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高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11至2015年,是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春高新区)加速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省、市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部署,以及科技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和《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长春高新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创新、创业和开发建设加速发展,特别是全面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以来,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高,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发展变化巨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目标顺利完成,为“十二五”优质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239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32亿元,工业总产值237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130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43%、20.40%、24.24%和21.24%,分别是“十五”末期的2.64倍、2.53倍、2.96倍和2.62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67.6亿元,年均增长38.19%,是“十五”末期的5.04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31亿元,是“十五”时期4.9倍,年均增长32.67%。全区经济总量2006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关口,2010年跃上2000亿元新台阶。在2009年国家高新区指标排序中,长春高新区经济总量居第12位,工业总产值第12位,企业净利润第4位,上缴税费第4位,被国内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之一。
2、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科技引领作用日益突出。长春高新区2006年被评为“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十强开发区”、2008年荣获“国家科技计划先进管理单位”称号。科研实力愈加雄厚。全区集聚吉大等高等院校14所、长春光机所等科研机构39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15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2个,博士后工作站15个。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海外学人创业园、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中俄、中白科技园、“一院四所四校”创新战略联盟、“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国家专利技术(长春)展示交易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等创新与产业化平台体系日臻完善。创新成果丰硕。全区累计申请专利3736件,授权专利1696件,其中发明专利631件。承担和实施863计划项目83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6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86项,国家新产品计划项目69项和国家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4项,各类科技计划立项数始终占全市的50%、全省的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55%。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按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2户,占全市69.17%、全省38.33%。孵化基地建成36万平米,在建97万平米,向区内外输送高新技术企业200余户,全省自主创新型、处于初创期的中小科技企业80%集中在长春高新区。
3、园区和基地建设加速,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医药园、文化创意科技产业园、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重点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实施重点产业化
项目260余项,新兴产业领域的电动车产业链、有机发光显示产业链、动漫产业链形成加快,有力促进了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提速,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与医药、光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区内注册企业3392户,产值超千万元企业206户、超亿元75户。长春高新区是全市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和外商投资的密集区,依托长生生物等医药企业建成亚洲最大的生物疫苗生产基地,光电子行业拥有新产业光电、禹衡光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软件企业360余户、占全省的80%,动漫及相关企业30余家年产动画片超过10000分钟。2010年,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四个产业实现产值234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8.86%,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0.8%。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活力明显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速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25.4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4.56%。其中出口16.58亿美元,年均增长16.3%。全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30.4亿美元,年均增长14.2%。3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区内投资发展,“十一五”期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89户,通用、蒂森克虏伯等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8户。中航集团、兵装集团等央企及项目落位集聚于高新北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与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企业间科技合作关系。长春高新区国内首个中俄及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基地,承担中俄政府间重大科技合作项目4项。依托中俄、中白科技园建设发展,设立了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2个国外技术转移中心,具有国际顶尖水准的光纤激光器等高科技项目获得快速进展。吉林环宇公司通过收购荷兰OTB公司和飞利浦研发中心,与德国MERCK、加拿大INGIS等世界一流企业合作,整合国际高端资源,全面掌握了新一代PLED平面显示产品的最高端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量产。
5、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加速,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成功拓展高新北区并成为长东北开放开发核心区,辖区面积扩大到210平方公里,新一轮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80亿元,其中2009-2010年投入占60%。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22.2平方公里扩大到43平方公里。全区形成了完备的道路交通和功能配套体系。远达大街立交桥、硅谷大街立交桥等重大交通节点工程陆续交付使用,公用设施同步建设,实现“十一通一平”。生态环境提升加快。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富裕河治理完工,三佳湖公园、创意公园、体育休闲公园陆续完工,硅谷大街、蔚山路以及天安、高科技广场等一批精品街路、广场建设完成。启动实施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面貌焕然一新。
6、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速,民生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持续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架构了既有政府职能、又有企业化管理的双重体制,实行平等竞争、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用人机制。构建了投资促进、建设发展、经济与科技运行三大支撑体系和社会服务、综合服务两大服务体系。经济运行调节水平提升,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出台30余项鼓励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东北地区率先通过了国内、国际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实效。高新二实验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全面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提高。民生不断改善。失地农民拆迁补偿全部到位,按商品住宅标准建设回迁农民社区。以城乡低保为基础的、以灾害、医疗和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救助体系初步形成。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廉租住房补贴及时发放。滚动实施民生行动计划。“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社会公共安全综合治理日益强化,平安高新建设提速。
高新区“十一五”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需“十二五”时期妥善解决。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内部汽车一业独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企业群体结构欠佳。二是创新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协同不够,未转化成发展优势。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尚待提升,企业创新投入不足,财政扶持不强。三是经济外向度低,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水平不高;四是创新创业环境建设需进一步改善加强。
(二)发展环境
1、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仍然是高新区实现快速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世界范围看,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进程愈趋加速,跨国公司开始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层次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持续加速。全球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贸易摩擦、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备受关注。科学技术引领新一轮世界产业革命促使各国竞相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具有低碳特征的经济增长引擎。从国内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看,中国经济仍将处于平稳较快增长期,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入推进,继续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图们江区域作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极点备受瞩目,长吉图一体化进程、长东北开放开发将明显加快,以中心城市带动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格局将加速形成,东北地区将成为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外资转移的新热点地区。高新区作为长吉图区域和长东北区域的核心城区,有条件充分发挥区位与产业优势,更大规模地集聚先进生产力要素和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区地位。从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看,产业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的优质快速发展阶段,重点产业的比较优势日趋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产业集聚区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吸纳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随着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居民消费加快升级,收入水平的提高必将有效带动新兴消费领域的快速增长,中心城区带动、集聚周边地区消费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化进程将有力推进高新城区发展框架进一步拓展和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全区调控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促进发展的凝聚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背景下,高新区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并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
2、面临挑战。首先是竞争发展压力不断加大。珠三角、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东北经济区区域发展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地区之间、兄弟开发区之间竞争更趋激烈。其次是资源、环境约束收紧。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要求提高。再次是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突出。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第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压力加大。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愈趋复杂,收入差距、人口流动、征地拆迁等引致的各类矛盾仍会不断出现。
二、发展思路及战略目标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长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为核心,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加速推进总量扩张、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以特色园区和基地建设为支撑,优化提升南区,拓展构建北区,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重点,着力构建符合“两型社会”要求、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加速跃升发展,建设“五大基地”。打造长春市产业升级主导区、吉林省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亚高新技术合作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全面建设繁荣高新、智能高新、生态高新、和谐高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主导原则。突出产业价值链高端,集聚、整合创新资源,统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新型产学研合作,建设产业创新联盟,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坚持开放带动原则。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建立开放平台,创新合作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合作与竞争,集聚与利用域外资金、人才和技术,引入先进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在开放中促进自身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3、坚持集群发展原则。以产业园区为承载,围绕重点产业,“拉长补短”,打造优势产业链条。完善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服务配套“平台链”体系,实现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形成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创新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4、坚持结构优化原则。促进存量优化与增量提升,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篇: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x医院创建于1950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xxx等医院,是xx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是xx县急救中心、xx县事故司法鉴定中心、xx县医保定点单位、xxx实习医院、xxxxxx医院的网络医院。曾荣获xxx市“文明单位”、“物价信得过单位”、“药品抽检无假药单位”、“先入党总支”“xxx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光荣称号。“十二五”期间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现结合医院实际,对“十一五”期间工作做以回顾并制订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床位规模进一步扩大,门诊量、出院人次和业务收入明显增加;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得到加强;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所突破;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医院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获得提升。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5年我院有职工xxxx人,副高职称xxx人,中级职称xxx人,初级xxx人,本科xxx人,大专xx,专1xxx人,医院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开设病床xxx张,设有有内一科(以神经内科、心血管为主)、内二(呼吸、消化、肿瘤)、外科(普外、胸外、脑外、烧伤、泌尿等专业)、妇产科(分妇科、产科专业)、儿科、骨一科、骨二科、急诊科、五官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和放射、CT、检验、输血、功能科(心电、超声、脑电图、胃镜、脑超)、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等医技科室。十一五期间医院传染病区、新外科大楼等工程先后竣工,新增建筑面积共计1.5万平方米;医院科室设置逐步完善,新建层流净化手术室、标准化消毒供应室、现代化产房,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截止2009年底医院实现实际开放床位xx0张,二级临床学科xx个,病区xx个,医技科室xx个,神经内科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医院在职人员381人,聘用人员60人;拥有高级职称xxx人其中正高xxx人、副高xx人、中级职称xx人、执业医师xx人,助理医师xx人,执业护士xx人。
(二)医疗技术发展情况
2005年医院拥有日本东芝螺旋CT、日本产500mA数字X光机,日本潘太克斯电子胃镜,美国产彩超、数字B超、自动生化分析仪、脑电图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血流变分析仪、乳腺检查治疗仪、体外震波碎石机、床旁监护系统等现代化诊断治疗设备,十一五期间先后添加了核磁共振、血液透析机、直线加速器、动态心电图机、进口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和多功能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平均每年投入xxxx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和配置。五年来多次组织临床科主任,护士长到上级医院学习观摩,学习管理经验,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五年来共学习引进xxx项新技术如骨科的转子间粉碎骨折锁定板内固定术,外科的甲状腺瘤切除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医疗服务范围。
(三)医院各种标准
2009年与2005年相比,医院固定资产由xxxx万元发展到xxxx万元,增章率为124%;2005年业务总收入为xxxx万元,2009年达到xxxx万元,增加了104%;年平均增长率为20%以上;各项医疗效益指标节节攀升,床位使用率由58%上升为71%;出院人数由xxx人上升为xxxx人,增加了22.5%;门急诊总人数由xxxx人次年增至xxxxx人次年,增长率为4%;;平均住院日由xx天降低为xx天;年手术例数由xxxx人次增至xxxx人次,增长率为89%;药占比由xxx%下降至xxx%。
(四)医院管理情况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革新,全面开展干部竞争上岗,实行了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安全、门诊服务流程、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观。
积极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等各种学习活动,狠抓了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顺利召开医院四次职表代会,全面总结医院工作,明确今后工作任务;完成医院工会换届;加强党组织建设,召开四次党员大会和团代会,完成党支部、团委换届改选。
借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先进经验,按照所辖范围成立了医疗、护理、行管、院感等五个考核小组,制定了新的标准,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并制定实施相关的奖惩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使医护质量得以全面提高。下一页五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投入xxx万元,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全院实行网络化管理,主要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软硬件升级,护士工作站、医院管理系统部分投入使用,数字化医院建设初具规模。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2006年“120”紧急救援中心和xx县中心血站在我院的启用和运转切实增强了我县院前救助和治疗能力,2009年全年我院急救中心出动急救车xxx台次,其中接诊xxx人次,转送诊xxx人次,急诊抢救成功率达到96%以上,成功地为全县xxx万人民群众提供了院前急救服务。
医疗保障体系完善。06年年底,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实施,在原有职工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我县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9年,我院收治合作医疗住院病人xxx例,农合办反馈直补6xxx万元,减轻农民负担人均xxxx7元。
沉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手足口病疫情、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甲型H1N1流感防控,我院均能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圆满完成了患者的救治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医院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院的空间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待加强;特色专科的优势不够凸显,学术影响不够大,诊疗范围较为局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不突出;门急诊量不高,应急能力不强,科室之间发展不平衡,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制度贯彻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二)坚持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
(三)主要任务
床位设置:五年内由现有的xxx张增加到xxx张;
人员编制:五年内由现有的xxx人增加到xxx人;
科室设置:五年内临床科室达到xxx个、医技科室达到xx个;病区由xx个病区增加到xx个病区;
一项重点工程:完成建设项目医院内科综合病房大楼及其配套设施工程建设。
两项主要指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开放住院床位达到xxx张;医院年业务收入突破xxx0万。(其它医疗、检查、护理任务指标按“二级”甲等医院要求完成)
三项人才计划:遴选一批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遴选一批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养和引进一批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
四项综合支撑能力建设:重症医学科建设;医技检测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医院门诊建设。
五项民生相关工程:职工活动中心建设;营养食堂建设;院内停车场建设;两路供电改造;医院文化建设。
六种大型设备投入:GE64排CT、大型C臂、DR、1.5核磁共振、腹腔镜系统、X-刀上一页下一页
(四)、具体办法和措施
1、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完善基础设施,适度扩大规模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已规划立项筹建的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约1.5万㎡的内科病房综合大楼,内设CT室、磁共振、放射科、彩超、检验科、供血库、内科系统(含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肿瘤内科、肾病、内分泌、消化内科)儿科和新生儿科、ICU、CCU等科室,该项目是医院建院以来投入最大的一项重点工程。此项重点工程建成后,医院规模扩大,床位总数达到400张,力争在2010年5月启动,二年内完成工期,施工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招标采购,严把工程质量关,做好单体设计,力求理念超前,布局合理,经济实用,功能先进,条件舒适,设施完善,质量优秀,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将对现有门诊和病房楼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增加现有门诊空间,改善门诊就诊环境,扩大教学、科研和药剂用房,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最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2、加强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主体,大力推行以名科支撑名院,以名院提升名科。细化专科设置组建胸外、肾病内科、ICU、CCU等重点专科。注重发挥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遴选一批医院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名医,加强名医工作建设;聘请一批院外知名专家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遴选一批科主任作为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提升业务水平和学术地位;遴选一批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至“十二五”期末,要达到高级职称xxx人,中级职称xxx人。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增强综合能力,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三级质量控制网络,适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病房工作在保持较高床位使用率的基础上,要加快床位周转次数,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出院人次和病床利用率。鼓励开展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加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建设,建立高标准的ICU、CCU;医技科室、手术室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实技术力量,与临床相关科室有机整合和协作,分期更新添置部分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完善基本功能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加强门诊管理,制定有利于提高门诊量的考核激励办法和奖惩措施,充实专家门诊力量,改善就诊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扩大门诊宣传,增加门诊工作量。改进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措施,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病人满意度。力争年门诊和出院人次增加10%以上,至“十二五”期末,年门诊量超过xxx万人次,年出院超过xxx万人次。
4、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强化制度规范化,凝练医院文化
坚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依规管院,以法治院。以2009年第二周期医院评审评价标准为依据,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标“二级甲等”医院。健全和完善医院二级职能机构设置,实行中层干部及科主任、护士长的任期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管理岗位津贴和考核制度,调动从事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修订和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充实调整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管理人员,有计划选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深造,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完善医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和资产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和职称评聘办法,坚持效益领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院务公开,发挥工会和职代会民主管理作用,加强审计、监察和监督;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网站,建设数字化医院,主动适应新一轮医改政策,加强医保和新农合管理;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凝练医院精神;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努力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利益问题;筹建医院职工和患者营养食堂,为医院职工和病人提高良好的饮食服务。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停放车辆管理,保证安全平稳、有序运转的良好环境,创建平安医院;在保证医院业务收入和效益增长的同时,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稳步提高,共同构建和谐医院。
第三篇:学习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学习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教育相关”内容的感受
财务管理学院徐迎磊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对此,我深感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21世纪以来,对教育的重视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既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总数达3798万人,企业职工培训规模年均超过9000万人次,面向农村的农民中专和农民技校培训总规模超过11亿人次。继续教育已成为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能力与素质。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发展战略意义、任务和保障措施,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特别是职业导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强政府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搭建灵活开放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正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科学分析继续教育的新特点,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更大发展!
第四篇: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通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通辽市旅游局
《通辽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六月
第一章 通辽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制定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了通辽市、部分旗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及部分景区景点规划;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及景区景点建设,推出9条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努力打造通辽旅游品牌,树立通辽旅游整体形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依法治旅,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6年的142.4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27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16.2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0亿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十分注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在历次产业结构调整中,都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成立了以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划分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旅游业工作的领导,强化了领导小组的地位和作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努力打造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情的草原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精品项目”;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通辽市旅游管理条例》。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对于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同年,通辽市旅游协会正式成立,同时成立旅游饭店分会、旅游景区分会。2007年,市委、市政府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和谐通辽建设的高度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的龙头产业”的指导思想,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远景规划中都把旅游业定位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确立了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标志着全市旅游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2007年,对通辽旅游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11月2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命名通辽市等31个城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孝庄故里、草原名城”通辽夺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张“金名片”。2008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旅游业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的总体部署,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09年经“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项目组专家委员会的科学测评和审核,我市被评为“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及“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全面提高产品档次,以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大旅游思路,大力吸收社会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产品档次,重点发展文化品位高、参与性强、社会效益好的旅游产品。形成了“招商一批、在建一批、开业一批、提升一批”的良性循环。一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市内外企业、社会各界多方投资,鼓励、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精心筛选招商引资项目。为适应旅游市场的新形势,编制制定《通辽市旅游招商项目册》,并多次完善与提高。二是创新旅游业招商办法,采取项目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推介招商和专业招商引资的方式,加快旅游各项事业的发展。三是主动参与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寻求投资客商,建立投资关系,并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旅游投资洽谈会。四是理性引资,重点建设项目要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5年来,全市新增加的旅游项目46个,旅游业投资额达到10亿元以上。现已形成了以原始草原、沙漠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探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骨架的旅游格局。目前,全市旅游景区景点已发展到40余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1个,3A景区10个,2A级景区4个。共有旅游星级饭店2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社会旅馆200多家。共有旅行社28家,其中具有出境资格旅行社2家;旅游购物商店50余家,全市持证导游员249名。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80%以上。
--以规划为先导,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的发展格局。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好旅游开发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了《通辽市旅游总体
-2-
规划》的编制工作。各旗县市区也都把编制旅游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聘请国内专家,用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各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扎鲁特旗的旅游总体规划已通过人大审议,奈曼旗、科左后旗编制的旅游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开鲁县旅游总体规划已完成资源普查和分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编制规划,使各地旅游业发展思路逐渐明晰,在调整旅游业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实施精品战略,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突出地方特色,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培育国内一流旅游精品线路。2006年通辽市党代会、人代会明确提出了“保护历史遗产,挖掘自然资源,建造人文景观,外联带外宣,外宣促外销”的旅游发展思路,实现规模化旅游、开放式旅游,使旅游业真正成为通辽市的重要产业。按照把通辽市“建成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北方旅游热点地区”的奋斗目标,全市整合旅游资源,实施精品战略。按照旅游资源及地理分布,以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为主题,以“科尔沁文化旅游名城”为品牌,围绕一条旅游中心线(即国道304线),以大青沟、科尔沁区、珠日河和扎、霍草原四个核心区域的特色旅游产品构建“一线四区”的旅游开发布局。突出“科尔沁赛马”,开发建设具有通辽特色的“科尔沁草原文化之旅”、“孝庄故里游”和“中国马王故乡游”等专线旅游热线。一条旅游中心线,即国道304线作为通辽市旅游开发中心主线,旅游开发首先围绕该中心线进行,渐次向周围地区辐射。四大旅游区域。第一区,以大青沟自然保护区、4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旅游线路包括库伦旗三大寺、阿古拉民俗文化区、努古斯台原始草原区、僧格林沁博物馆等景区;第二区,以科尔沁区为中心,旅游线路涵盖森林公园、毛主席像章珍藏馆、莫力庙水库、吐尔基山水库、吉祥密乘大乐林寺、科尔沁博物馆、古榆园、麦新纪念馆等景区;第三区,以历史名人为主题,旅游热点项目为珠日河草原旅游区、孝庄园、嘎达梅林纪念馆、胡力斯台水库旅游区;第四区,以原始草原风光为内容,旅游线路上分布有山地草原、霍林河原始草原、静湖度假村、怪山旅游区、誉龙泉旅游区及霍林河露天煤矿工业旅游区等具有原始草原风光、蒙古族民俗风情、工业观光的旅游度假区域。目前,通辽市紧紧围绕“孝庄故里·魅力通辽”这一旅游主题,精心打造出六条旅游精品线路:一是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日河草原旅游区——扎旗山地草原旅游区——霍林郭勒辉特扎哈诺尔草原旅游区;二是孝庄园旅游区——吉祥密乘大乐林寺——科尔沁博物馆——莫力庙民俗度假区——古榆园——奈曼清王府;三是努古斯台——阿古拉——僧格林沁王府——大青沟国家级
-3-
自然保护区——库伦三大寺——塔敏查干沙漠探险观光区;四是麦新纪念馆——毛泽东像章珍藏馆——通辽市革命烈士事迹展;五是阿古拉——莫力庙羊场——珠日河“农家乐”、“牧家乐”民俗旅游;六是科尔沁蒙牛生产线、霍林河露天煤矿生产线工业旅游。通辽市按照旅游精品线路景区分布,与沈阳、长春构建沈——通——长金三角旅游圈、与秦皇岛与承德构成秦——通——承旅游经济圈、与辽西蒙东七城市则构建联合体旅游圈。通辽市在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同时,融入到更广阔的互补共盈的旅游合作领域,正在成为中国北方一个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升了通辽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十一五”期间,通辽旅游宣传促销的思路、方式日趋成熟完善。在市场营销方面,依托我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张名片为支撑,积极实施“背靠黑吉辽,面向京津唐,拉动日韩朝,延伸宁沪杭”的市场开发战略,组织了一系列旅游宣传活动,推动了旅游事业的新进步。我们一直把“游孝庄故里—品中国马都”、“科尔沁草原明珠—通辽”这两个口号作为我市新的旅游发展牵动战略进行全面规划部署和有效实施,目前已叫响全国。5年来,在《中国旅游报》、《内蒙古日报》、《通辽日报》等报刊上开辟专版,出版了《神奇科尔沁》、《科尔沁文化史》等系列丛书、印制了《通辽旅游风光》画册及《通辽旅游指南》,制作了《科尔沁草原之旅》、《魅力科尔沁》光盘。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介绍通辽旅游。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等媒体先后对通辽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做专题报道,使通辽的旅游特色品牌得到彰显。5年来,积极参加国内各类旅游交易会、联谊会及博览会,与主要的客源市场旅行商们共同商讨旅游资源共享、线路联结、加强区域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促销活动,以此来不断提升通辽的旅游知名度。2006年,我市荣登由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著名企业联盟、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世界品牌组织、全球华人名牌网联合推选的2006《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排行榜。2007年我市以强大阵容参加2007·中国北方十省旅游交易会北交会并获最佳展台奖。
--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管理力度,健全机制,提高旅游服务满意率。一是广泛开展了星级饭店评定、旅游服务推荐单位评定、A级景区评定和创建文明景区(点)等活动;严格实行旅行社年审制度和导游人员IC卡管理制度,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规范了行业经营和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制定了《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成立
-4-
了工作领导机构,协调配合相关部门,采取集中整治和经常性执法检查相结合、整顿规范旅游市场与旅行社年检、星级饭店复核、旅行社门市部清理、投保责任险、投诉受理等常规工作相结合,加大了查处力度,通过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游客满意率极大提高。三是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举办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尤其是加强了每个“黄金周”的旅游安全检查和督促指导,落实责任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四是在旅游行业广泛开展了行风评议和创优争先活动,表彰了一批旅游先进旗县市区、先进旅游企业和个人,促进了行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旅游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和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发展速度仍显缓慢,仍存在着一些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充分。目前除科左后旗大青沟、奈曼旗的柏盛园已形成一定规模外,我市的沙漠、草原、水面、森林等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已开发的阿古拉旅游景区总体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很多景区资金投入少,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主要的旅游产品为观光旅游,具有浅层次、粗放经营的特征,适应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互动性、参与性项目少。
二是旅游经费不足。部分旗县市区旅游局存在办公经费不足、宣传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如科尔沁区只有人头费,没有专门的宣传促销经费,严重地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三是旅游景区的详细规划滞后,缺乏指导性。多数景区没有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景区建设随意性较大,个别景点虽有规划,但自成体系,产业链条短,没有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问题。如库伦旗五星水库景区等。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很艰巨。近年来我市道路交通、通信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虽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市域广阔,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仍有待完善,部分景区的游览指示图版、服务标识牌、告示牌等游览信息服务设施等方面需进一步规范。还有部分景区因周边环境差、道路状况不佳,可进入性较差,住宿等设施档次低,在规模、品位上均未能达到规划的目标。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以将旅游产业打造成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的总体部署,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托生态资源和气候特点,发挥两大优势(交通、区位),积极实施“背靠黑吉辽,面向京津唐,拉动日韩朝,延伸宁沪杭”的市场开发战略,实现向旅游强市的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大旅游观念。加强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和部门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旅游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发展旅游大产业。
(二)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全市旅游业要坚持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突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民俗风情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全力打造旅游“精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提高参与性和吸引力,全力塑造通辽旅游品牌和总体形象。
(三)坚持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我市地处东北、华北交通要冲的区位优势和全市旅游资源分布的特征,在线路设计、资源开发和市场培育上注重横向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四)坚持综合配套,推动联动开发。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为配套,形成功能完备的产业链,以精品旅游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动宾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工艺品、农畜产品加工的配套发展和开发,才能形成产业优势。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应立足在追求经济、-6-
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整体,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发展目标
从2011至2015年,以交通干线为重点,全面推进沿304国道主干线和高速公路的旅游产品组合,串联旅游区,形成黄金旅游线路。到2015年,基本形成中部、北部、西部、西北、南部五大旅游板块。力争在201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4A级以上景区10个,其中5A级景区力争达到3家。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方面,形成完善的服务设施配套,星级酒店达到5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酒店20家以上,五星级酒店1-2家。
客源层次上到新水平,在东北周边市场得到拓展的同时,争取远程游客(东北地区以外的游客)占游客总数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力争将通辽市建成我国东北地区黄金旅游线之一,东北地区的旅游强市,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2011年到2015年,游客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8.5%,分别达到500万人次和120亿元人民币。基本形成旅游业发达、设施完善、产品丰富、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旅游经济大市的发展格局。
第三章 重点项目和精品线路
一、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将孝庄园旅游区、库伦“三大寺”景区、奈曼王府、银砂九岛旅游区、珠日河草原旅游区等5-10个旅游景区打造成高A级景区。二是在努古斯台开发建设科尔沁马城,建成集繁育、交易、赛马、科研为一体的大型马产业城。三是霍林郭勒市建立蒙元文化中心和鲜卑博物馆。四是在塔敏查干沙漠开发极限挑战运动项目,建设成T3、U2汽车越野基地。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冰雪旅游、红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乡村度假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重点建设哈萨尔圣地、九通绿都生态园、莫力庙集宁寺、蒙古礼品城综合楼、麦新烈士陵园等一批AA、AAA级的旅游景区。力争使我市的景区规模和对外影响都有一个大的飞跃,旅游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形成,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得以凸显。
二、精品线路
-7-
我市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国道304线,继续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按照重点突出的原则,实施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升综合环境质量,完善旅游要素市场,打造和推广优质的线路产品,“孝庄故里〃魅力通辽,科尔沁文化旅游名城”的旅游总体形象已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认可。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七条精品线路:
线路
一、沙漠峡谷、牧民家园精品游 线路
二、山地草原风情游 线路
三、原始草原生态游 线路
四、农家乐、渔家乐体验游 线路
五、科尔沁宗教文化探秘游 线路
六、科尔沁红色经典游 线路
七、沙漠探险、体育健身游
精品线路的成熟,标志着我市大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步入正轨的我市旅游业如今已变成了一列快速向前开进的列车,以一种势不可挡形式向前开进。
第四章 市场形象定位和营销战略
一、城市总体旅游形象
“孝庄故里、魅力通辽”
“美丽科尔沁:牧马人的伊甸园”
二、总体营销战略
继续巩固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促进高端客源增长。构建以国内市场为重点,以草原旅游为主线的旅游促销体系,实现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和营销网络“三个突破”。
三、主要营销措施:
1、重点营销。加强与主要周边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客源地区的旅游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我市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份额,使来我市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得到提升。以黑吉辽、京津冀地区为高端客源市场和营销重点,营销推介通辽的民族特色及快速发展的城市风貌;以长江三角洲周边的大中城市为目标,营销推介通辽集民族与沙漠为重点的旅游产品。
-8-
2、联合营销。与大连、青岛等海滨度假城市进行密切合作,积极推动“中国黄金海岸线”联合营销;积极推动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联合营销;与区外旅游城市互结友好城市关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通辽观光度假。
3、特色营销。集中宣传通辽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沙漠绿洲、草原的形象,大力培育和宣传促销特色度假旅游产品和草原旅游产品,重点打包推介
4、近郊旅游营销。积极组织适合市民消费需求的市郊旅游线路和参与性、休闲性、体验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做好宣传、咨询和管理,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方便家庭和散客旅游。
5、国内合作营销。适应国际旅游区域化发展方向,推动与全国重点旅游地区及相关旅游协作区在对外宣传促销方面的协作和一体化发展。重点与周边盟市及外省市的联系,实现联合促销、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互利共赢。
6、企业参与营销。调动旅游景区点、旅行社和大企业参与开发国际旅游市场的积极性,扩大我市在主要客源国的影响和市场份额;拓展外联销售渠道,鼓励国内有实力和有市场优势的旅行社在通辽发展服务合作网络,相互交流信息,共同开发客源市场。
7、网络营销。利用国际互联网,发展旅游目的地境外营销预订系统,多语种、全方位宣传推介我市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信息,发展网上预订和服务体系,加大远程市场的开发力度。
8.媒体营销。发挥媒体的宣传效应。邀请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港澳台等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主流媒体来通辽拍摄旅游专题片;制作通辽市旅游宣传片、旅游指南、旅游地图、画册等宣传品;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我市旅游宣传片;在我市电视台开辟旅游栏目;与海内外旅游城市合作进行旅游形象片置换播放;继续实行宣传报道奖励政策。
9.宣传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制作内容实用、文字简洁、便于携带的旅游指南、旅游宣传小册子、小折页、小地图等;制作大批量、多语种、内容丰富翔实的通辽旅游宣传品,摆放在机场、车站、公共交通工具及宾馆饭店等处供游客查阅,在航班上作为免费读物。
第五章 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建设
(一)旅游交通
实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多方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多层次旅游交通网络体
-9-
系。民航,重点开通至国内主要客源地中心城市和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班,加大航空公司与旅行社的合作,扩大包机业务;公路,主要抓好市区通往市内各主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增开通往大青沟、阿古拉、莫力庙、珠日河等重点景区的通辽一日游旅游专线;铁路,在京通高铁开通的基础上,继续增加通往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客运列车。
(二)旅游饭店
坚持结构合理、档次提高、配套完善、服务细微的原则,使全市旅游饭店在档次、规模、综合接待能力等方面与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到“十二五”末,全市星级饭店由现在的25家达到50家,住宿设施供给总量与旅游市场需求相对平衡。适应度假和商务旅游发展的需求,引导建设一批度假型、商务型、会议型旅游饭店。适应自助游、自驾游、家庭游等散客市场需求,引导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和经济型饭店。加强高星级饭店建设,力争吸引国际知名饭店品牌落户通辽,建成1-2家在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的五星级饭店。
(三)旅行社
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规模等优势,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建立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的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形成3-5家对旅游发展起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支持中小型旅行社立足特定旅游消费群体,面向专门旅游市场,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适当控制旅行社数量,优化旅行社结构,推动旅行社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四)旅游餐饮
大力开发以地方特色为主体,兼有其它菜系的风味饮食。充分展示通辽地方餐饮特色和多元特色,努力开发制作独具通辽风味的特色佳肴,丰富通辽饮食文化。全市要评定一批“旅游餐饮示范点”和重点建设“美食一条街”,推出美味可口的通辽地方特色餐饮
(五)旅游商品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挖掘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商品档次,加强包装宣传、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政策措施,把旅游商品业培育成为旅游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牛肉干、奶制品、版画、皮画、蒙古族服饰、蒙古族乐器、科尔沁有机食品、蒙药、旅游宣传品等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名牌旅游商品超市,引进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商品连锁店,形成特色购物旅游。到2015年,旅游购物比重争取达到30%
-10-
以上。
(六)旅游信息
实施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行业管理业务网、公众信息网和旅游综合数据库工程,建立以优秀旅游城市和黄金周信息预报点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以及旅游统计卫星账户,全面推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和运营。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支持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切实把旅游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要树立大旅游观念,密切协作,配套联动,形成发展旅游产业的合力。充分发挥市旅游产业化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旅游、投资旅游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加大旅游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自治区的实施意见》,我市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强化政府扶持资金在旅游促销、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力度,特别是落实好对星级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价格政策;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工商、公安、物价等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扶持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争取在政策上给旅游业最大限度的支持、最大限度的放宽、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大限度的简化、最大限度的变通,形成全方位开发建设、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新局面。
(三)大力推进旅游企业改革
加快企业改组改制步伐,推动旅游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加快旅游企业的民营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旅游经济。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项目建设,推广旅游市场化运作的典型。加快旅游招商引资步伐,提高项目的策划、包装水平,增强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吸引力。鼓励各行各业、全社会参与旅游开发,兴办旅游经济实体,支持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以各种形式投资旅游产业。
(四)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依法治旅,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提高旅游执法水平,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全面推进旅游
-11-
行业标准化建设,指导和督促旅游企业落实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通辽市旅游协会和各类旅游专业性委员会,发挥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共同树立和维护我市良好的对外旅游形象。抓好旅游细微服务活动,营造方便游客、尊重游客、爱护游客的良好旅游氛围。加快构建全市旅游信息网,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并与全国各省市、世界主要客源地市场联网。
(五)加快旅游人才开发
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训。推进导游的社会化进程,鼓励大学教师等专业人才兼职导游,加强景区讲解员和外语导游的培养,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每年举办全市导游员风采大赛,培育一批金牌导游人员。“十二五”末,全市导游人员增加到800人。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六)加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力求实现资源环境贡献与消耗比的最优化,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12-
第五篇: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x医院创建于1950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xxx等医院,是xx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是xx县急救中心、xx县事故司法鉴定中心、xx县医保定点单位、xxx实习医院、xxxxxx医院的网络医院。曾荣获xxx市“文明单位”、“物价信得过单位”、“药品抽检无假药单位”、“先进党总支”“xxx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光荣称号。“十二五”期间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现结合医院实际,对“十一五”期间工作做以回顾并制订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床位规模进一步扩大,门诊量、出院人次和业务收入明显增加;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得到加强;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所突破;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医院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获得提升。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5年我院有职工xxxx人,副高职称xxx人,中级职称xxx人,初级xxx人,本科xxx人,大专xx,专1xxx人,医院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开设病床xxx张,设有有内一科(以神经内科、心血管为主)、内二(呼吸、消化、肿瘤)、外科(普外、胸外、脑外、烧伤、泌尿等专业)、妇产科(分妇科、产科专业)、儿科、骨一科、骨二科、急诊科、五官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和放射、CT、检验、输血、功能科(心电、超声、脑电图、胃镜、脑超)、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等医技科室。十一五期间医院传染病区、新外科大楼等工程先后竣工,新增建筑面积共计1.5万平方米;医院科室设置逐步完善,新建层流净化手术室、标准化消毒供应室、现代化产房,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截止2009年底医院实现实际开放床位xx0张,二级临床学科xx个,病区xx个,医技科室xx个,神经内科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医院在职人员381人,聘用人员60人;拥有高级职称xxx人其中正高xxx人、副高xx人、中级职称xx人、执业医师xx人,助理医师xx人,执业护士xx人。
(二)医疗技术发展情况
2005年医院拥有日本东芝螺旋CT、日本产500mA数字X光机,日本潘太克斯电子胃镜,美国产彩超、数字B超、自动生化分析仪、脑电图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血流变分析仪、乳腺检查治疗仪、体外震波碎石机、床旁监护系统等现代化诊断治疗设备,十一五期间先后添加了核磁共振、血液透析机、直线加速器、动态心电图机、进口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和多功能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平均每年投入xxxx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和配置。五年来多次组织临床科主任,护士长到上级医院学习观摩,学习管理经验,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五年来共学习引进xxx项新技术如骨科的转子间粉碎骨折锁定板内固定术,外科的甲状腺瘤切除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医疗服务范围。
(三)医院各种标准
2009年与2005年相比,医院固定资产由xxxx万元发展到xxxx万元,增章率为124%;2005年业务总收入为xxxx万元,2009年达到xxxx万元,增加了104%;年平均增长率为20%以上;各项医疗效益指标节节攀升,床位使用率由58%上升为71%;出院人数由xxx人上升为xxxx人,增加了22.5%;门急诊总人数由xxxx人次年增至xxxxx人次年,增长率为4%;;平均住院日由xx天降低为xx天;年手术例数由xxxx人次增至xxxx人次,增长率为89%;药占比由xxx%下降至xxx%。
(四)医院管理情况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革新,全面开展干部竞争上岗,实行了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安全、门诊服务流程、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观。
积极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等各种学习活动,狠抓了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顺利召开医院四次职表代会,全面总结医院工作,明确今后工作任务;完成医院工会换届;加强党组织建设,召开四次党员大会和团代会,完成党支部、团委换届改选。
借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先进经验,按照所辖范围成立了医疗、护理、行管、院感等五个考核小组,制定了新的标准,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并制定实施相关的奖惩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使医护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五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投入xxx万元,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全院实行网络化管理,主要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软硬件升级,护士工作站、医院管理系统部分投入使用,数字化医院建设初具规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2006年“120”紧急救援中心和xx县中心血站在我院的启用和运转切实增强了我县院前救助和治疗能力,2009年全年我院急救中心出动急救车xxx台次,其中接诊xxx人次,转送诊xxx人次,急诊抢救成功率达到96%以上,成功地为全县xxx万人民群众提供了院前急救服务。
医疗保障体系完善。06年年底,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实施,在原有职工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我县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9年,我院收治合作医疗住院病人xxx例,农合办反馈直补6xxx万元,减轻农民负担人均xxxx7元。
沉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手足口病疫情、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甲型H1N1流感防控,我院均能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圆满完成了患者的救治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医院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院的空间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待加强;特色专科的优势不够凸显,学术影响不够大,诊疗范围较为局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不突出;门急诊量不高,应急能力不强,科室之间发展不平衡,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制度贯彻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二)坚持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
(三)主要任务
床位设置:五年内由现有的xxx张增加到xxx张;
人员编制:五年内由现有的xxx人增加到xxx人;
科室设置:五年内临床科室达到xxx个、医技科室达到xx个;病区由xx个病区增加到xx个病区;
一项重点工程:完成建设项目医院内科综合病房大楼及其配套设施工程建设。
两项主要指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开放住院床位达到xxx张;医院年业务收入突破xxx0万。(其它医疗、检查、护理任务指标按“二级”甲等医院要求完成)
三项人才计划:遴选一批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遴选一批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养和引进一批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
四项综合支撑能力建设:重症医学科建设;医技检测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医院门诊建设。
五项民生相关工程:职工活动中心建设;营养食堂建设;院内停车场建设;两路供电改造;医院文化建设。
六种大型设备投入:GE64排CT、大型C臂、DR、1.5核磁共振、腹腔镜系统、X-刀
(四)、具体办法和措施
1、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完善基础设施,适度扩大规模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已规划立项筹建的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约1.5万㎡的内科病房综合大楼,内设CT室、磁共振、放射科、彩超、检验科、供血库、内科系统(含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肿瘤内科、肾病、内分泌、消化内科)儿科和新生儿科、ICU、CCU等科室,该项目是医院建院以来投入最大的一项重点工程。此项重点工程建成后,医院规模扩大,床位总数达到400张,力争在2010年5月启动,二年内完成工期,施工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招标采购,严把工程质量关,做好单体设计,力求理念超前,布局合理,经济实用,功能先进,条件舒适,设施完善,质量优秀,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将对现有门诊和病房楼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增加现有门诊空间,改善门诊就诊环境,扩大教学、科研和药剂用房,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最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2、加强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主体,大力推行以名科支撑名院,以名院提升名科。细化专科设置组建胸外、肾病内科、ICU、CCU等重点专科。注重发挥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遴选一批医院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名医,加强名医工作建设;聘请一批院外知名专家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遴选一批科主任作为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提升业务水平和学术地位;遴选一批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至“十二五”期末,要达到高级职称xxx人,中级职称xxx人。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增强综合能力,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三级质量控制网络,适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病房工作在保持较高床位使用率的基础上,要加快床位周转次数,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出院人次和病床利用率。鼓励开展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加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建设,建立高标准的ICU、CCU;医技科室、手术室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实技术力量,与临床相关科室有机整合和协作,分期更新添置部分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完善基本功能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加强门诊管理,制定有利于提高门诊量的考核激励办法和奖惩措施,充实专家门诊力量,改善就诊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扩大门诊宣传,增加门诊工作量。改进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措施,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病人满意度。力争年门诊和出院人次增加10%以上,至“十二五”期末,年门诊量超过xxx万人次,年出院超过xxx万人次。
4、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强化制度规范化,凝练医院文化
坚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依规管院,以法治院。以2009年第二周期医院评审评价标准为依据,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标“二级甲等”医院。健全和完善医院二级职能机构设置,实行中层干部及科主任、护士长的任期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管理岗位津贴和考核制度,调动从事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修订和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充实调整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管理人员,有计划选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深造,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完善医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和资产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和职称评聘办法,坚持效益领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院务公开,发挥工会和职代会民主管理作用,加强审计、监察和监督;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网站,建设数字化医院,主动适应新一轮医改政策,加强医保和新农合管理;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凝练医院精神;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努力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利益问题;筹建医院职工和患者营养食堂,为医院职工和病人提高良好的饮食服务。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停放车辆管理,保证安全平稳、有序运转的良好环境,创建平安医院;在保证医院业务收入和效益增长的同时,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稳步提高,共同构建和谐医院。
“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科学发展实现跨越”,面对未来,我们将牢记神圣的使命,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维护人们的健康奉献真爱,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播撒春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