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19-05-13 02: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厦门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厦门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一篇:厦门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与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是机电工程系的工程硕士授权点。机电工程系现在拥有 3个工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电子工程)、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和2个工程硕士授权点(仪器仪表工程、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

1、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2、机电一体化技术

3、先进制造技术

4、微纳米加工及检测技术

5、机械电子技术

6、微机电系统技术

7、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8、加工环境检测与监控技术

9、车辆工程

10、航空机电技术

专业代码:43010

2二、报考条件

1、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

3、工作业绩突出。

三、报名程序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报名者先通过互联网登录报名点网站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到指定的报名点缴纳报名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必须同时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二者缺一不可),方才完成报名程序。

厦门大学报名点网上报名时间:2007年7月10日-22日

厦门大学报名点网上报名网址为:kszx.xmu.edu.cn

厦门大学报名点现场确认时间:2007年7月27日-29日

拟在其他报名点报考厦门大学的考生请于7月10日左右登录“学位中心”网址(/zz06.html)查询其他报名点的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时间。

注:报名地点即为全国联考考试地点。

四、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在复试时进行。报考者本人填写《2007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可在我校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网站zsnet.xmu.edu.cn下载或登录“学位中心”主页/scb.zip下载),贴本人近期二吋免冠照片1张,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其照片上加盖公章,并对其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考生在复试时将资格审查表(一式两份),学历 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工龄证明等一并交报考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审查。

考生在报考前应认真阅读拟报考专业的报考条件,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入学考试科目、时间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考生取得的“GCT”成绩有效期暂定两年)。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运用能力测试。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2007年10月28日,8:30—11:30,每部分为45分钟。GCT的命题及阅卷工作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成绩有效期两年。

第二阶段,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到厦门大学申请参加厦门大学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考试时间为12月16日。专业综合考试及面试,满分100分,考试科目:《概率论与线性代数》,占40分,面试以综合知识问答形式 进行,占60分。

六、录取

依据考生的GCT成绩和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成绩由厦门大学自行决定是否录取。

录取前考生应先填写好资格审查表,资格审查表可从全国工程硕士研究教育网()下载或从厦门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网(zsnet.xmu.edu.cn)下载。工程硕士的录取分数线由厦门大学自行划定,录取名单报全国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备案。依据国务院学位办精神,无学士学位 的录取人数不超过录取总人数的10%。

七、招生人数及收费标准

不限。学费:3万元,按学年 缴纳,每年1万元。

收费标准以物价部门正式批复为准。

八、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周末授课或者阶段性集中授课。

2、学习年限自入学至获得专业学位一般为 3 年,最长不超过5年。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联系电话:0592-218350

1电子邮件:xuyz@xmu.edu.cn传真:0592-218638

3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厦门大学科学楼112室)

邮政编码:361005网址:jdx.xmu.edu.cn

十、报名考试联系方式

报名考试负责部门:厦门大学考试中心

联系人:刘老师电话:0592-2184118

网址:kszx.xmu.edu.cn

报名费:80元,共1门,80元/门。

(注:第二阶段考试费用按物价部门批复另行收取。)

第二篇: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1-06-07 出处:专业学位管理办公室 点击:17677次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我校自1998年开始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十三年来,招收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万余人,现已有六千多人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七千多人。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1]28号)文件精神,安排我校2011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具体事宜如下:

一、招生领域

2011年我校将在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集成电路工程以及软件工程(此工程领域具体招生办法详见“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七个领域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2、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注:考生报考专业领域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三、报考程序

考生应根据以上报考条件自审报名资格,即自查是否满足所报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如因不符合考试报名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而未被我校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1、准备证明材料

(1)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一份。根据学位办[2011]28号文件,参加此项考试的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规定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其他人员规定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为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和外籍护照。根据《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发放办法》,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报名参加此项考试,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报名,否则不予报名。

(2)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各一份。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同时提交此认证报告。

2、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xiexiebang.com),按要求填写、提交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前,可以随时浏览、修改所填写的相关信息。

(2)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护照证件照片标准,具体要求见附件1)。该电子照片将在《报名登记表》、《资格审查表》、准考证、成绩单上使用。(3)网报成功后,生成《报名登记表(样表)》,核准相关信息(例如毕业证书号码、学位证书号码等)并打印。

(4)在报名期间无法出具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的报名考生,可采用预报名方式用现有身份证件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和缴费,但考生须签署预报名承诺书,承诺于2011年10月10日前取得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届时不能兑现承诺者,预报名无效,不能下载准考证,不许其入场考试,所交报名费不予退还。

3、现场校验身份、缴费及确认网上报名信息

2011年7月15日至18日期间,参加此项考试的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其他人员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到相关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会得到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校验身份证件,缴纳考试报名费(具体缴费时间及方式按各省规定进行)。考生本人应仔细核对现场确认软件当场打印生成的《报名登记表》,无误后,在“诚信考试承诺书”栏签名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今后一律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所有报名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

4、参加全国联考(1)全国联考即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GCT考试成绩一年有效。

(2)2011年全国GCT考试日期为10月30日。“GCT”考试大纲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3)考生可登录学位网(http://www.xiexiebang.com),于2011年10月15日后,下载并打印全国联考准考证。

5、学校资格审查及专业考试报名

(1)GCT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证书复印件各一份,到我校在当地建立的“培养基地”进行资格审核,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同时提交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认证报告。

(2)我校将于12月初GCT成绩公布后开始资格审查,截止时间另行通知。具体事宜请联系所报考学院。

(3)我校研究生院负责对考生报考资格的最终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4)缴纳专业笔试、专业综合面试报名费200元。

(5)12月15日可访问我校研究生院主页,登录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二阶段考试系统,下载我校专业考试准考证。

6、参加专业考试及相关测试

(1)专业考试以笔试的方式进行。其他相关测试以专业综合面试的方式进行,着重考核考生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专业笔试和专业综合面试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计分。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详见附件2。(2)2011年12月18日上午在我校及各培养基地进行专业笔试,历时3小时;下午进行专业综合面试。考生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我校专业考试准考证以及填写完整的《2011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参加此阶段的考试。

四、录取工作

我校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统一划定分数线,择优录取。2012年3月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培养工作

1、学制

从入学到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最长年限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5-2年,课题研究及撰写论文的时间为1-3年。

2、培养方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学习。

3、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

六、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1)聘请导师

我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正、副双导师负责制。为了坚持实行高等学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合作培养的精神,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聘请工作由导师和学员双向选择,正导师必须由我校相关专业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副导师一般应由考生所在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进入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确定导师,并填写“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聘请导师登记表”,报我校相关部门备案。(2)开题报告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来自于工程实践和生产第一线,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开题前成立以正、副导师为主,由学校或企业的老师组成的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发展动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案等做出科学论证,写出篇幅不少于5000字的书面报告并填写“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3)阶段报告

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开题报告完成半年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充分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阶段报告由正、副导师组织进行,研究生全面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成果,听取与会人员的审查意见,修改并完善学位论文,同时写出篇幅不少于6000字的书面报告并填写“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报告”。

2、论文答辩

根据《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修完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并按时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和阶段报告后,方可到我校相关部门申请答辩,经初审同意后,填写“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审批材料”,三周后方可进行答辩。

3、学位授予及证书颁发

经北京邮电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欢迎社会各界欲攻读我校在职专业学位的有志之士踊跃报名!

第三篇:复旦大学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从2001年起招收和培养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2年将继续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

一、招生对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报考: 1、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等四个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

二、报名流程

1.预报名登记:即日起从http:///me下载《预报名登记表》(附件一),填写后发送至itme@fudan.edu.cn。

2.网上报名:规定时间(约7月上、中旬)登录上海市指定网站报名。

3.现场确认:规定时间(约7月中、下旬)到上海市指定地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

4.资格审查:规定时间 到复旦大学恒隆物理楼138室进行资格审查。

三、考试科目

1.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国家统一组织。试题由四部分构成, 分别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基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每部分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总计3个小时。(具体参考书目见附件二)

2.专业基础:由我校自行命题(笔试)。(具体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见附件二,考试大纲见附件三)

3.专业综合:由我校组织专家小组以面试为主的方式进行。

四、考试时间

1.GCT:10月下旬2.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11月上、中旬

五、培养与管理

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统一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并按照复旦大学制定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在职工程硕士一般应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每位学生由两名导师联合指导,其中一名来自企业,一名来自学校。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完成后,可申请由复旦大学组织的答辩。通过论文答辩,并经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复旦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成整个在职工程硕士课程学习(校本部)和论文的时间一般为2.5年(生物工程3年),最长不超过5年。录取为在职工程硕士的考生,入学前必须就培养费等有关事宜和复旦大学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

(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和光学工程领域的上课时间一般为每周日。生物医学工程的上课时间将占用工作日。其它领域的上课时间请咨询相关院系。)

六、培养费(含论文指导费用)

项目管理、计算机技术:45000元生物工程、材料工程:36000元环境工程、化学工程:33000元 物流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软件工程:40000元

七、联系方式

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55664457

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55664336材料工程65642379环境工程55663741

生物工程65642633化学工程(高分子系)65642861化学工程(化学系)65643990

八、其他:本简章若与国家2012年招收在职工程硕士有关文件规定有冲突,将按国家文件要求执行。

最新及相关信息,请随时关注工程硕士网站:http:///me

第四篇:厦门大学研究生专业学位证明(英文)

CERTIFICATE
This is to certify that(Name),(Male/Female),born on(Month Day, Year),has passed the course examinations required, and completed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program of(Discpline)in Xiamen University.In accordance with(Name).

“Th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Academic Degre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as been conferred upon the(Master/Doctor)professional degree of(Discpline)

(President Name)President No.(Diploma No.)Date.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Chairman Name)Chairman of Committee for Awarding Academic Degrees(Month Day, Year)


第五篇:清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清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规定,坚持为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点工程服务的办学方向,我校决定加速与企业合作,按工程领域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工程设计能力的工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为规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请各系(院、所)参照执行。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要求: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生源类型

1、本校按本硕统筹培养的学生(简称“A类生源”)。在取得学士学位后,以工程硕士生身份完成必修课程,并到企业参加工程项目,完成培养程序后申请学位,并根据双向选择机制择业。这类生源的主要特征为:有学籍,有学历,拿双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自主择业。

2、已获学士学位并取得保留本校研究生入学资格者(简称“B类生源”)。保留入学资格期间(2~3年)可申请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取得学位后按原定就业合同就业。这类生源的主要特征为:有学籍,有学历,拿双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履行就业合同。

3、企业或工程部门在职人员中已获学士学位者,符合申请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基本条件,经用人单位推荐,通过入学考试者,可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取得学位后,回原单位工作。这类生源入学考试课程门数皆为五门,分为“C类生源”和“D类生源”两种情况。它们的主要特征为:C类是有学籍、拿双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回原单位工作;D类是无学籍、只拿学位证书、回原单位工作。

三、招生

1、报考条件和办法

(1)A类生源和B类生源均需在本校完成学士学位培养阶段后,达到免试推荐的要求,方可报考。

(2)C类生源和D类生源应为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在职人员,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四年以上(含四年)工程实践经验,C类生源年龄在40岁以下(含40岁),D类生源年龄在45岁以下(含45岁),经所在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共同推荐,方可报考。个别未获得学士学位,但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也可以报考,但?经研究生院最后审定。

报考者于每年11月中旬向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名。报名时,须出示人事部门的介

绍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并按当年标准交纳报名费。报名也可以采取函报或集体报名方式。

2、入学考试与录取

(1)A类生源和B类生源采取学校免试推荐,用人单位录取。

(2)C类生源和D类生源需经用人单位推荐,参加入学考试,由学校录取。这两类生源的考生需经研究生院审查合格后,发给准考证。考生可参加每年一月举行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C类生源的考生参加我校组织的“长工龄”考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外语,数学,政治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录取标准参照当年长工龄考生的录取标准。D类生源考生的考试科目为外语、数学、专业基础、专业和专业综合考试。D类生源考生的入学考试,前四门采取笔试方式进行,专业综合考试将采取面试或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录取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对于C类和D类生源考生录取时,要求其所在单位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签定委托培养协议书。考生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组织部门)可根据考生的工作表现,就考生采取的学习方式,将来从事论文研究的工程项目,企业导师人选等问题作出推荐意见,双方应就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培养方式、管理办法、经费等事宜达成协议。

四、学籍管理

1、新生报到

凡被清华大学录取为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者,均须凭我校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日期来校报到。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者,应事先向我校注册中心和所属系(院、所)请假,并出具相应证明。

2、注册

在校学习期间,研究生本人应在规定日期到所属系(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门注册;非在校学习期间,应在规定日期向所属系(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门书面注册。

3、管理

(1)有学籍(包括A类、B类和C类生源)的工程硕士生,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规定实施学籍管理。

(2)无学籍(D类生源)的工程硕士生,将只办理相应的研究生证、图书借阅证等必要证件。

(3)无学籍的工程硕士生,完成规定的各个培养环节,学位论文(设计)答辩通过经全面考查合格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中断学业者,若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将发给课程学习结业证明。否则,只发给所学课程成绩单。

(4)属A类生源工程硕士生的档案、户口和党团关系均在学校,其在校学习课程期间享受校内研究生待遇,在企业从事论文工作期间,享受企业应有待遇;论文答辩通过并取得学位后,参加全国统一分配。

(5)属B类生源的工程硕士生的档案、户口和党团关系均转至用人单位,其返校前享受所在单位待遇。返校学习期间根据与用人单位所签合同,分以下两种情况:① 以企业在职人员身份返校者,享受委托培养待遇,其关系仍留在用人单位;② 作为统分生返校者,待遇与分配同第(4)条。

(6)属C类和D类生源的工程硕士生入学报到时不转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但转党团关系;其攻读学位(包括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期间享受委托单位待遇。

五、培养规定

1、培养计划

工程硕士生入学后,按照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的各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制定培养计划,并根据工程硕士生的实际情况(有无学籍,是否脱产等)填写“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生培养计划(课程部分)”,提交给各系(院、所)研究生科备案。

2、课程安排

(1)工程硕士生课程主要采用面授方式在企业或学校集中授课,也可采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

(2)健全授课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遴选高水平教师;统一同类课程教学大纲;建立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确保授课质量。

(3)课程开设时间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课程的实验环节和学科前沿讲座等需要进校学习。

(4)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阶段,允许所修课程有两门次补考或重修,但重修需要办理进校旁听手续并由本人交纳旁听费用。必修课程不及格门次超过两门次者,只能酌情发给结业证书或进修证明。

3、论文工作

(1)指导教师遴选和指导原则。各系(院、所)应尽早为工程硕士生确定指导教师,一般应有二名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一名,硕士生选送单位导师一名(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校外导师须填写“清华大学工程硕士论文联合指导教师简况表”,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审查后,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并由各系(院、所)学位分委员会发给相应聘书。校内导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指导;学位论文工作期间,当面指导研究生的时间一年累积不少于一个月。

(2)论文工作年限和进校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在岗不脱产的工程硕士生用于完成工程任务和论文工作的实际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论文期间全脱产的工程硕士生,从论文选题之日起至论文答辩止时间至少为一年。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最长时限为五年。工程硕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的修改和答辩等环节必须进校完成。

(3)论文选题和选题报告。工程硕士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应尽早开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密切结合研究生所在企业面临的技术改造、革新、引进等技术难题或科研攻关项目。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实验型等多种类型。选题时要安排工程硕士生阅读文献和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写出书面报告,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8千字以上)。选题报告要在有关教研组的专家、导师和企业有关技术负责人参加的专门会议上进行;并经与会者集体评议,写出评语,给出考核成绩;在填写“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考查记录”后,方能给予学分。

(4)论文质量和形式。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表明作者具有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进行技术攻关的能力。论文应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或是具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产品研制报告,也可以是研究论文。

4、论文答辩工作

(1)答辩申请。凡申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要填写“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答辩前,应由所在系审查课程及其成绩是否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必修环节(包括文献阅读、选题报告、学术活动等)是否完成,导师资格是否合格,论文工作时间年限是否合乎要求等项内容。

(2)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会组成。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

位是校外企业的专家。工程硕士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并有半数以上成员为清华大学的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位工程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3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导师;4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只能有一位导师参加;5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允许有两位导师参加)。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应由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

(3)提前答辩申请。凡论文工作时间不足规定年限而需要提前答辩的工程硕士生,必须办理特批手续。由各系(院、所)提供导师对学位论文的意见、学位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分委员会意见、系(院、所)研究生科及主管系主任的审查意见,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审批后,方能组织答辩,否则答辩无效。

(4)论文保密审查。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进行保密审查。审查工作由工程硕士生原工作所在单位(或论文课题单位)的保密负责人审定密级并签字。

(5)答辩材料的申报。各系(院、所)要认真填写好答辩审批材料。对有学籍的工程硕士生要填写有关毕业审查和学位审查等项目,对无学籍的工程硕士生只需填写与学位审查有关的项目。

有关论文书写规范、申请答辩程序及学位授予等未作特别说明的内容,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办理。

六、学位和毕业的审批

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审批程序相同,但对无学籍的工程硕士生只审查与学位授予有关的事项。

七、其他事宜

工程硕士生的离校手续办理同工学硕士生。

所有工程硕士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同工学硕士生。工程硕士生的答辩审批材料连同成绩单和学位证书,由培养系(院、所)在学位授予后的一个月内寄给原选送单位人事部门。

工程硕士生在五年内未能通过论文答辩者,若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研究生院签发课程学习结业证书和成绩单,否则,只签发进修证明和所学课程成绩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为规范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和工程型研究院、所可以建立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但建立工作站均需与我校协商,取得同意,并签订协议书。

关于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本管理办法自1999年6月1日起执行。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1999年6月1日

下载厦门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厦门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领域430117)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苏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化学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

    厦门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 陈嘉庚 先生于 1921 创建,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 “211 工程 ” 和 “985 工程 ” 重点建设的高水平......

    厦门大学2012年MBA研究生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2012年MBA研究生招生简章 作者: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 阅读:5214 次 时间:2011-8-24 来源: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厦门大学2012年MBA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 培养目标 厦......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满足广大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精神,我校2007年将在材料工程领域招收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

    委托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书[5篇范文]

    经协商,甲、乙、丙三方一致同意下列条款:一、_________(乙方)应_________(甲方)委托,通过_________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选拔,拟录取甲方单位的_________同志(丙方)为__......

    厦门大学2015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2015招生简章 一、招生规模 本年度我校共有233个学术型硕士专业,5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招收硕士研究生3600名左右(含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考生)。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

    工程硕士研究生

    工程硕士研究生 申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有关要求一、答辩时间: 学校每年组织两次学位论文答辩,分别于每年的2月底~3月中旬、6月中上旬进行。 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委托培养协议书 - 电子

    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委托培养协议书 甲方(培养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乙方(工作单位):丙方( 研究生 ):身份证件号:乙方委托甲方培养丙方。为共同做好委托培养工作,甲、乙、丙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