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小学参观考察汇报
2010年×××月,按照教教体局的安排,我们黄土梁子学区的九名校长前往杭州、上海等几个城市,对那里的小学教育进行了一周的考察学习。这次考察,使我们黄土梁子学区的小学校长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通过参观学习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把学习的先进理论与教育实际相结合,在学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考察概况:
我们先后参观了行知小学和浦东小学,给我印象最深的行知小学。行知小学早已久闻大名,今走进校园,虽是管中窥豹,却也留下深刻印象: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简雅、大气,与周围的田园风光和谐统一,校园文化设计充满人文色彩,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传承实践先进的陶学理念,20多年的奋斗发展历程,一所体现着科学育人、科研开发、服务示范、形象宣传、自我造血等多功能的中国新型乡村小学正在崛起,在校长杨瑞清的带领下,行知小学创造了一个中国式的乡村教育童话。
二、考察感悟:
行知小学作为一所乡镇小学能办得如此有声有色,我感悟颇深:
1、执着的追求是成功的前提。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高扬的校长旗帜——有好校长才会有好学校。这次名校考察给我们首当其冲的感觉就是:每到一所名校,我们都能发现一位难得的校长。我们考察的2处小学,都有自己的好带头人——他们有思想、善思考、勤学习、敢创新。我们不由感叹: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2、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创特色学校之本。
一所学校的崛起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观念,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我认为,行知小学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的办学思路的成功,弘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办学理念,首先获得了人气;再者依托本区域本校特色,坚持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勇于创新,先后开展了“小学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研究”、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形成了“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的办学理念,创建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的办学模式,使理念有效与实践对接,打开了办学的天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大力打造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在参观考察中,我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行知小学大力打造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之所以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就是因为杨校长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真正找准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做到了人无我有,打造特色,从而实现了学校的根本转变,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4、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的确,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主导着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行知小学就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整个学校人文气息浓厚,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的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的安
排。每间教室、每个走廊都能给人以全新的不同的熏陶,不仅展现已有的艺术、人文、科学等方面的优秀成果,还给了学生展示才华的一席之地,充分挖掘学生群体中优秀的人力资源,用学生自己的成功经历来感染更多的学生,激励全体师生,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人文素质都得到提升。
三、考察后的反思: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应该怎么办?应该解决哪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值得思考。
1、思想观念。学校的发展,思想是指南,观念是关键。首先是校长的思想观念要解放、开放,要建构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思想体系,要能准确地把握教育的规律,要能站在乡村大教育的高度,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农村学校实际出发,逐步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个性化的办学思路,并切实用以指导自己的管理行为。其次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更新、创新,要建立学生成长中服务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要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要确立自我发展目标,要看到自己的努力给学校带来的变化和发展,体会自身专业成长的快乐。然后是农民的观念。农民也许不需要读书,也许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知识,但他们需要文化,需要精神生活,也和师生一样需要成长。要利用好孩子这一媒介影响家长,让他们在得到精神文化食粮的同时,关注我们的学校,关心我们的学校,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
2、运行机制。行知小学的运行机制是开放的,是紧密与社会、与生活连在一起的。而我们的农村学校是封闭的,与社会隔绝,与生活脱节,大都是关起门来办学,没有活力,质量不高,效能低。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行
知小学的发展模式,学会依靠,依靠农民的力量,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学校环境。学会联合,要学会开放办学,和企业联合互惠互利;和教科院校联合,保证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当地的名校联合,扬长去短,扬长补短;和农民联合,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优势,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像行知小学那样,小学校办大教育,小学校做大文化,小学校创大事业。
3、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学校发展最头疼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且没有流动机制,职业倦怠感严重。再是教育教学思想陈旧落后,大部分农村教师前身是民办教师,他们往往固守陈规,很难面对新课改,新教育,不愿突破,不想创新。有些老师想改革、想发展,但由于文化底子薄,理论知识少,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大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怎么办?是等?还是靠?我想我们既不能等,也不能靠,如果没有新生力量补充进来,我们就不改革了,就不发展了?我们应该借用行知小学的赏识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的活力,唤起教师的自信,发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特长,发展教师的专业。用青年教师的朝气和活力影响老教师,用老教师的敬业和严谨感染青年教师。实现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资源最优配置。
4、全面发展。即学校要全面发展,教师要全面发展,学生要全面发展。学校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外延和内涵共同发展的转变。目前,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楼拔地而起,窗明几净,现代化的教学装备基本齐全,如何发掘当地的人文资源,创设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育人环境,提高办学的品位应当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重要 的工作。教师要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教育教学专业的发展,更应该注重道德修养、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要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生要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学生不能再是灌输的对象、考试的工具,要全面发展,发挥特长,张扬个性,要特别重视养成教育,重视学生的人格培育,要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让学校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5、凸显特色。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特色,因此,农村学校要实现由公共型向特色型的转变。行知小学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学习并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把“赏识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我们要发展地方特色,发挥学校优势,挖掘自己个性的东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不反对借鉴,不反对移植,但借鉴要有取舍,移植要有创新,要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自己独特的东西融进去。大的方面可以成为特色,小的方面也可以成为特色。我们没有能力搞“某某教育”,可以搞“某某实践”“某某阅读”“某某运动”,只要搞起来,搞活它,搞深它,坚持搞下去,搞出成果,搞出效能,同样也是特色,也可以带动学校全面发展,成为名校。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把我们农村学校办成有思想、有质量、有文化品位的学校,有特色、有效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学校,最终成为充满浓郁田园特色的文化名校。
2010年×××月,我有幸参加了×××组织的特色名校学习考察活动,现在静下心来回顾,这几日之行真是受益非浅,尤其是在如何创建名校方面感触颇深。虽然各校的文化底蕴不一样,校园布局不一样,学校的管理办学理念不一样,但它们在打造学校“名气”方面,却有着共同点:即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育质量。一、直观感受
生活教育的践行者——行知小学
行知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20多年来,行知小学始终坚定地走“行知之路”,发扬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奉献、创造精神,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使昔日落后的村办小学成为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成为中国农村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学校的宣传牌上有陶行知先生的这样一条名言: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行知小学从这里得到了启示,他们敞开门办学,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建立了行知实践基地,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乡村大教育”办学模式。近几年,行知实践基地每年要接待上万名学生,香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也有学生来此体验生活。在行知实践基地,学生们可以观察到大田作物、蔬菜水果、苗木花卉、野生植物、家禽家畜、能源气象……可以了解到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劳动就业、乡风民俗、环境保护……可以体验到粗茶淡饭、集体住宿、简单洗浴、田间漫步、营火晚会、烟花爆竹、轮流帮厨、野外生存。农民向学生介绍农村生产生活情况,指导学生干农活,安排学生食宿,学生给农民讲述城市里的变化,辅导农民孩子的功课。农民成了城市学生农事辅导员,又成了城市文明的受益者。行知小学真正做好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篇大文章。
走在改革前沿的浦东小学
浦东小学是一个具
第二篇:乡镇小学参观考察汇报
2012年×××月,按照教教体局的安排,我们黄土梁子学区的九名校长前往杭州、上海等几个城市,对那里的小学教育进行了一周的考察学习。这次考察,使我们黄土梁子学区的小学校长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通过参观学习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把学习的先进理论与教育实际相结合,在学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考察概况:
我们先后参观了行知小学和浦东小学,给我印象最深的行知小学。行知小学早已久闻大名,今走进校园,虽是管中窥豹,却也留下深刻印象: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简雅、大气,与周围的田园风光和谐统一,校园文化设计充满人文色彩,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传承实践先进的陶学理念,20多年的奋斗发展历程,一所体现着科学育人、科研开发、服务示范、形象宣传、自我造血等多功能的中国新型乡村小学正在崛起,在校长杨瑞清的带领下,行知小学创造了一个中国式的乡村教育童话。
二、考察感悟:
行知小学作为一所乡镇小学能办得如此有声有色,我感悟颇深: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1、执着的追求是成功的前提。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高扬的校长旗帜——有好校长才会有好学校。这次名校考察给我们首当其冲的感觉就是:每到一所名校,我们都能发现一位难得的校长。我们考察的2处小学,都有自己的好带头人——他们有思想、善思考、勤学习、敢创新。我们不由感叹: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2、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创特色学校之本。
一所学校的崛起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观念,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我认为,行知小学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的办学思路的成功,弘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办学理念,首先获得了人气;再者依托本区域本校特色,坚持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勇于创新,先后开展了“小学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研究”、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形成了“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的办学理念,创建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的办学模式,使理念有效与实践对接,打开了办学的天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大力打造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在参观考察中,我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行知小学大力打造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之所以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就是因为杨校长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真正找准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做到了人无我有,打造特色,从而实现了学校的根本转变,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4、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的确,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主导着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行知小学就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整个学校人文气息浓厚,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的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的安
排。每间教室、每个走廊都能给人以全新的不同的熏陶,不仅展现已有的艺术、人文、科学等方面的优秀成果,还给了学生展示才华的一席之地,充分挖掘学生群体中优秀的人力资源,用学生自己的成功经历来感染更多的学生,激励全体师生,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人文素质都得到提升。
三、考察后的反思: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应该怎么办?应该解决哪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值得思考。
1、思想观念。学校的发展,思想是指南,观念是关键。首先是校长的思想观念要解放、开放,要建构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思想体系,要能准确地把握教育的规律,要能站在乡村大教育的高度,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农村学校实际出发,逐步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个性化的办学思路,并切实用以指导自己的管理行为。其次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更新、创新,要建立学生成长中服务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要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要确立自我发展目标,要看到自己的努力给学校带来的变化和发展,体会自身专业成长的快乐。然后是农民的观念。农民也许不需要读书,也许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知识,但他们需要文化,需要精神生活,也和师生一样需要成长。要利用好孩子这一媒介影响家长,让他们在得到精神文化食粮的同时,关注我们的学校,关心我们的学校,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
2、运行机制。行知小学的运行机制是开放的,是紧密与社会、与生活连在一起的。而我们的农村学校是封闭的,与社会隔绝,与生活脱节,大都是关起门来办学,没有活力,质量不高,效能低。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行
知小学的发展模式,学会依靠,依靠农民的力量,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学校环境。学会联合,要学会开放办学,和企业联合互惠互利;和教科院校联合,保证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当地的名校联合,扬长去短,扬长补短;和农民联合,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优势,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像行知小学那样,小学校办大教育,小学校做大文化,小学校创大事业。
第三篇:乡镇人大工作考察调研汇报材料
乡镇人大工作考察调研汇报材料
2012年8月9日,在刘唐远副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三人对黄板乡、长兴镇、木树乡、迓驾镇等4个乡镇的人大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乡镇人大主席团建设
1、主席、副主席、秘书的配备情况。4个乡镇都配有人大主席,除木树是书记任外,其他3个乡镇都是专职。副主席只有木树配有1名专职,人大秘书4个乡镇都是办公室人员兼任。
2、人大主席团的组成。4个乡镇的组成人员不同,最少有5人,最多的有8人。
3、办公场地情况。除木树是共用办公室外,其他3个乡镇都有专门办公室。
4、办公设备情况。除木树乡无电脑、相机外,其他3个乡镇都配有电脑、相机等。
5、制度建设情况。4个乡镇都建有制度,并已上墙。
6、文书档案的整理、健全情况。4个乡镇的文书档案年终都整理归档。
(二)人大主席团的常规工作
1、乡镇人代会和主席团例会的召开情况。
人代会4个乡镇都是2011年11月底召开,今年没有开过。主席团例会4个乡镇每3个月都召开一次,材料已上报。
2、主席团工作调研情况。4个乡镇都进行了工作调研,并有调研材料。
(三)代表工作
1、代表的培训情况。4个乡镇都进行了培训,除黄板是专题培训外,其他3个乡镇都是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有《组织法》、《代表法》等。
2、代表小组的组建情况。
4个乡镇都有代表花名册,都组建有代表小组,个数各不相同。代表编组是根据路程的远近和便于集中来编排。县乡代表四个乡镇都是混编,有活动计划,都开展了活动,但活动场地不固定。
3、四个乡镇都有代表的先进事迹,但材料都没有整理和报道。
4、人代会期间,4个乡镇都收有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已转办,有的已办好,有的正在办理中。
5、4个乡镇都组织了代表视察,都有材料体现。
(四)“五带头、十个一”活动情况。4个乡镇都开展这项工作。
二、反映的问题
(一)县人大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和联系少。
(二)县直有关部门对代表的意见建议办理不够重视,答复敷衍。
(三)有部分县直部门办事工作效率不高,部分业务人员工作态度粗暴。
(四)在建项目工程进度缓慢,群众意见大,建议县人大对在建项目进行监督。
三、考察调研组意见及建议
(一)乡镇人大对材料的收集、报送不够及时,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指导,并责成相关委室对其进行督促。
(二)乡镇人大的宣传报道工作薄弱,建议县人大加大培训力度。
三、乡镇人大主席分担党委政府的工作多,人大秘书都是兼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建议县人大多指导,教导他们两者都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县人大常委会第七考察调研组
2012年8月14日
第四篇:参观考察西山
参观考察西山、美佛儿学校心得体会
杨有明
最近,我们参观考察了江西西山教育集团和江西美佛儿,对地处内地的中学名校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了解,参观考察后内心深受两校震撼。特别是他们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育设施、凸显的文化氛围、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精简高效的领导团队等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
一、硬件设施建设给校园描上“面向现代化”的面纱,激起我们无限的向往。
西山教育集团和美佛儿占地面积均在千亩以上,教室、办公室、功能室、运动场所设施一应俱全,活动区、教学区、休息区条块分明,总体布局一目了然、科学合理,从进入大门到各区、室走马观花的参观和随意提问中了解到,其教育教学设备的时代性和教育投入的力度的确值得我们感叹和欣赏。都是高起点、大手笔的杰作,学习西山教育集团和美佛儿,我们必须努力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力度更新教育教学设施,多角度、全方位、有步骤、科学性地规划好学校,建设好学校,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打好基础、理好思路。
二、“文体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极大地触动了我们学习的意念。
西山教育集团近20年的校史为西山教育集团“文体立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用文字诗联串接而成的文化长廊等,使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强者之音,其感染性、号召力无时不在向广大师生潜移默化中熏染,这种“文体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的浓厚文化氛围不能不令人折服。学习西山教育集团“文体立校”,我们没有这么长久的文化积累,但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促成文化在教育上发挥潜移默化熏染的功能,持之以恒地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信念,我想,尽管任重而道远,但前途必将是繁花锦簇的光明。只
要是学校,只要是育人的场所,都值得我们去试一试。
三、实实在在推行的全面发展与特色办学相结合的新课该理念引发出我们许多新的思考。
作为江西省的两所名校,西山教育集团和美佛儿在历来的中考、高考中并没有一而贯之的骄人业绩,但社会对到两校求学却一直是趋之若骛,原因就在于其特色办学、追求学生的面发展。西山的校长指出,“我们的两考成绩一般居于中上游,并没有特别的突出,但我们的篮球、美术、音乐、武术在江西却是一流的,我们所设的特色班级都一直吸引着许多家长和学生。”走进西山,你会发现,这里有江西体院定点保送的篮球特色班,有由外籍老师直接任教的英语特色班,有由陈爱莲等著名艺术家定期指导的音乐、美术特色班,还有名目繁多的校园社团和艺术沙龙活动等。所有这一切,都明显勾勒出他们的质量观已经逐步从“单向应考型”向“综合特色型”转变,这种转变更符合最新课改精神理念。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发展趋向才是今后我们教育教学的主流,因此,“请进来、走出去”,“多角度、多渠道”的办学模式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探讨。
四、精简高效的领导团队、秩序井然的校园风貌给了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校
长们送来了一面管理宝镜。
西山是一个拥有师生6000多人的巨型学校,但是,它的管理领导才10个人,而且整个学校井然有序。这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谋事在人”真正含义,更加明白“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作为民办学校,西山既有办学的公益性质,也有基本的企业经营的成本核算,以一当十的管理在风险运行中也显示了其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的科学高效,用张文彬董事长的话说,就是“统一部署、职责分明、互助无怨、宁缺勿滥”。但实际工作效果自以为的确不如他们,所以,把好用人关、提高自觉性、调动积极性应是我们接下来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第五篇:参观考察游记
上海市激光研究所赴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参观学习
2014年6月19日,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的三十余名领导干部和员工在朱德祥所长的带领下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参观学习,受到了702研究所的热情接待。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中船重工702研究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是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船舶力学研究与试验基地和总体性能研究所。该所在上海设有分部。
早上7点35分,人员到齐后我们从激光所准时出发。到达702研究所后,我们首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整装待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负责为我们解说的工作人员充满自豪地介绍了“蛟龙号”世界领先的功能、所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等,深深吸引了在场所有的员工。在工作人员讲解完之后,大家都纷纷和“蛟龙号”合影留念。参观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视察了702研究所水动力重点实验室中的深水拖曳水池和耐波性水池。回到会议室里,我们认真观看了“蛟龙号”团队党支部创先争优事迹和“蛟龙号”深潜作业的专题片。
下午,我们在韩华书记的指导下开展党员扩大会议,党委书记韩华、副所长张伟、所长朱德祥分别在会上发表讲话。朱德祥所长要求我们向702所学习,一如既往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积极创新、作出贡献、服务全行业,为全面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参观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一天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使我们受益匪浅。中船702所的科学家们在工作中的执着、严谨、求是、创新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此次活动也激发了我所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