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进竞争机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汇报
引进竞争机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汇报市教育委员会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引入竞争机制,认真做好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1、利用新闻媒体及学校内部阵地,宣传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市教育系统的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对教育系统的内部体制改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学校内部存在的种种顾虑,我们利用广播、电视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深入人心。2、分层召开会议,统一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优秀教师短缺的尴尬局面,使学校发展缓慢,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对教师工资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目标与职责没有结合,任务与考核没有配套,效益与报酬没有挂钩。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反复介绍改革思路,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群众组织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沟通上下,疏通情绪,化解矛盾。3、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改革的政策文件,纠正思想偏差。现行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已经严重影响和阻碍教育的发展。一是教师的竞争意识不够。二是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强。三是教师的师德素质不高。面对教育的现状和压力,我们清醒地看到,教育要发展,改革是出路。通过组织学习,我们的改革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理清思路,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推进改革1、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和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按生定编,因需设岗,依岗定责,据岗定酬,全员竞争,择优聘用为原则,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职员工聘用制、工作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分配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新型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机制,并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强化竞争机制,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二是强化激励机制,解决能高不能低的问题。三是强化淘汰机制,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四是强化考核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五是强化保障机制,解决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问题。2、把握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民主与法制的原则。采取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的方法,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改革的目的不是整人,也不是砸大家的饭碗,而是要打破“大锅饭”,端掉“铁饭碗”。二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各校采取个人述职、群众测评、综合评分、公布考评结果的办法,让每个人都在同一把尺子下量一量长短。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同时实行动态聘任,即高职可以低聘,低职可以高聘,鼓励教师区域流动。三是注重解决改革中的各种矛盾的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处理好群体目标和个人岗位责任的关系,在制定总目标的同时,相应地制定各部门的分目标及教职工的岗位责任,使所订目标既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责任心,又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其次是处理好“多劳多得”和奉献精神的关系,实行“绩酬挂钩”、“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其三是处理好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发挥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整体化作用,建立党员和群众谈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将教师注意力由量的竞争引向质的竞争,由收入的竞争引向素质的竞争。3、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指导学校改革过程中,我们注意妥善安置落聘教职工,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做到了“无情聘任”、“有情操作”。“无情聘任”是一切按政策规章办事,“有情操作”是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一是保护老教师、病残教师和以往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对这部分教师尽量优先聘用,如校长认为确实难以聘用,则划定年龄界限,帮助办理病退等手续。二是帮助有一技之长或虽无一技之长但愿意服从分配的教师在学校内部梯级流动,即落聘教师向服务性职员岗位流动,职员岗位落聘人员向工勤岗位流动,清退临时工和代课教师。三是组织协调聘任,将落聘教师介绍到缺编学校,或者高一级学校落聘教师到下一级学校任教。四是鼓励落聘人员自谋职业。
三、加强领导,坚持原则,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实施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各地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把改革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市、乡两级教委深入学校,深入教职工,了解情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因校制宜地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督促按步实施。为配合改革的进行,市纪委还制发了《关于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严明纪律的通知》。通过加强领导,严明纪律,要求各校严格依章办事,依程序办事,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整个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保证了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
第二篇:引进竞争机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汇报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引入竞争机制,认真做好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
1、利用新闻媒体及学校内部阵地,宣传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市教育系统的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对教育系统的内部体制改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学校内部存在的种种顾虑,我们利用广播、电视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深入人心。
2、分层召开会议,统一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优秀教师短缺的尴尬局面,使学校发展缓慢,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对教师工资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目标与职责没有结合,任务与考核没有配套,效益与报酬没有挂钩。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反复介绍改革思路,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群众组织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沟通上下,疏通情绪,化解矛盾。
3、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改革的政策文件,纠正思想偏差。现行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已经严重影响和阻碍教育的发展。一是教师的竞争意识不够。二是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强。三是教师的师德素质不高。面对教育的现状和压力,我们清醒地看到,教育要发展,改革是出路。通过组织学习,我们的改革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理清思路,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1、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和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按生定编,因需设岗,依岗定责,据岗定酬,全员竞争,择优聘用为原则,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职员工聘用制、工作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分配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新型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机制,并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强化竞争机制,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二是强化激励机制,解决能高不能低的问题。三是强化淘汰机制,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四是强化考核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五是强化保障机制,解决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问题。
2、把握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民主与法制的原则。采取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的方法,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改革的目的不是整人,也不是砸大家的饭碗,而是要打破“大锅饭”,端掉“铁饭碗”。二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各校采取个人述职、群众测评、综合评分、公布考评结果的办法,让每个人都在同一把尺子下量一量长短。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同时实行动态聘任,即高职可以低聘,低职可以高聘,鼓励教师区域流动。三是注重解决改革中的各种矛盾的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处理好群体目标和个人岗位责任的关系,在制定总目标的同时,相应地制定各部门的分目标及教职工的岗位责任,使所订目标既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责任心,又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其次是处理好“多劳多得”和奉献精神的关系,实行“绩酬挂钩”、“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其三是处理好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发挥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整体化作用,建立党员和群众谈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将教师注意力由量的竞争引向质的竞争,由收入的竞争引向素质的竞争。
3、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指导学校改革过程中,我们注意妥善安置落聘教职工,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做到了“无情聘任”、“有情操作”。“无情聘任”是一切按政策规章办事,“有情操作”是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一是保护老教师、病残教师和以往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对这部分教师尽量优先聘用,如校长认为确实难以聘用,则划定年龄界限,帮助办理病退等手续。二是帮助有一技之长或虽无一技之长但愿意服从分配的教师在学校内部梯级流动,即落聘教师向服务性职员岗位流
第三篇:国土引进竞争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队伍建设,增加基层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前沿哨所作用,根据2005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文件和各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的任职批复精神,借鉴山西晋城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先进经验,经局党组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对全局14个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副所长实行了竞聘上岗,对所属工作人员按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宣传发动、报名、资格审查等7个环节的规范操作,达到了选拔人才,优化队伍的目的,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础。
一、引进一个机制
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改革开放、竞争激励是我们的成功经验。对此,局党组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制定方案之初,就把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作为本次基层国土资源所改革的大前提,特别是在所长、副所长的聘用方面,在坚持以往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聘用的同时,大胆引进竞争机制,做到拟聘用职位公开、职数公开、任职条件(资格)公开。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报名,大胆竞争,真正使哪些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组织领导能力强,年富力强,想干事,能干事且干成事的优秀人员选聘到领导岗位上去。在人员优化组合方面,以改过去领导选同志的做法,实行双向选择,即所长选工作人员,同时工作人员也反过来选所长,增强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形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达到以压力促动力,以动力促发展的目的。
二、坚持两个原则
本次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我们在坚持党管干部等组织人事有关规定的同时,将择优录用和公开公平作为两个基本原则,贯彻整个活动的始终。
㈠坚持择优录用原则。根据组织人事和选拔干部有关规定,结合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我们将“优”定到四个点上。即政治素质优,能够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时刻与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无违法违纪等行为;思想道德优,看人品用人,要有服务意识,为人正派,作风扎实,要有大局意识,勇挑重担,务实苦干;业务素质优,国土管理政策性、业务性强,必须精通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并有一定的工作阅历;工作能力优,要有组织领导能力,能够统揽工作全局,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善于破解工作难题,要有一线实践经验,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㈡坚持公开公平原则。立足基层国土所人员、编制等现实,本着维护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原则,首先确定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在全县定编定岗的基层所工作人员中进行。二是竞聘前现任所长一律免职,使全体基层所工作人员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聘。三是将竞选的职位、职数、条件等明确在方案中,下发到工作人员中,使同志们有充分的知情权。四是在人员聘用的决定上,以改以前单纯局党组研究,将决策权下放至科级干部和局属单位、股室负责人,组成20人的评审团,无计名综合评定打分,大家说了算,以成绩决定聘用。
三、重抓三个环节
基层国土资源所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我们拟定7个环节进行规范操作,其中重抓了资格审查、竞聘演讲和优化组合三个关系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环节。
㈠资格审查重实际。在对所长、副所长竞聘资格审查环节我们坚持把软条件,不把硬条件,把实不把虚。在政治素质方面,必须立场坚定,无违纪前科;在文化水平方面,必须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在业务素质方面必须通晓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在工作能力方面,必须有基层一线实战工作经验。而在年龄、身份等方面,只要是特别优秀的,则可适当放宽。
㈡竞聘演讲重实绩。竞聘演讲是体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最有效载体。为此,我们把此作为竞聘上岗的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一是在方案上明确竞聘演讲稿的主要内容,从演讲稿的撰写上看文笔、看业绩、看思路。二是演讲时规定一律脱稿,通过现场演讲看气质、看反应、看胆识。三是明确演讲成绩为综合评定成绩,看以往工作打分,看现场演讲打分,看今后潜能打分。
㈢优化组合重和谐。优化组合的目的是整合人力资源,促进工作开展。为此,我们在人员的优化组合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并做到三个兼顾。一是兼顾个人意愿,先由个人填写拟工作单位申请表,充分听取工作人员的个人意见。二是兼顾所长意见,由所长选聘所属工作人员,维护所长的领导权威。三是兼顾全体人员结构,即年龄上老中青结合,文化水平上高中低结合,性别上男女兼顾,区域上方便生活,力求人和、气顺,增强基层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以和谐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
四、达到四个目的 经过七个环节的规范运作,全县14个基层国土所所长、副所长人选脱颖而出,工作人员得到优化,达到了选拔人才,优化队伍的目的,得到了乡镇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㈢上级部门肯定。从制定方案、研究讨论到组织实施,整个活动的每一环节,我们都积极主动的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汇报、请示,争取大力支持。严格依据组织人事有关规定,按照既定工作方案,认真对待,规范操作,取得了预期目的,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㈣乡镇政府满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效如何,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是关键。因此,在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的每个环节中,特别是在所长聘用的人选上及时与各乡镇党委政府沟通情况,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使国土局一家的工作,变成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的大事,达到了县局派人、用人,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满意的双赢目的。
目前,全县28位新任基层国土所所长、副所长已分赴各自工作岗位,个个信心百倍,士气高昂;所内工作人员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结构均配置合理,人心齐、干劲足,整个基层所干部队伍得到优化和加强。全县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将翻开新的一页。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国土引进竞争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队伍建设,增加基层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前沿哨所作用,根据2005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文件和各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的任职批复精神,借鉴山西晋城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先进经验,经局党组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对全局14个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副所长实行了竞聘上岗,对所属工作人员按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宣传发
动、报名、资格审查等7个环节的规范操作,达到了选拔人才,优化队伍的目的,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础。
一、引进一个机制
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改革开放、竞争激励是我们的成功经验。对此,局党组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制定方案之初,就把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作为本次基层国土资源所改革的大前提,特别是在所长、副所长的聘用方面,在坚持以往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聘用的同时,大胆引进竞争机制,做到拟聘用职位公开、职数公开、任职条件(资格)公开。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报名,大胆竞争,真正使哪些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组织领导能力强,年富力强,想干事,能干事且干成事的优秀人员选聘到领导岗位上去。在人员优化组合方面,以改过去领导选同志的做法,实行双向选择,即所长选工作人员,同时工作人员也反过来选所长,增强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形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达到以压力促动力,以动力促发展的目的。
二、坚持两个原则
本次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我们在坚持党管干部等组织人事有关规定的同时,将择优录用和公开公平作为两个基本原则,贯彻整个活动的始终。
㈠坚持择优录用原则。根据组织人事和选拔干部有关规定,结合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我们将“优”定到四个点上。即政治素质优,能够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时刻与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无违法违纪等行为;思想道德优,看人品用人,要有服务意识,为人正派,作风扎实,要有大局意识,勇挑重担,务实苦干;业务素质优,国土管理政策性、业务性强,必须精通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并有一定的工作阅历;工作能力优,要有组织领导能力,能够统揽工作全局,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善于破解工作难题,要有一线实践经验,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㈡坚持公开公平原则。立足基层国土所人员、编制等现实,本着维护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原则,首先确定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在全县定编定岗的基层所工作人员中进行。二是竞聘前现任所长一律免职,使全体基层所工作人员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聘。三是将竞选的职位、职数、条件等明确在方案中,下发到工作人员中,使同志们有充分的知情权。四是在人员聘用的决定上,以改以前单纯局党组研究,将决策权下放至科级干部和局属单位、股室负责人,组成20人的评审团,无计名综合评定打分,大家说了算,以成绩决定聘用。
三、重抓三个环节
基层国土资源所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我们拟定7个环节进行规范操作,其中重抓了资格审查、竞聘演讲和优化组合三个关系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环节。
㈠资格审查重实际。在对所长、副所长竞聘资格审查环节我们坚持把软条件,不把硬条件,把实不把虚。在政治素质方面,必须立场坚定,无违纪前科;在文化水平方面,必须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在业务素质方面必须通晓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在工作能力方面,必须有基层一线实战工作经验。而在年龄、身份等方面,只要是特别优秀的,则可适当放宽。
㈡竞聘演讲重实绩。竞聘演讲是体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最有效载体。为此,我们把此作为竞聘上岗的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一是在方案上明确竞聘演讲稿的主要内容,从演讲稿的撰写上看文笔、看业绩、看思路。二是演讲时规定一律脱稿,通过现场演讲看气质、看反应、看胆识。三是明确演讲成绩为综合评定成绩,看以往工作打分,看现场演讲打分,看今后潜能打分。
㈢优化组合重和谐。优化组合的目的是整合人力资源,促进工作开展。为此,我们在人员的优化组合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并做到三个兼顾。一是兼顾个人意愿,先由个人填写拟工作单位申请表,充分听取工作人员的个人意见。二是兼顾所长意见,由所长选聘所属工作人员,维护所长的领导权威。三是兼顾全体人员结构,即年龄上老中青结合,文化水平上高中低结合,性别上男女兼顾,区域上方便生活,力求人和、气顺,增强基层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以和谐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
四、达到四个目的 经过七个环节的规范运作,全县14个基层国土所所长、副所长人选脱颖而出,工作人员得到优化,达到了选拔人才,优化队伍的目的,得到了乡镇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㈠选出了人才。通过竞聘上岗,28位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精、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走上了所长和副所长的领导岗位上,达到了选拔人才的目的。特别是14位副所长人选的产
生,为基层工作注入了活力,增加了基层领导新鲜血液,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领导组织保障。
㈡优化了队伍。在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工作中,每个工作人员都进行了一次自我锻炼,经历一次全新的挑战,素质等方面得到了一次全面提高;理顺了关系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整合了力量,增强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的整体能力。
㈢上级部门肯定
。从制定方案、研究讨论到组织实施,整个活动的每一环节,我们都积极主动的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汇报、请示,争取大力支持。严格依据组织人事有关规定,按照既定工作方案,认真对待,规范操作,取得了预期目的,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㈣乡镇政府满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效如何,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是关键。因此,在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的每个环节中,特别是在所长聘用的人选上及时与各乡镇党委政府沟通情况,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使国土局一家的工作,变成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的大事,达到了县局派人、用人,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满意的双赢目的。
目前,全县28位新任基层国土所所长、副所长已分赴各自工作岗位,个个信心百倍,士气高昂;所内工作人员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结构均配置合理,人心齐、干劲足,整个基层所干部队伍得到优化和加强。全县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将翻开新的一页。
第五篇:推动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定稿)
推动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鼓励保险营销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营销员队伍的管理,为保险营销制度的全面改革奠定基础:首先,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理顺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与营销员的法律关系;其次,加强对营销员队伍的管控,规范营销员队伍的招聘,按照体制更顺、管控更严、素质更高、队伍更稳的发展方向,促进营销员队伍的稳定发展;再次,加强营销员队伍建设,提升营销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营销员的准入标准,确保保险营销人员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强化保险营销队伍诚信建设;
二是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保险中介机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专属代理关系和销售服务外包模式,通过专业保险中介渠道逐步分流营销员的销售职能,保险公司则集中力量加强产品服务创新、风险管理、资金运用,走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的保险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逐步实现保险销售体系的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通过网络销售、电话销售等多种渠道逐步建立新的保险销售渠道,最终形成一个法律关系清晰、管理责任明确、权利义务对等、收入与业绩挂钩、基本保障健全、合法规范、渠道多元、充满活力的保险销售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