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耿宗文)五十六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书名:《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 作者:艾思斯奎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从一拿起《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开始,就有些爱不释手。书中的独特的教育观念、生动的教育案例,对于我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老师来说,无疑是十分珍贵的学习资料。真庆幸这么早的接触到这本书,能够使我在工作的道路中少走很多弯路,更快的成长为一名专业型教师。其中,这本书给我感触比较深的体会有:
一、以信任代替恐惧。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回想起一年多来与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后悔和自责,曾经,我用多么大的火气带给他们怎样的恐惧!现在,在雷夫老师的指引下,我终于明白了,与其火冒三丈的和学生发火,不如再讲一遍,甚至十遍„„正如雷夫老师所说:“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理解、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二、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
“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改进当中,我会用自己过去的行为作为标准来衡量我的成功或失败,但从来不拿自己和另一个老师相比。”
盲目与比自己好的同学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感;与比自己差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人自满。只有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才是动态公正的。自己战胜了自己的过去,自己总是在战胜“过去”,那么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近两年促进学生进步的一个方法,也许对于那些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某,可比你好多了”,实际却在无形中伤害着孩子们的父母,这句话更有价值。
三、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
“无论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在没有老师陪伴和指导下自行练习。”
有一部分学生,在校时作业整洁、干净,正确率高,家庭作业却龙飞凤舞、丢三落四,错误百出。我们的孩子是在为老师学习吗?我们老师,常常为了能看到学生干净整洁的作业,就监督学生做作业。这样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陋习。应当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任何状态下高效地学习。
看完这本书我想重要的不是从中学到什么,而是让我们有新的思维,改变对教室管理的看法,改变对教学的看法,改变对评量的看法,改变对上课内容的看法,太多太多„„
四王府小学
耿宗文
第二篇:耿未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知行合一
耿未
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个人很喜欢的周国平先生很赞成我们多读经典著作,他认为经典著作经历过历史的考验,大家都觉得好的东西就不会差。而本书作者也提议大家多阅读500年以上的书,理由同上。毫无疑问《弟子规》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阅读《弟子规》时,很容易联想起另外一本书《三字经》,两书同为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告诉我们的是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表述普遍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哲理,而《弟子规》则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它包含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三德”的内容。
《弟子规》是依据儒家学派思想编写而成,而在阅读《弟子规到底说什么》一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依据《弟子规》讲出了很多道家的思想理论,包括他对“时间”的认识,对“无为”在现代社会中的理解,对“上善若水”的解释等,同时也引用了很多佛学典故作为论据。儒道佛这三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核心,由此可见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经典是有很多共通性的,他们能传递普世的价值观。
我在家时总能听到每日上午附近小学在广播里诵读《入则孝》这一章,每每印象最深的是“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这一句,”身有伤 贻亲忧”与《孝经》首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要表达的内容相近,伤了身,让父母担心,即为不孝,道出了健康及自爱的重要性。而次句“德有伤 贻亲羞”,我觉得这句话的杀伤力很大,相信每个人读到想到的时候都会心头一怵,它敲打着我们做了不道德的事,最为羞愧的其实是自己的父母,时刻警醒着我们不是单单为自己而活,因为世界上有着比我们自己更关心我们的人。
《入则孝》这一章细致教育了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教导了我们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本章在逻辑上也十分严密,首两句“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和“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需顺承”我在初读时会有一种作者写的过于绝对的念头“万一父母教导我们的并不是正确的道理呢?万一父母让我们做的事不是十分合理呢?”可是在读到“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怡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两句中也告诉我们父母不是神,他们也会有过错,只不过我们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提出,才能不伤害到家庭和亲人。在《入则孝》这一章中,告诉了子女在家时的礼仪道德规范,尊敬孝敬父母以及尊敬孝敬的方式。同理也告诉了我作为家长应该严格律己,才能给孩子以好的榜样。《三字经》中有云“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
严师之惰”,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弟子规》不仅仅是让孩子作为启蒙书籍来看,也是家长自我反思,不断进步的好素材。
对《弟子规》感悟最深的是《信》这一章,它一字道出了做人做事的根本。它正面反应了如何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也道出了做一个清醒的人应该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判断力。腾讯和360大战中注册了MSN的人举手给我看看?话宜少不宜多,承诺不轻下,一旦言罢,就必须做到。见贤思齐,以人为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信这一章让我想起一个典故,北京有一家老字号布料店叫瑞蚨祥,已成功申报了世界物质遗产,它能立足百年靠的就是一个信字,瑞蚨祥曾经起过一场大火,账本被烧毁,就在客户担心他们赖账的时候他们却放出消息说凡是预定过的布料绝不会少,客户们只要到店里报上就绝不欠下。这本良心账反应了一个“信”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
在阅读《弟子规到底说什么一书》后,我感觉到这是一本清心之书。作者开篇以“对饮食 勿拣择 食可止 勿过则”引出了现代人很关心的养生话题,进而说明养生的要点在于养心,《弟子规》里说“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道出了外在表象是心的投影。而学习《弟子规》能帮我们获得一颗安详心,从而参悟出敬畏心、诚信心、顺应心、知耻心。作者通过社会现象反映出现代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欲望的过剩而使内心难以得到安详,苏格拉底说过:“好”有两个层次,一是快乐,二是道德。,“好”有两个层次:一是快乐,即幸福;二是正当,即道德。二
者构成了价值观的两大主题,在中国哲学中,道家侧重讨论前者,儒家侧重讨论后者。我们常常会误以为欲望驱使我们去得到的是“好”,而殊不知人的一生就是自己的欲望和真正的“好”在较量。《弟子规》能从根源处净化人的内心,它看似仅仅是一部让孩子学习基本礼仪和基本道德的书,但在我眼里它却是一本趋于极限的道德规范书目,我始终相信人性的劣根性,相信很少有人能将这113件事,360句,1080个字均做到。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克服自己的劣根性,使自己能趋于这个极限。
《弟子规》告诉了我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王学思想“知行合一”的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与此同时《弟子规》还诠释了另一个知行合一,“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告诉了我读书和实践同等重要,因此,学习《弟子规》,并不是把它每句都背会,那样也只可能是睁眼不见,充耳不闻。而是应该每件去落实,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当我们能从心底参透、身体实践完这113件事后,我们应该就不是此刻的我们,而是一个心底透亮能散发正能量的人。
养心方可修身,修身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篇:耿文丽 老师家风家教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与尊
耿文丽 孝义第十一中 *** 我家的家风很朴素,我家的家风很受益!我们家族的家风传承就是得益于父辈的引领示范。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可以呈现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精神风貌。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都会有各自家族传承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发展的始终,是家族的精神支柱。
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
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游历历史长河,回望显赫一时的家庭,还有那传承已久的国粹——国学,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实质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族所创立的 1
家风和家教。这是一个家族的智慧结晶!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与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爸爸妈妈一直告诫我:尊他人着,人尊己!家风一直是我深刻牢记的座右铭。每次吃饭时,晚辈们都是最后一个坐下,因为只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坐下后,晚辈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记得那时我还未成年,一次,家里留客人共进晚餐,当时我在外面玩得累了也饿了,于是回到家里也顾不上跟客人打招呼就去厨房吃了点东西。没有想到,客人走后,爸爸狠狠地批评了我。满心的委屈没有迎来家长的理解。但是我从此记住了“尊”的家风!
如今我已成家立业,跟父母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每天一次的电话问候,每周一次的回家探望,成了我的必修课,当然每次少不了儿子的陪伴。回到家中,母亲的笑脸相迎,虚寒问暖,即使一杯水都感觉那么甜美。儿子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次出门,儿子都不忘给他姥姥带上他精心准备的东西;看到母亲在厨房忙碌,儿子都会把我母亲叫出来,让我去做饭;饭桌上,儿子会争着给我母亲夹菜。而且经常会提醒我,别忘了给母亲生活用品……
百善孝为先从,年仅8岁的儿子的表现是让人欣慰的。他在用自己的发自内心的行为展示着、传承着我们家最朴素的家风——孝!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
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常跟母亲闲谈,讲述我的姥爷身为一名一生的“尊”。在那个曾经让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的60年代,姥爷每次外出给人们看病,哪怕是深更半夜,随叫随到,从来没有额外的收取过任何的馈赠。姥爷在当时在周围的十里八乡成了不小的名人。不仅仅是因为医术,最难能可贵的是对待病人的谦逊、和善。病情的治疗除了药物的准确配比,还有生活细节的提示引导。“尊他人者,人尊之”我的姥爷用自己的行为展示着为医者的高尚!
祖辈的榜样不能丢,祖辈的精髓不能弃。受姥爷的影响,我的母亲对待自己的邻居有如一家人般亲和。对长尊,对幼善,从未听到过母亲的一句对他人的埋怨。不常在身边照顾母亲,也很担心母亲,但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告诉我,哪个邻居来家里聊天了,哪个邻居给送了一碗饺子……人与人之间
相互的礼貌也让自己在外工作多了一份安心,我也常常会带一些小礼物来表达对邻居友善的感激。
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
辈辈相传,代代引领。“尊、孝”的家风传承让我们把最好的形象、最佳的精神状态展示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整个家庭的形象也因个体的展示而让众多人接收。
《愚公移山》中的老者愚公,带领全家人移山的执着,一家人的“杂然相许”就是“执着”家风的最好示范。执着的家风也让7岁的孩子都来帮忙,而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勤真可以补拙!
生活在拥有良好的家风的家庭中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能领先于他人及早地认知生活。这种家庭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思想丰富而多彩,有着自己追求的人生航线,每天记录的是精彩,日子里写满的是充实;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体之中时时处处散发出一种
与众不同的味道——豁达成熟,不庸俗,不妩媚;举止端庄,洒脱率性,总能顺势而为,有着贵者之风范,绝不怀疑他人;总能用健康的心态看世界,以高远的眼光读未来,永远站在社会的前沿。
生活中,每个人的言行举子,为人处事的心态,无不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铭刻家风的烙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锻炼孩子成长的舞台。一个家族就是一部历史短剧,家风就是短剧的灵魂,每一个子女都是主角,在大家的齐心合力的演出中呈现良好的家风。
众观历史,每个家庭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历史的车轮中,在历史的车辙下家风的痕迹随处可见,处处可寻。为后世学习的典范。《论语》《三字经》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
家风对于以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众多的家庭创建需要良好家风的魂魄来支撑,才能走出家庭家族昙花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家族发展过程中,受各方面环境的影响,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只要家庭的精神不到,终将会引领于正途。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每个家庭
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与家庭的每一个人健康向上,给力与家族的整体和谐发展,给力社会中国风的进步前行。
只有严格的家风家教,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孝与尊”的家风,传承孝与礼的家风,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让家族风貌永远熠熠生辉!
第四篇:《宗月大师》读后感范文
《宗月大师》读后感
吴婷婷
宗月大师一生中都极为善良,老舍文中提到他为老舍儿时上学问题出手大方,他富时做慈善事业,穷苦时仍做,令其妻子、儿女忍受饥寒,尽管如此他仍旧好善。他的善是大 善,更是博爱之心。
事实上,我认为善良并无大小之分,只要有心做好事,那便是善了。宗月大师的善是接近佛的,他做到了坚持自己的善举,无论周围如何改变,无论贫富贵贱,甚至连妻儿都不顾去救济苦人,这大概是一种最接近佛的慈悲精神了,他竭尽了他的全力去济贫,不吝啬任何东西,直至他离开这个世界。他的善,我认为不仅挽救了很多苦人,他更在传递着善心。他将他一言一行深深地刻在老舍先生的心中,使他能够受益终生成为他的榜样。这才是最接近极致的善吧。
在现如今,更是有类似地近似传奇的人物。比如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从1987年开始便开始了十余年靠自己蹬三轮的微薄但却饱含沉甸甸善的收入资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至他09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白方礼老人他真的是竭尽自己的全力做了挽救孩子们一生的事,他的举动不仅仅是那几千元几万元的学费,他也将他的这种善永永远远留了下来,他将他的这种无私不求回报的爱不仅传递给了那数百位的贫困孩童,更向广大社会传递着这种震撼人心的正能量,这便与宗月大师的大善是相同的。
正是如此,宗月大师、白方礼老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传递着他们那似乎永无穷尽的爱与无私,教会我们不求回报地奉献,这样,当一切归于平静之时,你所留下的才会远比你能够带去的要多得多。
第五篇:《宗经》读后感4篇
《宗经》读后感
文驰
该篇开端作者承接上文,认为说明天地人三才其中恒久不变的道理的书籍叫做“经”,对“经”做了定义。进而立论:“经”不仅深刻地阐述自然之道,而且极致地体现了文章的章法,是文章章法的骨髓。
后面作者并没有立即证明“经”是怎么样做到极致地体现文章章法的,而是对孔子推崇一番。《三坟》、《五典》、《八索》和《九丘》这些上古书籍,因为年代久远,失去了价值。是孔子考定删述,让古代经典重新焕发新生。
私自揣测作者这里的意图是在痛斥时弊,对孔子或者说儒学经典最佳的赞扬,就是对浮华文风最严厉的批判。
后面作者才开始分述五经,剖析五经文义,进而引出自己的观点,认为五经分别形成了二十种不同的文体,是这些不同种文体的根源。因为五经讲述的内容和涉及的内容的不同,所以演化的文体也各不相同。但每四个为一组,一组之间的文体又是相近的,能明显看出来各自的渊源。读到此处,可见作者对五经有多么熟悉,不仅能以短短数语讲清楚每一经的要旨,还能发现其中的文脉,更成功地将我说服,让我对五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必要阅读研习一番。
篇末,作者终于说出了自己作这本书的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刚才说的针对当时的文风进行一个批判和引导,希望人们回归“正统”,重新学习五经雅正的文风。
想起之前读过王阳明的《尊经阁记》一文,看似意旨相同,实则各异,两个人都拿经典作为自己言说的依据,根据进入的角度不同,都在为自己找说辞,这就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当然,如果你连哈姆雷特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心中自然也不会有一个哈姆雷特的样子。所以,对经典的细读是毕生的事情,一刻不能怠慢。
《宗经》读后感
苑杨
《征圣》一篇是论述文所处的社会整体文化背景要符合圣人的思想和言论,《宗经》一篇将论述范围缩小到文学写作,刘勰从文这一范围推举了具体作品的典范,即“五经,”他认为“五经”是文章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首先,“五经”的地位极其重要,是“三极彝训”,即讲述天、地、人三者中恒常不变的真理。而且“五经”历时弥远,内容高深卓绝,是文章的典范。
其次,作者分别介绍“五经”的特点,并指出各自对后代不同文体的影响,举例说明“五经”是文章的源泉。这里刘勰较为“推崇”五经的作用,除了他笃信儒学的学术背景和信仰之外,我认为还有现实的因素,他认为当时的文风沿袭了“楚艳汉侈”的弊端,只能用儒家传统文学观念来匡正,也许有些矫枉过正。但是当弊端太过严重时,这样坚决的矫正方向也是有必要的,只有方向正确了,之后才能逐渐找到形式与内容的平衡。后边的朝代也有很多作家在纠正时弊的初期会有矫枉过正的表现,但他们探索文学前进方向的努力是最可贵的。
最后,刘勰归纳出文章以经书为楷模而进行写作所必须具备的六项准则,即“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义贞而不回”、“体约而不芜”、“文丽而不淫”,这是刘勰写作和评价文章的标准,也是他匡正时弊的具体要求。他在其后说扬雄以玉不琢不成器的例子说明“五经”一定要有文采,也证明了文不仅要符合道,还要有文采,由此才能达到“道”与“文”的统一。
《宗经》读后感
初雪
《宗经》较之上一则《征圣》,刘勰立论范围显然缩小了。《征圣》指出作文须征验于“圣”,取法乎人文,着重从整体上来谈圣人之作的特色以及立言的指导性意见;而《宗经》则从“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征圣》)中取“五经”为重点来解读其特色和价值,提出“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之说。
本篇行文是针对“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这一现象,世人在勉励德行和建立声名方面学会“师圣”,但在行文修辞方面却不知“宗经”。而“征圣”也需以经书为宗。()于是,文章首先从概念入手,解读何为“经”、“经”所包括的书籍以及总体特色。在刘勰看来,“经”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就是经久不变的圣人之道;并推出“五经”。这些经书具有“义既埏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刘勰好用比喻,又以“墙宇重峻”和“万钧洪钟”来表达圣人之理的高深。
其次,刘勰分论《易》《书》《诗》《礼》《春秋》“五经”的特色,主要是从“显”“隐”两方面,并将《春秋》和《尚书》作对比。《春秋》文字明了,用意含蓄;《尚书》则文辞诡异,道理明畅。这正是“圣文之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不同的表达方式,造成文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呈现不同的面貌。刘勰以树为喻,内容与含义好比是大树的根与叶,经书“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对读者而言,“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接着,刘勰分析论、说、辞、序等文体的来源,提出“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之说。他认为,这二十种文体渊源于五经,而经书给后世树立了榜样,为文体的发展开拓了领域,“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继而指出以经书为宗,所作之文的六种特点: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义直而不回,体约而不芜,文丽而不淫。这六种特点体现出中和之美,力求寻找一种平衡;并且指出作文的各个方面,情深、事性和义直倾向于作文思想;风清、体约和文丽分别指的是风格、形式和语言特点。刘勰宗经之说,固然有其道理,但有些过分推崇,并不像这里的六义论尺度的把握更合适。
《宗经》读后感
曾洁
《文心雕龙》一方面推崇华美文风,一方面却高举“宗经”大旗,将《易》、《书》、《诗》、《礼》、《春秋》奉为大宝。作者认为它们是《三坟》、《五典》、《八索》、《九邱》之后的恒久至道和不刊鸿教。在此基础上,本章进一步讲解了每一部经书的特点和成就,并具体分析了其对不同文体的重要影响。作者认为文能宗经,文体就会有六种突出的特点: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义直而不回,体约而不荒,文丽而不淫。
看到“宗经”二字,心里其实还挺犹疑的,古今文学概念应该有不小的差异,当时的文学应该包含了很多实用性的文体,因此有可能“五经”能够被运用到写作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观念不断成熟并最终独立,实在有点难以想像如何来运用它们。我作为一个现代读者,只能就个人的阅读体验来分享一下。
《宗经》所列举的文本中,《易》应该算是哲学类著作,尽管文中立象以尽意的观念非常有名,但对审美性的文学来说,可以提供的模本其实很少,不宜少年读,老来翻阅更为合适。《尚书》年代久远,完全提不起勇气拿来读,料想语言方面应该已经有隔阂了。《诗》采自民间,虽然也有语言的问题,但抒情性和审美性都足以打动现代读者。值得注意的是,版本的问题很重要,因为到了现代很少有人能抛开注释来理解诗文的含义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字句的理解上面。熟悉了注释之后,反复朗读,对文本了解得多了,就能游刃有余地去感受其中的情感。《礼记》中有《乐记》一章,试着读过,其中的乐礼和政教关系论历来被学者所重视,但还是更像政论文一些。《春秋》是中国文学的大宝库,后世从中汲取了很多养分,值得一看,但本人看完忘得比较多,因为“春秋笔法”有时实在难免“质木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