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汇报(精选)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强调从多角度看学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更高的发展,因此本学期开展了以下活动: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尽量向学生提供多动手,多实践,多操作的机会,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展各种技能性比赛、擂台赛,评出“电脑小画家”“打字小高手”“电子报设计小专家”“网络通”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干挑战,这样充分引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丰富学生的电脑知识,拓展其学习的途径和空间,让学生以互联网为媒介,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制作个人主页,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和个人博客,向学生提供科普网站,少儿网站,电脑知识网站的网址,让学生正确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知识面,使学生成为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现代化的人,迈开了成功的一步。
(3)走出教室,走向实践,在六一期间开展了“我的节日我做主”的数码大行动,使学生充分利用数码设备,当一回小记者,在节庆期间采集同学们欢庆六一的场景,并将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网页发布在互联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培训基地的功能,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
(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挖掘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积极组织全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一年一度的计算机才艺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济市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在这次活动中共收到学生100多件学生电脑作品,我优中选优选了15件作品,并加班加点指导学生修改制作,在上报的15件作品中,有12件作品分别获济宁市二等奖和三等奖,这次活动中邹城市高中、初中、小学总共才有20件作品获奖,而我们学校就占12件,成绩的取得是对学生的最大鼓励,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对电脑作品制作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展示了才华,体验了成功。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忙碌着其它工作,学校文字材料的录入打印,老师们的课件设计制作,微机室机器的维护维修等工作。特别是每年的庆六一活动,是我们学校最隆重的事,全校的师生都为此而忙碌着。今年的庆六一活动任务繁重既开展素质教育博览会,又搞庆六一联欢活动。在准备这两项活动中,我为此多次加班加点,政教处、教导处、妇委会、教研部的文字材料的输入打印,展板的设计制作等。对于学校安排的工作,我从来不叫苦叫累,而且保质保量的做好每一件工作。
这学期参加各学科优质课比赛的教师比较多,在我自己也参加信息技术优质课的同时,我还帮助其它老师设计制作课件,还有一些论文等材料的输入打印,只要是能够给老师们帮上忙的,我都是尽力去做。
工作虽然辛苦忙碌,却快乐。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汇报材料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汇报材料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汇报材料
进入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找到一个坚实的“支点”——教育信息化。学校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办公、课堂教学、家校联教等几个方面,其中,教师信息技术的提升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们推进的着力点。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我们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摸索和实验,并形成了我校特有学案导学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面我就对我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工作做以简单的汇报:
一、教育信息化谋发展,领导重视是前提。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包括网络管理员)为成员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主要负责全面规划和硬件建设工作,分管业务的校长负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具体工作,信息技术中心(设在教科室)全面负责技术工作,教务处主任全面负责课程整合工作。
2、为了切实加强数字化学校创建工作,制定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至少一次召开会议,研究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操作和应用,先后通过决议,形成了课程整合全员参与的例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引入课程整合要素制度、教师定期培训制度,等等。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级以上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研活动等。开学至今,我们没有放过一次上级教研部门安排的活动,尽可能多的让教师走出去,学校把这些活动看作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出名师创名校的重要渠道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己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并且在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业绩考核中占有一定份量。
在经费投入上,我们发挥我校的优势,从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到软硬件的购置,我们都以得力措施,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向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好的环境。
二、教育信息化谋发展,硬件设施是保障。
现就我校现代化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设施做如下介绍:
(一)我校电子备课教室创建于2006年6月,有电脑15台。每台计算机上装有文字处理软件、试卷处理模板、课件制作软件、教学资源共享库,并接入因特网。另有刻录机和DVD机各两台。
电子备课教室的主要作用是:
1.供教师查阅电子备课资料、观看研讨优秀课例、上网搜寻教育信息等。2.供教师制作课件:如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用WORD编制电子试题。
3.教师使用网络浏览网上资源,查找教育教学资料。4.联入校园网,使用校园局域网内的资源。
(二)我校光盘播放室始建于2008年9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创建,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它为我校的教学教研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光盘播放室的主要设备包括:电视机一台,DVD播放机一台。我校光盘播放室存有光盘资源达4000G,这些光盘资源主要存放于档案室。光盘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海滨学校历次各学科教研活动实录。
2、海滨学校历次重要会议实录。
3、海滨学校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各学科上课实录。这些光盘资源为我校各年级、各学科老师观摩教学实录、增长教学经验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同时它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我校卫星接收室始建立于2008年9月,是由国家远程教育模式二所配备,卫星接收室的主要设备有:一台服务器,一台卫星接收机,31台电脑、卫星接收系统(一台卫星接收电脑),光盘等。电脑是卫星接收室的主控制系统,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接收远程教育资源,即远教IP资源、远程教育资源;二是将接收的信息共享到校园局域网上,以便老师们下载和利用;三是光盘刻录,将下载的部分资源或是教师的优秀课件刻录存档,以便教师借用。卫星接收系统主要用于接收各种远程教育资源并存贮在电脑上。光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远程教育配备的光盘;另一种是由学校收集、刻录的本校教师的优秀课件光盘。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到接收室借用学校的教学光盘。
(四)我校微机室建于2008年,起初有电脑30台,现有Inter双核高配置液晶电脑61台,软件件配备齐全,满足了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学生上机操作有严格的使用记录。我校自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平均每班每周一节,孩子们在这里画自己喜欢的图画,设计自己的作品。他们在这里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尝着成功的喜悦。
(五)我校图书室现行电子化管理,学生的图书借阅等方便快捷,现有电子图书1万余册,并接入校园网,师生可通过学校任何一台电脑随时查阅学校图书资料。
(六)我校于2011年对全校15个教学班配备天士博电子白板,为我校教育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现在我校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会应用教学媒体,上网查找资料,制作基本的教学课件等;但资源不丰富,教师之间缺乏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不够熟练和普及,信息化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
1、起始阶段。
2006年11月份,我校毕业生慷概解囊,捐助了我们28台电脑。校长高瞻远瞩,利用这些电脑装备了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并安装了宽带。起始的目的有二点: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网上学习,其目的是借助网络平台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②由我校电教室主任负责对一线任课教师进行微机操作培训,其目的是提高一线任课教师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历经一个学期的技术储备,我校一线任课教师基本学会了微机办公技术,基本掌握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此为契机,在2007—2008学,我校一线任课教师实行网上电子备课,一律使用微机生成教案,从此教师手写教案在我校成为过去,从此学生成绩出现明显提高。
2、发展和完善阶段。
素质教育方面,我校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实现三维目标、转变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改革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理念。我们针对新课程确实抓住了传统教育只注重机械训练学生知识操练的弊病,提出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方式,希望在学生扎实地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三维素质教育目标。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相应的工具,老师们不知道该让学生探究什么,最终流于形式,很好的理念无法落实。而信息技术可以在这方面起很大的作用,很好的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全体领导及全校的骨干教师去杜朗口中学和杨师中学去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回来以后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摸索和改进,形成我符合我校实际教学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2009---2010学年,我们以学案做突破口,完成了“规范学案制作”任务。2010---2011学年,依据学案,规范导学流程,确定为如下七个环节:①出示目标——②依案自学——③合作交流——④成果展示——⑤精讲质疑——⑥知识归纳——⑦课题训练,并以选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加以配合。在没有引入电子白板前我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电子学案形成的纸制学案配合我校教师自己制作的CAI课件进行信息化学科整合教学。2011年我们争取资金为十五个教学班配备了电子白板,从而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学,现在我们已经不再用纸制学案,用电子白板代替了原来的旧式学案,完全用电子白板展示学案和CAI课件,再次,信息技术变革了我校课程的表现方式。在我们学校里,课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教材,教材的表现方式慢慢在发生变化,比如教材后面附了一张光盘,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教材内容的改变,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现在就有一些Flash书,点读机,都是教材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增加教材的表现力。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由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同时突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教师可以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网络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字化内容,教师开发或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数字化作品,网络上各种学习化社区等等,都成为我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彻底打破了知识来源仅仅是固定不变的书本或是参照书本的某个知识内容表述所制作的单个课件的束缚,学生所获得信息量更为丰富,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或是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的所提供的资源不再局限于某门学科某个知识领域的限制,学生的探索的空间更为宽广,探索学习的形式更为丰富,比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或是自主学习,不同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也得到了延伸,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偏好跳转到相应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等。
最后,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研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是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和内涵;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提高。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数字化学习环境初步形成,使我校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了转变,从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①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②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③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④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自举、探究与合作将是信息化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教师、学生之间要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教与学。教师力求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并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学具,边想、边做、边练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改变了我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真正实现新课程所要求的发展性评价。现在,都要求给学生建立档案袋,如果用纸来记录,一个班级的孩子的信息搜集起来都很困难,何况一个老师要教几个班?但是如果有了信息网络技术就不一样了,可以真正地实现即时记录。
我校分别于2009年3月被市教育局评为农村中学远程教育工程示范学校;于2011年4月被市评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学校;于2011年4月被市评为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校得到了颇多的收获,也不断的在积累经验,为更好的让教育信息化在我校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信息技术汇报材料
信息技术教师汇报材料
初中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为主线,通过典型“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新的认知工具去自主学习。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关系密切,同时学生对计算机充满好奇。因此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我尽量安排上机实践课。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上第一时间内为学生播放,目的是揭示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所学知识能够完成何种任务。例如:给七年级学生讲解在Microsoft Office Word中插入特殊字符和公式的方法时,针对学生在数学课上出现的问题:不知如何在电子试卷上输写数学公式和单位。我精心制做了一份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看过之后,立刻兴趣高涨,求知欲望强烈,积极发言,提出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做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所要教给学生的重点不是信息技术知识,而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在课上,我集中讲授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而且教材上有的内容不讲,只讲授教材上没有而又与本课任务相关的知识技能。更多的时间是留给学生结合教材与教师讲解的内容自主学习,煅炼自学能力。引导低层次的学生求助于高层次的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增强其合作意识。
3、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任务布置上要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给出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动手实践,身体力行。
4、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教学中,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安排了“作品赏析”这一环节,由各学生小组推荐优秀作品,为全体学生演示,并鼓励作者对同学的提问进行答疑。我也会在学生上机实践时,深入到学生当中去,适时的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信息技术课外活动
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和拓广,通过活动加深和拓宽了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同样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次活动的学习目标并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实践,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某项任务或发现某项事实时,必然能够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并增添一份喜悦之情,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比赛,在比赛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校学生在参加武清区《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比赛》的活动中得到多个奖项,我校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也多次获得了区级奖励。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的能力,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汇报材料
梅厂镇初级中学
李冬梅
第四篇:信息技术汇报材料
张畈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和使用工作汇报
2010年
近几年,学校以全区“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校园建设和内部设施建设,使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05年投资22万元建设标准教学楼一栋,2000年接通宽带网;整理了学校线路,为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又投资万余元建设多媒体教室1口;增加学生用机1台微机,不仅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让孩子享受到优质的、平等的教育资源,为孩子适应未来的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同时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使孩子们享受了平等教育。现就我们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构,强化设备管理
1、强化组织领导。学校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培训小组、教研小组、设备管理小组,实行项目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设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制、落实责任状,让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我们要求校长为该学校第一责任人,并同其签定了设备安全责任状、设备应用责任状,将管理和使用两方面的责任落实到了实处;同时,校长同每位教师签订管理使用责任状,这样形成了事事有人抓、物物有人管、人人能应用的无缝隙管理体系。
2、落实管理责任。在信息化与农远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保证设备、资源的正常运行,学校成立了由3人组成的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全面负责设备的软硬件管理,两名专职教师具体负责农远资源的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培训、学校网站、办公平台、教学平台的日常维护、更新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室多媒体设备由班主任负责,每个科室设电教管理员一名,由信息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培训管理员,辅助学科教师作好设备的管理与应用工作;教研室负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保证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
3、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在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有效整理的基础上,形成各种规章制度。如《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就规定由学校购买微机,使用教师交纳管理押金800元,不用时由信息中心查看有没有硬件损坏记录及违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后,确定退还押金金额;《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评价制度》则对教师使用权限、参加培训、使用效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每学期末对教师进行考评,并计入个人量化成绩。
4、细化设备管理。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管理制度》,对每台设备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了明细帐和电子管理档案,对每台机器启用时间、使用人、机器号、注册号、IP地址及硬件维修等数据记录在案,记录机器使用的全过程,信息中心则每日利用早读时间对设备进行日巡查,对软件故障进行处理并做好巡查记录;定期对维护保养不及时的教师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限期整改,因维护不及时出现设备损坏或责任事故,学校将追究责任,同时在缴纳的管理押金中扣除同等价格的维修款,并在个人量化总评中扣5-10分。
5、注重软件建设。学校注重软硬件共建,追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使教师能及时共享有关资源,同时链接了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中央电教馆资源库、远教资源播出计划等网络资源,使其同学校的资源有机整合;同时由教研室整合的校本资源全面发布到中心小学内部FTP网站上,这样就可以在中心小学任何一台机器上通过浏览器、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系统、党员管理软件等多种方式流览到优质教育资源,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对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狠抓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一)建立扎实有效的培养措施,促进教师交流学习
1、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培养技术人才和应用骨干。学校采取“以老带新、以优辅弱”的形式结成帮扶对子,学校首先把有一定基础、教学成绩优、创新能力强、接新知识快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与操作水平低、接受新知识慢的教师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培训,为保证帮扶效果,我们采取帮扶对象捆绑式评价,将骨干教师与帮扶对象的培训、应用情况进行捆绑式评价,对进步较快的帮扶对子,以骨干教师考核成绩计分奖励,对进步较慢的予以批评,考核以两人的最低成绩计分。同时选拔技术骨干外出参加培训,每名外出培训的骨干教师回校后,至少进行一次面向全体教师的经验汇报,将所学经验传授给每一位教师,并将传授效果纳入外出教师的量化考核,以保证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2、领导包片、教师分层次培训。具体为班子成员对教师培训,培训效果记入与班子成员量化成绩;教师分年龄层次全员培训,45周岁以上教师培训DVD的使用、保养、维护及电脑的初步知识,45周岁以下教师培训办公自动化、OFFICE、网络应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内容,以保证全体教师掌握应用技能。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1、定时培训: 利用每周二下午坐班时间进行专题培训,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培训计划,进行电教设备硬件知识、常用软件的使用、办公平台、office、教学技巧等培训,学校先后进行了50余次的培训,培训3000余人次,这样大大提高全体教师的操作水平;
2、问题培训:信息中心对平时日巡查中出现的设备常见问题、规范应用、学生如何同课件互动等问题,进行整合、归类,利用双周教研活动、教师集会时,进行解答与分析;
3、网上培训:为解决培训过程中时间与参加人员的被动,我们于2009年开展了网上培训,即借助学校的办公平台的开通,为照顾新分配教师及水平较低教师,我们进行了office、农远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办公平台等内容的网上培训,由信息中心每隔两天出一期的电子稿培训教案,进行循序渐进的培训,教案包括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和作业组成,然后以通知的形式发给每一位教师,教师自学后,按时向信息中心上交作业,同时信息中心批阅后,对每个人的问题记录在案,作为平时的考核,对不能网上解决再通过问题培训的形式予以解决。
三、落实应用,发挥设备效益
(一)创新备课。
(三)搞好办公应用。学校通过购买办公软件建立办公平台,为每一位职工设置了帐号与权限,实现了文件的群发、、个人发,会议的设置、校园新闻、网上教研、公告等管理,如校长室文件的签发,接收文件后,由校长审批后,以通知的形式转发到个人,完成后再以通知的形式向主管领导汇报处理方法与结果,这样即做到有案可查,同时让文件传输更加安全、方便。
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全面提高了我校的办学水平,教师观念得以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优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带动了学校特色的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强化应用、发挥效益,全面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
2010年12月
第五篇:现代信息技术汇报材料
现代信息技术汇报材料
旧堡小学
2011年11月
现代信息技术汇报材料
我校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906人,教师58人,具有小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35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整合,进一步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构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设备,完善设施,加强运用,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我校近几年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强化学习,提高认识。
人的现代化在于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取决于教育思想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而在教育技术与教育思想中,教育思想是灵魂,如果思想观念不到位,再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也是枉然,因此我们把教育思想现代化作为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支撑点,强化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四大活动”:一是“全员电脑知识培训”,我校每年开办二次信息技术培训班,利用暑假,分二个学段开办了“internet”高级培训,全校教师人人参加,全部通过测试;二是“全校读书活动”,学校校本教研提出“六个一”的要求,即每个教师都要读一本专著,上一堂展示课,拟一份中考模拟试卷,制作一个课件,发表或交流一篇教研文章,开展一次读书比赛活动。三是“全员教学反思”,学校要求教师每篇教案后要写教学反思,一个学期结束后要写二篇1000字以上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学,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使教师真正认识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2、强化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成立了以柏素娟校长为首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机构,全面协调、督促和评估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建立了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1位专职教师与1名信息员组成技术小组,负责全校网络的维护、硬件维修,辅导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等工作。
我校制定了较为健全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将现代技术教育纳入常规教学管理范围内,每学年初,制定学年计划与学期计划,每期检查两次。逐步完善了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规章、技术操作规程,明确了岗位责任目标。制订了《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条例》《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岗位职责》等多个制度。建立了评价、激励机制,推进实验进程,对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作出贡献和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以奖励。
3、强化制度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依据上级的有关规定学校制定了各类管理制度,对于各项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学校还制订了与教学有关的培训、奖励、考核制度,以多媒体制作培训、课件展示汇报会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收到较好效果。
4、强化经费保障。
上级教育部门对我校的建设与发展有比较大的经费支持,几年来,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经费逐年增加,为全校每位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电脑,每个班级配备大屏幕、电脑将要实现班班通,学校也积极筹措专用经费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和更新升级,对各种设备、器材建立明细账目,保证账物相符。
二、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
1、我校的硬件设施,基本上能满足实施现代教育的需要。学校现有微机室1间,电子备课室1间,学生计算机46台,基本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科整合的需要。
2、学校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学校骨干教师还建立了自己的专用网站和个人博客。
3、学校全体教师每人一台电脑,达到任课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学校管理人员每人配备办公电脑1台,打印设备4套、刻录系统1套;照相机、摄像机各1台。
4、硬件建设得到加强的同时,软件配套建设也逐步到位。投入大量资金,学校购买了windowsXP、windows 2003等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瑞星杀毒软件,装备了电子图书馆。为了满足教学所需,学校购买了课件制作素材库、新课程听课评课优秀案例、新课标优秀课件以及多部爱国主义影片、科普片、教学所需的各种音像资料等电教教材,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5、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共享。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经常地、大量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制作课件、编制试卷、撰写电子教案和论文等,形成了以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教师为开发主体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建立了电子教案、各学科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库,利用外出学习、参观、校内活动等形式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形成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设现代化学校,只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一大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当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方向明确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就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
1.加强教师培训,打造信息化教师队伍
在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中,我们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培训内容分别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IE浏览器,Powerpoint课件制作软件,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共培训教师100多人次。我们还采取教师自学、组织课件等多种形式,使教师们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奠定了基础。目前,学校已经拥有一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
2.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运用水准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期组织骨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公开课、研究课,安排“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汇报课、示范课。举办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评比、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逐步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考评力度。在我校开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暨学校教学杯中,把能否娴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评估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没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课不能评为优质课,还设立了“最佳课件制作奖”,以激励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目前,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主要学科达100%,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教师达90%以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时占总课时的70%以上。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3、改进教学模式,开展课题研究
作为致力于创建全市起示范作用的学校,我们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同时,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验。
①.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我们探索出了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教学三种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和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检索信息资料,开展探究式学习,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我校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能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寻找素材,完成课题资料的收集。
②.建立保障激励机制,大力开展课题研究
我校的课题研究重点放在,一是变使用、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有机使用、合理使用,深入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二是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
四、努力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1、我校在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教育技术。
(1)按照教学计划从三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2)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音乐、美术等主要学科都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3)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教师达到90%以上,45岁以下的教师100%的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时所占总课时的比例逐年提高,现已经达到70%以上。
2、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我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在区、市级优质课评比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次获奖,信息技术论文多篇获奖。
3、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习成绩合格率达到100%;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和研究性学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有声有色,认真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电脑制作活动并有多名同学在区、市评选中获奖。
五、我们的努力方向
我校在工作中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绩同时,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一方面,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改进办学条件,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但苦于经费不足,有些想做也应该要做的事情一直未能实现,如构建供学生、家长和社会随时共享学校教育资源,了解学生成长状态的教育资讯平台;另一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目前我校全体教师虽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但少数教师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修养还不够,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等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地努力探索。
回顾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校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融“学校发展、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全面育人”于一体的教育管理理念,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们深感重任在肩,时代赋予了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将继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新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教育谱写绚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