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5(细胞分子37.15)

时间:2019-05-13 02:5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5(细胞分子37.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5(细胞分子37.15)》。

第一篇: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5(细胞分子37.15)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

C.酶和核酸都是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D.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9.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D)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B.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从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D.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14.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A.植物生长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作用特点是微量高效

B.mRNA是翻译的模板,DNA是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1.一定没有戊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D)

A.线粒体B.核糖体C.质粒D.DNA水解酶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5(细胞分子37.15)姓名

1.下列水的哪种特性有利于体内的化学反应()

A.水的流动性大B.水分子极性强C.水分子的比热大D.水有润滑作用

2.同一生物体各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化合物是()

A.核酸B.蛋白质C.水D.脂肪

3.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植物根毛细胞中,细胞内的水分比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多,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水分子要进入根毛细胞需要靠()

A.胞饮作用B.细胞质流动C.渗透作用D.主动转运

4.医学上进行静脉注射,用0.9﹪NaCl的溶液或是5%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对其用途科 学的解释是()

A.为病人消毒 B.给病人提供营养

C.给病人补充水分D.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

5.下列是一些有机物和它们的水解产物的配对,除了哪一对其它都配对正确()

A.蛋白质→氨基酸B.肝糖元→CO2、H2O

C.脂肪→甘油、脂肪酸D.ATP→ADP、Pi

6.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 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A.M-N+ZB. M-N-ZC.M-Z+ND.M+Z+N

7.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糖类、脂质占细胞鲜重得比例依次是7-10﹪、1-1.5﹪和1-2﹪,热量 价依次是17.15KJ/g、17.15KJ/g、38.91KJ/g。由此可得出三者在细胞中能量代谢的结论是

A.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三者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用

8.下图表示淀粉的一段,数字对应的“—”表示单糖之间的化学键,则淀粉酶发挥作用的位置

可能是:()

A.1 处B.任何一处C.2、4、6 处D. 1、3、5 处

9.小麦体内的遗传物质水解后,可得到()

A.4种脱氧核苷酸B.2种五碳糖C.5种含氮碱基D.8种核苷酸

10.基因存在于细胞中下列那些结构中?()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⑦中心体 ⑧细胞核

A.⑧B.②③⑧C. ②③④⑧D.以上全部结构

11.某些肽分子式是CaHbO10N5,将它彻底水解后都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苯丙氨酸(C9H11O2N)、谷氨酸(C5H9O4N),则这些肽共多少种

A.40B. 60C.80D.120()

1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GCAG 核糖

①③

②④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④—腺嘌呤

13.在信使RNA分子结构中,相邻的碱基G与C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而成的()

A.3个氢键B.—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

C.—核糖—磷酸基—核糖—D.—磷酸基—核糖—磷酸基—

14.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5.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16.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17.如图表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和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约有20种,细胞内相应的转运RNA约有20种

B.b的种类有4种,每一分子的b均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C.染色体的成分A在细胞内形成时,依次经过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A、B不仅只存在染色体中,也存在其他结构中

18.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19.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某种

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

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

利用反义RNA技术(见图解),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从番茄体细胞中获得指导PG合成的信使RNA,继而以 该信使RNA为模板,人工合成反义基因并将之导入离体番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 株;新植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反义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反义RNA与细胞原有mRNA(靶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阻止靶mRNA进一步翻译形成PG,从而达到抑制果实成熟的目的。请结 合图解回答:

⑴ 反义基因像一般基因一样是一段双链的DNA分子,合成该分子的第一条链时,使用的模板 是细胞质中的信使RNA,原料是四种,所用的酶是。⑵ 开始合成的反义基因第一条链是与模板RNA连在一起的杂交双链,通过加热去除RNA,然后再以反义基因第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第二条链,这样一个完整的反义基因被合成。若要以完 整双链反义基因克隆成百上千的反义基因,所用复制方式为。

⑶ 如果指导番茄合成PG的信使RNA的碱基序列是—A—U—C—C—A—G—G—U—C—,那 么,PG反义基因的这段碱基对序列是。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5(细胞分子37.15)姓名

1.下列水的哪种特性有利于体内的化学反应(B)

A.水的流动性大B.水分子极性强C.水分子的比热大D.水有润滑作用

2.同一生物体各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化合物是(A)

A.核酸B.蛋白质C.水D.脂肪

3.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植物根毛细胞中,细胞内的水分比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多,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水分子要进入根毛细胞需要靠(C)

A.胞饮作用B.细胞质流动C.渗透作用D.主动转运

4.医学上进行静脉注射,用0.9﹪NaCl的溶液或是5%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对其用途科 学的解释是(D)

A.为病人消毒 B.给病人提供营养

C.给病人补充水分D.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

5.下列是一些有机物和它们的水解产物的配对,除了哪一对其它都配对正确(B)

A.蛋白质→氨基酸B.肝糖元→CO2、H2O

C.脂肪→甘油、脂肪酸D.ATP→ADP、Pi

6.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 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A)

A.M-N+ZB. M-N-ZC.M-Z+ND.M+Z+N

7.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糖类、脂质占细胞鲜重得比例依次是7-10﹪、1-1.5﹪和1-2﹪,热量 价依次是17.15KJ/g、17.15KJ/g、38.91KJ/g。由此可得出三者在细胞中能量代谢的结论是

A.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

C.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三者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用

8.下图表示淀粉的一段,数字对应的“—”表示单糖之间的化学键,则淀粉酶发挥作用的位置

可能是:(C)

A.1 处B.任何一处C.2、4、6 处D. 1、3、5 处

9.小麦体内的遗传物质水解后,可得到(A)

A.4种脱氧核苷酸B.2种五碳糖C.5种含氮碱基D.8种核苷酸

10.基因存在于细胞中下列那些结构中?(B)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⑦中心体 ⑧细胞核

A.⑧B.②③⑧C. ②③④⑧D.以上全部结构

11.某些肽分子式是CaHbO10N5,将它彻底水解后都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苯丙氨酸(C9H11O2N)、谷氨酸(C5H9O4N),则这些肽共多少种

A.40B. 60C.80D.120(B)

1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D)GCAGC 核糖

①③

②④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④—腺嘌呤

13.在信使RNA分子结构中,相邻的碱基G与C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而成的(C)

A.3个氢键B.—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

C.—核糖—磷酸基—核糖—D.—磷酸基—核糖—磷酸基—

14.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5.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16.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A)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17.如图表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和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a的种类约有20种,细胞内相应的转运RNA约有20种

B.b的种类有4种,每一分子的b均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C.染色体的成分A在细胞内形成时,依次经过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A、B不仅只存在染色体中,也存在其他结构中

18.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D)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19.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某种

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

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

利用反义RNA技术(见图解),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从番茄体细胞中获得指导PG合成的信使RNA,继而以 该信使RNA为模板,人工合成反义基因并将之导入离体番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 株;新植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反义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反义RNA与细胞原有mRNA(靶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阻止靶mRNA进一步翻译形成PG,从而达到抑制果实成熟的目的。请结 合图解回答:

⑴ 反义基因像一般基因一样是一段双链的DNA分子,合成该分子的第一条链时,使用的模板 是细胞质中的信使RNA,原料是四种,所用的酶是。⑵ 开始合成的反义基因第一条链是与模板RNA连在一起的杂交双链,通过加热去除RNA,然后再以反义基因第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第二条链,这样一个完整的反义基因被合成。若要以完 整双链反义基因克隆成百上千的反义基因,所用复制方式为。

⑶ 如果指导番茄合成PG的信使RNA的碱基序列是—A—U—C—C—A—G—G—U—C—,那 么,PG反义基因的这段碱基对序列是。

19. ⑴ 脱氧核苷酸;逆转录酶

⑵ 半保留复制

⑶ —T—A—G—G—T—C—C—A—G—(提示:基因是双链结构)2分

一A—T—C—C—A—G—G—T—C—

第二篇: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总结

浠水实验高中

在本学期,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收集和了解正确的高考信息,从而明确冲刺的方向。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高考信息来源就是由考试部颁发的考试说明,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复习指导材料。只有在正确理解了当年的考试说明才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并通过比较以往的高考考试说明从中发现新说明与以往的说明的不同之处,往往在新考试说明中体现出来的和以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今年高考内容的重要变革所在。因此,我们集体学习研讨了当年的考试说明。认真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具体工作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期望能从新教材的变化中找到一些命题者的思路。

(二)、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开学前,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召开了科组会议,学习学校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的工作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总结上学期的成绩与不足,制订了生物科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并就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每两周举行一次科组活动,科组活动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主题。

(三)、常规教学得到有效落实

(1)正常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继续倡导集体备课的思想,要求教师相互之间多交流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备课能从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出发,注重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综合点,并且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以统一,使集体备课更加细化。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使集体备课工作落到了实处。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各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共同探讨教学的进度,教学方法和怎么样出好训练习题。备课组整体负责制,实现了由“个体单干 ”到“联产联营”的转变,构建了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注重了学法指导,及时向学生介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增分。发挥笔记本、错题本的作用

(四)第一轮复习暴露出的问题:

我校第一轮复习预计三月中结束,通过几次大型联考的情况分析,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的试题,得分率较高,但在一轮复习中已暴露出一些问题。

(1)少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平时上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定义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如高考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核对答案、疑难习题的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性状分离、显性基因、杂合子等概念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

采用练后讲、练中讲、讲中练等方式,即由题引出知识点;练习以涵盖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型练习为主,形成知识体系;并配以一轮复习中错误率较高的练习,同时对此阶段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变式训练。主要措施:

第一.以教师为主导,以专题为重点,抓点、连线、织网,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忌简单重复。

抓点:相关内容中的关键词、原理、观念、方法等基本知识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理论间的交汇点。

连线:从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结构间的有机联系上形成纵、横向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主干。

织网:以跨节、跨章、跨学科整合应用为目的,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整个复习过程仍要以教材为主,使书本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融会贯通。第第 二.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综合训练,寻技巧、找规律、求规范,突破实验,忌题海战术。落实课堂“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 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 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 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迁移、思路)。“三不讲”——

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 过偏的问题(不符合考纲要求、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

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

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 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  给一个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  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 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专题复习课

体系构建-核心提炼-困惑呈现-方法演练习题讲评课

知识梳理-典例剖析-思考交流-归纳提炼 试卷讲评课

统计反馈-自悟交流-疑难剖析-变式拓展

第三篇: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1 前言:各位老师您好,你现在打开的是关于生物课件-高中三年级生物课件 名为《[课件]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1》的课件,该课件更新于2010-10-28 12:26:37 现在您可以免费下载课件到您的电脑里,[课件]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1课件大小为13.0 KB,今天已经被下载0次,本课件从更新以来一共已经被广大教师下载0次,欢迎您下载使用。

【课件简介】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更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②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③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并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做对比。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规律性变化。⑤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②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③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4、学科方法训练点:进一步掌握通过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而确定它们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的方法,并熟悉每一个时期的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情况。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解决办法](1)讲清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2)讲清减数分裂过程在图解上的特点及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3)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解决办法] 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DNA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再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1)染色体在精原细胞时就复制了,为什么在联会时,图上的染色体形状仍和精原细胞时一样,没有把染色单体表示出来?(2)为什么说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就减少了一半? [解决办法](1)讲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一个逐渐螺旋化变粗的过程,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有染色单体,四分体时期,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染色体有两条单体。(2)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来看,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加,却平均分到两个细胞中。从教材P103图上看,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裂完成时,每个细胞就只有4条染色体了。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四、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针对相应的重点内容做相关高考题,进一步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学生活动设计 1.回顾细胞分裂方式。2.回顾减数分裂概念,找出减数分裂的特点。3.推论联会,四分体时期染色体、DNA及染色单体的数量。4.分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5.根据课件中的图片,复述精子形成过程。6.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7.总结减数分裂各个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8.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列比较表。9.理解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多媒体教学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找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区别;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引言:(课件的第一页图片为蚜虫的有性生殖)有性生殖要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而有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必须经过减数分裂。以前学过,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哪三种?(要求学生答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前学过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现在学习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 1.减数分裂学习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找出减数分裂的特点。强调: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讲 述: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下面,我们结合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讲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2.精子的形成过程讲 述:精子在精巢中形成。(多媒体银幕显示精子形成过程的静止图像及动画图像。)在精巢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精原细胞。根据有丝分裂的特征,可知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存在一个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答出:相同。)在精原细胞时期,进行了染色体复制。此时相当于有丝分裂的哪一个时期?(要求学生答出:间期。)复制的结果,染色体由无单体变成有单体,也和有丝分裂间期一样,染色体是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不是图上画的这个样子。复制完成后,细胞开始进行第一次分裂,此时的细胞,叫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指图说明,使学生弄清楚图上谁和谁是同源染色体,还可以利用指头作比喻,如果一个手指表示一个染色体的话,两只手合在一起,则两个大拇指,两个食指等相应的手指都分别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教师指图问)图中四分体有几个?(学生应答出:两个。)强调: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共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个四分体,因此,同源染色体的数量就是四分体的数量。由此,我们可以推算,果蝇体细胞有4对8个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形成多少个四分体?(答:四个。)人呢?(答:23个。)把四分体时期和联会时比较,由于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就发生了,因此,它们所含的染色单体、DNA数目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主要是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不同,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染色体细,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染色单体,因此,没有在图上表示出来。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染色体有两个单体。(教师提问)此图中,四分体时期画了几对染色体(学生答:2对。),几条染色体?(答:4条。)几条染色单体?(答:8条。)几个DNA分子:(答:8个。)那么联会时呢?(学生答:仍是两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个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教师特别强调:不要片面看图,妄作结论,就认为是联会时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随后,各个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同源染色体好象手拉手似地排成两排,(教师指着相应的图说明)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导致四分体平分为二,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但此时着丝点并未分开,每一染色体上仍有两条染色单体。接着发生细胞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只有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了,在图上,初级精母细胞有几条染色体?(答:4条。),而次级精母细胞呢?指图中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答:2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什么?(答:同源染色体分开,),在次级精母细胞中还有没有同源染色体?(答:没有。)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两个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中央的排列位置是随机的,可以互相交换,因此,就决定了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各移向哪一极也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的染色体之间就可以自由组合。这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个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细胞,减数分裂完成。把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以及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有何变化?(学生答: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比初级精母细胞减少一半。)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大体与有丝分裂相似,但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银幕显示两个细胞,请学生仔细观察染色体,找出两细胞的染色体特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同一细胞中,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已分开了,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在此基础上,银幕显示一组细胞,请学生判断谁是有丝分裂,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答:B是有丝分裂,A、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子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精子细胞的大部分细胞质,带上重要的物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轻装上阵,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便于游动。注意强调以下三点: ⑴.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期。⑵.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⑶.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其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基本相同,但也有区别(用多媒体教学银幕显示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动画)。讲 述:请学生将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处,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答出,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着丝点的分裂,最后形成的卵细胞,它的染色体数目也比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不同点: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的叫极体,极体以后都要退化,只剩下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是形成4个精子;卵细胞形成后,不需要经过变形,而精子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两个的区别)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示减数分裂图解,即教材P104中图5-8)教师粗略介绍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DNA、染色体的一系列规律性变化,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请学生分别说出在减数分裂各个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老师根据学生提供的数目情况绘成下图: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其中,有丝分裂是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则要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那么,把这两种分裂方式相比,它们有什么异同呢?(请学生总结,可前后左右邻近的学生互相讨论,在归纳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列成下表:)问:生物的细胞经减数分裂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不会越来越少呢? 答:不会,因为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有性生殖细胞又会经过受精作用结合成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又将恢复.讲述: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请学生看教材P106图5-12,及课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在一起,因此,合子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体细胞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从同源染色体的角度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但精子带有其中的一条,卵细胞带有其中的另一条,受精后,这两条同源染色体到了一个细胞中,它们就成对存在了,所以,关于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说,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就是这个意思。(讲述时,结合图中的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使学生更直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图解(教师从成体开始边讲边多媒体银幕逐步展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从而使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也可看出,生物的各种变化无论有多复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最后,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补充,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其意义,而且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指出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义,从而既联系了上节课内容,又使本节课内容前后呼应。(穿插相关的练习)(三)板书设计减数分裂

一、概念:有性生殖的生物 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二、过程及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的变化

三、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判断时期→判断分裂方式

四、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子代获得双亲的遗传物质,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四)课后小结

第四篇: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 海南华侨中学生物教研组

本篇“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从备课组的管理层面进行剖析,希望能给后来者提供有义的帮助。

一、针对第一轮复习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

高三新学期开始,学生迎来生物学科的第一轮复习。由于高一文理分科,高二应付基础会考,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学习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比较零散,很多学生对其概念、规律、原理等理解不清,不能灵活应用,回答问题时混淆概念、乱用概念、表达不清、回答不准确、犯科学性错误,导致成绩不佳,到了高三综合学习阶段感觉更加吃力。为此备课组确定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是:

1.各位教师牢记“侨中是我家,成绩靠大家”集体主义观念,乐于奉献、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虚心学习,锐意进取,按照“教不定法,实效为先”原则,大胆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2.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教师除了应把课讲透讲细,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读题审题的能力,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高考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第一轮复习常规管理工作

1.制定备课组学期工作详细计划并落实到个人

备课组统一部署,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并将计划落实到个人。从整个复习进度而言,精细到每节知识内容所用的课时及每节技能训练目标;精心挑选命题人审题人并进行合理的搭配(原高三教师与新高三教师进行搭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2.加强听课与备课指导。

提倡个人不定时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备课组长、科组长听课20节以上,授课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谢绝;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科组长黄春桃老师本学期听课次数就达50多节。

备课要求:引导学生往“深”处想,往“熟”里练,在“活”中悟,尽量把旧知识讲出新意来,讲出规律来。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再重复,高考成绩取决于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与课后作业质量。要求教师通过知识网络架构的形式对本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合罗列,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再针对每章的典型思维方法,解题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升华。如何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引路人,教师备课可从《世纪金榜》教师用书中“教师独具”入手,以<命题热点突破>中的“要点聚集”为线索,统览全局,深入研究教材、考纲要求,使课本与复习资料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第二次再创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提高学生能力的系统训练。为避免题海战术,节省宝贵的时间,可选取重要的主干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共3页)

知识内容编辑成典型例题作为变式训练,不断改变题型或设问角度,以题变题(一题变多题),或者就例题采取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先易后难,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形成灵活多变的解题技巧和思路策略。

3.抓落实:要求灵活抓、高效抓,抓出人文关怀。重点是落实到位。

①帮助学生如何构建知识网络(指导反思)。提高学生答题规范(语言、书写)意识与时间意识。

②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人手一遍吴山老师的论文供参考)③创建宽松的气氛,改变学生作业态度(学生往往敷衍了事,或是互相抄袭,一交了事),屏弃的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培养的求实精神。要创建宽松的学习气氛必需学会与学生沟通。要求熟悉所任教班每一位同学名字与情况,晚自习时间,教师主动找同学了解情况进行谈话与沟通,优先关注少问或不问问题的同学。沟通时不宜过多地关注分数,着重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心情。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一颗心灵,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④对于加强班一些同学出现“吃不饱”现象,鼓励其自愿订购《考试报》或追加适量难度的题目进行训练。

三、提高教研为教学服务的水平

1.每周一次备课组例会,内容丰富,统一了认识,群策群力取长补短。

①试卷评卷分析会: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学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及时反思外,教师还得对学生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每次月考后进行的分析会,内容涉及到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命题教师编辑题目时的意图,各位教师对本次命题质量的评价,哪些知识在试题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针对卷面上学生反馈的信息提出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等。

②专题研讨:

根据实际情况,科组确定了“如何培养高三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两个主题活动在备课组实施。能力考查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试题必考的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生物实验题,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实验部分的知识内容是第一轮复习专门研讨的内容之一。由于实验部分将不在第二轮复习时作为专题出现,课标要求的常规实验将分散在各章节同步复习,第一轮复习着重促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一般方法,明确实验目的、设立对照实验、解决单因子、如何取材及等量处理等重要内容。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实验设计和完成实验的基本思路可作为第二轮复习实验部分重点内容。因此,第一轮复习时,学生还应结合考纲熟练掌握课本实验,做到活学活用,培养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吴山老师以“高三生物实验设计复习的初探”为题在备课组会议进行专题讲座,王秀锦老师担任了“如何培养高三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 主题课的主讲,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高三生物实验设计复习课的质量。

黄春桃科组长在多次听课调研后作了 “复习遗传学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报告;张崇飞老师以“生物坐标曲线图初探”进行交流。饶丽老师以《种群的特征》为内容进行说课交流。

2.研究成果共享与交流

①从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两个层面对历年高考题的进行研究, 把握高考复习的目标,对高考命题的走向,出题的模式进行预测。特别要看本省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对海南考生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另外,近几年高考试卷较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各地的地方文化,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高考试卷能帮助学生对新题型有初步认识,不至于在考场上措手不及。通过分析题目总结共同点,再分门别类地把题型做归纳整理,参照讲解理清每类题的思路,就能对高考考查点有较清楚的认识了解。黄春桃科组长将收集与整理的近三年的高考题供备课组成员分享。②回归课本进行研究。

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教师对考纲及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高考复习要求回归课本,并结合最新改革的新趋势,新热点,把握复习重点,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知识难点。张崇飞老师提供《实验专题》《生物坐标曲线图专题》《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简介》《“ J ”与“S”型增长的数学曲线》《必修③分析和处理数据》等课件进行交流与共享,激发了各位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3.课题研究

备课组研究课题为《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研究》,各成员围绕这课题,进

四、创建和谐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各位教师除了听课、备课组会议及平时进行交流外,每周六晚,备课组包场进行羽毛球锻炼,邀请各位成员的亲戚参加,既能增强教师的体质,又能增进教师间的友谊及家庭的和睦气氛。有时备课组组织各成员进入卡拉OK厅,一展歌喉,调整紧张的情绪。

第五篇:200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2008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

江苏省盱眙县马坝中学 孙高宏

教学目标:

1.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B)2.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B)

教学重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教学过程:

学生回顾课本相关内容,自主学习5分钟 教学内容:

一、探究活动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课件展示)

2.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三者之间的关系(课件展示)3.反射弧的5个组成部分功能特点(提问,课件展示答案)思考与讨论:

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吗? 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吗?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二、探究活动二:兴奋的传导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1.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下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及其形成原因(课件展示)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用箭头和文字表示,教师适当提示,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及时练习:(课件展示,学生回答)

1.①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②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③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④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 这样就形成了。⑤电流方向在膜外由 流向,在膜内由 流向。2.下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个强刺激,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是()

A 不会发生偏转 B 发生一次偏转 C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导(递质传导)

1.突触的结构(学生画图,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学生评价)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课件展示,学生讨论课件中的思考题)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思考与讨论: 1.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2.①突触小泡的形成与何种细胞器有关? ②神经递质可以成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 ③突触小体内完成的是何种信号的转变 ?

④ 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展示答案)3.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间隙 B 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例题1: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请据图回答:

(1)图中反射弧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依次为图中的(用序号回答)(2)图中所示包含神经突触 处,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3)图中A、C和D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填箭头旁字母)。原因是。

(4)E、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如果在E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 次偏转。

例题2.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____离子的 性发生变化,离子大量流向膜,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 段。

教师总结:略。

下载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5(细胞分子37.15)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5(细胞分子37.1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学反思

    《免疫调节》高三生物课堂教学大比武教学反思 ——“翻转课堂”初步探索 王红 12月2日,在高三一班举行了大比武课,本课初次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所谓“翻转课堂”简单......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生物备课组为了迎接2014年高考,做好高三生物备考工作,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结合上届高三生物备课组的经验教训,特制定2013至2014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的总体思路: 1、善待课本,巩固双基,降低重心、挖掘隐形关系 2、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认真对待课堂 3、讲究方法,立足实效、归纳技巧 4、重视......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函数与方程 一.考试说明: 1.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理解并掌握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

    高三生物备课组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五篇范例]

    高三生物备课组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根据“3+X”的高考要求,全面进行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突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为学生适应“3+X”高......

    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规范训练35

    课时规范训练 1.(2018·江苏盐城中学月考)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

    (精品)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6(范文)

    课时37 微生物的类群 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 1. 微生物的概念、种类 2. 细菌 基本结构: 特殊结构: 遗传物质: 细菌的繁殖: 菌落的概念: 菌落的特征: 3. 放线菌 菌丝体的结构: 放线菌......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稿(走近细胞)

    必修1 第1章走近细胞考点一、从生物圈到细胞【基础回顾】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无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单细胞生物依赖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_____________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