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规划与开发名词解释
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旅游开发: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旅游开发的内容(一)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旅游地的交通安排(三)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四)旅游市场的开拓 旅游开发的原则(一)个性化原则(二)市场导向原则(三)综合效益原则(四)注重保护原则(五)系统开发原则
旅游开发的步骤(一)旅游资源的调查(二)旅游资源的评估(三)制定旅游规划(四)具体实施规划
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的区别与联系:规划是书面作业,根据资源与市场多种要素设定总体业务发展的目标及与其配套的运营管理规则.开发是将可行性论证后已确定的运作项目,经过资金与人力的投入,把资源转化成商品的过程.生态旅游涵义:
①强调其是以纯天然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产品。
②强调其是通过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以提高环保的投入、支持目的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为目标。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自有PPT,三角形、)
2、特色化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假日旅游概念: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假日旅游的特征:
1、旅游态势呈“井喷型”
2、旅游主题趋于大众化“
3、旅游行为属“无序型”
4、旅游消费呈“数量扩展型“
5、旅游客源流向呈“多样型”
6、旅游浪潮的出现呈“周期型”。
旅游资源: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使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旅游资源的特征:
1、观赏性和体验性
2、时限性和区域性
3、多样型和综合性
4、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
5、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6、吸引力的定向性。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实际的原则
(二)全面系统的原则
(三)符合科学的原则
(四)效益估算原原则
(五)高度概括的原则
(六)力求定量的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一)旅游资源特色和结构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特性和特色2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3旅游资源的数量、密度和布局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2旅游资源的社会环境3旅游资源的经济环境4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区位条件2客源条件3投资条件4建设施工条件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一)定性评价方法1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2“三三六”评价法3资源及环境综合评价法
市场细分: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标准将客源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以从中选出目标市场的过程。
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2、突出主题原则
3、游程环形设计原则
4、合理搭配原则
5、机动灵活原则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
1、人无我有
2、人有我优
3、人有我新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
2、整体优势原则
3、综合设计原则
4、现实性原则
5、一致性原则
6、三大效益原则。
可行性分析:在项目开发建设前,对与项目相关的市场、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评价,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的技术方法。
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
2、成本效益原则
3、系统分析原则
4、规范化原则
第二篇:旅游规划与开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旅游规划】是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不同类型旅游规划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关系。一般而言,下级旅游规划与上级旅游规划保持内容上的一致。P29
二、【旅游开发】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旅游开发的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达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目的。P26
三、【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理论是指社会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于互动关系而形成的各种空间集聚形态。空间结构按其空间尺度大小可分为微观空间结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结构)、中观空间结构(城乡间结构)以及宏观空间结构(国家间的结构)三个层次。P38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模式的理论;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的内容包括如下三方面: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以及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P40
五、【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用于描绘旅游目的地变化的模型,目的地演化表现为明显的周期性,呈“S”型曲线,共分为六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和衰落或复苏阶段。P47
六、【生态旅游】首先是强调生态旅游是以纯天然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产品。其次是强调生态旅游是以通过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以及提高环保的投入、支持目的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P91
七、【会展旅游】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P92
八、【主题公园】所谓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P95
九、【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P113
十、【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为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内容涵盖以下三方面:旅游资源特色与结构的评价、旅游资源环境评价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P155
十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客源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以从中选出目标市场的过程。P180
十二、【旅游形象】旅游形象是指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借助旅游地的景观、环境氛围、服务展示、公关活动、信息传递等要素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的综合感知形象。P212
十三、【旅游的功能分区】旅游功能分区是依据旅游开发地的资源分布、土地利用、项目设计等状况而对区域空间进行系统划分的过程,是对旅游地经济要素的统筹安排和布置。P227
十四、【旅游线路】其一是指在旅游地内游人参观游览所经过的路线,它仅指某种行动的轨迹,仅涉及旅游通道;此时它与“游览线路”同义。其二是专业层次上的提法,指旅游经营者或旅游管理机构向社会提供产品。在时间上,它包括从旅游者接受旅游经营者或旅游管理机构的服务开始直至结束旅游活动、脱离旅游经营者抑或旅游管理机构的服务为止;在内容上,包含了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利用和享受的一切,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并且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配合。P233
十五、【旅游项目】旅游项目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的,以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为吸引对象,为其提供休闲服务、具有持续旅游吸引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吸引物。P241
十六、【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指在项目开发建设前,对与项目相关的市场、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剖析、论证、评价,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的技术方法。P265
十七、【旅游规划与开发效益】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是指在旅游开发的过程种旅游活动导致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要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从整个系统来看,它包含了两个层面:旅游规划与开发对于各种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反作用。P283
十八、【市场保障体系】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保障体系是从市场的运行机制上提出的整顿和管理的措施,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秩序井然的市场竞争环境。P309
十九、【生态环境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障体系规划主要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及对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进行控制等方面入手,提供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性建议。P334
二十、【旅游规划图件】旅游规划图件是指旅游要素空间关系的表象或抽象,是以视觉、数字或触觉的方式表达信息的工具。在旅游规划中,规划图件是以表达旅游规划成果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可视为“更为生动的规划语言”。P337
第三篇: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系统的概念:1988年,美国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甘恩(Gunn)率先提出了旅游规划系统的概念。他将旅游系统划分为需求板块和供给板块两个部分,其中供给板块又有交通、信息促销、吸引物和服务等部分组成。这些要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依赖性。所谓旅游系统可以划分为: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
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
1、旅游需求
2、旅游供给
3、旅游市场 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
1、旅游客源地
2、旅游目的地
3、旅游通道
旅游系统的层次结构
1、宏观
2、中观
3、微观
旅游规划:以调查评价为基础、以预测和管理为手段、以优化和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按旅游规划的时空二维尺度分类
1、空间尺度分类
2、时间尺度分类 规划的期限是指规划产生效力的时间跨度,如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期限多则为10-20年。就规划期限而言,可以将旅游规划划分为:短期规划(1-2年);中期规划(3-6年);长期规划(10-25年)。按规划的深度要求分类
1、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控制性详细规划
3、修建性详细规划
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解析
1、旅游投资方
2、区域旅游的管理运营方
3、旅游开发区域所在的社区
4、旅游者
5、旅游资源
6、旅游规划的审批资源
个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
1、召开座谈会
2、聘请专业顾问小组
3、聘请规划领导小组
4、实施区域公投制度
5、进行市场统计调查
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二)市场导向原则
(三)综合效益原则
(四)注重保护原则
(五)系统开发原则
区位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及内涵
1、区位理论
2、空间结构理论。所谓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主体在空间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以及由于互动关系而形成的各种空间集聚形态。空间结构可以按照空间尺度的大小分为:微观空间结构(企业与企业间的结构)、中观空间结构(城乡间结构)以及宏观空间结构(国家间结构)三个层次。
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
1、确定旅游地的市场范围
2、确定旅游地等级
3、制定旅游地的均衡布局模式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心理及行为模式的理论。
著名竞争力理论专家麦克*波特则认为,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等六个要素。
竞争力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丰富了旅游规划的内涵
2、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概查的基础上进行,是对区域内所发中的应用
1、预测客源市场规模
2、有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更为详尽提供旅游规划调整的依据
3、指导旅和全面的实地考察。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4、生命周期理论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旅游资源的环应用的困境 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2、人文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1、公平性原境调查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调查
1、旅则
2、可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游资源类型调查
2、旅游资源规模调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回顾
(一)查
3、旅游资源组合结构调查
4、旅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起步阶段游资源来发和保护现状调查(20世纪70—80年代初期)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一)直接询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积累阶段问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实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测量法
(四)遥感法
(五)分类对年代末)
(三)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比法 的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实21世纪初期)
(四)中国旅游规划与际原则
(二)全面系统原则
(三)开发的规范化与国际化发展阶段符合科学的原则
(四)效益估算原(21世纪初期至今)则
(五)高度概括原则
(六)力求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区域旅游定量原则
市场竞争的范围日益全球化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一)旅游资旅游规划编制模式和规划团队的全源特色和结构评价
(二)旅游资源球化 环境的评价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创新化的发展趋势1规划理念的创件的评价
新突破规2划项目的创新设计3规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一)定性评划技术方法的创新 价方法
1、一般体验评价和美感质量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评价
2、“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Ecotourism)的概念主要表达两个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方面的意思:一是强调:生态旅游术欣赏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时以纯天然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究价值。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指: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则强调:生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态旅游是通过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创造就业、增加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旅游资源的收入以提高环保的投入、支持目的客源市场条件、旅游开发投资条件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和施工难易条件。
3、资源及环境综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
1、整体合评价法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法认为优化原则
2、特色化原则
3、可持续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要从两个方面发展原则 进行:一是从旅游资源本本身的价会展旅游的概念:通过举办各种类值,另一个则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境优劣。
(二)定量评价方法
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宏观环境分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析:人口、经济、社会、政治以及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区位
动和文化交流、一次带动交通、旅旅游市场调研的程序
(一)调研准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备阶段
(二)调研实施阶段
(三)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调研分析整理阶段 形式。旅游市场调研的方法
(一)官方统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体,计资料的搜集
(二)现场观察调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法
(三)访谈和电话调查法
(四)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抽样调查法
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营销战略的策划
(一)形象制胜战代旅游目的地。略
(二)竞争优势战略:制定竞争文化古迹旅游的概念所谓的文化旅优势战略分两个步骤:一是对行业游、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狭义定义:竞争状况和直接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人们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评估;二是选择有效的营销竞争战例如修学旅游、表演艺术和文化旅略。
1、旅游区SWOT分析
2、营销竞游、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旅游、参争战略决策
(三)品牌支撑战略
1、观历史遗迹等。旅游品牌的塑造
2、旅游品牌营销战旅游资源的定义:经过开发可对旅略管理
(四)产品升级战略 旅游产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品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开发活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动的基础。一方面,旅游区必须根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据市场需求来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的要素。产品;另一方面,特色鲜明、功能旅游资源的特征:美学特征、文化多样的旅游产品能有效地刺激和引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经济导旅游需求。
1、旅游产品升级的具特征 体内容(1)产品形式创新(2)产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
(一)品功能提升(3)产品内容扩充(4)自然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 服务质量优化
2、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按照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
(一)段的营销策略
(五)网络营销战略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
1、水光山色
(六)营销组合战略
2、奇洞异石
3、泉流瀑布
4、阳光旅游形象定位所谓旅游形象是在旅海岸
5、气象与气候
6、生物景观
(二)游规划与开发中,借助旅游地的景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类型
1、历史遗迹观、环境氛围、服务展示、公关活
2、民族风情
3、城乡风光
4、旅游动、信息传递等要素在旅游者心中商品及风味佳肴 形成的综合感知形象。
按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级别分类旅游主题形象的概念:某一区域内
(一)世界级旅游资源
(二)国家外公众对旅游地总体、抽象、概括级旅游资源
(三)区域级旅游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它是旅游地的历史、(四)地方级旅游资源 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理性再现。旅游资源概查:对特定区域或特定旅游主题形象的构成要素
1、美学角类型旅游资源的概略性调查或探测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功能-心理性调查 维、实征-幻象维、泛征-特征维。
2、旅游资源详查:一般是在旅游资源要素指标体系角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发展形象。
3、形成过程角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原生形象阶段、次生形象阶段、复合形象阶段。
4、规划体系角度的旅游主题形象构成:主导形象、支撑形象、辅助形象
旅游主题形象的特征
1、综合性
2、稳定性
3、可塑性
旅游主题形象的定位的策略
1、超强定位策略
2、近强定位策略
3、对强定位策略
4、避强定位策略
5、名人效应定位策略
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指:通过对旅游形象的归纳与把握,将形象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成为旅游者识别该旅游地的重要手段。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功能分区:是依据旅游开发地的资源分布、土地利用、项目设计等状况而对区域空间进行系统划分的过程,是对旅游地经济要素的统筹安排和布置。功能分区的原则
(一)突出分区原则
(二)集中功能单位原则
(三)协调功能分区原则
(四)合理规划动、视线原则
(五)保户旅游环境原则
经典的空间布局模式
(一)同心圆式布局
(二)环核式布局
(三)社区—吸引物式布局
旅游线路的界定“旅游线路”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一种是指在旅游地内游人参观游览所经过的线路,它仅是某种行动轨迹,仅涉及旅游通道。在这种意义上,它和“游览路线”是同义词。第二种是专业层次上的提法,指旅游经营者或旅游管理机构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旅游线路的演化与产生:①经营中的自我完善②旅游者意愿的选择 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①市场导向原则②突出主体原则③游程环形设计原则④合理搭配原则⑤机动灵活原则
旅游线路的设计程序:①确定目标市场的成本因素,它从总体上决定了旅游线路的性质和类型②根据游客的类型和期望确定线路上的主要旅游景点③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出若干可供选择的线路方案④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出最有的旅游线路设计
旅游项目就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的,以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为吸引对象,为其提供休闲服务、具有持续旅游吸引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吸引物。
旅游项目的分类
(一)主体分类法
(二)环境分类法
(三)其他分类方法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特征:功利性、社会性、创新性、时效性、超前性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
(一)人无我有
(二)人有我优
(三)人优我新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方法
(一)头脑风暴法
(二)德尔菲法
(三)灰色系统法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程序
(一)分析旅游开发地的环境
(二)分析旅游开发地的资源特色
(三)旅游项目的初步构思
(四)旅游项目构思的评价
(五)旅游项目设计
(六)项目策划书的撰写
可行性分析是在项目开发建设前,对与项目相关的市场、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评价,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的技术方法。
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
(二)成本效
益原则
(三)系统分析原则
(四)规范化原则
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
1、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
2、资金的时间价值大小影响因素(资金的使用时间;资金的数量大小;资金的供求关系;资金的使用目的和回收方式;相关部门的利润率)
3、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1)资金的等值计算法(2)项目生命周期内的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量是指将旅游项目整个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在旅游项目的筹划、设计、施工投入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和。因此,在现金流量的概念中包括了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
旅游乘数=(1-a)/(1-b+c)旅游规划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造成众多污染
2、导致过度拥挤
3、破坏生态系统
4、损毁文物古迹
敏感性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测算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的主要制约因素发生变化时引起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变化的幅度,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对现实预期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在各种风险中的承受能力做出判断。敏感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选择评价指标作为敏感性分析的对象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3、确定项目评价指标对各种敏感性因素的敏感程度
4、通过比较找出项目的最敏感因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盈亏平衡分析主要是着眼于经营上的盈亏平衡点的分析,即对项目投资产量、成本和盈利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分析,找出旅游项目投资在产量、产品价格和产品成本等方面的盈亏界限,据此判断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下方案的风险情况。
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优劣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主要采取图表分析法和解析法。
建立市场保障体系的意义
(一)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二)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三)保障市场机制的稳定运行
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意义
(一)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体现市场竞争对于人才的要求
(三)符合旅游质量管理的要求
危机的特点
1、突发性
2、破坏性
3、不确定性
4、紧迫性
构建危机管理保障体系的意义
(一)实现对旅游地的实时控制
(二)完善旅游地的管理功能
(三)增强旅游地的竞争力
旅游规划图件的特点
(一)表达方式的直观性
(二)表现形式的吸引性
(三)传达内容的精确性
(四)空间要素的丰富性
旅游规划图件的要素
(一)底图要素
(二)专题要素
(三)图则要素
第四篇: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规划与开发
1、旅游系统(P2)
主要是指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5、旅游资源定义: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P113)
旅游资源特征:观赏性和体验性;时限性和区域性;多样性和综合性;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变化性和可创新性。
6、旅游市场调研的方法及作用(P167):
(1)官方统计资料的搜集;(2)现场观察调查法;(3)访谈和电话调查法:(4)网络抽样调查。
7、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P184):(1)无差异市场策略;(2)差异性市场策略;(3)集中式市场策略。
8、重点:第六、七章
2、旅游开发的原则(P27)
(1)个性化原则(2)市场导向原则(3)综合效益原则(4)注重保护原则(5)系统开发原则
3、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规范化与国际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P80)2000年国家旅游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包括《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0年)
4、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展望(P81):
(1)全球化趋势:区域旅游市场竞争的范围日益全球化;旅游规划编制模式和规划团队的全球化;
(2)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产品项目的市场化开发;旅游规划与开发组织过程的市场化运作;
(3)创新化趋势:规划理念的创新突破;规划项目的创新设计;规划技术方法的创新;(4)生态化发展趋势:旅游项目的生态化;旅游空间布局的生态化。
第五篇:旅游规划学(名词解释)
旅游规划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旅游规划:是人们为了实现旅游业高效率发展目标而对旅游资源与相关社会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并对旅游产业系统进行架构筹划的过程,以求在整个旅游市场体系中实现主体利益最大化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旅游度假区:是为休闲度假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配套设施与服务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休憩:是一种静止的活动,是人们旅途劳累后的要求。休憩节点:就是为人们提供短暂休息的空间场所。
风景名胜区:是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
管 理风景区,发挥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景观建筑:指对自然景观起点缀、装饰、烘托作用的亭、台、楼、阁、榭、廊、桥、塔等中国传统建筑。
石景设计:是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设计。
特置:又称“孤置”,江南又称“立峰”,多采用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
对置: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两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
散置: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做法。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山石器设:常设置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石作于园林中。
都市旅游规划:是将城市设施、城市历史、传统文化、民俗信仰、手工艺、传统产业等资源,进行旅游产业整合,提供都市旅游活动安排和战略发展方案。
乡村旅游: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主题公园:是根据特定的文化主题,以人造景观的方式,再现山水、文化或事件,创造出游憩空间,提供人们游览与休闲度假的园区。
动物园:是以展出野生动物、珍稀动物移地保护和普及动植物科学知识、引导和教育人们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场所。
植物园:是以展出活植物标本和进行科研为主的城市公园。国际称“树木园”。纪念性公园:是指在历史名人活动过的地区或烈士就义地、墓地附近建设的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公园。
湿地: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公园的“心”,不仅有大片的种植绿地,而且还有各种游湖活动的设施,是全市居民共享的“绿色空间”。
自然保护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主体,充分利用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多功能,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开发,为游人提供游览、休闲、度假、保健疗养、文化娱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
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是旅游地向外销售的旅游产品 旅游目的地内的游览路线:是旅游地实现旅游产品交易的游览路线组织安排
旅游服务设施: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和其他等类相关设施。容压平抑:旅游景区景点游客量压力的平衡。
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指在某一旅游空间,某一时段内所能容纳的合理游人数量。
旅游地容量:旅游业的接待能力、环境的承受能力。
旅游土地利用规划:融自然性、社会性、技术性、法律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管理规划。
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
简答:
旅游规划目的:游规划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第一,科学的确定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体现地方旅游资源特色、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通过旅游规划,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善旅游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三,通过旅游规划,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及娱乐设施,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使旅游者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
第四,确保旅游发展符合社区意愿,与当地居民的文化、社会及经济追求相一致,使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规划特点:
旅游规划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整合性、地域性、预见性、可操作性、政策性等七大特点。☞旅游规划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法规
2、符合地方相关规划
3、要有创新性
4、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旅游规划指导思想
一、资源导向的旅游规划思想
二、市场导向的旅游规划思想
三、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规划思想
四、“大旅游” 的旅游规划思想 ☞旅游规划六大工作程序:
确定任务、规划部署、旅游调查研究、规划编制、规划评审、修改定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1、在保持和增强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当代居民的需求;
2、对各种资源的管理和指导以使人们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完成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要。☞区位学理论
(一)区位优势说
(二)中心地学说
(三)距离衰减法则
(四)集聚经济理论
☞旅游产业聚集布局既旅游产业集中布局,有五方面效益: l、能使基础设施成本低、效用高。
2、所形成旅游吸引物的多样性,可以吸引游客滞留更长时间,为大型和综合性旅游产业形成,提供稳定的、有技能的、可靠的劳动力来源。
3、使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可以为游客和当地人使用,有利于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与友谊。
4、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控制,集中处理污染物,有效保护旅游资源敏感区。
5、可以防止布局
☞市场原则对于旅游规划的意义:
制订发展战略、设置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三个方面。☞旅游发展规划基本原则:
1、差异性原则;
2、多元化原则;
3、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原则;
4、本土资源与外地资源相结合原则;
5、市场原则;
6、保护原则;
7、大旅游原则;
8、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发展目标类型
按目标规划内容,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按旅游发展目标内容性质,分为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三大类。按旅游发展目标的组合模式,分为总量型目标、速度型目标、结构型目标。☞制定旅游发展目标原则: 概括性原则。可达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依据原则:
1、供需匹配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
3、综合利用原则。
4、地方特色原则。
5、环境保护原则、6、阶段性开发原则。
7、技术指标合理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
1、详细划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2、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3、规划分地块,规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
4、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等要求;
5、提出对各地块的建筑体量、尺度、色彩、风格等要求;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用地布局、景观系统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等。☞旅游度假区类型:
分为滨海、滨湖、高山滑雪、高山休养等四大类型 自然属性度假区:海滨旅游度假区、湖滨旅游度假区、山地旅游度假区、滑雪场旅游度假区、森林旅游度假区、温泉矿泉旅游度假区等。
度假旅游者的人为属性度假区: 国际型旅游度假区与国内型旅游度假区。行政属性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市级旅游度假区。质量属性度假区:大众型旅游度假区和豪华型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区规划原则
1、满足旅游度假追求
2、突出主题形象
3、服务设施方便性原则
4、交通便利原则
5、环境优美舒适原则
6、管理服务周到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1、核心式布局模式
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布局的又称为“三区结构”布局(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娱乐综合体为核心布局的又称为“娱乐同心圆”布局,以自然景观为核心布局的又称为“核式环”布局。
2、功能区布局模式
3、组团式布局模式
4、围绕水系布局模式
☞旅游度假区休憩节点三类:可观景休憩节点、可休闲休憩节点、可休息休憩节点。☞旅游度假区重点规划:
1、突出高标准。
2、突出度假区特色。
3、目标市场策划。
4、旅游度假区环境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2、综合协调原则
3、突出自然原则
4、环境承载力原则
5、分区管理原则
6、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风景名胜区纲要主要内容:
1、风景名胜资源调查与评价。
2、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
3、拟定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和战略。
4、确定风景名胜区性质、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总体布局以及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措施。
☞旅游景点可分为:
自然型、历史型、文化型和特殊型;按开发的程度,可分为保护型、修饰型、强化型和创造型。
☞景点规划的任务:明确旅游景点的保护范围、内容和具体措施。☞景点设计原则:
1、创新原则
2、人工美与自然美统一
3、维护和创造生态平衡
4、最佳经济效益 ☞景点设计方法
1、突出主题
2、平中出奇
3、充实人文内涵
4、协调环境
5、强化特色
☞景观与建筑协调
我国传统人文景观与园林建筑的“巧’、“宜’、精’、“雅”关系,对景点设计和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巧。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洽,需要灵巧、灵活、有变化。宜,就是景观建筑的形式与大小适宜。
精,就是将景观建筑设计成建筑精品,符合建筑空间形式美的规律,体现整体美、结构美、韵律美、逻辑美。
雅,就是景观建筑的形象、色彩、气氛具有典雅、雅致的格调和意境。
☞景观建筑与水体构成关系:
在处理景观建筑与水体的结构关系中,有 “点”“凸”“跨”“飘”“引”等主要手法。点,就是将景观建筑点缀于水中,或在水中小岛上建塔,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
凸,就是将景观建筑物布置在湖岸或海岸的前端,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一面与水紧密结合。如青岛栈桥一景。
跨,就是跨越河流溪涧上的设置建筑物。飘,就是把建筑伸入水中。引,将水引入建筑中。☞依水景观建筑
1、依水建亭
2、临水建亭
3、依水建桥
4、依水修榭
5、水面建舫 ☞花木景点作用
1、丰富景点构图
2、赋予景点时空变化和生气
3、植物有分割空间和隐蔽建筑物的功能 ☞风景花木种类
按生态和观赏特点,可将风景花木划分为林木、花木、果木、叶木、荫木、蔓木六类。☞花木配制主要方式
孤植。点缀。丛植。群植。☞植物花卉配置原则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注意层次。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木不足。☞水景观四大主要类型:
1、驳岸、景观桥、木栈道等自然式水景
2、瀑布、跌水、溪流、生态水池等园林式水景
3、游泳池、人工海滩、浅水池等泳池式水景
4、喷泉类、倒影池等装饰式水景 ☞水景设计原则
1、环境优先原则
2、文脉原则
3、亲水原则
4、立体设计原则
5、技术更新原则
6、师法自然原则
☞都市旅游功能规划原则: 第一,彰显城市特色 第二,创造舒适环境 第三,反映现代气息 ☞都市旅游功能分区
都市旅游一般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辐射区”三大旅游功能区。☞都市旅游旅游产品与项目设计
都市旅游有观光、购物、会展、节庆、休闲、度假、文化等旅游产品。☞都市旅游购物步行街规划原则
1、慎重选址,有机链接。
2、规模适度。
3、因地制宜,特色景观:
4、以人为本,强化功能:
5、重视节点,营造氛围。☞都市旅游广场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2地方特色原则:
(1)突出城市地方自然特色,(2)突出地方社会特色,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3三效益原则:
4突出文化原则:呈现城市文化,蕴涵文化特质。☞都市旅游广场选址 四个方面考虑:
(1)自然环境条件。(2)附属设施。
(3)经济及社会情况。(4)城市历史与文化。☞都市旅游广场设计
第一,广场设计要结合城市、自然、人文、居民实际情况。第二,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三,营造旅游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第四,旅游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和统一。
第五,.都市旅游广场设计与城市交通组织协调统一。第六,广场空间形态设计。
第七,广场环境规划。地面处理。灯光处理。绿化与水体。广场雕塑。第八,广场防灾功能规划。
☞历史城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古建筑进行不恰当的重新包装改建。
2,单纯追求发展旅游经济,将古民居群改为旅游服务用房、购物商店和娱乐设施,过多的商业气息,失去了历史城镇的历史氛围与传统生活方式。3,超容量接待游客,造成对文化遗产的严重损害。4,旅游思想和经营策略雷同,以观光旅游模式为主。☞纠正历史城镇旅游存在问题措施:
1,纠正观念偏差。历史城镇首先是城市职能,其次才是发展旅游。
2,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传统材料,传承工艺,以达到修旧如旧。3,限制游客量。
4,创新旅游发展思路。一座历史城镇一个旅游品牌。☞旅游开发方法
再现法:恢复古代城镇面貌,再现昔日历史情景。
提炼法:发掘文化内涵,提炼历史主题,形成旅游景点。☞乡村旅游规划原则
1、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突出优势
3、强化特色
4、多元化
5、参与性
6、保护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规划除了以上原则之外,还要坚持“一保留、两坚持、三不”的规划理念。一保留:保留乡村历史文脉,传承乡村建筑文化;
两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山体、河流、水塘,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坚持本土特色,依山就势,体现乡村特色,凸显田园风光,避免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 三不: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乡村旅游模式
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古民居、新民居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3、生态旅游模式
4、现代农业旅游模式
5、综合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类型
1、农家乐类型
2、民俗村类型
3、田园风光类型(以山东果木园林旅游为突出)
4、古村落类型(以皖赣古村落旅游具有典型性)
5、果木园林类型
6、观光农场类型(以台湾观光农场为成熟)☞乡村旅游经营管理
1、景区带动型模式 :
①带动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农副产品、土特产品购物
②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形成旅游配套服务; ③带动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
2、乡村组织型模式
3、公司+农户型模式
4、综合开发型模式 ☞乡村旅游规划方向
1、规划乡村意境
乡村意境:自然情趣、诗化田园、草原牧歌、蓝色海湾
2、反映传统与现代乡村的多元化发展
3、营造和谐、自然、优美的乡村人居环境
4、提供乡村体验式旅游模式
5、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乡镇旅游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1、规划范围界线的划分;
2、改善进入自然景点的通道;
3、历史文化乡镇保护,使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到城镇总体规划或中心区改建规划的整体之中。☞ 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原则
1、选择标志性的地方旅游节庆 2、加强合作与交流、表演性、群体性、参与性相结合 4、宣传和推出特色旅游节庆 5、民间开发与商业经营相结合 ☞打造旅游节庆品牌
(一)明确举办原则,遵循和把握主题、特色、国际、市场、创新、效益等原则
(二)确定节庆定位
(三)明确指导思想
(四)精细策划
(五)突出特色
(六)精心组织
(七)加大宣传
(八)加强领导
☞公园规划设计三步骤 :
调查研究、资料整理评价和方案设计。☞主题公园特征
1、主题性;
2、大众性;3艺术性;
4、创新性。
☞主题公园区位:市场区位、交通区位、地价区位、环境区位等。
☞主题公园交通区位选址:
1,要位于交通主要干线旁或附近,有次级道路作辅助或紧急出人口。2,视野开阔,可以向经过的汽车乘客展示标志性景点; 3,有足够的水、电供应和可以建设良好的污水处理设施; 4,居民友好,不反对发展主题公园; 5,有充足用地,可以拓展空间。☞主题公园环境区位 环境考虑:
1、尽可能选自然风景优美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的地域;
2、选旅游资源丰富或旅游项目相对集中的地区。☞主题公园娱乐项目规划。
(一)小型常规娱乐
小型常规娱乐分为表演演示型、游戏游艺型和参与健身型三大类。
(二)大型主题娱乐
大型主题娱乐按活动方式可以分为舞台豪华型、花会队列型、分散荟萃型。☞欧美三大园:邱园、阿园、蒙园 ☞动物园分类
类型:综合性动物园、特色性动物园和小型动物展区。☞申请设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四个条件:
1、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的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
2,设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必须是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必须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
3、湿地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湿地占地面积须达到500亩以上; 4,具有天然湿地类型,或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代表性的湿地。☞湿地公园规划原则
1、系统保护原则
2、合理利用原则
3、协调建设原则 ☞湿地规划设计方法
1、利用湿地景观因素设计
2、按自然系统形状和生物系统的分布格局设计
3、因地制宜植物配置
4、岸边环境生态造化
5、小品及构筑原汁原味 ☞自然保护区主要任务:
(1)保护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及单地生态系统、沿海和淡水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使其免受破坏和污染;
(2)保护生物资源(水体、陆地组生动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3)保存生物物种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留自然历史遗迹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原则
1、旅游项目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一致;
2、根据生态学原理开发旅游资源
3、控制游客量,维持生态功能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标桩、标牌
区界性标桩标牌、指示性标牌、限制性标牌、公共设施性标牌、解说性标牌
2、道路
自然保护区的道路分为干道、巡视便道和小道。
3、旅游建筑物
旅游观光台可利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监视塔、瞭望台(楼)等瞭望设施,需要增设旅游观光台要按照保护区监视塔、瞭望台(楼)设置要求进行。
4、旅游服务区基础设施 ☞森林公园选址
1、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2、适应森林旅游活动开展
3、景观环境好,交通设施好 ☞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原则 1,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 2,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 3,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
4,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功能,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5,突出森林群落优势。
☞旅游线路组织规划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规划和旅游目的地内的游览路线规划两方面。
☞旅游线路规划原则
1、突出主题。
2、多层次。
3、以旅游热点,带动温点与冷点。
4、创新、更新旅游线路。
5、区间协作。
☞游览路线规划原则
1、组景主题鲜明,有统一感、层次感和变化感。
2、游览路线组织有序:有入景、展开、高潮、结尾。
3、合理安排顺序与节律:有动有静、有快有慢、有观光游览有参与娱乐。
4、合理安排旅游转换节点。
5、时空艺术原则: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欲扬先抑、步移景异、峰回路转。
6、规模适度原则。
7、选择最佳观赏点。
8、选择性原则:旅游产品多种组合,多种线路,多种选择。
9、资源保护原则。
☞旅游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2、综合配套原则 :
3、经济效益原则 :
4、突出重点原则
5、地方特色与国际标准相统一原则
6、便于游览原则 ☞旅游服务设施原则
1、经济可行性
2、与旅游区性质和功能一致性
3、有一定的弹性
☞旅游基地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1、有一定的用地规模;
2、应具备相应的水、电、能源、环保、抗灾等基础工程条件,靠近交通便捷的地段,依托现有游览设施及城镇设施;
3、避开有自然灾害和不利于建设的地段。☞旅游者旅游地形象信息来源调查
旅游地形象:本底感知形象、决策感知形象和实地旅游形象。
本底旅游形象形成于长期的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中小学课本、一般大众传媒上的非广告信息等等。
决策感知形象信息来源:旅游商的广告、亲友的介绍等等。
实地旅游形象信息来源于视觉性旅游目的地景观本身和当地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等等。☞形象定位基本原则 优势集中原则。观念领先原则。个性专有原则。专一持久原则。☞形象定位方法 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
☞视觉景观形象类型
旅游地视觉景观形象三类型:隐藏性旅游形象、招徕性旅游形象、行销性旅游形象。隐藏性旅游形象:通过自然美景和历史与文化来表现和传达,经过长期传播而形成。具有隐藏性旅游形象的旅游目的地为传统旅游地。
招徕性旅游形象:旅游地为了招徕旅游者而着意策划与塑造旅游形象。
行销性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主题公园,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来创造旅游形象,以达到行销的效益。如深圳市锦绣中华以巨大的人造水车为锦绣中华的新标志,目的是在于唤起市场,使景区获得行销的效益。☞视觉形象的区位和空间结构
旅游地视觉形象区位: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效应区、地标区等。
第一印象区:旅游者最先到达旅游目的地的边界出入口、机场区、火车站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收费站等。游客形成旅游地第一印象区,将会影响其进入旅游地的旅游感受以及离开旅游地后的旅游记忆。
最后印象区:旅游者离开目的地时最后与目的地接触的地点。例如,最后一个旅游观光点、新开发的景区、旅游者离开目的地的边界区等等。
光环效应区:旅游目的地的重点旅游区就是旅游形象光环效应区。
标志区:旅游者心中必须实地感知的重要区域,是旅游地的形象标志区。形象标志区是旅游地旅游风景线的主要发展景区。北京的天安门所在区域、上海东方明珠塔所在区域等,都成为北京和上海的旅游形象的标志。☞ 旅游地形象主题口号设计原则:
1、源自地方文脉的独特性
2、面向游客的行业特征性
3、反映旅游趋势的时代特征
4、打动旅游者心的广告效果 ☞旅游形象传播策划原则 网络化原则。
多样化原则。组织化原则。交互化原则。☞传播策略
旅游地形象传播策略划两类:
1、面对明确旅游受众、有明确的旅游信息的商业广告传播策略; 2、面对无明确旅游受众、无明确的旅游信息的大众传播策略。☞旅游项目策划原则: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特色、可操作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产品特色。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参与性和消遣性。适时调整。
☞旅游容压平抑六大措施:
1,稳压,把握旅游促销时机与力度,维护旅游供需平衡;
2,防压,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重视旅游安全宣传,规避旅游超载事故; 3,调峰,加强旅游交通管理,在旅游节点或旅游者聚集区,调节旅游流峰值; 4,调价,应用价格杠杆,调节旅游需求高峰;
5,分压,改善旅游功能区结构布局,分担旅游容压,调整旅游容量配比; 6,扩容,改善旅游供给条件,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承和基础设施载客量。☞旅游环境保护区类型:
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风景保护等级:
特级风景保护区、一级风景保护区、二级风景保护区和三级风景保护区等四级,不同等级风景保护区遵守相应的保护规定。
特级风景保护区:以自然地形地物为分界线,外围应有较好的缓冲条件,在区内不得有任何建筑设施。
一级风景保护区: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游宾馆和餐馆,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
二级风景保护区: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
三级风景保护区: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各项建设与设施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在三级风景保护区外围,影响旅游环境的还需要规划大气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旅游环境绿化基本原则
1、遵循“因地制宜,适地植树”的科学原则。
2、旅游环境绿化与景区绿化、景点绿化相结合。
3、在确保环境效益、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结合果园生产;
4、大力营造经济与观赏相结合的经济风景林,为经济发展和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