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写作教学干什么[推荐]

时间:2019-05-13 20:1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搞写作教学干什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搞写作教学干什么[推荐]》。

第一篇:搞写作教学干什么[推荐]

搞写作教学干什么?!

——谈在写作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组洪贺廷

[题记]

怕在文章中用“吾”字者,必不能成为好文章家。不知教学之本源目的者,亦不能成为好的教育者。

[关键词] 写作教学 主体地位 自我意识创新能力权利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这是1999年高考作文的题目及要求。它以全新的面孔示人,给考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使考生的创新意识、鲜明的个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应该说,这是应试作文命题有史以来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回首考生的作文,有关人士的评述又不能不令语文教师汗颜:“作文命题虽然很新鲜,但考生作文常见的八个丢分点却一点也不新鲜。”①考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鲜明个性那里去了?要知道,从小学到高中,12年啊!按吕叔湘先生的算法,该是3300课时,我们的语文教师搞教改、训能力花费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的学生储材料、练写法经受了多少艰辛,做出了多少不懈的努力!关键时刻,怎么就不行了呢?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吗?“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多么全面、多么具体,又多么倍受重视地挂在或贴在几乎每所学校最为醒目的地方。

我们的教师不知责任重大吗?他们非常清楚,大学是这个时代学生的必须;非常清楚,中国百姓把钱存在银行,国家决策者费尽心机、通过各种手段“拉动内需”,也没有成功的原因——“这是孩子的教育基金!”不然怎么有“引材料,明观点;析材料,证观点;联实际,谈社会;扣材料,发号召”的“精心”指导呢?

我们的学生智力水平不高吗?诗人邹静之有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佳句的女儿,别人同样有写过佳作的孩子!

经过“悉心指导”“ 精心培育的孩子,怎么就不行了呢?

“主要是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上出了问题。”(杨振宁)主要是忘记了“人的教育”、“教育中的人”以及写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没有真正搞清搞写作教学干什么,没有在写作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述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②扪心自问,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保持学生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了吗?“考生作文常见的八个丢分点却一点也不新鲜”就已作出回答;用没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学生?一旦有超越我们认可的评价尺度的想法和行为我们就会义正词严地告诉他:“不对!”;我们鼓励学生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述方式了吗?目前学生的作文、行动、思想中,正使用着同一套“话语”

体系:表现在思想上,则为“公共思维模式;表现在作文上,则为“公共的构思套路”。我们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特性了吗?“千人一面,千体一式”、“一刀切”的说法从何而来!毋庸再言,“培养”还是“压抑”、明不明白搞作文教学干什么,已很清楚。这又如何能让学生有写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鲜明个性呢?

“教育虽然建立在从最近的科学数据中抽取出来的客观知识的基础上,但它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③既然教育必然“从学习者本人出发”,教师就应该把教育的对象看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就应该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发挥自觉性、能动性,自我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就不能像买货购物一样由教师简单传递,而必须靠学生主体自我感悟,并纳入他原有的能力结构之中。

“对学生教育主体性的忽视影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力发展、民族科技发展的成绩。”④在写作教学中,认识学生的主体存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如何才能在写作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有关研究表明,教育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意识中对学生教育地位的轻视;二是来自教师与社会两方面因素对学生教育选择权利的剥夺;三是忽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四是藐视学生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价。按教学过程的思路,在写作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从四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以参与写作教学设计的权利

搞写作教学干什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设计没有学生参与怎么能有针对性?怎么能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怎么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有关调查表明:85%的学生能认识写作的重要性,26%的学生认为写作虽能提高语文成绩,但需长期坚持,若用这部分时间做题或学习其他科目,见效更快。85%的学生能认识写作的重要性,为什么写作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不感兴趣?根本原因在教师。教师居高临下,教学设计从自己怎样教着眼,而不是从如何唤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让学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着眼。学生自然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即便写出来也是言不由衷、缺少真情、没有灵性。这恐怕也是写作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能力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

教学设计,关乎写作教学时效,关乎学生能力培养。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教师除了自身要像叶老说的那样,“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⑤;还要给学生以参与设计的权利,向学生作调查、征求意见,或者让学生自由命题。

二、还给学生以自我感悟的权利

搞写作教学干什么?培养学生自我写作能力,发展学生自我创造能力。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害怕作文、不愿作文,作文没有创新、没有个性?想一想我们的写作教学过程就会发现:我们的所谓写作教学,大多是正在把学生引入一个个套子,为学生预设一个个障碍,因而束缚了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什么是写作?写作是一种释放,是作者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写作是怎样一个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形成思想→表述思想的过程,就是客观事物引发美感→主观情思升华美感→文章作品物化美感的过程。先讲文体写法,然后提供范文,然后出示命题,然后限时写作。文体写法是情感吗?不是。它只是别人的写作经验。别人的写作经验怎么能引发“自我”的创作欲望与畅

快为文?只能障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望文而生畏。林语堂在《<作文六诀>》中曾说:“文采文理之为物,以奇变为贵,以得真为主。得真则奇变,奇变则文采自生,犹如潭壑溪涧未尝准以营造之法而极幽深峭拔之气,远胜于运粮河,文章岂可以作法以示人哉!” ⑥。范文是学生“自我”的思想吗?也不是。它只是别人思想的表达。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思想,又怎能有“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命题作文限时交卷,本身就否认了学生按自己的方式独立发展自己写作能力的权利。”(美·格雷夫斯)

儿童的天赋和天生兴趣从他们出生之日起就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不可能从教师的教学中得到同样的好处,甚至可能因为教师指导不适合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处于困难境地。因此,我们绝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同样的写作指导和写作模式,它只能限制个人充分发展。

那么,写作指导该如何进行?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儿童天赋和天生兴趣虽然不同,但有兴趣有情感却是相同的。从此出发,教师的作文指导要给学生的应是思想兴致勃发、情感萌动的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的陶冶之中充分自我感悟,然后选择切合自己兴趣、情感的命题,选择切合自己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经自我孕育、自我评判,必能自我负责,必能促进自我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发展;应该给学生几个作家的旷世之作,让学生各人去找自己文学上的“爱人”,为“爱人”所吸引、所浸润,自然获益不少。经过两三个“爱人”、四五个“爱人”,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⑦

“人有独特的意识水平,这是一个清醒的、自由的和整体性的存在,它既有选择的自由,又能一经确定一个目标就终生为之奋斗。”滕守尧先生的这句话,就是上述做法的一个有力证明。

三、还给学生以自由写作的权利

搞写作教学干什么?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技能,使学生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刘世剑、金振邦先生在《作文法大词典》中指出:“写作作为人的精神活动,也是人的一项实践活动。”⑧这就说明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生活技能,自己是主宰,任何人也不能替代。不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个体实践,不让学生自由写作,就不能使学生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就会如林语堂先生所言:“作文章轨范以自茧,笔法章法以自缚,仁义道德以自绳,是非毁尊以自戒,先斫丧其生命,桎梏其性灵,使之不动,不动而欲得其势,其美、其气、其文,愚孰甚焉?结果削足就履,得一条臭脚布。”⑨

自由写作与其他训练方式相比,有其独特价值。它能让学生自由倾吐胸中的积蓄,较好地克服惧怕、厌烦写作的心理;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也最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最能形成学生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正因如此,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放手让学生去写,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几句就写几句”的“自由创作”,被世界认可。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如果说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从个人体验的角度谈及了对写作教学的看法;那么,高钢的“儿子的研究报告”则为自由写作提供了充分的事实证据。因此,可以说,让学生自由作文,是作文的必由之路!

当然,还给学生自由写作的权利,不是说可以放任自流,而是要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限制,而尽可能为学生营设创作的宽松环境,激发学生由“要我写”向“我要写”快速

转化。

四、还给学生以自我评价的权利

作文一经完成,就是成果,就要进行评价。心理学表明,学生对自己成果所受到的评价是最为看重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继续发展与继续成功。经过自己努力的成果被评价为成功,学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愉悦。这种愉悦不只来自成功,更主要的是他发现了自我的潜力。这种发现会促使他向更高的目标冲击,从而使他获得更大的成功。反之,则会损伤自尊心,丧失自信心,萎靡不振。

当今的作文评价,往往由教师操作。教师把学生作文“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或常模之下”,用自己认可的“一种价值观来要求、评判”。结果怎样?有悖于教育精神,颠倒了主客关系,“学生的个性差异被抹杀,学习的内容、方式、目标等简单趋同”,⑩结果,个性化教育,仅仅改变了学习进度。也就出现了高考作文“八个丢分点却一点也不新鲜”的结局。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使其应付各种情况,甚至某些预料不到的情况。这种能力就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这两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共同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除了教给学生自我学习方法,还应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维护学生个体独立性来讲,教师也应从人的童年起并在其一生中培养一种有助于他自由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评价能力。

有鉴于此,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也包括评改),一定要建立在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实际之上,在尊重多元化的情况下,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我探讨原因,自我明白自己作文的优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要给学生保留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批、自改、自讲;要维护学生的自尊、自信、自持,追求合作、协商与共同发展。这样,学生才能从作文评改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获取进步的信心和动力,走向更大的成功,获得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计划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林语堂先生说:“一人读几个作家之作品,觉得第一个人物描写得亲切,第二个情节来得逼真自然,第三个风韵特别柔媚动人,第四个意识特别巧妙多姿„„积许多这种读书欣赏的经验„„便真正知道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无须读手册也。”

心理学也表明:在高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的触角更经常、更深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个性品质;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较初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对自己进行独立评价。这说明,在写作教学中实施自我评价完全可行。

“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通过写作来学习”已成为美国文科教育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新观念,提高时效,迎头赶上,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清醒地认识搞写作教学干什么,在写作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能使我们的写作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参考资料]

①曹阳:《1999年高考作文八个易丢分点》,载《中华活页文选》,1999年第15、16期。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88页。③同上,第200页。

④唐智松:《提升主体性,培养创新力》,载《教学与管理》,2000年第2期。⑤叶圣陶:《中学作文指导实例》,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⑥林语堂:《读书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⑦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⑧刘世剑 金振邦:《作文法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⑨林语堂:《读书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⑩李雁冰:《重塑教育评定》,载《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1期。(该文获河北省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二篇:如何忙里偷闲搞写作

如何忙里偷闲搞写作

【案例再现】

教育随笔改变了我赖联群老师从2004年4月1日开始,坚持每天撰写教育随笔,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倾注于课堂、倾注于学生,除了涉足语文学科一些前沿的理论外,他把绝大部分的才智都花在班级建设上。因为写随笔,他得以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领悟表象蕴涵的教育价值,捕捉瞬间产生的教育契机。每天晚上,赖老师坐在台灯下,把一天的收获诉诸笔端,此时此刻的他享受着反思带来的满足与快意。

2004年是赖老师最忙的一年,爱人怀孕,孩子出生都在那年。在家,他要照顾孩子和两位75岁的老人;在校,他要承担学校所有的文件材料和形象宣传稿的起草,同时还教两个班的语文,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两名青年教师。每一天,赖老师都是头一贴着枕头就睡着了,他太累了。但一会儿就被女儿的哭声吵醒……尽管如此,他仍旧坚持着,还给自己的教育随笔起名叫《抱着孩子写随笔》。他的教育随笔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每篇都附教学反思。有班级琐事:“5·19课间操事件”、“今天,我们一起淋雨”;有特色教学方法:“孝心无价”;有对自己或同行不当行为的反思:“教育有悔——今天我不该去拉那个学生”;还有对教育界一些约定俗成行为的批判等文章……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忙?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可是,就在最忙的时候,赖老师却写出了12万字的教育随笔。时间在哪里?时间就是在挤中省出来的。经常可以在一些网站看到赖老师抱着孩子的相片——简陋的书房,一张电脑桌,他抱着孩子幸福地站在那里笑……教育随笔成了他实践教育梦想的圣地,也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足迹。

想要写得精彩,必须做得精彩。于是,赖老师每天的班级工作,多了些新意,少了些随意;多了些灵气,少了些匠气。就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刚开始为写而写,到后来为做而写,到最后为写而做,最终落脚点在实践。宽容、和谐、民主、活泼成了他班级建设的主旋律。教育本身是一件沉重而繁琐的工作,而因为随笔的存在,赖老师的工作充满了激情与诗意,教育工作在他的生活中也逐渐浪漫起来,他深切地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

2005年暑假,赖老师顶着炎炎烈日,去班里50多位学生的家中进行家访,写下了5万余字的家访随笔。他知道,一次放弃就意味着以后还有可能懈怠。就这样,他坚持天天写随笔,积累到现在共写了200余篇教育教学随笔,累计42万字。望着自己的成果,他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他说:“教育随笔,给我带来荣誉的同时,也让我养成了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好习惯,教育随笔,真的改变了我!”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上网是交流,反思是提升。就这样,看书、上网、写作、反思成了赖老师教育生活的主旋律。他的成长模式也日趋清晰:“自我反思(随笔)+同伴互助(网络)+专业引领(拜师)”。而今,赖联群老师已找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乐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德育思路,成长为温州市模范班主任、苍南县十大优秀青年。

(资料来源:张万祥.专业发展梦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46。有删改。)

【专家点评】

孔子说教学相长,就是说师生要实现共同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又通过发展自己来发展学生,一边为学生服务,一边为自己积累一点东西、研究一点东西,最后学生发展了,教师也就发展了。如果一个老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把一个个学生送进了高一级学校、让一个个学生成才成人,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发展,这是划不来的,这样的教育并不是真正幸福的教育,至少对教师是如此。

怎样才能做到师生共同发展?案例中赖联群老师就为我们提供了样本,那就是:在培养学生中不断总结提升自己,把自己总结提升的内容变为文字,变为自己的成果——即写作。赖老师既是一个务实的实践者,全身心投身班主任工作实践,尤其他利用暑假时间去50多为学生家家访可以说明这一点,同时又是一个思想者,不仅仅实干,而且善于思考,思考班主任工作得失、成败经验教训,还是一个写作者,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历程、酸甜苦辣、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等等都变成反思性教育随笔,共写了200余篇教育教学随笔,累计42万字。写作,改变了赖老师的行走方式,正如他自己所说:“教育随笔,给我带来荣誉的同时,也让我养成了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好习惯,教育随笔,真的改变了我!”

赖老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为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带来了启迪,那就是:不管多忙,不管多累,我们都可以忙里偷闲搞写作;写作,就可以从教育随笔开始。

【深度思索】

一个好的班主任总是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但是他们没有总结,以致没有形成经验,别人也就不可能完整地看到他的成绩。班主任当得好,但文本化的成果一样也没有,这是当前很多班主任的现状。之所以班主任往往对写作不太钟情,主要有以下原因:

认识存误区,写作可有可无。班主任写作有四个误区。一是职称误区,有不少班主任认为写作就是为了评职称,评上职称后则掷笔弃墨、偃旗息鼓。二是名利误区,有些班主任认为写作是不务正业,追名逐利。三是业余误区,有人认为班主任应当写作,但只是一种业余工作,有空就写没空就可不写。四是神秘误区,有很多班主任认为著书立说,甚至认为发表文章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于是望而生怯,产生畏惧心理。

事多压力大,根本无暇顾及。我们有很多班主任,对工作兢兢业业,他们像老黄牛一样地奋斗在班主任岗位上,翻开每年的各地表彰记录,或者新闻报道,这样的班主任比比皆是。这样的班主任,他们确实没有时间写作,因为他们忙啊,早上一睁开眼睛,就是学生早操、晨读,吃过早饭,就是“五到位、六清查”,不到夜晚学生睡觉,他们不会停下自己奔忙的脚步。即使休息日,往往还要家访或接待家长来访,更何况还有一些家务需要自己完成,确实能够用于写作的时间太少太少。

经验至上,缺乏创新。不可否认,现在有好些班主任缺乏足够的探索精神和反思意识,他们习惯于在已有的经验上进行着自己的教育活动,而忽略了具体教育经验中所蕴涵的基本原理,更别说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升华为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了。相对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而言,理论是枯燥的,是严肃乏味的,这也是很多班主任一提起业务培训就头疼的原因之

一。问题是我们疏于理论学习,理论也就远离我们。其实,理论是在学习和写作中提升的,学习开阔了理论思维的视野,写作使我们所思考的东西固定下来,并上升为理论。没有不经过学习和写作就能够升华的理论,这一点我们广大班主任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领导不重视,管理有误导。此外,部分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重视,也是造成班主任专业写作气氛不浓厚的重要原因。好些学校和地区发现,他们的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写作不重视,而且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甚至还有部分领导错误地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班主任写文章是不务正业。

如果你为事情找借口,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找到不做的理由;如果你不为事情找借口,每一件事情都找不到可以不做的理由。写作也是这样,如果你认为写作重要,并把它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一部分,从中享受它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你就会发现你离不开写作,写作离不开你。写作可以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可以改变我们的行走方式,可以给我们的职业带来尊严和幸福。写作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也都可以“为”的事情!关键是我们忙里偷闲、奋笔直书!

“我笔写我心”,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1.以一个好的心态对待写作

首先,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写作。班主任写作不是为了评职称,也不是为了获得某些名利,更不是为了发表,它是班主任立足于研究、立足于改进自己的工作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能给班主任带来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活动。班主任写作是班主任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人生发展的重要历程。只有树立这样的积极心态,你才真心投入班主任写作,你才不会视班主任写作为负担和累赘。

其次,要以正确的心态看待班主任写作的积极作用。其实,班主任写作可取得多边综合效益。一是有利于向别人学习。网络给大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班主任之友》杂志论坛,在教育在线,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很多班主任把自己的工作问题写成文章发在网络上,大家一起研究,一起出谋划策,不为发表,纯粹只为提高。这时,班主任的写作就成为一种交流学习的机会。二是有利于提高自己。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总结自己、思考自己、设想自己、展望自己的过程,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在写作中经常会想到自己阅读过的观点,自己实践中的想法,有时甚至写出以前从未想到过的东西,写完一篇文章,整篇浏览,往往有一种提高一大截的感觉。三是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艺术。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研究的过程,个人经常的反思,其实就是谋求教育出路的过程。把自己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写下来,就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看到新现象,找到新思路。

再次,不能认为写作是语文教师等的专利。写作是每个人都可以为的事,即使我以前没有很好的写作功底,只要我们勤于写作,勤于阅读,我们就能够很快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的。当你写多了,你会发现,你也可以成为“写手”的,自然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

2.立足工作搞写作

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班主任写作要写“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思考、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等;班主任写作要“我手写我心”,要写“我”的思想、思考和经验,自己都没体验过的、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写出来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离开“自己的工作”而写作,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走入为写作而写作的误区;离开“我”而写作,那便会人云亦云甚至不知所云。

二是班主任写作要为班主任工作而服务。班主任的专业写作,应该是做班主任工作在前,写作在后,所有的写作应该要服务于班主任工作。要想写得精彩,就应该做得精彩,不能够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否则,班级管理降下来了,学生不满意,领导不满意,同事也会说闲话,这对教师本人来说,是最不合算的。所以,班主任的专业写作,必先学会摆正写与做的关系,关系摆不正,得了写作的芝麻,丢了班级管理的西瓜,那是最划不来的。

3.要厚积薄发

很多班主任说:我也想写作啊,但感觉没什么东西可写。写作与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平时积累多了,拿起笔自然有东西可写了;写多了,自然写得好的东西就多了。平时积累些什么东西?一是积累生活,也就是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素材,二是积累思想,三是积累语言。要积累上面这三个方面的东西,就要养成一个习惯——及时记录、定时整理自己的工作记录的文字。

工作中,经常有些意外的东西,有些成功的做法,有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或顿悟,也有些无法处理的困惑,当时都觉得应该记下来,但由于当时未及时记录下来,几天之后就丢失了,因为很多的思绪与认识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很多班主任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听了其他班主任的事迹介绍或读了其他班主任发表的文章,都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但人家记录下来,并形成了文字,于是成了名副其实的成果,而你呢,由于没有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一些宝贵的东西就白白溜走了,于是就导致了“有思想、有认识、有做法、有经验,但就是没成果”的局面。有时你记录的可能是一些只言片语,有时记录的可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你觉得价值不大,更谈不上成果。但是,要知道,正是你这些不起眼的碎片,经过多年的积累后,再经过系统的整理,就会是一篇优秀文章甚或是一本宏伟巨作。魏书生、李镇西、任小艾等著名班主任的伟大成果都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4.要善于挤时间写作

很多班主任反映:班主任事情太多太杂,哪有时间写作呀?班主任作为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事情多、任务重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能忘记鲁迅先生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平时工作无论时间有多紧、事情有多忙,我们总能够抽出一点时间来积累素材,写一点东西的。每当找学生谈话或到学生家家访后,抽出两三分钟写几句;每天班主任工作结束后,抽出几分钟写几段;每天晚上反思一天的工作后,抽出十几分钟将一天的几句、几段整理一下,可能就是一篇短文或教育随笔了。这样的几分钟、十几分钟,只要你愿挤还是能够挤出来的。还有,我们可以把业务用来休息娱乐时间挤点出来,提笔写作也是很快乐的。科学地支配、利用时间,我们就可能成为时间的主人。

写作是班主任专业化必不可少的增长点,丢弃写作,我们就丢弃了一种职业的希望与感动。写作有助于班主任的专业提升,构建班主任的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拿起笔,开始你的写作之旅吧!

【相关链接】

案例写作:让我一步步走向成功

作者:郑学志

我本是乡镇一所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第一学历也仅仅是大专。1994年参加工作时,分配的学校也仅仅是一所乡下职业中专。而一些当初在学校和我差不多的同学,他们有的分配到了县城中学,有的在省级示范性中学执教。领到派遣单的时候,我感到十分难过,我是优秀实习生、优秀毕业生,按照政策是应该要分配到最好的学校里去的,但是组织上竟然这样对待我?

我曾经徘徊过,犹豫过。没有事情的时候,我就翻开自己的日记本,记录着那所职业中学里混日子的点点滴滴。一些课堂上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就成为我那时记录的重点。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喝彩,也没有人批评,我如同一个独行侠一样做着自己能够打发时间的事情。当时也有同事表示不理解:写这些有什么用呢?这所学校不要考试评比,不要学科竞赛,你的职称也能够自然晋级,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想出名吗?又没有看见你发表。机会很快就来临了。那几年,普高相继扩招,职业中学招生越来越困难。最后,当我们学校一年只能够招收不到100名学生的时候,许多教师面临分流的命运了。先后有好些老师被下放到乡下初中,甚至被充军到了边远山区。在这时候,我却因为经常从事案例写作,教育基本功越来越过硬,居然在县城一所重点高中面向全县公开招考教师时,凭着一场考试、一次试教,在众多同行的竞争中,以考试、试教绝对第一名的成绩,一举从乡下跳到了县城重点高中。

同年,我的作文教学课堂案例被湖南大学出版社相中,居然一次就出版了三本作文教学专著。这在我们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于是,学校领导来了,教研室的领导来了,教育局领导来了……一次次地听课,一次次地研讨之后,我在职业中学就摸索出来的作文自助驱动教学法,被县、市、省教研部门相继作为教学成果上报,一级一级地上报,2002年居然被湖南省教科所评为第六届基础教育教改成果一等奖!湖南师大出版社还为我的作文教学出版了一个系列:《非常作文——理念创新系列》,一出就是8本!这对于一个刚刚满三十岁的青年教师来说,简直是一场梦。

接着,我的班主任工作案例,也被出版社相中,先后有《班主任工作招招鲜》、《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等面世。这些书在畅销的同时,也给我赢得了多项荣誉,如《中国图书商报》和光明日报网络版把我称为“作文创新表现的良师”,湖南卫视、《潇湘晨报》、《教师报》、《武汉晨报》等数十家媒体对我的书和我的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追踪报道和评价。

到目前为止,我先后出版了23部教育教学专著,连续三四年荣登书林网、金钥匙教辅网等网站畅销书榜。据出版社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至少有50多家省级重点中学把我的书作为教师培训的必读书目!省内外不少学校和地区教育部门直接邀请我去讲学。在网络上,随便在百度、搜狐和高尔等引擎上输入“郑学志”三个字,就能够找到至少5000多条有关信息。很多教育网站在显要的位置,摘录着我的工作随笔和案例。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我没有想过自己会怎样地成功,但是,一个坚持写作的信念,却让我拥有了太多的荣誉和骄傲。也许,这也算是教育的一种副产品吧。

第三篇:干技术员的阶段是搞施工打基础的阶段

干技术员的阶段是搞施工打基础的阶段。

施工现场的实际经验的获取和累积,人际关系的基本架构的形成,包括自身处事做事的风格的确立,都是在这一阶段。我曾经当工长的时候,我的领导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要成功就先要完成三大积累,一是社会资本的积累;二是经济资本的积累;三是政治资本的积累。完成这三大积累之时就是你成功之日。我们现在是积累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去对待,这关系到今后发展的好坏。

施工现场免不了喝酒,内部沟通需要喝、请甲方监理也要喝,如果你能喝1斤你只说喝半斤,如果你喝不了半斤干脆就说滴酒不沾,不管你的领导还是同事,说成天棚也不喝,这就对了。我的经验是喝酒只能加深双方有宜和拉近双方距离,千万不要谈问题,这样根本不解决问题,反而因为喝酒往往坏事。你可以想想,不说你酒后说一些过头的话(其实是废话),你脸红脖子粗指手划脚,即使你说对了别人也会说你是酒话,所以我们谈事要在没有喝酒情况下进行。

第四篇:王干:女人为什么写作

王干:女人为什么写作

一、“春天文学奖”的困惑?

“春天文学奖”是一项新奖,是由王蒙先生倡议并捐资10万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文学新人奖。200年《当代》杂志社举办“文学拉力赛”,总决赛时王蒙先生获得最终的大奖。王蒙当即将奖金10万元捐出,倡议设立一个文学新人奖,奖励3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王蒙先生的义举,在文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都是对“成人”而言的,虽然“冯牧文学奖”将获得者的年龄限定在40岁以下,但30岁以下的真正“青年”却很少有人过问。“春天文学奖”的设立,不仅填补了国内文坛奖项设立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把文学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可谓意义深远。王蒙先生在颁奖会上,俏皮地将自己年轻时写作比作“有牙时没豆”,“春天文学奖”可说是献给有牙人的金黄的香喷喷的“花生豆”。?但“春天文学奖”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惑。困惑一:“春天文学奖”按评奖章程,从三名候选人中选取一位得奖者。初选班子忽然发现各地推荐的名单中女作者占了三分之二多,且水平均在男作者之上。戴来、陆离、龙女三位女作者通过初选,最后戴来“技”压群芳,“摘”得首届春天文学奖的桂冠。2002年3月6日的颁奖台上,站着的是清一色的靓女,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是“三八妇女节”的纪念活动提前到来。?

困惑二:那天领奖台上是“半边天”顶了“一个天”,可台下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根据王蒙先生的提议,颁奖会要开成座谈会,希望二十来个三十多岁以下的青年作者到会进行交流。奇怪的是,在物色人选时发现30岁以下的青年作者大多数又是女性,偌大的北京,想找30岁以下的男性作者居然费尽心思,丁天、邱华栋、李大卫已过了龄,后来只好让张者、祝勇、蔡晓航、赵大河等“超龄”青年“混”入其中,在年龄线内的周冰心还是一个青年评论家。记得10年前女作家还是一个弱势群体,还是一个需要呵护、需要扶持的“性别小国”,某地出了个女作家是件稀奇事,而如今女作家已经以绝对优势压倒男性作家,至少在30岁这个年龄段上,昔日曾经骄横一世的男作家已经没了半点脾气。?

这是咋回事??

春天文学奖的评委、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对此似乎见怪不怪,他说,这些年来女性在文科上的优势也压得男生们抬不起头,北大的文科研究生中,女生的比例超过60%,本科生中,女生的比例也超过男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高校曾图谋提高女生的录取分数线,以改变文科中阴盛阳衰的局面。?

这让我联想到2002年的北京书市上,出版社推出的丛书无不在“女性”上做文章,江苏文艺出版社的“京眉文丛”,时代文艺出版社的“都市言情”系列、华艺的“布谷鸟”丛书、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书系都是女作家的作品,而且在市场上走得挺火的。?莎士比亚的名言是: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今天这句名言要改为:女人啊,你的名字是文学!?

面对汹涌澎湃势不可阻的女性写作潮,我陷入了困惑,也陷入了迷茫,女人写作成为一种时尚,不是政府号召的结果,也不是中国作协的倾心培养,甚至与妇联也毫无关系。她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解构着“他们”,解构着几千年来由男性一直统治着的文坛,动摇了几千来男性在文坛的霸主地位。虽然文学的最高话语权依旧是男性的,但女性们操作这些话语已像她们的舞蹈那样流畅。?

二、张承志、F4和流泪的董欣宾?

历史多方面、多色彩地塑造了我们”,法国阐释学家保尔·利科的这句名言在今天读

来尤为真切,因为近二十多年来特别是10年来的中国社会,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什么是“多方面”、什么是“多色彩”,多元与一元塑造出来的“历史”和“我们”,一个巨大的差别在于一元往往是庞大而有力量的,当然也是压抑的;多样往往是自由的开放的,但往往是分散的软弱的。因而早在1995年的时候,张承志面对市场经济和享乐主义解构出来的“文明的碎片”,这位心气高傲的哲人和诗人愤懑地称之为当下是一个“小时代”。张承志的愤慨表达了一代人的心声,对于像张承志这样的朝圣者来说,市场经济解构了无数宏大的革命性话语,后现代主义论者又倡导一种“小叙事”,显然与大时代的革命精神格格不入。20世纪的中国社会,几乎无不处于大时代的洪流。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反右运动、“文革”、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无不是全民族、全国家的巨大政治运动,也正是在这样战火与革命的交替中,中国社会在苦难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言,是一个大时代的最强音,也可以说大时代是男人的时代、男人的世纪。张承志在《北方的河》中,曾经淋漓酣畅地抒写了男性的河、雄性的力量,连一向温文尔雅的王蒙先生在评论中也不禁用了“粗口”:“你他妈的一辈子不用写河了”。?

然而,张承志写作小说本身也许是一件悲哀的事。我想起了南京著名国画家董欣宾流泪的故事。董欣宾的国画在金陵画派中,气势沉雄,笔墨遒劲,独成一家,深得好评。但董欣宾常常独自一人登上明孝陵、中山陵掩面大泣,声称愧对列祖列宗。问其哭因,他说,一个大男人理当驰骋边疆,建功立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可我现在却在画院里宣纸上玩弄一些雕虫小技,愉悦世人,只有“揾英雄泪”了。看得出来,董欣宾对南宋词人辛弃疾情有独钟,辛弃疾生活在南宋那样一个战乱的时代,有机会报效祖国,辛弃疾甚至星夜突入敌营,将叛徒张安国俘获连夜送回建康斩首示众,传为美谈。董欣宾生活在和平年代,即便成为军人,也不可能有辛弃疾那样的戎马生涯、传奇诗篇。董欣宾的泪水是一个生活在“小时代”的男人的英雄泪。? 男人、战争、英雄、悲剧、史诗,这些曾激励我们“怒发冲冠”的伟大圣词在远离我们,即使战争也变得轻飘甚至轻浮起来,美国发动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相距甚远,不用说没有弓箭、骏马、盾牌,连传统意义上的枪炮也很少用,而是高科技的“空中打击”,不用两军对垒肉搏战,美国海军陆战队携带着一大批电子装备,便遥遥地将塔利班打得灰飞烟灭。导弹取代了弓箭,也取代了枪炮,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全由电脑键盘解决了胜负,而驱动这键盘,其实根本不需要男人,因为女性的手指纤细而白嫩,她们操纵键盘的准确性和优美感决非男人能比。?

不仅董欣宾要伤心了,如果巴顿将军在世,也会绝望地咆哮——这是什么战争?连女人都能打赢的战争还叫什么战争??

如果说时代正趋于女性化,显然是有些以偏概全,但女人显然不如男人更适应政治、战争、革命,在一个和平的商业的社会里,女人显然有着比男人更适宜生存的弹性空间。生活的本质可能是女性的,因为生活的三大要素——婚姻、家庭、孩子都是以女人为中心的。当我们在宣称提高生活的水准、优化生活的质量时,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其实是在提高女性的地位、女性的质量呢?

虽然女性地位的高低不能代表我们生活水准的高低,但女性生活的质量却很能代表我们生活的水平。因为即使在最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女性的生活也是充满美感的。?

处于这样一个消费的时代,女性的消费便是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都说现在是一个视觉经济的时代,而拉动这视觉的眼球往往会被电视上的广告美女所左右,我们会在一夜之间发现身边的美女忽然如云,电视上、刊物的封面上、广告牌上、大街上、舞台上,总之一切能够展示的“平台”,都被“美女”所“霸占”。在这样一种偏阴柔的审美风尚带动下,美女

成为“现代”的必备饰品。再豪华的豪宅广告,离不开美女的笑容,再高档的汽车旁,也需俏立着一位佳丽。有趣的是,最近大为走红的台湾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里的“F4”四位俊哥帅仔,他们的名字英文简称居然是女性化的,Flower4,四朵花也?!真让人啼笑皆非。我曾在《阿哲的歌与东方不败的绣花针》里说过男人女性化问题,而F4这四位小男人连名字也如此地女性化,可见我们的青春偶像哪怕是帅哥也需要以“花”的名目出现,这看似是一种巧合,实质道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本质——以女性或阴性的形式美作为基础。你只要看看《欢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里的男主持人们的“轻薄”举止,便一目了然。?

女性写作成为时尚,实际是填补了男性的不在场。80年代的文学写作,作为意识形态派生物的延伸,依然具有宏大叙事的框架,依然可以运载历史、哲学、政治这些大时代的男性话语。但90年代市场经济、商业社会对意识形态的隐形终结,男性话语需到文学以外的领域来运行宏大叙事了,政治、经济、科技成了新的神话,法学也有宏大叙事的可能。当然,像F4一般,无论是政界、商界的巨子,还是法学、商学的英雄,他们一概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与传统中的英雄形象(传统英雄在今天的审美学中是粗人和野人)相去甚远。几乎是今天青年顶礼膜拜的“神”——比尔·盖茨,既不像斯大林,也不像施瓦辛格,文雅的比尔·盖茨是有些女性化的,而他创建的微软公司(microsoft)名称也是极其女性化的,是微的软的,而不是伟大的坚强的,更不是坚挺的。我们习惯把今天称之为“e时代”,“e时代”其实也就是“微软时代”,“微软”,当然是小时代了。?

三、张爱玲、卫慧、九丹?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话。中国女性文学并不是从张爱玲始,也没有到张爱玲止。

中国新文学女性写作的源头是从冰心、庐隐、冯沅君、丁玲、萧红这样一系列优秀作家开始的,“张爱玲热”在今天的“沉渣泛起”,延续的是抗战上海沦陷时期那样的文化血脉。青年评论家王彬彬谈他不喜欢张爱玲,我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张爱玲的作品里委实缺少王彬彬喜欢的那种大时代的大气象。但张爱玲仍然成为今日女作家的偶像,连王安忆这样的大作家也不免要和她较较劲,虽然陈思和教授早就确认王安忆已经赶过了张爱玲,但人们还是拿王安忆和张爱玲相比。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生活在都市而又写作都市生活的女作家们,总会遇到张爱玲这个路牌,当然也是路障。生活在上海以及上海附近的美女作家总会穿上一件旗袍而酷似张爱玲的年轻时代并暗自得意。张爱玲在今天已经变成了巨大的能指:美丽、商业、流传,甚至连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的戏言也成为一部分女作家的人生格言和写作座右铭。张爱玲的“热”,除了作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身外的“功夫”,她作为李鸿章的后人,与胡兰成的恩爱是非,都是有趣的“报料”。张爱玲乖戾的性格,又为她的文学生涯增添了诸多的神秘色彩。应该说,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张爱玲这样能够掌握大众传媒的心理并运用到极至的了,她晚年不肯见人,与其说是要享受淡泊宁静,还不如说是让传媒保存对她年轻时美好形象的记忆,所以人们几乎看不到张爱玲晚景生活的照片。丁玲和萧红都是30年代著名的“美女”作家,人们一提起萧红,想起的是她年轻貌美的形象,因为萧红早逝了,而丁玲留给人们的不仅是晚年固执而可笑的思想观点,还有饱经沧桑的老态龙钟,让人们与写《莎菲女士日记》的“莎菲”怎么也对不上。张爱玲自然知道这容颜和身体对阅读作品的“影响”,所以她提前将自己的形象定格在那里。这是女性作家的悲哀,尤其是形容姣好的女作家不敢正视的时间之镜带来的悲哀。?

卫慧的小说秉承的是一种叛逆的精神,但她深谙张爱玲式的成名之道。或许同是生活在上海的缘故吧,卫慧的做法流露着过多的海派习气,她较好地将上海这块原先积淀的租界文化与全球化经济的当下状态结合起来,她小说里的躁动和敏锐对当下的文化都有一种预言

式的警示。卫慧当然是心仪张爱玲的,但年轻的卫慧无旧可怀,她的骨子里看不出张爱玲那股陈腐的、糜烂的、老式的、摆阔的贵族气息,她能嗅到的并能迅速表达出来的是十里洋场的那股“混血味”。“宝贝”,是一个洋文的汉译,但其间传载的内容正是我们这个转型时代的表征。卫慧和棉棉是对应的、对称而又对立的一对星座。她们都具有表演的天赋,这或许是师承了张爱玲的风格,只不过张爱玲玩的是火候独到的冷表演,处处表演又处处不露声色。卫慧和棉棉则是被传媒利用的两个傻宝贝,当然,传媒也提前支付她们超额的名声以及作品的发行量。传媒是一把双刃剑。比之卫慧,九丹可操作的资源实在有限,卫慧虽然没有张爱玲式的祖上光环,可卫慧有复旦名牌大学的证书,而且卫慧知道很多青年未能进入和了解的城市禁区,摇头丸、大麻、群居、古怪的吧和各种各样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内衣品牌、洋香水品牌,构成了卫慧小说的五光十色。更重要的是,卫慧年轻。年轻是一件让人嫉妒而又无法获得的法宝。九丹没有这些,但九丹有秘密武器,她敢把自己的小说称之为“妓女文学”,这个谁见谁躲的“封号”,九丹却可以坦然地当作凤冠戴到头上,这是骇世惊俗的。我记得古榕拍过一部电影叫《红尘》,是写妓女从良的故事,可“文革”中有人骂了从良的女主人公一句,主人公就含辱自尽,可九丹“无私者无畏”,她敢作敢为敢写。卫慧的《上海宝贝》里只不过写女主人公与洋人私通鬼混,而《乌鸦》里女主人公坦然地向洋人卖身收取美金。九丹的小说进入不进入文学史,不是由谁说了算的,这是由历史来作最后鉴定的。但九丹的出现,说明女性文学已发展到赤裸裸的地步,当卫慧对“身体写作”还颇有微词,“下半身写作”者自以为耸人听闻时,九丹的《乌鸦》撕开最后一块遮盖布,让女性写作的要害和痛点暴露无遗。?

之所以把张爱玲、卫慧、九丹放在一起论说,是想说明近年来的女性写作是沿着一条商业化、时尚化的路径展开的,这条路径与媒体、绯闻、事件纠缠在一起。其实,女性文学的另一条路径也一直在发展,像丁玲、萧红、张洁、张抗抗、王安忆、铁凝等人便是这条道路上的苦苦追寻者,这也是我们文学史的教科书上常说的主流作家,在这样的教科书上,九丹显然是要被略去的。?

四、被看:妖女写作成风景?

“妖女”一词,并非我的杜撰,而是美国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M.Gilbert)和苏珊·格巴(Suan Gubar)在《镜与妖女: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一文中所使用的词,只不过文中的“妖女”是指女性主义批评家,而非女作家,但“妖女”的命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一些女作家。“妖女批评家的部分写作被看作是愉悦肉体和带有侵犯性的。妖女是迷人的,她就像一种流动剧团的女演员,演出一部具有这种诱惑性和叛逆性的戏剧,以反抗父权制结构对她的摧残,于是她成为对女人有诱惑力的叛逆,如同她对男人一样。”如果把这段话用来评论陈染和卫慧,是再恰切不过的,可见女性写作和女性批评是互为文本的。妖女这个词让我想起了1995年冬天与戴锦华女士的一次对话。小戴在一帮女性主义作家、编辑、评论家那里是个“爷”,她们称她为“戴爷”,因而小戴的讲话姿态时时要坚守、捍卫她女性主义的姿势和立场。记得我当时把新时期文学的女性创作分为“老三巫”、“中三巫”、“新三巫”。“巫”的称谓让戴锦华颇为不快,她对此提出诘疑,认为“巫”是站在男权主义立场,是典型的“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我据理力争,“巫”并不是贬义词,在文学艺术上指有超常艺术禀赋和艺术感知的人,文艺家带点“巫”气,往往会超凡脱俗,近仙近神。我们的论争一度被当作男权批评与女权批评的一次交锋。当时我没有读过这篇《镜与妖女》的妙文,要不给戴锦华戴上一项“妖女”的洋帽子,不知她如何反诘。?

时过境迁,今日的女作家非但不嫌弃“巫”这顶具有男权色彩的帽子,她们自己自称“宝贝”、“小妖”,知识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凯琳的网络小说,题目就叫《妖言》,这让戴

锦华一干女性主义者们大跌眼镜。当女性主义们在拼命为女性写作争取与男作家平起平坐的地位时,这帮不争气的“宝贝们”却放弃与男权平等的权利,心甘情愿地做男性视野里的风景——这是90年代末期女性写作的一个巨大捩转。?

应该说由张洁、谌容、张抗抗、铁凝、王安忆、残雪、方方、池莉、陈染、林白等人开启的中国女性主义写作潮,一直是在远离、逃避,甚至抗拒男权主义话语的制约,令“美女作家”的代表人物卫慧的《像卫慧那样疯狂》也在沿袭这一传统,但女性文学到“美女作家”这一概念产生之后出现了惊人的“退步”,这就是对女性立场的放弃,对男性视角无条件地认同。“美女作家”源起于“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这一说法。这样一批时代的幸运儿,她们长相的平均美丽度并没有超过她们的前辈女作家,把她们称为“美女作家”完全是传媒的需要,也是传媒时代的必然。70年代出生的人,没有经历过文革,也没有感染大时代的革命气息,她们成年的时候,正是中国商业化、市场化全面挺进的90年代初期,也是中国视觉消费文化全方位掠夺传统审美文化的年代。化妆、广告、包装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接受5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毕淑敏的“素面朝天”,但如果一个女生不着妆去美国大使馆办理签证会视为一种“不礼貌”和“不尊重”。因而,当刊物上登载这些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的的照片时,会很自然地出现一片靓女的写真集。现代化妆术和现代摄影术几乎使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俊男靓女”,因而出现了“身体作品”和“身体叙事”的概念。“美女”首先是对身体的肯定,“作家”才是对写作和叙事的肯定。由于“美女作家”从一开始便是处于一种被观赏、被展现的位置,因而“美女作家”的写作也自然地带上了浓烈的商业色彩,这种商业色彩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欲言又止,而是坦诚的表白。卫慧、九丹作品的命运表现得最为充分,卫慧的《上海宝贝》创下了女作家发行的最高记录,而九丹的《乌鸦》近两年来也成为文学读物印数的“巨无霸”,还不包括那些难以统计的盗版书。?

美女作家采用一种仿自传式的写法来招惹读者的眼球,满足读者的窥视欲。因而一本美女作家的作品,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她的艺术照,其次便是她的简历,而简历往往都隐隐约约和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搭上一点联系。一些出版社和出版商在组稿时也对作者的年龄和相貌特别关注,最好能拌出些猛料来,“妖女”们不再担心能否摆脱男性视角的照射,而是关注如何进入男性的视野,能抓住他们的眼球。?

我在前面曾说过现在不是一个革命的、动荡的、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是一个平和的、商业的、市民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似乎一切都在以女性为核心旋转,因为社会的消费主体是女性,拉动了女性的消费便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我在感叹我们社会越来越女性化、越来越阴性化的同时,却忽然发现,所有的女性以及围绕女性展开的活动其实都是在按照男性的法则运转的,也就是取悦男性的。文学也不例外。这是我写作本文到最后不敢直面的问题!女人为什么写作?所有女作家都会说为自己。可实质上为谁呢??

我不愿将她们推入“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2002年3月30日于碧树园

第五篇:搞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搞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开学伊始,按照惯例相关教师要上交各种计划(包括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等等),周末我对教师们上交的各种计划进行了签约,签约完之后,我没有大获全胜的快感,相反随之而来的是失落、是惆怅。大多数老师对于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大多数人是倡导拿来主义,有人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人对别人的计划进行改头换面。结果是计划上交了一大堆,打印机的墨粉都被用完了,但真正亲自研究和制定计划的人不多。让这个很有意义的教研工作流于形式。

搞教学怎能流于形式?教育教学的对象不接受形式主义,孔子教育我们要“因材施教”。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朋友,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只有我们老师不断的去描绘和雕琢,他们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耳濡目染不同的家庭教育,养成了各种不同的习惯和性格。作为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计划,付诸他们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才能够做到运筹帷幄,有的放矢,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在他们身上起作用,教育的种子才有可能在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允许我们搞形式主义。教育教学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创新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作为学校教育,要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我们要在统一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下培养出个性张扬、有创造性的新时代人才。

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不允许我们搞形式主义。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个体越来越从群体的教育接受者变成教学过程的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授课教师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灌输。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了,面对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加,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

下载搞写作教学干什么[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搞写作教学干什么[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播搞格式

    辽宁工大有线广播台周五午间社会综合节目 成稿时间:2012-3-23(第6周) 播音:xx xx 编辑:书函 音乐《valder fields》 A:澎湃激情,挥洒青春。 B:传承文化,生产快乐。 A: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会议搞

    会议主持 1.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公司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金秋黄金时段,是销售行业的传统旺季,也是家电行业黄金的销......

    发言搞

    中心组学习会发言稿尊敬的苏书记、吉县长、各位领导下午好!作为全县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代表之一,有幸参加今天这个会议并发言,我非常急动,由于工作时间不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

    发言搞

    教研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 教研组是学校教导处领导下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组织。 其主要工作,简要地说,主要有:教学、教研、教务、师训 具体地说,要做以下工作: 1、在上级、学......

    发言搞范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五月的大学是流光溢彩的风景胜地,五月的“高科”更是青春律动的博雅府苑。在此之际校体育文化艺术节已然落幕,但艺术节带给我们的......

    讲话搞

    团市委书记肖刚在泸州共青团2010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作者:团市委组宣农青部 团市委组宣农青部 同志们: 时值盘点半年工作、各项重点任务亟待完成的时刻,我们在这里紧急......

    演讲搞

    爱岗敬业尽责工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岗敬业尽责工作》 冬天已至,寒意渐浓,然而在我们温县,一场“我的岗位与温县发展”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的......

    演讲搞

    我为公司代言我叫罗理想,来自广州市兴之谷食品有限公司的区域分享经理,接下来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为公司代言》,我们广州市兴之谷食品有限公司坐落在美丽的城市荔城(增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