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晶学与矿物学复习内容总结
结晶学与矿物学复习内容总结
第一篇 集合结晶学基础
1.相当点------为晶体构造中的一系列几何点,这些点周围的环境是完全相同的,即各相当点在相同的方向上隔相同的距离,有相同的质点分布。
2.空间格子------用以表示晶体内部质点排列的规律性。是从实际晶体构造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由相当点排列而成的几何图形。
3.科赛尔原理-------先长完一条行列,然后再长相邻行列,长满一层面网或再长第二层面网。晶面是平行地向外推移的。
4.布拉维法则----------晶体为面网密度大的晶面所包围
5.面较恒等定理--------成分和构造相同的所有晶体,其对应晶面间的夹角恒等
6.对称操作---------
7.对称要素---------
8.对称面-------对称操作是对一个平面的反映。(不能多于9个)
9.对称轴---------次的对称轴)
11.旋转反伸轴------------
12.晶体分类见课本表二
13.10.对称中心---------
等轴晶系:α=β=γ
四方晶系:=β=γ=90°
≠c
γ
α=γ≠90°
a≠b≠=β=γ=90°
acα=β= 90°
γ≠90°
三斜晶系:a≠b≠cα≠β≠γ≠90°
14.单形和聚形单形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和。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形聚合而成的晶形称为聚形
15.注意课本表8
16.米氏符号-----表示晶面在空间相对位置的符号,称为晶面符号,通常采用米氏符号。晶面在三晶轴上截距系数的倒数比就是表示该晶面空间方位的米氏符号。
17.(hkl)晶面符号[hkl]晶带、晶棱符号{hkl}单形符号简称行号
18双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的规则连生,其中一个晶体是另一个晶体的镜像反映,或者其中一个晶体旋转180°后与另一个晶体重合或平行
19.双晶要素------欲使双晶相邻的两个个体重合或彼此平行而进行操作所借助的辅助平面或直线,称为双晶要素。包括双晶面和双晶轴两种。
蓝泡泡版权所有 第 1 页 1 2013/4/28
⑴双晶面
双晶面是双晶上的一个假想平面,通过此平面的反映,可是双晶相邻的两个个体重合或平行。一般用晶面符号来表示。
双晶面不能平行于单晶中的对称面,如果平行,就会使两个个体处于平行的位置而成为平行连生,而不是双晶了。
⑵双晶轴
双晶轴是双晶上的一根假想直线,若固定其中一个单体而使另一单体绕此直线旋转180°,两个单体即可重合为一或彼此平行。
双晶轴是以垂直某个晶面或平行某个晶轴的方向来表示。
双晶轴不能平行单晶体的偶次轴,否则也将会形成平行连生。
20.双晶类型
⑴接触双晶
等。
钠长石聚片双晶。
⑵穿插双晶
第二篇矿物学通论
1.阳离子类型
⑴惰性气体型离子电负性最低
⑵铜型离子电负性最高
⑶过渡型离子
2.配位数-------数
3.同质多象-------
4.类质同象------而能保持原有晶格,只是晶格常数略有改变的现象1
a.Mg2SiO4中的Mg2+直至完全代替。其晶体始终是斜方晶系,晶体结构不变,只是晶
b.ZnS中的Zn2+被Fe2+代替,最43%。
2)按相互代替的离子电价是否相同,可把类质同象分为:
a.等价类质同象:相互代替的离子电价相同。
b.异价类质同象:相互代替的离子电价不相同
5.类质同象的条件
类质同象是类似的质点互相代替,要求双方大小和性质近似,否则会破坏晶格,形成新的矿物。
⑴半径相近:一般情况下,(r1-r2)/r2<15%可产生完全类质同象
(r1-r2)/r2=15%-40%不完全类质同象
(r1-r2)/r2>40%不产生类质同象
⑵离子类型相近: 互相代替地离子类型差别过大,会引起键性的剧烈改变,使晶体解体 ⑶环境条件的影响
a.温度
晶体中存在类质同象(混合晶体)比纯晶体的内能要高一些,故温度高能促进类质同象发生,温度降低会分解,以降低内能:可离析成两种晶体;也可使两种质点趋向规则的交替分布,从类质同象转变为复合化合物。前者如高温形成的钾钠长石在低温下离析成条纹长石。
b.组分浓度
晶体生长过程中,晶体中的某种质点在环境中分布很少,可促使其它类似质点进入晶体,代替不足组分。如岩浆中如Ca2+的浓度低,、、TR3+等杂质,如Ca2+浓度高,形成的磷灰石就比较纯净。
c.PH值
和Al,在碱性条件下容易代替酸根中的Si
6.水在晶体化学式中的表示方法
⑴结构水结构水是以H+、(H3O)、(OH)-牢,破坏温度高
⑵结晶水⑶层间水
⑷沸石水
⑸吸附水“负水”即未参加晶格的吸附水。
7.解理-----
8.裂开-------
9.10.1>.由于岩浆的冷却、分异等过程,其中的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如
⑴侵入岩中矿物的形成过程
a.岩浆作用阶段----岩浆冷却形成各种侵入岩的作用叫岩浆作用
b.伟晶作用阶段-----在适当的外部条件(外压较大)是挥发性组分不知迅速逸出,即可形成富含挥发性组分的所谓“伟晶岩浆”。岩浆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形成矿物的作用,称为伟晶作用
c.气成-热液作用阶段---------岩浆后期由于挥发组分的聚集,以及其所携带的Si、Mo、Sn、W、Cu、Pb等可形成高温气成-热液,在这种气---液流体中形成的矿物作用
d.火山作用:实际上是岩浆作用的一种形式,为地下深处的岩浆沿地壳脆弱带上侵至地面或直接喷出地表,迅速冷凝的全过程。
2.>外生作用
⑴风化作用
其中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在水、各种酸的作用下,可使原生矿物分解、氧化、还原等方式形成含水(羟)、含氧盐、氢氧化物、次生硫化物等新矿物
⑵ 沉积作用
主要通过胶体沉淀(粘土矿物、铁、锰、硅、铝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结晶析出(石盐、钾盐、石膏、硬石膏)、生物化学沉淀(磷矿、礁灰岩)等方式,形成各类矿物。
3.>变质作用
已形成的矿物,受构造变动或岩浆活动的高温、高压以及新成分的加入而受到改变的作用。
11.假象--------矿物受到改造后,其矿物种类已发生变化,但原来矿物的晶形仍维持不变,这种被保留下来的矿物晶体形态称为假象
12.矿物的组合—共生与伴生
环境中形成的,则称为共生组合注:矿物各论请大家自己总结
第二篇:结晶学矿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结晶学与矿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Crystallography and Minera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面向对象:地质学理科基地班
课程负责人:李胜荣
《结晶学与矿物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128
讲课学时:6
4实验学时:64)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分为《结晶学与矿物学》
(一)和《结晶学与矿物学》
(二)两部分。《结晶学与矿物学》
(一)占96学时,与地质学、地球化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类)等专业96学时的《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安排相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掌握结晶学与矿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晶学部分主要包括晶体的基本性质及其所导出的若干规律;晶体生长和晶面发育的理论;晶体对称规律的认识和晶体的对称分类以及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要求能用 所学理论解释有关矿物学现象。矿物学部分主要包括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矿物的主要
结构类型;各大类和各类矿物的晶体化学与形态物性通性;掌握50余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并掌握鉴定未知矿物的技能。初步掌握矿物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矿物的成因及其标型组合;初步认识矿物的主要用途。通过矿物学专题讨论,了解矿物学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结晶学与矿物学》
(一)分15章进行讲授。各章的基本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着重讲述晶体的基本概念,空间格子的概念、要素和基本类型,晶体的基本性质。简述结晶学与矿物学的关系。要求掌握晶体的概念,晶体的基本性质。第二章 晶体的生长与面角守恒定律 2学时
着重讲述晶体层生长和螺旋生长的机理,晶面发育的布拉维法则与周期键链理论。简述影响晶体生长的外因和面角守恒定律。要求能够用晶体生长和晶面发育的理论解释有关的矿物学现象。第三章 晶体的测量和投影 2学时
简单介绍有关测量与投影的方法,主要讲述晶体的极射赤平投影。要求掌握晶体的投影方法。
第四章 晶体的外部对称 2学时
重点讲述晶体对称的概念、晶体对称要素、对称型(点群)概念和晶体的对称分类。简述对称定律和对称要素组合规律、对称型和对称型的国际符号及对称要素的投影。要求熟练掌握对称操作和投影方法,晶体对称分类体系及其特点。第五章 晶体的坐标系和晶体符号 2学时
重点讲述晶体的坐标系统、各晶系设置原则和方法、各晶系晶体常数和晶胞参数特点、米氏晶面符号的概念及构成。简述晶带概念、晶带与晶棱符号及晶带定律。要求掌握各晶系晶轴的选择方法及相应的晶体常数特点,学会米氏晶面符号的求解。
第六章 单形与聚形 2学时
主要讲述单形和聚形的概念,各晶系几何单形的类型和形态特征,单形的符号表征;阐明聚形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要求掌握47种几何单形在各晶系的分布及其聚合规律。会利用投影图通过代表面推导和识别单形与聚形。第七章 晶体的规则连生 2学时
阐明规则连生在地质科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讲述双晶概念、双晶类型和双晶律,简述平行连生、浮生和交生的概念。要求掌握常见矿物的双晶。第八章 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 6学时
着重讲述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和结构类型、晶格缺陷、键型与晶格类型、紧密堆积原理、配位数与配位体、类质同象、同质多象、多型性及有序性。要求掌握相关概念、实际晶体中主要结构类型和晶格类型。第九章 矿物的外部属性 4学时
简述矿物的形态、光学与力学性质、比重、电学和磁学性质及放射性。要求具备观察各种外部属性的能力,认识矿物性质在矿物学研究中的意义。第十章 矿物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2学时
简介矿物化学组成的计量特性和晶体化学式书写原则,主要讲述矿物中水的赋存状态,胶体矿物的化学组成及特性,矿物晶体化学分类。要求掌握矿物中水的类型、胶体矿物概念、矿物分类原则和分类体系。第十一章 自然元素矿物 2学时 阐明自然元素矿物的概念。重点概括自然金属元素及其互化物矿物的晶体化学与外部属性通性,分别说明石墨、自然硫、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质特征;简述自然半金属元素矿物通性。
第十二章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 2学时
阐明简单硫化物、复硫化物和硫盐的分类原则;在此基础上,按照结构类型(岛状、环状、链状、层状和配位型)分组阐明各该特性与结构的关系;阐明简单硫化物与复硫化物和硫盐的性质差异的本质;说明硫化物矿物形成和稳定的条件。第十三章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2学时
按照结构类型(链状、架状、配位型),重点阐明石英族、刚玉和金红石族、黑钨矿族、尖晶石族矿物的结构与性质特征;从晶体化学上阐明氧化物与硫化物矿物的性质和稳定条件差异。
第十四章 含氧盐之硅酸盐矿物 6学时
概括阐述含氧盐矿物的晶体化学与外部属性通性,着重讲述硅酸盐矿物的硅氧骨干类型、类质同象规律、Al的双重作用、硅氧骨干与形态和性质的联系;简述附加阴离子与成因的联系。对链状、层状硅酸盐的结构特征进行重点解剖分析。要求能够运用矿物晶体化学分析其形态和主要性质特征。
第十五章 其他含氧盐及卤化物矿物 4学时
除一般性介绍其晶体化学与性质外,重点对碳酸盐类、硫酸盐类、磷酸盐类、钨酸盐类、氯化物类和氟化物类等矿物类中若干重要矿物族进行介绍。机动(矿物学专题讨论与复习)4学时 《结晶学与矿物学》
(二)包括以下内容:
第十六章 成因矿物学简介 2学时
简要介绍成因矿物学的学科体系,矿物的形成作用和矿物标型的概念,不同地质作用下矿物的标型组合。
第十七章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简介 2学时
简要介绍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学科体系,简介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现状。第十八章 矿物的现代研究方法 2学时
简要介绍矿物的现代研究方法,使学生能根据研究目的初步确定所需要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第十九章 矿物的利用 2学时
主要介绍矿物作为资源加以利用的途径。初步了解矿物在地质、找矿方面的作用。研究性学习10学时
要求学生用6学时查询国际著名刊物有关十六——十九章所学内容的文章,并进行归纳总结,用4学时进行课堂讨论。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指课内及课间实践教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一)具体实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
实验一:晶体的极射赤平投影 2学时
对石盐、石榴子石、绿柱石、锆石、十字石、普通角闪石、萤石和方解石等八种矿物的晶体模型进行晶面投影,要求总结各种晶面的投影规律。实验二:寻找对称要素和确定对称型 6学时
在各晶系晶体模型上进行对称操作,寻找对称要素,确定对称型,划分晶族、晶系。要求能利用对称要素组合规律寻找对称要素,掌握12种常见对称型。实验三:晶体定向与晶面符号 6学时
通过对各晶系晶体模型的定向操作,确定晶面符号,掌握各晶系的定向原则,能迅速通过空间想象确定各种特殊方位晶面的符号。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晶带。实验四:单形认识与聚形分析 6学时
认识47种几何单形,学会聚形分析的方法 实验五:晶体的规则连生 2学时
认识规则连生的几种类型,学会分析双晶要素,掌握10种常见矿物的双晶类型和双晶律。
实验六:晶体对称综合分析 2学时
综合晶体对称、晶体投影、单形与聚形的知识,进行全面分析,要求熟练掌握低级、中级和高级晶族晶体分析的方法。
实验七:晶体对称综合分析(测试)2学时
独立进行晶体综合分析,完成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宏观对称的掌握情况。实验八:矿物形态物性认识(参观博物馆矿物室)2学时
通过参观,认识几何结晶学在矿物宏观研究中的作用,了解矿物各大类的矿物种概况,了解矿物的科学与美学价值。实验九:矿物形态物性认识 4学时
学习常见矿物单体和集合体形态及各种物理性质特征,初步掌握正确的描述方法。实验十:自然元素和硫化物矿物认识 4学时
通过对约20种自然元素和硫化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实验,理解相应矿物类的晶体化学,掌握约13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实验十一: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认识 2学时
通过对约15种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实验,理解本大类的晶体化学通性,掌握约8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实验十二:岛状和环状硅酸盐矿物认识 2学时
通过对约13种岛状和环状硅酸盐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实验,理解相应亚类的晶体化学通性,掌握约8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实验十三:链状硅酸盐矿物认识 2学时
通过对约13种链状硅酸盐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实验,理解本亚类的晶体化学通性,掌握约6种矿物的鉴定特征。
实验十四:层状和架状硅酸盐矿物认识 2学时
通过对约20种层状和架状硅酸盐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实验,理解相应亚类的晶体化学通性,掌握约10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实验十五:其他含氧盐和卤化物矿物认识 2学时
通过对约17种含氧盐和卤化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实验,理解相应类和大类的晶体化学通性,掌握约9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实验十六:未知矿物综合鉴定 2学时
按照未知矿物鉴定的方法和步骤,全面复习鉴定各大类矿物,要求重点鉴定约50余种未知矿物。
实验十七:未知矿物综合鉴定(测试)2学时 鉴定约8—10种未知矿物,完成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重要矿物主要鉴定特征的掌握情况。
《结晶学与矿物学》
(二)具体实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 实验十八:矿物综合实验 2学时
矿物标本简易化学实验、主要晶体结构模型分析。实验十九:岩浆矿物标型组合 4学时
掌握基性、中性和酸性岩浆作用中形成的矿物组合及其特征,进行未知矿物鉴定和组合归类。
实验二十:变质矿物标型组合 4学时
掌握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中形成的矿物组合及其特征。进行未知矿物鉴定和组合归类。
实验二十一:热液矿物标型组合 2学时
掌握高温、中温和低温作用中形成的矿物组合及其特征。进行未知矿物鉴定和组合归类。
实验二十二:矿物组合综合分析(测试)2学时
鉴定约20种未知矿物并进行成因组合归类,提出各组合的成分和晶体化学特征。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及分工
本课程
(一)是地球科学各学科的基础,尤其是《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及《岩石矿物材料学》等地球物质科学的先导课程。本课程
(二)需以
(一)为基础,可以与《岩石学》等课程同步进行。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学生归纳、实验操作、资料查询及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六、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
(一)通过平时考察(课堂提问、实验报告、思考题作业、测验)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成绩。其中,平时考察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本课程
(二)通过考察研究性学习及矿物组合实验效果综合评定成绩。其中,课堂讨论占总成绩的50%,矿物组合测试占总成绩的50%。
七、教材及教参,中外文核心期刊名称
赵珊茸主编.《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许虹.《结晶学及矿物学自学与实习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内部出版).2005 潘兆橹主编.《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罗谷风主编.《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戈定夷等编.《矿物学简明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2002重印)
Cornelis Klein & Cornelius S.Hurlbut, Jr.Manual of Mineralogy.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93 中外文核心期刊:《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Mineralogical Magazine, American Mineralogist, Canadian Mineralogist
大纲撰写人:许 虹、李胜荣
大纲审阅人:李胜荣
学科负责人:李胜荣
学院负责人:王训练
制(修)订日期:2004.3.1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结晶学与矿物学
课程负责人:李胜荣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掌握结晶学与矿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晶学部分主要包括晶体的基本性质及其所导出的若干规律;晶体生长和晶面发育的理论;晶体对称规律的认识和晶体的对称分类以及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要求能用所学理论解释有关矿物学现象。矿物学部分主要包括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矿物的主要结构类型;各大类和各类矿物的晶体化学与形态物性通性;掌握50余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并掌握鉴定未知矿物的技能。初步掌握矿物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矿物的成因及其标型组合;初步认识矿物的主要用途。通过矿物学专题讨论,掌握矿物学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分为结晶学和矿物学两部分。共分18章进行讲授。重点为几何结晶学基础、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基础、各大类矿物晶体化学和形态物性通性及50余种主要矿物的鉴定特征。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实验课占全部课程的一半以上。其中,晶体对称是几何结晶学的核心,晶体的对称分类是结晶学的基本内容,晶体和对称型的极射赤平投影是研究晶体对称的重要方法,这些内容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将予以充分重视。在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方面,重点介绍晶体质点的紧密堆积原理,晶体的基本结构类型以及与矿物形成作用密切相关的类质同象,同质多象,多型性和有序性。在矿物学部分,重点介绍矿物外部属性的研究方法;在通晓矿物晶体化学分类和各大类/类矿物的晶体化学通性的基础上,阐明各大类/类矿物在宏观鉴定特征上的异同;联系各大类/类矿物的形成作用,阐明它们稳定的条件与标型意义。通过矿物学专题讨论,使学生了解矿物学的最新进展与研究动向。
三、先修课程
在大学一年级即可开设本课程。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学生归纳、实验操作、资料查询及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五、考试方式
本课程
(一):课堂提问、实验报告、思考题作业、晶体模型和矿物标本测验与闭卷考试相结合。
本课程
(二):课堂讨论与矿物组合测试相结合。
六、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
(一)通过平时考察(课堂提问、实验报告、思考题作业、测验)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成绩。其中,平时考察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本课程
(二)通过考察研究性学习及矿物组合实验效果综合评定成绩。其中,课堂讨论占总成绩的50%,矿物组合测试占总成绩的50%。
七、教材、教参
赵珊茸主编.《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许虹.《结晶学及矿物学自学与实习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内部出版).2005 潘兆橹主编.《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罗谷风主编.《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戈定夷等编.《矿物学简明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2002重印)
Cornelis Klein & Cornelius S.Hurlbut, Jr.Manual of Mineralogy.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93 中外文核心期刊:《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Mineralogical Magazine, American Mineralogist, Canadian Mineralogist
第三篇:科学暑假复习内容与要点
科学暑假复习内容与要点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2、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考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3、注重从实际出发选取素材,考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的水平。
4、注重实验能力的考察,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也可包括实验操作能力。
二、考试题型
按中考题型:选择、填空、作图、实验、计算
三、复习内容:
全面而扎实的复习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各章节分学科的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一、物质的性质
①识别典型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②能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③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④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的溶解性、酸性; ⑤知道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会用pH比色卡测量;⑥记住常见、典型物质的溶解性。
二、物质的结构
1.构成物质的微粒
①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理解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
③了解核电荷与核外电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④理解物质结构模型化思想及其典型应用。
2.元素
①知道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
②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了解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
③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和名称(如H、C、N、O、Si、P、S、C1、I、Na、Al、K、Ca、Fe、Cu、Ag)。
3.物质的分类
①区别典型的混合物、纯净物;②会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③运用化合价书写简单的、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④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⑤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⑥会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⑦熟练计算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
三、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1)
1.常见的化学反应
①理解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可燃性;
②了解燃烧的条件、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及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常见的现象及其应用;
④书写常见的、典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熟练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不进行过量判断);
⑥熟练计算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加反应)。
2.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四、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2)
1.机械运动和力
①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②了解速度的含义;
③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
④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画力的示意图;
⑤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⑥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含义,会测定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
⑦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⑧理解压强的含义,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⑨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存在及其特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特点;
⑩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
⑪感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并能解释有关的现象。
注:不要求用p=p液gh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2.电和磁
①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出电路图,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②知道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
③会用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
④理解欧姆定律,了解简单串联电路和简单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能进行有关计算; ⑤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
⑥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⑦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⑧了解家用电器、家庭电路以及安全用电的常识,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⑨了解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和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注:①不要求混联电路的计算.②不要求用左手定则判断方向的问题.
③不要求用右手定则解答有关感应电流方向的问题.
3.声、光、和热
①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②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③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④应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照像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知道近视眼、远视眼所戴的眼镜; ⑤知道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⑥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⑦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⑧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知道物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⑨知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五、生命科学
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①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②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③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2.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
①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会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②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运用细胞结构的知识分析某些生命现象;
③识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④知道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及其生命意义;
⑤知道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
3.绿色开花植物的新陈代谢
对图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说出其功能;知道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
① 说出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简要过程 ② 对图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说出其功能;
③ 知道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 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④ 对图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说出其功能;
⑤ 知道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
⑥ 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
⑦ 说出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⑧ 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简要过程,认识光合作 用的重要意义;
⑨ 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
4.人体的新陈代谢
①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
②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的能量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5.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①知道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
②知道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
③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主要特点;
6.生命活动的调节
①知道人体的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②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7.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①列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②认识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③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④描述芽的发育。
8.人、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①说出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②知道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③了解人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六、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1.四季的星空
①能根据图识别主要的恒星与星座(课本出现的最典型的);②说出四季(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③知道农历与月相的关系;④了解日食与月食的成因。
注:节气只需要记住冬至、夏至、秋分、春分。
2.太阳系
①能说出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概况;②知道日、地、月的距离和相对运动;
③能从图上判断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的位置,知道太阳系的总体构成和运动;
④了解彗星的构成,知道哈雷彗星;
⑤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3.人类生存的地球
(1)地球
①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②能运用经纬网和指向标在地图上判定方位,会看简单的地图符号和注记,会进行简单的比例尺计算; ③知道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界线、位置和气候特点;
④利用地图会计算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知道北京在东八区; ⑤知道一年中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地形和地壳的 运动
①认识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②知道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 能力;
③知道板块学说的要点,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④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岩石风化、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海洋作用、冰川作用、生物作用); ⑤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能判读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3)地球的水系
①知道水体的分类和比例(包括地下水)②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③能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④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4)天气与气候
①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②会看懂简单的天气云图,认识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
③知道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④了解主要的气象灾害和防灾抗灾的措施。
第四篇:化学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范文
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酸碱滴定操作
1)
2)
3)
4)
5)
6)准备工作:酸管、碱管的洗涤,最主要的是滴定之前别忘记要润洗。液体转移:酸碱滴定管中的液体直接加入,一定要从0刻度开始。锥形瓶中的液体需要借助移液管。移液管要会正确使用,这可能是考试的一个重点。标液转移到滴定管,被标定的液体转移到锥形瓶后,注意酸碱指示剂的正确选择:酸滴碱用甲基橙,碱滴算用酚酞。开始滴加,可能考察你左右手操作是否规范:左手滴加,右手摇动锥形瓶,快接近终点时,(酚酞颜色褪去较慢/甲基橙接近呈红色时),要一滴一滴滴加,边滴加便摇,复习一下课本上逐滴滴加和半滴滴加动作。
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单臂分析天平使用:看一下视频 1)
2)
3)准备工作:取罩,叠放,并且要叠好,想取得好成绩就得把细节做好。检查水平:看气泡是否在中央,不在的话找老师。一般老师会说没事。天平归零:不管在使用前还是你自己称量完要走人,都要让天平归0,否
则,有的老师会扣你分,天平归0:从十位开始归位,一直到投影壁上的刻度线为0.(注意什么状态下归0)
4)实物称量:
1)休止状态:加入待测样品,关好门。
2)半开状态:加减砝码,从大到小。投影壁为负时,下一个刻度变为正确称量值。
3)全开状态:调动微动手扭,使投影壁上刻度位于夹线之间。
若投影壁无光亮出现,此时说明减去砝码的质量已超过被称量物的质量,应
回一位。
5)记录数据:若称量准确,全开状态下,调动微动手扭,使得投影壁上刻度
位于夹线之间,记录数据。
6)休止状态:取出物品。
7)归0.(什么状态下归0)
8)休止状态:使天平停止工作
9)关闭太平:开关处于水平状态。
10)清理天平,盖上罩子。
上面这十个步骤都有可能成为考试考察点,望大家认真复习,做到胸有成竹。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考试中的口试题目
考试中的口试题目我认为主要集中在实验报告的思考题,其次会考察一些实验技巧,实验原理(比如你会不会抽虑,碳酸钠标定的基准物质)等等。后面的性质实验思考题也可能也会考察。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内容 一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1.结合自身实际谈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2.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对四年大学生活做一个规划
历史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挑战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成才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表现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八荣八耻的内容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理想,信念的含义及特征
理想: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
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1)理想具有科学性。
(2)理想具有时代性。
(3)理想具有阶级性。
(4)理想具有实践性。
(5)理想具有超前性。
超越性 现实可能性 实践性 差异性
信念:含义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结合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
解及理想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远大动力。
特性 稳定性多样性
5.三个代表的含义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共产主义的含义
(1)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2)是指最理想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3)是指运动,即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用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投身于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
7.结合个人实际谈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1)人生当立志 立志当高远
“志向” 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可见,“志向”一方面是确立理想信念,就是“立志”,另一方面是要为理想的实现努力拼搏.(2)志向须崇高 立志做大事
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理想与信念相结合,就是美好的想象与深刻的认同相结合,就是明确的目标与执著的态度相结合.(3)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 立志须躬行
理想束之高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大学生不仅要立志,立大志,更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
做起,为理想的实现踏踏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地锻炼,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前进.8.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亲的报答。
概括起来说,爱国主义是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
9.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0.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
52时代精神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11.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树立哪些观念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须作出哪些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P59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3.概念及关系:世界观人生观人生目的人生态度
人生观:主体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人生观的一个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它是全部人生实践所要遵循的宗旨
和追求的境界。
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里倾向和基本意愿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重要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变现和反映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14.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标准:看一个人是否已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评价:坚持能力有大有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同一
15.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个人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立足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6.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主要看黑体字)P8
3人与他人: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正确认识竞争。正确认识合作.正确处理好竞争
与合作的关系。
人与社会: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人与自然: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深入了解、、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7.道德的定义、本质、功能、作用
定义: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它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道德活动)三个部分构成。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功能:定义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集中表现为,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
要的精神力量。
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状况以及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最突出最重要)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具体体现)
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到的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3)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到的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18.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视道德理想的实现为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7)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还包括:
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
19.对待中华民族到的传统的正确态度
(1)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思潮:
一是文化复兴主义思潮。只看到了传统道德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一面,而忽略它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二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只承认传统道德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否定它的一般性、普遍性。
(2)坚持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继承
其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3)要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是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文化发展的带规律性的现象。
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详细看)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
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以集体主义为原则P10
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概括为20个字10个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的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发;“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科技围攻、服务社会。在公民道德实践中,各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作用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
22.慎独P117
(1)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2)自觉性是道德修养概念中的题中之义。
(3)道德修养的实质。
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性的要求:
1)、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
2)、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3)、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自知之明、自我扬弃、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道德修养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道德主体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道德主体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在实践之中进行道德修养。
大学生应当自觉地把自身生活放置于具体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中去。应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自我修养,使自己成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2)大学生道德修养要从自身的道德行为中体味道德、内化道德。
(3)大学生应自觉地从自身所学的知识中实现道德修养。
(4)大学生应自觉把握的几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有:
A.学思并重法,B.省察克治法,C.慎独自律法,D.积善成德法,E.知行统一法。
23.公共生活的特点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
有,不具有排他性,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人们在公共生活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
活的内容和方式。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公共场所的增加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也为公共生活内容和方式的丰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25.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职业态度
(2)诚实守信——职业准则
(3)办事公道——职业操守
(4)服务群众——职业目标
(5)奉献社会——本质特征
26.家庭美德的要求
①尊老爱幼——纵向的亲情关系
②男女平等——平等的性别关系
③夫妻和睦——对等的夫妻关系
④勤俭持家——持家的原则关系
⑤邻里团结——横向的人际关系
27.网络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