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初中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村初中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步步走近,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初中的入学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进行创新的学校管理,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创办一所有特色、有质量的学校,怎么样搞好学校的管理,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就如何加强当前农村初中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1.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
1.1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1.2 不断加强开放性的管理理念。开放性的学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灵活动态的,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弹性模式”,除了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外,还必须有家长、社会的合力。要架设起学校、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开放性学校管理还要求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依赖学生、教师和学校,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不能够各自为战,自我封闭。要采取开放、整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借助“他山之石”以达到“攻玉”的目的。
1.3 不断加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个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传统教育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极大地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的特点凸显出来。
2.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
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构建学校的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的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几年来,我们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校情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1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的各种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目标和多元化的需求。
我们只有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把校内各种资源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协调、兼顾,使每个群体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了学校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为统筹兼顾各管理层次关系,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分别制定分层
次管理目标和职责,切实落实目标的分级推进,以确保学校整体目标的稳定和提高。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淡化教师的身份意识,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此举实现了教职工校内动态流动,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内部潜力,形成了竞争机制,增强了内部活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2.2 落实人本理念,增强民主意识。在所有的制度建设中都始终坚持师生“知行合一,完美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宽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个人幸福、尊严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追求和体现人的终极价值,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尊严。
3.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1 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了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讲学,不断进行校本课程的培训,大力开展先进教育思想交流会等活动,制定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使得教师在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人的发展。
3.2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师德师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完善考核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通过设置考核制度,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渗透各种教改思想,大胆实践,细心探索,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4.1 美化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为无声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应文明而得体。
4.2 优化人际环境。据权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和“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及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帮助、关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4.3 净化心灵环境。在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及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环境,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其动之以情,晓知以理。
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工作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团结、师生和谐的大好局面。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思考2007
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思考2007-09-22 16:49
我校从2004年5月1日至2007年用了9年时间集国家.当地政府以及学校投资600百多万元,建立阿勒泰市第一所民汉合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彻底改变了我乡农村教育的布局,从根本上提高了我乡农村教育的建设水平及教育教学水平,为我乡迅速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快科教兴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民汉合校已三年多,合校的教学效益与社会效益以目共睹,受益最大的是农牧民孩子,紧接下来的是如何加强学校的管理问题。学校建成了,如果我们自身管理不好,那么就达不到我们政府竭尽全力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初衷,实施农村学校寄宿制也将事与愿违,甚至会产生社会负面影响。
一、加大宣传和救助力度,确保学生“进得来”。
(一)做好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要让家长充分了解实行学生寄宿的好处,把我们的政策和措施宣讲到位,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高高兴兴送孩子寄宿。
(二)做好学生入学保学工作。学校要及时统计学生入学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只要有一个学生未按时报名入学,学校就要及时派专人上门入户了解情况,区别情况做好有关工作,决不能在实行寄宿因贫困而使一个孩子辍学。
(三)加大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力度。借助中央政府“两免一补”政策和学校一帮一爱心工程,重点开展对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工作。一是由关工委组织的关心下一代建立救助资金保障机制。根据教育局今年8月28日召开的校长会议精神,从今年起,各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贫困学生特别是对农牧学生的帮扶工作,我乡85%的学生是哈族孩子也是牧民孩子,家长对孩子管理意识差,学校离家远,语言交流困难,以上两项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多的困难,教师捐款,学生勤工俭学资金全部用于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二是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党支部.校委会通过乡党委向七站八所进行宣传,来加大对贫困生的帮助的力度。乡领导及部分党员干部也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各职能部门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给予资金或实物上的帮助。在乡党委武书记协调下,中央贸处会资金管理初团员对我校贫困生进行捐资捐物,通过学校各种途径,把相关物品直接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减轻贫困学生入学压力。此外,广泛吸纳社会各个渠道的公益捐助,增加救助金总额。三是加强救助资金管理。所有救助资金统筹安排,专款专用。明确补助范围和方式,建立补助标准,张榜公示,加强监督,确保救助资金发放到那些“不救不得读”的学生的手中。
二、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确保学生“留得住”。
(一)大力完善和配套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把完善和配套设施设备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本阶段工作重点。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争取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方式筹集一批资金,分期分批逐步完善和配套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比如购置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添置课桌椅、学生床铺、食堂餐桌等,使新建成的我校尽快步入现代教育的轨道,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功能,取得教育效益。
(二)突出抓好学校管理。一是尽快完善《切木尔切克乡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并根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教学、学生生活和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要解决好确保学生寄宿“安全”的问题,包括饮食安全、卫生(健康)安全、交通安全、行为安全等方面。同时,还要制定校舍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管理措施的制定要突出“细微”二字,想得细、做得细、查得细,杜绝制度上的漏洞。二是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由校长到值班人员各个层次都要建立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责任制,要明确主管领导和督查督办工作人员。学校作为管理的主体,更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校长职责、教师职责、专职管理员职责。三是确保必需的运转经费,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管理制度。坚持安全教育强化管理的原则,完善考评细则。适当加大学校的后勤教职工编制标准,或是对重新布局后的后勤教师进行统筹调度,配齐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学生生活辅导员、医务保健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确保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工会.学生会团支部等职能部门要建立联系定点制度,定人定责,明确一名领导负责学校管理要害部门职能分工的工作,并纳入本部门工作绩效管理。此外,还可借鉴外兄弟学校管理经验,征求教育专家、社会各界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集社会之智,把寄宿制学校管好管出效益。
(三)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抓好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落实,严抓校风校纪,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心理健康和生活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学校要建立课外活动辅导员制,引导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文体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四)加大校园环境治理力度。一是因地制宜搞好校内绿化、美化工作,对一些附属设施也要尽快完善。二是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合有关部门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营业场所和摊点,治理“脏乱差”,净化校园环境和风气。
三、加大教学和教育力度,确保学生“学得好”。
(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集中师资和教学设备按照要求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保证课时。大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提高教师素质。一是把师德要求放在教师素质提高的首位,全面提高师德素质。二是适应国家教改要求,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教研基地接受培训,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对教师也要进行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学校的管理,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力量,形成齐抓学校管理的良好氛围和合力。
(三)稳定我校教师队伍。继续推进教育局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从我校农村教师最需要解决的交通困难入手,尽快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交通工程”。通过实施“交通工程”,让市上的教师上下班方便快捷,促进教学与校园管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四)进一步加强民语教师汉语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我校双语教学的水平,并把汉语培训纳入学校常规管理重要项目,以培训促管理,以培训促提高.
第三篇:关于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思考
aa
关于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思考
叶成兵何莲芳
内容摘要: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做为农村小学校长,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需求又适应农村实际的学校管理体系,是学校发展的保障。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身为校长,要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教育,为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教学特色
关于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思考
叶成兵何莲芳
在农村小学,课程改革推进缓慢,在于学校管理改革跟不上,做为农村小学校长,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需求又适应农村实际的学校管理体系,是学校发展的保障。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及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展开实施,教育改革的重心必然由城区向农村学校,由城区带动农村学校,同时要保持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也促使农村学校不能安于现状,在各个层面实施改革和创新。但在农村小学,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动都会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校长要善于融通,敢于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去尝试,担负起学校的各项职责,才能带领全体教师推动学校高效、稳定、健康地发展。结合两年来的工作经验,我就把自己在农村学校管理上的方法写出来和大家探讨。
一、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坚持依法治校,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
有人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一说法主要强调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有对教育政策的敏锐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决策并及时调整,以求执行的高效。校长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善于实践,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这样才能使决策的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具体做法如下:
1.确立分级管理的模式。分级管理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前提,学校的各项工作纷繁复杂,所以要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各司其职,建立校长全面负责、分级管理制度能使领导班子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
2.制度化管理与人文化管理相结合。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在相信、尊重、依靠教职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充分保证制度的强制性和严肃性的前提下,渗透人文情感,刚柔结合,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这是校长做好工作的基础。
(二)深入师德学习,树立服务意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故为师者不可以不明道,明道则需要先修德。只有师德高尚的老师才能真正做到爱学生、爱学校、爱岗敬业。做为农村基层学校,由于师资缺乏,条件艰苦,课务繁多,再加上个别教师服务意识不高,难免产生一些消极的工作态度。因此,我在工作中倡导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意识,从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三)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
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1.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地方。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应该把精力放在提升教师素质、构建学习型组织上。建立明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主学习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共识。
2.将教改和课改有力的结合起来。
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加大教学研究力度,鼓励教师不但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这、引导者,也要做新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着。要求教师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在学习中完善自己。
(四)坚持以身作则,树立模范形象
有人说:“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不进就是退。”我觉得很有道理。做为校长,如果不能促进学校的进步与发展,那就是一种罪过。近年来,我把学校做为自己的家,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校大大小小的工作都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天坚持早到校、晚回家,各项教学常规带头落实,用实际行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高效而有序进行。我视教学质量为生命,常告诉老师们,教学质量不能丢,因此,我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且参加各种形式授课竞赛,与老师们共同学习,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评课、说课,及时把握课改方向,使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深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一)校长要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
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案设计与讲课要尽最大努力相符,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二)校长要经常参加学校里的教研活动
校长要与教师一起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就能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我认为校长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校长要保持教师的角色,教好一门课。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三、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特色是学校品牌的亮点,很多学校都是通过构建学校特色来使自己发展成为品牌学校的。具体来说,学校品牌特色又可分为一些不同的方面,如教学方式上的特色、学科力量上的特色、学校文化上的特色等,各个学校往往只集中于一个方面加以努力就可以了。而一些有历史的学校则更倾向于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
(一)任何时候,都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目前,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二)明确目标管理,树立学校新形象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正确的目标,再制订好实施目标的合理规划,工作就能有条不紊。在日常管理中,我本着‘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干得实一点’的工作理念,我不断摸索工作经验,掌握了解每一个管理细节,解决落实每一个工作难题,逐步规范学校的各项常规,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两年来,随着“对县督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逐步加强各项教学常规的整改与落实,力争使我校在今后三年完善德育工作目标化、学校管理模式化、教师素质专业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特长化、教研成果实用化、各项活动固定多样化的工作目标。我校的教学质量居全乡第一,并不断追求办学质量与效益。在2009—2010学,学校荣获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先进单位,受到上级领导以及社会家长的好评。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一个校长留给学校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是: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培养一种好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上,我和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合作、认真规划,让年轻教师充分展现创新实践、科学教研的能力,也让老教师发挥经验丰富、勤恳塌实的作风,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积极培育一支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良好的人际氛围,使学校的管理富有人情味,领导和教师关系融洽,工作布置从不相互推诿,遇到难题总是群策群力。我能尊重教师,平等待人,团结班子成员,集思广益,求真务实地开展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今年我服从学校工作需要,任教三—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我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完全得益于全体教师各施其职、努力工作,这使我深深体会到“学校要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四)重视德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
德育工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素质,我校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崇倡以德服人、以德管人、以德育人,对学生提出:在家庭做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少年的“三好”要求,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具体工作中,我注重在校内健全以学校、少先队大队、班级为主的三级德育责任教育网,并通过家长会和家访,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师德育岗位责任制,我把德育工作的成效与老师的业绩考核结合起来,这样就更能充分调动老师做好德育工作积极性,因而德育工作也就做得扎实、有效果。我校积极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学生开展朗读竞赛活动,每学期认真按照枝江市德育工作指南组织开展班队活动,增强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家乡的高尚情操。在校内组织法制知识学习、各种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演练;多次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全面开展进农村、进家庭的家访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不断养成、做合格小公民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形成良好学风、班风和校风,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五)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学校健康发展
“管”要依法而治,管而有度;“理”要依情而理,理而有节。好的制度,它是一种强身剂,也是一种催化剂,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更加需要一套完善而又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此,我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先后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教研组长、总辅导员的职责做了详细的规定;对德育、教学、体卫、美育、劳动教育等目标化、制度化,形成了规程;对财务、校产管理、校园净化绿化、专用教室管理、书籍档案管理、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等进一步健全、量化,使学校各项制度更完善,岗位责任更明确,更能客观、公正地衡量教师的各项工作业绩,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现在什么事都提倡以人为本,那是讲究人文关怀,并不是目无纲纪,想做什么就怎么做。我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既体现灵活的人文关怀,更注重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只要制度健全与公正,就能使全校师生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只要每位教师严格按制度办事,就能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形成良性循环,保障学校健康发展。
(六)要在别人不做或还没有做的领域尝试
目前,困扰许多学校发展的痼疾往往集中在教师更新,教师职务评聘、业绩考核及提高以聘高级教师的工作热情等方面,我认为校长要想使学校工作焕发生机,就要在这些方面敢于改革、敢为人先,敢于顶住压力、敢于知难而上。
总之,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是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办好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华建设的进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的工作是一份凭良心的苦差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做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身为校长,要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教育,为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认真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崔峰:《对学校管理的三点体会》,《甘肃教育》,2010.5。
[2]瞄文龙廖时人朱新春:《教育学》,51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刘永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甘肃教育》,2010.5。
[4]刘建伟:《提升校长素质---与学校运营品质的及点思考》,《甘肃教育》,2010.5
[5]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373页,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第四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单位是班级。班级的有效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良好管理体系的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应树立良好的班风,倚重班级特色,丰富管理内涵,加强安全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寄宿制;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学校良好管理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所以班级管理对学生各种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
(1)班主任应文化知识丰富全面、教学上刻苦钻研,并有一定班级管理经验、责任心强。班主任以责任心和爱心树立个人在班级中的核心地位,为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奠定思想基础。
(2)班主任要有健康的人格魅力,并在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有爱心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品德教育,要求班主任以个人的言行和爱心,培养每个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与学生谈心、召开家长座谈会、与个别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和反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各科任教师的关系。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切忌在学生面前褒自贬彼,要架起与各科任教师、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明确班级发展方向,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二、强化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1)要强化集体观念。以集体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意志、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集体利益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2)要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目标是班级的航标,目标一旦确定,就要牢牢把握,把它变成全班同学的自觉行为、努力方向和学习行为。
(3)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必须坚持“三化、三型”模式抓常规,要坚持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坚持学习型、自觉型、育人型的班级管理模式。经常化是班级管理一条有效的途径;制度化有较强的约束力,使班级的班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常规化是班风的直接表现。学习型班集体是学生自觉、自主掌握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生活型班集体是寄宿制学校的一种突出表现,体现出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育人型的班集体是对学校教育目标反馈出的一个亮点,也是落实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使班级形成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良好学风。通过
抓班风来转变学校的校风。
三、倚重班级特色,强化学习环境建设
(1)要高度重视教室布置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在教室布置中要坚持“教育化、人性化、情感化”的实施原则,把名人警句、学校期望等内容作为教室布置的重要素材进行设计,以教育为本、突出德育、体现爱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为目的。
(2)要突出班级特色,促进班级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方法的高效化。确定班级特色,要联系班级实际,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进行建设,如构建“文明礼仪班级”“安全第一班级”“卫生示范班级”“快乐互动、快乐学习伴我行班级”“我运动、我阳光、我健康、我快乐班级”等特色班级,突出亮点,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特色化。
(3)要倚重班级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长期围绕“做一个学习、生活习惯好,安全意识强的中小学生”这一主题教育,确定各班的活动主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文明等习惯。
四、加强安全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吃、住、行、学都要在学校进行,这就给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
学生的吃饭问题是所有安全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学校不但要让学生吃好、吃饱,更要让学生吃得安全。因此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卫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住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方面,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应还兼任着生活指导老师的任务,要按时查夜,指导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督促学生保持校内卫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行的问题是当前摆在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选自http://毕业论文网)班主任必须担当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强化学生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并与家长进行沟通,签订《安全协议书》,加强安全宣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总之,强化班级的管理,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理想情操、提高学习的认知能力,从而促使学校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篇: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思考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思考
一、建立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势在必行
临高县是个人多地广的市县,全县境内多为平原地带,自然村分布较广,人口居住极为分散,加之受历史上村村办学的传统的影响,形成了村村办小学,过于分散的学校布局结构。这种不合理的布局结构,使原本严重不足的教育资源更是捉襟见肘。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设施十分落后,现代化设备无从谈起,有近四分之三的农村小学无法保证起码的开齐功课开足课时,师资严重紧缺,加之教师素质不高,70%为民办代课教师,正规师范生相对太少,这种现状导致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成绩不尽人意,学生流失严重,学校趋于崩溃边缘,城乡教育差异越来越大,干部群众对此极为不满。临高是个贫困县,贫困农村教育的客观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使调整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创办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成为了我县各级领导振兴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为此,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充分利用危改契机,于2005年实行全县小学校布局调整,2006年消除D级危房,村小合并,撤掉麻雀学校,兴建了8所(文澜江、东英、博厚、博北、美良、五联、和舍、五峰)农村寄宿制中心校。从而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解决了农村学生每天走十几里路上学的困难,给他们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同时又减轻了农村筹资办学的负担。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措施得力,发展迅速
我县农村小学经过布局调整后,建立了8所寄宿制中心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提高了办学效益,教育教学稳步提高,显现了勃勃生机的景象,在教学质量、体育、文艺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有:
1、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创建寄宿制中心学校前的学校多数都是“袖珍”学校,村村有小学,使有限的资金过于分散使用,难以形成规模较大的办学效益。撤销部分学校建成寄宿制中心学校后,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改善办学环境,更新教育设备,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益。
2、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创建中心校以前,由于教师缺编,全县农村小学专任教师紧缺,大多数都是开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几乎没有专职的图、音、体、英、美等的教师,教师上课较随便,相当部分教师为了赶集或干农活,自己随时调课或随便不上课者屡有出现。创建中心校,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两年多时间内招聘了903名新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心校优先聘用优质教师,分流不合格教师,配足配强各学科教师,优化了教师队伍,保证了课程的开设率。
3、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学生每天十几里路上学的奔波,给农村孩子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同时,通过学校里的集体生活,培养了使用学生集体荣誉感,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学会了文明礼仪的习惯。
4、学校抓课余生活,打造住宿生“快乐校园”。由于住宿生在校时间长,空余时间多,学校想方设法开展课外兴趣活动,为住宿生开展了艺术培训、表演、美术、舞蹈、书法、读书等活动彰显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5、创建寄宿制中心学校,农村小学撤并,减轻了农村办学的负担。农民不再为改善村小学条件,修缮校舍、购置设备等集资和投工投劳面烦脑。同时,孩子远离父母到学校住校,让家长有了更多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专心做好工作。
三、浅谈住宿生的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共创平安学校
住校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做好住校生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保证学生安心学习,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让成百上千的家长能安居乐业,保证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从“细”处考虑,从“精”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抓学生档案管理,一个萝卜一个坑。学校住校生档案管理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那么如何建立“住校生”专项档案管理呢?建立住校生档案管理,要做好学生基本情况造册,并且是每人一本,以方便查找。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家庭情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生活状况、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对学生进行全面掌握。
2、制定值班制度。值班室每日必须有两名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备有直拨电话、常用药品、本校教师电话本,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值班教师每晚在学生就寝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寝室,做到“三问”(问人数、问纪律、问学生身体情况);“三看”(看睡姿、看盖被、看有无异常情况)清点学生人数,情况如实载入点名册中。
3、制定住校生请假制度。住校生请假问题不可忽视,这一环节弄不好会容易出问题,责任重大。因此,学校要制定明确的住校生请假制度。怎么做呢?我们不妨这样制定:住校生请假必须先到总务室(住校生主管领导室)领取请假条表,然后到宿舍管理员签名,经同意再到
4、建立宿舍、学校、家长联络平台。小学生年龄小,且住校人数多,单靠教师的管理,无法做到顾全大局。建立宿舍、学校、家长联络平台,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住校生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譬如,深夜学生生病,是学校最头疼的事。虽然每晚都有巡逻教师,但夜间学生睡觉,我们不可能叫门询问,影响学生的美梦。所以,学生夜间有异常情况,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设立寝室联络员,学生夜间有异常情况,联络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值班教师,值班教师在及时处理的同时,再通知带班领导和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可以使我们全方位协调处理异常事件,确保学生的住宿安全。
(二)、抓宿舍管理,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
宿舍是住校生走出教室之后的“家”,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这里也需要和谐,需要温暖,需要快乐,学校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的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在这个“家”里享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真情也回报真情,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因此加强宿舍管理对于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加强宿舍管理,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制定宿舍各种管理制度。制订《文明宿舍评选方案》、《内务检查记录表》、《寝室公约》、《寄宿生作息制度》等制度,利用开学典礼、每周升降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会等时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学习等让学生人人知晓学校校规校纪,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抓宿舍军事化管理,训练学生做到“六个一”和“六个无”。即:寝室内务整理达到“六个一”:毛巾叠成一条线、口杯摆放一条线、牙刷倾斜一条线、被子摆向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盆桶摆放一条线;室内整洁做到“六个无”:地面无纸屑、墙上无印迹、室内无垃圾、桌内无杂物、窗台桌面无积灰、桌面无涂刻。使宿舍就像在军营里的一样整洁。通过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克服生活懒散、拖沓、杂乱无章的生活作风。形成生活有节奏、有规律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益无穷。
3、抓宿舍文化管理,举行“我的宿舍我当家”宿舍文化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剪、贴、画,为了自己的宿舍环境创造“亮点”,感受到作为寝室主人的快乐,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三)、抓课余生活管理,打造“快乐校园”。
抓好住校生业余生活,将其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但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快乐健康成长,而且也能让家长从子女身上看到我们住校生的管理及成效,对学校的管理感到称心。
那么如何将课余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呢?这就需要学校每位教师都来积极构想住校生的课余活动。如班主任、科任教师考虑如何加强学生的辅导和转化;体育教师思考怎样开展住校生的体育游戏,体育锻炼、计划等;艺术教师思考怎样进行艺术培训、表演、美术展览等等,这不仅指学生成绩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因此,住校生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层的事,也是全体教职工的事。
四、存在突出的问题与思考
我县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四年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学校办学效益也有了提高,但寄宿制学校创办毕竟刚刚起步,与标准化、规范化、军事化建设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有:
1、办学条件滞后
创建农村寄宿制中心学校,在全县财政资金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但也基本解决了中心校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的基本建设。而学校的装备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学校教学设施装备相当落后。同时在有限的装备资源中,使用效益相当低下,尤其是实验仪器室、图书、电脑、多媒体等的功能室应用极为有限,难以发挥现代教学效能。
2、教育行政部门缺少对寄宿制学校的指导
由于我县创办寄宿制学校是个新生事物,学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全县8所寄宿制中心校大部分将学生的保安全、保生活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十分重视了学生的生活和安全管理,开展教研教改及新课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也忽视了对寄宿学校的正确指导。
3、住宿生的管理人员编制严重紧缺。全县8所寄宿制学校的工勤人员简直是“0”,一所600多名住校生的学校没有生活管理员,没有保育员,没有校警,没有校医,住校生24小时的管理均靠上课老师兼管,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在校教师当天值班管理住校生,次日又要上好一天的功课,导致教师工作量加大,负担过重,管教质量不佳。
4、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住校生在学校吃、住、学习,单单仅教几节课是不行,要多开设课外兴趣班活动,以满足住宿生课外时间的需要,让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因此,中心校要合理配足图、音、体、美、计算机等的术科教师,不断拓宽培养学生的特长。
5、住宿生的管理经费没有保障。住校生一天24小时吃住在校,用水、用电、门窗门板及厕所维修等的费用开支大,而目前学校的公用经费(与没有住宿学校生均拨款一样)十分有限,根据四年来的管理经验,每生一年的管理费用两百元左右,久而久之将造成学校负新债。为此,建议通过三种途径保证寄宿生的管理资金:(1)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按生均拔款;(2)动员社会办学和企业团体投入教育。发挥基金会的作用,支持寄宿制学校发展;(3)建立健全逐年递增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寄宿制学校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