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

时间:2019-05-13 02:4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

第一篇: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会 武汉大学承办

附件1

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

2012.0

2本次课程设计作业交流与评优围绕“人文规划,创意转型”这一年会主题展开,要求参赛者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解析年会主题的内涵,以全面、系统的专业素质进行城市设计。

⒈ 设计主题:自拟

本次城市设计要求设计者围绕“人文规划,创意转型”的大会主题,自定规划基地及设计主题,构建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

⒉成果要求

①用地规模:20~40公顷;

②设计要求:紧扣主题、立意明确、构思巧妙、表达规范,鼓励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与方法; ③表现形式:形式与方法自定,每份参评作品提交四张装裱好的A1图纸(84.1×59.4cm),一张KT板装裱一张图纸(不留边),以及相应电子文件(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并提交一份纸质A4版式(29.7×21cm)的《教学大纲》及相应电子文件(*.doc 格式)。

⒊参评要求

①参与者应为我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高年级(非毕业班)在校本科生,每份参评方案的设计者以不超过2人为宜;

②参评作品必须为参评学生所在学校本学年的一份正式规划设计的课程作业;

③参评作品中不得包含任何透露参评者及其所在学校的内容和提示;

③各学校根据各自的例行教学选出自己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设计教学课程,以《教学大纲》领衔作为评选的主要内容,并带上由该《教学大纲》指导下作业参加评选,每个学校报送的参评作品不得超过3份,并附遴选评价及排序;

④专指委指定大会主题,不指定评选作业的题目;各学校可根据今年大会的主题,组织确定《教学大纲》及相关作业。

⒋寄送要求

①寄送截止时间为2012年7月10日,时间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②每个参评单位在提交纸质图纸时,必须同时提交符合前面要求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二份; ③每件参评作品必须附带一个单独密封的身份识别信封,内容为:作品名称、完成日期、院校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等(注:请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一旦提交,将不再更改)。

5.评选与奖励

①由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正式的评选规则。学生作业评选小组将由专指委特邀优秀的规划师、有经验的教学一线教师、规划主管部门领导和专指委部分委员共同组成。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②学生作业评选小组将在专指委年会之前完成评审工作,并在专指委年会上报告评审结果。专指委进行集体无记名投票,确认后正式对外宣布最终评选结果;

③专指委评选的优秀作业将根据学校的申请,到各申请院校巡展。

第二篇:2012年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选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会 武汉大学承办

附件

2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选

2012.02.为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将工程技术知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本科生的文字表达水平,进一步规范调查报告的写作,2012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继续面向所有设置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组织“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的交流及评优活动。活动按参与院校和参与内容分A、B 两个单元,具体要求如下。

A 单元: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评优

⒈内容要求

可围绕城乡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各相关方面进行,用调查研究的种种方法,如访谈、问卷、案例分析等形式,发现问题,并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地提供解决问题的研究报告。

⒉成果要求

①图文并茂,体例规范,体现调查方法的运用;

②报告内容真实可信,观点明确,必须由调查者亲自参与完成,并从未在公开出版物发表过; ③正文文字限定在6000字以内(不包括图表、引注),并要求在正文开始前,提供300字以内的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④参评报告为纸质A4版式(29.7×21cm),页面设置与版面设计风格自定。首页格式只允许出现调研报告题目,不另作封面。参评报告提交相应电子文件,文字Word格式(*.doc格式),插图JPG格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

⒊参评要求

①参与者应为我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高年级(非毕业班)在校本科生,考虑专业的合作性特点,每份参评报告允许4人以下(含4人)合作完成,但每位学生只能署名参加一份参评报告的提交工作;

②参评报告必须为参评学生所在学校本学年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教学的一份课程作业;

③评作品中不得包含任何透露参评者及其所在学校的内容和提示;

④每个学校报送的参评作品不得超过5份;

⑤参评报告必须附有加盖公章的正式函件同时寄送至本次评优活动的组织单位(地址见年会通告),恕不接受个人名义的参评作品。

⒋寄送要求

①寄送截止时间为2012年7月10日,时间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②每个参评单位在提交纸质文本(报告)时必须同时提交符合前面要求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二份; ③每件参评作品必须附带一个单独密封的身份识别信封,内容为:作品名称、完成日期、院校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等(注:请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一旦提交,将不再更改)。⒌评选与奖励

由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B 单元:城市规划专业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竞赛

⒈竞赛主题

交通改善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及人们的就业和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改善城市交通出行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用于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水平和提升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营能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规模的建设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城市中的交通出行问题。道路越建越宽,交通越来越堵,人们在城市中的交通出行越来越困难,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也未得到真正发挥。可见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应仅仅局限于交通设施的建设和供给,应更多地关注人在城市中的可移动能力,即通常说的“城市机动性”,并结合需求管理等“软件”来改善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转。国内外经验也表明,城市交通出行条件的改善不仅需要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部门的交通政策,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改善交通出行。通过创新,有时投入很少的成本也能够显著改善人们的交通出行条件。

⒉竞赛目标

本次竞赛的目的是发掘在社会组织、社区、企事业单位及普通民众之中已经存在着的许多“软性”(组织管理)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促进这些有效的方法能够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有效地减少城市交通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同时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交通出行条件。

⒊参与对象

本次竞赛主要是针对已通过全国城市规划专业评估的规划院校而增设的竞赛项目,特邀2012年前通过评估的院校参加,各校最多可提交4 份参赛提案。同时,本竞赛也向其他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开放,未通过专业评估院校提交的参赛提案不超过2 份/校。基于本次竞赛旨在归纳总结已经付诸实践的具有创新性的项目和措施,各高等院校应联合项目(或措施)的发起人(或组织者),组成联合体,共同准备参赛提案。

⒋评选标准

参赛项目必须从当地城市的实际出发,发掘适合当地情况的、已经实施的、且具有创新性的项目,并可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参赛提案应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之一:

——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各种群体的需要,特别是中低收入或特殊人群的机动性问题(如针对行动不便人群的交通服务);

——从交通出行的角度出发,如何使出行更舒适便捷(如多模式交通,信息系统整合);

——从交通需求的角度出发,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交通需求(如城市边缘地区灵活的交通服务);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如何更好地支持步行、自行车以及小汽车更高效使用方式(如单位同事的拼车,改善自行车的行车环境,改善居住区和城市中心的步行环境)。

尤其欢迎提交跨越不同专业和视角的项目。

⒌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可操作性:方案必须是已经付诸实施的方案,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却能取得比较广泛的效果(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不在候选范围);

②创新性:方案须提出在当地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新的解决方法;

③可持续性:方案须满足机动性的一个具体要求,并可以持续下去;

④适应性:方案须通俗易懂,经济性较好,易于普通市民理解,并同时适用于其它城市的发展需求。

⒍竞赛规则与时间安排

①每个参赛小组需提交一份中文的完整成果以及英文摘要,篇幅不超过4 页A4 纸,表达形式不限。并提交相应电子文件,文字Word 格式(*.doc 格式),插图JPG 格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

②参赛材料须于2012 年7 月10 日前提交,时间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③每件参评作品必须附带一个单独密封的身份识别信封,内容为:作品名称、完成日期、院校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等(注:请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一旦提交,将不再更改);

④最终的评选结果将于专指委会议期间公布。

⒎评选与奖励

由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第三篇:城市设计作业要求

2014春

建筑学C101 [作业一]

内 容:

1.前期报告:前两周(1)什么是城市设计、目标、对象、表达形式等。[了解和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及一般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

(2)城市设计的成功案例研究至少两个,要求有分析及总结。

2.中期报告:第六周(1)针对所选对象的直接分析及间接的理论资料的引用

(2)构思过程的所有图解及思考

(3)初步方案完整表现[成果要求含dwg文件]

3.最终报告: 第十周(1)方案构思的关键性思路表达

(2)全套文件汇总的汇报稿

(3)作业要求提交的全套图纸

要 求:

1.以上过程文件可用doc、pdf、ppt格式,两张光盘提交[正版及备份]

2.图文并茂,适量的文字,尽量多用分析图阐释、图解问题。

3.所有成果色彩应简单明了,避免抄袭、重表现轻内容。

4.提交电子文件以及图面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不正确者影响成绩。成 绩:过程成果占期末成绩20%。

城市设计作业要求

第四篇:城市规划作业

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以徐州市为例

摘 要:徐州是拥有大量优质煤矿的城市,其近代工业的兴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煤矿的发现与采掘。但随着煤矿的持续开采,徐州经济有了蓬勃的发展外,煤矿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可避免。文章就如何使徐州从资源型城市转为可持续发展城市提出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徐州煤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概述

资源型城市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 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根据开采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煤矿城市、锡矿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等多种类型。徐州市矿产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开采量大,居全省之首。矿石产量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居全省之首。开采的矿种较多,非金属矿产数量比重大。共开采矿种20种,非金属矿产数量最多,占95%以上。大型矿山产值超过了中型和小型矿山。大型矿山产值22.5亿元,占总产值的56.82%;中型矿山产值10.3亿元,占总产值的26.01%;小型矿山产值6.8亿元,占总产值的17.17%。大型矿山产值超过了中型和小型矿山。大型矿山产值22.5亿元,占总产值的56.82%;中型矿山产值10.3亿元,占总产值的26.01%;小型矿山产值6.8亿元,占总产值的17.17%。

公益地质和灾害地质勘查工作开展的不够和矿产勘查投入不足;矿业结构不合理;矿山企业经济形式单一;多数矿山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矿山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矿山企业设备陈旧,粗放开采,优质劣用;矿业科研开发和创新力度仍显不足(不够);煤炭洁净利用技术仍没有突破等;村庄压煤问题极为严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宏观管理和调控常常依据不足和力度不够;督察力度和监察手段等有待加强和提高;部分管理职能和管理政策还不到位;对矿业权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和完善程度仍显不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制度化及信息化和服务社会化等有待提高和完善。3 转变产业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徐州煤矿现在正处于中年期, 为了不让徐州重蹈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覆辙, 我们要未雨绸缪, 现在开始转型还为时不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必须以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起点, 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为途径,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

3.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由资源城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工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主导, 发展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优胜所在, 大力发展工业也是实现更加全面的富足的小康社会的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包括煤电产业、机械电子产业、化工医药产业、纺织产业、建材冶金产业、轻工食品产业。除煤炭、电力和化工三大产业外, 其余产业皆是徐州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支柱产业,通过进一步做大做强,构筑起徐州市产业群体新优势。

3.2 优势再造, 变废为宝

(1)发挥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在开采原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炭加工业,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再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是将淮南由目前单一的资源开采型城市向原煤、电力、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资源加工型城市转变的有效途径, 在国外, 日本就是依靠资源加工提升附加值的成功典范。

(2)优质优用。徐州煤矿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如果不能作到优质优用, 那不仅是没有使资源发挥它的自生价值,也是对国家财富的一种浪费, 徐州煤矿的品质非常优良, 取样统计鉴定, 储量的95%以上是煤化工和炼焦用煤原料, 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占相当比重的优质煤用做动力煤被直接燃烧, 既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周遍环境增加负担,又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要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 提高煤炭资源价值。

(3)发掘伴生矿藏资源的价值。徐州煤矿除品质优良外, 还伴生有丰富的伴生矿藏资源高岭土和煤层气, 高岭土是建筑行业的原料, 煤层气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 倘若直接排放又会污染大气, 然而它却是优质的清洁能源, 应该将其变废为宝, 利用起来, 大力发展瓦斯气民用、瓦斯气发电。

(4)化害为利, 为我所用。煤矸石堆积在矿区, 不仅占用土地, 破坏矿区的风景, 且其在烈日曝晒和风化作用下会释放大量的 SO2、NOX、CO 及扬尘气溶胶, 重金属元素随降水溶解污染土壤和地表水体, 然而煤矸石和粉煤灰都可作为水泥和制。

3.3 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1)依托文化底蕴, 大力发展旅游业。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自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徐州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从而有着丰富的汉代文化,被称为汉朝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旅游界有了一句话:“明清看北京,秦汉看西安,两汉源头看徐州。”同时徐州位于四省交通要地,以及又是淮海战役主战场,可谓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2)依托科技谋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徐州已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不少大中专院校,但政府还是应该加大徐州大中专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数量, 这样不仅可以为徐州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还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可带动当地的饮食服务业和商业, 进而提供不少就业岗位, 为下岗工人提供就业门路。

3.4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

煤炭行业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煤炭型城市资金的积累慢, 自我发展和改造的能力差,单纯靠自身力量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非常困难。因此政府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资金、政策上的支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本措施能够对矿业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4结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徐州市的历史和现状出发, “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实现徐州市经济的成功转型, 降低煤炭产业体系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的份额, 并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程, 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诚合作, 且各行业间必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 切不可操之过急, 毕其功于一役, 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接受程度,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把徐州建设成为苏北城市群中综合实力最强、辐射影响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徐州市矿产资源总规划(2001-2010)[OL],徐州国土资源局,2011.http:///kczygl/kcgh/201110/t20111021_1006515.htm

[2]王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 [J],2003

[3]崔德文: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 实现可持续发展 [J],2003

第五篇:城市规划作业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姓名: 学号: 专业:

成绩: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摘要:该文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提出“自然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改善和提高居民户外生活质量。

关键词:户外环境景观价值 “自然生态”; “以人为本”

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提高,对现代建筑的要求有了新的提高。作为一个现代的智慧之城的建设更为重要,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居住的环境景观目标已不仅是树木花草,更需要文化,要突出包括民族地域文化在内的文化内涵,及在此影响下形成的居住区空间格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依然要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外环境的质量。

开发商为牟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建设的仅满足日照间距的千楼一面的住宅区,单一的面孔、呆板的空间,使得居住区空间形态走向一个极端。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活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水资源匮乏等;并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

居住区环境的脆弱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居住区环境的审美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优秀的城市住宅外部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社会效益、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通过居住区外景观环境的形象塑造,住户拥有了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

二、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景观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景观作为“人”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场所精神。

从人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分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住户不仅满足于视觉的享受,还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休憩、交流、活动。场所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载体,而社区是由时间、空间、设施及其活动内容等要素构成的特定行为场所,并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场所的意义是比单纯的物质空间特征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空间的灵魂。在社区户外空间中,每一个空间都应当具有适合于公共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和多义性。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

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场所是认识自我的地方,是熟悉的和安全的,当大量的人有着同样的感觉并受它的驱使有了被联系在一起的感觉时,它就是一个集合的场所。不同年龄的住户在各自适合的场所休闲,丰富了小区的生活情趣,提高了小区的生命活力。这样户外环境景观的价值才充分体现出来。

三、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探讨

居住区外部环境基本上是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形成这些外部环境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合理的建筑群体组合不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尺度,同时也是取得优质景观价值的前提。

户外环境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以植物配置与植物布局为主要内容,硬质景观包括地坪、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设施。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首先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由于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而非设计者或决策者的喜好,因此,设计时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创造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既要有 “以人为本”的思想,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1.在营造景观的物质功能方面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自然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荀子提出“取物有节”的思想,张载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实物均由气所构成,气之本性即人之本性,天地人物具有共同本性,彼此应当是共同发展。

首先,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通过道路、结点空间的合理布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多样统一,考虑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创作要素,创造出一个丰富、有机、完整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设计住宅单体之外的剩余空间。这样住户就能清晰地认知户外空间,同时户外环境景观对于住户也构成了识别性与归属感。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抚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自然生态包括生态制约要素,即地域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支持要素,应充分利用各种地形环境,创造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构筑一个别致、特色的景观和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应注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剔除负面的要素,引进正面的景观要素,提高和加强某个区域的景观特征。在中国清代,这项艺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私家花园中人们就能欣赏到高山、湖滨、竹林、瀑布等美景。而且设计者利用技巧使各视点的过渡也显的相得益彰。

其次,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简单等于局部之和,而是成为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联合共生。在过去居住区结构清晰的树形结构模式之内,人工环境彼此没有联系,与自然环境也没有关系。在居住 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进行修正,采用以传统户外环境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网络模式,形成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邻里间交往。

2.在强调景观物质功能的同时应注重户外环境景观的场所精神,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情趣的居住氛围,“以人为本”。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内容在空间的形式、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

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户外环境景观中应体现: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处处有“人”—住户的参与,充满活力、生机。

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一般分为个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或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两类。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才会发生,而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能够适宜地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适宜的空间环境,即场所,除了形式、比例、尺度等设计因素外,首先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层次的构筑。如在半私密空间中幼儿和儿童游戏活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在半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邻里交往、散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交往、购物、散步、休闲活动等。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其位置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不应成为停车场地或无人问津之地。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但也不能偏僻,以至于只服务少数居民;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远离车行道。其次,“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性问题。应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剔除,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如对小区汽车噪声和尾气的隔绝,以及汽车对小区住户日常出入的干扰的避免,可以通过人车分行,在车行道两旁种植绿化带;也可以将小区汽车直接停放在小区周边,使其不进入小区内部,实行小区内部步行化,辅助以自行车交通等措施解决。

四、结语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发展的领域,随着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三部分的融合是建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使设计目标更加科学化。同时应积极倡导居民参与设计规划,这将有助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更合理,从而促进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载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规划作业

    城市,城市化,城市文化 摘要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形成城市,城市不断的发展过程成为城市化,城市的文化影响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城市形象。关键字城市城市化城市文化理......

    城市规划专业[范文模版]

    城市规划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有:建筑设计概论与初步、城市详细规划、区域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信息系统原理、城市规划行......

    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必要性论文(推荐5篇)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城市设计对城市规划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城市设计要根据城市的现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城市......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摘要: 本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我国当前的政策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中小城市建立规捌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方法及实现......

    城市规划作业2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绿地调研报告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坐落于昆明呈贡新城大学园区东南部,东倚龙潭山,南扣云南民族大学,西临高校教工住宅区,北接云南师范大学,。整体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找一座自己熟悉的城市,结合它的发展历程及目前正在进行的规划建设,发现这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并用图文图文形式表达出来。提交截止日:2009年4月30日......

    城市规划作业1

    “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描述的就是我的家乡——马鞍山。马鞍山市是扬子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水陆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虽然马鞍山的面积不大,但是它却是中部地区唯......

    现代城市设计史课程论文

    形态完整 ----------城市设计的意义 摘要 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