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工作的原则[合集]

时间:2019-05-13 02: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例外工作的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例外工作的原则》。

第一篇:例外工作的原则

例外工作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保证领导者有时间和精力履行领导者职责,应当推行“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领导者只管条例、规章制度中没有规定的“例外”的事情,凡是已有规定的,就由秘书或职能部门按章办事即可。贯彻这个原则,可以使企业领导者减少日常重复性工作的指挥,可以集中精力抓大事,同时可使下级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负责精神。

贯彻例外工作原则,对日常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推行工作程序标准化首先对任何工作都要问三个“能不能”。①能不能取消它?②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③能不能用更简便的办法代替?其次,对确认要做的工作,要明确由谁去干?谁来提供资料?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完了转给谁?这些要求都要通过标准化和业务流程图规定下来。各个流程衔接起来,就构成了企业全部工作体系。按这个工作体系的程序进行工作,就能做到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提高效率。

2.领导者不干预下一层次的事要按照组织原理中的有关原则,领导者不干预下一层次的事。随意干预下一层次工作的后果必然是:一方面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只会造成下级没有主见、没有责任感,又反过来加重自己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必须牢记:“凡可以授权给他人做的,自己不要去做”,“当你发现自己忙不过来的时候,你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做了下级可做的事,那就把权分派下去”。以此来提高领导者自身的工作效率。3.领导者不直接回答下级的问题 领导者不直接回答下级的问题,只回答下级关于问题的建议。一个只会向上级提问题而不善于提出建议的下级,是不称职的下级,应予撤换。

提高会议效率的原则

在现代化管理中,利用开会的方式来进行互通信息,安排工作,协调关系,咨询以及集体讨论决策等工作是经常性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什么问题都要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解决,这是领导者无能、管理水平不高的表现。

如何提高会议的效率,我们认为必须掌握如下三条:

1、开好非开不可的会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两类会议是必要的:

(1)决策性的研究会。主要包括讨论企业的目标规划,研究应急对策)方案论证及学术交流等。这类会议应充分发扬民主,百家争鸣,搞“群言堂”,切忌“一言堂”。

(2)执行性的协调会。主要包括布置任务、协调矛盾、组织接力等。这类会议事先应有充分准备,届时不开展自由讨论。在这类会上发扬民主,百家争鸣,不仅容易思想混乱,使执行效率降低,而且往往议而不决,达不到会议的目的。执行性协调会议必须形成决议,每件事情都要落实。国外有所谓5W1H,即Wha(t怎么回事),Why(为什么干这件事),Where(哪个单位执行,在什么地方执行),Who(谁执行),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How(如何执行,准备采用哪些有效措施)。这套办法是值得借鉴的。2.做好会前的准备做好会前的准备,是开好会议的前提。会前准备,要注意掌握以 下要点:

(1)议题的提出。规定提议人事先要扼要说明事情及问题的内容。

(2)限定出席人数。除法定人员以外,只有与议题有关的专家和部门的代表才能参加会议。

(3)限定报告人及出席人发言时间,规定每个报告人发言最多不超过多少分钟。(4)坚决反对迟到早退。

3.建立良好的会凤良好的会风是会议成功的保证。主要能铭记“会议八戒”:①不开

1没有明确议题的会。②不开多中心(多议题)的会。③不开没有准备的会。④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⑤不要请无关的人参加会议。③不要作离题的发言,要围绕议题的中心发言。③不要作重复的发言,要力求语意准确精炼。⑤不要议而不决或个人作决定。

在开会方面也要破除旧习气,不讲宫场排场。例如开大会,不论有关无关,主席台上领导人坐满几排,发言也成了例行公事,非要个个领导人表表态,讲几句不着边际的话,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与会者的时间。这些皆属会风不正,必须注意克服。

管理时间原则

企业领导者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必须掌握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诊断自己的时间 诊断自己的时间,目的在于知道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耗用的。为此,要记录时间的耗用情况。要掌握用精力最好的时间干最重要的事。精力最好的时间,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自己的生活规律,把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集中起米,专心去处理最费精力、最重要的工作,否则,常会把最有效的时间切割成无用的或者低效率的零碎时间。

2.分析无效的时间 首先应该确定哪些事根本不必做,哪些事做了也是白费功夫。凡发现这类事情,应立即停止这项工作;或者明确应该由别人干的工作,包括不必由你干,或 别人干比你更合适的,则交给别人去干。其次还要检查自己是否有浪费别人时间的行为,如 有,也应立即停止。

3.排除浪费的时间 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时间浪费的原因很多,如一个单位的 制度不健全、环节过多、信息不灵、人浮干事、相互扯皮等等都会造成时间上的惊人浪费。时间毕竟是个常数,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但只要领导者能够遵循管理时间的原则,便 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便能争取时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尊重人格的原则

职位有高低之分,人格无贵贱之别。人不仅是理智的动物,也是感情的动物,对于尊重他人人格的人,一定会产生一种“知遇”感,这种知遇感将促成他们在工作上的优良表现,企业职工能够在受到人格尊重的环境下工作,无疑会提高工作效率。

尊重人格是企业人员之间应有的基本态度,企业领导者必须积极倡导。我们通常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领导者只有自己尊重职工,才会受到职工的尊敬,否则就得不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同时,也只有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人们才会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及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全面物质利益原则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从广义上来讲,包括了物质和精 神两方面的利益,加工资待遇、生活福利、地位、人格尊重、安全感、社交欲及成就欲等。这里主要是指物质利益。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直接就是为了物质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是领导者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关心整个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物质利益包括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因此,企业领导者应当引导职工群众在关心个人眼前利益的同时,更要关心国家和企业的长远利益。要把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未,在此基础上引导职工对物质利益全面关心,这就是遵循全面的物质利益原则。

积极激励的原则

对于人的管理,不外乎两大方法:一种是消极性的制裁或惩罚(这就是X理论),另一种是积极性的激励或奖赏。前者利用人的畏惧心理使之安分守己,但这只能保持最起码的工作标准;后者在于利用人的上进心理及荣誉感、自尊心,使人发奋图强,这可以便人的内在潜力得到最高的发挥,工作效率也可望达到最高的限度。

信息沟通的原则

信息沟通主要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对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计划及一切工作有共同一 致的了解,使大家同心同德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全体职工能否围绕企业整体目标团结一 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使他们团结一致的有效方法就是贯彻意见 沟通原则。出此,这一原则是现代管理人群关系学派特别重视的一项原则。如巴纳德(C.L.Barnard)就主张建立完整的意见(信息)沟通网络,便企业人员能够彼此了解、认识、互助、合作。他提出了三方面的沟通路线:

①上行沟通。下级以建议、请示或报告的方式向上级领导者(或上级机夫)未表达他们的意见、工作上的困难或工作上的成果。

②下行沟通。就是领导者,或上级机关)以指示、命令或希望达于下级。

③平行沟巡(或称横向沟通)。就是部门之间、单位之间或无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意见、工作情况的交流,促使大家彼此的了解。企业领导者必须重视管理工作中的意见沟通原则,促使加速信息流动,实现有效管理。

人人参与的原则

人人参与的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管理工作中应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的国有工业企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广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对企业进行民主管理,让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社会的生产领域愈来愈广,专业愈来愈多,生产技术愈来愈复杂,对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少数人所掌握的知识才能,是极为困难的。企业只有实行政治民主、技术民主和经济民主,才能充分发挥每个职工的聪明才智,集中各方面专业人才和专家的知识和智慧,才能解决好复杂的科技问题和管理问题。因此,人人参与原则也是实行有效领导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互领导的原则

现代领导原理还认为,领导是自身影响力的运用。凡是能够改变他人思想或行为的力量就是影响力。因此,企业职工之间,只要某人对其他人员产生影响力,就可称之为领导。所以领导并不完全一定是上级对下级而言,如果下级的意见能够对上级发生影响,那么下级对上级就能起到一定的领导作用。正如职务最高的领导者,当他生病求医时,要遵照医嘱行事一样,从这一点看,下级的专业知识所表现出的影响力最为显著。

相互领导的原则,日益被现代行为科学家们所重视,主要是他们把组织看成是一个交互行为的动态体系,而不是仅靠权责分配所建立的体系。既然企业职工之间存在着交互行为,就必然产生影响作用,所以领导便不能只从命令与服从、由上至下等观念未研究,而必须遵循相互领导的原则。其实,在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有评议、监督企业行政领导干部的职权,就是遵循相互领导原则的体现。

适应情况的原则

有效领导的适应情况的原则,也称领导的弹性原则。这个原则提醒领导者在选择领导方式和原则时不要死搬硬套,要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项有效的领导方式

和原则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以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第二篇:[例外]品牌介绍

公司背景介紹

狀態服裝設計有限公司創立於1996年,秉持創新的價值追求與傳承東方文化,十多年來一直致力將原創精神轉化為獨特的服飾文化以及當代生活方式。

公司旗下品牌“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 是中國現存時間最長亦是最成功的原創品牌,目前在全國各大城市擁有約80多家專賣店。“例外”相信女人沒有缺點只有特點,衣服是表達個人意識與品味素養的媒介。“例外”為當代中國女性展示一種現代的生活意識:知性而嚮往心靈自由;獨立並且熱愛生活;對藝術、文學、思潮保持開放的胸襟;從容面對自己、面對世界,懂得享受生活帶給她的一切並游紉自如。憑藉其特立獨行的哲學思考與美學追求,“例外”成功地打造了一種東方哲學式的當代生活藝術,更贏得海內外各項殊榮與無數忠誠顧客的愛戴。

另一獨立品牌“無用(WUYONG)”是公司藝術指導馬可小姐于2006年初創立,是其在當代藝術領域以及人文思考上的全新探索。2007年2月25日,“無用”首次亮相于巴黎時裝周,大獲好評,其新銳的觸覺引起了國際時裝界與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其後,馬小姐作為首位華人設計師被邀請于2008年巴黎高級時裝周官方日程發佈。法國最具權威及影響力的報刊《世界報Le Monde》頭版刊登了發佈事件,稱“馬可的自然頌歌成為高級時裝的壓軸……並且重新定義了一直被大品牌所主導的‘奢侈’”。

第三篇:论担保合同从属性的例外

论担保合同从属性的例外

作者:csm25 提交日期:2005-12-14 14:37:00 | 分类: | 访问量:1216

论担保合同从属性的例外

[摘要]:从属性是担保合同重要法律特征,是担保合同存在的基石。但现实生活实践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放,担保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也即出现担保合同从属性例外的情况。我们必须承认且认清这种例外的存在,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和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担保合同从属性例外担保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jurisprudential character of hypothecation, the subordinate attribute builds the foundation of the hypothecation existence.In practice ,however, with the upbea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opening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ms of guarantee are plenty now, which lead to the exception of subordinate attribute coming forth.People should acknowledge and identify the existence of the exception, so as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rotect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of the guarantee contract.[KEY WORDS]:hypothecation, subordinate attribute, exception, guarantee

担保是合同之债的债权人为了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确保债权人实现而采取的一种法律措施。①债的担保可分为广义上的债的担保和狭义上的债的担保,广义上的债的担保包括债的一般担保和债的特别担保两种。债的一般担保是指债务人必须以其所有的全部的财产履行债务,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是债的一般担保措施即称为债的保全,债的保全仅能保证债务人以其全部财产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但不能保证某个特定的债权的清偿。为了确保某个特定的债权的能优先于其他的债权得到全部清偿,法律设定了特别担保制度。债的特别担保也即狭义上的债权担保,具体地说,债权担保是指当事人(债权人、与债务人或与第三人)根据法律规定或相互间的约定,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的财产或第三人的一般财产(包括信誉)担保债务履行债权清偿制度。②

第一章 债的担保具有从属性的法律特征

债的担保具有从属性、补充性和财产性等法律特征。债权担保的从属性是指担保之债权与被担保之债权形成主从关系,担保之债的成立和存在是以被担保债权存在为前提的,担保之债为被担保之债的从债,被担保之债是担保之债的主债,担保之债签订的是从合同,被担保之债签订的是主合同,从合同的效力决定于主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担保合同订立目的从属性。为了对不履行主合同的一种预防措施,担保合同通常是在订立主合同之后或同时签订的,担保合同都预先规定了债务人不履行主合同时所应承担的担保责任。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依据担保合同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使债权人的利益得到补救,弥补损失,这是设立担保目的的从属性。

2、担保合同成立上的从属性。关于成立上的从属性,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立法上也有不同的要求。一种观点认为担保合同只能在有了它所担保的主合同的有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够发生,③被担保的合同称为主合同,担保合同称为从合同,没有被担保的主合同的独立存

在,就根本谈不上担保;第二种观点认为:先有债权的存在后有担保发生,担保的债只能担保主债中规定的债权人的有效的请求权,也就是说,债权人的请求权是现实存在的(而不是将来的)并且符合法律的规定。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成立上的从属性,是指债权担保的成立应以相应的债权的发生和存在为前提,不能脱离开债权债务关系而单独成立。④多数学者及我国《担保法》均主张担保的产生应以主债权的存在(而非主合同的签订)为前提。

3、担保合同所确定的权利义务随主合同的权利义务的转移而转移,这便是处分上的从属性。处分上的从属性表现为两个方面:(1)债权人不能将担保权与债权分别转让给不同的受让人,债权人不得单独转让担保权而自己保留债权,也不得转让债权而保留担保权,担保权必须随主债权一同转让给同一受让人。(2)债权人不得将担保权与债权分别为他人作担保,我国法律不允许将债权为他人债务作担保,因此,将担保权或债权为他人作担保都是无效的。

4、债权担保存续和消灭上的从属性,所谓存续上的从属性,是指债权担保的存在以主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无效,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担保法》

第五条)。消灭上的从属性是指担保债权随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债务人正当履行完毕,担保人解除担保责任;债务人不正当履行或未履行,担保人应以其全部财产或全部特定的财产对主债权承担担保责任。

以上从担保合同的设立目的、成立、处分及存续和消灭上各自论证了担保合同的具有依附主合同的法律特征。可见,作为担保合同主要的法律特征从属性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章债的担保从属性的例外

虽然从属性作为担保合同一个法律特征,但这个法律特征并非不可或缺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放,担保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也即出现担保合同从属性例外的情况。对此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学者也有诸多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担保合同不存在从属性例外的情况。“我们认为,任何担保合同包括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即具有从属性,担保合同从属于其担保的主债权,不存在没有担保债权的抵押,但这种从属性在不同的担保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从属程度和从属方式不完全相同。”⑤第二种观点认为:担保合同是存在从属性的例外的情况。大部分学者及我国《担保法》均主张此观点。那么,以下就谈几种从属性例外情况:

第一节 最高额抵押的从属性例外特征

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额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我国《担保法》第五十九条)。最高额抵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最高额抵押设立目的的是为将来一段时间内连续不确定的债权作担保。普通担保方式(除最高额保证)着眼于单个债权的清偿,债权消灭,该担保债权也随之消灭。最高额抵押是就连续型的交易作担保,在最高额抵押期间,个别债权的消灭,抵押权不会因此而消灭,因此它能为当事人长期交易提供充分的保障,而且简化当事人就每个交易进行签订担保合同的繁琐手续,更好发挥一个抵押物的担保作用。最高额抵押相对于其他普通担保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相对于担保的每单个债权是独立的,因它要担保的是连续多个的债权,不因个别的债权的效力而影响到它的担保效力,从设立的目的来说,最高额抵押具有从属性例外的特征。

2)最高额抵押在成立上的从属性比普通担保方式(除最高额保证外)弱。普通担保须以被担保债权已经成立并有效为前提,称为成立上的从属性。最高额抵押设定时,被担保的债权已经发生,但债权的具体数额未定、或债权未成立,或将来何时成立,及最终是否成立

都不确定,因此其在成立上与其他的担保方式不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最高额抵押在移转上的从属性也与普通担保方式(除最高额保证外)不同。普通担保可以随着被担保债权的转移而转移,但我国《担保法》第61条规定“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这实质上是禁止转让最高额抵押权。这是因为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的在抵押权存续期间内经常变化,处于不确定状态,且我国《担保法》允许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只限于借款合同与商品交易合同,若允许主债权转让不仅扩大最高额抵押合同的使用范围且会产生一系例复杂的问题,为防止生活出现混乱局面,保障信贷与交易的安全,作出这一规定是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该处分上的法定与普通担保方式也不尽相同。

4)最高额抵押权在存续上和消灭上的从属性也不同于普通担保方式(除最高额保证外),普通担保的效力决定于主债权的效力,并随着其消灭而消灭。而最高抵押合同签订有可能先于或同时主合同的签订,而且在最高额抵押决算期内,被担保债权或具体数额未定、或债权未成立,且将来何时成立,及最终是否成立都不确定,且并不因中间个别债权的消灭而消灭。即在最高额抵押期间,被担保债权具有可变动性,这种具体债权的增加或减少不影响最高额抵押的继续存在。即使最高额抵押合同签订后并到期,被担保债权合同没有签订或签订无效,那也不能说该最高额抵押合同无效,只能说该抵押合同因没有确切的主债权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履行。

综上所述,最高额抵押合同从其设立目的、成立、处分、存续及消灭都存在从属性的相对独立性。我们必须承认其从属性的例外,这样才能更好认识到最高额抵押权的特性,充分发挥其功能。

第二节 最高额保证的从属性例外特征

最高额保证也称连续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借款合同或者某商品交易合同订立一个保证合同。最高额保证合同也是担保合同从属性规则例外的一种情形,最高额保证保证的是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一定其期间内连续发生且并不确定的债权,因此在其签订时,被保证的主债权合同可能还没签订、或具休的债权数额不确定、或主债权未成立、或不能成立,但这并不能认为该最高额保证合同没有成立或无效,只能说明该从合同因没有确切的主债权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履行。最高额保证合同与最高额抵押合同具有同样的从属性例外的特性,也应从其设立目的、成立、处分、存续和消灭上进行分析其相对的独立性,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节 反担保中的从属性例外情况

我国《担保法》规定,担保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担保反担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反担保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担保的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担保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最高额抵押和最高额保证也可以作为反担保的方式,上面已经

第四篇:外商投资企业在适用《公司法》上的例外

外商投资企业在适用《公司法》上的例外

外商投资企业,俗称三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明确规定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对于另外两种外商投资企业,我国法律虽没有强制要求采取公司制,但由于公司制的有限责任优势,导致现实中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都登记注册成了公司。那么,这些企业是否适用《公司法》呢?新《公司法》第218条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本法;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据此,外商投资公司也是要遵守《公司法》的,除非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另有规定,《公司法》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何谓“外商投资的法律另有规定”,不过这里的法律要从广义上理解,它不仅包括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还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各级级别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实施细则》、《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实施细则》、《外资企业法》及《实施细则》、《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等规定,现将外商投资公司在适用《公司法》上的例外性规定总结归纳如下:

一、前臵审批程序的例外

申请设立外商投资公司、变更公司的登记事项,均不能像一般的内资公司那样直接向工商登记部门办理设立登记或变更手续。此前,还需经过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商务部门)的审查批准,同意设立或允许变更的,经商务部门发放批准证书后方可办理工商登记事项。

二、内部法律文件的例外

依照《公司法》,公司内部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章程,章程由股东制定并在签字后生效,至于是否在工商部门备案不影响章程的效力。而外商投资的公司中,效力最高的法律文件不一定是章程。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例,合营各方所签订的法律文件有合营协议、合营合同、章程,其中合营企业协议与合营企业合同有抵触时,以合营企业合同为准。上述文件必须报商务部门审查批准之后才能发生效力,而不是合营各方签署文件之时。

三、内资股东身份的例外

公司法对股东身份是没有特殊要求的,可以是自然人,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但是设立外商投资的公司,外国的投资者可以是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而中国的投资者只能是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不能是个人。显然,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不能以股东身份与外商共同投资设立合营或者合作公司。如若自然人确需与外商共同投资设立公司,则应当先行注册企业,然后再以该企业的名义与外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另外一种变通的方法是外商并购境内公司,被股权并购境内 公司的中国自然人股东,经批准,可继续作为变更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照原《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中国自然人必须在原公司担任股东1年以上,才可以成为变更后的外商投资公司的股东,而新的并购规定已经取消了自然人股东持股1年以上的限制。(见《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第57条)

四、外国投资者股权比例的例外

《公司法》本身对股东的出资比例没有任何限制的,但对于外商投资类公司,法律对外资的比例提出了最低限额的要求。一般不得少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5%。(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4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8条)。当然实践中,也有外资比例低于25%的,一般事先需经审批机关批准,并且在公司登记类型上加注“外资比例低于25%”的分类标识。(见《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6条)

不过,有关法律也明确规定外资比例低于25%的公司不得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见《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第9条)。

五、分期缴付及首期出资的例外

新《公司法》第26条规定了分期缴纳出资制度:“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 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度,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其实,分期缴纳出资制度并非新《公司法》的发明创造。早在新《公司法》出台前,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规定就允许投资者分期缴纳出资,这些规定与新《公司法》存在差别,外商投资公司应当优先适用。例如,《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30条也规定:“外国投资者缴付出资的期限应当在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和外资企业章程中载明。外国投资者可以分期缴付出资,但最后一期出资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年内缴清。其中第一期出资不得少于外国投资者认缴出资额的15%,并应当在外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天内缴清。”可见,外商投资企业法框架下的分期缴纳出资制度比起新《公司法》框架下的分期缴纳出资制度更加开放、自由。因为,国家允许公司在股东没有实际缴纳任何出资的情况下先行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另外从首期出资额为15%而不是20%的规定也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法框架下的分期缴纳出资制度更偏向于投资者。

六、注册资本变更的例外

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存续期间可以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办理程序先是公司内部经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表决通过后,然后再去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办理。另外,因为减少注册资本可能会危害债权人的利益,《公司法》还要求公司减资时应当告知债权人。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而言,法律对于增 减注册资本的规定要比普通内资公司严格得多,主要体现为增加注册资本应由董事会会议通过,并报审批机关批准以后,再向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而减少注册资本一般是为法律所不允许的,除非因投资总额和生产经营规模等变化,确需减少的,须经审查批准机关批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6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21条)

七、公司组织机构设臵的例外

传统的公司法在公司治理结构上采取“三会四权“的分权制衡模式,即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决策执行机构,经理层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事项,监事会是专门的监督机构。但是,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法早在第一部《公司法》诞生前十多年就已制定,外商投资企业并没有采取“三会四权”的治理模式,比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就不设股东会,董事会为权力机构。为配合新《公司法》的实施,国家工商总局于2006年4月制定的《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对不同类型的外商投资的公司做了更为明确的区分: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有限责任公司需按照有关规定设立董事会作为权力机构,公司的其他组织机构按照公司自治原则由公司章程依法规定;外商合资、外商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应当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公司的组织机构。对于2006年1月1日以前已经设立的外商投资的 5 公司是否对章程进行修改,公司登记机关不做强制要求,由公司自行决定,如果修改则报审批机关批准和登记机关备案。

八、股权转让的例外

外商投资的公司发生股权转让或者股权比例变更时,受到的监管限制比《公司法》的规定也要严格,这在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无论中方还是外方向第三者转让股权须经合营或合作他方同意,并报审批机构批准,方可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合营或合作他方具有优先购买权,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股权的条件,不得比向合营他方转让的条件优惠。违反上述规定的,其转让无效。(《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10条及《实施细则》第23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4条及《实施细则》第20条)

九、公司清算程序的例外

外商投资的公司解散事由出现以后,公司未在《公司法》规定的期限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债权人也不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外商投资的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债权人可以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的规定,向审批机关申请进行特别清算。外商投资的公司申请注销登记时,应当依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提交相应文件。其中,清算报告中还应当附税务机关的注销证明、海关出具的办结海关手续证明或者未办理海关登记手续的证明。外商投资的公司提前终止经营活动申请注销登记的,还应当提交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法院裁定解 散、破产或行政机关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设立许可或撤销公司设立登记的除外)。

第五篇:民事立法中的债权相对性的例外

【2002】民事立法中的债权相对性的例外

【200201】合同保全(《合同法》第73、74条)

即73: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即74: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200202】买卖不破租赁(《合同法》第229条)

即229: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200203】建设工程合同中分包人的违约责任(《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

即272-2: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

【200204】不动产债权的预告登记(《物权法》第20条)

即20: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1

下载例外工作的原则[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例外工作的原则[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彭原初级中学开学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彭原初级中学2017年春季开学工作自查报告 新学期伴随着春节的喜庆和春天的脚步拉开了帷幕,我校开学工作按照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自身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开学的各项......

    原家岔妇联工作简介

    妇女主席的职责 妇女主席的职责如下: 1、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向妇女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居的方针、政策;教育妇女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引导妇女走共......

    请帖格式四竖式同看丧礼例外

    请帖范文格式例四 竖式同看丧礼例外 贵府芳名竹林乔梓子文孙-----------升(帖) --------喜事 相请于--月--日 早 晚酌 洁樽先期 午 恭迎 文驾并迓甫称自称某名X率男AB偕孙----......

    抵押优先权的例外情形总结(精选多篇)

    抵押优先权的例外情形分析 我国《物权法》第179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

    原标题

    原标题: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会谈 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会谈 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将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新华网乌兰巴托8月21日电......

    演讲稿--原(精选)

    尊敬的公司领导,评委和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监控中心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我叫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责任在我心,担当在我岗”。 古往今来,责任与担当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

    演讲稿(原)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职工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朋友,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你有多久没有看见爷爷奶奶父母双亲那逐渐佝偻的身躯和沧......

    原标题

    原标题:一篇文章读懂习近平如何看待GDP【学习小组按】近日有媒体称,全国已经有70多个县市明确取消了GDP考核,中国正在告别“唯GDP时代”。长期以来,GDP一直是各界最关心的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