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霍发臣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霍发臣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
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濮民初字第1328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霍发臣,男。
委托代理人董彦军,系河南董彦军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
负责人张永泽,系分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南彩霞,系河南惠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霍发臣诉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霍发臣及其委托代理人董彦军、被告委托代理人南彩霞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0年,濮阳县电信局分立为濮阳县网通公司和濮阳县移动公司之后,原告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县营业部从事电工和维修工作至今。2007年7月28日晚因办公室主任强令要求原告冒险作业,遭到原告拒绝,因此事,被告将原告档案移交劳务公司通知原告自2009年8月1日起不用到被告处上班,并停发一切工资。原告多次找领导询问,领导互相推脱,至今不为原告安排工作岗位。原告自2000年至今在被告处工作期间,每月工资为500元,并且被告一直没有为原告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金,被告应为原告补缴各类社会保险金53504.4元;原告在工作期间,由于工作性质,全年365天在岗,原告并没有享受法律规定的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待遇,被告应支付原告加班工资及各项赔偿金、补偿金108786.8元;濮阳县自2007年10月份开始,最低工资标准550元,被告应补足工资差额及经济补偿金2475元;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被告也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与原告签定劳动合同,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双倍工资9000元;被告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17325元。因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驳回了原告的仲裁请求,故诉至法院,望判如所请。
被告辩称:原告与我公司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而属于劳务派遣。原告是濮阳县柳屯镇利军保洁部派遣到我公司的员工,在劳务派遣之前与我公司无任何关系,我公司是原告的用工单位,而不是用人单位,依法律规定我单位无义务为派遣员工缴纳任何保险金;原告派遣到我公司所从事的工作是水电维修工作,如果电器不需要维修,原告则天天无事可做,在不付出任何劳务的情况下照常到派遣单位领工资,如果电器需要维修,无论什么时间都是原告的合同义务,根据原告的劳务性质不存在加班问题;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属派遣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原告诉我公司无任何法律依据;因原告行为经常违反我公司的工作制度,我公司才决定将原告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经过核实后,与我公司办理了退回手续。综上,我公司不属于适格的被告,且原告请求的各项费用无事实依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各项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原告原在濮阳县邮电局做水电临时工,后濮阳县邮电局分立为濮阳县邮政局和濮阳县电信局,濮阳县移动通信营业部与濮阳县电信局分离,2000年被告在濮阳县移动通信营业部基础上成立,期间原告一直为被告从事水电工作。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被告与濮阳县洁神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物业保洁协议书,将原告的工资拔付给该保洁公司,让原告到该保洁公司领取工资,而原告仍从事水电工作,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被告与濮阳县柳屯镇利军保洁部签订物业保洁、电工服务合同。2009年7月原告与被告因工作事情发生争执,后被告通知原告自2009年8月起不用上班,停发工资,原告即向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2009年10月20日濮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
原、被告之间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为由,驳回原告的申请请求,原告不服即诉至我院。
另查:原告2008年、2009年月工资为500元。
本院认为:原告为被告从事电工工作,被告发放工资,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被告将原告工资关系转到保洁公司,让保洁公司发放工资,原告也到保洁公司领取工资,并非属劳务派遣。2009年7月被告通知原告不用上班停发工资,是一种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应依法给予原告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市濮阳县分公司补偿原告霍发臣5000元(500元/月)×10个月)。限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
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当事人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0元,由被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应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翟国玺
审判员于振民
审判员高剑龙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书记员谢利粉
第二篇:刘双有诉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刘双有诉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提交日期: 2010-12-14 09:24:44
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9)湛民初字第597号
原告刘双有,男,1957年2月19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刘树林,男,1963年11月1日出生。
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平顶山市南环路22号。
法定代表人魏光林,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王蓓,女,1977年8月25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刘坤明,河南大乘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刘双有与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双有及其委托代理人刘树林,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高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蓓、刘昆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刘双有诉称,原告原系市阀门厂职工,后市阀门厂由被告兼并,原告工作关系转入被告处。1994年原告申请调出,被告同意,并开出市内工人调动工作联系单。因身体情况,原告未能联系到接收单位。后原告多次找被告要求回被告处上班,被告以各种理由不予安排。2006年被告告诉原告说档案丢了,原告要求补办档案,被告也迟迟不给补办。从1998年开始,被告停交原告“三金”。原告为解决问题,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到被告处找人,催促解决原告工作、三金及档案问题,但被告一直拖着不予解决。原告无奈申请劳动仲裁,平顶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9年5月14日作出裁判(原告5月22日收到),但该裁决未能完全保护原告的合法利益。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为原告安排工作,从1994年起给原告补发基本工资,补缴1998年至今的“三金”,赔偿交通费等损失。
被告平高公司辩称,原告诉称其是阀门厂职工,市阀门厂由被告兼并,原告工作关系转入被告处,1994年原告申请调出,被告同意并开出市内工人调动工作联系单的内容属实。经到被告劳资部门了解,原告自调动工作关系开出后,至今未到单位上班。被告自1998年停止给原告缴纳社保金及医疗金等(三金)。根据以上事实,被告认为原告诉请不能成立,请求法院依法判决。
经审理查明,原告原系平顶山市阀门厂职工,后因平顶山市阀门厂被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兼并,原告的工作关系随之转入平顶山高压开关厂。1994年原告申请调入平顶山市建联企业公司,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同意并于1994年5月13日在“市内工人调动工作联系单”上加盖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劳资处的印章。平顶山市建联企业公司加盖印章同意调入。因调出调入双方的主管部门和市劳动部门均未加盖印章,原告未办理调动手续。此后原告未在平顶山高压开关厂上班。平顶山高压开关厂于1995年1月给原告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个人账户,缴纳33个月的养老保险金,此后未再交纳。被告在此期间未给原告安排工作岗位也未对原告作出任何处理,未为原告注册医疗保险。
另查明,平顶山高压开关厂于1996年变更名称为平顶山天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变更名称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事实,由原告提供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单、个人滞后补缴单、平劳仲案字(2008)第140号仲裁裁决书;被告提供的市内工人调动工作联系单及庭审笔录在卷证实,上述证据已经庭审质证、认证,足以认定以上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原告所在的单位被原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兼并后,原平顶山高压开关厂接收了原告,为原告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缴纳养老保险金33个月,以后再未交纳,也未给原告申请注册医疗保险和缴纳失业保险。原告曾于1994年申请调出,但从被告提供的“市内工人调动联系单”中不能看出原告已调离原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原告多年来未在被告处工作,但被告亦未对原告作出过处理,原告仍应是被告单位的职工,与被告存在劳动关系。故被告应给原告安排工作岗位,为原告补缴欠缴的养老保险及为原告注册并补缴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原告因自1994年5月申请调动之后未再到原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工作,未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工资报酬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其交通费,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实,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给原告刘双有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
二、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给原告刘双有补缴自停保之日起的养老保险,具体数额以社保经办机构核算为准,其中个人应缴部分由原告刘双有自行承担。
三、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为原告刘双有注册并补缴自1995年元月1日起的医疗保险,具体数额以社保经办机构核算为准,其中个人应缴纳部分由原告刘双有自行承担。
四、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为原告刘双有补缴自1995年元月1日起的失业保险,具体数额以社保经办机构核算为准,其中个人应缴纳部分由原告刘双有自行承担。
五、驳回原告刘双有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元,由被告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自行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程昆松
审 判 员 王 磊
审 判 员 王丽香
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书 记 员 闻营科
公 告
一、本裁判文书库公布的裁判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下镜。
二、本裁判文书库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非法使用裁判文书库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非法使用人承担法律责任。
三、本裁判文书库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裁判文书库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四、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裁判文书库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裁判文书库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或传播本裁判文书库信息。
中国法院网 二○○九年一月七日
第三篇:周某诉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周某诉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一审民
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涧民二初字第124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周某,男。
被告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154号。
法定代表人刘大功,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葛某,该公司法律顾问。
委托代理人赵某,该公司人事科长(特别授权)。
原告周某诉被告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拖集团)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周某、被告一拖集团的委托代理人葛某、赵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1987年进入被告单位工作,1995年10月1日签订十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1995年12月1日至2005年11月30日止,2001年6月18日双方签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协议书》托管期限自2001年7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止。托管协议到期后被告未给原告安排工作岗位,并将原告的社会保险缴至2005年8月。被告在未通知原告的情况下2005年9月私自与原告办理了失业登记。为此原告于2005年11月提起仲裁申请,经仲裁和两级法院审理,均驳回原告的请求。由于被告至今未办理解除原告劳动关系的手续,双方劳动关系至今未解除。现原告再次提请仲裁,但仲裁以不属于受案范围为由未受理原告的仲裁请求,故原告依法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
1、被告支付原告自2004年7月1日起至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之日的生活费每月550
元;
2、依法裁决被告为原告办理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并按照原告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3、依法裁决被告为原告缴纳2005年8月至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之日的各项社会保险金;
4、依法裁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400元。
被告一拖集团辩称:
1、原告多次以同样的理由诉我公司支付其经济补偿金于法无据,建议法庭裁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原告混淆了对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的概念认识,本案是劳动合同自然终止,按当时的法律规定,自然终止的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未能办理终止劳动合同手续的责任应由原告承担。
经审理查明:原告周某于1987年进入被告一拖集团工作,1995年10月1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了一份期限自1995年12月1日起至2005年11月30日止的十年期限的《劳动合同书》。后2001年7月1日,原、被告双方又签订了《劳动合同变更书》,该变更书约定了原告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行托管,托管期自2001年7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止,同日,双方签订了《托管协议书》一份。2004年6月30日该托管协议到期后,被告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但是未办理相关手续。2005年9月25日,被告为原告办理了失业证。庭审中,因被告不同意调解,致本院调解不能。
本院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属有效合同,本院予以认定。虽然原告于2001年下岗,并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行托管,但仅是被告对原告工作岗位的调整,而并非对双方合同期限进行变更,因此,被告于2004年6月30日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的行为显属不当,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在被告处工作达十七年之久,依据1994年12月3日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之规定,原告的经济补偿金应按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而上述办法规定的月平均工资指企业正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本案中,因原、被告双方均未提交相关证据,故本院以2003洛阳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7702元/年除以12月认定原告的月平均工资,经本院计算,被告应向原告支付经济补偿金为7702元。双方的劳动关系解除后,被告应当为原告办理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关于原告要求的生活费、各项社会保险金,因被告已于2004年6月30日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在劳动关系终止后,被告没有义务继续为原告支付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故原告的该两项请求,因缺乏证据,本院不予支持。庭审中,原告主张的损失未向本院提交证据,故该项请求,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在庭审中辨称原告以同样的理由起诉,没有法律依据,要求驳回原告诉求的辩解意见,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采纳。依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第十一条及相关法律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为原告周某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相关手续,原告周某应予配合。
二、被告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周某支付经济补偿金7702元。逾期,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执行,即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三、驳回原告周某的其它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10元,由被告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书,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石平安
人民陪审员沈 利 利
人民陪审员胡 宝 红
二0一0年 三 月 八 日
书记员赖 晓 梅
第四篇:张伟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张伟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
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雨民初字第2157号
民 事 判 决 书
原告张伟,男。
委托代理人李斌,湖南环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住所地在长沙市雨花区韶山路77号。代表人李肃懿,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孙娟,女,1981年10月30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卞方,男,1975年1月25日出生。
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住所地在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南路6号。
代表人周晓春,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游妮妮,女,1982年1月2日出生。
原告张伟(以下简称原告)诉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孔干雄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斌,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孙娟、卞方,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游妮妮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1977年,原告进入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原长沙市电信局)工作,1985年5月1日,原告因工受伤停薪留职一年。1992年,原告因吸毒被劳动教养两年六
个月。因原告在劳动教养期间表现较好,单位同意帮教,1993年10月,经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出面协商和省劳教局批准,提前释放。但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却没有为其安排工作。2009年4月,原告得知自己已被除名,于是去单位查看处理文件,发现电信局长电(92)局字第234号《关于对张伟作除名处理的决定》以张伟停薪留职一年,期满后既未要求继续停薪留职或复班,又未申请调出或辞职,造成旷工为由,给原告予以除名。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明知原告在劳动教养,却以旷工为由,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原告除名,不仅违背了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而且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请求法院:
1、判令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撤销1993年9月30日长电(93)局字第234号《关于对张伟作除名处理的决定》,给原告恢复劳动工作关系;
2、补发(从1993年9月30日至2009年5月26日的工资,共计48万元,每年3万元×16年)。
3、依法办理企业应为职工办理的五项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4、判令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赔偿因工伤造成的损失30万元。
5、判令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辩称,原长沙市电信局于1993年9月30日作出《关于对张伟作除名处理的决定》,之后张伟多次要求重新上班,原长沙市电信局也多次向其做了拒绝的解释说明,可以推断出原告对于该决定是知情的。张伟并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仲裁,现在提出诉讼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1977年,原告进入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原长沙市电信局)工作。1992年6月,原告与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签订停薪留职协议书,自1992年7月1日起至1993年6月30日止停薪留职一年自谋职业。1992年7月6日,原告因吸毒被劳动教养两年六个月。1993年9月30日,原长沙市电信局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给原告予以除名,并下达了长电(93)局字第234号文件。之后,原告不在被告处工作,被告也
没有发给原告任何费用费。原告认为2009年4月查询人事档案时,才得知其已被被告除名;并认为该文件没有送达,是无效的,于2009年5月22日,向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由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决定不予受理。原告遂于2009年5月26日诉至本院,请求裁决。
上述事实,有湖南省新开铺劳动教养管理所证明、长电(93)局字第234号文件、劳动仲裁不受理通知书、当事人陈述、庭审笔录等在案佐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1992年7月6日,原告因吸毒被劳动教养两年六个月,1993年9月30日,原长沙市电信局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给原告予以除名。此后,原告未在被告处工作,被告也未发给其工资福利待遇。此时,原告应当知道其作为职工的劳动权利已被侵害,但其直至2009年5月22日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第六条、第二十三条、《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第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张伟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10元,因适用简易程序减半收取5元,由原告张伟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孔干雄
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吴霞
第五篇:李为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李为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
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雨民初字第1927号
民 事 判 决 书
原告李为,男。
委托代理人李斌,湖南环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住所地在长沙市雨花区韶山路77号。代表人李肃懿,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孙娟,女,1981年10月30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卞方,男,1975年1月25日出生。
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住所地在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南路6号。
代表人周晓春,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游妮妮,女,1982年1月2日出生。
原告李为(以下简称原告)诉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孔干雄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斌,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孙娟、卞方,被告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游妮妮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被告利用原告不慎染上毒瘾的过错,威逼原告写退职报告,违背了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原告写的是退职报告,被告对原告作出辞职决定,没有事实依据。被告没有
把对原告作出辞职的决定告知或送达原告,程序违法,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请求法院:
1、判令撤销被告1992年10月8日长电(92)局字第219号《关于批准李为同志辞职报告的通知》,恢复劳动关系;
2、判令两被告从1992年10月其补发原告的工资51万元(每年3万×17年),并依法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社会保险。
3、判令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被告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长沙分公司辩称,原长沙市电信局于1992年10月8日发出批准李为辞职的通知,之后李为多次要求重新上班,原长沙市电信局也多次向其做了拒绝的解释说明,可以推断出原告对于该决定是知情的。李为并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仲裁,现在提出诉讼请求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1982年,原告进入原长沙市电信局工作,1991年因吸毒被劳动教养一年。1992年9月26日,原告向原长沙市电信局提出退职申请报告,该报告称“由于我交友不慎,染上吸毒,被公安机关收审近一年,我的错误严重地损害了邮电职工队伍的纯洁性。我决定申请退职,特此报告,请领导批准。”1992年10月8日,原长沙市电信局经局长办公会研究,以长电(92)局字第219号文件《关于批准李为同志辞职报告的通知》,批准原告辞职。2003年10月,原告以其直至2003年9月才知道长电(92)局字第219号文件为由,向长沙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撤销该文件。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3年10月13日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原告遂于2003年10月23日诉至本院,2004年4月19日,本院以(2003)雨民一初字第1583号民事裁定书驳回原告的起诉。2009年6月1日,原告再次向长沙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9年6月2日,长沙市劳动争仲裁委员会以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原告于2009年6月22日再次提起诉讼。
上述事实,有退职报告、长电(92)局字第219号《关于批准李为同志辞职报告的通知》、2003)雨民一初字第1583号民事裁定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当事人陈述、庭审笔录等在案佐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原告于1992年9月26日申请退职,1992年10月8日,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批准原告辞职。此后,原告未在被告处工作,被告也未发给其工资福利待遇。此时,原告应当知道其作为职工的劳动权利已被侵害,但其直至2003年10月13日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4年4月19日,被法院驳回起诉后,于2009年6月1日再次申请劳动仲裁,原告的申请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第六条、第二十三条、《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李为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10元,因适用简易程序减半收取5元,由原告李为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孔干雄
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