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乡村教师姜亚飞推荐材料
润物细无声平凡有精彩
屈指算来,姜亚飞老师从其他学校调到赤土小学已有七个年头。担任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带语文课,兼学校报账员。他在赤土小学的七年半时间里,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立德树人,善于协作,甘于奉献;并治学严谨,业务精湛,教育教学业绩优秀,在同事和群众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一、以校为家,忘我工作。
曾记否,多少个周末及寒暑假,姜老师独自一人来学校加班画画,常常在半路上买几个馒头包子当午餐,炎炎烈日之下,汗流浃背,不知一天要喝多少水作为补充,当忙碌一天回到家后,累得几乎瘫了、呆了,我们校园的绿化面积较多,每次修剪完毕,必须耗费一天多时间,剪一天下来,手痛的几乎抽筋,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0年第一学期,有一次他在进学校门靠右边那旮旯里剪花草,不小心捅了马蜂窝,脸上靠近眉毛处被一只马蜂叮了一下,不一会就肿成一个鸡蛋大的包,右边眼睛几乎被遮住了,痛得钻心。后来,他还以此为题材写过一则小短文,现在还存在于他寝室门口那面墙壁上,只是有些褪色了。
二、师生眼中好老师,亲人眼中不孝子。
记得有一年寒假,姜老师在学校加班搞校园文化,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才回家,妻子很不理解他这种行为,常抱怨姜老师说:“你周末假期去学校加班,既没有加班费,别人又看不见,图个啥?家里这么穷,你聪明点不如利用课余时间出去挣点钱补贴家用,改善改善家庭的生活现状。”提到家庭,他烦恼徒生,一种很沉重的负疚感立刻涌到心头。如妻子所言,他家确实很穷,他母亲年已七十有余,腿脚不灵便了;弟弟是一个浪荡子,整日里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年近四十尚未娶妻生子;妻子在县城腾龙宾馆当服务员,换洗床单。打扫卫生,工作脏且累,而待遇却很低;他本人虽然从教二十八年了,但至今尚未评上小学高级职称,工资也不太高。他的婚姻有过波折,小女儿方才六岁,有一次去幼儿园接她,在校门口遇到她的一位同学,那女孩对她说:“姜雨韵,终于看到你的爸爸来接你了。”一句“终于”道出他去幼儿园接女儿的次数实在少得可怜。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地付出,既不图名也不图利,唯一愧对的是他的家人:年迈的母亲、辛劳的妻子、年幼的女儿。哎,有什么办法呢?自古忠孝不能两全,1
为了把工作做好,让家长领导放心,他常常以校为家,精心呵护,全身心投入,为学校的后勤保障,学生的营养午餐,校园的美化净化,花草树木的修剪维护,尽心尽力,做足功课,虽辛劳而无怨,贫穷犹未悔!
三、甘于清贫,却是精神财富的集大成。
姜老师深知今非昔比,那个“越穷越光荣”的年代早已淘汰。可他全家人仍居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所遗留下的瓦屋内,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际心里很是担忧,深怕垮塌,有生命之虞,他买了一块很大的塑料膜作为备胎,屋顶漏雨时拿来遮盖床铺,之所以用一定的篇幅描绘他生活的窘境,绝非替他“哭穷”,而是为了反衬出身为一名有25年党龄的普通基层党员的人生信条和价值取向。他没有做出过轰轰烈烈、值得大书大特书的工作业绩,他的人生价值只体现在平素工作里默默的付出,不起眼的奉献。他好似山野里一株平凡的小花,独守那份寂寥,历经风雨无怨无悔,凌寒独自开,为祖国之春增添一抹绚丽色彩,几许浪漫诗意。
姜老师不仅是孩子们可尊敬的师长,而且是孩子们可信赖的好朋友。在临近毕业的日子里,班里大多数孩子都给他写信,在信中表达对他的仰慕和爱戴之情,他不辞辛苦,为每一个孩子回信,在近万字的回信中,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对学生的爱。
四、学生的后勤兵,安全的守护神。
姜老师在学校里担任事务一职,并监管学生营养午餐的工作,事情多而杂。每天须早早起床,会同一齐参与采购的老师到惠水农贸市场买菜,他们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履行所有工作流程:采购新鲜安全的食品,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让学生吃得放心、舒心。每天买菜回到学校后,他及时地把当日采购的食品台账做出来,逐一找学校领导、经手人、证明人、验收人、监督人等签字,记入当天的账目中。此外,他还负责学生营养午餐的留样、消样工作,学生每天所食食品的名称、数量及消样食品的去向、接收人,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吃过午饭后,他还协助工勤人员收拾“残局”,忙到中午两点左右,没有午休时间。
身为学校事务及报账员,姜老师的工作既繁杂又动荡,采购、报账、开票、付款,经常东奔西跑,上蹿下跳,写写算算,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既要勤快,又要细心,事情很多很辛苦,但他从未报销过一分钱的油钱,也从未索取过半文钱的辛苦费。作为学校经费的管理者、主要经手人,他
一直本着节约的原则,尽量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做到开支合理,账目公开透明。
身为学校后勤人员,姜老师的事情还有很多:无论哪个班的门窗玻璃破了,门扣插销掉了,线路灯泡坏了,都会来找他,每次他都有求必应,每隔一两年,他还会在所居住的寨子里向从事泥水工工作的人员借上砖刀和泥掌等工具,再到学校附近的农户家中借上锄头和铁铲,自己挑水拌混凝土来抹平校园里的坑坑洼洼之处,尽量让它们平整一点,美观一点,他就像学校里的一名勤杂工,干的净是这些不起眼的粗活,小而杂,脏且累,但却有其存在的理由的价值,他甘于这份繁琐与平淡、、、、、、五、校园的美容师,心灵的启航标。
由于姜老师在学校读的是美术班,学校就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担子压到了他的肩上。于是他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文化长廊、围墙等一切可供使用的空间,描绘许多生动、直观,浅显易懂的简笔画,同时还配上一些自己构思创作,励志充满正能量的“小豆腐块”文章,起到激励学习、弘扬正气、宣传美德、净化心灵之妙用,把学校打造成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气息浓烈,有益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乐园,仿佛学生人生的启航标。
姜老师还负责学校花草树木的维护保养工作。每次他都修剪得极其认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条直线或者呈半圆形、球状,他手中的大剪刀延伸到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厕所旁、墙缝中、围墙顶、操场边、污水沟旁、、、、、、目力所及之处,每根杂草、每株不知名的细小植物,他都会连根拔起,清除干净。到我校报到的新老师刚见到在校园里忙碌的姜老师时,都误认为他是学校请的校工。
在语文知识的普及教育这一块,姜老师也做过不少工作:我校曾办过“未名草”校刊,他担任主编一职。对于每一篇来稿,他都要逐篇、逐段、逐句、逐字的审阅、修改、校对,并且每期都亲自参与写作、投稿。一张张小报,凝聚了领导、编辑人员及写作者的巨大心血。学校“六一”节目间的串词,开展其他活动的写作设计事宜,收到爱心捐赠的感谢信,宣传橱窗的前言后记,宣传栏的小短文,教室走廊的文字类写作,文化长廊的一些内容,以及学生作文竞赛的辅导、推荐、甄选、评奖工作,姜老师都积极参与,尽力而为之。
六、平凡党员,甘于奉献。
身为学校校委会成员及一名老党员,姜老师积极投身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参与制定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方法和措施,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大计出谋献策、添砖加瓦。
姜老师曾经两次参与高镇政府举办的涟江垂钓节及计生宣传方面的工作(主要负责宣传画这一块),也曾多次帮助其他兄弟学校搞校园文化建设,尽管耗时很长,辛苦万分,却从未计较过条件和待遇。
此外,姜老师还热衷于自己的居住地———惠水县和平镇惠明村六坡六组的公益事业。他协同本寨的组长汤德雄,动员村民捐资,写求助信出外拉赞助修桥、修路,还带头自愿捐款,在寨里安装路灯,在寨门口修建乒乓球台、石桌石凳、花圃,使寨容寨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寨子里的花草树木的修剪灌溉,休闲场所的清扫工作都由他承担,但他从未索要过一分钱酬劳,纯属志愿者。他还帮许多人家写过建房、低保等申请,施工,承包等合同,分家、土地流转等协议,也和组长汤德雄去处理过好几家家庭及邻里纠纷,为建设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改善邻里关系尽了一份绵薄之力。鉴于他的正直无私和乐于助人,前段时间村民们一致推举他作为本寨的群众代表参加他家乡惠明村的干部选举工作。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工作的完美实施,能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展,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力支撑、坚强后盾,姜老师的“凡人琐事”虽是绿叶、陪衬,为人做嫁衣,但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虽不起眼,但仍有其不可或缺、极为重要的存在理由。他甘当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奠基石,勤务兵,不图虚荣,不争名利,默默地在幕后,尽其所能于好本职工作、分内之事。
在我们赤土小学全体教职工的眼中,姜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大好人,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推荐他,相信他一定会在教育这片土地上耕耘出希望的田野„„
第二篇:乡村最美教师魏亚建先进事迹
时间:2013年10月14日 地点:五楼多功能教室 出席:全师 主持:林朝煌
主题:乡村最美教师魏亚建先进事迹 内容: 在莆田南日主岛北部12公里处,有一个小岛,形状像圆盘,当地人称罗盘。10年前,这里缺水没电,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艘小舢板。25年前,一个年轻人来到了这里,给小岛带来了青春蓬勃的气息,也为孩子们打开了解世界的新窗口。他就是罗盘小学现任校长魏亚建。
放弃调动,这辈子就在小岛教书
罗盘小学的校舍是一排两层的老旧石板房,没围墙,没厕所,没有运动场,连像样的黑板和课桌椅也没有,讲台用一张小凳子改装而成。在魏亚建来校的25年时间里,先后来了30多位教师,但陆续又调走了,最短的仅15天就走了。
由于缺少老师,孩子们最多念到三年级。魏亚建开办了复式班,一年级、二年级的课程都开,语文、数学都教,孩子稍大一些,再想方设法送到主岛学校或岛外学校上学。
魏亚建到小岛的第五年,按照当时的规定,可以调离小岛。暑假前,村支书带着几个村民和学生来到他的宿舍,拉着他的手诚恳地说:“我们村还有60多个娃啊,他们也需要知识,给我们介绍新的教师吧。”
可当年没有新老师进岛,9月1日开学那天,魏亚建撕了调动介绍信,早早地来到学校。不一会儿,魏亚建选择留校任教的消息不胫而走,村里所有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来到学校,放起鞭炮。魏亚建说,这一天的场景,值得他感动一辈子。他下定决心,要一辈子在这小岛教书育人。
20多年过去了,魏亚建彻底融入了这个不足800人的小岛。村民们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每逢过节或村民有喜事,他是座上宾,哪家有好吃的,家长、学生也会前来邀请一同分享。
用心教育,海岛校一样能上音体美
这些年,海岛小学教学成绩十分傲人。村主任郭国华介绍说,近20年来,有近50名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考入本科学校。
魏老师将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去教。罗盘小学不像城镇小学设备先进、科目齐全,除了语文和数学,音乐、美术、地理、生物、英语、劳技等课程,可望而不可即。魏亚建带头自学音乐、美术等课程,然后教孩子们。
尽管,老师和孩子们唱不准音律,画不好画,但他与孩子们一起从中得到了快乐,分享了幸福。
岛上不通网络,魏亚建周末回家的话,就上网查阅教学资料,掌握新动态,获取新知识,领会新教法。有时,他到中心校找同事拿材料,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育心得。多年来,罗盘小学保持着与主岛一样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还共享着优质的教学资源。
已年近半百的魏亚建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问题发愁。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11年,学校分配来了一位毕业于莆田学院的新老师林志贤。有了新生代的师资力量,小岛越发生机勃勃。
现在,学生们可以与外面的小孩子一样,学英语、上体育课,还能唱歌跳舞。秀屿区拨款22.5万元,用于修建围墙、厕所、运动场等。岛上的企业家刘金树带头捐款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小岛的教育环境渐渐发生着变化。
家校同心,20年零安全事故
现在,罗盘小学已经有3名老师,50多名学生,分三个年级。每个老师分管一个年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这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十来个学生都像是自己的宝贝一样,哪个学生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好,老师们就及时给学生补缺补漏。
小岛四面环海,孩子天生好动,魏亚建邀请南日驻岛部队官兵到小岛传授宣传安全知识,还进行互救、互助演练。他带领老师深入家家户户,动员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私自去海边游泳。老师们还想尽一切办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及其家长到海里学游泳,开展接力赛、沙滩排球、捉迷藏等等活动。
20年来,师生一条心,家校同合作,罗盘小学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平安校园”落到实处。
25年如一日,魏亚建将自己的青春留在了校园里,把简易讲台铸成了一种信念,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辛勤耕耘,使一所偏僻的小岛学校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第三篇: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李姝杰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而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这种光辉更加闪亮,更弥足珍贵!观看由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晚会的过程中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泪满衣衫。“最美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鼓舞了我。在我抱怨学生素质不高的时候,在我抱怨工作环境不好的时候,在我工作疲惫喊累的时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一处恶劣的工作环境存在,这样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还有这样一群奉献自我的人存在。
湖北恩施高原小学的邓丽教师,在她来到这所学校前,这里没有女老师,7位男老师的平均年龄是52岁。邓老师2008年从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毕业,在来到高原小学前是武汉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出入写字楼,月收入4000元左右。一年后,邓丽参加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并主动要求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学任教。高原小学的老师们知识结构老化,不会说普通话,更不会教英语,学生流失比较严重,邓丽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说服家长把辍学的孩子送来,哪怕一个学期先看看效果。结果从那以后,高原小学的学生减少不超过1人。邓丽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英语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教师宋玉刚。1997年,年仅22岁的宋玉刚从拉萨师校毕业,分配到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宋玉刚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宋玉刚忙得不亦乐乎,许多时候忘记了吃饭,饿了就买些方便面。细心的藏族老师看见了,便邀请宋玉刚到他们家吃饭,拿出酥油茶、风干牛肉等招待他。宋老师说:“我喜欢这个只有两千多人的乡,即使有机会调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的成绩能越来越好”。还有阿力甫夏、吴金成等老师,我记住了他们,记住了他们阳光般的笑脸、动人的事迹。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千百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地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岁月常在,文化长青,但愿最美教师们好人一生平安,但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公平、充裕的教育,背起知识的行囊走得更远。
第四篇:最美乡村教师(范文模版)
最美乡村教师
这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村落小学——河北省平乡县油召乡田庄联小。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作为代课教师的薛俊绵只能“一人一班”,开始了她的“独角戏”生涯。她一个人承担了一个年级的全部课程。这一教,就是22年。为了村里的教育,无论如何要尽这份责任。
说起学生,薛俊绵有着无限的兴奋与激动22年,几乎是半辈子的时光。细数22年来的育人生涯,她自己都感到惊讶;那生命中的每一天,如今仍历历在目。
薛俊绵所带班级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这个只有500多户的乡村里,她已经带过了百余名学生。许多学生的家长还和薛俊绵成了好朋友,大家都深深地被这个勤奋女教师的认真负责而感动。
多年的兢兢业业,薛俊绵为了学生付出了很多心血。因为休息的时间少,每天课时长,经常和粉笔“打交道”,手被白灰侵蚀的皱纹布满全手,现在上课时间长了,可她还是坚持着,都是努力让学生飞得更高。看到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乡亲们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忽然觉得自己有责任扛起他们的梦想,让孩子们上学,让孩子们走出农村看世界。近几年,村小学也配置了计算机。薛老师在熟悉了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后,便琢磨着怎样把国内最好的教学资源,也搬到乡村小学的课堂上。她找来教学光盘,试验着利用光盘资源,选择教学片断,再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讲解。
多年的教师生涯,薛俊绵老师在教学方面所获得的表彰和奖励不胜枚举。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她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色,得到了上级和同行的公认。每次干完活,薛俊绵和老师们都是一身汗、一腿泥、满手水疱,却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在用双手创造学生的未来。
如今的田庄联小飞速发展着,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更加齐全了,不再是以前荒凉的模样了,可薛俊绵还是像以前一样,怀着炙热的心,忙碌在黑板之前。“和以前相比,现在好多了,虽然道路艰辛,可我乐在其中。要问我图什么,我就图能实实在在地为这些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薛俊绵的话字字铿锵。
岁月的痕迹像刀子一样刻在了她纯朴的脸上,但岁月的流逝却没有带走她火一般的热情。薛俊绵告诉我们: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作为乡村教师的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五篇: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事迹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专题片《榜样》中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的感人事迹,支月英同志是一个敢于奉献的乡村教师,她用了自己的一生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去大山支教,36个春秋,她一直留在大山中教育孩子,并且希望孩子们走出大山,去过更好的生活。
在支月英的VCR中,有这样一段场景,支月英正在教室给孩子们上课,她的一位学生,这时已经长大成人,并且走出了大山,在这段场景中,涂沙回到大山看望支月英,并且对她进行了深深的感谢,并立志要当像她一样的老师。
在2016——2017《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现场,支月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继续留在大山,直到干不动为止。这句话深深的感动了我,因为我就是一位乡村教师,我已从教18年,在这十八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有苦有乐,苦的是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乐的是看着学生们一张张的笑脸,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有人说,教师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像春蚕,为人类吐尽最后一段丝;有人说,教师似粉笔,为了学生不断磨损自己。其实他们都告诉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奉献。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要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教师不但要为人师表,还要具有敬业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以“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屈指算来,我已从教了三十余年了,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仍然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用深厚的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田。我深深的感到:“爱心是光明,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正是这爱的力量,融化了千百个孩子冰冷的心,让他们找回了童年的幸福和快乐。学生生病,我是妈妈;学生犯错,我是老师;学生有心事,我是朋友。
支月英老师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教师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