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关于腐败问题
两会思想汇报
——谈腐败问题
反腐败工作一直以来是广大网民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2009年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中,反腐问题高举榜首。而2010年两会,虽然反腐问题依旧受关注,然而在两会网站的调查显示中,“收入分配”和房价问题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反腐。
2009年里,中国的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我国掀起了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据一反腐专家的统计,09年因腐败问题落马的省部级高官的人数,足以刷新改革开放31年来的年度纪录。
面对这么多官员的贪污腐败,我们内心都会很气愤,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官员一个个都是道貌岸然,却做出如此丧失良心的事情。我想这些被查出来的落马高官应该只是众多腐败分子中的九牛一毛。或者说这些落马的高官不够幸运,或者说那些没有被揪出来的腐败分子是走狗运了。但只要他们所作所为损害了国家利益、伤害了人民的利益,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得到惩罚的。
虽然说腐败问题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依旧存在,但这样的惩治腐败力度沉重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震慑了一些暗藏的腐败分子。从而使当前社会存在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老百姓也看到了党和政府惩治腐败决心和信心。我想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腐败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期待永远是党奋斗的方向。政府的每一份努力,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作为党员一定要时刻牢记服务人民宗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更多的去关注民生民情,从而更好的践行服务人民的神圣宗旨。
腐败也许是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都要着重解决的重大问题,不光在资本主义国家有腐败的现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同时也与消极腐败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必要性,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我们看到香港、新加坡的反腐效果很明显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借鉴这些地区的反腐经验呢?我想这是可以的,就算他们是资本主义也好,只要是对我们发展有利的我们都应该借鉴,为我所用。
就那香港来说吧,他们的一个廉政公署,就可以起那么大的作用,而我们呢,公、检、法、司、纪委、监察、预防局、反贪局,还有每个单位内设的纪检组„„是龙多不治水,还是这些机构分明就是摆设甚至是某些腐败分子的保护伞呢?
有时,说到大陆严重的腐败问题时,我们总说是因为制度不健全。我认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防腐反腐机制,因为政治体制不同,防腐反腐机制的建设和运作也可能千差万别。就我国内地而言,除了相关法律规定之外,专门的防腐反腐机构就有各级反贪污贿赂局和纪检监察机关。那么,我们的制度不健全吗?法律体系缺位吗?我想不是吧,之所以腐败问题此起彼伏,贪官们前腐后继,问题就在于我们的监督体制较弱,执行能力欠缺。同时,我们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情“社会,就像我们哲学老师说的那样,中国的文化就是人际关系学的社会,注重潜规则。每个人都是看人情办事,在人情面前,很多事情都可“网开一面”。此外,因为“熟人”关系,无论是监督本身,还是反贪执行问题,往往都会因为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而牵一发动全身,大大增加了执行难度。
制度是人制定的,当然也必须靠人来执行。香港的廉政制度就目前看来,或许比内地的更为成熟一些。但是毫无疑问,其反腐机制的执行仍然由人来操作。所以制度的成熟只是一个方面,监督与执行过程才是关键。内地之所以腐败问题严重,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反腐体系本身,而在于公务人员和执法人员对法制的缺乏敬畏之心。有些官员根本无视这些制度,制度对他们没有产生足够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之所以香港的制度能够奏效,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执行的严肃、严格,谁贪腐就查谁,不管官大官小,不管十年八年,一经发现,都会一查到底。当然,制度赋予反贪机构足够的权力很重要,但是反贪人员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是关键。反腐人员首先能自己避免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尴尬,那么办起案来,自然就少了许多顾虑和尴尬。
所以,成熟而健全的反腐机制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还在于反腐人员的精神和信念。如果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只怕有再成熟再健全的制度也不管用。
当前,我们党正在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我相信,只要认真吸取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并依据新时期的历史条件探讨和提出反腐败和对策,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就一定可以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第二篇:腐败问题 思想汇报
谈谈我对腐败问题的认识
何为腐败?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一文说到,“即有一二揭竿草泽者,亦不过乘其腐败之既极,乃得一逞焉耳。” 章炳麟 之《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有云,“ 满洲 之新,在 康熙、雍正 二世。今之政府,腐败蠹蚀,其材已不可复用。”艾芜也曾在其文章 《<丰饶的原野>前言》中说到,“所写的长篇短篇,大都是写抗战期间人民的斗争和国统区的腐败的情形。”
社会学解释说,腐败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动机、方式与后果,都有较为明确的界定。腐败的实质是一种非正式的获取政治影响的过程,当某个群体感到其核心利益在正式政治体系内被忽视或被认为是非法之时,这一群体的成员就会被吸引到那些获取影响的非正式渠道中去,而这些渠道又往往以腐败的形式表现出来。
说到腐败,众人几乎无不深恶痛绝嗤之以鼻的。其实,在我们国家,屡见不鲜的贪污腐败事件之多以及其涉及的金额数字之大在使人们震惊之余确实足以使人们面露恶色即口唾之。
纵观历史,20 世纪以来,中国几度被腐败问题所困扰,腐败似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自从中国在1978年实行市场改革政策以来,腐败问题似乎更为普遍了。据官方资料表明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有时甚至每年增加10%至20%。不仅如此,腐败案件所涉及的金钱数字也越来越大。想当年刘宾雁报告文学《人妖之间》中描写的原黑龙江省燃料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守信一案涉及的贿赂金钱为6.6万元,王守信即被定罪为“妖”,而在近几年爆出的黑龙江马德案中,绥化市原中共市委书记马德自1995 年上任以来,买官卖官、索贿受贿、为所欲为,疯狂敛财折合人民币竟有 2385万元,可见腐败涉及金额数字激增的程度。再看自十七大部分落马高官:陈良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2008年3月25日以受贿罪、滥用职权被有期徒刑18年;于幼军,文化部原党组书记、副部长,担任深圳市长期间,利用职权为其亲属牟取巨额利润,2008年9月被免职,留党察看两年;朱志刚,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员会原主任,前财政部副部长,2008年10月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双规;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二级大法官,2008年10月被双规、免职,接受调查;刘志华,北京市原副市长,2009年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杜世成,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原市委书记,2008年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可谓是各个“地位显赫”。这种腐败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的不良态势着实令每一个中国人民担忧使每一位中国公民愤之。
对于高官腐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的人一旦身居高位,就看不见下层的困苦,为着权力为着金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党章上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亦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中国先进的共产党员,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官员们本应该履行党员的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求名不求利,如今那些腐败官员的腐败行为确实与党员的要求背道而驰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了,如此官员简直不配中国共产党员的称号,应该为所有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反面教材。突然想起《资治通鉴》里的一件事,西汉有个叫郑崇的清官,被奸佞之臣陷害,然而汉哀帝宠信奸佞,竟对郑崇说,你家每天门庭若市,你捞了不少好处吧!郑崇不慌不忙,面不改色地回道,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如今,面对新闻上一个一个曾信誓旦旦说要廉洁为官的高官纷纷落马,我真的不敢说还有多少官员能够摆着胸脯对广大群众说“我心如水”了,痛心疾首大抵是如此心情。
腐败现象多见,显然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治理腐败问题便成为我国重中之重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危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我国对反腐工作的决心,也看到了反腐工作成功的希望。当然,同世界众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贪污腐败问题相对严重而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细密,比如国外针对腐败预防所制定的财产申报、人事任用回避、限制公务员家属某些营利活动、限制退休公务员从事经营活动等等法规。我觉得,我国的反腐制度亦可借鉴国外某些操作性适用性皆不错的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法。
腐败问题在社会上可谓是无处不在,它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至到食堂打饭坐公交出行可能都会受到腐败问题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树立反腐的意识,提高自我综合素质,为毕业后服务人民做好准备。
第三篇:教育界腐败问题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学校,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圣洁净土,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是品德高尚、甘于奉献的楷模。然而随着高校领导干部权力的增大,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也成了腐败“毒瘤”的牺牲品。而且,从事如此交易的教授领导们也是越来越多。下面我举两个例子说明。
就比如,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在2000年至2006年间,利用分管学校招生、基建等工作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总额达1400多万元。法院一审判决,李海婴犯贪污罪、犯受贿罪、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人民币100万元。汉科技大学原校长刘光临,曾任武汉科技大学校长(正厅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内知名的水利专家。2006年6月20日,就在即将退休的前夜,因涉嫌重大受贿,刘光临被刑事拘留。2007年被湖北省咸宁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贪污腐败的例子不胜枚举,我想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的贪念造成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我们必须要做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这些教育界的佼佼者们,正是因为他们的权利到达了相应的位置,所以他们开始变得欲壑难填。在我们所看的案例中,其实很多人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颗正直的心会不知不觉间被金钱、名利等东西蚕食。个别同志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走错一步,越陷越深,最终酿成大错。
虽然类似的事情接二连三,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未来,对党的领导充满信心,相信我们有能力与贪污现象作斗争,并将这份热情持续下去。我认为要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首先应该从监督、管理以及约束权力的运用方面着手。在现今社会,很多地方都会出现权力滥用而又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的监督的现象。很多人就是钻这一空子,利用职权进行暗箱操作,进而谋求利益。因此,我认为,如何保证强力有效的权力监管,如何分配权力以达到权力之间相互制衡,是解决类似贪污腐败问题的重中之重。
进而,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方针,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作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们既接受外来的先进思想,同时也不自觉地接受某些不良文化,从而带来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要对社会风气保持一种警惕的态度,并且作为先锋模范起带头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一个健康、健全的社会主义社会。
总之,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紧密围绕在我党的周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的肆意猖獗发生。
汇报人:刘璐
第四篇:腐败问题探讨
腐败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措施
腐败,是指生物有机体受到外界有害菌体的危害侵蚀发生的腐烂变质现象。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则是指公权主体违反公共规则的以权谋私的行为,包括能运用 公权的主体违反公共规则的事实以及谋取私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
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讲话时说:“反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从“十八大”闭幕至今,来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反腐的一系列表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也被舆论看作是一场反腐风正在掀起的标志。11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当选后的首次亮相中就以“打铁还需自身硬”表露了反腐的决心,而在两天之后,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又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来警示大家。他说,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他进一步表示,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绝不能手软。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上,也再次强调要将反腐工作引向深入,他要求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从以上看来历届领导人对于腐败问题都非常重视,反腐败已经刻不容缓。
(一)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腐败现象的“重灾区”一般集中在权力垄断部门和经济决策部。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贪污贿赂案件在垄断行业、行政机关、城镇建设以及教育四领域出现了高发态势。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少数党政领导干部索取、收受贿赂,大搞权力腐败,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市场经济中的热点行业已成为犯罪的多发部门,腐败表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市场经济中的热点行业已成为犯罪的多发部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那些对市场经济行使调控职能的部门逐渐成为犯罪的热点,因而在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热点部门发生的贪污案件日益突出。
腐败犯罪手段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使惩治更加困难。各种腐败犯罪行为在重点行业领域突现的同时,手段逐步呈现多样化的发展,与传统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形成交织状况。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都会千方百计地规避法律,行 为更加隐蔽。
腐败犯罪的窝案、串案逐渐增多,腐败行为主体正在从基层向中层和高层领导干部蔓延。近年来,腐败犯罪逐渐呈现出团伙化、群体化的现象,涉案人员职务高、金额大、涉案范围广,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最初的一个腐败犯罪案件中牵扯连带出来的。贪污腐败犯罪的窝案、串案越来越多,涉案范围越来越广,这就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犯罪心理具有极大的贪婪性、冒险性和疯狂性。一是不择手段,肆意掠夺。二是顶风作案,肆无忌惮。三是胆大妄为,铤而走险。
总的来看腐败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权利的商品性、腐败渗透的广泛性、疯狂性、顽固性、贪婪性和隐藏性。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傍”不法“大款”现象严重。作案方式、手段更具隐蔽性;一些犯罪分子向国外、境外转移赃款;涉案人员外逃;查处与反查处,腐败与反腐败斗争激烈。
(二)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腐败问题的对策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长远来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败的基础和根本,其着眼点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2、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如果思想防线不坚固,经不起诱惑,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想腐败轻而易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行政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制订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程序、规则,明确行政自由裁量的范围、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重大行政裁量行为必须经过咨询、听证、决定、审议、复核和监察等环节。同时,必须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建立健全行政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和规则、公开办事机构和人员、公开办事程序和方式、公开办事结果和依据。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凡是设定审批权的事项,必须设定严格的审批条件、审批范围和审批程序。完善和强化党内纪律监督。党内纪律监督是在党的上下级之间、党员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纪律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进一步加强纪委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纪律部门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内民主,强化民主集中制,实行党内政治生活公开化、透明化。
3、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腐败是制度漏洞的表现,反腐败本质上就是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的过程。医治腐败的根本途径和突破口就是构建国家廉政制度。一个国家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采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腐败的程度多么严重,建立国家廉政制度对于医治腐败仍具有普遍性意义。这既是人类反腐败智慧的结晶,又是最有效的反腐败措施。
4、完备的法制。为反腐败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基本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其中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要素,即严密立法、严格执法和严厉制裁。要真正做到“三严”,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当前,中国反腐败的法制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反腐败实践的需要。虽然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法规、条例和规章,但是这些法规、条例大多散见于宪法、刑法等法律之中,迄今尚未形成一部完整的反腐败法律。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立法建设,为预防和惩治腐败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依法严肃惩治腐败。以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腐败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通过依法严肃查处腐败案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发挥案件查处在预防和遏制腐败中的警示作用。总之,要通过严格的法治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使腐败分子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
第五篇: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的原因 分析及遏制政策
系 别: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政策 [摘要] 老百姓都知道,中国的腐败问题很严重,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腐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其主要原因有: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及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关键词]腐败;反腐败政策
一、当前中国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1.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 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改革的过程中,一部分旧的制度规范需要改革和调整,新的制度规范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在新旧体制的交替和转换过程中,旧的体制可能已经破除,而新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并且,新的体制可能存在漏洞或短板,它的完善也需要时间,这样,在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的地方就会出现大量的体制缝隙和漏洞;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双轨制”成为一定时期和部分领域改革的策略选择,这样,也导致体制缝隙和漏洞的大量存在与产生。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一些掌握了一定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权力的腐败者正是利用体制缝隙和漏洞,通过各种手段侵吞、占有、攫取国家和集体乃至他人的财富。
2.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以遏制腐败的蔓延 惩罚是对付违法犯罪与腐败行为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某种“流行”的恶行,惩罚一定要及时,将它“扼杀”于起始之时。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于腐败问题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惩治手段。长期以来,中国的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往往集中在受贿者,即主要是党政官员的一方,并且,对行贿者和受贿者的惩治力度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受贿者所受到的最高量刑要高于行贿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行贿罪最高可处以无期徒刑,而犯受贿罪最高却可处以死刑。其次,2005年之前实际因为行贿罪而受到起诉的人很少。在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间,中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行贿案件6440件,只相当于同期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数(207103件)的3.1%。
由于惩处的力度不够,增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侥幸意识,削弱了他们的自律意识。看到一些人非常腐败,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提拔重用,不少人心理不平衡,开始起而效尤。这种逆向激励和示范效应,使得一些人热衷于所谓的官场技巧和社会关系,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从而开始滑向腐败的深渊,也使得各种腐败行为因“低风险、高收益”变得非常活跃和猖獗。腐败者所付出的代价太低,激励和促长了腐败行为,由此导致的腐败行为泛滥成为因对腐败惩罚不力付出的另一种代价。
3.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心清则自正,无欲则自廉。”廉洁是从政之德的基本内容,它要求领导干部要不断通过学习、教育和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其他各种不良风气有了滋生的土壤,并开始侵蚀部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利益冲突最激烈的时期,还是各种利益对处于“脱贫致富”过程中人们诱惑最大的时期,这对领导干部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在体制转型时期,体制缝隙和漏洞导致正向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反而出现了一种逆向的激励机制。有时候,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之士得不到应有的奖励,甚至反受他人攻击;而见风使舵、拉帮结派、弄虚作假、鼠窃狗盗之徒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还反被提拔。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能发生扭曲,廉洁自律意识就可能丧失。
4.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
在这点,和封建社会是没有区别的。做官好。为什么一定要做官呢,说到底官有权,权可以延伸到钱和荣誉。这种延伸才是官本位思想发展动力。官,本来是人民请你来办事的来管理这个社会的,是人民大众赋予了你权力。可事实却是官都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去看望下人民那叫“慰问”,去送点东西给需要求助的人本是你义务却是“亲切关怀”,当保姆当家做主了,这个“家”就要乱了。权力失去控制没人管,不腐败都难。
中国是跨过资本社主义社会,直接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而不同社会性质只是简单的到底是谁在掌权的问题。封建社会是皇帝一人说了算,资本主义是一群资本家说了算,社会主义是无数老百姓说了算。这其实就是投射出民主法制建设的问题。小时候课本里把资本主义说的一无是处,长大了才发现人家也有优点。那就是人家法制建设非常的完善。中国跨过了这一步,所以要喊加强法制建设。可这路途似乎太过遥远。法律制定能不能得到执行是问题关键所在。
二、遏制腐败政策
1.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制度是关于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规范、规则和惯例的总和,它规定和塑造着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制度作为规范、规则和惯例的总和,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利于人或者组织获取一种共识信念,从而使得人或者组织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邓小平非常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可以说,合法性政权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有效的政府能力和经济绩效即制度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持久强大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许多体制存在缝隙和漏洞,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与条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主动深入到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和部门,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可能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制度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筑牢反腐倡廉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夯实反腐败的法治基础。2.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牢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防线
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可能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些领域和地区是非、美丑、善恶界限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各种价值观念都开始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市场,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倾向越来越强。不少领导干部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也缺乏廉洁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在这种局面下,必须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促进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抵御风险、拒腐防变。
3.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督是关键。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促进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不犯或少犯错误的重要保证,是有效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当前,要不断完善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机关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行使的相对独立与高效运行。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是国家职能实现的具体体现,分属国家三种彼此相对独立的职能机构。权力行使的相对独立性要求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具有相对的独立地位,在各种权力行使过程中不被其他权力所左右和控制。在确保国家机关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行使相对独立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从而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
4.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重要作用 惩治腐败,必须从严。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威慑力。惩治无力,教育就缺乏说服力,制度就缺乏约束力,监督就缺乏威慑力。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是惩治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2003年至2009年,各级人民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24万多件。在惩治受贿犯罪的同时,中国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加大惩治和预防行贿犯罪力度。2009年,对3194名行贿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当前,要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违纪违法的案件,严肃查处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案件,并严肃查处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
【结束语】如果我国想到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就必须解决政府的腐败现象。只要政府决心大一点,惩罚力度大一点,腐败现象肯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