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笔的作用
随学随写趁热打铁
——语文教学中随笔本的运用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在语文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效果不甚理想。目前不少学校按照现行语文教材编排的要求,讲究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写作训练。时间安排上多是间周作文一次,教师在作文收齐后集中进行批改。这种传统做法存在不少弊端。学生写作锻炼的机会太少,作文簿较长时间存放在教师案头,不能与学生及时见面,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写作目标:“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再结合新教材中的范文及每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准备了随笔本,不只拘泥于两周一次的大作文训练,而加强阅读教学,随学随写,不限制篇幅的长短,任其自由抒写,借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阅读训练,充分发挥教材中所选课文的作用。同时,不拘泥于专门的写作课,使写作与讲读教学、实际生活及学生兴趣结合起来,让学生随时占有材料,随时指导写作。初中教材选文文质兼美,科学性强,各级各册在文体安排上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内容上大多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尤其是每单元都突出一个共性特点,又顾及到写法风格的差别。
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上的成功经验,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唤起感情上的共鸣,激发他们仿写的兴趣,抓住时机加以指导。仿写时一次突出一个方面进行专门训练,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选文都是写景状物的佳作,在写景抒情方面各俱特色。因此,学习一篇安排一次仿写,突出一个方面。如学过朱自清的《春》,就运用细致观察、生动描述的方法仿写《夏》;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抓住景物特点,情景交融形象描述的方法,仿写《版纳春日》;学过《松鼠》由表及里生动说明的写法,就布置学生实地观察仿写《我喜爱的动物》等。学过一个单元,仿写三篇课文,使学生对“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的观点有了较深的体会,并且通过欣赏自然景物也陶冶了学生情操。在学习记叙、说明、议论等文体时,凡有特色文章均安排仿写。为此,两年下来学生的随笔本上已经有了四十多篇随笔。
随学随写,还要做到“趁热打铁”,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在习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及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克服了写作中的畏难情绪和随意性。初中生大多在十四五岁左右,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很有限,文笔也很稚嫩,但每个人的头脑中都跃动着鲜活的思想和对生活的好奇,可就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以现有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引导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情”与“趣”,去掉过多的思想桎梏,还中学生作文一片清新与真实。许多胸怀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大作家对于时代的深沉
思考与反映受到了读者的景仰,但他们对生活的娓娓讲述也同样引起了读者的共鸣。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其中透露的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歌颂,远远比对封建礼教的控诉要强烈得多;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也是充满着生活情趣的美文;胡适的《我的母亲》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恋及成长过程中的经历„„这样的作文材料在学生们平时的生活中可以说是随手可拾,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小处着眼,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情趣”,记录到作文中去。
随学随写,还要结合自身体验,抒写感想。每当学到感触深、哲理性强的课文,则以读后感的方式来写随笔。中学生富于幻想,他们的生活五彩斑斓,加上他们的爱好、情趣、性格千差万别,在他们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和见解后,所感悟到内容也是火光迸射、异彩纷呈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都是名人传记,同学们的读后感中纷纷体现出了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读后感里要写出自己最想写的东西,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自由驰骋。
随学随写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如学习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等,要求学生广泛调查搜集资料,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物理知识、生物知识等仿写有关气候、宇宙、动物等方面的科学小品文。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写出了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文章。再如:学《陋室铭》则用文言文来写《某某铭》,学了《五柳先生传》则也用文言文来为自己写自传,这样学生学得高兴写得也有趣,无形
中提高了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随学随写的随笔训练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密切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随笔练习要从实际出发,配合教学有计划地安排好,并不会加重学生负担。这样各种形式的随笔加起来,一学期则在二十篇,学生习作机会多了,写作水平自然相应得到了提高,同时写作的兴趣也随之日渐浓厚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他们不再感到写作是个令人发难、枯燥无味的事,反而感到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第二篇:教学随笔 小小奖励作用大
小小奖励作用大
奖励小帖图
谁不知道四年级是我校学习成绩最次的年级,谁不知道四二班是四年级学习成绩最次的班级,谁不知道四二班英语成绩又是班级各科成绩最次的学科?为这事儿,我绞尽了脑汁,后来,人教版英语教师用书中的奖品小贴图给我提了醒儿,进而也给我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刚接手四年级英语课的时候,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涉及表演内容的表演欲望也不强,课堂总是显得乱哄哄的,特别是四二班,几个看上去文雅懦弱的小女孩儿也都不守“规矩”,课堂教学局面实在难以调控,尤其是对话课。于是,我决定利用奖励学生小贴图的办法,先从四二班寻找突破口,试图挽救我的课堂教学时局。
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对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每组六名同学,但课堂上学生活动起来总是诸如“老师,他不发言”、“老师,他们不要我”、“老师他们两个打闹”的告状声不绝于耳;同时在课堂上每每让学生进行英语情景对话或表演时,台上的同学表演,可台下的同学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些同学还在下面暗暗地打闹或者起哄。面对如此情景,我就根据学生表演的情况及听课的表现,给表演出色或专心听课的同学奖励一个小贴图,尽量让学生安静了下来,几节课下来后,我观察到,受到奖励的同学表现的比较欣喜,没有受到奖励的同学表现的比较懊悔。以后,每次上课时我都
随身携带一些小贴图。教学新单词时,对学得快、发音准、记得牢的学生随时发一个;对一些上课专心听讲、遵守纪律的学生随堂发一个;对于作业认真、书写规范的学生给在作业本上及时贴一个;对于学生情景对话中表现好的小组每人奖励一个„„
真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这种做法能够大大激励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做好作业、主动参与学习、大胆质难问疑,也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发给喜报、奖给奖状
奖励小帖图的做法,时间长了,如果学生们厌倦了怎么办?为使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保持的更持久,我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点,本着奖励面宽泛的原则,采取“系列换奖法”,从而让每一名学生看到自己的眼前总是有一个跳一跳就可摘得到的“苹果”。比如,让每位同学把得到奖励的小贴图保存好,待积累5张后找到老师换1张喜报,5张喜报换1张小奖状,5张小奖状最终换1张大奖状;对于学习小组而言,我把全班分成5个学习小组,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前4个小组,每组奖励1只小红旗,积累5只小红旗后,每名组员可发1张喜报;如果单元测试能够按规定的分数位跃进,则中、下等生和学困生均可获得跃进奖,奖小奖状1张,对优生而言,设立优秀奖,奖励小奖状1张,如果每次测试均为优秀,期末则可获得特制大奖状1张。如此一来,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愈发高涨起来。
一张小贴图、一个喜报,一张小奖状、却发挥了莫大作用,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增添了学生参与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
使我的课堂教学时局大为改观。于是,我把四二班的奖励机制推广到了四一班,最终,我校四年级英语期末成绩一跃位居全学区上游。
是的,作为一名教师,学生们的心理你不琢磨哪行呢?以上做法,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迪呢?——一点小小的肯定,一句小小的赞扬,一个小小的奖励,会让你的学生们乐翻了天。
第三篇:随笔企业文化的建设及个人作用
随笔企业文化的建设及个人作用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集团的启动大会,不仅感受到了大家的激扬士气更看到了这个大家庭和睦温馨。这次的启动大会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总结,表彰,士气展示,聚餐,文艺汇演,领导的演讲等。每一个环节,都在努力通过一个好的大会来振奋精神,统一认识,锁定目标,为2012年的发展开个好头!而这些恰恰就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战略的延伸。企业文化是框架,是企业的管理不可缺少的力量。把企业从人管人变成法管人的原动力(即企业人治管理进入法治管理)。
企业文化在全部企业人员的认同下,能够约束和规范化人员的行为,特别是精英骨干,促使工作及工作流程合理快捷进行,减少或者弱化人员管理的矛盾,能为企业的高效管理,快速成长提供有力支撑。所以只有当企业文化真正的被企业员工认同时,形成企业内部的观点和行为标准,员工才能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会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利益,才能积极的参加工作,真正做到自觉,自律,自学,自新。
企业文化的传递,是不是看几遍企业愿景,读几遍企业口号就可以了呢?其实不是的,一个人在开始考虑进入公司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认知企业文化了,在入职培训的过程中,只是明确了企业基本理念。真正的渗透还要从日常的管理,企业工作以及企业活动来体现。其中老员工,经理与部门骨干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人是社会动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其他人沟通。
做为公司的老员工如何能在公司运营过程,传递良好的企业文化,让新同事认同企业精神呢?
其实很简单,以身作则,严于利己。认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公司负责。全心全意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只有所在企业腾飞了发展了,自己才能飞的更高。
就写到了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四篇:教育随笔:如何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评价作用
教育随笔:如何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评价作用
教育随笔:如何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评价作用
结合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针对幼儿成长档案,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将幼儿各个发展领域的作品及相关材料收集起来,通过对这些物品的收藏,促使家长对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行一种客观的反思,并尝试参与到幼儿及主题课程的评价中来。成长档案的建立不但能激励幼儿积极从事各种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而且也可以将留在成长档案里的作品作为自己阶段性回顾的一个参照。
首先,充分利用小班开学前的两天新生适应活动时间,我们将吴江幼儿园肖菊红园长分享的“成长档案视频”播放给家长们看,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应该如何来制作孩子的成长档案,深刻地明白这本成长档案对于孩子成长历程的珍贵性。
其次,在平日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教师有机地将成长档案中孩子的作品内容(例如:我的第一幅画)安排在教学活动中,简单、高效地完成档案制作,并且教师及时地对于作品进行评价;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刻做个有心人,紧抓孩子们趣味性高、意义珍贵的教学活动掠影,及时地将活动照片分享到班级博客中,以方便家长们选择精彩照片布置在成长档案中;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也及时地发放“主题活动评价表”,教师、幼儿、家长三者合一,详细、准确评价孩子的点滴成长,记录在档案中。
最后,教师对于家长的制作效果进行有效地反馈,给予肯定与指导,并通过家长之间互相阅览的方式取长补短,促进更多家长能够积极、认真地制作孩子的成长档案,充分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评价作用。
总之,通过这些具体、直观、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教师不但能了解幼儿在技能、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而且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并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也可以比较客观的审视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水平,更好的协助教师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正是由于幼儿成长档案中分别收集了不同的照片、小制作等材料,让幼儿从翻阅、交流中,体验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成绩,自信心、自主性也得到了提高。
第五篇:专题随笔:幼儿园大班学习性区域活动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学习性区域活动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区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幼儿园课程目标服务的。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各种能力、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形成。
开展游戏活动是课程实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之一,因此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活动。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不同的材料蕴涵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会萌发儿童不同的活动行为和思维创造。如美工区中用各种材料做成的动物,可以放在“建筑区”的动物园中,也可以放在“益智区”的背景图中等。同时,提供的材料促进了孩子多种能力的发展,如感知操作区中的“小动物吃饭”,既锻炼了孩子的手部肌肉,发展了孩子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能力,又使孩子的思维、语言等能力得到了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应充分体现因人施教,做到难易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给幼儿更多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教师的指导以观察、了解为主,以鼓励、尊重为重。观察的内容: 一是看活动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学具的数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如,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要指责,不要轻易评判,理解幼儿不同行为的合理性,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性区域活动,使我能进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具有些全新的理念之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对学习性区域活动做进一步的关注和探究,使本班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更加趋于完善,充分发挥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学习性区域活动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游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