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19-05-13 18:1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篇: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领域430117)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苏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化学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化工、制药企业、高分子合成及加工企业,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化工、制药、高分子合成及加工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如下:(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5)具有健康的身心。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从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工作,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教师与教研室或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并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与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尤其是与企业等实际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

要突出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尤其要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

具体如下: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传热与节能、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

2、高分子化工: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合成技术、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材料。

3、环境工程:工业分析测试技术、工业品质量管理、工业环境评价与污染防治。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课程(27学分)

1、公共课(9学分)课程名称 外语(含专业外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工程数学

2、专业必修课程:(18学分)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化学工程 高等反应工程 精细化学品化学 中间体化学及工艺学 高等高分子化学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化工工艺计算 计算机应用技术 高分子化工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化学工程 功能高分子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中间体化学及工艺学 高等高分子化学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化工工艺计算 计算机应用技术 环境工程方向:

学时/学分

144学时/4学分18学时/1学分18学时/1学分54学时/3学分

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课程名称 高等化学工程 现代仪器分析 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工程 清洁生产 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须选修2门课程,至少达4学分)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 课程名称 功能高分子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现代仪器分析 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工程 清洁生产

高分子化工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反应工程 精细化学品化学 现代仪器分析 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工程 清洁生产 环境工程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反应工程 高等高分子化学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功能高分子

学时/学分

学时/学分

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化工工艺计算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精细化学品化学 中间体化学及工艺学

(三)必修环节(4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论文中期报告及学术交流 工程实践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论文评阅、答辩

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按《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篇:苏州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共)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领域

430121)

一、培养目标

苏州大学纺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纺织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纺织企业、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

二、培养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工作,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四、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五、主要研究方向

1、纺织工程:各种纤维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纤维集合体的纺织加工;纺织工程管理与质量的过程控制;纺织加工化学;计算机的纺织应用。

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纺织材料的测试技术及仪器;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新型纺织材料的设计开发;纺织纤维的改性与功能纺织材料。

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纺织新材料的结构性能及染整加工原理的研究;染整新技术及高新技术在染整中的应用;纺织化学与特种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4、材料学:高聚物加工成形机理;高聚物改性;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5、纺织工程管理:纺织企业管理;纺织类产品营销及对策;纺织企业发展研究

6、纺织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纺织工业中计算机图形仿真及图像处理;计算机测控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7、现代服装生产与市场研究:现代服装生产系统;服装生产管理技术;服装市场策划与研究

8、服装艺术与科学研究:服装计算机设计技术;服装感觉;服装艺术设计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课程(19学分)

1、公共课(9学分)课程名称 外语(含专业外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工程数学

2、专业必修课(至少修满10学分)纺织工程方向: 课程名称 *纺织工艺理论 纤维物理 试验设计方法 纺织新材料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原理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 课程名称 *纺织工艺理论 纤维物理 试验设计方法 纺织新材料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原理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有机化学

学时/学分

144学时/4学分

18学时/1学分

18学时/1学分

54学时/3学分

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

新型纤维材料结构与性能 纤维近代测试技术 色彩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原理

材料学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高分子化学 高聚物成形机理 材料近代测试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原理

纺织工程管理方向: 课程名称 *管理学 决策理论与技术 现代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原理

纺织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方向: 课程名称 *计算数学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 电测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 Auto CAD 计算机图象处理

现代服装生产与市场研究方向: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原理

现代服装市场系统 服装感性工学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功能性服装

服装艺术与科学研究方向: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原理

服装感性工学 功能性服装

衣料图案与服装设计 高级时装设计及理论 计算机绘画技术 打*为必选课程

(二)非学位课程(至少选满9学分)纺织工程方向: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计算机控制原理 多媒体技术 市场营销理论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 纺织经济理论

纺织行业发展策略综合讲座 纺织新产品开发与实践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计算机控制原理 多媒体技术 市场营销理论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 纺织经济理论

纺织新产品开发与实践 纺织行业发展策略综合讲座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方向: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计算机控制原理 多媒体技术 市场营销理论

纺织工程管理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 纺织经济理论 新型纺织印染助剂 新型染料

新型染整设备

纺织材料功能性整理 纺织行业发展策略综合讲座 材料学方向: 课程名称 纺织工程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计算机控制原理 多媒体技术 市场营销理论

纺织工程管理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 纺织经济理论 高技术纤维

聚合反应工程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科学新进展

纺织行业发展策略综合讲座 纺织工程管理方向: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计算机控制原理 多媒体技术 市场营销理论

纺织工程管理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 纺织经济理论

纺织行业发展策略综合讲座 纺织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计算机控制原理 多媒体技术 市场营销理论

纺织工程管理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 纺织经济理论

纺织行业发展策略综合讲座 现代服装生产与市场研究方向: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计算机控制原理 多媒体技术 市场营销理论

纺织工程管理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 纺织经济理论 多媒体与数字化图象 服装材料科学 服装市场策划与研究 服装心理学

纺织行业发展策略综合讲座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服装艺术与科学研究方向: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计算机控制原理 多媒体技术 市场营销理论

纺织工程管理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 纺织经济理论 多媒体与数字化图象 服装材料科学 服装市场策划与研究 服装心理学

纺织行业发展策略综合讲座

(三)必修环节(4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论文中期报告及学术交流 工程实践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论文评阅、答辩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按《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办理。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第三篇:苏州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70100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改变我国研究生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和国内外举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经验,参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现拟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多种经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多种经营、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农业经济改制、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产、植保、园艺等企事业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性高层次人才。具体培养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美化城镇环境服务。

2、掌握农业推广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掌握解决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和园艺规划和建设等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推广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入学要求

1、招收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后,从事三年或三年以上特种经济动物和水产养殖养殖技术推广、行业行政管理或相关企业工作;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从事四年以上相关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六年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者。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被录取为农业推广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农业推广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农业推广任务完成学位论文,才能进行硕士论文答辩。

2、报考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

3、报考人员须参加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其中,外国语和农业基础知识实行全国统一联合考试。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2、学习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

3、指导方式: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具有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农村管理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导师,校外导师为农业技术推广、行业管理部门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校内、校外导师联合指导。

四、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公共课程(9学分)科学社会主义

自然辩证法

农业推广学

(二)专业必修课(7学分)动物生产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经济学

(三)选修课程(至少选6门12学分)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与保护

特种经济动物饲料学

水生动物健康养殖专题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专题

农业病理学

农业昆虫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专题

计算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政策与法规

(四)必修环节(2学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1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54学时/3学分 36学时/2学分 36学时/2学分 18学时/1学分 18学时/1学分 54学时/3学分 外语

学时/4学分 论文中期报告和学术交流 1学分

开题报告要求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主要内容包括: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技术难点;主要技术路线等。论文进展中期报告在第五学期初进行。主要汇报研究生学位论文已开展的工作、取得的初步结果、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以及是否能如期完成论文等。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项目策划、行业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或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1)特种经济动物技术推广、项目设计;(2)研究论文

3、评阅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阅应着重审核:

①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生产和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③作者解决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

④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⑤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学位论文的答辩按《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篇:委托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经协商,甲、乙、丙三方一致同意下列条款:

一、_________(乙方)应_________(甲方)委托,通过_________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选拔,拟录取甲方单位的_________同志(丙方)为_________年春季入学委托培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一般为_________年,其中_________工程硕士(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年,最长不得超过_________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_________个月。

二、丙方在校就读期间,其人事、户口、粮油、医疗关系等均保留在甲方,工资和补贴等其它福利待遇均由甲方负责,食宿费丙方自理,且不享受研究生普通奖学金。丙方因故退学或终止学业,其工作安排由甲方负责。

三、丙方在校就读期间,须遵守乙方的相关规章制度,对违反校纪校规者,乙方将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追究丙方责任,甲方应积极配合处理。

四、乙方按《_________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对丙方进行培养与学位授予。

五、丙方在学期间,每年向乙方交纳培养费_________元(可电汇或信汇,乙方开户行:_________;帐号:_________;按3年计算,共计_________元),于每年开学前交清,丙方若不交纳培养费,乙方则不予办理丙方的报到注册手续,课程学习成绩亦不予记载。丙方如退学或终止学业,所交费用概不退还。

六、_________工程(_________方向)学生实行学分制,第一、二学年丙方分别向乙方交纳培养费_________元(可电汇或信汇,乙方开户行:_________;帐号:_________,培养费共计_________元),于每年开学前交清,丙方若不交纳培养费,乙方则不予办理丙方的报到注册手续,课程学习成绩亦不予记载。丙方如退学或终止学业,所交费用概不退还。

七、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方、乙方、丙方均签字(盖章)认可后,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由三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丙方(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第五篇: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委托培养协议书 - 电子

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委托培养协议书

甲方(培养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乙方(工作单位):丙方(研究生):身份证件号:乙方委托甲方培养丙方。为共同做好委托培养工作,甲、乙、丙三方签订协议如下:

一、委托培养丙方的招生、考试、录取等工作由甲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甲方按照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进行培养和管理。学制:2至4年。

三、丙方不能继续学习或被淘汰时,自动退回乙方。

四、丙方结业后,不论是否获得学位,自动回到乙方。

五、方应向甲方支付培养费:全过程32000元(叁万贰仟圆)。此费用分两次缴清,第一次16000元(壹万陆仟圆)在入学报到时缴清,第二次费用16000元(壹万陆仟圆)于第二学年9月注册前缴清。如未按期缴清费用,甲方将根据丙方所处的不同学业阶段停止其学业(取消入学资格、取消课程成绩、停止开题报告、不接受论文答辩申请等)。有关缴费事项的其他说明:。甲方开户名称:电子科技大学

甲方开户行:工商银行成都市沙河支行

帐号:***3354

六、甲方不负担丙方在读期间的各项保险、医疗等费用。

七、每学年开课一个月后如丙方退学,缴纳的本学年费用(包括培养费)均不退还。若乙方或丙方违约,缴纳的所有费用(包括培养费)均不退还。

八、本协议须经甲、乙、丙三方签字(盖章),并由甲方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录取丙方合格后生效。

九、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各执一份。协议中未尽事宜,由三方协商解决。

甲方:电子科技大学乙方:丙方:(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代章)(盖章)

代表:代表: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协议书

甲方(培养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乙方(研究生):身份证件号:

为共同做好培养工作,甲、乙双方签订协议如下:

一、培养乙方的招生、考试、录取等工作由甲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甲方按照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进行培养和管理。学制:2至4年。

三、乙方不能继续学习或被淘汰时,自动退学。

四、乙方报到入学后,不转移个人档案及户口;乙方结业后,不论是否获得学位,甲方均不负责乙方的派遣、就业等工作。

五、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培养费:全过程32000元(叁万贰仟圆)。此费用分两次缴清,第一次16000元(壹万陆仟圆)在入学报到时缴清,第二次费用16000元(壹万陆仟圆)于第二学年9月注册前缴清。如未按期缴清费用,甲方将根据乙方所处的不同学业阶段停止其学业(取消入学资格、取消课程成绩、停止开题报告、不接受论文答辩申请等)。有关缴费事项的其他说明:。甲方开户名称:电子科技大学

甲方开户行:工商银行成都市沙河支行

帐号:***3354

六、甲方不负担乙方在读期间的各项保险、医疗等费用。

七、每学年开课一个月后如乙方退学,缴纳的本学年费用(包括培养费)均不退还。若乙方违约,缴纳的所有费用(包括培养费)均不退还。

八、本协议须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并由甲方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录取乙方合格后生效。

九、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电子科技大学乙方: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代章)

代表:

年月日年月日

下载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