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政法干警面试之社会热点问题
吉林政法干警面试之社会热点问题
导读:为您总结,吉林政法干警面试之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和吉林政法干警面试能力指导之摆脱套路,方便考生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食品原体污染。
(2)生产经蕾者道德缺失。
(3)消费者安全意识差。
(4)行政监管力度弱。
(5)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不完善。
(6)法律体系威慑力不足。
从以上6点选出3点,并排序,说明理由。
【科信解析】本题属于形式比较新颖的题目,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食品安全是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今年以来连续曝光了镉大米、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馒头、毒豆芽、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13亿中国人的生命安全,也代表了政府公信力。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是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大问题。
【参考答案】我认为导致食品安全屡屡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依次是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不完善、食品原体污染、生产经营者道德缺失。之所以把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不完善放在第一位,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把筹码放在生产者自律与消费者自保上,必须要通过强制力保障食品安全。最近屡屡曝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远低于外国标准,优等食品出口劣等食品内销的问题,令人痛心疾首。第二点重要的原因是食品原体的污染。例如镉大米的事件,就是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的,不论你如何在土地上操作,种出的大米依然会受到污染,只能弃耕。但是被污染的土壤范围非常大,如果弃耕,土地上耕作的农民的生计以及带来的粮食减产都会是个大问题。第三个原因是生产经营者道德缺失。近年来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价值观扭曲,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在社会中植根。放眼望去,我们社会追捧的“成功人士”“精英”都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士,在这种价值观的教导下,人们都认为赚到钱的人才是成功的人。经营者唯利是图,只想着赚钱,把道德抛到了脑后。因此罔顾消费者的健康,制作黑心食品。
第二篇:2013政法干警面试
2013政法干警面试:“以奖代补”可塑造新环保政绩观
发布时间:2013-10-29信息来源: 知满天教育网点击数:2次我要评论(0)
环保之所以在地方工作中屡被边缘化,原因就在于这个工作不可量化,不能在一定周期内兑现为地方发展成绩。“以奖代补”会改变其“不可量化”的“缺陷”,媒体和公众的密集关注,又可以大大提高其“能见度”。
10月15日媒体报道了来自财政部的消息:中央财政已于日前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包括京津冀晋鲁和内蒙古六个省份,并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
耐人寻味的是这50亿元的补贴方式。的方式,按上述地区预期污染物减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本结束后,中央财政将对上述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奖励资金清算,突出绩效导向作用。
之前,无论是国务院发布的大气“国十条”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治条例》?二是污染者厘不差的权责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和“PM2.5”展开的全民讨论已持续几年,以中央财政支持六省市治污的决策并不突然,只不过这个讨论性质宽泛、时间漫长。目前的情况下,“获得奖金”但其实换个方向来看,治理者获奖也是污;其二。
原因就在于这个工作不可量化、能见度低,不能在一定周期从政府机构到施政者都缺乏做这件事的动力。现在,PM2.5浓度下降比例的考核会改变其“不可量化”的“缺陷”,以环保为政绩的治理观念有望出现——一旦这个冲动有了,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好办很多。
第三篇:政法干警面试
政法干警、招警考试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让人激动人心的出成绩,看出今年的招警考试竞争异常的激烈,成绩出来之后,就要面临紧张的面试环节,笔试总会淘汰一些,当然淘汰的是多数,而面试也要淘汰一些,虽然淘汰的人数没有笔试的人数多,但竞争的惨烈程度也是非常之残酷。
所以接卸来进入面试的同学要着手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面试主要分为六大题型,综合分析、组织管理、人际关系、情景模拟、自我认知、言语表达。
其中最难的题型就是综合分析,也是各个面试现场比较钟爱的考试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即有综合的能力,又有分析的能力
综合就是岁题目总体的把我,分析就是从微观上来分析问题出现的背景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
组织管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组织活动的能力,这种题型要求考虑周到,细致,从各个方面思考如何组织好一项活动,并能实现这项活动的意义,意义是关键,主要通过组织形式,内容体现。如组织一场晚会,或迎新生活动,地震逃生培训,团结合做培训等。
人际关系题目是比较简单的一类题目,但做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何处理人情和工作原则的关系,坚持原则没有错但,怎么处理好人情呢,如你考上公务员,突然有亲戚送来两千元钱,你怎么办?
情景模拟题目一定要有一定的情境感,只有设身处地的在那个环境下,才会有想法去解决,如你所负责管辖的地段出现交通事故,你怎么处理?
自我认知题目必须能从中体现出自己有哪些优良的品质,不必全说优点,缺点也可以说,但是要记住,缺点一定是无关紧要的,并说出以后如何做,坚持优点,改正切点。
言语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能否用流利清晰明白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演讲题目,现场模拟的题目,如,你考上公务员要离开原单位,你如何和你的上司沟通,请现场模拟一下。
这是结构化面试考试的主要题型,及分析,但有时也会出现材料性的题目。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我们涉及的概率非常的小,希望各位能够进入面试的考生,好好准备,在考场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第四篇:辽宁政法干警面试培训之社会热点分类归纳整理
【科信教育】社会热点分类归纳整理
【阅读指导】
对热点的总结不是简单机械的看新闻,而应该是对面试实战答题具有参照意义的。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热点学习最有效方法就是将热点进行分类,总结其共性和个性,最终形成分析同类问题的科学方法。只有这样,考生在考场上见到“新热点”的时候才能够从容应对,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心中有数,考场不慌”。
一、保障房建设问题
【事件回忆】 1、2009年,武汉经济适用房出现“六连号”案件,震惊一时。2、2010年,兰州市政府推进高档楼盘和保障房“贫富混居”,结果百姓并不买账。
3、安徽合肥惊现开宝马住经济适用房。4、2011年,浙江苍南850套原本应该分给困难民众的安居房,其中九成却分给了机关干部。
5、广西住建厅调查通报称,全区部分保障性住房存在施工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多、质保资料缺失、管理人员缺席的现象。
6、绝大多数保障房地理位置偏远,户型设计单一,交通不够便利、周边配套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
7、各地保障房建设面临无法开工的尴尬局面,主因是投资回报率低。
【分析角度】
1、保障房建设的重大意义:
(1)经适房是保障低收入群众居体权利的一道重要防线,其意义在于保障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并不是一项普遍的政策待遇。
(2)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涉及面广、公益性强、社会影响大。
(3)保障房建设不应该走形式,更不应该应付了事,应该考虑全面,解决保障人群的实际需要。
2、主要问题分类分析:
(1)建设问题:
保障房建设任务空前繁重,地方政府为完成已签订的建设任务,往往项目手续不全就开工,“边开工边办手续”成为普遍现象。由于时间仓促,施工、监理、建材等企业的招投标流程也有所弱化,从而忽视了对建设质量的监管。
(2)分配问题:
开宝马、奔驰骗购经济适用房者无疑应该受到道德舆论谴责。政府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一部分人通过弄虚作假占有公共资源,就是对真正有需要的人一种剥夺。减少公共资源不该有的流失、保证其分配的公平公正,这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以身份为划分标准,使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变异成保障手中握有一定权力人群的福利房,这种标准的变化完全丧失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根本意义,加剧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制造了更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3)配套设施问题:“贫富混居”的初衷还是好的,为了避免西方国家贫民窟的出现,促进社会和谐,有必要提倡不同收入水平的各阶层混合居住。究竟是贫富分居还是混居,已经超出简单的居住权层面的讨论,而是指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3、提出对策:
(1)经济适用房供给有严格的政策要求与收入测算标准,供给对象确认,应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从源头抓起,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努力建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
(3)避免经适房鹊巢鸠占,为经适房加上防盗锁,减少保障房政策跑冒滴漏,十分必要。比如,对经适房供给对象收入、住房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社区范围内举行供给对象听证会等。
(4)创建“收入核对系统”,通过民政、财政、税务、工商以及金融、房产等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掌握相关申请人的收入信息。在建立“收入核对系统”的基础上,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5)地方政府应正确认识保障房的性质,给予相关房企合理的利润空间。参与保障房建设固然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但要企业毫无所得甚至赔本倒贴的承担社会责任,显然混淆了政府公共义务、企业法律义务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即便保障房建设利润微薄,对于房企承担社会责任亦将是有效的激励。
二、食品安全问题
【事件回忆】 1、2009年1月,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2、2010年出台的国家牛奶质量标准,被称为“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
3、2011年6月,台湾爆发塑化剂危机,席卷附近大部分地区。
4、地沟油、毒豆芽、染色馒头、墨汁粉条等低劣质食品问题在各地爆发。
【分析角度】
1、食品安全问题分类:
(1)乱用添加剂(三聚氰胺、膨大剂、塑化剂、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
(2)违法生产的劣质产品(地沟油、墨汁粉条)
(3)农药的滥用和残留
(4)工业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血铅超标)
2、主要影响:
(1)食品安全问题给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使无数家庭从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2)它使食品产业爆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3)它间接反映了政府监管的严重失职,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3、分析原因:
(1)小作坊分散经营,散、乱、广,不利于监管。
(2)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
(3)技术支撑体系、指标检测体系不完善。
(4)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诚信道德低下。有些行业缺乏自律和起码的道德操守,以及一些一贯存在的恶性竞争的行业惯例和违规操作的潜规则。
(5)源头污染和初加工环节污染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6)百姓理性消费观念和鉴别常识相对缺乏。
4、提出对策:
(1)监测:种植、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等程序。
(2)整治食品生产小作坊。
(3)构建评估体系,完善相关标准。
(4)建立突发重大事故应急机制。
(5)专项整治行动。
(6)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7)食品产业应该努力从危机中爬起来,拿出解决问题和赔偿到位的决心。
三、教育问题
【事件回忆】
1、“择校热”是个老问题,但有愈演愈烈之势。2、2011年,青海省高考文科状元已被证实为“高考移民”,有关部门已决定取消其在青海的高考录取资格。3、2010年河南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4、6月中旬,高考刚刚结束,就有网友和媒体相继披露,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生参与高考阅卷,而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本科生是被严禁参与高考阅卷的。
5、今年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规定,除小孩要参加考试外,家长也必须参加考试,家长成绩将纳入考试总分。
6、升学考试中的“乱加分”现象比较普遍。
7、在海南、云南试行的“云海工程”引入了“非考试”的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以此对学科能力以外的素质进行评价,使高考分数报告方式的内涵更加充实、信息更丰富、更具有评价意义。
8、北大采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9、各地放弃高考的人数逐年增多。
【分析角度】
1、分析原因:
(1)择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资源不均衡,而一些名校的扩张,反过来又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陷入恶性循环。
(2)由于高考试卷和录取分数线在全国并不是统一的,加上制度性的壁垒和户籍政策的存在,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同一考生因户籍所在地不同,享有不同的高考录取权利。而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异,是导致日益汹涌的高考移民浪潮的根本原因。
(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4)在社会普遍缺少诚信、教育存在种种弊端、各种腐败层出不穷的当下,中学校长的名誉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网友对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怀疑,实际上源于对权力寻租的担忧。
(5)高考压力大、升学无望等不得不选择放弃。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是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6)乡村教育经费薄弱,政府对乡村教育支持的缺位。目前缺乏良好的教育救助渠道。
2、提出对策:
(1)根治“择校热”,维护教育公平,首先应强调主管部门的责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2)教育投入要少干“锦上添花”的事,实现城乡学校公用经费、生均教育经费标准的统一,保证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的均衡,才能大大改善落后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吸引力。
(3)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不得随意设置入学条件限制。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4)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四、改善民生
【事件回忆】
1、目前,我国农村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看病难、上学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还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2、新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并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3、调查显示,如今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37.7%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4、2010年12月2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联组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去年一年中国输液总用量为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的水平,他说:“过度用药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分析角度】
1、将“幸福指数”引入政绩考核,能避免地方政府“唯GDP”的倾向,将关注的重点从经济发展转向民生福祉,更加关注民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提高,更加以人为本。
2、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会推动经济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现有消费能力基础上挖掘潜力外,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4、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6、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7、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学难”“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要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
8、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五、大学生就业问题
【事件回忆】
1、“蚁族”是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
小、群居。2、2003年,媒体报道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在街头卖猪肉,“北大才子卖肉”一时成为热门话题。2008年,媒体再次爆出北大毕业生陈生也在广东卖猪肉。“卖猪肉”新闻再次让北大进入人们视线。2010年5月,陈生一手创办了全国首家屠夫学校,筹备历时8个月,200人报名,招收68人,不收学费,包吃包住,外带补贴。
3、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京城就业连连受阻后,回到家乡南阳另谋生路,结果找工作又是一再受阻。最后,她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
4、“用工荒”与“就业难”形成悖论。5、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大会致辞中就曾提出过“体面劳动”。
【分析角度】
1、主要问题分类分析:
(1)在北大才子买猪肉引发广泛争议中,有两条清晰的脉络:一是以传统观念主导的“大材小用论”,二是以现代择业观为主导的“行行出状元”。实际上,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择业观的转变是必然的结果,大学生肯从低做起,应受鼓励。舆论焦点多番关注北大学子择业问题,是源于社会对北大的崇拜。其实,衡量人才的价值不是简单的称重行为,“北大”也不应当是某种砝码。
(2)大学生开始转向在校兼职,一方面赚外快,缓解家庭压力,另一方面积累工作经验,了解社会,增强实践能力,为自主创业探寻出路。但是学生兼职工作一般是发传单等,机械单一,对能力的锻炼作用有限,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学时光如此珍贵,浪费人生中最好的学习机会去打工实在不值得。
(3)社会对于“上大学”的盲目迷恋和大学生就业难形成矛盾,导致年轻人既没有勇气选择上技校,也没有实力在就业中突出重围。
2、就业难的共性问题:
(1)目前社会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数量不足,并且普遍就业质量不高,有些大学生在家“啃老”。
(2)大学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教育观念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脱节。
(3)大学生缺乏自身职业规划意识,盲目跟从“**热”,自身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择业观驱使就业人口流向大城市,加剧了就业压力。
(4)企业缺乏“先培养人再用人”的用人机制,不利于人才“缓冲”。
(5)高校扩招是把双刃剑,一面是降低了大学的“准入”门槛,一面又抬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门槛。
3、提出对策:
(1)转变观念
大学生要不断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同时深化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形成公道的人才结构。大学生就业要着眼国家需求,让自己的就业预期适应国家发展的实际,让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为社会做贡献。
(2)发展大学生密集型工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承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搀扶政策并使之长效化。
(3)人才培养
破解大学生就业挫折问题,需要将侧重点从改善外部就业环境转移到正视教育内涵建设上来,高校要针对社会需求,有意识地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同时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在学生、高校、企业和社会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调配。
六、其它社会热点串烧
【热点一】“三进三同”
【事件回忆】
2008年底,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启动了大规模的10万市级机关干部“大下访”活动,其中,“三进三同”的具体要求是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1周时间,新提任领导干部、新招录公务员用1个月时间,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今年,山西省副省长一个人下乡,不带秘书、不通知基层干部,与农村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
【分析角度】
1、反映出各级干部对基层老百姓尤其是生活困难地区的老百姓更加关怀,希望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所作为。
2、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更亲民、更有利于获得真实的信息的行为创新。可以说是现代领导干部的微服私访。
3、目前,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下级部门所汇报信息的无奈,少数地方官员虚报、瞒报的情况时有发生。中国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得政府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4、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
5、政府应当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尽快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这也等于给地方官员敲响警钟。
【热点二】“菜贵伤民、菜贱伤农”
【事件回忆】
1、今年四月,济南菜农因为无法承受菜价下跌带来的损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据调查,北京菜场里的西葫芦,从产地到销售的价格增长了近20倍,“最后一公里”成本昂贵。
3、今年9月2日,温家宝总理《求是》撰文再论抑制物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保障民生任重而道远。
【分析角度】
1、蔬菜价格涉及民生、事关稳定,它一头连着农民的口袋,另一头连着城里人的伙食。
2、农民种菜盲目性,供需不平衡导致价格波动。所以,政府给农民种菜提供必要引导,保持供需基本平衡。
3、中间物流环节成本太高,中间商恶意压低收购价和哄抬物价。
4、政府对农产品宏调缺位,对农民缺乏必要引导和补贴。现阶段,政府必须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5、应当严肃查处垄断压低收购价格、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6、增加农业技术和人才领域投入,用科技促进农民增收。
【热点三】暑期青少年落水问题
【事件回忆】
2010年6月,潮州市一名女孩在江边洗手,不料地面湿滑摔倒后不幸坠入滔滔江水中,结伴同行的三男两女见状上前营救,结果一一坠入江中,仅有一名男孩在水中挣扎多次后侥幸爬上岸。
【分析角度】
1、暑期一直是青少年落水的频发期,不管事情的最终责任由谁承担,年轻的生命都不可能再复活。
2、教育管理部门,每年暑期发文“通知”不要下水,但是并没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管理部门,不能只唱高调,应当真正加强暑期学生管理。
3、救人本来是见义勇为的行为,但却同时酿成了几个家庭的悲剧,人的生命是无价的,我们也无法用天平称出救人到底值不值,只能为已逝去的年轻而高尚的生命扼腕叹息。学校平时的德育课,除了见义勇为精神的宣扬,必须添加基本求生技能的实践培养。学生在遇到紧急事件时,应当理性施救,或向有关部门求救。
4、落水事件频发,反映出我们在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的时候,恰恰缺乏了“如何见义勇为”的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盲目施救”的代价是巨大的。
5、基层社区和派出所应增派人手,在事故多发地段巡查,必要时禁止任何人下水。
6、施救部门应当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发生事件之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防止此类惨剧的发生。
【热点四】幼儿教育小学化
【事件回忆】
甘肃省教育厅发布《甘肃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防止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幼儿园不宜教写字,不得留书写作业。
【分析角度】
1、幼儿园学小学课程是不符合教育规律、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做法,必须得到控制和规范。
2、幼儿教育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开发智力,重复教育剥夺了孩子动手能力的训练,扼杀孩子的天性。揠苗助长的做法容易导致孩子厌学,贻害终生。填鸭式教学容易使孩子变得焦虑,致使本来活蹦乱跳的孩子变得不阳光。
3、幼儿教育除了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启发之外,还承担由家庭到学校的过渡作用,一味禁止,可能使孩子缺乏必要基础学习,上小学之后跟不上。很多孩子的记忆天赋很强,幼儿阶段的背诵练习有利于进一步锻炼这种能力。
4、应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宗旨和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等。通过立法,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紧急刹车。
5、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不管水平如何,老师都要从头耐心地教起,不让没有提前学的孩子吃亏,让家长放心。
第五篇:2013政法干警面试 8
2013政法干警面试:“反浪费条例”让反对奢靡行动升级
发布时间:2013-11-01信息来源: 知满天教育网点击数:4次我要评论(0)
“反浪费条例”只不过刚刚拉开大幕,接下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中央到地方,还将有更细化,设计诸多具体领域重磅措施的出台。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反浪费条例”)。
从去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近十个月已过去,但是全国上下整治三公消费,反对奢靡浪费的力度,丝毫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松懈。就在8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截至10月24日,光120余件各地四风问题的具体案例。而今,级。
八项规定是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一项决议,它的效力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升。此外,29”显然,诸多具体领域重磅措施的出台。
反奢靡浪费的制度化,无疑再次传递出信号,它是一场长期的战役。
可以看到,尽管近10今未能根治。例如豪华办公楼问题,一是江苏徐州沛县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装修豪华,二是
再如,所以未像三公消可见,这样的制度建设,不仅要强化行政内部的约束,也要依赖外部监督力量,如加强人大预算把关,;实现信息透明和畅通举报渠道,为公众29反奢靡浪费的深入推进,涉及预举报制度等一系列的民主监督制度改革。所以,接下来各地在反奢靡浪费上,大力推动地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彻底根除奢靡浪费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