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尝试做个给予关爱的
尝试做个给予关爱的“废纸篓”
———浅谈中学生宽容关爱教育策略
摘要:人性关爱是现代教育的呼唤。教育应用内蕴着宽容精神的人文关怀关爱学生,给所有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引导他们去充分地认识自我,张扬个性。师德的核心是关爱学生,教师的关爱必须符合和遵循教育的原则,教师给予学生的关爱应是普遍平等的, ,并应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它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引路灯塔。
关键词:中学生 宽容关爱教育
宽容指教育者对非严重违反思想、品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宽容关爱教育最核心的精神底蕴,是以博大爱心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地教。曾看到一句话:“我不是小草,是大树还没长高;我不是小鸟,是雏鹰还小。”我们的学生是没长高的小树,是没长大的雏鹰。我们都在期盼他们早日长成大树、雄鹰。作为班主任,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努力建设和谐班集体。面对现今中学生的状况,要进行宽容关爱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些班主任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纪、班规等,在制度中大量使用“不许”“不准”等禁令。可实际效果是“屡禁不止”,为什么?那就是我们在开展工作时,目中“无”人,想不到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个体,由此造成班级管理工作的高耗低效。
“不许”“严禁”等禁令,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在本质上就是灌输教育和强制管理。这些内容只是“管理者的需要”,没有成为“学生的需要”,两者是错位的,班主任长期利用这种方式管理学生,学生表面上勉强执行,但实际上依然我行我素,没有实际效果。
为了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班主任应该真正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自由空间,保留自己个性,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成长环境。这样,学生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宽容对待学生,尤其是容易犯错误的学生。
一个宽容的老师,要会欣赏学生。一个人活着,最本质的意义不是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吗?孩子们的心是透明的,他们都有被表扬、被承认的欲望。孩子的才能就像一个巨大的沉睡矿藏。我们做老师的,要用欣赏的眼光,善于发现并放大孩子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及早苏醒。只要为孩子们一点进步和长处而欣喜,孩子会在不断地鼓掌声中快速地、幸福地成长。孩子的天性好动调皮,犯的错误必然具有反复性,但我们要认识到,即使是一个犯人,也必定会有他的闪光点,何况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有的老师遇到学生犯错,总是火气冲天,大发雷霆,训斥甚至体罚,“恨铁不成钢”。试想,一个心胸不开阔、情商又不高的老师,怎能教出有爱心、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的学生呢?千万不要用死的规矩来硬套鲜活的学生。“开心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面对可塑性还很强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多一份宽容呢?让我们多一份耐心,在下一个路口再等等孩子吧!
三、最大的关爱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一)体谅和尊重学生
尊重在育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任何学生都平等地享有被尊重的权力。许多严重的管理问题是否出现,关键看学生是否被当成有尊严的人来对待。当学生受到别人的尊重时,他们也会学着去尊重别人。教师必须以鼓励、理解、相互尊重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情感,因为它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和尊敬;教师必须保护学生不受到羞辱和不必要的非难,因为它意味着学生能够在轻松安全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从不挖苦学生。
一次,两位学生因一些小事动了手。当时两人火气正旺,于是我采用了“冷处理”法,有意先让他们先消消气,然后再解决问题。我笑着说:“对不起,耽误你们俩时间了。”两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已闪动着泪光。我请学生从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就是这些尊重的语言,温暖了学生的心,使得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平等,更为融洽,更为亲密。
(二)理解和宽容学生
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并不等于放纵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适当地提醒与鼓励他们,或轻声耳语,或抚摸一下他们的头,这样既然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总是先了解清楚情况后,再做处理,从不偏袒谁。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一天刚到学校,一位家长就来到办公室,她的儿子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一见到我,家长便没好气地说:“你是怎么教学生的?孩子考得差不说,居然还改分数。”我接过试卷一看,该学生把“36”分改成“86”分。“还算聪明!”我心里这样想,可又不能说出来。于是我请家长坐下。她的情绪稳定后,我说:“您先别急!分数是我帮他改的,他知道你身体不好,怕你伤心。但他已下决心要让这假的‘86’分变成真的,您就原谅他这一次!”家长这才放心地走了。从这以后,学生上课不玩了,举止文明了。
可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多找自己的优点。这样,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
四、用关爱转化学困生
“人之相交,贵在交心”。对待学生要平等,对待学困生更要用心。教师应该多方面倾听学生意见,鼓励学生讲真心话,对他们言谈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疏导;要理字当先,寓情于理,将心比心,循循善诱,使之与教师建立融恰的感情,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应该及时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启发他们的自觉性,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差距,以温暖的真情感化他们,使他们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可亲可近。在与学困生沟通的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说话内容有的放矢,语言平和,严肃但不严厉,更不能、伤害其自尊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要掌握和学困生谈话的态度,充分考虑他们的认识水平和个
性特点,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重炮轰击,要抓住情绪变化,循序渐进,以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
教育是一项充满感情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困生的爱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我教七年级英语,开学两个星期后,我发现班里有个姓张的学生,课堂、家庭作业都不能完成。我找他谈话,他说不会做。为了转变他的学习态度,我决定对他进行家访。从家访中得知,他姐妹三个,他最小,并且只有他一个男孩子,全家人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娇惯他,只要他愉快,学不学没人管。在这种家庭环境影响下,挺聪明的孩子“逍遥”了一年又一年,在一年级留级两年。了解情况后,我和老师们商量一番,决定给他做补差工作。我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树立信心,并实实在在地教他。他期末成绩由后十名升到中等水平,而且学习积极性很高。实践证明,教师的关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催化剂。
“爱”就一个字,但它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学会并运用关心和爱护的魅力,处处留心,时时教育,以心对话,以情育人,满怀热情地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你的言谈举止中体会到教师的爱心,进而越来越喜欢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批评,从而让将来展翅高飞的小鹰们有更丰富的经验,能经历大风大雨,能有更多收获。
总之,教师应尝试做个给予关爱的“废纸篓”,以宽容与接纳的心态承认学生的未完成状态,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秉持一种“教育从宽容关爱开始”的理念,触摸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们迎着教育信念的灵光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毕金杰.关注学生尊严素质的培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04).[2] 程翠芳.关爱教育呼唤教育关爱[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09).[3] 余杰.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04).[4]李玉萍.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班主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S1):20-21
[5] 程华东.新时期需要新活力[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S1):25-26
第二篇: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范文
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
无论哪个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落后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一般表现出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不良等特点,我们称之为后进生。他们的表现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不免听到一些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消极评价。每每此时,我心里总有一种不悦与无奈。因为,后进生不是先天后进,而是后天造成的缺乏自信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个体表象。这类学生并不是无药可医,而是可以重塑成“真品”的个体。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去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如何使后进生转化为合格的学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感情,以真诚和信任打动其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应该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平时,班主任应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在各方面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与真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慢慢走进老师,走进同学之中,并重新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找回自我。
去年我刚接手现在带的班时,班里有一男生,由于家庭条件很好,自以为总高人一等。在学习上不认真刻苦,每到考试时就弄虚作假,用虚假的成绩来骗取远在外地工作的父母的欢心。平常在班里的表现也是趾高气扬,对同学总是大呼小叫,指手画脚,有时还带脏话,毫无组织纪律性与班级感情。针对他的情况,我决定对他采取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阶段是利用很特别的空余时间如午休或晚自习前的找他谈话,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在意。谈话中主要是了解他的家庭环境以及他对自己的家人看法,同时让他自己对以前的表现作一些评价。第二就是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与他父母达成共识,一起对他进行鞭策和监督。最后就是取得了他的信任,建立了较好的师生感情,就与他一起探讨如何度过属于他自己的高中生活。可以说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个男生改变了很多。在去年春节的时候还主动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
二、摒弃偏见,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摒弃偏见是教师转化后进生必须有的态度。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老师平时留心观察,要尽力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班上有一女生,长相很好,但就是太爱打扮,不爱学习。平常在班上总喜欢做一些很特别的事情来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我通过观察,发现她思维活跃且有很强的号召力。于是我就在此做文章。在班级改选班干部之前,我找她谈话,首先肯定了她在同学中有很好的人缘,班上的一些同学对此也很欣赏。接着我给她指出将来要把这个优势好好的在大学里发挥,定能使自己大学很精彩。最后我顺理成章的给予了希望:将来要做到这些,现在就需要努力。要在自己的学习上要下苦工,要能参与班级管理,好好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由于得到我的信任和鼓励,她参加了班干部竞选并当选为团支部副书记。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她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常常以自己是班干部的形象严格要求自己,把本班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自己也成为一个勤奋好学上进的好学生。
可以说在我们的工作中,后进生的缺点、错误容易显露,看是似乎“一无是处”,但如果仔细寻找,仍然可以发掘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优点和长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努力帮助后进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始终要相信你想把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三、循循善诱,耐心期待其转化。
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要不耐烦,不要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那样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对待迷路的孩子要有“宗教家”的情怀。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做不到理智,使用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因此转化后进生是一项漫长而又极其艰巨的工作。它不是直线式的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育中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更应允许改正。学生的坏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有一个长时间的渐变过程,是慢性发展的结果。要想一夕根除,是绝不可能的。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教师对这类学生要有精神上的准备,要有打“持久战”和“反复战”的决心。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由于新的思想、新的行为习惯还不十分巩固,再加上坏人拉拢,别人讽刺、嘲笑或遇到困难等等,使他们原有错误思想和旧行为习惯又会反复出现。有的后进生在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时,往往表现出倔强、不服气。但当他有了一点进步受到过表扬之后,又出现错误行为时,只要经班主任稍一指点,他们就会表现出不安和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和同学的殷切希望。我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有思想准备,不怕反复,即使出现反复,也及时了解其原因,分析他们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做细致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关心教育他们,力争使他们真心实意地转变。
当然,除以上几点外,对待后进生还需要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理解,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细心。班主任还应为人师表,让后进生以自己为楷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的教诲是不能忘记的。还有就是要理智的看到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单靠教师、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合力。
总之,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教师必须多管其下,循循善诱,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行,才能重新燃起自尊自信的火花。作为班主任也必须牢记这样一句话,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高材生同样重要,两者不可偏废。对后进生来说,更需要教师对其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去培养,而一旦成功又将具有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落后不是后进生的专利!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只以我们肯付出无私的爱和施予科学的教育,就一定能够使他们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第三篇:请给予留守儿童多些关爱
请给予留守儿童多些关爱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只有家里老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这一部分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的关爱,亲情的滋润,他们往往性格内向、孤僻,学习成绩不佳。我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典型的孩子——xx。
xx,父母离异,跟随母亲,但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都由外公外婆照管。这个孩子平时和同学相处的不错,就是一到我们老师面前就变得沉默不语,有时候问他十句可能只回答你一句,我们无论以什么样的态度和他说都无济于事。现在到了三年级,也是孩子心理上的转变期,他的这个特点越来越突出,这学期已经有三次缺课行为,头两次我在晨检是发现他没到校,都是电话联系他家人,都说起来迟了,怕迟到不愿来校。由于他家距离学校较远,老人送他来校也不方便,我都准许他第二天坐接送车来校。就在这星期一他又没来,我还是电话联系,说是作业没完成不来,我叫他可以来学校补,让他外公送来,等到放学还没见他来。星期二他的座位照样空着,看来不打给他妈妈是不行了,联系了他妈妈,她说今天有时间赶回家一趟,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直到星期四的早上门卫告诉我xx和他在学校门口。我心里想着终于来了,可当我跑到校门口时看到的是他赖在地上,外公和门卫在那使劲地拉他,他的反抗很强烈,就是不进校门。我过去和他好好地说都不管用。以前听他妈说他最怕爸爸把他带走,我就问他是不是爸爸回来了,他点点头。知道他不想跟爸爸,我就骗他我们在学校里呆着爸爸是不敢来接走你的。一开始他还是不进校门,后来我好说歹说终于跨进了校门。我心里想着他有好几次不来读书的情况,可能也有点厌学,我没有让他去教室,把他带到了办公室。整整一节多课都在劝他,和他讲道理,直到我说到你这样做妈妈在外地会很担心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妈妈不要我了。我就断定是他妈妈讲的话伤害到他了。我就和他说:“你妈妈怎么可能不要你呢?你是她最宝贝的孩子呀!”他低着头不吭声。我想一定要当着他的面和他妈妈说不能不要他,也许这样他才会安心上学。我拨通了他妈的电话,说xx来学校读书了,他开始表现好了,你怎么可以不要他呢?他妈妈也是一言难尽,男孩子肯定也调皮,平时一有什么事好好和他讲不听,就揍他一顿,实在没办法了。我听了她的话也愣了一下,“打”肯定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为什么平时不去多关心他呢?当我问她是不是不要自己的孩子了,她当然否定了这个说法。为了让xx知道她妈妈这样说是假的,我就把电话给了他,让他母子之间好好沟通一下,更多的也是想让他妈妈多关心他。几分钟的通话里,xx一直在点头说:“嗯。”看着他这样我想他心是稳了。他妈妈让他这学期好好读书,等过年回来再接他到自己身边去读书。听到明年可以和妈妈在一起他就没有之前想着要回家和不进教室了。我也再次开导他
只有现在好好学习了,明年去别的学校老师才会喜欢你。就这样他自己拿着书包,我牵着他进了教室。看到他在自己的座位坐下了,我才算舒了口气。
xx这样的孩子不单单是留守儿童缺少亲人的关心,还有父母离异给他带来心理上的伤害。这样的孩子更多的需要我们身边人对他的爱,只要让他感受到我们的温暖,他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给予更多关爱 促其幸福成长
给予更多关爱 促其幸福成长
今天的女童,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提高母亲素质,必须从女童教育抓起,从关爱学校的女生做起。为了更好地帮助女生树立以“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引导她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内涵、健康心理、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指引她们走成长、成才、成功之路。我们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关爱女生工作。
关爱女生小组不定期的给学生上青春期健康教育课。课上的老师围绕女生生理卫生方面的相关知识,从女性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方面,倡导同学们关爱自己。同时,我们还用具体的现实案例给女生们讲述了如何加强自我保护,遇到危险人物或事故是如何随机应变,用智慧战胜歹徒,如何求救,如何逃脱等。此外,我们还向学生讲述了女生之间应该如何处理出现的矛盾,如何宽容、真诚相处,当矛盾超过自己无法控制时,如何求助等,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成长过程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重要性。对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女生们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从而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青春期,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还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重注女生”的家庭情况,建立每个“重注女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然后对“重注女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关爱女生小组成员通过家访、电访、面谈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家长沟通了解女生在校外的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并做好相关记录。
关爱女生小组工作的开展,帮助女生们化解困惑,助力成长;让她们明白美丽是外在与内在的双修;懂得女孩子要自尊自爱,要自强自立,好好把握青春年华,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第五篇:做个”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做个“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优秀教师
赵各庄镇赵各庄小学:刘春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遵守师德风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众多的职业选择中,我们最终选择了教师职业,这既是一种缘分,也是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应该自觉自愿地从心理上、精神上,更要从行动上,接受并尊重这样的选择,不能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或者若即若离,貌合神离。否则,我们就将始终处于一种被动而且十分痛苦的境地,于人于己都非常不利。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大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等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总之,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恰恰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会造成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目前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想讲以下三点: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我校有一位以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他所带的学生学业成绩很好,很多家长都想把把自己的子女安在他的班,也有一些学生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可是到了新的学校后,因为习惯了应试,面对中学较为开放的教学环境,不能适应,不仅成绩下降,还不同程度的患了心理障碍。这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唯有如此,我们教育工作者才能有效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最终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教书,倾尽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跟风走,形式主义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针对此,我们一是大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从思想上帮助教师彻底改变传统观念的局限性,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对过去不以为然的事情,“以为然”,从而为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造条件。二是建立师德建设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师德模范教师,树立和弘扬师德正气,在学校倡导“才胜德是小人,德胜才是君子,德才兼备是圣人”的新理念下的人才观,通过师德管理,让每个教师在理念上和学校保持一致。三是超越教师职业的功利观念,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其“专业技术”要更多地体现在如何育人上,让每一位教师牢固树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教师不能再扮演“知识化身”的角色,不能以学生的考分高低单纯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和自己的劳动价值,要学会怎样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育人行家和高手。
三、着眼制度创新,增强教师自律
要保证学校师德建设深入持久开展下去,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建立和完善了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和定期表彰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师德档案。在实行师德建设校长负责制、师德建设档案制、不良师德记录制、师德一票否决制四项制度的同时,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把师德建设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使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学校发扬光大,这样从管理上把师德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四、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新世纪的教师应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关心与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应成为教师的责任。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不能对学生抱有偏见,要信任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让校园七彩斑斓、生动活泼;教师要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而不排斥他人,赞美智慧冲动而不盲目,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建立健全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完美的性格特征。
近年来师德建设是学生成长所必须的一种环境,是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创新精神生根、发芽、成长的土壤。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成为师德的核心,成为教育教学应该遵守的准则,这无疑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所以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反对简单的、缺乏想象力的、生硬的、粗暴的教学行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去施行教育教学行为。“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在新的世纪里,作为教师,我们要保持年轻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刘春艳 女 1976年10月 小学高级教师
1991年8月任教
现在赵各庄小学任教
保定市涞水县赵各庄镇赵各庄村074103(所在单位:赵各庄学区赵各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