存在着个性差异。
2、环境:后天的生活和教育的差异,导致有些类型掩蔽,有些则更加发展。
弗洛伊德个性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性本能是驱使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心理性欲理论”。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兴奋区域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
1、口唇期(0~1 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5岁)
4、潜伏期(5--12岁)
5、生殖期(12--20岁)
人格在每个发展阶段会遇到两种危机,即:
1、固着:由于里比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
2、倒退:由于里比多受到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1、父母对儿童的养育不能仅停留在物质方面的满足,更需父母的爱,以满足其心理发展的需要。
2、父母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尤其是与孩子同性别父母,影响着孩子的人格成长。
3、不同家庭的教养模式会使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
4、儿童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把握好儿童在不同时期的训练和学习。
5、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心理冲突和挫折,要使儿童建立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埃里克森个性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相对应,但是他更强调的重点不是性欲,而是个体的社会经验。后三个阶段由埃里克森独自阐述。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这一阶段危机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品质,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惧怕的品质。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这一时期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使儿童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品质,反之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期。儿童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品质,反之形成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这一阶段的危机的积极解决会使发展出勤奋感,进而形成能力品质,反之形成自卑感。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少年期)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期。这一阶段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形成忠诚的品质,消极解决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早期)
这一阶段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反之形成两性关系混乱。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中期)关系后代-自我关注
这一阶段危机得以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系的品质,反之形成自私自利。
8、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自我整合—失望
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反之形成失望与无意义感。
埃里克森个性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1、教学方式要和学生人格发展水平相适应。
2、要建立和谐的早期亲子关系。
3、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4、给儿童恰到好处的满足。
5、注重对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培养。
弗氏个性发展理论与埃氏个性发展理论的比较
相同点:
1、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都基于精神分析这个思想原则。
2、在影响人格发展的几个因素中,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重视成熟的作用,重视机体内部的影响。
3、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都提出各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发展观。
4、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很重视”自居作用”。
不同点:
1、弗洛伊德强调生物因素,而埃里克森注重社会和文化因素,这是他们关于人格发展理论的根本区别。
2.弗洛伊德强调“伊底”的作用,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而埃里克森则更重视“自我”的作用,把自我看作人格中更为独立的部分。
3、弗洛伊德对人格的发展持悲观主义态度,而埃里克森则以乐观主义精神代替悲观主义论调。
4.埃里克森概述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序列,要比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的几个阶段更为详尽,包括了整个人生的周期。
5.埃里克森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认为人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二种可能性。他是以两极来划分人格阶段。这一点弗洛伊德没有认识到。
个性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1、教学要遵循儿童个性发展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2、教师的个别化关注。“关注个别,体现自主”。了解性格表现,不同的幼儿个性迥异,这使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教育需求。
3、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学生作品,活动展示,促进不同个性的学生之间的学习。
4、鼓励学生发展兴趣。个性的差异导致兴趣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
第三篇:【春晓中学】2013学学校个性发展指标
2013学江东区学校个性发展指标
学校宁波市春晓中学(盖章)
区教育局审核意见:
江东区教育局2013年9月25日
第四篇:发展强党建强
发展强、党建强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高地社区位于余杭区南苑街道东南部,面积2.6平方公里。前身为高地村,2008年4月,撤村建居后成立高地社区。社区共有12个居民小组,608户居民户,总人口2645人,外来人口3000余人。2007年5月高地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委,下属5个党支部,党员87人。近几年来,高地社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全社区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求经济发展,齐心协力打造和谐社区,社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作为支柱产业的服装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去年全社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8亿元,可支配资金150万元,居民年人均收入16827元。
一、注重加强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加强强学习,提高为民服务本领。为了提高社区干部及广大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为民服务本领,社区党委除严格党员教育制度外,多次组织社区干部到附近发展迅速的单位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借鉴先进经验技术,去年,组织社区党员代表前往萧山舒兰农场和三围村参观考察都市农业发展。在社区的大小事务上,干部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居民群众做到的,干部党员首先做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二是团结奋斗,形成一个好班子。团结的基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高地社区,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三会”层层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大家都自觉维护着班子的团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三是建章立制,管好人和事。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社区党支部认为只有建章立 1
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因此社区里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凡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决策,都反复征求党员、小组长、社区民代表、个私业主的意见,最终由社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实施。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每笔开支必须由经手人、经联社主任和会计三人联签方能有效,定期由监督小组审核后张榜公布。建立了社区干部评议制度,规定在年底由社区民代表对社区干部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生活作风的表现打分,张傍公布。多年来,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款累计达800万元之多,由于按制度操作,规范程序,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
二、加强党的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
近年来,高地社区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按照“三级联创”的要求建设党员活动室,并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真正使党员活动室成为全社区的“党员之家”,该社区的党员电化点成为杭州市电化教育示范点。2007年社区与区委党校联合率先在全区建立了第一个基层党校。社区党委书记施雪龙也被区委党校聘为校外教员。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社区党委认为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因此社区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凡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决策,都反复征求党员、小组长、居民代表、个私业主的意见,最终由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实施。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每笔开支必须由经手人、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和财务会计三人联签方能有效,定期由监督小组审核后张榜公布。建立了社区干部评议制度,规定在年底由居民代表对社区干部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生活作风的表现打分,张傍公布。多年来,用于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款累计达1000万元之多,由于按制度操作,规范程序,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
三、创新思路,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为了加强新时期的社区党建工作,高地社区党委在工作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社区特点的党建新路子。
一是建立高地服饰园区。高地是远近闻名的服装村,2002年,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和产业结构现状,及时组建了高地服饰工业园区,高地服饰园区成为杭派女装主要生产基地。园区的建立,带动了个体工商业的发展,目前,社区内有非公企业45家,个体工商户52家。为方便群众办事,社区推行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选派了两名政策熟、有经验的社区工作人员任代理员,并建立了高地社区居民事务全程办理工作制度及办理员守则,真正做到了办事不出社区,把居民的精力全部集中到发展经济上去,该社区的居民事务全程代理获区“十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奖”。此外,社区还成立了居民业余技术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派有一定文化的个私大户去大学深造,每个季度请大学教授来社区上课。给广大服装生产经营者、服装爱好者提供一些市场信息。结合平安创建活动,抓好治安队伍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了一支由7名专职队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伍和高地园区警务室,实行每天24小时值班巡逻,有力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居民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一系列民心工程的实施,拉近了党群干群的距离,凝聚了社区干部的心,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二是建立党员服务驿站,服务于民。2008年9月,社区党委率先建立了党员服务驿站,按照服务窗口、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室、接待谈心室、电子阅览室、爱心超市、居民事务全
程代理服务点、劳动保障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党校、社区服务救助热线、社区图书室、社区健身活动室、社区宣传长廊等进行功能布局,明确了党员服务驿站的十项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首问责任制、工作例会制、重要情况报告制等十项制度,通过一站式服务,让党员群众享受便捷式服务。同时,通过开放式服务,党员服务驿站每天都有几十名党员群众来参加各类活动,广大党员群众在浓厚的政治氛围中,受到了党的思想熏陶,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和党在社会的影响力。社区党委领导班子还特别注重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凡是关系到辖区生产生活的重大事项、重要决策,都发动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民主议政、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氛围。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状大集体经济。
近年来,高地社区根据社区里实际情况,把已倒闭闲置的原村丝绸厂、电镀厂和两个服装厂的设备和厂房出租;把社区闲置小学校舍修整后出租;建造小型菜场,出租摊位和门面房等,10年间,高地社区不仅还清了欠债,还有150多万元结余。该社区把实施“民心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共投资800多万,为社区民办了一系列实事。全社区所有社区组道路全面进行了硬化,共浇筑水泥路面55000多平方米,宽敞的水泥路贯穿了每家每户;全面改造农用线路和社区民生活用电线路,有效地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为每户安装自来水,目前该社区自来户率达100%;安装有线电视和宽带信息网,丰富社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建造农贸市场,解决了社区民买菜难的问题;新建桥梁两座,解决社区民行路行车难问题;新建机埠六座;修建三面光渠道9600多米,彻底改变了高地社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五、开展文明创建和各类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结合城市化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室、广播、宣传窗、墙报等阵地,坚持在社区民中开展全民性普法学习,提高社区民民主法制意识和公民道德意识。建立了党员干部每季一次义务劳动的活动制度,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结合“创模”和新型社区、科普社区创建等活动,坚持抓好每年的文明家庭的评选、表彰工作。抓好青少年帮教感化活动,办好妇女人口学校,定期组织妇女学习培训。举办包括家庭道德教育、美化家庭、健身、卫生知识等培训班,加强对妇女进行教育。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农社区群众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群众提高致富本领。结合平安创建活动,抓好治安队伍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了一支由7名专职队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伍和高地园区警务室,实行每天24小时值班巡逻,有力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使社区民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高地社区先后获得省、市、区级“文明社区”,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模范集体、浙江省五星级民主法治村等先进称号,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社区镇工作先进社区”。
第五篇:体验生活发展个性
体验生活发展个性
内容摘要: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注意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对于直接素材的积累,我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多的创造和利用周围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用心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更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切实感悟,才能产生实在的内心体验。把这种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学生从生活中学会了作文,张扬了个性,也从作文中学会了做人,更好地了解了生活,是我构想“体验作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生活个性
国家教育部提出:小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文教学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其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类同,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因此,多年来,我本着发展的眼光和对学生“终身教育”的目的,响应国家少工委“体验教育”的号召,在我的作文教改工作中产生了“体验作文”的构想,即引导学生在课本学习中融入丰富的生活,去切实地感受生活中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写身边的人,记身边的事,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受中记录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一、注意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性表现出了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平衡性,表现出了学生平时对各种知识的积累程度。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里的积累包括语言词汇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也包括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为了让学生找到作文的入门之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得更好,在素材的积累上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二是留心生活,丰富个性体验。前者是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后者是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
对于间接经验的积累,我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课本和课标上的指定篇目外,还让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为避免学生进入阅读的误区,我向学生推荐了历史知识、名人传记、思维训练、自然科学、科幻小说、童话故事、民间文学、美文欣赏等八大类书籍,还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精美的诗文作品,并有计划地召开读书交流活动,使书中的优美句段、经典篇章内化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素材。
对于直接素材的积累,我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多的创造和利用周围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
首先,我利用平时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去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获取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内心体验。如:利用学校结合重大节日举办的联欢会、演讲会等集会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
集体生活的独特体验。另外,在学生实践生活中,我还结合思品、社会等学科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尝试,扩大和加深他们体验的范围与程度。如:结合思品学科,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乐趣;结合自然学科,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社会学科,通过考察周边生态环境变化,从而懂得环保。这些综合性常识活动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实践中得以培养与加强,个人才华在生活中得以展示与发展,用真实的生活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感受,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阅读和实践的积累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我们的习作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正如叶老在《作文论》中所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的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才会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二、用心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切实感悟,才能产生实在的内心体验。把这种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为此,我提出了三个结合的观点:
1、阅读与习作相结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
对各种动植物、景物、场面的描写和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等。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如何写人记事,如何写景状物,并引导学生在范文中找到联系点,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情感与需要相结合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需要,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一种是情感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所感。其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更自然,更真实,更富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它所表现的是学生习作时的真情流露和个性展示。文学上有一种观点说“写作是情感的宣泄”。为了让学生对习作活动保持持久的热情,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每学期的习作训练中都安排了许多课外小练笔和一些自命题作文。这些习作练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形式由自己裁定,力求从学生本能的性情出发,让学生自由倾吐,自然成文。这样以来,习作就真正成为了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写作也真正成为了学生生活的切实需要。
3、个性与发展相结合。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所以我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我带班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表现自我”。为此,我常为他们创造个性发展的契机,让他们尝试设计自己的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让学生写想象作文,使他们的思维力与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结合与发展。当然,想象是要有现实基础的,这对他们平时积累作文素材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对他们平时的语言积累起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在一次习作《……我想对您说》的训练中,学生倾诉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而是把视角转向了市长、联合国主席、迈克尔·乔丹……他们想说的内容自然丰富多彩、五花八门。这样通过学生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双眼去观察,用富有自我个性的耳朵去聆听,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大脑去思考,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心灵去感受,最终将产生富有自我个性的习作。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关键。学生从生活中学会了作文,张扬了个性,也从作文中学会了做人,更好地了解了生活。未来社会需要的就是活生生有个性的、有思想的人,以促进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这也是我构想“体验作文”的最终目的。
体验生活发展个性
姓名: 路赵燕
单位:中牟县九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