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辞职考研的几点建议
现在又XX年到了辞职考研的高峰期了,作为过来人,给出我的一些建议,希望能让大家少走弯路(因为我走了不少弯路,所以觉得有些东西是可以避免的):
1、关于辞职时间:
一般情况下,有6个月够了,长了也没有用。
如果是跨专业且要考数学,最好再加两个月,即8个月左右。
我是跨专业考经济类的,数学四。去年5月1号辞职的,五月中旬在母校旁边开始正式复习。感觉时间是够了,只是中间很多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好(疲惫期太久了,郁闷)。
记住:一切节约都是时间节约。一切资源都是时间资源。一切管理都是时间管理。
2、关于资金准备:
最好先认真规划好后留有两千左右的机动款,原则是前紧后松(千万别学我,到找工作时紧张的要死。就算借,也要在开始时先借好,以免到时影响自己情绪)。
发生费用大概包括以下名目:租房之类的住宿水电费+月供固定伙食费+不爽的时候或者朋友来了的时候的大餐费+电话通信费+交通费(比如疲惫了回家修养一下)+资料费(大多数可以买盗版的或者买别人的笔记)+辅导班费用(内地城市一般300-500一个班,去所考的学校听课要例外)+报考费(找个不算多)+生活日用品支出(看自己怎么过日子)+过年费(考完后就过年了,辞职考的同志是大人了,还是要考虑,呵呵)+找工作费用(毕竟还是做最坏的打算吧)+复试准备费用(这个费用不好太好估计)+还有考试费用(那个时候可能营养要补充,要到考场附近的宾馆住2-3个晚上)+其他
我去年初试前在南昌准备,考完后找工作和复试时候在广州。前部大概花了13000元。初试前大概花了1万,后面找工作,租房和复试准备花了3000左右。开始花的比较宽松,所以钱到后来不够用,呵呵,最后只好把养老保险给提出来了。
3、关于报考学校和专业(毕竟要衡量成本和得失):
地域:最好选择以后准备工作和发展的地方(纯粹的为了学术除外),比如,你准备在南方发展,最好选择南方的学校。除非你是考北大清华人大之类,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其他的必然都受一定程度的限制。
系统:有些专业是分系统的,比如金融系统,就比较看重中财和西财。所以最好也考虑一下(除了考虑就业机会,还有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问题)。
名校:这个其实傻瓜都知道,呵呵,我个人还是强调,如果考研,最好报考自划线的学校,以后出来成绩也早,调剂比较方便(联系调剂的时候,人家首先问你报考那个学校的,然后才问你考了多少分)。最起码也应该是211的学校。毕竟现在研究生工作也未必好找,工作经验越发重要啊。学术上,非211的学校也没有太多选择了。
不要太多顾虑,没事的,考一般的名校一般的专业,跟考普通高校的难度相差不是很大(加上其他考场外的权重)。
4、关于指导原则:
我的推荐只有一个:量变导致质变。(马克思说量变才能导致质变,我却一直用量变必然导致质变来安慰自己,呵呵),找个也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复习方法。其他的细节方法,因人而异。
5、关于考研疲惫期:
好象大多数人(特别是全职考研的人)都要经历。不好意思,我好象经历的比较长,从8月底到10月中旬。
首先不要完全放弃复习去调整(这样非常可怕),可以缩短复习时间来调整。
其次找最熟悉的方法调整,应该以前都有经验,呵呵。比如我是上网打打拖拉机,写日记,看励志文章,中秋回家看看老妈享受家庭氛围,找考研的同伴交流。
6、关于同伴: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有同伴。最好是回原来的母校复习或者要考的学校,最好是去学校上自习,最好是有固定一起上自习的人,最好是有考同一个专业但不一定同一个学校的同伴。
我复习最有效率的时候就是有同伴陪着的时候,开始是网上找到然后合租的朋友,后来是找到几个都是考经济学的朋友(中间8月-10月初单独上自习期正好是考研最疲惫的时期,我想应该不是偶然)。
7、关于档案户口:
我的做法是先全部安顿到人才市场,毕竟是公司性质,以后办事方便,可能要花点人事代理费用(仅仅用钱解决的事情都是简单的事情,呵呵)。
8、关于朋友:
除了最好的朋友,很铁的哥们,你就跟家人和研友联系吧。其他的人,先放一边,不要告诉你的联系方式,上网也隐身。
9、关于辅导班:
个人问题,不一定的。但跨专业的,最好有人辅导一下,比如辅导班(不一定是所考学校开的)或者考找个专业的牛人,这样输理一下可以更快建立知识树,建立体系,有框架然后才有血肉嘛。其他的班,政治需要听一个冲刺,了解一下怎么答题(有很多免费的,呵呵),其他的看自己情况了。本人听了专业课的,听了政治强化(因为专业课要考政治经济学),听了英语冲刺(因为他送政治冲刺套餐,呵呵)。
总而言之:把考研之外的事情先搞定,然后集中时间去做一件事(每天绝对不要少于8个小时,最好是10个小时左右),成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谋而后动,行必有果。
附录:昨晚写的太快了,加一条,给大家一点信心。去年和我一起全职复习的六个人(有2个XX年刚毕业的,有2个毕业已一年的,一个同等学历的,还有我这个工作了两年才辞职的老古董),总分全部都上了线,至少上了西部的线。其中两个考取了第一志愿,两个调剂,两个没考虑调剂。所以就我观察所得,只要全力准备,考个研究生还是问题不大的,只是学校好坏一些而已,权衡考虑到底读还是不读的问题而已,特别是我们这些辞职考的,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胜算更是增大n多。
第二篇:专家指导2012考研线性代数复习四点建议
考研线性代数命题规律及复习建议
09考研复习已经进入筹备阶段,但数学科目尤其是数学中的线性代数部分,复习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考生有效地进行考研复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考研数学的命题规律,同时也将针对性地为考生提出现性代数的复习建议。
考研数学命题规律
考研数学试题的题量一般在20-22道之间,一般6道填空题,6道选择题,10道大题。数学试卷的结构是总共20道题,填空5个,选择5个,大的综合题10个,其中高数6个,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各2个。
首先填空题命题原则是考查考生最基本的运算,它的难易度一般要求都是容易和中等偏下的。通过填空题的考察要了解同学快捷准确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有的填空题有一些小窍门,要学会总结和积累,做到快捷准确答题。
其次选择题命题原则考两个方面,一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二是对数学方法的掌握。选择题的难易度是中下等。前两部分不会有难题,所以应该有个比较高的得分率,考生要针对这部分好好复习。最后,简答题中数一15到19是微积分,20、21是线性代数,22、23是概率论。数二15到21是微积分,22、23是线性代数。在这9道题里应该有1到2个难题,而且出在微积分部分,因为微积分部分题多分多。考研试卷是按块出题,15到19题难度逐渐上升,21到23题然后再下降,所以在考场上一定要灵活,如果复习的好,这5道微积分就一股作气答完,如果感到棘手就先做容易的题。
线性代数复习技巧指导
对于基础一般的考生,不管是线性代数还是数学的其他部分,都要进行一个前期的复习。考生可以报一个春季数学基础班,春季基础班只是周末上课,战线比较长。另外不同于强化班连续上课,考生能够抽出一些时间提前预习上课内容,课后也有时间巩固、强化上课内容。如果能够跟着老师认认真真复习一段时间,我想数学肯定会有很大提高的。数学的复习离不开做题,所以一定要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做题时不要找难题、怪题,要针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原理多做练习,体会这些知识点和原理的应用。
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性质一直是考研数学的重点,从多年的考研阅卷经验看,考生对数学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理解不够透彻。有些同学在考场上,不知道怎样下手,不知道该用哪个公式。
所以在数学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你要复习所有的公式、定理、定义,多做一些基础题来帮助巩固基本知识。
线性代数的内容不多,但基本概念和性质较多。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多,特别要根据每年线性代数考试的两个大题内容,找出所涉及到的概念与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向量的线性表示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向量的线性相关(无关)与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仅有零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实对称阵的对角化与实二次型化标准型之间的联系等。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大家做线性代数的两个大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考研大纲在7月份左右出来。由于数学的考试大纲变化不是很大,所以可以参考去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数学的复习要强化基础,早期的复习可以选择一定的教科书。比如同济版的《线性代数》(第三版)或北大版的《高等代数》(上册)。如果大一大二的教材从内容到难度都比较适合打基础,也可以选择。要边看书,边做题,通过做题来巩固概念。建议另外选择一本考研复习资料参照着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有助于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
考试中心数学考试分析中根据阅卷情况对考生提出的思考和建议是,注重数学基础,在阅卷中发现很多考生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这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可能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一些考生在复习时过分追求难题,而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性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所以考生数学没考好都是在基本功的问题上,希望你能调整好心态,不要浮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还要认真做一些基础题,做完后不要急不可耐地对答案,好好复查一下,一定要三思后确定自己的答案后再看参考答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拿到题时,应该有个思路,问问自己:这道题老师想考我什么,以前我在这个知识点上出错过吗?在做题时要前瞻顾后。还有一个好方法,做一个自己的错题集,经常拿出来看,就会对自己形成心理暗示,以后就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跟头。
线性代数复习建议:
一、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方法一直是考研数学的重点,线性代数更是如此。从多年的阅卷情况和经验看,有些考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理解不够透彻,在答题中对基本性质的应用不知如何下手,因此,造成许多不应该的失分现象。所以,考生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多做一些基本题来巩固基本知识。
二、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近十年特别是近两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看,加强了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线性代数的两个大题中,基本上都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从而达到对考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因此,在打好基
础的同时,通过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或做近年的研究生考题),边做边总结,以加深对概念、性质内涵的理解和应用方法的掌握。
三、注重分析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线性代数的内容不多,但基本概念和性质较多。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多,特别要根据每年线性代数考试的两个大题内容,找出所涉及到的概念与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向量的线性表示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向量的线性相关(无关)与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仅有零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实对称阵的对角化与实二次型化标准型之间的联系等。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大家做线性代数的两个大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辞职考研文章
一年没来这里了,一口气看了好多帖子,仿佛昨日重现,感慨万千.有人热血沸腾,也有人谈到社会黑暗,学问无用等.这些情绪,我都经历过.但是我想说说我的看法:也许辞职考研的意义,不在于一个硕士文凭,而在于你开始认识自己,开始动手主宰自己的命运.退一步讲,30岁以前的道路,就算犯了错误又何妨?即使读了研,绝大多数人的命运也许依然是平庸的,但是你至少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有句话'你的胸怀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也许现在看身边的人都很平庸,再过10年,也许差别很大了.我01年至04年5月在一家甲级设计院工作,收入从3K到10K,然后辞职,复习大半年,05年,英语其实很差,一半时间花在英语上吧.就学业来说,读研以后,其实以前的东西要放弃很多,现在读书也未必能学很多东西,有时候也打游戏,浪费时间.甚至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收入多半比以前辞职时的少.但我真的不后悔.我是农民的儿子,父母不能提供任何社会关系,大学时也郁闷过.毕业后发现其实生活的底线原来是很容易的.后来认识的人多了,越发觉得很多事情远没有那么难.如果你在跟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自己独特的与人相处的方法,依然可以有很多优秀的朋友.单就学业来说,我对辞职考研做个总结:得到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失去的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但是其他方面的收获却是意料之外的:
失去一份工作的感觉考研中意外的结交了很多朋友.跟一个考研失败的人成了结拜兄弟;跟一个网球教练成了铁哥们,农民的儿子后来成了网球高手.考试的成功弥补了当年高考失误的创伤.树立理性的自信
上研后发现身边的人都很聪明,原来自己的IQ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选了一个很多人吹捧的导师,接近后发现......考研的副产品真的很多,也许我这种说法有点得意的口气,希望不要见怪.其实有一天你走过来了,回过头来,也可以如此,象央视的名嘴来一句“不过如此”.的确也不过如此,要想成功,要走的路还远着呢.最近英语口语成了自己的瓶颈,郁闷着.最近又开始专心做点股票,昨天在网上认识一个大概是大二的本科生,上海本地人,居然已经有了5年的股龄,在学校附近一家证券公司做投资,操作手法成熟无比,几万块钱去打高挂说是好玩.令我汉颜.后生可畏,时代进步如此的快,不学习,行吗?好久不上自习了,今晚坚决去教室学习了.想表达的意思是,选择考研,就选择了风雨兼程.而不仅仅是选择了1年的地下生活.最后想说一个关于父母的问题.放弃安逸的生活,心里的确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都是农民.我当时的思想阻力绝对比这里多数人都大.然而最另我感动的是,我辞职时我的父母都全力支持了我.那一刻,我觉得他们真的很了不起,我觉得有他们,这一生我很满足.也许你不相信有这样的农民,前提是要好好与之沟通,不要以为上一代人是蛮不讲理的.父母的热情需要子女去感染他们.让我们去实现他们年轻时候的梦想.他们经历过动荡,现在他们只求我们的平安.我在辞职前做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工作,就是让他们明白一点:你们的儿子很优秀,无论怎么折腾,他都会活的很健康.他们比我更相信这一点,压力我一个人抗着,然后只身来到上海学习.当时没敢想如果考不上该如何.考完以后等带成绩的日子倒是最难熬的.说了这么多,一个意思,就是不后悔.生活是一种体验.走在陌生的地方,才发现世界的精彩.本来是一直喜欢潜水的人,今天说了这么多,感觉很空虚.不过以此对自己前几年的生活做个告别,也希望能给同路人一些正面的希望.社会的丑恶也许不少,但不要让那也污染你我的心.以上面的话自勉,愿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各位很给面子,谢先.前面主要说了心态的问题.具体备考,我的建议是:以宏观把握考试要求,吃透书本细节为主.坚决不迷信任何参考书和任何辅导班.(所考学校的专业课辅导班可以上一下)反正我是这样做的.1.数学,现在考题倾向于题目简单,量大,所以可:定期细读教材
和课后习题(同济教材最好)练基本能力+卡表做套题练速度(用几个不同版本的,变化风格)+消化套题中的弱点回头再有针对性地读教材.2.英语以高教出的参考书和历年题为核心(历年题最后几个月用).+每天一两篇阅读,+快速读作文+后期作文模板和作文练习.3.专业课容易拉开距离,特别是名校,教材看懂为基础(这个其实最难了,有时候觉得自己懂了,也许根本还在门外)+真题分析+对出题趋势的方向预测.4.政治只要考前两个月多翻多看,不一定
要死背,考试时会不会都要答满,60分以下真的很难!
看到有些考得不错的谈自己经验时大谈自己用的某一本辅导书如何如何经典,我觉得这是个误导.不要被任何外界信息干扰,独立思考.教材吃透加主流的习题就好.有人说,教材太简单啦.我考研时经常看数学教材就有研友不理解,其实仔细看你做的套题做错的地方,一定可以在教材中找到被你忽略的细节.细到牛角里,细到骨子里.然后是培养速度.我140多.最后呢,还有个绝招,那就是制度.给自己每个月定计划,细化到每半天做什么事情.(前期也许不需要,最后三个月一定需要!)也许有时候计划不能实现,进度会比计划慢一点,正常,可
以每个月留一周的机动时间,计划单子适时修改.贴到墙上.用红笔标注.想成功的话,这个必须做.也许很多人性格跟我一样,喜欢信马由缰.计划是痛苦的,但必须如此.我出去旅游一般走到哪里是哪里,觉得流浪汉最酷.可是考研上,我很痛苦地做了计划.没
办法,竞争最不浪漫了.充分的自主思路+计划=∞
抓住了青春的尾巴,也选择了学生的轮回之苦
两个多月没有来这里了,这个帖子居然还在精华里,发帖谢一声斑竹.对我来说,辞职跨专业考研的故事还在继续.不过,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暑假有偶然机缘在央行上海总部实习了一个半月,虽然没多大成就,站在央行的大楼上俯视浦东大道,眺望金茂大厦和正在逐步崛起的世界第一高楼,仿佛觉得自己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士.读了一年,还余一年,学校的生活更多的是卧薪尝胆,跟孩子们在一起,仿佛自己从来就没有工作过.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校园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而我心灵的宁静校园,我还不知道它在哪儿.九月毕业论文开题,很快就要面对毕业和就业了,真的很快呀.九月开始在学校机关里做一个兼职,导师给谋的差事,心里非常感激.能得到一位老学者的器重,我想也许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少才华,而是在人生之路上我学会了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这样的一颗心,经历过拥有到失去,经历过没钱到有钱再到没钱,经历过暂时的得意和深度的自我怀疑,经历过羡慕,嫉妒,佩服.虽然世事艰辛,它却总在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在本科毕业的前一段时间,曾痛苦地想过,也许有一天,钱不再是问题,将会怎么样?这种预言很快就变成了现实.而5年后的现在,我依然在想:也许有一天,钱不再是问题,生活将会怎样?这是个很难预见很难回答的问题.网球教练在读了一年研究生之后,终于厌倦了科举的虚荣,决定在上海真刀真枪地创业了,我真心希望他尽快成为一个有钱人.他对我说:你很幸运.是啊,无尽的自我怀疑和举棋不定,没有光环,却发现自己满怀敬畏地走在一条幸运之路上.就连陪我一路艰辛走出来的女朋友也这样质问过我:你究竟有什么优点呢?我无言以对.这几年,也许就是考研这一仗干的漂亮.可是它毕竟只是个开始,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没有定论.不过肯定不需要后悔.上了船,迟早要到对岸.辞职考研的故事还在继续.很想对后来的同道说:也许你当初担心的东西都不成其为问题;也许你当初失去的也没那么重要;也许不论得意和失落,不论成功了失败了,你还得面对同样的问题;也许你找到了成就,却不一定找了快乐,不一定找到了答案.半年多没来论坛了.今天看计量经济学的书看到半夜,无聊来逛逛.这帖子还浮着,我就再说说自己近况.我的没考上研的结拜兄弟当上了一个小工厂的销售总监,而在上海创业的网球教练彻底失败了,打算回老家发展了.他们都是非常自信的人,他们的成败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而我自己呢,今年6月就要毕业工作了,目前有两个国内公司的OFFER,不太满意,还在努力.今年3月接连中了两篇核心期刊,去年的心血也算有了交代,非常欣慰,为此也使我的专业综合测评排到了专业第3名,跟我考研的名次一样,冥冥中似有轮回.可是我现在非常着急,基于导师的期望,我的毕业论文选择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计量模型,还要学习统计软件.而我也想通过这个机会把数理基础补上来,到现在论文还没有动笔.加上还想找一份满意一些的工作,最后的两个多月,就犹如考研的冲刺一般.我选择了学业,而没有花许多时间出去实习,因此对找工作有了一定影响,但我不后悔.我想,学校的生活,来的不易,好好珍惜.此外,还想劝告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如果专业完全没有连贯性,在读研后的学习和找工作中会多许多困难,耗费很多精力.因此如果跨专业,一定要早早提醒自己努力.我觉得自己也不算笨,可是还是没发周全.想起古人一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如愿,三个月后我再回此处还愿.祝各位
考研顺利.我写的报告、财
务模型一转眼就被顶头上司把作者改成了他的名字,而奴隶一样伺奉领导的同事也突然
得到了培训的机会。虽然我的财务知识有所提高,财务模型做得也算漂亮,但是好象这
些都不重要。大型国企动辄上十个亿的投资项目,财务预测好象远远没有陪领导好好喝
一顿酒重要。才来半年,突然就感觉有点倦了,虽然工作不忙不累、收入也不比同学低
。跟顶头上司的关系表面和气,实则很紧张,他不懂财务、人也委琐,但已经进入“编
制”的利益圈子,我做的事情就算漂亮,也是他的功绩。有时候想,是不是人快到30,有点急噪了。但是我分明感觉自己还想跳一次巢,上一个台阶后好好休整一下。多年的女友分手有一年多了,一直割舍不下。今天老爸老妈都打电话批评我了,很烦躁,但是
心里知道他们说的也对。其实身边看好我的人也不少,帮我介绍的几次不错的女孩,我都一直没有心思好好去相处。考研的瓶颈静悄悄地过去了,现在我知道又是一个瓶颈—
—30而立的其实我的智商能力还算过关,但是正是这个原因,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活着,任性而不肯改变自己,对女友、对上司均是如此。而能以本性
游刃有余地生活的人,必须有高于一般人的能力。而现实中多数的人,都只能是少数人的工具。当你有一天意识到这个残酷的问题的时候,也许会发现自己的学习、自己的积累真的远远不够。从今天晚上开始,我突然感觉到了孤独,对前任女友的宽容、慷慨,、期盼似乎在这一刻渐渐走到了尽头,一直担心她、放不下她、希望她回头,但我募然发现最孤独的人好象是我自己。前几天去云南见到了2003年得了白血病的大学宿舍的舍
友,他花了40多万在北京做了干细胞移植,神奇地捡回了一条命,但身体并为完全恢复,脸上因为化疗而沉淀的黑色素看上去有点害怕。他的坚强和他的悲壮一样时刻刺痛着
我,让我有时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软弱的人。若不是大学时有一次死里逃生的事故,在心情极度沮丧的时候我还真找不到什么借口来安慰自己。好些人都说挺好的,明年办公
地点搬到外滩的别墅了,看上去更风光了,但是在一个奴性的世界里我为什么总是敏感地不快乐呢?也许依旧是我太任性了。我希望作为一名专业的投资者,去思考,去发现价值,而不是去附和、应酬和斗争。也许这在中国目前的体制里还是个奢望。“价值投
资”的美梦时刻会被当权者或者利益团体以近乎野蛮的方式惊醒,就犹如股改后猛于洪
水的大小非几乎把股市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天真着,所以不快乐;如果不天真了,恐怕更不快乐。有人在我辞职考研的时候,告诉我一个真理,说所有的不安,是因为没有爱情,没有找到真正所爱的人。也许现在依然如此。或许此刻需要一双温婉的手,悄悄地埋葬我的不安、惶恐、理想、敏感以及虚荣,让我在现实的土壤里伴着小草和腐
叶成长。我此刻多么期待你的出现,而又多么矛盾。我也清楚,也许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瓶颈了。越过这里,也许我的人生再与理想、奋斗这样的词语无缘。我的父母、朋
友都在催促我离开这里,可我究竟在犹豫什么呢?也许,离开这里,我将拥有房子、家
庭、财富、地位,和一颗平静的心。可是,有一样东西也许我再也无力带走了。那是什
么?像苦行僧一样辞职而回到教室自习的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在这里没法带走的,是什么?当你们如我当年一样,踏早上5点的晨曦和晚上10点的路灯往返在教师和陋室之间,当你深夜因为孤独无法入睡而听歌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当你因为年迈母亲的期望而
深深自责的时候,我都理解……可是当多年以后你如我一样回首往事的时候,你发现有一样东西就刻在的时间的年轮里了,你永远无法带走了。不仅仅是理想,不仅仅是热情。那究竟是什么?我现在告诉,请你不要流泪。那是无悔的青春。
看到前面有朋友关注这个帖子,很抱歉,我很久没来了。考研这事,也许对我已经太遥远了。我在央企工作已经1年多了,做投资,现在在泉州。南南北北去了很多港口,认识了很多业内的人。金融风暴使09年的资本市场冷冷清清,股市开始反弹,IPO还没有开闸。然而欧美比我们糟糕得多,周小川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非主权货币来取代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问题,让人感觉是一种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叫板。国人经过了资产的大幅缩水,隐约着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国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故地重游2
下面谈一下我对辞职考研,以及今后工作的看法。以作为前面有朋友问到问题的参考。如果你是个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且对目标难度有清晰的认识的人,并且辞职后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半年以上,那么,对你来说,考研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考研以后该做些什么。我有一个好朋友,基础并不好,愣头青考了三年北大法学,后来放弃了,也不考研了,这叫没有自知之明。虽然当年也有人劝我考复旦,但我觉得安稳上上财,行了。我有自知之明,比较谨慎,因此把风险降低到了最低。但是也很惭愧,我研究生时的生活,过多用在网球上面,跨专业以后并没有在专业知识上更上一层楼,因此工作之后捉襟见肘,时时需要补习。并且英语口语也没有练出来,大大约束了自己的发展。因此研究生毕业以后的工作经历不算成功,只是平平淡淡。工作中接触到集团里一些本科毕业就开始工作的,已经有了7、8年的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也在职修到了,好一点的已经提了科长,与他们比,但从职业角度讲是落后的,比他们好的地方可能是多一些经历、多一些朋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对他们来说,换一份工作很难,因为得到的已经放不下;对我来说,换工作比较容易,可选择的面广一点,但是换来换去,要上一个新台阶很难,因为每一份工作经历太短。在中国,业绩、人脉、信任都是靠时间和勤恳的态度累积起来的。30岁了,面临对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的问题,后面的路得无悔地走下去,一直付出。在央企工作一年多,学习了很多,主要是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业务方面其实完全靠自学;也见识了一些很差的人,他们在体系里混得太久,已经没救了。以前读书读得太多,总以考试的心态面对工作。殊不知考试是用一个结果来证实你所有的努力,但工作却是在点点滴滴中积
累走向成功,深悟职场之道的人会告诉你:如履薄冰。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我知道一点,因为如果你对职场有所求,那么工作中一点小的失误,得罪一个小人,都可能影响你的前程。在成功前,你得搞定一切。这是我在央企学到的东西,而且也接触了一些较为上层的人,他们能够掌控一方资源,的确可以搞定一切,让所有的人服服帖帖。回到专业定位的问题,我以前是想在央企积累一些行业经验后去金融机构,眼下的经济形势进金融机构很难、而且每多大意义了。我最近在谋划进政府机构,当然也是与我的基建投资背景相关的。由于最近一直在福建出差,前几天私下飞回上海参加了政府下属机构的面试,还是得到了他们的肯定。有趣的是,当面试的最大领导问到我“当时为什么要辞职考研,要是考不上怎么办”时,我并没有吹嘘“破釜沉舟”之类的感受,只简单回答了句“以前基础还可以,当时估计考研问题不大”。我后来意识到自己真的把考研这事放了很久了,没一点激动的情绪了。这事“不过如此”。所以我预感这次面试应该成功了,我会再次回到一个像设计院一样稳定的平台,娶妻生子,酝酿一个成熟的计划。一切好像回到了起点,但也许还是不一样的。当经历了很多事情,认识了很多行业的人,会开始以一种凌驾于行业之外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问题。也许有一天,时机成熟了,再次回到企业或者进入金融机构会是理所当然的事,就像考研一样。很多东西,如果我们害怕,如果我们曾经表现不好,可能是因为经历得太少,积累得太少,学习、工作,都是如此。这一路,或许离成熟近一点了。对于列为准备辞职考研的朋友,给一些建议:1,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考研;一旦考上了,赶紧继续往你的理想去走。2,如果你目前工作很好,而且也不需要要换专业,仅仅是因为人事方面、社会经验方面的不满,而以考研作为逃避,那就坚持工作下去,创造条件读在职的研究生,因为那是你性格方面的问题,跟知识无关,读了研究生这些问题你还得从头面对,还不如现在就让自己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适应社会。3,如果工作时间在3年以上,又想换专业,那么一定要谨慎,因为起点已经落后了,青春很短暂。这些是我的肺腑之言,虽然我混得不算失败,但是的确也不算成功。而且我的考研、工作历程基本还算一路顺风。如果你运气比我差一点,或者精力、韧性比我差一点,那么一样的经历可能带给你痛苦。当然,我自己也有很多问题,幸运的是我发现了,比如我的懒惰、感性和缺乏主动性。所以我成长了。当然如果我在考研前就成长到现在的程度,那就更好了。作为后来人的朋友,希望你正视自己在知识层面和性格、心理层面的问题,考研只能解决某一个目标。愿我们一同进步。我感觉中国的经济饱受磨难后,也许还是会好,所以未来不会太差。坚持你
应该坚持的,改进你自身应该改进的,祝你成功!
第四篇:专家总结的建议:莫入考研院校选择的误区
专家总结的建议:莫入考研院校选择的误区
万学海文
考研择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决定考生的一生的道路,因此一定要慎重。但近年考生和家长盲目跟从各种大学排名,比如合并出来的郑州大学居然排名30多,三个二本大学合并出来的中南大学排名屐,这些学校可能虚高的排名脱离了社会认可与实际水平都是毫无道理的,跟着排名走吃亏的是考生自己,最后结果并不理想。如果考生分数很高,那你不要再往下看了。但如果你的分数没有这么高,建议同学们还是看看再考虑,一定要慎重,切不可盲目。
万学海文总结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各位同学仔细考虑,做出自己最正确的选择。
近年没有合并行为的高校价值最高,建议优先考虑报考。
理由: 这些高校虽然看起来规模没有变化,与那些经过合并的高校相比好像实力落后了,其实不然。因为没有合并一些比较差的学校,这些高校仍然保留了它们原来的强项和精华,但没有加入一些冷门和低水平的专业,即使你没有被理想的专业录取,你仍然可以上一个不错的专业,而不会被调剂到冷门和低水平的专业。比如报考同样是工科院校的天津大学和上海交大,报考天津大学的建筑系,这个专业的分数很高,你分数低报考建筑有一定风险,有可能被调剂到化工工艺,虽然化工工艺不怎么理想,但天大的这个专业依然在全国的第一或第二的位置,毕业后找工作或出国的前景仍然不错。但是,如果你报考上海交大,比如电子类等热门专业,而你又选择了服从分配,如果你的分数不够高,你很可能被调剂到学农学,因为上海交大合并了上海农学院,合并之前我打赌你是不会考虑报考上海农学院的。又比如报考中南大学,本来你是冲着中南大学的管理工程去的,但由于你的分数不够所报的专业,你就有可能被调剂到原来属于中南工业大学或长沙铁道学院的一些专业,而这些专业在合并前你根本就不会考虑。
当然,报考强强联合的高校不存在这种担心,比如北大和北医的合并,复旦和上海医科大学的合并。
另外,合并后的大学由于学生人数增容,而老师人数有限,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老师带20-30个学生的现象,学生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指导,那还不如自学。据说这种现象在浙大最明显,这里并不是想刻意贬低浙大,但这种现象的确在浙大存在。其他比如中南大学,博士点总量不小,但是04年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比重排到60名以后。因此,想学真正的本领,还是到一些相对小而精的学校学习,例如中国科技大学等,那里师生比例小,至少能够得到应有的教师指导,而不至于‘自学’毕业。
优先报考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分配限制要少得多,想去外企和各种的单位,公司单位都没有障碍。
报考属于某些部委的学校要慎重,因为以后毕业分配只能在这些部委内部的单位中进行,想跳出这些部委,你得付出一些的代价。而且,听起来热门的专业,在这些部委的高校中就可能就不是你想象的热门专业,而是‘变了味’的热门专业,专业面非常狭窄。如电子工程在北理工,北航可能就是导弹导航和雷达。好专业只不过是不好说出口的专业换上好听的名称,把你骗过来,发现上当了,也晚了,以后的分配更是个大问题。当然,你如果有志于国防事业,采矿事业,铁路事业等那另当别论。这些学校有北京交大(铁道部,出部委工作原来比较困难),东北大学(一堆冷门专业),中南大学(原属有色金属工业公司,为冶金采矿业培养人才的一所学校),哈工大(国防科工委),北航,北理工(造导弹、军事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很多冷门专业如采矿),西工大(国防科工委),北方工业大学(听起来在北京,其实属于冶金部)等等。
当然一些热门的部委的所属院校还是值得考虑的,比如金融,税务。不过现在的这些军事院校随着当下形式也越来越牛了。特别是一些老牌的军事院校也越来越火,像北航、北理、西工大、电子科大、东南大学、西电等高校。
第五篇:辞职考研经验---写给考研论坛
自去年7月份发现考研论坛这个信息交流平台,便时常登陆,寻求战友之间的鼓励和交流,获取有价值的报考信息。只因今年4月份在论坛上发布了一条处理复习资料的信息便被版主封了账号,因此又申请了一个新的账户再次登录这个论坛。
时过境迁,感慨万千,这过往的一年自己的内心中的俯仰挣扎和起起落落也只能是饮水自知。去年的此时自己尚处于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境遇,深感于未来如黑漆桶一般的沉闷与无底,而今年的此时,正在淡定地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敲门和对未来学习和事业扎扎实实的筹划和积累。很想把我的所谓的经历和经验整理成系统的文字回报给下一届的战友,如果下文的百千文字中能有只言片语给您以微许的裨益,抑或是作者在这百千人群中能寻得一知己,就善莫大焉了。
按部就班来说,开始应该是本人情况的简单介绍。本人是1985年生人,08年毕业于广州的一家985重点高校,进入了一家国有银行在广州的一家基层分行工作。入职后从打杂做起,先后从事对公结算、办公室行政和消费信贷及中小企业客户经理的等基层职位。待遇尚可,能保小康。去年辞职考研,目前已被一所金融专业方面的顶级名校录取。
我是在2011年春节萌发了考研的意识,直到11年4月,历经将近3个月时间的深思熟虑和金钱物质上的准备才最终下定决心。或许对于辞职考研的目的,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事。从无奈的现实方面来说,工作遇到挫折和阻滞,或许是目前的工作非自己所钟爱以至于无法长期地在此领域沉潜下去,由此借考研之机东山再起;从职业发展的方面来说,热爱自己的专业,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涵养,通过报考专业领域里的顶级名校,以获得名片上的镀金和丰富的校友资源,作为自己职业发展青云直上的巨大推力;从难以割舍的情感和所谓梦想的方面来说,本科背景不尽人意,而本身又有浓郁的名校情结,因此考研就是纯粹为了满足所谓的梦想,至于是否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是否考虑到考研与职业发展的衔接则并不做深入的考虑。
下笔至此,我很想给那些目前正被热情和冲动所牵引的学弟
学妹泼一下冷水。良药苦口,或许有人会做情感上本能的排斥,我并无恶意,只是希望尽量减少不应有的失败后的尴尬和窘境。
论坛上很多弟弟妹妹毕业不到一年便彻底厌倦手上的工作,以只争朝夕的豪情辞掉工作,似乎多在岗位一天便是对生命和青春的浪费。依我看来如此粗率的决定实在是不明智,如果不在工作岗位上最少2年时间的浸淫和学习历练便匆匆离开,在你的简历上便只能算是失败的工作经历而不是有价值的工作经验,这才是你生命和青春的浪费。所以对于那些工作不到一年的弟弟妹妹,当你有了辞职考研的第一个念头之后,千万不要立马付诸实施,因为人都是感性居多的动物,通常都把个人的万丈热情和雄心壮志当成了能力,而降低了对客观困难的估计,通常都把其实虚无缥缈的梦想的蓝图视为触手可及,而忽视了对可能的失败的考虑。所以你要静下心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从考研目的、考研学校、职业发展路径、经济基础准备等等方面作具体的考虑和计划;同时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工作,以应付的心态聊以度日,相反应该更加的投入,去思考,去学习,去总结,将片段化的工作经历升华熔炼为系统的体系。你在岗位上多呆上半年到一年,或许在你考研失败后这是你重返职场的依托,起码多攒些钱作为经济上的准备以应不亟之需,以避免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
考研的过程对于我们这些大龄人来说,最痛苦的是情感上的折磨和心态的起伏。还记得去年的7、8月份,为了择校的不决而踌躇,为了可能的失败而焦虑,经常在半夜里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大街上,不断地怀疑自己,又不断地重拾奋斗的勇气。“横逆困穷,是煅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煅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煅炼者,则身心交损。”你若咬紧牙关挺得过来,浴火涅槃,大死新生,人生也因此变得丰富和深厚;若是你一旦失败,那么这段经历就会成为你失败的标签,成为你继续前行难以摆脱的负累,让你信心全失,永远在混乱的人生中失落本位而不知其所适从。
对于辞职考研成功的人来说,也会面临新的烦恼,从论坛发帖的情况来看还主要是年龄问题对职业发展的限制以及个人感情问题。30岁是个分水岭,是个难以逾越的鸿沟,对于毕业之后年龄超过30岁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大问题,我没有经验也没有听说过成功转身的案例可以和大家分享。我想对于像本人这样
85年出生后的大龄考研族来说,年龄确实是一大劣势,但是不足以成为前行的阻碍。如果你毕业于顶级名校,如果你将研究生生涯做最大化的利用,如果你抱着明确的目的对职业发展做详尽而又可行的规划,如果你不放弃原来的工作经验而做更进一步的升华和包装,那么,年龄确实不是一个大问题。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风物长宜放眼量,倘若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未来的规划和筹谋上,就不会为当下的烦恼所困扰。我们已经走在路上,那就不屑小利,不求小成,布画出人生雄浑无迹的大棋局,锻炼出堪受风雨、肩鸿任巨的好身体,磨练出百折不挠、金刚难坏的心智,历练出掀天覆地、旋乾转坤的硬本领,才是大道理;我们已经时间不多,那就珍惜时光,一日当做十日用,一月当做一年使,走小步,迈稳步,不停步,积健而成雄。对于个人和情感问题,我觉得在学校里应该都能得到解决,大叔也有小春天,御姐也有大市场,大不了大叔配对御姐自我消化。
最后,很多人跑到这个论坛来找鼓励,或许你需要的不是那些无关痛痒甚至令你头脑发热的豪言壮语,你需要的是决策前的冷静和理智,决策后的果毅和坚持。
词不尽意,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