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谭老师中专生教育杂谈-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给学生解惑,自己就不能太迷糊,对中专生教育现状应该有自己的看法。
在教师这个圈子里面,我被认为是异类。同事间相处久了,不免黯然,孤独。想说点什么,有不同意见的,多包容。
中专生来校读书,我常常和学生讲教师工作重点:
第一,首先是安全。留的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必须放到第一位。这个也是家长最重视的。雷锋固然可敬,好好活着才有更多的希望,这个可以打败一切光荣名誉,很现实。
第二,学生不能养成恶劣的不良习惯,尽量矫正恶习。现在社会浮躁,很多不良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下一代,他们也是受害者。中专生一般在初中就接触了打群架,早熟,逃课,吸烟。甚至摇头水,CK自残,游戏厅赌博等等,思想上很自我,很叛逆。你可以觉得他们没有是非,但是和他们一起,你会感觉他们大多很仗义气。正课期间校园封闭,周末自由活动,既有效抵制了放纵,也给了他们空间,这个是必要的。未成年人就是要人多关心,多管教,所以班主任从早到晚都要关注他们。有些学生错误,让他出现几次他就废了,例如:嗑药,CK自残,游戏厅赌博等,几次就不能回头了。这些不控制,读书有什么用?
第三,鼓励学习。有的学生成绩一般,平时多鼓励,让他们多学点基本专业知识。我经常说:学生学习,要尽力,学的一分是一分,学的十分是十分,只要用心了,十分当然好,一分也不差。但是自己不能放弃,学习差一点,人生也有很多路子可以走好,绝对不能够一混子打死,这样不符合教育本质。
做教师的,自身不能抱怨,对人不能歧视,还要能忍受委屈。就像我们学校一个老师说的:我们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西校区的女老师那个没有被气哭过?呵呵,当然我指的不是老师脆弱啊。
老师也有千般,是弱势群体。自身要是OUIT了,就没得玩了。例如—我经常和学生周末在网吧坑英雄联盟,然后学生就说:谭老师,你真帅啊,我答:我不但帅,还是高玩啊。然后天晚了就把学生请回学校。学生高兴了,我也保证了他们安全不去乱吃乱喝乱玩,还拉近感情,不好吗?
10年前的学生,学的太苦,要鼓励他玩点;现在的学生,玩的太多,要鼓励他学点;也许10年以后的学生,就要鼓励他边学边玩,多感受世界啦。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吧。众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是了。
第二篇:杂谈教育
失败与不失败从何体现?无外乎学习这门课程之后的现实意义,各类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为自然学科,二为人文学科,可能略有偏题,题主还见谅。
先说自然学科,它们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撇开知识本身的巨大作用不谈,高中数学物理高深复杂的各种论证计算看似在生活中毫无用处,但这无外乎都是锻炼思维敏捷度和深度的途径,高中数理方面的课程最大的成功之处应是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耐心,当然这些课程背负恶名的原因无外乎是大家无法知道自己在何时何处运用到它们,这就是思维训练课程的悲哀,科学层面上讲,人的言行举止和各种决策判断一部分出于可以被自身意识到的思维活动,另一部分出于潜意识,而潜意识出乎意料地起到了主导作用,曾看过耶鲁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的公开课视频,思维活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无法被自身感知的。这样说来事情就比较明了了:思维的训练是全方位的,可以通过复杂精细的锻炼得来,这是人们可以把握的;而思维的运用却是人们难以察觉的,极具深度的,人们无从把握。因此人们无法直观地知晓复杂的推理运算给自己的思维构造带来的巨大益处,反而对其冷眼相看。在此处要澄清的事实是,这些复杂的习题不过是一些益智游戏,帮助我们填补了大量思维上的漏洞,人的一生中对事情的思考的全面和透彻与否,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早期创造的精密神经元的多少。
接着说说人文学科,大致是语文,历史,政治,地理(此处暂不谈及艺体课程,容后述)。地理这门学科涵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暂它兼具两方面的特点,是综合性较高的一门学科,暂且不谈。人文学科语文,历史,政治。这些学科如果仅从我所下“失败”的定义来讲,那么它们应当都不能算失败,虽然政史有很大一部分与事实不符,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它们的确起到了一部分作用,至少认真学习了历史的同学基本都能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脉络,有一定科学的历史观,这是最重要的。而学习过政治的人,虽说也会抱怨中国政治制度,但是无外乎都是了解了各类制度,并对社会的运作方式和社会矛盾所在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具备了大的眼光。语文自是不能说失败的,它赋予每个人基本的交流表达能力,虽说八股横行,倒也功大于过。
如此说所有的课程都不失败?可是中国基础教育现状还不是一团渣。。这就是问题了。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弊病在于塑造了小部分学生,舍弃了大部分课程成绩不够优秀的孩子。而被教育者重点培养的这些学生,自是被视为得意门生,但学生自己又不一定这样觉得,跟我同班的高中同学初中同学,不少最终进入了国内顶级高校,依旧认为基础教育荼毒了自己的思想和青春。最终上了大学却也无心学业的大有人在,拿到高等学府的本科学位证,想混个中产阶级,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而已,当然这是少数,然而被重点培养的孩子也尚且如此,被基础教育放弃的孩子们是怎样的状况可想而知。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基础教育付出了学生,家长,社会,国家,各方面的巨大成本和精力,却最终没有拿到与此对应的回报。
其实不是课程教育的失败,课程教育无非是手段,古人说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课程教育即便有它的不足,倒也不至于背负如此恶名,究其根源,还是教育环境的失败,教育不是市场经济,合理竞争固然是好的,而中国现状是各类中小学的恶性竞争无处不在,教育者急功近利,或者说,基础教育的失败不在于教育,而在于社会大环境,如此数量众多的学生,每个人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去教育,教育成为了机械生产,学习成为了孩子们的负担,孩子们当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育,所以才出现了大面积的诸如思想问题,品质问题,价值取向问题等等。教育理论研究者都知道教育管理要有节制,要收放有度才能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不被学生反感。而作为教育前线的学校无法遵从这种先进理念,或者不敢贸然尝试,其中道理大家都知道。改善基础教育太过困难,面临太多因素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以我拙见,我们倒是可以寻求一些无毒害的方式来适度缓解教育问题。一者增加基础教育资源,让学生接受更为细致并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个老师教七十个学生,最后只有十几个被重视。二者,分流学生,基础教育以高等学府为目标,忽视了专科教育,数量如此众多的学生却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最终国家投入了大量成本,大部分学生还是因为无法进入高等学府自暴自弃。再者,降低高等学府准入门槛,提高获得学位的难度,如此减轻了基础教育的压力,并使基础教育的学生对高等学府的向往中有所敬畏,不仅仅以进入大学为目标,或者尽早对自己的方向有规划,或专科或本科,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三篇:暑假打工杂谈1范文
儿行千里母担忧李玉弋
出来整整一个月了,第一次出来打工,自己倒真的没啥感觉,苦点累点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我不再是个孩子了,其实自从父亲得病后我就不再认为自己是孩子了,我一直在努力独立,不想让家人分心,担心!我怕,我怕很多事情…昨晚上班前给妈打了个电话,本来很想倾诉一下这么长时间来自己内心的苦闷,但听到妈妈的声音,我还是忍住了,说了很多我在这很好之类的话,问了问家里的事,讲了点自己身边发生的趣事。
快挂电话的时候,妈妈说她前几天做了个梦,说是关于我的,吓得她几天心里都不舒服,一直说想给我打电话,就是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有空…这边我拿着电话听着,心里一阵暖一阵酸!我知道妈妈是担心我的,每次担心我,我妈妈都会做梦,然后给我打电话!尽管我经常打电话回家!父亲不在后,妈妈真的老了很多,也“脆弱”了很多,我知道为什么,我知道她担心什么,更清楚她需要什么!所以每次回家我都会和妈妈聊很久很久!…
我不想她太担心我,饱受生活折磨的妈妈不该在这么痛苦了,不想,我不想!…如果可以我愿用我的一切换来母亲的幸福!母亲这辈子太苦了!真的太苦了!我想弥补点!我只是想弥补点!妈!我会让您骄傲的。照顾好自己,该是您享福的时候了!
还是要常思儿行千里母担忧!愿母亲能健健康康的!也愿天下父母幸福常寿!健康永驻!
第四篇:教育杂谈学习
教育杂谈学习《蒙台梭利教学法》心得体会
(学习《蒙台梭利教学法》心得体会丰丰 的工作室学习蒙台梭利教学法心得体会
首先,我非常感谢园领导能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机会,让我们再次认识了蒙台梭利教学方法,并获得了理论的提升。谷家祥老师再次把她的理论、感受讲解给我们,我在本次学习中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蒙台梭利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实施方法,认识到教育是相通的,教育是无国界的,蒙氏教育是更好的让幼儿接受新的教育帮助。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进行适时适性地教育,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超常的发掘,就如教育家格伦多曼所说:每个正常出生的婴儿,都有可能成为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的人才。
本次学习分了五个方面:坏境创设、导师、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五大项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教育法实施的步骤。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需要成为蒙台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台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我们在学习和实践蒙台梭利教育的过程中,大家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蒙台梭利的许多优秀思想侵入我们的心灵。我深切的感到什么是尊重儿童,什么是科学的观察和引导……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和认识,蒙台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带给我们的幼儿!
教育杂谈学习蒙台梭利教学法心得体会
第五篇:谭老师示范课观后感(定稿)
全力打造“30+15”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多一些宽容》示范课观后感言
3月26日,有幸听取了谭老师的一节示范课,受益匪浅。谭老师敬业务实、精益求精的教风和启发激励、灵活多变的教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尤其是在“30+15”课堂实践方面帮我解决了诸多困惑。
首先,教者注重课前预习环节的引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谭老师针对大多数学生懒于预习、疏于预习的现状,积极从多方面对预习环节进行指导:
方法一:任务指引法。教者在课前安排了学生收集有关宽容的名言、事例的素材,使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这样学生在晚辅预习课上不再无所事事,从而提高了预习的有效性。
方法二:问题标注法。教者在阅读预习时引导学生边阅读边用特色符号圈圈、画画,把自身预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标注出来,留待课堂中合作环节中去解决。这样,无形中就会锻炼学生课前的预学能力,同时也会激发其参与课堂互动环节的积极性。
方法三:尝试练习法。教者在课前结合学情精心编写预学篇,让学生先练练、试试、想想、做做,从中产生新的困惑,生成新的问题。
其次,教者注重课堂复习环节的指导。
本学期,学校积极推行“30+15”课堂教学模式,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课堂复习环节。个人认为,此环节就是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自行梳理、反刍消化、总结提升的过程,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结合近几周的教学实践来看,本人对这个环节感到很棘手、学生的复习整理能力亟需提升。谭老师的示范课可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涤荡我们的灵魂。
首先,教者通过巡视,准确地把握学情。
其次,教者对部分整理能力欠缺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促进其不断提升。再次,教者注重检测验收。即在此环节中留出3-5分钟的时间及时反馈整理复习的效果,或让学生动笔写学习收获、动口谈学习感受,或组织检测达标等提升复习效率。
总之,欣赏谭老师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进一步学习谭老师细腻而又不乏创新的教法,不断加强自身语文素养的培养,全力打造“30+15”高效课堂,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