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历史课堂应遵循的原则[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2:0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效历史课堂应遵循的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效历史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篇:高效历史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高效历史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一中

冯丽艳

2013年10月

高效历史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一中冯丽艳

【摘要】在新一轮学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传统教学观念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激烈的撞击着, 促使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甚至普通的受教育者,吐露心声,发表见解,探究模式,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而执着地耕耘.随之而来,迸发着灵感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激情四射,中国的教育焕发时代的光彩.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诸子百家们驳论的主要观点是抛弃以往的传统课程观,例如:抛弃以教师为主体的填灌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学得枯燥无味;抛弃以学科内容为中心的单纯客观式教学,学生接受的是“一杯水”学到的至多也是“一杯水”,没有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摆脱历史课程资源片面、畸形以及严格的学科划分的束缚,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很难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长期在一线工作。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在学习中提升素养,我认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起点是学习者,是万物的精灵,“以人为本”正是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应把学习者置于课程的中心,并以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和媒介来实现主体性的生成与个性解放。如果以此作为当前进行的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导向,我认为:教育者必须摒弃统教学观,倡导新的适应时代、适应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在众多的新模式中,能够把整体性、过程性、动态性三者有机结合的模式应当首推生态式课堂。它能充分展现教育的魅力,是体现教学优势的主阵地。

【关键词】高效生态主体地位综合化动态

【正文】引言

“生态式课堂”教学,这一课题早在1988年由我国学者吴鼎教授提出,在《教育生态学》一书中阐述,并且在宏观范围上进行了探讨,之后美学家腾守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都纷纷研究并发表观点。生态学教育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我发现这些研究多为理论性的探讨,对于从微观上将生态学原理与具体的中学课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还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我作为中学的一线历史教师,与同学科的教师深入研究了“生态式课堂”的理论,观摩、借鉴小学的生态课堂模式,以及在教学中“实战演习”,我认为这种课堂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整体性、过程性、动态性。结合生态原理,要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历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构建生态式历史课堂—一种主体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化的、过程化的历史课程,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我们可以遵循如下原则:

【本论】

(一)确立学习个体在历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历史课程中,教师是教材的传播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因而教师成为历史课堂中的“主角”甚至“独角”,而真正的主角——学生个体成为了配角甚至道具,这消解了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而失去了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历史课堂也只能是一堆无意义的僵化的材料。

案例分析

初一历史下册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本课教学难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初一学生对历史事件感性认识强而理性分析差,如果教师以讲授为主,即使能做到深入浅出,学生也会感觉枯燥不能调动积极主动性。

我改变策略将学生分成三组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第一组收集两晋之际统治阶级的内乱、唐朝的安史之乱、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探讨战乱对北方经济的危害。第二组收集钱鏐射潮的传说、“圭塘”地名的由来,探讨开发对南方经济的促进。第三组收集西汉、唐朝、北宋人口以及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在南方和北方的差异,探讨劳动力对南方经济的促进。初一学生对历史事件感性认识强,动手能力强,此环节设计可以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资料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方式。接下来每个小组选派“中心发言人”进行总结性发言,小组成员补充观点。全体学生经过动手收集、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随之而来他们的创造性也将会被激活,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原因南方社会相对稳定,战乱较少;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甚至可能总结出“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原因,初步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确立学生个体在历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历史教育着眼于人的历史素养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终身历史教育;意味着把学习个体看做“完整的人”——具体存在的个体,生存于具体环境下的充满感性特征、情感丰富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意味着把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作为历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学生个体作为历史课程的主体主要表现为学习者是历史课堂的参与者、探究者、评价者、获益者,本案例中学生的多重身份得到实践,并能把课程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不仅以他们的“前生活经验”为课程实施基础,更要把他们对当下的现实生活的感悟过程看做是历史课程的实施过程,并以此作为课程的进一步发展积累新的经验。

(二)打破学科束缚,实现历史课程的综合化

历史涉及面很广,不仅涉及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且涉及天文、地理、民族、政治、经济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也就是说历史课程的资源丰富无边。同时,人的“生活经验”也是整体的、广泛的、相互联系的。人为割裂这个广泛的外延(比如严格的学科划分)并作为课程来实施教育只能使人的发展片面、畸形,成为“单面人’”。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使得历史课程的取材越来越狭窄,不仅影响历史教育的质量,而且严重束缚了历史课程本身的未来发展。因此历史课程要打破学科中心论,拓展历史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历史课程应当从学生的整体出发,以感知历史为切入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调节,使历史课程开发成为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即实现历史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意味着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过去历史课程的构建,把“触须”延伸进其他学科之中吸取营养,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要把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建立大历史观念。

案例分析

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从事一线教育13年,对于这些历史课程改革是参与其中,体会颇多。最初进入课堂,当时的教学模式是讲授式,虽然声音洪亮,知识线索清晰,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觉性高而认真听,一部分学生腰板挺直却盯着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一部分学生就差一点梦游周公。当时自己也深深反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哪里?

在众多的教学策略中,生态式课堂理念让我耳目一新,想一试为快。初一历史上册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距今时代久远,学生无法亲自体验无

法重回历史,如此与自己陌生的课程内容难以勾起学生兴趣。我在解决人与动物最主要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这一难点时,不局限于久远生僻的原始人类,而是翻阅了动物学家对高智商动物——黑猩猩的实验,由此与远古人类的行为作对比。我讲到:黑猩猩进入一个空房间,屋顶上挂了一串香蕉(前提房间非常高,屋内没有任何辅助设施),黑猩猩能吃到香蕉吗?学生被这一猜测性实验吸引,纷纷讨论参与发现观点。第二步实验是房间内放入几个大箱子,结果如何呢?学生笑了都说黑猩猩能吃到香蕉了,因为黑猩猩聪明。这时我引出人类在陆地上生活情景,他们需要采摘树上的果实,有哪些办法呢?学生各抒己见:爬上树摘、推动树干、用大块石头砸树干、用树枝打„„一系列好办法,学生说得眉开眼笑,我继而逗大家:石头太重了,没搬动砸到了自己的脚怎么办?树枝太粗了,举不动怎么办?学生在哈哈大笑中说:“把大石头砸成小石块,把大树枝去掉枝桠变成木棒呗。”我高兴地说“你们太聪明了,人类在劳动中也逐渐想到了这些方法,他们与猩猩的做法有何区别?学生在娱乐中解决了问题:类人猿在劳动中慢慢地会制造工具演变成人。

这一节历史课,学生是在笑声中度过的,许多学生写日记称历史课非常有趣。我反思: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打破了学科的局限性,将生物学实验引入历史,将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经验引入课堂,学生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好奇,从而使难点迎刃而解。

(三)改变呆板僵化的历史课程,让历史课程成为动态的发展过程

我国历史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目标模式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它用工作分析法拟定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重视行为目标的确定,认为目标是可以预测的,课程发展是标准化、理性化的过程。借此影响,历史课程被看成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在现实中仅仅表现为事先制定的,静态的教科书及配套教材、历史课程计划、课程表等,它剥离了学生自己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而失去了由此产生的历史课程无限生成的可能性,造成了历史课程长期呆板机械、枯燥无味、发展滞后。因此我们说课程不能只是静态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即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应包括历史教学过程、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评价,这样不仅能避免历史课程与教学发展不平衡状态,同时也能使历史课程处于不断更新与发展之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造历史价值与意义的过程。动态的历史过程具有过程性与连续性的特征,有效地避免了以往由于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已达到教学参考书所划定的理解目标与教学标准所导致的对历史课程价值与意义的扭曲和僵化,影响个体认知的发展。

案例分析

初一历史上册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本课重点知识点北京人距今10万——20万年之间,距离现代时间过长,而历史的学习过程是先感知历史才能理解历史,如何感知几十万年的原始人类呢?我在“北京人的面部保留了猿的特征”这句话上动脑筋、做文章,使这一目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现在生活中没有远古北京人,但有长臂猿、白头猿等。我在课前布置任务:观察猿猴。回到课堂,请学生模仿长臂猿的动作、表情,文静的女孩子羞涩地笑了,却给调皮生创造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他们大咧咧地走上讲台,模仿抓耳挠腮、模仿直立行走,学生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热烈鼓掌。这时我让学生描述猿的外貌特征。接下来展示《北京人的复原胸像》,请学生描述北京人的外貌特征,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抓住了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脖子先倾等特征,进而能一句话总结;北京人的面部保留了猿的特征.这一个知识点的突破,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把学生由呆板地听变成了积极地动,让课堂由静态变成动态,解放了个体,进而知识延伸——学生比较分析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外貌差别。

【结论】历史课堂教学中遵循如上的原则,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自然中成长。教育需要持久的关注与耐心的等待,需要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让学生到自然中学自然,到社会中学社会,在生活中学生活,将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交流与合作,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那种天然、纯洁状态,就是人间最美好的诗歌。课堂间那种和谐、温馨、充满家庭最美好的温暖状态,就是快乐。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要求,逐渐发现学生的天赋,他们会快乐的、符合自然天性的、充分展现自我的学习与成长。

时代呼唤有效教学,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历史课堂,让它成为展现教育魅力的主阵地,让学生成为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1 1988年学者吴鼎教授撰文《教育生态学》一书葫芦岛市教育局黄大龙撰写的《生态课堂:教育的又一追求》

开发区一中冯丽艳

2013-10-25

第二篇:121、原、燃料工艺性能试验应遵循哪些规定

原、燃料工艺性能试验应遵循哪些规定

水泥厂设计应进行原、燃料工艺性能试验。进行原燃料工艺性能试验,是水泥厂正确选择原料和配料方案,确定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及保证优质高产低耗,提供科学的重要参数和依据。它不仅是水泥厂设计的依据,也是水泥厂主机标定和指导水泥生产的依据。

原、燃料工艺性能试验宜遵循下列规定:

(1)原、燃料工艺性能试验宜进行实验室规模试验。新的原料品种及工业废渣还应经半

工业规模试验。

(2)主体设计单位应根据资源条件和生产方法等提出正式取样要求(样品种类、质量要

求、样品重量等)。

(3)试样应有充分代表性。对石灰石原料应考虑影响矿石质量的各种因素,如硅化、白

云岩化、岩浆岩和变质岩、岩溶充填物及覆盖物等。

(4)在原、燃料工艺性能试验项目中,应包括可破性、易磨性、磨蚀性、易烧性、挥发

性等;采用辊式磨时,应做辊式磨的磨蚀性和易磨性试验;采用“湿磨干烧”时应做料浆过滤性试验;对湿粘性物料宜做塑性指数试验。以上试验项目应根据水泥工厂的特点、生产工艺的需要进行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煤的可磨性试验方法》,测定原煤的易磨性指数(HGI),根据HGI值,判定煤的易磨性能,用于煤磨选型与设计。

2)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原料易磨性试验方法》,测定原料和生料混合料的粉磨功指数(Wi),或辊式磨的物料易磨性指数,根据易磨性和磨蚀性等试验结果,用于选择生料磨粉磨流程、磨机选型等工艺设计。

3)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水泥生料易烧性试验方法》,判别水泥生料易烧性能。根据易烧性试验及熟料岩相鉴定等结果,提出最佳生料配料方案、生料细度、熟料率值等,并结合窑型和煤质资料,提出对煅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第三篇: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问题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点来设计。一问重点,对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要抓住重点的内容、词语来设问,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学生进一步解答相关问题奠定基础。二问盲点,盲点即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在解决问题中又往往会影响人们正确思维的地方,教师应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盲点。三问模糊点,在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的知识,对学生的模糊认识必须予以澄清。如可设计对比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是非,也可以设计归谬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不自觉地一步步陷入明显的谬误之后再帮助他们分析失误之处。对模糊点进行恰当的设问,往往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强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四问发散点,发散性设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

2、层次性原则

围绕教学目的,对某个问题的解决设计一些“子问题”作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这就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其基本要点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成一系列子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逐步消除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终取得原问题的解决。

3、趣味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兴趣,因此如果教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为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因素。例如,在讲“面积单位的进率”时,老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面积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问:一平方米里有会多少个平方分米呢?再让孩子们剪一剪面积为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贴在黑板上,边贴边数。这个问题取自学生身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马上能解决,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所提问题没有针对性,课堂出现“问而无答”、“启而不发”或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导致教学进程因提问而“卡壳”。这就是由于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提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而致。思维的本质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课堂提问如果缺少质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形成虚假的课堂气氛活泼,就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避免这种情况,课堂提问要遵循以下原则。

1、难易适度原则

课堂提问的问题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问题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控制提问的难易度。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也不能直奔“未知区”,应该在“已知区”与“未知区”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找提问的切入点。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的内容,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及其证明。然后提出问题:若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会有哪些情况出现?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及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出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及推论是外分线段,以及在切线上定理中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人和提问,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同时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2、精练性原则

一堂课从头讲到尾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教学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教学的重点、难点就难于突出。有专家指出,单一的课堂提问弊大于利,有的教师一节课中竟有100多次提问,且都是一些浅易的问题,如“是不是”、“懂不懂”等,甚至教师自问自答。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般,学生一节课中只能集中精神25~35分钟。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节课中最需要提问的问题,形成紧凑有效的问题链,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教师的提问次数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切忌过滥。

3、满足需要原则 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对于老师的提问往往认为是展示自己的大好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急躁、没有耐心,提问后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以便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第四篇:历史高效课堂

历史组关于高效课堂的计划与安排

历史教研组 梁建忠

根据我校的整体安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历史组关于打造生本课堂的具体安排如下:

一、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制定计划(1—4 周)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实施意见方案》和《高效课堂评价标准》,领会教学任务与明确教学要求。

2.学习“影响高效课堂因素”的理论成果,明确高效课堂的特征。3.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个人教学改进措施。

二、选点实验,学习交流(5—13周)

(一)高效课堂组成

1.研究团队:赵志海、许建忠、梁建忠 2.实验教师:高一 赵健芳、马伟东

高二 段素英、杨艳利

(二)高效课堂人员分工 1.高一年级实验班级及学生层次 马伟东 班级 高一文科尖子班

赵健芳 班级 高一文科实验班 2.高二年级实验班级及学生层次

杨艳利 班级 高二文科尖子班 段素英 班级 高二文科实验班

3.所有名师都是指导教师,对课改进行全员指导、全程跟踪,在实施过程中对课堂教学进行课前指导,课后总结,为提高课堂效率出谋划策,并对练习设计,习题组合等工作给予指导。

4.所有未参加实验的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全部参与,配合这四位教师搜集学情、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总结经验、分析教训,最后写出心得体会。

(三)基本工作思路

以每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活动内容,以每周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以解决每周教学中的问题为核心,以服务于课堂为宗旨,以提高教学成绩为根本目标。

(四)具体实施步骤 1.第五周 学习阶段

1)认真学习高考《考纲》和考试试题,了解高考特点,找出与高效课堂衔接的方法。

2)重新学习高效课堂理论,了解高效课堂教学特点和要求。2.第六周 了解教学现状阶段

1)教师教学现状透析,找出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2)学生学习现状透析,归纳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3)按照学校高效课堂量化标准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设置各阶段所用各类试题、各种内容。

3.实施实验阶段 1)第七周

一、高二各上一节研究课,总结反思,找出不足,重新修订教学方案。教研活动时,在名师指导下重选设计教学方案,预备下周上讨论课。

2)第八周

在名师的帮助下,一起总结讨论课。各组先总结,然后一起座谈、探讨,对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定共识。

3)第九周:

根据讨论结果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再上一节讨论课,并及时反思教学。

4)第十周:

针对课堂评价《教师量表》和《学生量表》,总结、讨论所上讨论课,比对两次讨论课的课堂效果,找出历史课堂的基本方案。讨论下阶段展示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环节及注意事项。

5)第十一周

上好展示课,并做好总结。6)第十二周

总结、回顾前几周的教研、教学活动,比照学校高效课堂的量化标准,分年级、分层次做好教学规划与安排,为创建历史高效课堂构建合理的适合校情的教学设想。

7)第十三周

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比和教学心得总结。

反复讨论,推出本学科高效课堂示范课的合适人选,展示前阶段教学的成果。

4.第十四周—十八周

1)高

一、高二每周一节示范课,总结经验,并在全校积极推广。2)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总结,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写出文字材料。有专人负责撰写总结、论文,交予校刊发表。

第五篇: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10----2011学)

宝鸡市陈仓区东关初中

俱少龙

2011年12月1日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宝鸡市陈仓区东关初中 俱少龙 *** 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构建高效课堂两个核心因素是学生和教师。课堂是否高效,就要看学生和教师是否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目标,而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有力保障。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高效的核心所在。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阶段,尤其是十一二岁的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了。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兴趣。

一、教学设计体现趣味。在设计导学案时,一是大量阅读有关资料,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讲“明朝文化”时提到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为加深学生印象,我穿插了课文中未详细提到的关于李时珍“向大自然学习”、“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课堂上同学们来很感兴趣,课文内容记得很牢,二是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法即编顺口溜、游戏活动等表现所讲内容。例如:在讲“繁盛一时的隋朝”时,课文内容多,不好记忆,我就和学生一起编了顺口溜:“518年隋朝立,文帝灭陈南北一。开皇之治科举创,经济繁荣民欢畅。610年运河通,世界最长远名闻,炀帝暴政义军出,618年隋朝覆。”这样课文重点内容通过编顺口溜很轻松的记住了。三是精心设计练习并讲解。将课文内容重点融入到练习题当中,有时采用抢答、给各学习小组加分竞赛、让学生来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补充答案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教法中贯穿趣味。主要用讲故事、师生议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故事,每个故事都会相应的给各组加分。如讲“唐朝的衰落与灭亡”这一课时,让学生讲出各自所知道的有关历史故事,而后,教师用谈话法讲述本课。讲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唐玄宗对唐朝由盛而转衰的历史责任”,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学生对本课了解的非常深刻,记忆得非常牢固。

三、学法中充满趣味。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因此,我认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学法是非常重要的,教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我在课堂上除了讲到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看图,加深印象外,还指导学生列表总结,教给学生可列为“时代、人物、主要特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进行归纳,同学们经过列表填内容后,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有条有理的了解。另外,我还注重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官都参加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掌握学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分析能力。

四、复习中运用纵横联想体现趣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①“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 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 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 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蒋介石,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②“纵”是从时间上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领域各方面的历史现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如由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的发展,由“蒸汽时代”到“电 气时代”的发展等。“横”是从空间上找出同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 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打萨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 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置台湾府;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在复习时联想到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的历史知识之间的有关联系,使知识结成有机整体。③“纵”是要理出明朗的线索。例如复习唐朝史,我们必须抓住唐朝的建立、繁荣、衰落、灭亡这一阶段性线 索。④“横”是要搭起整体框架,扩大视野。如复习秦汉时期的历史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联想。政治方面:由分 裂到统一,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并得到巩固,出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货 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关系:击匈奴,打越族,通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外关系: 辟“丝绸之路”,与大秦友好往来,赐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文化方面:发明造纸术,创制地动仪,首用 “麻沸散”,科技文化领先世界。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启发思维,提高能力。

以上四方面,趣味教学设计是前提,教法、学法是手段,复习巩固是关键,学生掌握是目的。总之,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乐教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李明海《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关于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问题的思考》/人民教育出版社网《高中·历史·教学论文(08-04-22)》

[2]董远骞《从情境教学看中国教学流派》/李吉林情境教育网

[3]王英姿《中学历史教学关注社会现实的几种策略》/《中小学教材教法》2005年第8期

陈仓区东关初中 俱少龙

2011年12月1日

下载高效历史课堂应遵循的原则[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效历史课堂应遵循的原则[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武汉市黄陂区双凤中学 彭泽怀 自从我校强势推行高效课堂教学以来,我认真聆听了一些教师的高效课堂教学,特别是市区名优教师的高效课堂教学,使我深感触动,......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庙口二中 李志勇 自我校强势推行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以来,我认真聆听了多名教师的高效课堂有关的课,并亲自实践到自己的课堂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

    历史高效课堂总结

    邯郸市第十九中学 2010年历史学科打造高效课堂工作总结近一年来,我校的历史教师和广大一线教师一样,不断经历着新课程理念的洗礼。走出去学习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使我们开了眼......

    历史高效课堂之我见

    历史高效课堂之我见 实现高效课堂是当前比较热捧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在历史课上实现高效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莲花塘中学罗会良 自从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以来,我认真聆听了一些教师的高效课堂教学,使我深感触动,因而亲自实践到高效课堂中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思......

    浅谈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成为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建新式课堂,意味着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更新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研究......

    浅谈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双辽一中 :李国影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上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也就是旨在发挥一课时的时间效能,尽可能不浪费每一......

    历史高效课堂方案

    七年级历史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有效开展关于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促进历史教学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的习惯和能力,加强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