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教育人民办 办好教育为人民大全
人民教育人民办 办好教育为人民
兆田小学祁学兴
兆田小学位于新城子镇西部,地处永民公路以北,西大河古河道以南,海拔2409米,古时经官方备案,朝廷发诏开垦的荒地称“诏田”,因“兆”与“诏”同音,后称兆田。现有6个村民小组,411户,1724口人,全村土地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20亩,人均2.6亩。兆田小学初建于1973年,借民房办学,缺桌少凳,条件十分艰苦。后经勤劳的兆田人民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捐物筹劳,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一所有土木结构的校舍,有沙石遍地的操场,有土垒夯筑的围墙的兆田小学。1985年,兆田小学占地面积1333.4平方米,土木结构校舍4栋,其面积528平方米。1987年,该村村民陈泽樟、陈泽栏等人,为教学育人,造福后代,带头捐款3万多元,使兆田小学的硬件、软件设施得到大的改善。
1993年,永昌县政府制定《永昌县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实施方案》,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指导下,提出“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批达标”的原则,以群众集资为主、国家投入为辅,改善办学条件,开展“普九”工作。1994年开始,兆田小学分步实施“普九”硬件达标任务。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大会协助下,对校舍、运动场、体育设施、教学器材等进行更换、翻新、添置。1995年,实行行政系统和教育系统义务教育“双线承包责任制”,即以县、乡镇、村为一线,县教育局、学区、学校为一线,层层确定责任人。采取“四包”的办法:一是乡、村包入学率,负责动员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二是乡、村、学校包巩固率,实行学生辍学报告制度,确保辍学学生及时返校;三是学校包毕业率、合格率,抓管理,保质量;四是县、乡、村、校包完成率,实行小学生由学区统一编号管理制度,并根据季节特点,秋季抓入学率,春季抓巩固率,全年抓合格率。新城子镇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实施细则,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和义务教育证书制度,保证所辖区域内的少年儿童按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随着兆田小学设施的改善,学生入学率达100%,在校学生巩固率100%,学生毕业率100%,学生普及率100%。
1996年至1997年两年的“普九”达标建设,兆田小学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顺利通过甘肃省“普九”达标验收,校园通过绿化、美化、净化,焕然一新,教学仪器、器材和实验教学开出率均达到省颁二类标准。2004年,兆田小学配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并投入使用,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并开设计算机课程,电化教学进入课堂,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5年,由金昌市教育局等单位资助下,全村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一所高标准的全日制六年制小学,形成“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校园似花园,学有人教、教者任重”的良好局面。
兆田小学在勤劳的兆田人民的尽心呵护下,现占地面积9960平方米,生均91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生均8.1平方米,硬化面积3800平方米,绿化面积4465平方米,操场面积5035平方米。学校图书2000余册,生均16册。现有6个教学班,109名学生,10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9名。学校有镇级骨干教师3名,高级教师2名,一级
教师3名,大专学历9人,中师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有4栋教室,两栋办公室。有图书室一间,仪器室一间,计算机教室一间。学校操场占地600平方米。学校以“厚德、博学、励志、笃行”为校训,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学高身正、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开拓创新”;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尊师重道、乐学善思、身心两健”,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在中心小学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考评列中心小学前茅。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在中心小学连续三年统考成绩列全县中上水平的大环境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努力创新,以教研促教学,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正向更高标准的方向迈进, 在不远的将来,兆田小学将成为农村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二篇: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1
人民教育人民办
办好教育为人民
——大梁子小学的今生和来世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赫章县松林坡乡大梁子小学面临的是地势偏僻、设施简陋、师资薄弱的困境。该校是所民办小学,已有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了。四十多年里为大梁子村的文化启蒙、人才奠基、家乡建设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炼就了大梁子人的坚强意志,炼就了大梁子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为了大梁子小学的前途,为了大梁子村的将来,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梁子小学立足现实,群策群力,向困难发起了进攻。
一 大梁子小学地势偏僻、交通不便
大梁子小学座落于赫章县松林坡乡东北角,位于大梁子村的下姑开组,距乡政府三公里。该校东邻冲子组,西接大梁子组,南连河边组,北界上姑开组,东南遥望街上组,仅有一条黄泥小路由乡政府通往该校。学校靠山而居,三面是河。涨水季节,除上下两姑开组的学生能顺利上学外,其余四个组的学生均受洪水威胁。
二 大梁子小学校舍紧迫、设施简陋
2003年10月在团县委的联系下,在香港慈恩基金会及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援助下,把已经坍塌的老瓦房换成了一座崭新的教学楼,于200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现在的大梁子小学,占地面积已达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0平方米。有教室6间,小办公室2间,392平方米操场一块,40平方米厕所一个(男女各6个蹲位),“远教”室1间,图书室与办公室合为1间;有图书350册;无仪器设备。学校无围墙、无护堤,周边村民牲畜时常游放校园,少数无聊人员时常游窜校园,教学楼基脚附近偶有塌方,威胁着教学楼的稳固。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安全,制约着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 大梁子小学教师紧缺、学历不高 该校现有教职工7人,其中公办教师5人,代课教师2人。教师人数少,学历不高,且多数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够强。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3人,少数民族学生约占总数的26%。服务半径内近25%的适龄儿童不愿在该校就读,辍学或转学到他校去了。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实是一大难题。
面对困难,大梁子人民没有放弃,即使把子女送入他校,也不忘为大梁子小学献计献策。因为,老天不会怜悯穷人,命运不会关照穷人,好事不会莫名砸到大梁子小学的头顶上。大梁子小学的命运,掌握在大梁子村人民群众的手中。大梁子小学新任校长熊伟,男,汉族,29岁,大梁子人。2006年8月主动申请从松林坡乡初级中学调入大梁子小学,和全校师生一起,和大梁子人民一起,挑起了大梁子小学的命运。
一年来,学校虽无太大的改变,但学生稳住了,教师有信心了。熊校长通过一个学期调查研究和精心准备,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于2007年6月6日筹建了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由21人组成,主任熊伟,副主任肖前龙,成员有:政府分管领导1名,教师代表2名,宗教代表2名,知名人士3名,企业代表1名,妇女代表2名,学生代表2名,村委会成员4名,组干部2名。
首先 捐款办学
学校“管委会”和“村委会”一起,于2007年6月20日发出倡议:捐款办学。募捐来的资金,除用于添置教学设施外,余款作为“教育储备金”,专门设立信用帐户,专款专用。到目前为止,捐款已近10000元。在此过程中,款子边集边用,已加工课桌凳65套,床三架。募捐还在进行中。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点点,汇流成河!援助大梁子小学的发展,将改变大梁子村下一代人的人生。大梁子村的父老乡亲是热情的,他们捐出的每一块钱,都留有大梁子人永不退却的体温。
其次 申请资金办学
2007年7月10日,《松林坡乡大梁子小学关于申请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报告》拟定。《报告》指出:
1、目前学校急需进行以下所有项目建设。篮球板架一副,约资金4200元;课桌椅70套(双人套),加工资金约3800元;办公桌3张,加工资金约200元;图书架2个,加工资金约50元。这些项目建设已通过群众捐助得以解决。
2、护堤及舞台,预计资金12000元;连接冲子组、街上组、大梁子(含河边组)的三座桥,预计资金15000元;进校公路预计资金10000元;围墙预计资金42500元。要完成以上项目建设,至少需要资金75500元。松林坡乡人民政府经研究,决定拨款先修建三座桥,余下项目待定。
再次 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有人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此话虽有偏激之嫌,可也不无道理。该校的师资问题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松林坡乡大梁子小学学校发展报告》强调:“计划在下期内向上级部门争取5名专业教师,解决教师缺编危机。”教师队伍充实了,学生就被吸引了,家长就乐意送子女入学了。该校将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再由骨干教师培训全体教师,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使之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该校将不断和周边学校和外界学校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谋求共同发展。
“兴国必先兴教,治穷必先治愚”。孩子是家庭的寄托,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面对现实,困难重重,熊校长和大梁子人民感到了肩头担子的沉重。但他们看到了200多名学生的希望,看到了大梁子小学光明的未来。
第三篇:端正行风树形象 办好教育为人民
端正行风树形象
办好教育为人民
——阜余中学2010年行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廉政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实现我校教育质量持续性、跨越性发展的目标,一年来,我校抓住治理乱收费、“两免一补”、校务公开、行风评议几个重点,强化管理,规范操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加强的教育行风建设。现将我校一年来的行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任何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是关键。我校领导一班人十分重视行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其作为增强教师素质,提高学校质量,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工作来抓。年初,学校围绕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签订的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以党支部为龙头,以工会为主体的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大家能围绕各自分管的目标任务,想方设法,真抓实干,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二、内强素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一年来,我们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加强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在继续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今年又在广大党员和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创先争优”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觉悟。二是对学校总体工作、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学校整体开展了“三让一树”活动,即“让家长满意,让群众放心,让学生成才,树文明校风”活动。对校领导班子提出了工作自律“八不让”,即:不让任何一名师生在我这里受冷落;不让领导布置的任务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应传递的信息在我手里中断;不让正在办理的文件在我手中积压;不让任何差错、失误在我手里发生;不让不文明现象在我身上出现;不让各种不良之风在我身上滋长;不让学校的形象在我这里损坏。对全体教师实行了师德量化考核,不断对教师加强依法执教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修订印发了《阜余中学教师师德考核实施细则》,从本起,对所有教师逐人实行师德量化考核,建立了专项登记档案。同时学校要求教师签定《师德承诺书》,在校均要遵守新颁布的《中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规定”和六条禁令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学校通过设立师德监督员,加强教情学情调查,设立校长信箱等形式,及时发现师德师风问题。对个别有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教师进行了及时的批评教育。通过近一年来师德师风的整顿治理,我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2名同志受到了镇党委、镇政府的表彰奖励,1名同志光荣入党。
三、外树形象,打造教育行风品牌
教育行风的好坏,要靠社会各界来评价。一年来,我校在行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密切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突出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质量问题、学校收费工作、“两免一补”工作、校务公开工作、行风评议工作这几个重点,强化管理,规范操作,精心打造我校良好的教育行风品牌。
1、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年来,一是学校先后修订了《阜余中学教师考勤制度》、《阜余中学值周值班制度》、《支教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20余种,为规范学校管理提供了科学有力依据。二是严格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评优、绩效考核、岗位竞聘等工作的操作程序,以工作实绩为基础,阳光操作,客观评价每位教师,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严明工作纪律,狠抓工作作风,力促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了校长办的督导、协调的监管职能,对学校常规工作和临时事务性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协调,严格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由于学校管理措施得力,教育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县质量检测中抽测学科成绩乡镇名次由全县第十名提升至第五名。
德育、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成效显著。一年来,学校狠抓学校德育和学生素质教育,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10月份县上举行的中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中学组第二名的较好成绩。扎实了开展“养成教育月活动”,并将学生养成教育作为学校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此外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育人水平得以提升。一是狠抓师德建设,多方搜集师德教育素材,充分利用政治学时间强化教育,同时建立完善各种监督考核机制,全面提升师德水平。二是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县教研室组织的文本性教研成果征集活动中,我校共上报各类成果40余篇,师德建设措施得力,教师培养注重实效,整体育人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校园环境大为改观。上半年,学校重点实施了主题文化提炼工程,在校园醒目位置展示了校园文化主题内涵及意义,重新制作了学校三风牌,在教学楼走廊、宿舍、厕所等醒目位置安装了各类标志牌,让面面墙壁会“说话”,让一草一木能“育人”。同时以“河”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主题,赋予它团结协作、勇往直前、拼搏不息的主题精神。围绕该主题,狠抓 “三风”建设,扎实开展各种主题教育,通过活动的开展,文化精神以逐渐深入人心,不断激励师生奋发向上。
安全管理进一步精细,教育大局安全稳定。半年来,学校以防校园暴力事件为重点,积极构建安全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预案,夯实安全责任,适时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加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管理;坚持安全每日一提醒、每周一教育,每月一次大型活动,安全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师、教案、考核、奖惩“六落实”;坚持安全工作周抽查月汇总制度,安全隐患整改验收制,有力的保障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2、规范了学校收费工作
我校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政策,按程序规范操作。在学校收费程序上,我们做到了“四公开,一监督”,即学校设立永久性公示栏,并在醒目位置悬挂收费公示牌,开学时公开了收费的依据、项目、标准和用途,对外公布了收费举报监督电话,全面宣传收费政策,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学校里的一切代办性服务项目(包括学生教辅用书、保险、作业本和校服的推荐使用工作),我们始终能坚持“县上统一政策,学校宣传推荐,学生自愿选择,规范运作管理,努力搞好服务”的原则规范操作。目前,全校未发生任何形式的乱收费现象。
3、按要求做好“两免一补”工作
根据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要求以及县财政局、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对全校699名中学生全部免除了杂费和书本费,对159名困难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为了切实把党和国家这项阳光工程做实做细做好,我校高度重视,认真宣传,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做好兑现,真正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带来的温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积极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我校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向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国家“两免一补”工作的政策规定、目的意义,使国家这项阳光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组织管理。“两免一补”政策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涉及着党的形象和千家万户的利益,我校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认真做好组织管理工作。①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校务会成员、班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评审工作小组,负责“两免一补”困难学生的评审、汇总、上报和协调等工作。②在具体实施中,我们组织教师走村入户,深入学生家庭,认真摸清底子,定好受助对象,优先保证孤儿父母及本人残疾,天灾人祸,家庭成员长期患病,计划生育困难户以及高寒边远贫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决不搞平均分配,优亲厚友,轮流享受。③严格申报程序。学校首先根据上级下达的贫困生指标名额在校内和镇政府所在地进行公示;然后向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发放“两免一补”申请表,由学生填写经村委会证明后,报学校汇总初步拟出受助学生名单,再次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最后,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确定受助学生名单,由学校校委会、评审小组审定后报县教育局、财政局备案。④按要求认真做好公示,做到“四公开一监督”,即分配名额公开、享受条件公开、评审程序公开、核定名单公开,广泛接受学生、教师、群众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⑤严肃纪律,强化监管。学校把“两免一补”工作纳入学校收费管理工作和年终考核奖评的重点内容之一严格检查落实,对工作中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出现不公开、不透明,贫困学生“应享未享”或群众举报上访等问题,一经查实,严格追究责任,纳入岗位责任制予以量化考核;⑥按时足额兑现。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我们在县上资金拨付到校一周内,由受助学生家长及监护人带私章直接到学校总务处领取,无任何拖欠、克扣、挪用现象。⑦建档及时,管理规范。我校每学期的“两免一补”工作档案,如申请表、上报名单、签字册、拨付帐单票据等都能及时归档,规范装订,妥善保存。
4、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了校务公开工作组织机构和制度,制订了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由工会组织牵头,成立了教代会,完善了学校内部的民主监督机制。校务公开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建有专档。二是学校的政务、财务及办事程序一一做到了透明和公开,所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如评优、晋职、考核、奖惩、绩效工资发放等,都制定出了公平、公正、操作性强的量化考核办法,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才付诸实施。学校的财务预决算于每月按时向教职工公示、公开。三是贫困生救助工作,我们对受助学生做出了明确规定,教职工、镇村干部和个体户、富裕户子女均不得享受。对受助对象实行逐级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才实施。总之,学校都能对重大决策、财务收支、开学收费、基建项目招标、评优树模、职称评聘、工资晋升、绩效工资发放、物品采购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上墙、上会、上报等形式全面公开,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目前,全校校务公开面已达100%,师生满意率达95%以上。本,我校创建镇级民主管理示范校,已通过初步评估验收。
4、搞好行风评议工作
我校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于11月份主动聘请行风监督员,到学校座谈参观,调查了解,现场量化打分,集中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反映群众的心声。学校能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积极整改完善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行风廉政建设迈向更高的水平。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校风端正,教风浓厚,学风纯正,群众评价、社会声誉越来越好。展望未来,我们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干好今后的工作。一要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大学校内部管理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常规教学,严格学生管理,浓化教风,优化学风,不断端正校风。二要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坚决做到不滥收费,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三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努力办好阜余人民满意的中学教育,给镇党委、政府和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考核备查材料参考目录
1.2010年学校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工作计划、总结等,班子成员个人廉洁自律小结。
2.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会议记录本(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等)。
4.学校大宗物品采购、招标小组名单及物品公开采购、基建项目、经营承包公开招标相关台帐。
5.校务公开相关材料。
6.党风廉政建设信息报送材料情况。
7.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材料。
第四篇:怎样办好人民满意度的教育
怎样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坚持以学校内涵为发展,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努力塑造学校教育的良好形象,促进学校健康发展、高速发展、持续发展。特别是完善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有效执行,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学质量才能稳中有升,各种活动开展的才能扎实有效。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新局面才能形成。
一、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创建和谐型校园。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只要有了服务,我们的干部深入了课堂,才能指导老师的教学;只要有了服务,我们的干部才能愿意带领老师走街串户上门家访。这些行动,不仅改善了干群关系,还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德育常规管理。通过坚持班主任每月例会制,“文明班级评比”制,“文明监督岗”制,“主题班会”制,“常规检查”制,以及班主任津贴的绩效考核等制度,才能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调动好班主任的积极性才能让班主任做到“课外访万家”工作,在田间地头,在农户家里,在大街小巷,我们的老师走村串户,把教育良方,把教育优惠政策,把老师的关爱送到了家长心里。在周末,在夜晚,在茶余饭后,常常看到我们的老师结伴而行,把家长的建议,把父母的期望,把社会的关注带到了学校,才能促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二、创新德育工作新模式,创建平安型校园。
1、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建设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结合每周流动红旗的评比,学生积分卡的积累,保证养成教育的经常化,并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建设安全文明校园,确保校园平安。学校应该与班主任、科任老师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了“一岗双责”制度,以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学校应
1该联合交警中队检查家长租用车辆,与车主和家长分别签订了《学生乘车安全责任状》,明确了车主的安全责任,及时下发安全整改书,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学校应加强班主任的联系沟通与指导,及时了解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上下楼梯拥挤的现状及时调整放学时间和安全保卫方式,确保做操和放学的活动安全。
三、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办好学习型校园。
1、狠抓常规教学,优化教学质量。以教学为日常教学工作着力点,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2、“考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没有考就不可能达到标准。期中考试学校应该严肃考风、考纪。
3、教研组校本开展应该扎实有效。开学初各教研组认真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切实保证各种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坚持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主阵地的教研之路。“课内比教学”工作一开始,人人讲课,人人说课,人人磨课,才能有力地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四、创建办学特色,构建效益型校园。
1、强化课题管理,以课题研究来引领学校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
2、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工作,才能推动老师的课改热情。为了把“课内比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应该全力推进“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 工作才能持续深入开展。
3、突出活动抓手,营造多彩生活。在紧张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立足可持续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指导。
五、强化总务管理,构建节约型校园。
1、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2、强化总务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做好学校现有设备的维修,能做到及时组织力量维修,确保学校工作正常开展。建立“每周菜谱”,食堂管理才能跃上新台阶,饭菜品种多样,价廉物美,家长、教师、学生都拍手称好。
3、严格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使学校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六、正视不足寻找差距努力打开新局面
1、制度执行仍需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深化。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应该落实到位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部分老师的职业倦怠。
2、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力度不够,科研兴校的意识、热情不够。
教研活动借故不参加或参加时不专注,教师学习不够深入,课题研究雷声大,雨点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是新的起跑线,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校上下必须拧成一股绳,各司其责,各尽所能,以全面推进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教育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求发展,外树形象创品牌,努力建设和谐型、平安型、学习型、效益型、节约型五型校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人民教育
自问自答,自我评课
——读《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有感
承德县承希学校王敏
以前经常指责学生不知道扪心自问。经常告诉他们每天一定要问问自己,今天学会了什么?今天有没有进步?今天做没做错的事情?等等。我说,“如果你们能够坦然的回答自己的问题了,就证明你们能够做好自己了。”可我从没想过如果对自己的教学自问自答,自己是否也能够很坦然。
最近读了《人民教育》第六期中,由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敏勤所长所写的《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一文,感到了自己是,严于律人,却宽以待己,实在是不对。的确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自己的课堂提出问题,提出能够证明自己的课上得是否高效的问题。当然如果我能够骄傲的回答这些问题了,也证明我能够把握好我的课堂了。那么今后的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评委应该是自己,要回答自己四个问题:
一,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二,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三,让学生怎样获得?四,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
读过了作者对每个问题的分析之后,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照目前的4+4N模式去上每一节课的话,我们对自己课堂的评分就不会低。为什么这么说?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不就是我们严格过的教学目标环节吗?让学生怎样获得,当然是先学后教了。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话,辅以专项训练,并关注每个学生,那么每个学生达成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是没有问题的,那么课堂自然会实现堂堂清,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王敏勤所长所指出的:有的老师说我这节课的任务还需要课后两个自习或几个小时的家庭作业才能完成;
大部分学校是课前有预习学案,课后有巩固作业,可以说一堂课前后夹击,学生没有轻松的时间。甚至有的学校搞循环式教学,不分课上课下,课堂无边界;在一些同课异构活动中,同样上一节课,有的老师提前让学生用了3-4课时预习课文,并与学生进行反复演练,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展示表演,听课的人都为之惊叹;有些教师在“达标测试”环节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①只检查好学生。②虽然全部检查,但对落后学生没有补救措施。有些教师在下课前也搞全班检测,做对的举手,但对没有举手的同学教师没有问错在什么地方,课后谁来给他补课,何时汇报结果。等等这些现象确实存在于个别教学案例中,甚至有的问题还是普遍问题。
我们不能轻视这些现象,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些错误是我们不经意犯下的,也许一犯就是顽固不化,一犯就成了自己的跑偏的“风格”,多少年改不掉。
我说我们只要吃透了4+4N教学,就会做好高效课堂,可我们却存在这么多问题,是什么原因?这就不言而喻了:我们的4+4N的步子没有走稳,没有走实,没有走好。作者在文章中给我们做了具体的指引,具体到目标怎么定,课程标准是定目标的基本门槛;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可以怎样做到?如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做到堂堂清,人人清?等措施。我想这是一种整理,是一种旁观者清的睿智的发现和总结。我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读一读,做到把这种评课标准烂熟于心的程度。
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当然还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我觉得读过了这样一篇文章,我的第一个感受,和最后一个感受都是:许多内涵都是我们问出来的?我们的课堂同样如此。问自己就是反思吧?只不过文章的作者为我们的反思定了一个位。所以,高效课堂是问出来的,像有了内涵就会有外延一样,我也希望我自己和我们大家的课都能是高效课堂的有效外延。哪一天我们才能真正坦然的回答一节课后王敏勤所长所提供给我们的四个问题,这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