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书目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推荐阅读书目
中山市实验高中李小银提供 1《新编历史教学论》
朱汉国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改革中的历史教育》
冯一下著
四川教育出版
3《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赵亚夫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案例分析与点评》
聂幼犁主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
5《高中历史学习——新视角、新知识》
杨宁一主编
人民出版社
6《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
何成刚著
岳麓书社
7《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何成刚主编
陈亚东夏辉辉副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历史研究性学习论》
陈辉著
现代教育出版社
9《历史教育考试研究》
姚锦祥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
谢国平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1《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
陈辉主编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12《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陈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历史教学设计》
何成刚、夏辉辉、张汉林、彭禹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第二篇:历史专业推荐书目
1、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阎步克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05
2、品位与职位阎步克 中华书局 2002-02-01
3、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阎步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3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5-1
5、《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 著 陈兼 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
1999-1-1
6、《史学方法导论·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傅斯年 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9年05月
7、《历史是什么 》(英)卡尔 著;陈恒 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07月
8、《走出中世纪》朱维铮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04月
9、《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孟森 著中华书局:2006年04月年
10、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2008年
11、《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
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2、《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
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2005年版。
14、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柯 文:《历史三调:作为经历、事件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8、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下册),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1974年版。
19、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陆建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21、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22、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3、何兆武《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
24、樊树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5、《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26、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黄山书社1988年
27、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28、张广达《张广达文集》三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9、房龙《人类的故事》,三联书店1988年
30、房龙《宽容》,三联书店1985年
31、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三联书店2008年
32、《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33、《最新中国考古大发现——中国最近20年32次考古新发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
34、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5、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6、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
37、〔美〕齐锡生著、杨云若、萧延中译:《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8、〔美〕易劳逸著、陈谦平、陈红民等译:《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39、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第三篇:历史专业书目
经典历史学著作
1、虞云国、周育民《中国文化史年表》
2、严耕望《治史三书》
3、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
4、许倬云《西周史》
5、刘宗绪等《世界近代史》
6、段炳麟等《世界当代史》
7、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8、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9、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
10、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国史大纲》
11、朱东润先生传世名著《张居正大传》
12、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大精品课程)
13、杨志玖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官制讲座》
14、柏杨先生《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
15、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
16、梁启超、苑书义、黄波《李鸿章传》
17、冯天瑜先生《张之洞评传》
18、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
19、[美]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
20.香港珠海书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1、《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22、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23、《天涯明史文集》
24、《二十五史》
25、《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26、【美】艾伦-阿克塞尔罗德 《历史学家箴言录》
27、许倬云《历史分光镜》
28、费尔南.布罗代尔《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
29、哈·麦金德著《历史的地理枢纽》
30、茅海建先生著 《近代的尺度 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31、周宁先生编著《契丹传奇》
32、陈乐民先生 《欧洲文明十五讲》
33、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34、李零先生《中国方术考(修订本)》
35、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导论
36、姜鸣著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37、易中天《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38、马克.布洛赫传世名著《历史学家的技艺》
39、朱瑞熙先生《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第四篇:浅议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浅议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布莱克曼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下了一个定义:不论时代如何演变,不论是自发的还是受赞助的,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这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因此,如何让历史教师在专业上教学上继续成长,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新要求。本文对此作一些浅薄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的专业有新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在教育教学中作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发创造性思维;除了他的本身职能以外,需要他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引导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做那些有效果、有创造性的活动:引导、激励、平等探讨。”尤其是一个历史教师更是应该帮助学生揭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规律,认识历史发展的走向。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这是一次对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要求学生改变机械背读、消极接受的传统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养成重过程、重人文、重理性的习惯。同时,它也对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只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运用探究的手段,体现合作的意识,才能真正启发学生智慧和创造思维。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展示着我国悠久的历史与文明发展。但是,由于国民保护意识的缺乏与有关部门保护不力,造成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陷入“濒危”的境地。如果教师只关注课本知识,只提供一些现成的知识,是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培养下一代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意识,这也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单一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专业发展
综合课程是课程改革的趋势,但综合课程却也给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单科的课程方式如何面对具有综合的学生。无可否认,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许多的专业性人才,可单一知识结构的老师是很难应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不仅涉及历史知识,还有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甚至涉及一些社会学知识,这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同样,高中教学也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就迫使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
教师以教为业,为生之师,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很多场合,生为师之师。随着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阔,教师的立身之技能已经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在方法的探究与思维的引领上多下功夫,这都迫使历史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教材的新内容也要求教师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1. 教材知识更新加快。新教材出现了许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如果教师固步自封,不求发展,就很容易陷入知识陈旧的泥潭不可自拔,最后会被学生淘汰。《历史》(七年级上册)明确提出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样的结论,这些内容使许多多年从事历史教学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从前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还有华夏族祖先中炎帝、黄帝加入了蚩尤,所以广大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2. 人文性内容有所增加。当今社会,人文意识的缺失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教材在这个方面开始有了改进。如《历史》(七年级上册)对孔子“仁”思想的介绍,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打破了以前教材只强调知识灌输的做法,拓展了大家的眼界。当然这方面的内容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增加需要一批又一批教师不断努力。
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是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养,通过一些具体途径提示自身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的能力。
(一)沉淀──知识的厚积薄发
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比较大的障碍是缺乏后续知识的沉淀,从而影响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总结和提高,影响对教学经验的一种深化与挖掘,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的积累沉淀。在今天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大家共识,不论哪行哪业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教师更加不例外,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知识内涵可以通过“五个一”的制度来养成。如每个学年参加一项教研课题,读一本教学或其他类型专著,每学期参加一次专题讲座等。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加强自身的薄弱环节。
(二)渗透──自身修养的培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能不会改变的责任。时代总是不断的在进步,然而,时代的发展也给这个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如今时代里,教师应该给学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答案就是传授人文之道,丰富人文素养,加强自身修养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一个必备条件。确立“大学科”意识。这里所说的“大学科”,是
指学科间的渗透、迁移和贯通,而且还包括与人类社会的有机联系。有些教师教学过于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忽略了教学中的那种人文精神的传递,这不但是教学完整性的缺失。
(三)探索──勇于探索新领域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明 方孝孺 《答胡怀秀 才》:“其用志不专,探索不精,闻见不博,攻习不久而能得圣贤之意者,无有也”。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我想用无言的话去探索她的心。” 探索是人的一种能力,勇于探索能力的养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熟读教材。学习积累的过程,而教材是知识和思维产生的源泉。针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和规律,先了解历史事件发展、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而从这些知识中得到感悟与思考。因此,教师应该熟读教材。
2. 思维形成。教师必须了解历史,考察社会和人情,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课程教育是有限的,课程的内容是有限的。课程教育只是众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所以不能局限在课程教学当中。尤其是历史学科,课程教学的教程内容有限所以必须联系社会,开发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还有我们得认真地去感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内心世界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观点。比如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为什么会发生?书上解释: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经济得到发展.新型地主阶级力量得到壮大,但他们在政治上却没有多大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地主阶级就推动改革,这时候诸侯过国君大都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表;满足诸侯国争霸的需要。表面上是这样其实内在性质是利益的再分配,原来的一些旧贵族通过开垦私田摇身一变变成了地主,可这些私田当时是不合法的。而并不是新兴的一个阶级,这个新阶级只是换了一个名称罢了。
第五篇: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书目清单(2012)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系列参考书单(2012年9月修订)
一、外语语言学习和教学原理
Lightbown, M.& Spada, N.(2002)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外语是如何学会的?》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Brown, D.H.(2000)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原理》
Longman,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Johnson, K.(2002)I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外语学习与教学
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ook, V.(2000)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
Arnold, J.(2000)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Williams, M.& Burden(2000)R.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二、英语学习策略
潘淑敏(2007)《英语学习策略---成功之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亚玲(2004)《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维友(2004)《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教程》, 重庆大学出版社
孙勉志(2001)《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三、语言学基本原理
McCarthy, M & Carter, R.(2004)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作
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乐眉云(2004)《应用语言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Richards, J.& Rodgers, T.(2008)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教学的流
派》(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McDarthy,M(2002)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语言教师的语篇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辰诞(1999)《教学篇章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四、英语课程标准与英语教材分析
中国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何安平(2001)《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 广东教育出版社 程晓堂(2011)《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朱晓燕(2007)《中学英语单元教学的行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McDonough, J.& Shaw, C.(2004)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 A teacher’s guide《英语教学
中的教材和方法:教师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Alan, C.(2002)Choosing Your Course Book 《如何选择教材》,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Dubin, F.& Olshtain, E.(2002)Course design 《课程设计》,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武尊民(2008)《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五、英语教学策略与技能
Hedge, T.(2002)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语言课堂中的教
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Davis, P & Pearse, E.(2002)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成功之道》, 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
Willis, J.Willis, D.(2002)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的挑战与变
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adley, A.O.(2004)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在语境中教语言》,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
Larsen-Freeman,D.(2005)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 《语言教学:
从语法到语法技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rown, G.& Yule, G.(2000)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 《英语口语教学》,人民教育出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Genesee, F.& Upshur, J.A.(2001)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外语课堂评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剑桥大学出版社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广铿(2011)《英语教学法基础:理论与实践》,暨南大学出版社
朱晓燕(1995)《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广东科技出版社
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新手教师:
Harmer, J.(2000)How to Teach English 《如何教外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言仁(200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朱晓燕等译(2009)The way ahead《未来之路---新入职教师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Scrivener, J.(2002)Learning Teaching: 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学习教
学:英语教师指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Spratt, Mary et al.(2007)The TKT course《剑桥英语教学能力认证考试教程》清华
大学出版社
Lewis, M.& Hill,J.(2009)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language teaching《外语教学实用技巧》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圣智学习出版社
Ur, P.(2000)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 Practice and Theory 《英语教学法课程:实践
和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剑桥大学出版社
Nunan, D.(2004)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体验英语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晓燕(2004)The development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novice English school
teachers 《中国英语新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专业知识:中国英语教师自主发展丛书
韩刚(2011)《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贾冠杰(2010)《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程晓堂(2009)《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朱晓燕(2011)《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秋芳等(2012)《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学反思:
Richards, J.& Lockhart C(2000)《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 剑桥英语教师丛书, 人
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Wallace, J.(2000)《语言教师行动研究》, 剑桥英语教师丛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Richards, J.& Nunan, D(2000)《第二语言教师教育》 剑桥英语教师丛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ichards, J.(2001)Beyond training 《超越专业技术训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剑桥英
语教师丛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方法和写作:
McDonough, J.& McDonough, S.(2000)Research methods for language teachers《英语教学科
研方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蔷(2002)《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何广铿(2009)《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秋芳等(2004)《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向明(2001)How teachers do qualitative research?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教育科学出
版社
国际外语教学经典专著选:
Brumfit, C.J & Johnson, K(2000)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交际法语言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Rivers, W.M.(2000)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互性语言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Widdowson, H.(1999)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语言教学交际法》, 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Nunan, D(2000)《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Richards, J.(2001)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论语言教学环境》 , 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Breen, M.P.& Littlejohn, A.(2002)Classroom Decision-making《课堂教学决策》,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Johnson, Karen, E.(2000)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第二语言课堂的交际浅说》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ichards, J.(2002)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语言教学矩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