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3 02:2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篇:县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就**县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县,为四川省**市下属县。因建设**坝水电站,包括**老县城在内的大面积区域成为淹没区。作为**儿女的一份子,在此就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调查主要目标有五点。1.了解水位上涨过程。2.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3.了解人文景观的变化。4.了解人们生活的变化。5.其余一些连锁反应。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为主,听取群众认识,另通过网络渠道扩宽认识面,再以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综合。

调查时间。联系上个寒假期间实地造访得到的认识,于暑假期间进行三天的实地考察(2013年7月17日至19日),此后为不定量的时间补充完善所得。

一,水位上涨过程。

整个过程采取分期蓄水的方式,逐次提高水位。以下是三次了解或观察到的水位情况。2012年10月12日开始蓄水,水位至县城后山山脚。2013年2月,水位至原汽车站下方五米左右。2013年7月,水位至汽车站上方四米。据称,下一次蓄水将再提高九米。

二,自然环境的变化。

原本为急湍激流的金沙江变得极为平静,出现“两岸连山卧平湖”的景象。原金沙江夹带大量泥沙,颜色以红黄色为主,夏秋季节的雨后最盛,冬春季节颜色稍淡。而今,江水为翠绿的一片,水愈深颜色愈深,显得极为浓郁。

高岗成为岛屿或半岛,山腰成为曲线的江岸,出现许多峡湾。**县在广大山区腹地,县城沿江呈带状分布,其后便为高山高岗,水位上涨后,县城沉睡江底,高山高岗成为天然的江堤。其风景极好,若能乘舟相游期间,甚为美妙。

沟渠成为金沙江的一部分。县内有许多的山沟,将山上积水引入江内,大沟如清凉寺沟、大桥沟、五米桥沟、冒水孔等,加上不计数的小渠,这些“两山夹水”的地域在水位上涨后,成为巨大的峡湾,虽可以视为天然的港湾,但也拉长了水岸线,使得淹没区更为广阔,沿江交通也更多曲折。

三,人文景观的变化。

千年古县沉眠江底。石砌街道、石阶等充满古韵味的景观消失,全木结构建筑群落消失,后来兴建的现代建筑也成为碎砖后消失。

许多的树木,或伐掉运走,或移植新县城。其迁树技术极差,加上气候影响,造成极多树木枯死在新县城。至于那些价值较高的古树,如高龄的黄葛树和银杏,暂不知去向。

县城后山有几座凉亭,所处位置较高,呈俯瞰县城模样,现在仍然保存完好。如望江亭、凤凰亭,以后水位上涨也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清凉寺是县内最大的佛寺,前殿为大雄宝殿,后院为观音阁,内置塑像极多,法相庄严。观音阁内,另有石狮、碑刻、竹、月季。自水位淹没此地后,其情况尚未得知。另县内金沙村有川泽庙与隐于山坡间的一座观音庙。

水位上涨后,极多地势低的坟墓被淹没。坟墓最集中的是县城后山,山上的坟墓群如往常,半山腰的许多坟墓则被淹没,也有正好悬在岸边的。有人称曾看见一棺木漂浮在江面,盘旋甚久。

水果林景观的变化。原县内广泛发展水果业,成为遍地果林的盛况。水位上涨后,地势低的椪柑林、红袍柑林、油桃林、桂圆林等都不复存在。地势较高的枇杷林、枣子林、核桃林、李子林、梨林等则得以保存。

赶集文化的变迁。未搬迁时,人们在农历逢二、五、八到县城内赶集,买或者卖,盛况已久,街道也常显得拥挤。现在大部分人搬到了新县城,留锦屏镇以原县城的位置为基准退后安置,形成以二十余栋六层楼房组成的居民区,赶集习俗仍在,只是极为萧条。

渡河文化的变迁。**县居四川,绥江县居云南,两省人民隔江相望,通婚也极多(连带的,许多小孩子就被取名字为“某云川”)。上游的金沙村与云南的新滩镇相望,下游**县城与石龙店相望,人们商贸往来、走亲访友,都依赖渡河船,故渡河船就在这段区域内运转频繁。

捕鱼文化的变化。往常江水流淌甚急,人们多爱好“安钓”和“舀鱼”,也有几家人乘着小渔船“安网”,最少见的是“扣鱼”和“撒网”。

“安钓”:以小鱼为诱饵勾在钓钩上,再把线抛出岸边十多米,将裹线的木板安放在岸上,第二天去查看是否钓到鱼。由于成本低廉,有的人自己就有几十个木板,一般人为了兴趣也就准备几个,这时江边就出现了一排排线,甚为壮观。

“舀鱼”。渔具被称为“舀子”,由两根三米左右长的竹竿为主架,两根竹竿的一端由铁丝固定在一起,又可以成一定角度旋转。已固定的那端往上半米处,用半米左右的短竹竿将两根竹竿撑开,形成倒着的字母“A”。未被铁丝固定的那端由连着渔网的线收紧一些,所以“A”字母又被勒得变形。渔网成凹型布置在字母“A”宽阔的那边。这样,人就可以右手握住铁丝固定的那端,左手持着那短竹竿,站在江边石头上,顺着江水一瓢一瓢地舀,瞧见鱼被舀了起来就竖起舀子拣鱼,如果钻进来的是大鱼,就只敢抱着舀子往岸上扔!

“安网”。所用渔网大致就是人们认识中的渔网。由于水流常常夹杂树枝、破烂塑料等东西,这时渔网就很难收拾。倒是那渔船很有意思,原来都是木头船,后来有了钢板船。由于船很小,在水面颠簸得就厉害,胆小的人是不敢乘坐的。如果老式的木渔船有缝隙渗水,就可以把丝瓜叶和熟石灰掺在一起捣烂,作为补船的材料。

出现“两岸连山卧平湖”景象后,用钓竿钓鱼的人极多。因江里被放养了价值十多万的鱼苗,所以钓鱼的人收获颇为丰富。江面还出现了许多网箱水产养殖,昔日半坏的木船只得作为水上屋子与岸上来往的工具。

游泳文化的变化。人们在江边长大,男子多数都习于水性的,如果不会游泳,很容易被笑话。每年夏天,江边游泳的人极多,其大多数为十多岁的孩子,大人们多乐于捕鱼。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惹得大人们极为忧心。人们喜欢“放滩”,也就是跑到上游下水,游出离岸很远,再从下游收进来。其中善游者可以穿过激流游到对岸,也就是从四川游到了云南。水位上涨后,游泳的人极少了,因为岸边有许多漂浮的木屑、塑料垃圾。

四,人们生活的变化。

集中住宅。大部分人搬进了两个小时车程外的新县城,一部分人在老县城的地方退后安置,形成二十余栋六层楼房组成的居民区。不仅如此,部分村子(这些村子并不会被淹没)实行集中住宅的政策,单家独户的房子被铲掉,这是为了退耕护岸林的建设。总体看来,人们生活的住宅越来越集中。

行政办事。县级政府机构等都搬到了新县城,锦屏镇的安宅区设锦屏镇政府和各村办事处。

基础设施。学校方面,原县城的学校迁居新县城。银行方面,锦屏镇有农村合作社,办事效率不高,排队的人极多。水电方面,锦屏镇沿用**县城原水厂,供电依旧。

迁出的人们的景象。新县城成片的小区里,气象各有不同。比较奇特的是一些小区的绿化区被人们种上了豆子、花生、豇豆、芋头等,可见人们失去土地后对土地的渴望,小区内遂出现“见缝插针的种植业”。

民俗习惯。人们的生活面貌越来越城市化,民俗习惯也变化许多,大体上都变淡了。而楼下悠悠扬扬的二胡声,仿佛把老**的味儿带了来。

经济生活水平。搬迁的人们许多是失去的农民、失去工作的工人,所以失业与再就业成为一个问题。而新县城的商业还显得很是萧条,许多门面都处于关闭状态,新开张的店子也鲜有人光顾。

五,其余一些连锁反应。

库区蓄水后,地质被人为改变,有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也可能出现一些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这两种在山区容易发生的灾害,此时受水浸泡的山体是否稳定,尚待考量。所以,巩固山体的工作必不可少。

交通方面。地形的改变,使得人们不得不在山体间开辟新道路,现在新建的沿江公路是畅通的,道路也更加宽阔。再有,许多地方得新建桥梁,县内地段的地形并不很难,技术上没多大问题,通过观察山貌和路况得知。另外,交通线也有所变化,如某地到某地的实际距离有所变化,人们选择路线可以加以分析后决定。

经济结构。商业尚不兴盛,农业大幅度减少,果林业大幅度减少,渔业养殖和林业正在发展之中。

户口户籍变化。移民搬迁有多种安置方式,造成户籍变化,带来一些麻烦,如身份证与户口簿地址不一致,曾经的地名已经不复存在等。

六,补充。

在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时候,也改造和利用着人们自己,如何恰当处理其中的矛盾是关系根本的大事。人口的增长,迫使人们向自然索取更多,这就出现人地矛盾。特别是住房问题,大量的楼房拔地而起,更多的楼房正在拔地而起,还有许多买了房子的人们还未得到房子(尚在修建当中),这些现象与人们投机炒房有所联系,又涉及更多的问题。

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我们新一代青年又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思考。

调查报告人:王-礼-军

完稿时间:2013年8月20日

第二篇:结婚风俗变迁调查

关于大石头庄结婚风俗的变迁调查

------2010年寒假社会实践总结

2010年2月15姓名:刘云凤

系部:药学系

班级:07级药学班

前言

为了响应团委关于“就近到农村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变化,搜寻新农村民俗文化”的号召,我在2010年寒假以“农村结婚风俗的变迁”为主题走访了一些对此比较了解的人,有年近八十的老奶奶,有年近六旬的伯伯,还有年近四十的婶婶,以及亲身参加过她的婚礼的同学。从他们的叙述中了解到了结婚风俗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社会生活的天翻地覆。

农村的风俗,是一种民间文化的载体,它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农村的现象,更好的了解农民提供了一种途径,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可是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懂得这些风俗的人们,无法用文字将它保存;想把这些风俗记录下来的人却又不是很懂得农村的风俗。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无形的文化,去了解这些文化。用文字将它记录,用网络将它传播。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去做一些事情,做一些事实在在的事情。

调查内容记录 1、50年代的农村结婚风俗 讲述人:七十七岁的一位老奶奶

他们那个时候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就把结婚生子过日子当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了。十五岁的姑娘在媒人的说和下就要出嫁了,也没有什么彩礼,给做两身粗布衣服就很满足了,当然嫁妆也就免了。结婚当天,新娘坐着马车在新郎和迎亲队伍的陪同下来到了自己的新家。新郎家就用大锅菜(这是我们这特有的习俗,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大锅菜是由白菜、粉条、豆腐、丸子加上其他佐料在非常大的锅里炖出来的)和馒头来招待亲朋好友,在那个年代,这些都是上好的吃食,一般只有在人生大事上可以吃得到,所以不管多穷,即使借债也要准备上一顿,这样才有面子,毕竟是一生就这么一次啦。

2、七十年代的农村结婚风俗 讲述人:一位五十九岁的老伯伯

七十年代的时候正处在农村公社的时候,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给村里干活,年末的时候村里给大家分钱,一个人一年也就分20元,这还是年轻力壮天天出勤的人才能挣到的,不过那时的钱也值钱。他们结婚一般是在二十岁,由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所以还是给女方彩礼了:200元钱,“四件礼”(袜子、围巾、鞋、一块花布)。当时由于女方家太穷 了,200元用来还债了,所以还是没有嫁妆陪送。结婚当天的迎亲队伍已经不再用马车了,他们换成了自行车,浩浩荡荡十几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去迎亲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放鞭炮。此时还是大锅菜和馒头来招待亲朋好友,依然需要借债来完成这人生大事。客人送礼一般都是两毛一张的字画,关系好点的送一挂鞭炮。

那时候有个农村叫“大寨”,农业生产搞得非常好,所以就兴起了一股“农业学大寨”的风潮。结婚一切从简,大家进行集体婚礼,在沟地里以修地这种方式举行结婚仪式,此时如果有彩礼也是一把铁锹之类的农用工具。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婚礼。

3、九十年代的农村结婚风俗 讲述人:一位近四十的婶婶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土地责任制的的施行,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此时的婚礼开始办的红红火火。谁家要是结婚,全村人都知道,因为他们会安一个大喇叭,连着唱三天的经典戏曲。这时候的彩礼是800元,另外还有缝纫机,自行车,洗衣机,称为“三大件”。此时的彩礼也显得颇为丰厚了,是一台彩色电视机。迎亲的队伍仍然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招待亲朋好友的依然是大锅菜加馒头。

此时亲朋好友送礼都是被面和二十元钱。4、2010年的农村结婚风俗 讲述人:24岁的一个准新娘

现在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了,农民不用交公粮了,还有农业补助,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有养老补助。生活水平的大步提高,使结婚也 变得喜气的很多。由于晚婚晚育的大力提倡,以及年轻人有更多自己的追求,好多人已经不再那么早走进婚姻了。

以前24岁结婚都是好晚的,现在却司空见惯了。两万二的彩礼,陪送的嫁妆有:空调、电脑、洗衣机、电动车。迎亲的队伍不再是马车、自行车而是成排结队的小轿车。招待亲朋好友的依然没有变还是大锅菜和馒头,但是此时已经不用再借债了,另外还会炒几个盘子(鸡块、鱼和几个凉菜)。仍然有大喇叭在放歌,但是已经不再是经典戏曲了,而是流行歌曲。亲朋好友送礼也都是50、60元,关系好会给110元。

以上都是几十年来结婚的变化,具体的成婚程序和礼俗多少年来大致都没有多大变化:

一、提亲与换帖

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现在好多是自由恋爱,也就是走走形式。如果双方都同意,男女两家就各办庚贴。庚贴有用红纸做的,上写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贴”,以后双方交换。

二、换贴

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举行一次换贴,换贴的日期要选吉日进行。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议聘。男方将议订聘金和新郎的庚贴放入小匣子内,并用红布或红绫将小匣包裹,连同彩礼(包括钱币、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家收下聘金、彩礼和男方的庚贴后,女方出将庚贴放入原匣内,连同回送的衣着嫁妆喜果等由媒人转交男家,这一 程序叫做换贴。

现在则是两家人坐到一起吃一顿饭,商量一下结婚的具体事宜,也算是“订婚”。

三、过大礼

这是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送过彩礼的婚约才算正式生效。旧时一般男家要给女家100—200块现洋,衣料、手镯、戒指等礼品。结婚前还要“抬食箩”(用三层长方形的木板成的架子),至少要送三架食箩,上面堆放着大米、挂面、馒头、猪肉等,由数人送抬着到女家。现在人流行着“抬食箩”的风俗,但是一切从简,只是男方给女方一些麦子而已。

四、婚礼筹备

成婚前要选择成婚日,选后好,男家备好礼物和衣料,红柬贴上写明迎亲日期要媒人转交女家,通知亲友婚礼日期。并开始清整院落,粉刷、布置新房。新房内挂上喜画,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窗花,常有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双飞燕子、并蒂莲子等。家中遍贴喜联和红“喜”字。喜联多用“百年合好”、“白头偕老”等。女家收到男方红柬贴后开始置办嫁妆,迎请眷属,邀请男女还客。家族长辈请出

阁闺女吃“离娘面”。

五、成亲

成婚那天,是男家大喜之日,房前屋后,院里院外,都以清水泼地,打扫得一尘不染。门前悬挂红灯,院子里,房檐下挂满了亲友们送来的喜幛、衣料、被面,处处呈现出一 片热烈欢乐的景象。迎娶时鸣放鞭炮,到了女家门前,女家故意事先将男方人“拒之门外”,待男方将“过门礼”从门缝塞进去方才开门迎接。

这时候,新郎要找新娘事先藏好的鞋子,并且亲自给新娘穿上鞋子,才让把新娘接走。新娘胸前挂一镜子,以“避“凶光。

还要由女方的嫂子或婶婶拿着扫帚和镜子围着轿车转一圈,意思是扫除一切污秽,照出一切不吉祥的事物。

新娘娶回时,要绕村串庄,不准许走原路,谓之不走回头路。一路上爆竹声声,好不热闹。轿车至男家停在门口,新娘由伴娘搀扶出轿。新娘扯彩进门之后,先从火盆上跨过。象征婚后日子“火火爆爆”。这时由事先请来的德高望得的人作傧相(司仪),主持婚礼仪式。由于大家观念的更新,拜天地也成了一种简短的形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新年就被大家簇拥着走进新房。未入洞房前,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床头下放几颗红枣,意思是早(枣)生贵子。枕下放几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着“生”。

中午会给新娘单独做饭吃,挂面煮鸡蛋,故意把鸡蛋煮的不熟,然后新娘吃时,问她:“生不生?”

闹洞房的习俗由来已久,家家户都认为来自己家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显出自己的体面和光荣。大家会让新婚夫妇喝交杯酒以及抢苹果之类的。晚上,还有人潜伏洞房窗上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俗称“听房”。倘若雨、雪天没有肯去,母亲便将一把扫帚轻轻靠在窗 下完成“听房”这一仪式。

这一天,男家娶亲回来,除招待本家亲友外,还要热心地招待女家来客,并展示嫁妆,即由女方长辈代表将各亲友赏送之物一一唱明展示,交付男方代表接受,俗称“摆桌”。此时,有好事的子侄辈,给新郎母亲或婶、嫂脸上抹黑,以逗笑取乐。

六、婚礼后礼俗

第二天,新娘与亲族辈礼见,拜祖、上坟后,女家率亲戚到男家认亲,接回新夫妇,谓之“回妆”俗称“回面”,对新郎以好餐相待。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饺子内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当天返回男家。

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乘轿(或坐车)去女方娘家,俗称“三朝回门”。男家派人送馍馍于女家,谓“挎篮子”,并将新郎接回。过两天,新娘父母再将女儿送到男家,谓“二回三住”。六日后,再将女接回,满月后再送女于男家,谓之“过月”。至此,婚娶仪式才告全部结束。

第三篇:库区水质和养殖业的调查

海南省的水质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研究方案

一 研究课题:海南省的水质调查

二 指导老师:郑辉成三 课题小组成员:王庭光 许振昂 陈益敏 王培诚 李茂文

组长:王庭光

四 研究目的:(1)了解我省的水质状况,更好的保护我省的水质及提高人们的意识

(2)融合所学的课内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 研究方法:(1)上网查找

(2)访问

六 成员分工:组长:王庭光 主要工作: 组织成员进行调查及探讨问题

副组长:陈益敏 主要工作: 整理资料,篇写研究报告

秘书:李茂文 主要工作:记录会议内容,管理财务

成员:王培诚、许振昂 主要工作: 上网查找资料,访问相关人员

七 活动计划:第11周;讨论并安排活动计划

第12周;采访难渡江东山河段部分居民及查阅相关资料

第13周;整理资料

第14周;撰写报告

八 活动口号:认真对待 重在参与

第四篇: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婚俗变迁的社会实践报告(定稿)

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自改革开放以来婚俗变迁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机 械 学 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09-4班 姓名:刘成

学号:310904040416

2011年8月8日

调查前言

生,死,爱(婚)是人生三部曲,而婚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多年家庭伦理,血缘继承观念中,家族能否繁衍生息,人丁是否兴旺,是一件万分重要的事。结婚就关系到了传宗接代的大事,所以在暑期对本村和临近乡镇的五个村子进行了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婚俗变迁调查。和几个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我们在张修屯、南东坊、北东坊、王庄、三皇庙和申村等六个村子对结婚年龄层(1979-1984、1991-1999、2004-2010)不同的人群进行了问卷和口头采访调查。

在1979—1984年结婚的人群中,多数人出生在五六十年代。虽然封建制度早已废止,改革开放也刚刚起步,但数千年来的封建儒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所以在对待婚姻上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为主,主张门当户对。

在改革开放十几年(1991—1999年)之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地区整体人民生活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也使得我们的一些法律法规进一步的完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是《婚姻法》的精神。婚姻自由打破了门第观念,接近一半的调查者都是自由婚姻者。家庭条件和人品成为了择偶的首选条件。在改革开放近30年来(2004—2008),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外来文化的传入和传统观念的退化促使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这个时期经济和法律统治着整个社会:第一,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法律思想深入人心。第二,婚礼的奢华之风更为明显,讲排场,摆阔气,攀比财礼,婚后度蜜月等现象极为普遍。第三,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更为复杂化,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婚姻问题频频暴露出来。

通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基本了解了近30年来农村的婚俗变化,从中我们发现主宰婚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无外乎是经济以及国家的政策。这也说明了经济对社会的中的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完善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

自改革开放以来婚俗变迁的调查与分析

一个地方的婚俗习惯是其本地文化的一个缩影。对于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相信无论何地的婚俗习惯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该实践地点为河北邯郸临漳县的乡村和河南新密超化镇东店村,范围包含河北河南的部分农村地区,比较能反映出中原地区的婚俗习惯。我们从几个比较能够反映出当地风俗习惯的方面来做调查,调查包含如下内容:

1.认识方式:认识,了解,喜欢,信任,相爱,结婚……认识是婚姻的开始。所以认识方式的变化间接的反映出婚俗的演变。

(1)79—84:从样本看,78—82这个阶段结婚的100名调查者中73.33%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自由相识的占20.40%,其它的占6.27%。由此可以看出,媒人在这个时期十分重要。家住张修屯的顾女士今年51岁,她是1982年结婚的。她与丈夫李先生就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的。顾女士向我们透露,像她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数是由媒人拉红线,经双方父母同意才开始交往的。这正是反映出这个时代保守传统的特点。

(2)91—98:这个年代比例有所变化。100名调查者中媒人介绍占60.87%。自由相识的比例明显上升占30.23%,其它的占8.90%。从数据看,媒人介绍的比例逐渐下降,自由相识的比例比上个年代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其它的比例上升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不同的认识方式在不断的孕育而生。同时,改革开放所引进的西方思想在不断的冲击顽固守旧的儒家思想。虽然农村人相对来说还是有点保守,但是相比上个时代还是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转变。

(3)04—010:进入21世纪,人们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生价值观更为多元化。许多新的认识方式不断产生。媒人介绍仍占18%左右,自由相识的占66.67%,其它占15.33%。数据反映出人们对于自己的婚姻更为重视,不再将自己的终身大事交托于他人。人们追求自由恋爱的思想更为强烈。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感情越加细腻,人们开始发掘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追求精神享受。在2009年结婚的陈女士是新密人,她跟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喜欢韩剧,喜欢听歌……堪称时尚达人。丈夫是她的大学同学,通过自由恋爱两人喜结良缘。经济收入较高的他们,经常去旅游度假,生活十分惬意和时尚。

二、配偶的选择与确定:结婚虽然是两个人的事,但情感上关系到两个家庭。那么配偶的选择与确定是至关重要的。

(1)79—84:在这个较为封建的年代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了主流思想。100名调查者中,父母做主但征求本人同意占到了41.08%,本人做主但征求父母同意占36.46%,完全由父母或其他遵长做主占20.46%,其它的选择所在比例极小。

(2)91—98:这个年代,人们满怀信心的奔向小康,思想也就更为开放。100名调查者中,父母做主但征求本人同意占15.33%,本人做主但征求父母同意占46.15%,完全由本人做主占9.87%,完全由父母或其他遵长做主占14.67%。(3)04—10:改革开放新时期,婚姻自主性,开放性,多样性展现的淋漓尽致。100名调查者中,父母做主但征求本人同意只占到了11.27%,本人做主但征求父母同意占53.85%,完全由本人做主占23.08%,完全由父母或其他遵长做主占14.67%。

三、合八字,看属相,配五行:中国古老的道教和佛教所宣扬的五行学说,属相和八字等,都还影响着现代的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1)79—84:100名调查者中,合八字的占86.73%,看属相的占89.77%,配五行的占85.34%。这个年代人们十分重视“吉利”二字。夫妻属相,五行,八字要相合才可以结婚。因此当时的道士很流行。

(2)91—99:100名调查者中,合八字的占75.85%%,看属相的占84.92%,配五行的占80.36%。虽然比例有所下降,但人们为了家庭和谐美满,这些古老的学说仍然十分相信。或许这就是中国人心中的“家和”。

(3)04—10:100名调查者中,合八字的占70.31%,看属相的占79.44%,配五行的占72.18%。几个世纪下来这些婚礼习俗仍沿用至今,这不得不感叹中国人对于古老文化的传承和对家庭、国家和谐的渴望。

四、财礼:财礼作为财富的象征,是爱情在物质上的体现。但是现在的财礼多数是为了讲排场,摆阔气,体现男方家的财力。财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更新换代。

(1)79—84: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家百业待兴,温饱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但富裕的家庭真的很少。所以财礼基本以生活用品为主。100名调查者中,烟酒、糕点、自行车占87.35%,首饰、现金、家电占10.08%。

(2)91—99: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家经济复苏。人民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财礼的档次自然也提高很多。100名调查者中,首饰、现金、家电占79.15%,现金额也从以前的几百到现在的几千,甚至几万。家电有原来的黑白电视、电风扇等到现在的彩电,甚至是冰箱。摩托车也开始流行,汽车比较少。

(3)04—10:国家富裕,人民生活富足。财礼越来越体面和高档。100名调查者中,首饰、现金、家电占95.89%,现金额也从以前的几千到现在的几万,甚至几百万。家电有原来的彩电、冰箱等到现在的空调、电脑。

五、结婚日期的确定: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家和”,所以选择吉祥的日子结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去挑选好日子。(1)79—84:国家刚刚经历文革的洗礼,思想界还处于混乱中,封建思想仍根深蒂固。100名调查者中,有91.67%的新人选择吉祥的日期,其中大多数是通过占卜来选日子,少数是选择国家法定节日。

(2)91—99: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家和”思想深入人心。100名调查者中,有94.05%的新人选择吉祥的日期,其中三分之一是通过占卜来选日子,三分之二是选择国家法定节日。

(3)04—10:随着改革开放的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西方的婚礼思想也越加流行。所以结婚选日子更为多样化。100名调查者中,有98.17%的新人选择吉祥的日期,其中多数人还是通过占卜来选日子。

六、结婚的形式和费用:古代的传统婚礼、皇室婚礼,近代的政治性的婚礼,现代的集体婚礼、旅行婚礼,海底婚礼等各式各样的中西结合的婚礼。可想而知,从古至今在婚礼上花费的金钱越来越多。这也反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提升,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在农村结婚形式还是比较单调,基本都是传统的举办婚宴,与亲朋同庆。

七、总结:通过暑假的实践活动,我感觉自己收获良多,深入了解我们农村婚俗习惯的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能力,进一步的了解了可爱而又亲切的家乡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国家队经济对人们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的作用,更为深刻地理解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完善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五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案例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一、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目标:

1.当前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状况

2.当前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调查对象:嘉兴市外来务工青年

调查时间: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

调查方式:主要采用个人调查的方式,采用中央电大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对符合受访条件的调查对象实施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调查内容

青年朝气蓬勃,是耀眼的骄阳。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作为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村青年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市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作随机调查。

(一)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四人中,初中学历的3人,占总人数的66.67%;高中以上学历1人,占总人数的33.33%。在这三人的农村青年中,两人从事普通工人体力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

(二)调查对象对教育需求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其中66.67%的希望通过脱产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调查对象获取自身技能途径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2名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另外2人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获取相关技能。这表明农村青年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能 低成本的途径助其成才。

(四)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家庭收入情况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多数来自农村,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有二名,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于3万元。说明城乡差别拉大,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五)调查对象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六)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三名调查对象中,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充分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三、影响外来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三)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广东省东莞市被喻为“民工城市”,全市人口近154万,而外来人口就高达458万,其实实际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600万。大多数城

市外来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很多地区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乐生坪村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芜。

四、满足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地离乡务工3个月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有近1.4亿人。他们承担了城市中大部分城市人不愿干的累活、脏活,却只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艰难的生活,而且很难得到培训学习的机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之所以会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从其自身的来讲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学习的热情;第二、缺乏针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学习的机构、组织。

我们不难看出,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教育,仍旧是教育,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一个又一个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兄弟去搞创业搞科研搞自主。我们只能依靠社会,依靠政府,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习,需要技术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兄弟创造学习的机会,拓宽学习的渠道。尽最大的力量去优化现有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扶植那些能大量吸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企业。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强化职业教育,以培育高技术人才为目的,加大对职业院校的建设,让农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学有所用,以技致富。

再次,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让农村青年树立良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点,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推动农村青年建设的健康发展。

最后,深化农村社会障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

差。在农村普及职业教育,既是新型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历来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作为我国社会涉及面最广的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现象,城乡差别不仅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而得到逐步缩小,反而在改革开放中有所扩大。这对于多数国民是农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极其重大的社会隐患。随着城乡经济关系和人员交往的不断密切,城乡差别的消极作用将会更显突出。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就必须消除城乡差别。而要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就必须消除城乡教育差别。

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紧缺和分布不平衡,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实现城乡高等教育权利平等的条件,也不具备实现城乡中小学教育权利完全平等的条件,但已经基本具备通过普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城乡高中教育机会基本平等的条件。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政策正确、措施得当、工作扎实,就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普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我国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我们把普及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更有利于经济和教育的协调发展。

据我自己了解,我公司有外来务工人员500多名,其学历大多在小学和初中,极少数人是高中。都是靠体力赚钱的。很多家庭都有好几个小孩,不仅给自己的负担压力加大,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这些都是因为学历低下导致的。我希望能把我国的教育制度完善起来,让那些外来务工的新居民过得更加充实。

五、小结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

实现小康社的进程中,进城的民工将业余时间用于学习教育,对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是必要的。此外,提高他们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提升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减少这一人群的犯罪率,对建设文明小康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署名:许佳

报告完成时间:2010年10月8日

下载县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库区变迁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环境调查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日......

    环境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环境调查社会实践报告1 一、摘要“低碳环保”一词频繁被提及,各行各业都在低碳时代展现自己的环保意识,进行自己的环保行动。为了加深对低碳环保的认识,提高低碳环保的意识,我......

    环境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环境调查社会实践报告一.调查的目的及出发点 为了贯彻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型社会,党中央下达了关于怎样加强环境保护的诸多建议,也为之做出了......

    社会实践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

    2、从管理人才方面,社会实践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但是为了消费者都是宁愿自己亏钱?全国经济发展高潮的再次到来;&ldquo!"我连着点头。践。全油面化&rdquo…学会了正确对......

    计算机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本站推荐]

    计算机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专业 计算机系年级2010级学生姓名 周 倩二○一二 年 一 月 计算机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IT行业是什么? IT指的是信息技术的总称,由于覆盖的范围比......

    调查类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类社会实践报告1 短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期间让自己经历了许多学校中没有的事,学会了学校所不能够交给我们的能力,真的是受益匪浅。回到家之后爸爸看我没有什么事情做就......

    《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报告题目会计系年月日至月日作者所在系部 作者所在专业 作者所在班级 作作者者姓学名号实践时间起止 实践地点指导教师姓名报告完成时间年月日北华航天工......

    社会实践报告调查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报告调查心得体会1 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