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卿诉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不作为及行政赔偿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2:2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玉卿诉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不作为及行政赔偿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玉卿诉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不作为及行政赔偿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

第一篇:刘玉卿诉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不作为及行政赔偿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

刘玉卿诉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不作为及行政赔

偿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平行初字第5号

行政判决书

原告刘玉卿,男。

委托代理人马根富,男,1948年1月2日生,蒙古族。

被告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平顶山市中兴路6号。

法定代表人侯红光,局长。

委托代理人郝景太,该局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赵伟星,该局工作人员。

原告刘玉卿诉被告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不作为及行政赔偿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刘玉卿的委托代理人马根富、被告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劳动局)的委托代理人郝景太、赵伟星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刘玉卿,1999年3月符合法定退休条件,原所在单位洛阳轴承集团平顶山兴州机械厂(以下简称兴州厂),按时将刘玉卿有关办理退休材料报送被告市劳动局审批。因原告原所在单位拖欠平顶山市社会保险事业局(以下简称市社保局)养老保险费,被告未及时审批原告退休。请求确认被告不及时审批原告退休的行政行为违法,并按照豫政办(1999)57号文件增加养老金的规定,赔偿原告1999年3月至12月养老金2944.64元及从1999年7月起每月应当增加的养老金75元。

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有:

1、国内挂号信函收据及挂号信查单;

2、刘玉卿申请复查不

作为的申请书。以上证据材料均为复印件。

被告辩称:

一、原告刘玉卿起诉行政不作为证据不足。我机关没有收到原告寄送的信件,不清楚信件内容无法答复。原告原所在单位1999年12月向我机关申报原告退休,1999年12月份之前,原告一直在原单位工作岗位上工作,其原单位并没有通知其退休,也未向我局申请为其办理退休审批。刘玉卿从批准退休的次月起领取了养老金,我局不存在行政不作为问题。

二、原告起诉的诉讼主体错误。原告起诉称:“由于原兴州厂在1999年期间,拖欠市社保局的统筹养老金,市社保局不予及时办理”。却起诉了市劳动局,属于起诉被告主体错误。请求法院裁定驳回原告刘玉卿的起诉。

被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有:

1、核定刘玉卿退休(职)养老金待遇通知单;

2、刘玉卿退休审批表;

3、市劳动局机构代码及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4、市劳动局机关职工花名册。被告补充提供的证据材料有:

1、张玉梅退休审批表;

2、程远钦退休审批表;

3、原兴州厂4、12月份工资计算表。以上证据材料均为复印件。

本院依法调取的证据材料有:

1、(2002)平经破字第3-16号经济裁定书;

2、(2002)平经破字第3-17号公告。

本院经审理查明:刘玉卿,男,1944年3月15日生,1964年12月参加工作,原兴州厂底火辊光工。1999年12月15日,市劳动局向市社保局发出《核定退休(职)养老金待遇通知单》,内容为:经审查,下列10名同志符合退休(退职)条件,请为其核定养老金待遇,(名单中包括刘玉卿)。1999年12月22日,市社保局养老费用支付科作出刘玉卿退休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单,意见为从下月起享受月养老金358.09元。1999年12月21日,刘玉卿原所在单位兴州厂劳动人事科与其原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平顶山市重工业局劳动工资科,在刘玉卿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意见栏内分别加盖公章。1999年12月27日,市劳动局审批意见为:同意退休,从下月起执行月基本养老金 358.09元,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2002年9月18日,本院作出(2002)平经破字第3-16号经济裁定书,终结兴州厂破产还债程序。2002年9月19日,本院作出(2002)平经破字第3-17号公告,公布兴州厂于2002年3月7日宣告破产还债,2002年9月19日终结破产还债程序。2008年11月,刘玉卿向市劳动局邮寄了信件,邮局于2008年11月27日将刘玉卿的信件送至市劳动局,市劳动局未对刘玉卿的复查申请进行答复。刘玉卿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另查明:1999年9月,经原兴州厂申报,市劳动局批准该厂职工张玉梅、程远钦退休。

再查明:1999年9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豫政办(1999)57号文件,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对1999年6月30日以前达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等条件,并已办理或确认了正式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增加养老金。”其中规定工龄30-35年(含30年)、月养老金300-400元(含300元)的月增加标准为65元;工龄35年以上(含35年)、月养老金300-400元(含300元)的月增加标准为75元。

本院认为:为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是市劳动局的法定职责,但其前提应为职工所在单位及时申报。本案,1999年9月,经原兴州厂申报,被告市劳动局为该厂部分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其中并没有原告刘玉卿。1999年12月21日,刘玉卿原所在单位兴州厂劳动人事科与其原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平顶山市重工业局劳动工资科,分别在刘玉卿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意见栏内加盖公章。同月27日,被告市劳动局审批同意刘玉卿退休。上述事实证明,原告刘玉卿所在单位原兴州厂在其达到退休年龄的1999年5月,没有及时向被告市劳动局申报办理其退休手续,其起诉被告市劳动局不及时办理退休手续的理由不能成立,其要求被告市劳动局行政赔偿亦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刘玉卿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刘玉卿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需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50元,上诉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许道印

审判员宋忠海

审判员赵海军

二○○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书记员王占莹

第二篇:周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行政执行一案

周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行政执行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周行执字第17号

行政裁定书

申请执行人周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郭卫,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刘富强,该局劳动保障监察支队队长。

委托代理人李绣花,该局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劳动监察员。

被执行人周口市得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俞邱明,总经理。

因被执行人周口市得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拒不履行周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二○○八年十二月一日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周劳社监罚字(2008)第03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所确定的义务,周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于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申请我院强制执行。

本院经审查认为:周口市得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拒不执行周劳社监令字(2008)第285号责令整改决定书所确定的义务,其行为违反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违法事实成立。周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作出的周劳社监罚字(2008)第03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三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责令周口市得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自接到本裁定之日起三日内履行周劳社监罚字(2008)第03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所确定的罚款9000元的义务,并承担本案执行费用。

逾期不履行,本院将依法强制执行。

本裁定送达后立即生效。

审 判 长王福生

审判员胡文建

代理审判员张志涛

二○○九年六月十日

书 记 员王琳

第三篇:姚有良诉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原分局行政不作为一案一审行政裁定书

姚有良诉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原分局行政不作为一案

一审行政裁定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中行初字第186号

行政裁定书

原告姚有良,男。

被告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原分局,住所地郑州市中原区协作路18号。

原告姚有良诉被告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原分局行政不作为,于2009年9月8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10月1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2009年10月21日,原告以被告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为由自愿申请撤诉。

经审查,本院认为,原告姚有良的撤诉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属于自愿,没有规避法律的行为,应予准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姚有良撤回起诉。

案件受理费50元,减半收取25元,由原告姚有良负担。

审判长荆战武

审判员高青

人民陪审员程景府

二○○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书记员王会鸽

第四篇:董跃灵、杨元卿诉灵宝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赔偿一案

董跃灵、杨元卿诉灵宝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赔偿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灵行初字第28号

行政裁定书

原告董跃灵,女。

原告杨元卿,男。

被告灵宝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法定代表人徐敏生,局长。

委托代理人张校波、黑宏彦,该局工作人员。

原告董跃灵、杨元卿诉被告灵宝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赔偿一案,于2009年7月30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已依法受理,并于2009年8月4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在审理过程中,原告向本院申请撤回起诉。

经审查,本院认为,原告申请撤诉符合法律规定,应予准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董跃灵、杨元卿撤回起诉。

审判长魏东

审判员赵学仁

审判员王项锋

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书记员王菊丽

第五篇:杨庆峰诉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

杨庆峰诉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

裁判摘要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应当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算。这里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应当包括工伤事故导致的伤害结果实际发生之日。工伤事故发生时伤害结果尚未实际发生,工伤职工在伤害结果实际发生后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不属于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情形。

原告:杨庆峰,男,19岁,无锡市机关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住无锡市机关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宿舍。

被告: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无锡市南苑新村。

法定代表人:钱宗建,该局局长。

第三人:无锡市机关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无锡市清扬路。

法定代表人:王国强,该公司董事长。

原告杨庆峰因与被告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无锡市劳动局)发生工伤认定纠纷,向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告杨庆峰诉称:原告于2004年3月进入无锡市市级机关汽车修理所(以下简称汽车修理所)从事汽车修理工作。后汽车修理所改制为第三人无锡市机关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汽车修理公司)。2004年6月某日,原告与师傅王继聪拆一辆汽车的拉杆球头,用榔头敲打球头时铁屑溅入原告左眼中。当时原告只是感到左眼疼痛,视物有点模糊不清,随即停下手中的工作,但并没有特别在意,汽车修理所也没有及时送原告就医诊治。2006年10月3日,原告左眼突然剧烈疼痛,感到视觉模糊,10月4日左眼即看不到任何东西。原告由父亲陪同到医院诊治,确诊为陈旧性铁锈症,经过手术治疗,虽然病情趋于稳定,但造成左眼永久性失明。而且,根据医生的陈述,从医学的角度看,此类陈旧性铁锈症如果造成一眼失明,则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感染发展,导致另一眼的失明。原告于2006年12月21日向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第三人汽车修理公司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赔偿原告因涉案事故受到的损失,并承担后续治疗费用。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系因工伤事故受到人身损害,应请求工伤保险赔偿,裁定驳回了原告的起诉。原告遂于2007年4月9日向被告无锡市劳动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被告于2007年4月11日以原告的工伤认定申请已超过法定的申请时效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通知书》。原告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应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而不是被告所称的事故发生之日。涉案事故虽然发生在2004年6月,但当时伤害结果并没有实际发生,至2006年10月3日原告眼疾发作时,才是涉案事故伤害发生的时间,2006年10月13日原告在医院手术后取出铁屑之时,才是最终确诊涉案事故伤害的时间,也是原告得知自己所受伤害系由涉案事故所致的时间。因此,原告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效,应从2006年10月13日医院确诊开始计算。综上,被告作出的《不予受理通知书》违反了《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规定。请求依法撤销被告作出的[2007]第0003号《不予受理通知书》。

原告杨庆峰提交以下证据:

1、被告无锡市劳动局作出的[2007]第0003号《不予受理通知书》一份,用以证明无锡市劳动局作出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

2、杨庆峰的身份证复印件,用以证明杨庆峰的身份及其诉讼主体资格;

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根据原告杨庆峰的申请,调取了该院(2007)南民一初字第2号案件卷宗内的以下证据:

1、两次庭审笔录以及证人王继聪、傅生龙、周仁良的当庭证言,用以证明涉案事故发生的情况;

2、杨庆峰的医疗费凭证、出院记录,用以证明杨庆峰因涉案事故受到的伤害后果、该伤害后果与涉案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杨庆峰为此所支出的医疗费用;

3、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最初对杨庆峰主治医生王祥群所作的调查笔录,用以证明杨庆峰眼睛所受伤害在病理上的特殊性,以及铁屑溅入眼睛后因受伤部位的不同和病人感觉情况的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伤害潜伏期,并证明涉案事故与杨庆峰所受伤害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4、杨庆峰的工资表,用以证明杨庆峰与第三人汽车修理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5、企业转制材料,用以证明汽车修理公司应对涉案事故负责;

6、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2007)南民一初字第2号民事裁定书,用以证明原告就涉案事故提起民事诉讼,被法院依法裁定驳回。

被告无锡市劳动局辩称:2007年4月9日,原告杨庆峰以第三人汽车修理公司职工的名义,申请被告对其在2004年6月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时发生的事故进行工伤认定。被告受理后,经调查取证,查明原告确于2004年6月在工作中发生事故,但原告直至2007年4月9日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已经超过法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故被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和《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于2007年4月11日作出涉案《不予受理通知书》,决定不予受理杨庆峰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理由如下: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涉案事故发生于2004年6月份,原告于2007年4月9日才向被告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早已超过了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根据《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的或者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超过规定时效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因此,被告作出的涉案《不予受理通知书》完全正确。2.原告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里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是针对工伤认定申请时效起算时间的规定,强调的是“日”这一固定的时间点,即事故与伤害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那一日。原告认为应认定2006年10月13日最终确诊之日为涉案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并认为其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应从该日起开始计算。其诉讼主张并无法律依据。没有事故就没有伤害,事故与伤害密切相关,事故发生之日也就是伤害发生之日,这一时间点应当是固定的,不是随意可以变动的。《工伤保险条例》之所以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工伤职工怠于申请工伤认定作出一定的限制,以节约行政管理资源,提高办事效率,便于劳动保障部门及时、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综上,被告作出的不予受理杨庆峰工伤认定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请求法院依法维持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无锡市劳动局提交以下证据:

1、被告作出的[2007]第0003号《不予受理通知书》,用以证明被告作出的涉案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

2、《工伤认定申请表》、原告杨庆峰的工资表、身份证、医疗证明复印件,用以证明被告审核杨庆峰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所依据的材料;

3、被告对原告的调查笔录,用以证明被告在涉案工伤认定程序中进行了调查并形成相关材料;

4、《无锡市职工工伤认定申请材料接收单》、涉案《不予受理通知书》交寄邮件清单、送达回执,用以证明被告作出涉案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

第三人汽车修理公司述称:同意被告无锡市劳动局的答辩意见。

第三人汽车修理公司提交以下证据: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用以证明第三人的法人资格;

2、单位转制批复,用以证明汽车修理所改制为第三人的情况。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一审查明:

原告杨庆峰于2004年3月进入汽车修理所(该单位于2005年6月因改制变更为第三人汽车修理公司)从事汽车修理工作。2004年6月,原告与其师傅王继聪共同拆卸一辆汽车的拉杆球头,王继聪用榔头敲打球头时导致铁屑溅入原告的左眼中。原告当时感觉左眼疼痛,滴了眼药水后疼痛缓解,故未去医院检查。2006年10月3日,原告感觉左眼剧烈疼痛,视觉模糊,于同年10月5日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同年10月11日至13日经医院手术治疗,诊断为:1.左眼外伤性白内障;2.左眼铁锈沉着综合症;3.左眼球内附异物。虽经治疗,原告的左眼视力明显减弱。医生诊断认为杨庆峰左眼所受伤害与涉案事故存在因果关系,从医学角度看此类事故伤害可以存在较长的潜伏期。2007年4月9日,原告向被告无锡市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被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和《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于同年4月11日以原告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已超过规定的申请时效为由,作出了[2007]第0003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于同年4月17日邮寄送达给原告和汽车修理公司。原告不服,于2007年4月25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被告作出的涉案《不予受理通知书》。

另查明:2006年12月21日,原告杨庆峰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由起诉无锡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第三人汽车修理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汽车修理公司,要求两被告赔偿原告因涉案事故伤害就医诊疗所支出的医疗费人民币10718.29元并承担后续治疗费用。案经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不能直接对用人单位提起民事诉讼,故于2007年4月26日作出(2007)南民一初字第2号民事裁定书,驳回了原告的起诉。

本案一审的争议焦点是:工伤事故发生时伤害后果尚未发生,伤害后果发生后经医生诊断证明确系工伤事故导致的,应当如何确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的或者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超过规定时效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根据本案事实,原告杨庆峰于2004年6月在工作中发生事故,至2006年10月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经医生诊治认为杨庆峰所受伤害确系涉案工伤事故导致。被告无锡市劳动局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就是指“事故发生之日”,据此将2004年6月发生涉案工伤事故的时间作为杨庆峰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没有考虑涉案工伤事故的特殊性,是错误的。根据医生的诊断证明,杨庆峰所受伤害在临床上称之为铁锈沉着综合症,该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受伤后可能暂时不发生伤害后果,伤害后果的发生可以存在较长的潜伏期。本案中,涉案工伤事故发生两年多以后,伤害结果才实际发生,在此之前杨庆峰并不知道自己在涉案工伤事故中受到了伤害,当然也就不可能在涉案工伤事故发生后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此,被告以2004年6月涉案工伤事故发生的时间作为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是错误的,不利于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本案应以伤害结果实际发生的时间作为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杨庆峰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并未超过规定的申请时效,被告作出的涉案《不予受理通知书》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

综上,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于2007年7月19日判决:

一、撤销被告无锡市劳动局于2007年4月11日作出的[2007]第0003号《不予受理通知书》;

二、被告无锡市劳动局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60日内对原告杨庆峰的工伤认定申请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被告无锡市劳动局负担。

无锡市劳动局不服一审判决,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主要理由是: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是针对工伤认定申请时效起算时间的规定,强调的是“日”这一固定的时间点,即事故与伤害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那一日。没有事故就没有伤害,事故与伤害是密切相关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就是指“事故发生之日”,这一时间点应当是固定的,不是随意可以变动的。

2、上诉人作出的不予受理被上诉人杨庆峰工伤认定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

3、一审判决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的解释没有法律依据。综上,请求依法撤销一审判决,维持上诉人于2007年4月11日作出的[2007]第0003号《不予受理通知书》。

被上诉人杨庆峰辩称:上诉人无锡市劳动局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就是指“事故发生之日”,是对该规定的误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为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而不是上诉人所称的“事故发生之日。”“事故伤害发生”和“事故发生”为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事故发生时并不一定同时发生事故伤害,事故对人的伤害也不一定在事故发生当时就明显表现出来。本案中,被上诉人因涉案工伤事故所受的伤害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隐蔽性,涉案工伤事故发生当时并未马上出现伤害后果,直至2006年10月3日被上诉人的眼疾才开始发作,2006年10月13日在医院手术后取出铁屑,此时被上诉人才知道自己在涉案工伤事故中受到伤害,才可能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故应当认定该时日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并以之作为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一审第三人汽车修理公司述称:同意上诉人无锡市劳动局的上诉意见。

各方当事人在二审中均未提交新的证据。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确认了一审查明的事实。另查明:

2006年10月11日至13日,被上诉人杨庆峰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该院医生经手术从被上诉人的左眼底部取出一铁屑。2006年10月26日被上诉人出院,医生作出的诊断结论为:

1、左眼外伤性白内障;

2、左眼铁锈沉着综合症;

3、左眼球内附异物。出院时检查被上诉人的左眼视力为手动30CM,矫正无提高。

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仍然是:工伤事故发生时伤害后果尚未发生,伤害后果发生后经医生诊断证明确系工伤事故导致的,应当如何确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

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而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启动工伤认定程序的前提。《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该规定明确了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主体、申请时效及其起算时间,以及受理申请的行政部门。其中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即是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效起算时间的规定。在通常情况下,工伤事故发生后,伤害结果也随即发生,伤害结果发生之日也就是事故发生之日,故对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的理解不会产生歧义。但在工伤事故发生后,伤害结果并未马上发生,而是潜伏一段时间后才实际发生,即伤害结果发生之日与事故发生之日不一致的特殊情况下,“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应当理解为伤害结果发生之日,并以之作为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

首先,文义解释是正确理解法律条文的首选方法。《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从字面含义上看,“事故”是对于“伤害”的修饰和限制,即这里的“伤害”是基于工伤事故而发生的,伤害结果与工伤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据此理解,“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就是指伤害结果发生之日,而不是事故发生之日。

其次,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前提,是工伤事故伤害结果已经实际发生。工伤事故发生后,如果伤害后果尚未发生,上述工伤认定申请主体无法预知是否会产生伤害后果、会产生什么样的伤害后果,也无法预知伤害后果会引发什么样的损失,当然也就无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此,正确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应当认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即为工伤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之日,而不是工伤事故发生之日。

第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工伤认定申请时效虽然与民事诉讼时效不同,但在判断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参照上述关于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的规定。劳动保障部门在确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时,应当以工伤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的时间为标准。

根据本案事实,被上诉人杨庆峰于2004年6月在工作时发生铁屑溅入左眼的事故,但当时并未实际发生伤害后果,而是直至2006年10月才病情发作,经医生确诊为左眼铁锈沉着综合症。根据医生诊断证明,该病具有潜伏性和隐蔽性,与2004年6月被上诉人在工作时发生的事故具有因果关系。鉴于涉案工伤事故发生时伤害后果尚未实际发生,伤害结果发生后经医生确诊证明确系因涉案工伤事故所致,故本案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应当从伤害后果实际发生之日起算,被上诉人提出涉案工伤认定申请时,尚未超过申请时效。

上诉人无锡市劳动局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工伤认定申请的提出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并因此导致浪费国家行政管理资源,影响办事效率,妨碍劳动保障部门及时、准确地查明事实。上诉人还认为上述规定中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应当理解为事故发生之日。其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如果不对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作出时效限制,确实可能造成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影响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劳动保障部门及时、准确地查明事实。但是,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更为重要的是充分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如果将事故发生之日作为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则劳动保障部门在工伤事故发生后,伤害后果没有马上出现的情况下,也无法及时、准确地查明事实,无法作出正确的处理,反而必将造成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影响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综上,正确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应当认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就是指伤害结果实际发生之日。被上诉人杨庆峰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没有超过申请时效。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

据此,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于2007年10月12日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上诉人无锡市劳动局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2008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8]第1期出版

下载刘玉卿诉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不作为及行政赔偿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玉卿诉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不作为及行政赔偿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