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答 辨 词
答 辨 词
法官大人:你好!
我与谭翠香(女,1975年12月24日出生,湘潭县人)经人介绍于96年4月10日领取结婚证,我和前妻因感情不和离异,生有一小孩,男,取名周宁,现年22年,已婚。原告现年不满38周岁,也有一个20周岁的男孩,结婚时带来我家,现取名周鹏,亲生父亲姓什么不得而知,对于原告说我打牌,我只问法官大人一句天下是否我一个人小赌,被告说我爱慕虚荣,好逸恶劳,所说真是一派糊言,是对我人格的一种污辱,至于家产的问题,原告户口没有在我家,不知道夫妻共同财产是什么?至于家庭暴力,我只想说现实生活中哪能没有磨擦,在十七年的婚姻生活中,有过四、五次,最后一次在三年之前,三年后的今天提出离婚,内情是什么,我不想说,原告无情,我不能不义,现在对于我来说,只想远离人世间的恩恩怨怨,谁是谁非是有别人说法,黑的说不白,白的说不黑,夫妻间的战争没有赢家,只不过是搞得两败俱伤,人生有几个十七年。
答辨人请求:
请求法庭来我村调查了解,我觉的原告起诉状不是她本人所写的,是一个懂的法律的人所为,也愿他能来我村一起调查,不要只听原告的一面之词,不要给法律抹黑,我到现在也没有想过要离婚,也许是我的一厢情愿,一切看一次开庭的结果,如愿原告一定要离婚,而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将向法庭提出诉状,一切后果原告自已承担。
答辨人:周瑞平
2013年4月24日
第二篇:毕业答辨:
中 国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直 属 院 系
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条例
一、答辩资格审核
1.学习年限届满并且未提出延期学习申请
2.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学分(包括总学分和学位课学分)3.完成各项必修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 4.学位论文评阅完成,评阅意见均为同意答辩 5.科研成果达到所学学科专业的要求
二、集中答辩时间
每年的5月和12月
三、工作组织
1.研究生毕业答辩前,须将论文评阅人名单报送院系办公室 2.院系办公室负责对论文评阅人资格进行基本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送审
3.论文评阅意见返回学院(系)后,由学院(系)汇总论文评阅意见,同时将答辩时间、地点、论文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组成等填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直属院系研究生毕业答辩资格审核》并盖章,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表决票》一并报院系直属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4.院系直属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对《研究生毕业答辩资格审核》和《答辩表决票》进行复审
四、答辩程序
1.答辩秘书宣读《研究生毕业答辩资格审核》,介绍本次论文答辩会委员会组成及答辩委员会主席 2.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
3.研究生报告学位论文(硕士论文30分钟,博士论文45分钟)4.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到会人员提问,答辩人回答问题 5.答辩人答辩结束,答辩人导师可就学位论文及答辩中提出的 问题做出补充说明
6.答辩会休会,答辩委员会成员开会
(1)答辩委员会结合论文评阅人对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达到的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评议答辩人的学位论文是否达到所申请学位要求的学术水平
(2)投票表决。获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2/3以上(含2/3)票数同意,方可做出建议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决议(3)讨论并通过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决议
(4)答辩委员会成员填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论文答辩情况和学位授予决议书》
7.答辩会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决议,答辩人致辞,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会议结束
五、相关规定
1.论文评阅
(1)学位论文评阅人由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审核确定
(2)硕士学位论文须聘请3-5位同行专家评阅,其中至少1-2位为外单位的同行专家。评阅人应具有副教授(或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以上职务
(3)博士学位论文须聘请5-7位同行专家评阅,其中至少2-3位为外单位的同行专家。评阅人应具有教授(或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职务
(4)答辩人导师不能作为评阅人
(5)评阅人须对学位论文写出详细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6)学位论文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评阅书》应由各院系专人负责寄送,评阅意见及有关材料应密封传递,交院系办公室汇总 2. 论文答辩
(1)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由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审核批准(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正、副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组成,其中至少1-2位为外单位同行专家
(3)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组成,其中至少2-3位应为外单位同行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博士生导师不少于2/3,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博士生导师担任
(4)答辩人导师可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且在评议阶段应回避
(5)学位论文的评阅人一般应参加论文答辩委员会(6)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得委托他人或以通讯方式投票
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表决票》由各院系(实验室)或院系直属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盖章方有效
第三篇:一辨陈词
尊敬的评委,主席,在场观众大家好!我方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当今社会,风云变换。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地区要立足,一个企业要壮大,关键在于人才的发掘。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因此,人才多种多样,渗透于各行各业;所以发掘人才也必须从一个全面的教的来落实。绝非以对方辩友所讲的逻辑与方法来进行的。对方认为“发掘人才需要考试”,而需要一词在这里的权威解释是“必须有”,其本质就是“有之不必然。无之比不然”。而考试与发掘人才中间没有绝对的关联,考试只是发掘人才的一中途径,不需要考试也可以发掘出人才。可见对方辩友显然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从理论层面来分析。首先从考试的特征上看,考试模式时间短、片面、暂时、而且具有表面性强的缺憾。而发掘人才是一个长期、动态、全面的过程。因此,用考试这种静态短期的过程来反映人才的发掘这一长期、动态的过程是不科学的。在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违背了发掘人才的定则。其次从人才的特征上看,人才需要德才兼备,然而考试的片面性和应试性的特点,使得应试这不得不机械的应付考试,走着背离人才发展的道路。从现实上讲,社会需要各种人才,而考试的单一标准化,造成了“一刀切”的现象,是的大量有特长的人才和特殊人才严重流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对于那些能够被考试发掘出来的人,通过其他途径也能够将他们发掘出来。例如现在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考试能够使他们脱颖而出的同时保送,推荐等途径同样能够将人才发掘出来。古时在科举之余,古人更多的是通过走访实践来考验和发掘人才,从而实现的人才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考试在人的道德层面上却显得是如此的无力与无奈。马家爵案、清华学生给动物园灰熊喂食浓硫酸案,这一个个鲜活而让人痛心疾首的实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考试在选拔人才时在道德层面的缺失吗?
我方坚持认为考试与发掘人才中间没有绝对的关联,考试只是发掘人才的一中途径,不需要考试也可以发掘出人才。是根据人才的本质特征来发掘人才,是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要,更是顺应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时代潮流。最后,我方重申:“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谢谢!
第四篇:四辨陈词
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对方辩友在这里为广大观众奉献了精彩的辩词,展示了团队合作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对方四辩在最后关头还不忘奉献几个问题,虽然我方早已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为了答谢对方辩友对奉献精神的厚爱,我愿意就对方辩友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奉献我方观点。
23…
…
对方辩友之所以有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他不仅误解了奉献精神的含义和作用,而且也误解了奉献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奉献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也不是一种消极保守的思想和行为,奉献精神是积极的。奉献精神能营造和谐的环境,打造高度团结的团队。
奉献精神之所以比创新精神更重要,是因为奉献精神不仅是奉献行为的原动力和方向盘,而且是创新的原动力和导航器。奉献精神不仅通过奉献行为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通过规范、推动、促进创新活动从而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奉献精神不仅可以促使创新精神转化为创新行为,进而创造出有益的东西,而且它可以借助奉献行为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有利于创新的和谐环境。因为奉献精神能够使一个群体、一个组织、一个系统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和统合力。
诚然,创新在地税事业发展进程中能起到助推作用,但由于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复杂多变性、艰巨性,如果奉献精神不足,创新精神就可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创新活动就会迷失方向,创新的成果就难以推广。一句话,在创新之前、之中、之后都需要都奉献精神。一个奉献精神不足的人,他能够而且乐意为人民创新吗?君不见,一些人才华横溢,却碌碌无为,甚至做出不齿于人类的恶行。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缺乏奉献精神导向和约束的创新将给税收事业带来严重的危害。
回首往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地税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奉献精神为主旋律的奋斗史。奉献精神是地税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14年来,我省广大地税工作者以刘衍新为榜样,发扬奉献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勤征细管、忘我奉献,使地税收入从组建之初的43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239亿元,收入增长每年都在15%以上。
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和党的嘱托的地税人有一个崇高的信念:人因为奉献而使理想变得崇高;人因为奉献而目标远大;人因为奉献而信念坚定;人因为奉献而力量倍增。人因为奉献而创意迭出。当一个人无条件地把自己的爱、生命和精力都奉献给他所追求的事业,奉献给他所服务的对象时,世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让我们用辛勤奉献去为国增收,为民争利!用真诚奉献去提升我们的能力,放飞我们的理想!用努力奉献去推动创新!用协同奉献去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用无私奉献去谱写地税事业明天的辉煌!
谢谢!
第五篇:竟聘演讲及答辨准备
校长竟聘演讲
我认为总校校长的职责具有双重性,一是抓教育教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二是抓学校的全面管理,创建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把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师的共识和行为。
我将在重点在如下方面开展工作:
教学:树立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切实为教师、学生减负。
教育:树立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序列化主题教育为主线,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能力,而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关键要素是人,我将从提高人、留住人二个方面入手。
(1)提高人。加强培训,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我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开办研究生课程班。实施“名师”战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及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教科研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2)留住人。以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建立平等双向沟通机制,为教师的烦恼建立“输通管道”;用人所长,为广大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满足广大教师自我尊重和自我成就的需要。
管理:()提高执行力,扎扎实实落实好现有规章制度,注重过程化管理,做到依制管理,依制奖励。
(3)构建人性化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贤者居其位,能者在其职”的选拔、用人机制,建立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宽带薪酬”和奖励体系,为实现待遇留人提供制度保障。
(4)本着“软着陆”的原则,用至年的时间,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和办学效益。
(5)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工会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保障、沟通、监督作用。团结协作,建设一个和谐、坚强的领导班子,共谋学校发展大业。
特色办学的几点思考:
1、形成生源的良性循环。小学阶段,重点加强基本技能的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为初中输送合格人材;初中加大对中等生的培养力度,向高中输送良好生源;进一步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力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初中优秀毕业生报考我校高中。
2、加快我校特色办学进度,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实验班,进行双语教学实验,研讨聘请外教的可行性,并利用这一资源对全体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二是成立“后进生”、“中等生”“优秀生”培养模式科研小组,进一步提升我校对“三级”学生的“加工”能力,逐步形成特色,为我校的“服务矿山、服务社会”、“服务增效”奠定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3、积极探索我校教育市场化的路子。树立忧患意识,及早为妥善安排富余人员作准备,确保学校的稳定发展;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完善各种基础服务设施,加大宣传的力度与广度,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物质和社会舆论基础。
积极向金结厂、三建总、勘探队、迁钢、迁焦、马矿等六个单位筹集办学经费;树立“服务增效”的意识。通过为社会提供广泛服务,达到增收的目的,为实现待遇留人提供资金保障。
(6)力争解决归属问题。我们归属北京面临如下问题:没有法理依据。办学经费问题。地方户口与北京户口并存,管理难度大。但若归地方也面临着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将积极关注南京梅山铁矿学校的归属进程与模式,创新我校的归属新模式,比如有限范围内的改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力争达成一个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司、学校四方共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