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作探究与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合作探究与个性化作文教学
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框限,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中个性缺失,造成作文千人一面,万人一调;作文教学不仅成为教师的心病,更变成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任何学习都是通过自己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学生个体能动的改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教学,诱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探究发现为手段,更多地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勇于提出疑问,在疑问中大胆发表见解,从而不断提高认识。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联系的桥梁。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开始尝试着在运用“合作探究—个性化作文”的模式去进行作文教学。
“合作探究—个性化作文”就是以“合作探究”为基础、以“个性化作文”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在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激发求知个体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同时,着实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主见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个性化作文作准备。
下面以《作文思维训练合作学习法之五——叙述与描写》教学方案.一、知识储备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研究表明,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具体真切地感受绚丽多姿的大自然,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让大自然的芳香、色彩汇成丰富生动的语汇在学生心中流淌。这样就能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让其形成最佳心理驱动,激发主体意识。
此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建立足够的知识储备,为写作做好早期的心理准备。
在教学前,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做好几项准备,使学生的心灵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1.搜集材料。利用课余,学会观察、搜集关于“爱的故事”的主题的材料,交流后由组长收集材料,将故事整理成册。通过开展写作的前期准备,让学生或采访、或实地调查、或上图书馆、或上网„„搜集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展开自主学习。
2.定向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小抄写员》;完成定向阅读内容。
3.制作课件。准备相关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制作成课件,丰富学习的资源。
二、情境创设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个性,让学生酝酿了美好的写作情感,营造宽松的写作氛围,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思维空间,使作文教学的课堂充满知识与情趣。
1.课堂导入。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极大地感染同学的情绪,为这节课做好前奏,让学生充分理解“爱”的深刻内涵。
2.课件展示。以《小抄写员》为主题的多媒体课件、音乐韩红《天亮了》一曲,再现生活,把材料生动活泼、声情并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再次创造出热烈感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小组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场小品剧,进一步领悟“爱”的真谛。
三、情感体验
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在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写作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从而在强烈的自我需求中激活学生表达的欲望。在合作探究阶段,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爱”的主旋律中,经历一次真实的心灵体验。
第一步,温习单元课文,了解单元学习目标;
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身边爱的故事;
第三步,展开交流讨论,探究—体验—感悟;
1.“关爱身边的伙伴”: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关爱的伙伴?你要怎样给予切实的帮助?
2.“同在一片蓝天下”: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扫大街、捡破烂的普通人,他们对你可能会有触动,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时,你想说点什么呢?还有,丢弃亲子、虐待老人、拖欠民工工资、贫困生失学,还时有发生,你认为应该社会该如何看待它?是当冷漠的看客,还是伸出援助的双手?
3.“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应采取哪些行动?怎样帮助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奖励办法,激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充当各种角色,或自由发言,谈出自己的体悟,或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补充、质疑、反驳、解疑;或充当评委,时而点评,时而小结。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因为出色回答,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树立了自信;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见贤思齐,学习思维品质得到优化。与此同时,通过交流思想,分享集体的成果,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甚至得到有益的启悟,真正有所收获,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四、个性化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在合作探究中,学生通过自己能动的思维活动,逐渐构建线性知识乃至立体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系统、完整的个体思想情感。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自己记下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辨别、筛选、综合,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发挥、开放创新的空间,放飞学生灵性。如在文题上,倡导学生自主拟题;在语言上,鼓励进行创造的有个性化的表达;在形式上,欢迎学生不拘一格,或记叙,或抒情;或童话,或小说;„„让学生把生活中最丰富多彩的画面一个个展现出来,使作文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抒写学生心中的真性情。
实践证明,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认知结构将得到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培养,学生的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选取的角度不同,着眼点不同,写出文章也就“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在写作中,同学的思路就明显的较为开阔,行文自如,并且出现了多
篇优秀作品。如:《落叶的声音》、《风铃里的祝福》、《心中的歌》、《爱如潮水》、《爱的选择》、《给他一个家》等等。
实践出真知。好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最终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作文成为最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抒写出学生的真性情,再现了时代生活的本色。
叶圣陶先生老先生说:“学生对一双宽舒的鞋是多么羡慕啊!对于自由自在地思想是多么想望呀!对于写出自己经验范围内的一切是多么有兴致呀!”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在新时期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尝试,走出一条作文的成功之路。
第二篇: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弘扬个性,放飞思想
---新课改下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思考
文章摘要: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我之笔抒我之心”,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
在新课标理念的碰撞下,大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写作指导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很多时候,普遍存在淡化过程,注重结果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写作要求,就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作文来,或者讲一些空泛抽象的类似“明确主题,突出中心,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等的条文,就要求学生进行作文。结果下来,多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好似“雾里看花”,面对写作要求和题目,只能是模糊点头,最终敷衍了事,甚至东抄西凑,马虎应付。学生由此缺少写作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对作文“望而生畏”,出现讨厌写作文或头痛上作文课的现象。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写作行为。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与写作相遇时的原始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其实,语文教师如果能在作文教学方面仔细探讨存在的问题,立足生活,多角度、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利用无限广阔的生活与教学资源,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堂,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作文,喜欢作文。下面是我在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点浅薄之见,仅与同行商榷。
一、教师指导应具有个性化
恩格斯曾把人的个性比喻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宇宙万物之灵的“灵”之所在。学生作文的个性生成很大程度上以老师的个性教学为前提,没有个性的教学根本谈不上是地道的语文教学。所谓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
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风格。倡导教学个性,目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地发展自我个性,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只有个性化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新课标在写作上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由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改革,摒弃那种传统的以教师的授意、出题、订框结构、输送素材到学生的“语言组装”写成一篇作文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其次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和创新个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动机,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努力培养和维护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第三,要鼓励学生说真话,以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为题材写成的文章,新颖独特,富有个性,才是最有价值的文章。
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开启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为确保学生写出思想健康、个性鲜明的作文来,教师个性化作文指导应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广泛阅读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个性化作文的必由之路。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新课标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扩大学生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保证个性化作文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具体做法可以:
1、利用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有计划地推荐书目,组织学生阅读,做笔记、扎记、评论,以求每阅必有得。
2、每天布置背诵、理解一首古典诗词,看电视新闻,阅读一篇报刊杂志的美文,写一篇练笔的回家作业
3、不定期地开展读书读报和作文竞赛,检查阅读效果。二是要加强作文章法的训练指导。文无定法,但有章法,传统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应用性等,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规矩”,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作,你就得遵循这种体制。一篇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收尾,所谓“起、承、转、合”,虽无统一标准,但是,要准确地明白地叙说,状写客观事物,表述情感,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才可以提倡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自由表达。
一、学生表达富有个性化
初中作文教学要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注意作文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的语言以及必要的表现方法外,应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除了教
师个性化指导外,关键还在于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从拟题、选材、文体、立意构思到语言的运用,都可闪现学生个性化的亮点。
1、拟题力求新颖独特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有一个灵活的题目,有利于扩展写作的思路,写出新颖有个性的文章。在实施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中,可以给命题立下两条原则:一要立足现实世界,放眼未来世界,力求新颖、独特。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多角度思维。
学生自拟题目时,不要千篇一律,如以“贫困”为话题的作文,不是《贫困》就是《说贫困》。而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有针对性地去拟题。譬如《穷且益坚》、《我贫困,我美丽》、《贫困是首歌》、《感谢清贫》、《青山在,何以贫》、《最贫是无志》等富有个性的题目多好。拟题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有个性,可巧借一些方法。如引用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修辞法《搬“文山”会“填海”》,符号法《拼搏+谋略=成功》,标点法《减负!减负?》,反常法《以胖为荣》等。其实文题的个性化已经为作文的个性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要与别人不一样”的思想自始至终要贯穿在作文过程中。
2、选材要独辟蹊径
个性化的选材使文章充实而有生命力。个性化的选材就要独辟蹊径,力求新颖,变换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围绕话题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首先要放弃题目字面上的本意,挖掘其新意。如妈妈生日到了,以《特殊的生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很多同学会想到一般的蛋糕、鲜花、巧克力等礼物,不能突出“特殊”,有的同学写“打扫整理房间”,“陪妈妈看电影、聊天”等写得生动就不落俗套。又如写《桥》或《考试》之类,最好跟人生联系起来,可以写友谊之桥,心灵之桥,行为的考试,品德的考试。
3、构思力求推陈出新
“文成于思”,构思是学生把习作素材在头脑中进行条理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思维定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维,大胆求异,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化的构思使文章具有感染读者的巨大力量。可以体现在设置悬念,巧置误会。先抑后扬,情节陡转。细节凸现,线索交替。物观世界,借物喻理。起句不凡,结句出韵。题记导入,尾声拓展。标题串线,镜头组合等,这些粗看起来较难,实际并不难,只要认真学好课本里的范文,再加上自己作文时有意尝试和琢磨,一定能行。“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文章再给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则更令读者拍案叫绝。如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他的小说有很大的特点,就是文章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构思可谓新颖别致,有个性。
4、语言力求体现独特
所谓个性化语言,是指与每一个鲜活的写作个体相对应的,浸透着写作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活泼的生命色素的语言,是书写纯真心灵、抒发真挚情感的语言,语言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要使语言出采、作文生色的方法有许多,写作语言个性化常见的策略有:如巧用修辞、渗透哲理、运用叠音词、骈散结合、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引用名言警句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现独特性。如有些学生个性幽默,那么他的文章可以幽默风趣些,有的学生喜欢用优美的词句,那么就可以生动形象些,有的学生喜欢用平实的语言,也无妨,可以朴实见长。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他喜欢哪一类语言,在写作上多学习那一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技巧,尽量朝自己喜欢的方面发展,充分施展自己的语言个性。
三、作文评价体现个性化
作文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影响,个性化的作文评价,能发现甚至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进而予以充分的肯定、表扬,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对作文更有信心。新课标关于作文个性评价上提到:“不仅要注意考察学习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保持传统的“面批、互评、针对评改、师生共评、个别评改、综合评改”外,作文批改应改变教师一改到底,一切包办代替的老方法,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的修改需老师的指导。可以进行如下修改尝试:一是指导自改。每次作文草稿完成后,指导学生反复自改,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反复琢磨,字斟句酌,精心修改。二是教师作示范性修改。教师浏览全班作文,选择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精心批改,点评,作为修改的范例印发给学生。再作批改的方法指导。然后四人一组互批互改,改后全班推荐两至三篇在班上交流,由学生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写好作文后记。还可设计一些有特色的评改方式。譬如制订好评分标准。材料真实(15分),有创新(15分),条理清楚(20分),有重点(20分),语句通顺(20分),书写工整(10
分)。让学生把评分标准工整地抄在作文的后面。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根据
学生的作文情况逐个进行打分。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文后,可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作文得失一目了然,便于修改。
个性是一种创造,是一种自由,是对个体心灵空间的释放,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得到积极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字里行间表述真情,弘扬个性。冰心曾说过:“人的心灵世界是个性化、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让我们带着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追求个性化的教学和写作吧,让学生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放飞火热的激情。“清水出芙蓉,一枝独秀耳。”让学生作文真正注入活水源头,使学生作文成为展示个性、发展特长的舞台。
第三篇:浅谈低年级“自主 合作 探究”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
浅谈低年级“自主、合作、探究”识字教学
【摘要】:新课标要求课堂上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学习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识字教学的开放性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
【关键词】:识字
自主
合作
探究
交流
趣味
识字教学是传承中华汉字文化的桥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可是以往的传统识字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上却大打折扣,这是为什么呢?
一、学生识字机械记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识字量有明确规定。为完成识字目标,教师采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大多局限在教法层面,研究如何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很少从学法层面研究如何给学生创设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识字。同时,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往往教师讲解占用时间长,而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识字过程少,学生参与识字的竞争意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很少进行自主记忆。
二、忽略识字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
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只有6-7岁。心理学研究证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记忆特点,他们对汉字的识记属于机械记忆:通常通过字形的分析,或对汉字进行整体记忆。虽记得快,但汉字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联系,组成有机的知识结构,因而也容易忘却。教师在教学识字内容时往往没有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进行教学,使识字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三、教师缺乏变通意识
教师的教常常停留在唯书是本、唯堂是本、唯师是本。唯书是本,现行语文课程过于强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要求认的字教师就教得透;教材中不要求认的字,教师就不教。把学生的识字学习限定在课本上,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远离生活。唯堂是本,过于强调以课堂为中心,在课堂上注重生字的学习,强调死记硬背,课后很少引导学生实践,积累汉字,让学生感到学习汉字很困难,枯燥无味。唯师是本,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讲解占的时间长,而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识字过程少,学生参与识字的竞争意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在识字教学中,本人融入课改新理念,课标新要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 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创新识字。下面谈谈自己在识字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我努力营造一个快乐自主的识字空间,使学生乐在其中,获在其中。
1.游戏中识字。我将游戏引进课堂,有意识地在游戏中教,学生无意识地在游戏中学,课堂成为学习的园地,游戏的王国。如:带生字宝宝回家、摘果子、啄木鸟医生、小猴过桥、走迷宫等,又如“悠久历史”的开火车游戏法,我进行了“改良”,我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哪列火车开起来?”“这列火车开起来!”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欢声笑语间,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自信自强的主人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2.参与中识字。“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中开始”。课堂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动脑,善于思考,巧用双手,工于实践能大大提高识字效率。如:启发学生用彩色橡皮泥捏出“大”等字。又如引导学生创编识字操:两手位置的变化就可变成“入、人、八” 把手放在眼睛(目)上,组成“看”。再如让学生根据字宝宝自己创作字谜,边说变表演,再让同学猜,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创新的萌芽就在这一次次的手舞足蹈的识字实践中破土而出。
3.激励中识字。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赞扬与激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画五星、奖贴纸、抚脑袋、竖拇指等鼓励使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如学生能准确发音时,教师随时给予表扬“你读得真准!”遇到学生读不准、读不出来时,教师给予鼓励“别急!慢慢想,你一定行的!再试一遍,好吗?”这样一来,好的学生在表扬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差的学生能在鼓励声中增加学习的信心。
4.竞争中识字。将小组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将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的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无论学习兴趣,还是认字数量,都有质的飞跃。
5.情境中识字。“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如果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如《识字七》一课,依据课文内容,设计这样的课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无颜六色的贝壳,海里停着一艘军舰,蓝天上飞着海鸥,实物旁闪出生字,生字用红色显示,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兴趣盎然,引起了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菜园里》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菜园图,创设一种卡车进菜园的情境,教室里摆放着各种蔬菜和相应的词卡。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识字活动自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6.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再如《阳光》一课中有“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学到这里时,我让学生打开书第17页,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字义也不一样。
7.阅读中巩固识字。抓住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爱表现的特点,举行故事会、朗读赛等,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字喜欢的童话故事读给同学听,但要求他们提前做好准备,把故事中不认识的字要提前想办法认识。如:请教别人、查字典,还可以用结合上下文猜字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要与师生间的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达到识字成果的共享和巩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他们充分体会到识字用处识字快乐多,进而提高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探究,变“被动”为“主动”
新课标要求课堂上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学习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1.自主预习、读准字音。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2.小组交流、自主学习。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3.四人小组展示,全班交流。以抽签的形式确定四人小组的展示组上台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四人小组以闯关的形式带领全班一起学习生字宝宝。第一关“我是识字大王”,由四人小组的1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读生字宝宝,然后提醒同学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当1号同学没有说完全时,台下同学可以补充自己的意见。第二关是“识字方法我最多”,由2、3、4号同学分别讲一个识字方法,再跟全班同学互动,2号同学问“还有哪些难记的字,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记住它”进入全班交流,2号同学点名学生汇报识字方法。第三关是“我的朋友遍天下”,由3号同学点小组以开火车的方式给生字宝宝组词,不对的词语3号同学负责纠错或补充。第四关“词语大闯关”,4号同学认读课文中的词语,读对了全班同学一起读三遍,读错了全班同学进行纠错。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展示环节,学生乐学,会学,比一个人自己学习的效率还高,课堂情意浓浓。
三、生活总动员,引导学生课外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的开放性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过程,意味着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象世界的过程;开放性的识字教学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性的识字教学的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鼓励这种差异,进而把它看作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比如低年级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帮老师发作业本,每天都抢着发,这时我就说,谁认的字多,谁才能快速地并且准确无误地把本子发到同学们的手中,不会耽误更多的时间,我就让谁发,后来我发现好多同学下课后都互相练习认读其他同学的名字,于是我就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我还让学生观察从学校到自己家看见哪些广告、标牌,回家后自己说一说,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和妈妈上街购物的机会,问妈妈,这个店叫什么名字呀?食品的包装上写了什么字等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字,养成了自主识字的好习惯,见到字就能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精心打造教室环境,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为班级组织活动服务,更可以使教室成为学生识字的乐园。我们可以在教室的每一块墙壁上,布置一些学生喜欢栏目,而且这些栏目应常换常新。如种植“字谜树”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猜谜语,教师就可以投其所好,利用汉字本身的科学性,种植“字谜树”。刚开始识字时,可以由老师写字谜,学生猜,猜中后给予适当的奖励。慢慢的,学生的识字量多了,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字谜,贴在树上。时间长了,很多学生成了猜谜的能手,更有甚者,少数学生还成了写字谜的高手呢。
再如“班级日历表”。在班级开辟一个小小栏目,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内容,如诗歌、谜语、成语等等,张贴起来。春天来了,可以画上春天的图画,写上描写春景的成语:春色满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诵读有关春天的诗歌《春晓》、《咏柳》,欣赏歌曲《春姑娘来了》、《小雨沙沙》。节日来临,写上节日名称,说一说祝福语。
四、探究识字,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是为了教会孩子自己识字,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识记的方法。我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1.加一加的方法。如:门+耳=闻
立+里=童
2.减一减的方法。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个点就是“乌”字。学习“休”字,学生说“体”字去掉一横就是“休”。
3.换一换的方法。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字,如“清”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换三点水为“目”就为“睛”等。换“米”为“精”等。
4.猜一猜的方法。如教“思”字时,我出示谜语:“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教“甜”字时,我出示谜语:“伸出舌头舔甘蔗”。教“辨”字时,我出示谜语:“两边辛苦,心在中央,用心辨别,永远不忘”。采用猜谜识字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很有利于巩固识字。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会编字谜了,比如教“会”字时,我让小朋友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时,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我用猜字谜的方法记住了它,“人在云上走”。
5.说一说的方法。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有“喝、渴”两字,学生容易混淆。老师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分辩清楚。有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这样一说,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6.利用歌谣进行比较性识记。如在教“晴”字时,我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这样学生既记住了生字,又巩固区分了其他生字。客、闻可以说:“各字进屋是客人,耳字进门听新闻。” 在教学中,我不仅自己编歌谣教给学生,有时还引导学生根据字形自己编歌谣,这样识字就不再是一件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变成了充满情趣的游戏。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各种途径,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更要灵活地融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茜.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语文天地, 2009,(01).2.魏长青.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9,(03).3.苏金禄.识字教学的新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 2009,(03).4.王玲.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5.任延光.小学趣味识字教学的研究才智[J].2012.04
作者姓名:陈婷
工作单位: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 邮编:4130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790842987@qq.com
第四篇:高中个性化写作探究
高中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充满着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从而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对此,《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其具体的阐述是: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对个性化写作的阐述,涉及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或者说是从三个维度提出了个性化写作的目标要求:一是从个性出发写作,强调写作教学回归生活,关注自我;二是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准确而完美地呈现生活;三是为了个性发展而写作。通过写作改善自己的生活,促进个性的成长与生活的完善。
基于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以“展现个性、创造性”为主导。这是现代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优化作文心态的需要。教学中,学生作文的乐趣从何而来?来源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舒展。如果作文教学摒弃了创造,远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那还有何乐之有?由此引发出的学生对作文的厌烦和惧怕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构建学生个性化写作教学体系呢?
一、打破统一刻板的教学步骤,寻求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方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置于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模式中进行教学。由此使得天南地北的学生在对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表述几乎保持着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惊人相似。作文本里流动的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既无新颖超拔之意,更不用说有什么深刻和犀利了。本来,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鲜活的,可作文里他们都显得老气横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差异。其根源在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被动的教育,学生的大脑成了他人任意践踏的跑马场,从而挫伤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形成一种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最终造成学生思想的缺陷,个性的失落。
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设计或提供培养目标、方案,而应在充分洞悉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出发,设计多样化的写作目标和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以充分发掘其个性成长的潜能和特长。当然,教师在学生个性化写作过程中,不是放任不管,放弃指导的职责。相反,教师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选择符合自己发展个性的写作方式,当学生偏离其个性化写作轨道时,及时地给予提醒和纠正,必要时还要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方式的写作,以丰富和促进其个性化写作。
二、更新作文评价观念,突破单一指向的评判方式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提作文就头痛与教师的作文评价观有很大关系。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用统一的应试标准去规范学生活泼舒展、风格迥异的“另类”作文,使学生谨小慎微地就范于套路或模式,教师撰写的评语常流于浅、泛、空,尤其缺乏鼓励创新的强大内驱动力。实际上,学生写作是与生活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更是与教师对话。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第一位读者,这位读者反映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后续写作的动力和兴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却在更多地扮演着裁判员和审判官角色,很少以一名热心读者、知心文友和欣赏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因此,要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新意有真趣的作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评价观:一是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二是要学会欣赏;三是不要求全责备。
传统的观点,总是把教师对作文是否精批细改作为衡量教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志。事实上,好作文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学生一稿就写出好文章不大可能,文章需要修改,但必须是学生自改。教师批改多了,就会越俎代庖,妨碍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三、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写作天地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写作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将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要通过突破常规、寻求变异、伸展扩散、多角度思
考,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或真诚、或乐观、或宽容,确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作文教学新理念。只有把张扬个性放在首位,作文创新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新课标谈到的“独特感受”,“有创意地表达”,“展开想象和联想”无一不是这方面的体现。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其次是构建生活本色化内容作文模式。中国人写文章自古就强调“文”和“道”的联系。凡作文便要“载道”,凡教文便要“解道”,而学生学文则要求“悟道”,离开了“道”,教文似乎没有了依托,作文似乎也失去了意义。受此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笼罩在一种严肃的气氛中。学生写作文必须道出个所以然,老师评判作文更是要看学生是否道出了“所以然”,是则然之,否则非之。弄得学生望“文”生畏,闻作文而生厌恶之情,很多学生把作文当作沉重的负担,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东拉西扯,七拼八凑,所得之文假不忍睹,空不堪读。这是由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所造成。
因此,在高中作文课教学中,教师不妨营造一种全面的“对话”氛围来发展学生的个性、拓展写作空间:一是与自然对话。即引导学生投身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二是与自我对话。倾听自我的诉说,发现自我的烦恼,发现自我的快乐,发现自我的特长,审视自我的价值追求,畅想自我的美好未来。三是与社会对话。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尊重自己、珍惜生命,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四是与大师对话。所谓大师包括思想的大师、文学的大师、科学的大师,等等。这些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顶尖人物留下的诗文,他们的传记和言论,都是人类智慧宝库中最鲜活的东西。走近这些大师,可以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启迪自我的智慧和灵气。这样,学生的写作天地就会拓宽,个性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个性化写作自会落到实处。
第五篇:合作探究教学设计
《搭配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画图(连线)的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序的组合与搭配。
2、通过自主探究搭配方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对事物搭配方案的设计与探究,初步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想,初步感情数学的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按照一定的次序给事物进行不重复、不遗漏的组合搭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食物卡片,喜羊羊等卡片。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大家刚才唱的首歌叫什么吗?——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老师带了很多可爱的喜羊羊过来,我们一起数数这里有多少个好吗?
好,一、二……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不数了呢?这数的过程有什么问题呢?谁来说说。
生:没有顺序,漏了,重复了。
师:怎么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谁来提个建议呢?
生:有顺序数
师:对,有顺序数才能保证不遗漏,不重复。下面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板书:不遗漏,不重复———做到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导入有序,并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认识的渴望,对一切新鲜的实物尤为好奇,而我们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找规律的第一节课,通过设置喜羊羊运动会和麦当劳购买食物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今天懒羊羊起得很早,你们猜猜为什么?出示(懒羊羊留口水图),猜对了,他肚子饿想吃东西,他就跑到羊村新开的麦当劳,麦当劳里有很多好吃的,有什么啊?
师:那你们说懒羊羊一共有多少种选配方式呢?
【设计意图: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变被动为主动;】
三、合作探究,体会有序
1、交流:
你找到了哪6种搭配方法?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搭配方法?(要求:边说边摆)
预设1:找刚才猜错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以帮其明确正确答案是6种,并引出搭配过程中不能重复和遗漏;然后再找有不同搭配方法的一组展示。
预设2:分别展示无序和有序的搭配方法。
预设3:如果学生上台展示的是第一种有序的方法,及时表扬:你真是个操作小能手!如果再配上清楚的解说,就更加有条理了。你再来一次,老师和你一起解说好吗?(表达:先选可乐,有3种搭配方法,分别是……;再选雪碧又有3种搭配方法,分别是……,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恭喜你,又学了一种本领:会有条理地解说啦!
这样先选饮料再依次配上不同的吃的确实很有顺序,可是一定得先选饮料吗?如果先选吃的,该怎样搭配呢?谁愿意到前面来配一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说理能力。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所以整节课的都很多机会让学生说理,锻炼学生的说理能力。】
预设4:如果学生展示的是无序的方法,可做如下提醒:老师也来试一试: a(无序5种)咦,老师怎么只找到了5种搭配方法啊?(遗漏了一种)那老师再来一次:b(无序7种)这回怎么又多了一种?(重复了)
想一想,怎样进行搭配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搭配。
3、比较:
比较一下这两个种的搭配过程,你认为哪种搭配方法好?为什么?
四、符号连线,体验有序:
1、设疑解疑:
刚才我们通过有顺序的操作,找到了6种搭配方法。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实物操作,我们怎么样把这6种搭配方法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
交流,预设: 学生想到的表示方法可能有画吃的和饮料,用图形、文字、数字或字母代替;想到的搭配方法可能是一一列出或连线
2、操作体验:
3、展示比较:
看来,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物体,并用连线的方法来进行搭配,比较方便、简捷、明了。
4、演示内化:
同学们真聪明!我也想了一种方法:我们刚学过三角形和梯形,我就用△表示饮料用 表示吃的,并用连线的方法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谁来说说,先选饮料怎样搭配?(配以课件演示,重点突出有序并渗透几个几)一杯可乐依次和食物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现在有2杯饮料,可以搭配出几个3种?也就是多少种?
小结: 那你们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 2×3=6)
先选吃的呢?一个汉堡包依次和饮料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3种食物呢?也就是多少种搭配方法?
小结: 那你们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3×2=6)
【设计意图:数学符号语言结构严谨,特征清晰,是用数学符号语言可以大大减少记忆量,从而使数学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表现的更清晰,促进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五、迁移总结,发现规律:
1、迁移:
想一想:
如果有5种不同的饮料和6种不同的食物,选一种食物配一种饮料可以有多少种搭配方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5×6=30)
议一议:
小组成员间轮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说理的机会。】
2、延伸总结:
这时,麦当劳叔叔拿了什么出来?(生:抽奖箱)麦当劳叔叔说:懒羊羊,你买了那么多食物,给你个抽奖的机会。谁来帮懒羊羊抽奖呢?
师:我们一起读出来。(出示)这些就是礼品。你们说懒羊羊一共又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
生:2×3
总结:我们看看这几条算式,搭配的总数都是怎么计算的?谁会总结一下,老师给个提示,这些可以说是第一类物体,这些可以说是第二类物体。
板书:(第一类物体的个数乘第二类物体的个数等于搭配的总数)
板书:(搭配的规律)
六、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衣服的搭配
你们很快帮懒羊羊解决了两个问题,你们看这是:(美羊羊)她为了参加运动会,要。,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里衬衫有多少件,裤子呢?现在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美羊羊一共有多少种选择。
派代表说,表扬有序的小组,并给他们添加喜洋洋卡纸。
2、路线中的搭配
这时,喜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过来了:好消息,我们村举行乒乓球比赛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路线图):这是他们去羊村体育馆的路线图,聪明的朋友,你们说他们去有多少种路线,学生口述回答问题。
受到同学们的启发,老师用电脑来演示一下每段路线。(2个4)
3、比赛中的搭配
去了会场,怎么死气沉沉,原来灰太郎带上一家老小过来挑战羊村。
(出示图片)现在有4羊和3狼,如何进行比赛呢?小朋友们,你们帮他们安排一下吧。
根据你们的安排,他们开展了比赛,你们猜猜最后谁输了,生答,对,灰太狼他们只能很生气的走了。喜羊羊他们获得了冠军。
4、学生操作
刚才,我们帮喜羊羊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有穿衣服,吃东西,还有走路等,那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关于搭配规律的?
现在就请同学分小组,自己设计一个搭配的问题,来考考其他同学吧!
【设计意图:学生操作,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这个是跟教案1的一个重要更改,让数学规律回归生活,让学生亲自设计一个符合搭配规律的生活情况,在灵活运用中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
七、回顾总结,内化升华: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遇到搭配问题时,要用我们今天学的规律去解决,好不好?
板书设计:
搭配的规律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食物的数量×饮料的数量=搭配方法种数
2×3=6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