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规划作业
城市,城市化,城市文化
摘要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形成城市,城市不断的发展过程成为城市化,城市的文化影响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城市形象。
关键字城市城市化城市文化理解与发展
一. 城市
1.城市的定义
城市的一般定义是城市是指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2.我对城市的理解
城市应该是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地,在哪里,人们不用种田,但也需要劳动;在哪里,人们主要从事工商业;在哪里,人们的素质很高;在哪里,人们的行为更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城市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它从产生之初就一直在不停的发展,里面的人口不断增多,面积不断扩大,它与农村的分界线一直很难划清。
3.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主要经过五个是时期: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封
建社会时期,包括前、中、后三个时期;近现代时期。在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农业经济。随着农业的出现,永久性的村落也开始出现;慢慢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然后踏入仰韶文化时代,最后进入龙山文化时期,生产力有进一步的发展,氏族社会走向解体,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趋激烈,这时出现了城市的萌芽——城堡。在封建社会前期,中国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解体,至战国时代后期,封建制度最后得以确立。这一时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在封建社会中期,西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城市的分布也以北方为主。东汉末期,北方军阀混战,黄淮流域遭到极大破坏。其后虽有魏晋时的短暂统一,但不久北方地区接连受到边远地区游牧部落的侵占,经济又遭到极大破坏。与此相反,江南地区自孙吴以后,经济逐渐发展,至唐后期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重心。在封建社会后期,从元开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就再也未分裂过。元、明、清三代的统一局势,造就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最为雄伟、辉煌的都城——北京。但是,从总体看,随着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未能在宋代的基础上取得全面突破,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倒退。在近现代时期,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下,城市化进程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是十分缓慢的。现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以此速度继续发展极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赶超某些发达国家。
二. 城市化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我对城市化的理解
城市化有两个特征:第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即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第二,一定地域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以及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总的来说,城市化不仅指人口规模及地域面积的增大,还要有相同的城市的内部设施及功能的增加与之配套。
3.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我国现在大部分城市地区都处于城市化与郊区城市化阶段。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政府开始对房地产行业的进行调控,这对建筑业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镇城区改扩建项目的上马,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大面积开工,建筑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
三.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
2.我对城市文化的理解
文化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而城市文化则主要包括人在城市之中的衣,食,住,行等内容。而且城市文化也有两面性,但是总的来说领先于乡村文化。
3城市文化的发展
我国人民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辉煌的城市文化也是由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在祖国大地上共同创造的。我国的城市文化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它的生长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受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的坎坷命运。尽管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刀光剑影、朝代更替、外患侵略等。致使城市文化遭受到局部冲击、破坏、毁灭的命运、尽管命运多舛、但并没有摧毁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全部文化成就。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风景名胜、传统园林、名府名宅、文化遗址和文物古迹,以及革命和纪念性场所,别具一格的城市形态特征和山水景观。显示出我国城市文化依然厚重和丰富多彩,造就着未曾中断的文化传统和独树一帜的文化形象色彩和声誉。现在但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强势冲击和急功近利,以及房地产开发谋求高额回报的驱使,加上外来文化的大量引袭,一些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旧城区、风景地区等,面临着经济发展狂潮的威胁和非理性对待的境遇。
第二篇:城市规划作业
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以徐州市为例
摘 要:徐州是拥有大量优质煤矿的城市,其近代工业的兴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煤矿的发现与采掘。但随着煤矿的持续开采,徐州经济有了蓬勃的发展外,煤矿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可避免。文章就如何使徐州从资源型城市转为可持续发展城市提出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徐州煤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概述
资源型城市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 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根据开采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煤矿城市、锡矿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等多种类型。徐州市矿产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开采量大,居全省之首。矿石产量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居全省之首。开采的矿种较多,非金属矿产数量比重大。共开采矿种20种,非金属矿产数量最多,占95%以上。大型矿山产值超过了中型和小型矿山。大型矿山产值22.5亿元,占总产值的56.82%;中型矿山产值10.3亿元,占总产值的26.01%;小型矿山产值6.8亿元,占总产值的17.17%。大型矿山产值超过了中型和小型矿山。大型矿山产值22.5亿元,占总产值的56.82%;中型矿山产值10.3亿元,占总产值的26.01%;小型矿山产值6.8亿元,占总产值的17.17%。
公益地质和灾害地质勘查工作开展的不够和矿产勘查投入不足;矿业结构不合理;矿山企业经济形式单一;多数矿山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矿山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矿山企业设备陈旧,粗放开采,优质劣用;矿业科研开发和创新力度仍显不足(不够);煤炭洁净利用技术仍没有突破等;村庄压煤问题极为严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宏观管理和调控常常依据不足和力度不够;督察力度和监察手段等有待加强和提高;部分管理职能和管理政策还不到位;对矿业权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和完善程度仍显不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制度化及信息化和服务社会化等有待提高和完善。3 转变产业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徐州煤矿现在正处于中年期, 为了不让徐州重蹈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覆辙, 我们要未雨绸缪, 现在开始转型还为时不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必须以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起点, 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为途径,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
3.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由资源城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工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主导, 发展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优胜所在, 大力发展工业也是实现更加全面的富足的小康社会的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包括煤电产业、机械电子产业、化工医药产业、纺织产业、建材冶金产业、轻工食品产业。除煤炭、电力和化工三大产业外, 其余产业皆是徐州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支柱产业,通过进一步做大做强,构筑起徐州市产业群体新优势。
3.2 优势再造, 变废为宝
(1)发挥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在开采原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炭加工业,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再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是将淮南由目前单一的资源开采型城市向原煤、电力、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资源加工型城市转变的有效途径, 在国外, 日本就是依靠资源加工提升附加值的成功典范。
(2)优质优用。徐州煤矿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如果不能作到优质优用, 那不仅是没有使资源发挥它的自生价值,也是对国家财富的一种浪费, 徐州煤矿的品质非常优良, 取样统计鉴定, 储量的95%以上是煤化工和炼焦用煤原料, 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占相当比重的优质煤用做动力煤被直接燃烧, 既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周遍环境增加负担,又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要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 提高煤炭资源价值。
(3)发掘伴生矿藏资源的价值。徐州煤矿除品质优良外, 还伴生有丰富的伴生矿藏资源高岭土和煤层气, 高岭土是建筑行业的原料, 煤层气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 倘若直接排放又会污染大气, 然而它却是优质的清洁能源, 应该将其变废为宝, 利用起来, 大力发展瓦斯气民用、瓦斯气发电。
(4)化害为利, 为我所用。煤矸石堆积在矿区, 不仅占用土地, 破坏矿区的风景, 且其在烈日曝晒和风化作用下会释放大量的 SO2、NOX、CO 及扬尘气溶胶, 重金属元素随降水溶解污染土壤和地表水体, 然而煤矸石和粉煤灰都可作为水泥和制。
3.3 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1)依托文化底蕴, 大力发展旅游业。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自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徐州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从而有着丰富的汉代文化,被称为汉朝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旅游界有了一句话:“明清看北京,秦汉看西安,两汉源头看徐州。”同时徐州位于四省交通要地,以及又是淮海战役主战场,可谓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2)依托科技谋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徐州已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不少大中专院校,但政府还是应该加大徐州大中专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数量, 这样不仅可以为徐州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还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可带动当地的饮食服务业和商业, 进而提供不少就业岗位, 为下岗工人提供就业门路。
3.4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
煤炭行业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煤炭型城市资金的积累慢, 自我发展和改造的能力差,单纯靠自身力量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非常困难。因此政府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资金、政策上的支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本措施能够对矿业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4结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徐州市的历史和现状出发, “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实现徐州市经济的成功转型, 降低煤炭产业体系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的份额, 并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程, 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诚合作, 且各行业间必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 切不可操之过急, 毕其功于一役, 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接受程度,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把徐州建设成为苏北城市群中综合实力最强、辐射影响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徐州市矿产资源总规划(2001-2010)[OL],徐州国土资源局,2011.http:///kczygl/kcgh/201110/t20111021_1006515.htm
[2]王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 [J],2003
[3]崔德文: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 实现可持续发展 [J],2003
第三篇:城市规划作业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姓名: 学号: 专业:
成绩: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摘要:该文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提出“自然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改善和提高居民户外生活质量。
关键词:户外环境景观价值 “自然生态”; “以人为本”
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提高,对现代建筑的要求有了新的提高。作为一个现代的智慧之城的建设更为重要,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居住的环境景观目标已不仅是树木花草,更需要文化,要突出包括民族地域文化在内的文化内涵,及在此影响下形成的居住区空间格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依然要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外环境的质量。
开发商为牟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建设的仅满足日照间距的千楼一面的住宅区,单一的面孔、呆板的空间,使得居住区空间形态走向一个极端。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活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水资源匮乏等;并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
居住区环境的脆弱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居住区环境的审美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优秀的城市住宅外部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社会效益、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通过居住区外景观环境的形象塑造,住户拥有了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
二、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景观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景观作为“人”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场所精神。
从人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分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住户不仅满足于视觉的享受,还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休憩、交流、活动。场所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载体,而社区是由时间、空间、设施及其活动内容等要素构成的特定行为场所,并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场所的意义是比单纯的物质空间特征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空间的灵魂。在社区户外空间中,每一个空间都应当具有适合于公共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和多义性。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
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场所是认识自我的地方,是熟悉的和安全的,当大量的人有着同样的感觉并受它的驱使有了被联系在一起的感觉时,它就是一个集合的场所。不同年龄的住户在各自适合的场所休闲,丰富了小区的生活情趣,提高了小区的生命活力。这样户外环境景观的价值才充分体现出来。
三、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探讨
居住区外部环境基本上是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形成这些外部环境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合理的建筑群体组合不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尺度,同时也是取得优质景观价值的前提。
户外环境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以植物配置与植物布局为主要内容,硬质景观包括地坪、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设施。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首先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由于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而非设计者或决策者的喜好,因此,设计时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创造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既要有 “以人为本”的思想,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1.在营造景观的物质功能方面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自然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荀子提出“取物有节”的思想,张载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实物均由气所构成,气之本性即人之本性,天地人物具有共同本性,彼此应当是共同发展。
首先,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通过道路、结点空间的合理布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多样统一,考虑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创作要素,创造出一个丰富、有机、完整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设计住宅单体之外的剩余空间。这样住户就能清晰地认知户外空间,同时户外环境景观对于住户也构成了识别性与归属感。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抚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自然生态包括生态制约要素,即地域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支持要素,应充分利用各种地形环境,创造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构筑一个别致、特色的景观和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应注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剔除负面的要素,引进正面的景观要素,提高和加强某个区域的景观特征。在中国清代,这项艺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私家花园中人们就能欣赏到高山、湖滨、竹林、瀑布等美景。而且设计者利用技巧使各视点的过渡也显的相得益彰。
其次,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简单等于局部之和,而是成为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联合共生。在过去居住区结构清晰的树形结构模式之内,人工环境彼此没有联系,与自然环境也没有关系。在居住 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进行修正,采用以传统户外环境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网络模式,形成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邻里间交往。
2.在强调景观物质功能的同时应注重户外环境景观的场所精神,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情趣的居住氛围,“以人为本”。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内容在空间的形式、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
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户外环境景观中应体现: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处处有“人”—住户的参与,充满活力、生机。
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一般分为个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或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两类。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才会发生,而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能够适宜地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适宜的空间环境,即场所,除了形式、比例、尺度等设计因素外,首先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层次的构筑。如在半私密空间中幼儿和儿童游戏活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在半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邻里交往、散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交往、购物、散步、休闲活动等。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其位置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不应成为停车场地或无人问津之地。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但也不能偏僻,以至于只服务少数居民;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远离车行道。其次,“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性问题。应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剔除,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如对小区汽车噪声和尾气的隔绝,以及汽车对小区住户日常出入的干扰的避免,可以通过人车分行,在车行道两旁种植绿化带;也可以将小区汽车直接停放在小区周边,使其不进入小区内部,实行小区内部步行化,辅助以自行车交通等措施解决。
四、结语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发展的领域,随着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三部分的融合是建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使设计目标更加科学化。同时应积极倡导居民参与设计规划,这将有助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更合理,从而促进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篇:城市规划作业2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绿地调研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坐落于昆明呈贡新城大学园区东南部,东倚龙潭山,南扣云南民族大学,西临高校教工住宅区,北接云南师范大学,。整体规划方案采用台湾大元建筑师联合事务所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呈现背山面水、坐东朝西的景观特点。在校园内的绿地主要位于梨园、图书馆前、公教楼前、机电楼前、捞鱼河,本人主要是从这几个地方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调研目的
绿地是《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绿地调研考察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做好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现状绿地调研”训练,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对考察地进行实地调查,并且总结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同时也能启发我们的思路,锻炼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研步骤1、2、3、4、5、确定调研对象
查阅资料(互联网查阅、图书馆查阅)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及相关信息 整理资料,书写调研报告 总结
三、调研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观察法和查阅资料的方式调查,通过自己亲自去到观察地得到一些绿地的信息。
四、调研时间
2013年11月8日——2013年11月11日
五、调研内容
1、昆工整体绿地状况:
整个校区土地总面积为近3000亩,绿地规划用地率可达到56%,但目前我们校区的绿化距离56%的绿化率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目前呈贡校区还在施工建设当中,比如游泳馆,但是由于资金等条件现在建设已被搁置。
下面有几张昆工的绿地的图片,我们借此来:
2、校园绿地的特殊意义:
良好的校园绿地环境不仅可以出反映出学校的风貌与特色,体现学校的风格和品位,更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大学校园外观形象和内涵的重要体现之一。
3、绿地用地功能分析:(1)美化环境,缓解压力
校园的植物组成多重空间,营造良好的意境,以其形态、年龄和不同色彩变化达到高于自然的秀丽景观。绿色可以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解除焦虑,稳定情绪,当同学们心情不好或者是学习紧张时可以在草地上坐会,以缓解情绪。绿地景观具有调节大脑皮质活动的功能,使兴奋和抑制趋于平衡,调节心理状态,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矛盾,使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从而发挥祛病强身的作用。
(2)、师生学习、交流的第二课堂
绿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锻炼、娱乐和休闲的场所。师生可在弯曲的园路上散步,在草地上晨读、娱乐、交谈等。另外,广场中名目繁多的树木花草,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自然知识的极好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晨有读英语的同学,课间有同学在草地上休息。
(3)、体现校园文化和审美情趣1 绿地不仅能形成场所和给人以美感,还由于其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是一种物质和精神高度融合的文化形式凸显了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沉积、校园特点等
(4)、防护功能
植物能维持空气中的CO2和O2平衡,能降低温度,增加湿度,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吸收有毒气体,阻碍粉尘、杀菌净化空气、防火、防震等。
综上所述,校园绿地有物理、精神、生态三个方面的作用。绿地的物理方面指去病健身、保护视力等;绿地的精神效果指增加学生环保意识、提供交流、休闲空间和凸现校园文化和审美情趣;生态效果指高校大面积的绿地场所对周边环境及景观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学校的绿地系统中的部分一起发挥着绿化所特有的美化、净化、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六、总结
从我调查绿地系统的过程来看来看,同学们都不太爱护绿地,随便的去践踏,虽然学校会有固定的人员在固定时期对草坪和花草树木进行修剪、栽种,但是绿地的面积仍然不断减少。虽说我们学校的绿化率在达规划中到了56%,可是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完成。我也采访了校园里的一些同学,他们对绿地并不了解,还有的不配合回答。其中,践踏最严重的地方是梨园,尤其在每年梨子成熟的季节,树下都是被扔的还不成熟的梨子。校园是我们大家的,良好的绿化环境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我们应重视绿地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6 [2] 丁俊清.休闲绿地—一种新的园林形式.城市规划汇刊,(5)70~73
第五篇: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找一座自己熟悉的城市,结合它的发展历程及目前正在进行的规划建设,发现这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并用图文图文形式表达出来。
提交截止日:2009年4月30日
要求:
1、用简图和文字描述结合表达,文字可以用WORD;
2、平时作业每位学生都必须按时交寄,交寄时间(按周历表)可以提前,但不得迟交。迟交者最后总平分成绩扣30分;(平时作业占考试总分的30%。)
3、平时作业的图纸大小、规格均应采用A4复印纸,电脑打印,无须装订,注明页码,每页上注明教学点、学号及姓名。不得拷贝,违者无成绩;
4、平时作业余截止日前交给各教学点班主任,并在作业封面上写明课程名称、姓名、专业、学号、地区;由班主任按学号顺序整理收齐后一并交给责任教师
扬州未来城市布局调整的现实分析
.未来一二十年,是扬州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城市布局的问题上如何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是关系到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重大战略课题。“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将推进城市化作为扬州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要“牢牢抓住各种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把扬州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秀美”。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研究扬州城市化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扬州 “沿江、沿河、沿线”的区位优势,以“一区五园”为支撑,增强城市经济实力;以“一体两翼”为依托,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以“一湖两古”为重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现“古朴宜赏、生态宜居、秀美宜游”的“魅力古城”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快扬州城市布局调整的有利条件
近几年来,扬州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建设名城”,“加速奋进、率先崛起”的总要求,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一是经济总量明显提高,发展速度增势强劲。2004年,扬州GDP为788亿元,增长了14.7%,是11年来的最高增速,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注册民资350亿元,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财政收入超过90亿元,增长28.8%„..;二是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城市形象大为提升。城建投入3年累计300亿元,社会事业投入200亿元,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扬州这几年,一举夺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三是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区位优势迅速凸现。随着京沪和沪宁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三桥的通车,宁启铁路扬州段的建成,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竣工,西北绕城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的贯通,极大的改善了扬州的对外交通。使扬州由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成长为京沪高速一个重要节点、江北客运中心、上海城市群、南京都市圈的结合部,扬州的区位优势明显显现。扬州将更广泛深入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充分显示其作为滨江工商城市的无穷魅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发城市扩张的内在需求,如果在未来三、五年,扬州能如愿建成物流中心、商品集散中心、工业实力增强,那么,成为苏中、苏北门户城市,成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就不成问题。这样,就必然存在着扬州由目前的中等城市向大城市演进的过程,客
观上也产生了城市布局调整的冲动。
第一轮区划调整,解决了市县同城、市区面积过小、城市发展受限的问题。区划调整前,扬州市市区面积是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最小的,多年来,扬州市区与邗江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渗透,邗江的一部分乡镇已经成为扬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99年11月批准的扬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规划区面积420平方公里,邗江蒋王、瓜洲等11个乡镇位于城市规划区内,是扬州市城市发展“西进南下”和实施沿江地区开发的重要方向。2001年,为加快扬州市城市化步伐,促进扬州市区和邗江县共同发展,决定撤销邗江县,设立邗江区。调整后,扬州辖4县(市)3区。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7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第一轮区划调整,解决了区域划分不合理的矛盾,为扬州做大、做强和下一步经济发展、城市布局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扬州城市布局调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东联西接”,拓展城区发展空间。
江都和仪征分属东西,犹如两翼,扬州要腾飞,必须插上这两只翅膀。所以,季书记曾经说过,扬州就是要“左右逢源、东西联动”。决定扬州城区走向的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交通构造现状使然。扬州业已形成的“四横两纵”交通体系,决定了扬州城区未来的发展格局是“东连西接”,其中:宁启铁路扬州段、宁通高速横卧主城区,犹如双杠,东挑江都、西担仪征,加上逶迤东西的沿江高等级公路,三条交通干线,犹如三根骨架,把江都、仪征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西北绕城南接润扬大桥,一路北上东进,穿江都全境,其扬州境内部分与宁通高速一起成不出头“井”字状,构成扬州、江都、仪征境内主骨架,并且在江都境内与京沪线相交,如果未来能打通京沪高速和西北绕城西延伸线,则扬州城区交通脉络十分清晰,撇开江都,则扬州交通失去重要的一纵,犹如断腿,同时失去仪征、江都,则扬州犹如自断“左膀右臂”,而“东连西接”则扬州伸展自如,满盘皆活。第二、“东联”是扬州的现实需要。江都与扬州文脉相连,地域相接,特别是资源优势明显,其中,水系水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引江水利枢纽工程和中国南水北调的源头。这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00万吨,是江苏省石油和天然气主要产区。关键是这里有发达的水陆交通体系,京杭运河、通扬运河、盐邵河纵横交错,京沪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等国家级和省级公路四通八达;正在扩建的江都港雄踞长江之滨,目前,江都城区已经与市区接壤,扬州对江都的政治、经济影响十分广泛,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城区,接轨是迟早的事。第三、西接是扬州城区拓展的战略需要。如今的仪征不但是一个全国重要的化纤、汽车、化工工业基地。更是宁、镇、扬“银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区域内有宁扬直达的三条快速交通系统和27公里的长江岸线,西气东输、鲁宁输油等两条管道在此过江。未来扬州要借势六合机场,还要规划建设宁扬快速城际轨道交通,仪征如果不能在区域上整合进来,就成为横亘在宁扬之间的一道槛,不但扬州向西发展的腹地不够,岸线资源也遭到分割。所以出于对未来城市架构的战略考虑,必须把仪征整合进来。
(二)、“西接南延”,策应南京经济圈。
扬州交通区位变化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暗合,这促使扬州重新考虑在长三角经济区域中的定位。不少人把扬州的发展寄希望于上海的产业转移,着眼于接轨上海,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南京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仅为5.6,而苏州则高达19.5。上海辐射最好的地区是在100到200公里之内。上海对苏南地区的辐射前几年有明显的显现,近年来已经明显衰弱,对苏中、苏北地区尤其如此,实际上,苏南走的是外向型经济之路,苏中地区还没来得及接受上海的辐射,就已经成为商务成本的高地了。2001年,上海将虹桥机场的国际货运转移到上海浦东机场,对苏南的制造业的影响相当大,其物流成本平均上升了20%。03年4月,上海推出“173计划”,围绕松江等郊县173公里范围内建低商务成本制造业基地,用以吸引外资。这被视为是上海阻挡外资向苏锡常地区流入的信号。接着,宁杭高速一通,沪宁杭“大三角”基本形成并产生极化效应,苏南地区已经感受到压力并力图建立环太湖圈经济圈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省政府也提出规划建设“南京都市圈”,意在发展苏中、带动苏北。但苏中好像并不领情,而相反,更多的城市热衷于挤进长三角。
宁镇扬地区城市历来山水相连、习俗相近、文脉相通、经济相系,特别是随着城市间高速公路的建成,城市间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扬州重点产业集中在石化、汽车、纺织、电子信息和船舶等行业,而这几个产业,相邻的南京、镇江都各有千秋。汽车产业,扬州有12家整车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达12万辆(含底盘)。但是,仅以一两个企业为龙头,不可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离扬州仅1个多小时车程的南京,现有南汽、南京福特、南京长安、南京春兰、南京菲亚特等产业平台,政府亦在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争到2010年实现100万辆整车生产规模。仅20分钟车程的镇江,也拥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厂家近110家,年汽车销售达到58亿元,其规划面积6000余亩、总投资近60亿元的精功汽车工业园也正在建设中。此外,扬州的化纤、化工与扬子乙烯、南京石化等企业也关联密切。在城市架构上,润扬大桥的开通使镇江、扬州成为一座实实在在的双子城,宁扬之间沿江高速、宁通高速、长江三桥四桥的陆续开通,使得宁扬两地连成一体,“宁镇扬经济板块”在空间联系上更加紧密。这意味着,扬州很难跳出“宁镇扬经济板块”自成体系。扬州要加快发展,南京都市圈要提升经济能级,宁镇扬板块的整合显得尤为迫切。宁镇扬如果分崩离析,各打各的小算盘,则很可能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被各个击破。
(二)、“沿江布局”,呼应沿江开发。
经济带的生长与发展,往往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依靠城市化、城市群、城市链的辐射带动而繁荣。扬州市提出依托扬州中心城市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在沿江规划600多平方公里,实施沿江大开发、大开放的发展战略。即以园区载体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沿江转移、集聚,使沿江地区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兼具生产、生活、生态、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经济走廊。沿江开发,既是产业布局的要求,也是城市发展的要求。所以说: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是我市抢抓国际产业与资本转移机遇、增强产业集聚功能的重要抓手,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是完善区域性集散和辐射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是全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两个率
先”的重大战略举措。
扬州新一轮规划强调的是组团式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摊大饼,即形成扬州城区与仪征、江都两市“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一是在产业分工上要有明确的定位,要制定产业布局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力争错位发展,不搞重复建设,达到调整和优化沿江生产力布局的目的。二是交通架构上要相互融合,互相对接,加快立体化道路交通体系建设,且具有前瞻性。三是城市功能分配上要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各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中心城区,加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接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四是要从城市组团的目标出发,深入开展相关规划工作:要编制全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并加强与全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南京、镇江等地的对接,深入研究沿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岸线利用、港口经济、环境保护等重点内容,力争在详细规划中对沿江地区、重点是临江地区的每段岸线、每块土地使用性质做出具体规划;要编制岸线利用专项规划,建立岸线资源与利用的数据库,科学划分岸线利用功能区,促进岸线和港口资源整合,提高和放大岸线利用效率,带动纵深腹地发展;要打破“诸侯规划”,推动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各区县在规划时必须置身扬州主城区的发展,放眼长远,通盘考虑,立足扬州的大城市圈来进行各区县的规划;要明确分区发展目标和重点,保证沿江开发各项规划上下衔接、左右衔接、总体与专项衔接。扬州是有条件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但需要将规模做大,从而辐射并带动周边的地区。沿江开发的发展战略可以使城市建设重心从老城区向外移动,使产业和人才等要素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建设新城,形成“1+4”的发展模式。
(三)、区划调整,推进城区合理布局。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推进城市化的体制安排和政策取向中,行政区划的调整更带有全局性、联动性。对扬州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市辖区的划分不很合理,有的区面积过大,有的区面积过小,而且布局犬牙交错,不利于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城市管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事务管理任务的进一步加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在新增两个市辖区的基础上,扩展规模过小的区,调整乡镇布局过于分散的区,重新合理划分各市辖区地域面积,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城市体系。
首先,要明确扬州主城区的特色定位。扬州主城区,除了政治、交通、商贸、文化、金融、会(博)展中心外,应主要承担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功能,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城市旅游和文化保护的功能,要立足创造多样化的环境和景观,统筹保护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传统的街区格局和地段、生态景观和湿地资源、水资源等,发展和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一湖两古”是扬州城区的优势资源,古城保护,古运河和瘦西湖-蜀岗风景名胜区的打造,需要区域上的整合,景区资源以及京杭运河南北端的水系资源也需要一体化经营和管理,地域分割不利于古城、古迹和生态景观资源的整体利用和保护。
其次、要超前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扬州经过近些年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但由于过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尤其是综合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应得到加强,更加注重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加注重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由适应型向基地化、网络化、功能化方向转变。重点建设“两网”(快速交通网、信息通信网),完善和利用“两港”(现代化内河港和区域性航空港),显著提升城市物流、文化、旅游及其它诸方面综合功能。要有应对区划调整的基础设施建设预案,注意与江都、仪征两地基础设施的融合。要改善扬州城市基础设施的“瓶颈”,包括当前和今后的电力问题、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要素。扬州特别要注意以国际化的眼光超前建设扬州的城市基础设施,就扬州而言,有以下几个重点:宁扬、宁镇之间的交通通信建设进一步网络化(延伸一横:西北绕城、打通一纵:京沪和润扬二桥)、高速化(城际轨道、江底隧道);覆盖宁镇扬地区的集疏运体系;城市内部交通的大外环(区划调整后)和现在城区小内环(重点完善北环—瘦西湖湖底隧道,有条件预留轻轨);以生态景观资源、人文古迹、湖泊、江河水体保护为核心内容的环境保护设施。
第三、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对人口聚集作用。城市化本质上就是农民市民化,从近五年来全国人口迁移情况统计数字看,地级以上城市人口迁入率最高,平均净迁入率在千分之八以上,而县级市的净迁入率不足千分之二,所以近年来,扬州的一些小城镇发展速度明显降低,一些偏远乡镇甚至出现衰退的迹象,一些县城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就业机会不多,也出现了“空壳”现象,大量的农民愿意在扬州市区置业,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要适时、科学、稳妥地调整行政区划设置,构建适应我市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逐步把城市规模做大,从各地成功的经验看,有利于市区长远发展的比较好的市辖区结构模式是扇形放射式。相对于同心圆模式而言,扇形放射模式更好,各市辖区既有中心城区,也有外围郊区,都有可以进一步向外发展的空间。所以兼并乡镇要重点围绕城市中心区布点,有目的的建立卫星城和卫星镇,促进人口迅速向主城区和各城市副中心聚集。
三、扬州城市布局调整的几点建议
(一)、近期:解决当前行政区划调整不到位的问题。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陵、邗江、维扬成长空间冲突的问题,但广陵区、维扬区的发展空间并没有完全打开,邗江除施桥、八里外,面积仍然是广陵、维扬的10倍以上,且被广陵区、维扬区分隔包围,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广陵南下北上、沟通江湖。将邗江的沙头、李典、头桥杭集、泰安划归广陵,同时有效整合广陵产业园、杭集工业园,打通京杭运河南北水系;维扬北移,将邗江的槐
四、方巷、甘泉三镇收入版图;邗江北进西延,将高邮的送桥、天山、郭集、菱塘,仪征的大仪、刘集、新集、朴席划归邗江,先把高邮湖部分湖面圈进市区,使高邮湖、邵泊湖连成一体,提前谋划“省管县”后邵泊湖以北出口问题,同时,仪征的大仪、刘集、新集、朴席划进后,既可以解决现有的腹地不够问题,也可以整合部分长江岸线,一旦仪征设区计划落空,也可把损失降到最低,如果近期还能把新城整合进来,则为最佳;为便于市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可将邗江的泰安、原属维扬的平山、城北、双桥划归广陵,与原属广陵区的老城区一带统一组合,设立旅游专属区。把维扬境内的瘦西湖、大明寺、观音山、鉴真纪念堂、汉广陵王墓、史可法纪念馆等名胜古迹与古邗沟、漕河、竹西公园、茱夷湾公园等,连同原属广陵的老城区,原属邗江的凤凰岛等生态、景观资源统一纳入旅游区管委会。
(二)、中期:以扬州主城为核心,把江都、仪征整合到扬州中心城市来,真正形成“一体两翼”的大城市发展格局,如果仪征、江都撤市建区可行,则可撤销维扬区,将现在的开发区、合并汊河、蒋王、瓜州、朴席、新集,成立瓜州区(暂定名),维扬区机构与现在的开发区合并,行政中心迁往瓜州,原维扬区所属乡镇划归邗江区管辖,原维扬区驻地划归旅游区管委会,这样,城市布点基本靠南,既呼应沿江开发,又利于下一步大交通格局形成,而一旦江都、仪征撤市设区成功,则需要对几个区原来的区域作进一步调整,部分乡镇需要作适当的回调,以保证几个区的人口、土地面积、经济总量整体相当,有效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形成竞相发展的态势。
(三)、远期、与镇江组建跨江组合型特大城市。扬州地处沪宁发展主轴边缘,规划中的五条城际轨道交通线没有一条与扬州相连,但如果跨江轨道交通打通,润扬二桥(连接京沪、公铁两用)得以实施,沿江“宁、通、沪高速(苏通与上海对接)”连通,则扬州可以尽得南北两条主轴之便利,成为两条主发展轴的端点城市,宁镇扬经济板块的中心城市,长三角辐射苏北、皖北经济腹地以及联系中原地区的节点城市,双子城的格局既有必要也成为一种可能,那么,南京如果直辖,则可考虑仪征部分并入(近期目标已有阐述),使其成为扬州与南京之间的缓冲带,江都则融入主城区,建立润扬大都市应成为首选。
总之,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城市在成长。扬州从20年前到现在,建成区发展了10倍,及早谋划、科学布局,将会对扬州城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扬州的古、文、水、绿、秀是特色,16.8平方公里的古城与古迹,自然风光与生态园林是未来主城区的灵魂,不可偏离;200多万亩的水面、143公里的古运河、南水北调源头密布的水网、80多公里的深水岸线和良港是优势,不可或缺;四横三纵的交通网、水公铁联运的交通优势是我们起跳的平台,不可忽视;汽车、化纤、化工、船舶、集装箱、电子、电力、纺织、服装是我们发展的产业基础,不可偏废。在确定我们未来的城市框架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内外交通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长江岸线和江、湖、河水系,充分考虑主城区战略定位,充分发展沿江城市群和产业带,为我们城市的未来提供崭新的发展空间,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