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李新玲 孙静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有两种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试内容为历史必修一的1到6单元。50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50分。选择题以书本为基础,以每一课的顺序为纲。主要是以学考考点为核心。每一课都有两道或两道以上的选择题。非选择题共有四道,包括中国史两道,世界史两道。包括了必修一所有的学考考点,分数的分布均衡,能充分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对高中历史学考的适应性。
这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共参加了262人,共有128人及格,及格率为48.85%高一(1)班共55人参加考试,31人及格,平均分为56.25分,及格率为56.36%.高一(2)班,49人参加考试,24人及格,平均分为60.14及格率为49%。高一(3)班54人参加考试,25人及格,平均分为56.25。及格率为46.3%.高一(4)班53人参加考试,平均分为57.75。25人及格,及格率为47.17%。高一(5)班53人参加考试,平均分为56.79,23人及格,及格率为43.40%。这次考试中,选择题的得分状况大概在30分左右,非选择题的得分状况比较低,主要体现在学生无法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或者是无法理解题意。
在学期的教学中,除了把基础知识要进一步掌握以外,还要加强做题,训练学生审题做题的能力。为学考作准备。
第二篇: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岳西县店前中学历史组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通过这次考试了解半个学期以来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搞好下半学期的教学是我们考试的目的之一。所以特地进行本次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的基本思路
根据普通高中期中考试试卷的总体思路,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考虑到我们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命题原则: 1侧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根据年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命题,难度系数把握在0.75左右3 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语言的组织能力
本次试卷分两个部分,选择题30题,扩大了基础知识考查的范围。材料题3个,难度虽然不是太大,但是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题做题思路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吸收近几年的会考试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整合,符合考试要求。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失分最多的试题,主要是选择题
仔细分析原因,可知学生对材料性选择题理解把握不是太好,不能从材料中找出有关的历史信息,也就是对材料背后的命题意图不了解,因此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和选项的内在联系。此外对一些同类事件认识模糊。
关于材料题学生丢分也比较严重,突出的问题是不理解材料题的用意,搞不清到底是为什么,而且答非所问。暴露出学生解读材料题方面无论是思维还是语言组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是高一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措施
这次考试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历史极其不重视,基础知识不牢固,只是在考前几天复习了几个小时,平时的书本上知识点没有好好的落实,只是记录的课堂的板书,对课本没有认真的读过。另外,学生审题不严密,题干中透露的答题信息不能捕捉;不能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古文和表述复杂的文段;逻辑思维判断有误;等等 因此在后一阶段的教学中,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历史的学习,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看课本,不能单凭板书记忆,那样学生的脑子中没有一节课的整体思路和概念,对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没有把握好,是很不应该出现的;
其次,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厘清重要知识点,对一些主干知识要让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练习,加强对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学习习惯; 侧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发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材料题的训练。训练做选择题的技巧:题干抓背景材料、具体知识点和题眼。把题干的知识完整化,体会出题者的意图,题支进行比较;把题干反映的小知识点放到时代背景中去判断,而不是零碎的猜测;抓住关键词句。教会学生迁移的方式:架起知识点之间的桥梁,培养逻辑思维的基本能力。多做选择题,以教会方法为主。
第三,对重要概念的解析要到位,要学生注意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全面理解。概念要讲透、理解透:从多个角度阐述、理解概念,不能马虎了事,要进一步学习概念阐述的基本方法,把握其内涵与外延,为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要做好这一点,就要坚决地反对死记硬背,要把史实符予“具有一定史学意义的记忆结构和表达方式”。
第四、培养语感和题感,很多题目有了语感就能很快地判断出正误。历史的语感从多读、多理解文章中来,新教材的文字非常美、逻辑性强、哲理性强,多阅读课文非常有好处。培养语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缩写、扩写、名词解释、发表个人见解等。
王焰明2010-11-15整理2
第三篇: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成绩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成绩分析
一、班级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内容为必修一1-3单元的知识内容,满分为100分,分为选择题32题,非选择题3题。难度水平为学考水平。
成绩方面:高一一班平均分50.3,及格率为25%;高二二班平均分56.1,及格率51.4%。
二、存在问题:
学习方法上,1、大部分学生对高中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上和课下的知识落实存在很大问题。
2、平时的默写很难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得到应用。解题能力有限,课上能够回答的问题,到卷面上体现不出来。
3、概念模糊。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先改变传统默写的方法,进行填空式练习,减轻学生压力,增强学生信心,希望能够有效的达到落实基础知识的目的。
2、及时反馈。对每一课或一单元设计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小结,采用小测验的方式,通过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强化重点知识的落实。
3、强调课上效率。历史学科很多内容需要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课上的提问,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探究。课上45分钟的吸收和理解远远比他死记硬背一些知识要有效。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养成形成自我认识历史的思维习惯。
第四篇: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共四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5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试题的难易的坡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如开卷第一个小题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鸦片的输入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从而告诫我们要远离毒品。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坡度掌握的非常适当。从难度上,试题比较适中。没有怪题、偏题。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共20个选择题,分值为40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32分左右,错误的主要是4、12、14、18小题,原因如下,第4小题学生从条约中提炼出的有效信息就很有限,所以造成学生出错;第12小题学生对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关系理解不透彻;第14,18小题学生对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不准确。
第二大题为判断题,学生识别能力不强,不会判断,从历史知识中提炼不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第30小题出错的学生也比较多,学生没有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第1是历史人物的名字出现别字,错字的比较多;第2是对“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的内在联系”掌握的不够全面,失分的学生较多;第3是对自由发挥的问题把握不住要点。
第四大题是问答题,有三个小题,第33,34题是关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过程,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在“怎样看待辛亥革命”的问题上,这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不能答出正确答案。
总体来看试卷出现的缺点是书写不工整,不规范,说明了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的程度不够。
三、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第一,从八年级的成绩来看,班与班之间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均分差距在5---10分之间,这说明了学校有的教师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第二,从八年级的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第三,学校一定要给八年级充足的课时,保证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近代史的知识,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基本知识点掌握准确无误。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加强训练,注重巩固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5、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图片,一定要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
7、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五篇:高一年级下期中历史二卷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条形码贴在制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字体工整、清楚。
材料五
1872年,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承担龙袍制作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宫内造办处有哪些特点?龙袍的昂贵说明了什么?(4分)
(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2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26题15分,27题17分 28 题18分)
26、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龙袍的制作费工费时,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的龙袍由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制作匹料„„由宫内造办处缝制为成衣,这期间共用绣工近50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者10余人,用时接近两年之久;所耗费的银两也是非皇家不可承受,以缂丝工艺或是刺绣工艺制作龙袍需要用去白银1 000多两。
——《宗凤英:一件龙袍千两白银》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下图为1890年前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它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故被当时的舆论称之为“东方雄厂”。——《汉阳铁厂——湮没的钢铁巨龙》许晓斌、段锐
(4)材料四中的汉阳铁厂的兴建是出于什么目的?如何看待“东方雄厂”这一赞誉?(5分)
(5)继昌隆缫丝厂这类性质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创造了经济史上的辉煌,说明其影响(2分)
27.梦想成就未来,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哥伦布曾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在其“航海日记”中表示,“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
(据《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方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的梦想及他为此进行的努力,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上他的努力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如此深远地影响一个城市,南通每一处似乎都能留有他的影子。上个世纪国家危难风雨飘摇之际,状元出身的张謇在南通苦心经营,致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2)张謇的梦想是什么?如何评价他的梦想?(4分)
历史学科试卷第 1 页(共4页)
材料三 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工业极端落后,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为了实现工业强国梦,新中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结果怎样?(4分)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经济总量的增长。如今中国制造已无处不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4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1978年到2000年中国城市化加快的主要因素。(4分)早在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就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4)材料四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
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5分)
28.2013年,在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提出中国城镇化问题是我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向。关注城市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有关城市化的材料并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鼓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供事,既无空虚之屋。”
材料五
——(宋)吴自牧《梦梁录》
(5)根据以上漫画,就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2分)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创立了第_一家棉纺厂;1776年,开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港的运 河,从而开通了远洋航线。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
车牵引的铁路。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
材料三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78-1984年,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
1985-1991年,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在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中有哪些新变化。(4分)
历史学科试卷第 2 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