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
1.1 简介
此次试点改革内容,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入园难”、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重点难点,更遵循了统筹谋划、循序渐进的思路,彰显出我国以坚定的态度、稳妥的步子,勇“啃”“深水区”硬骨头的决心。中央确定深化教改“突破口”
1.2 十大改革试点将全面启动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试点单位,各地各校申报的国家级试点项目即将全面启动实施。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为重点,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十大改革试点,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 试点内容三大类
2.1 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为三大类,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基本任务
专项改革包括十大试点任务: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旨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
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总的来看,试点任务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项任务在确定试点地区时统筹考虑了东、中、西部的布局。教改“深水区”
4.1 教改已进入“深水区”
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为了尽可能地少走弯路,避免折腾,使改革的收益最大化,改革的风险最小化,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做到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循序渐进。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对各项改革都有一个前瞻性的通盘考虑和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和操作步骤。二是突出重点,抓住那些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充满期待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争取突破,不能全面铺开、平均用力。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
4.2 教改领导小组由20部门组成注重跟踪调研确保试点取得成功
为加强对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20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审议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改革试点启动后,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按照试点实施的计划进度,开展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对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要深入分析和系统评估,做好预案,积极化解。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出现大的偏差。
4.3 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
教改试点要在四方面取得突破
着眼于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力争在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是在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二篇:浅谈教育体制改革
在本次学习期间,我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了一些思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规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纲要》,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观念是人们对于人才培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看法或根本观点。人才培养观念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先导,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根据《纲要》精神,我就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促进“德智体美”的有机融合全面发展观念是针对片面发展观念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 就个体的人而言,就是应该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重智育,轻德育;或重德智育,轻体育;或重德智体,轻美育,都是片面发展,而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都提出过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应该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全面发展是一种教育过程,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与培养他们的个性结合起来。总之,全面发展的观念就是要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树立人人成才观念,促进所有学生成长成才
人人成才观念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育人才观,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成长成才。二是社会用人观,应当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树立大人才观,不拘一格选人才。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片面观念,才能把人才强国战略变成自觉的实践。人人都可以成才,需要教育、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努力。
三、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
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纲要》提出: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
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与时俱进
所谓终身学习就是说终其人的一生,都必须要不停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新技术革命带来知识的突变,不但知识总量增长速度惊人,知识的更新周期更是大大缩短。人类文明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学习为生存之道。学习的能力,就是个人将来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对所有人来说,终身学习都将成为一种回报无限的投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学习的全民性,又强调了个人学习的终身性,只有全民族的个人终身学习,才能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五、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形成体系开放的人才培养体制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安排。首先,小学、中学、大学要有机地衔接起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第二,教学、科研、实践要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是教学单位,但也要重视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中体现科研成果,特别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体现在最前沿的课堂教学之中。学校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实践创造良好条件。第三,学校、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第三篇:部队体制改革教育
部队体制改革教育
军队改革2015:裁军启动军队改革
9月3日上午,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将裁军30万人。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表示,裁减员额30万不是简单减掉多少人,而是整个军队体制、编制的变化,会在今年拉开帷幕,但不会完成,而需要一个过程。
2014年4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披露,在2013年12月27日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说,“这些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上述表态意味着,我国这一轮的解放军体制编制调整或将主要在4个领域展开:军队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军兵种的力量结构、政策制度改革。
1、优化军委总部领导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部署,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优化军委总部领导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二是“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
2014年3月19日,由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担任组长的后勤政策制度和保障力量改革专项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成为军改领导小组中的第一个公开亮相的专项小组。
2、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
对于“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摘编》披露,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听取济南军区工作汇报后时说,陆军要转型,必须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在信息化时代,陆军在战争舞台的地位作用、陆军建设模式和运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既要摒弃那种认为“陆战过时”、“陆军无用”的思想,又要摒弃“大陆军”思维,搞清陆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使命任务,找准陆军在联合作战体系中的定位,加快推进陆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他同时表示,“军委要加强对陆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搞好陆军转型的总体筹划和指导。”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军队在人数和结构上一直是陆军为主,而在国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空军早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去年国防部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首次披露,在我国230万的军队总人数中,海军有23.5万人、空军39.8万,而陆军,仅是机动作战部队就有85万人。
不仅是人数悬殊,实际上,在中国军队中,海、空军的地位一直无法与陆军对等。目前,七大军区司令员至今仍是清一色的陆军将领。
3、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
从《摘编》披露的内容,习近平对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非常重视。
在2013年12月27日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说,“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重中之重。现代战争需要高效指挥体制。我们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方面作了不少探索,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搞不好,联合训练、联合保障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建立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要有紧迫感,不能久拖不决。”
事实上,这两年来,中国军队已经探索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建立。
一个例子是,去年,有外媒报道,中国已成立东海联合作战指挥中心。7月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记者就此向国防部时任新闻发言人耿雁生求证时,耿雁生没有直接进行否认,只是表示:“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必然要求。我军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4、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
《摘编》中的讲话显示,习近平对于军队政策制度改革也十分重视。
事实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了“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体系”的改革目标和任务。
2013年12月27日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说,“由于多方面原因,干部考评、选拔、任用、培训制度还不够健全,征兵难、军人退役安置难、伤病残人员移交地方等问题依然存在”。
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一大核心工作就是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这既是现代军队发展的趋势,也是目前多数国家的共同做法。
军官职业化制度通常包括4项内容:一是根据任务和作战需要,设置军官岗位;二是根据岗位任职需要,打造能力素质;三是根据军人职业特点,确定优厚工资待遇;四是根据军队建设规范,构建军官管理机制。
根据国防部发言人2014年2月在例行记者会上的表态,军官职业化改革目前正处于研究论证之中。
除了军官职业化制度这一大核心,在涉及军队政策制度方面,文职人员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等都是需要着手调整的方面。
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是要把钱和物管好用好,提高军事经济效益。2013年12月27日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说,“重点是预算管理和审计制度改革„„把军费投向投量搞得更加科学,千万不能让国家投入的钱打了水漂。”
军队改革2015: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是反腐需求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立军之本、强军之魂,规定和确保我军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2014年11月3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头版二版刊发中央军委法制局文章《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行动纲领》,文章从六大方面阐述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战略部署。
文章称,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核心和根本要求,从法理上坚决捍卫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旗帜鲜明批驳“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与时俱进健全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规定,以法治强制力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原则和制度落地生根。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必须健全完善和坚决落实相关制度规定,确保全国武装力量由中央军委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切重大问题由中央军委主席决策和决定、中央军委全面工作由中央军委主席主持和负责。
文章指出,确保作风优良,必须把我军长期培养和形成的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制度化,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坚决查处和纠治不正之风,保证部队始终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永葆红军本色,传承红色基因,树好人民军队好样子。
文章认为,坚持以法治强制力保障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改革决策一旦做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严肃改革纪律,决不允许讲价钱、搞变通、打折扣,对落实改革任务不力、干扰改革、阻碍改革以及在改革中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作出严肃处理。
文章还强调,加强对党员干部、班子成员特别是书记、副书记的监督。注重军人委员会、军人大会等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官兵在监督法规制度执行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社会监督,健全完善社会舆论监督的制度规定,规范和扩大公众知情的范围和方式。
文章专门提及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这是健全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迫切要求,也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任务。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调整改革军队纪检监察领导体制。加快军队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报告、约谈、处置反馈等制度。创新军队巡视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实现巡视工作全覆盖,强化巡视成果运用,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改进巡视报告、移交、反馈、整改情况公开等工作。
文章最后说,从我国我军实际出发,汲取中国古代军事法治文化精华,借鉴外国外军有益经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理论,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加强军事法治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以及国际军事法理论等研究,力争在破解依法治军突出矛盾问题上取得新成果,在依法治军重大理论研究上实现新发展。加强军事法治理论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军事规则制定,增强我国我军在国际军事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四篇:教育体制改革建议书
建议书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建议
尊敬的校领导:
我叫郁迎海,是电信学院10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喜欢琢磨事。以下就是这段时间我的所想。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就斗胆提了出来,还希望我的小小建议的归宿不是废纸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我们的教育事业只是在发展的狭义范畴内徘徊。甚至我们现在在很多方面所奉行的仍是因袭了几千年的模式,事实上,这些模式早已不在合时宜,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可以更好地取代他们的新模式而已。当下,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已成为一件势在必行的事了。而打破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模式无疑已经是我们实施教改计划的当头炮了。只是改革存在太多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以至大家都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走,甚至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切入。再加之众多其他因素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教改走进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这种关系到民族的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时刻,教育界急需一个勇敢的先锋去迈出这伟大的第一步,急需一个可以引领全国教改从迷茫走向成功的先行者。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然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机会和挑战面前是必须有勇于担当勇士勇敢地站出来的,站出来去为关乎民族兴盛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的。
我校作为一个志在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的工程院校,在以上的选择面前理应当仁不让。今年是我校建校30周年校庆,建议学校借此契机向国家教育部提出申请,申请我校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第一所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院校。
我个人认为,狭义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可以理解为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倘若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得到改革,那么广义的教育体制改革即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实现也就犹如顺水推舟了。
以下是我个人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若干建议:
从理论上讲,而教育理念指导着教育模式,而教育模式又影响着教育理念。就好比火车和铁轨的关系。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教育模式的落伍,以至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严重脱轨。所以要改革就必须从教育模式改起。并且高等教育正是腐朽的教育模式藏污纳垢的地方。而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又必须从对学生的考察模式的改革做起。所以考察模式改革才是一切改革的基础之基础。
任何改革都是以适应时代要求的需要为基础的。当然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不会是例外。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大部分的信息我们可以轻易地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英特网,书籍等)检索到。而我们这些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却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对那些可以轻易检索到的信息进行大脑的储存。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现代教育事业前进发展的最致命杀手。基于这样的既成事实,我们的考察模式也是一直围绕着对信息的储存而进行的。这一切自然成为我们当代教育悲剧之所在。我曾读过一本书名为《北大毕业等于零》书,书的作者是一位北大毕业生,书的内容讲的是:作者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在北大学到知识别人却可以在几十秒时间内通过很简单的方式检索到时的感受。
我的建议是:
(一)将理工类的所有学科的考查方式都设为开卷考,以便留给学
生更多的检索时间和更大的检索空间。让我们这些信息社会的人充分利用起社会带来的有利条件来。同时将我们一直被抢占的大脑空间留给真正有必要储存的事物。支持以上建议的几点原因有:(1)开卷考试的考察模式可以脱开大学考试考察内容肤浅的局限,使以往考察的深度和广度的束缚得到解放。(2)对学生的检索能力是一种直接的锻炼,更多地为学生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做准备。(3)使这样的开卷考可以在每一章节的学习结束之后进行,考试时间可以延长到两到三小时。这样的章节考一方面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巩固和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在考试中学习的机会。而事实上,我们现实中的考试已经成为我们的某些学科的学习终止符。我想在这一点上,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对于一些文史类哲学类的学科应该采用更开放的考查方式。
比如对相关的内容做针对性的课题设计或者是采用写论文的形式来反映
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查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是一种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更是对学生整体性地分析问题能力的锻炼。而不是采取枯燥的问卷形式,考完就对所学内容挥袖告别。
(三)强烈建议学校为同学们开设哲学类的课程,而不是仅仅硬性
地要求学生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开设一些比较贴近学生们实际的课,比如说哲学课上为同学们讲讲生命,讲讲爱情,讲讲友谊,自由,信仰······我个人认为,当今的很多大学生生活迷茫,价值观缺失就是由于对生命,对爱情,友谊······关乎的事物思考的太少。
(四)针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差的现象,我建议对学生进行间断
性的军训。比如每周一天的军训。训练的科目可以涉及到一般部队的所有科目,如越野,格斗,射击,危急自救······训师可以聘请退伍军人。如果这项得以实施,我们的学生不再会有不整内务,沉迷游戏的现象了。平心而论,作为一个学生,上述所讲的每一条都是我们所喜欢的,认可的,真心接受的。因为这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
虽然我们在好多方面所做的努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各种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现行的部分实验教学模式都是非常合乎时宜的。还有我们的部分专业开设了信息检索这门课。这起码可以说明我们的领导已经意识到我上述所讲的内容。但是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些根本不足以撼动教改的大树。我个人的观点是:既然要改,就要改的彻底。只有彻底地从根本上有所动作,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我的建议可能不是很成熟,但我个人认为这几条建议还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的。最起码需要的经费不会太多。除了每周一次的军训需要投入一点钱之外,其他的几条建议的实施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或许只需要教务处颁布几条政令,学校上下开几次会,达到大家都能领会精神——知道怎么操作就可以了。操作失败了,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大不了照我们的老路子继续走,倘若有所成效,那我们的前途可就广阔了。所以我们还是不妨试试吧!
2012年4月7日星期六
电信101班郁迎海
第五篇:教育体制改革 新闻发言人
1.现阶段有网友热议,英语将在2016年退出高考,并且语文的成绩将会提高到200分,针对这一新的改革,请你以社会成员的身份阐述你是如何看待的?改革,必然会众说纷纭,例如以下社会现象,如增加费用负担,社会化考试的推进,可能会出现一大批以“经营者”为目的的集团,形成吸金市场,在者是学业负担。有人认为,根据教育部规定,英语高考社会化后,仍是高考录取的参考之一。这会导致考生不停地参加考试,不断地参加补习班,以刷新成绩、竞争胜出,从而给学生学习带来新的负担。但是,英语社会化考试是大势所趋,这有利于英语教育回归本质。考试政策是指挥棒,对教学存在导向作用,英语也不例外。之前英语教育之所以受到非议,是因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英语被越拔越高,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很多人虽然得到了高分,但并没有沟通能力。社会化考试,则有利于英语纠偏,恢复英语教学的沟通属性,同时增加了考试机会,有利于学生灵活安排。两害相权取其轻。不能因为英语社会化考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从而放弃英语改革。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提前考虑,充分应对,总能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当然,这也提醒有关方面,不能把英语社会化考试当作是“甩包袱”,而应该以更大的智慧和责任,去破解英语社会化考试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弊端。
2.随着异地高考政策的展开,陆陆续续的随迁子女感受到了优惠,请你以一名北京市民的身份对此政策进行评价。
异地高考政策的开展,首先体现了对人权关怀,但是流动人口在输入地的居住时间长短、纳税情况、流入地的承载能力以及随迁子女在输入地的教育完整性等都有可能成为考量的因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本地学生压力,外地孩子不断涌入,占用了过多的本地教育资源,同时,给予城市更大的压力,在住房,医疗,就业等方面资源人均占有率会降低,必然会导致本地区的不满,所以说该项政策能否长期坚持下去,依旧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学校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区学校每个班的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数的班,出现了“大班额”这种现象,请问教育部门有何量测?
答案:针对这个问题,1.加强管理,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切实控制班级人数。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建立健全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严把转学关口,严格转学的条件和程序。2.实施多项教育工程,增加基础教育资源。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特教工程、教育灾后重建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做好现有学校的改建扩容工作,以解决学校班额过大问题。3.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分区域、分步骤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4.努力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遏制部分城市学校大班额
问题。严格实行划片就近免费入学制度,从招生制度上遏制“择校热”,均衡配置初中生源;建立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推进区域一体化办学,通过联校、联片和集团化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办学差距。5.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缓解普通高中入学压力。给予学生多方面选择,实现中、高职相互对接,开辟升学深造通道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职普比例大致相当,促进了职普协调发展,减轻普通高中入学压力,缓解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
4.近几年,校车事件频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甘肃省校车事件的发生为始端,请你以政府人员对此类型事件做出整改计划。
校车的配备是对中小学生人生安全的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增加人员的调度,切实保障儿童健康。二是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车安全工程。积极探索符合本省实际、能够满足学生乘车需求的校车运营模式,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校车服务,减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风险,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建立完善以县级运输经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客运模式积极探索校车业务外包和学校周末轮休制度,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切实规范接送学生车辆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强化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通过上交通安全教育课、主题班(队)会、法制讲座、设置交通安全宣传展板、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安全教育家长会等形式,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使学校、家长、校车经营单位、驾驶人和中小学生及时了解、遵守相关规定,自觉抵制乘坐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车、农用车、载货车、报废车等车辆,教育学生安全出行,进一步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切实防止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5.近些年,高考的改革力度愈加增大,提出了高考文理不分科,减少考试科目的提案,请你以一名在读的高中生,结合实际对于此项提案做一简单评述。
文理分科不再实施这一提案必有利弊,与以前相比,学习科目的增加以及时间,精力的分配,都是有了一个新的挑战,同时,对于理科优秀,文科薄弱的学生来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成绩。但是,文理不分的安排,更大程度的给予了“全营养”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文理的全面开展,我想教育部门也会对此做出合理的调整,从课程难度,以及课时安排这方面都会有合理的解决,总体来所,我个人还是持赞成意见。(自己写的,到时候这个可以临场发挥)6.近期网上报道各类虐待幼儿事件,我省近年在加大幼儿园,而且您在报告中提出今后将加大建设,势必要加大招聘教工,我们如何把好质量关来杜绝此类现象?谢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严把各类保教人员入口关。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等均应取得岗位任职资格,实行持证上岗。目前尚不具备相关任职资格的在岗人员,要通过在职培训等多种
方式在3年内取得任职资格,逾期仍未获得任职资格的一律不得继续在岗工作。二是努力提升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创新幼儿教师补充机制,大力实施“幼儿教师特岗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到幼儿园任教。在全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并逐年扩大学前教育招生计划和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依托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及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分层承担全省幼儿教师培训任务,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比例。三是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与正确的专业态度,引导教师自觉学习与积累各种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不体罚、变相体罚或虐待幼儿。
四是依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福利和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国家各项工资福利待遇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保障民办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民办幼儿教师在职称评定、资格认定、学习培训、评优选先等方面与公办幼儿教师享有同等待遇。要参照当地公办幼儿教师工资标准,合理确定民办幼儿园教师和聘用教师的工资标准,并按照国家政策,为他们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7.王厅长您好,甘肃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下一步,省教育厅如何更加有效地规范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一项动态性的工作,随着教育发展变化始终存在。我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地予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适应和推进了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省教育厅已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意见》(正在征求相关部门和各市州意见)。我们将采取以下有力措施,确保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
一是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严格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和教育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
二是保留必要的村学和教学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必须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村仍需保留必要的小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必须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和上学难问题的出现。对于保留和恢复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管理,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三是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县级人民政府必须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审批等程序。要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学校教师、当地群众、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多数学生家长、多数当地群众反对或多数听证会代表反对,学校撤并
后不能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并入校寄宿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撤并后形成超大规模或“大班额”的,均不得撤并学校或教学点。对于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如果至今还引起当地大多数群众反对的,确有必要应该由当地人民政府重新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学校调整撤并过程中,充分考虑义务教育学校高年级学生的寄宿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寄宿制学校配备教室、学生宿舍、饮用水设备、厕所、澡堂、取暖等必备设施。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有计划、多形式地丰富寄宿生的课内外生活,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