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建议

时间:2019-05-13 03:1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建议》。

第一篇: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建议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建议

调查发现,各地都存在着基本相同的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县乡干部调动频繁,工作的连续性不够;二是体制障碍依然存在,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三是发展资金严重短缺,工业用地受到制约;四是特色经济规模不大,品牌优势不够突出;五是乡镇经济发展迟缓,自主发展能力较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省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实力不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发展合力。一是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从建设和谐湖北、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真正把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加大县域经济工作力度。二是整合现有研究力量,加大对发展县域经济的研究,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认真规划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布局,研究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同时省政府要认真研究解决各地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基层的支持和指导,部门协作、上下协力、促进发展。三是组织人事部门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尽快建立新的干部政绩评价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稳定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对发展县域经济成绩显著、群众拥护的县级党政一把手,可借鉴外省做法高配级别,以维护县域经济发展的连续性。

2、要进一步理顺体制,解除发展阻力。一是全面推行县市扩权,同时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社会行政管理权限。县级政府对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负有最直接的责任,鉴于当前经济杠杆部门垂直管理过多,造成县级政府权责失衡,因此应本着“能放都放”的原则,切实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管权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使县级政府拥有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二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省级财政要在体制补助、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各方面直管到县,大力增强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和发展能力;对经济薄弱县,在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前提下,制定新的增值税省留成部分留给县级使用的特殊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对涉及城乡统筹发展的项目,取消经济薄弱县的资金配套要求,加大对后进乡村的支持力度,杜绝产生新的乡村债务。三是要认真研究在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地级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地位、责任和作用。

3、要进一步放宽政策,释放发展潜力。一是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村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重点选择对新农村建设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项目,而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解决的投资项目应通过市场解决。二是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强化信贷资金、激活民间资本对发展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投入。各地普遍反映:县域急需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当前应以扩大县域金融有效供给为目标,尽快建立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融资机制和政策性扶持机制;同时要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鼓励民间资本成立小型民营金融机构,创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三是研究土地政策,处理好保护耕地资源与保障工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建议将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城区建设占用耕地收取的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收取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统筹安排到离城较远的农村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确保耕地总量、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村庄、促进村容整洁。

4、要进一步培育品牌,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打造特色产业。由于各县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也不同,因此各县在产业结构和发展目标上应突出自身优势,打造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力避产业结构雷同。二是坚持培育原则。包括:(1)市场导向原则,选择市场需要、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作为培育对象;(2)突出重点原则,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一点重点突破,不可奢望遍地开花;(3)科技支撑原则,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特色经济的科技含量;(4)环境保护原则,必须把环境保护纳入培育特色经济的总体考量之中,保证特色经济不破坏或极少破坏环境。三是实施品

牌战略。目前我省县域经济名牌产品较少,品牌意识不强,从长远来看这种状况对发展县域经济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张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

5、要进一步支持农村,激发发展动力。一是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要积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能力,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将工作重点定位农村,积极引导科技、教育、卫生、人才等各类优质资源流向农村,有效促进各项政策和各类资源在农村汇集整合、优化组合、产生聚变,在全社会形成“农民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氛围。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与建设,提高县域和乡镇的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进城入镇。同时,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降低门槛、倾斜政策、资金扶持、配套服务等措施,推动农民工资本和人才回归故里创办经济实体,为本地新农村建设贡献才智,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和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的严重问题。三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湖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道而驰,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因此应把完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来抓。

第二篇: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村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有着直接的带动作用。当前在我县村镇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村镇规划意识淡薄,建设起点低,村镇建房布局混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村镇居民中普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建房看“风水”,不按规划;忽视基础设施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集体经济脆弱,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等,近两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这一现象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我县村镇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村镇建设发展的滞后在不同程度上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站在履行规划建设管理职能这一角度来讲,要突破这一障碍,关键在于加快村镇建设,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地方特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1、要有科学规划。要牢固树立规划是法、规划是龙头、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的观点,切实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在规划编制工作中,站位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不仅要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更要在提升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保证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去年以来,我县村镇规划工作进展很快,但科学合理、梯度发展的城镇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要协助乡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新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做到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建设体现赣县客家风情和产业特色的人文新村、生态新村、社区新村、旅游新村和产业新村。扶持茅店、江口、吉埠、南塘、田村、白鹭、湖江、王母渡、韩坊、五云、沙地等一批牵动力强的中心乡镇、特色乡镇,改善城镇面貌,增强城镇凝聚力。

2、要有产业支撑。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培育经济基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响沙地板鸭、阳埠腐竹、吉埠贡芋、田村密梨等品牌,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村镇发展,以村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并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吸引农村人口和农村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要有地方特色。一是注重产业特色。要充分考虑本地资源,大力推广“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在产业特色上下功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要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小城镇。二是注重文化特色。重视和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利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不断丰富村镇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营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三是注重建筑特色。要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确定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体现本地历史、文化、民族特色。通过地方特色的培育,做到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村镇。

4、做到节约集约。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要求,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工作,指导村镇按集约利用土地原则做好规划和建设,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要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合理确定城镇建设规模,严禁建设脱离实际、违反标准的“形象工程”,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土地投资强度。要引导农村村民住宅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集中兴建农民住宅小区,防止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新的“城中村”,避免“二次拆迁”。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照城镇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

5.注重生态保护。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村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第三篇:制约工业经济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兴工旺商”战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势头较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加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从纵向和自身相比,成绩显著,2003年至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从59.7亿元增长到127.4亿元,年均增长接近15%。但从横向比较来看,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和全省、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工业总量偏小,占gdp的比重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总体上看,我县工业发展中存在着小企业多、规模企业少,大路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传统产业多、高新科技产业少等问题。下面,通过比对张家港市、义乌市等江、浙经济发达地区,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差距

(一)客观方面 

一是经济总量不大。规模工业增加值太少,我县2007年是16.2亿,虽然增长速度达到28.4%,但和张家港市、义乌市两市相比,我们全县的工业增加值仅相当于人家一个中等企业的水平;规模企业户数太少,我们到2008年底才有156户,仅相当于人家一个普通村(社区)的户数,或相当于人家一个产业的规模企业户数,义乌市仅2007年就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74户;经济贡献太小,我们的工业利税和利润5年分别增长了2 倍多、5倍多,就自认为了不起,但是和张家港市、义乌市一比较,差距之大,简直望尘莫及;市场份额太小,在江浙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企业,人家都宣传他们有哪些企业、哪些产品在全国、在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什么“之都”,什么“之城”,中国第几、世界第几。可见他们追求的就是市场占有率,追求的就是市场地位。我们引以为荣的打火机、小五金等一些产品,尽管在全国市场也有一定的占有率,但是和人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江、浙的企业把各级授的“匾”、“牌”都作为很宝贵、很珍贵的资料,不仅挂在墙上,而且对外津津乐道。在我们县里,有时开个展销会,搞个评比,举办经贸洽谈等,企业老板一般都不愿意参加。舍不得花钱只是其中之一,关键是在产品的推介上舍不得花精力,因而市场打不开。

二是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是招商效果不佳,这些年,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下了很大精力招商引资,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的讲,引进的工业企业还是不多。不仅大企业不多,就是一般规模的企业也比较少。另一方面是项目储备不足,我们虽然也花了不少功夫,花了不少气力,花了不少资金,搞所谓的项目储备库建设。但是我们现在可供人家选择、开发、投资的项目太少,有些项目还是过时了的错误信息,与外面变化了的形势大相径庭。投资者需要的是回报,没有好项目,光凭感情,人家绝不会拿上千万、上亿的资金来打漂漂。再一方面是企业创新不够,这也是影响我县企业发展后劲的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长远性、根本性问题。我们的五金产品做了几十年,还老是钳子、扳手那几样,市场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低,关键是创新不够。新产品的开发、新装备的投入非常重要,全县所有的企业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模式不清晰,我们发展工业,究竟走哪条,全县上下都还比较模糊,包括工业主管部门,现在都没有钻透。这几年,县里连续几次组织到沿海一带学习考察,每去一次,感触都很深,可以说是常看常新。江苏的经济模式,**的经济模式,有很大不同。如江苏走的就是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台资、外资企业云集,他们围绕龙头企业、核心企业、骨干企业的上下游产品进行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做大价值链,所以他们的大企业比较多;**则注重发挥本地资本优势,走产业集群模式,开始的发展并不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是在某一个地方先找准一个产品做大做强,然后形成产业集群。比如义乌的小商品,很多企业都生产,同一类的东西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再进行整合才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二)主观方面

一是政策引力不强。对老企业缺乏足够的政策吸引力,这些年我们忽视了对老企业的引导和扶持,认为我们把企业改制一搞完,基本上政府就可以撒手了,生产经营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是市场本身的规律起支配作用的事。如氮肥厂、锰矿等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改制后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招商引资这一块政策很优惠,但老企业除了当年改制期间签定合同的政策兑现以外,基本上没有可供享受的新的扶持政策出台;对民间资本的政策引力不强,这是我们**工业发展中政策最不到位的一个方面。相形之下,江浙的三产业休闲娱乐这一块不见得比我们发达,甚至有的比我们落后,但是二产业这一块,我们相差太远,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政策在吸引工业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大办工业上没有感召力、吸引力、推动力。三产业本身就具有投资少、回收 快、风险小的特点,再加上在税费的收取上,负担比二产业也低得多。工业投入本身就是长线投资,就有特定风险,在美女学院的禁书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理工大风流往事 我的老婆是杀手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政策上面还有这样大的差异,投资者不能足够获利,就不会投到工业上面来。江浙那边居民储蓄存款的比例在整个储蓄存款中仅占50%多一点,我县却高达88%,而企业存款这一块,他们高得多,这充分说明他们的民间资本大量地投入办工业去了,说明他们在引导民资办工业上动的脑筋、花的功夫比我们大。

二是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欠佳。硬环境没有建设好,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总结这些年来,**工业最大的不足,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园区建设相对滞后。所有的经济发达地区,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园区建设这个工业发展的载体。我们到江浙等地参观,每个市县都有若干个园区,都是专业化的有特色的园区。而我们虽说号称有“一园六基地”,但至今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工业园区;软环境也没有维护好,我们的工业企业,在某个方面、某种程度上,成了受气的对象,成了某些部门、一些人出气的地方。衣食父母整天受气呕气,工业怎么能够兴起来、活起来。优化环境,我认为要突出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尤其要区别对待。

三是工作落实不力。全县上下现在对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对它的意义,对它的利害关系,思想是高度统一的。但是怎么样做到形式和内容高度一致、思想和行动高度一致,还远远不够。特别是遇到具体问题如加大财政投入问题等等,思想上就很难统一了。工作全局中往往出现多个中心、多个重点,孰重孰轻很难取舍,工业的重要性就显现不出来了。抓工业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算出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要历经数年、苦心经营、方有所成。我们应该在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上客观辩证地处理好,政府的政策激励这一块,财政投入不能少,药引子、催化剂、助推器的作用不可缺。要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好钢用在刀刃上,投到创造财富的领域去,真正让钱生钱,做到生钱的事多投,花钱的事少投,这是值得好好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敢于在办工业尤其是大办工业加大投入。舍得之道,有舍才有得,先舍后得,有舍必有所得。

二、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是要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无工不富”,发展工业是区域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前提,是我县落实“兴工旺商、富民强县”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紧紧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沿海工业产业梯次转移的战略机遇,坚持“一个主题”,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三个协调”,实现“五大突破”。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旺商”站略,走具有时代特征、阶段特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紧抓住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两个重点,有效实施节能降耗减排措施,全面实现工业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推进县乡(镇)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推进规模经济、集群经济、园区经济协调发展;在培植主导产业、实施重大项目、提升园区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营造投资环境方面求突破。

二是找准着力点,突出规模工业。规模工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我县作为全市传统的工业强县,规模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相当低,与周边县(市)相比,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也在逐步放缓。2005年,我县规模工业企业81家,占全市总数的25.3%,到2007年,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增长到128家,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却差不多翻了一番,我县所占比例下降到了17.2%。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虽然达到34.5%,却仅仅名列全市第8,远低于武冈(38.9%)、新宁(37.9%)等西边县(市)。

重视不够、引导不力、扶持不多、疏于管理是我县规模工业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全县各乡镇、各机关单位绝大多数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除了年终考核排名时突然关心一下,平时很少过问规模工业发展,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不明白“规模工业”的概念,经常自以为是地表态:“新办了xx家规模工业企业”。一是企业不愿意申报。广大企业主普遍反映,进入规模企业笼子不但没有半点好处,相反麻烦多多:县里制定优惠政策、确定优化经济环境重点保护企业等并不考虑是否属于规模企业,每年还要额外交纳几百元乃至上千的报表费;由于产值报表相对规范,税务部门的税收稽查,往往只以规模企业为目标;由于企业经济实力相对雄厚,技监、劳动、安监、环保等部门对规模企业的检查、收费相应较多,没有进入规模企业笼子反而烦恼较少。二是企业所在乡镇不愿意引导企业申报。各乡镇政府、工业经济管理站一致也认为,规模企业对其没有半点好处,多发展一家规模企业就多一份害,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每月要督促企业按时报表(迟了考核要被扣分),还要保证企业达到一定的增长率(低了考核要被扣分),没有规模企业的乡镇反而可以高枕无忧,即省事又不要担心被扣分(反正享受基础分)。三是支持力度不够。我县对发展规模工业基本上没有具体的支持扶持措施,而像绥宁、新宁、新邵等西边县市,近年来对发展规模企业相当重视,都制定了扶持规模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如新宁把所有规模企业纳入重点保护企业名单,绥宁对首次进入规模企业笼子的奖励10000元,新邵规定每发展一家规模企业奖励企业所在乡镇3000元、奖励工业经济管理站2000元等等。

第一,要区别对待规模企业与非规模企业,加大对规模企业的扶持力度。县委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确定优化经济环境重点保护企业名单等必须以规模企业为对象,努力为规模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对非规模企业可加大检查、引导力度,促进其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二,对发展规模企业实行奖励,可借鉴新邵的做法,每发展一家规模企业奖励企业所在乡镇3000元、奖励工业经济管理站2000元。对规模工业增速快的乡镇也要进行奖励。

第三,考虑工作量大小,按照规模工业占全县的比重,对各乡镇进行补助。

三是要改变传统模式,大力招商选资。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力度不断加大,尽管每年组织大批人员,花费巨大代价参加“邵洽周”、“中博会”等各类招商活动,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大多是只见开花不见结果。县里公布的2006年109个工业招商引资项目中,绝大部分属于本县企业假冒县外招商企业以及老企业假冒当年新招商企业,还有一些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企业,而一些所谓的外资项目履约率几乎为零。

为提高工业招商项目履约率,建议:凡大型招商活动应以工业招商项目为主,同时工业经济局必须派员参加,以便于跟踪服务;所有工业招商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跟踪服务,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县委政府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进行目标管理,由工业经济局负责对签约项目按季督查,并将项目履约情况列入责任单位年终政绩考核内容。要区别对待工业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使用地、税收、奖励等优惠措施尽可能向工业发展项目倾斜。

四是要搞好规划布局,打造展定平台。当前,受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制约,深圳、东莞、顺德、中山等地的一些主要依靠外资和外来劳力,发展外向度、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我县正处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内地转移的对接地,产业转移的脚步已经离我们很近,甚至到了我们的身边,如打火机的发展壮大,就是成功承接广东产业梯度转移的成功范例。2007年,县委政府根据全县工业园区建设滞后、严重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果断决策规划新建10平方公里的东部工业园,着力打造全县工业经济增长“极”,这一决策无疑是十分正确且非常重要的。

美女学院的禁书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理工大风流往事 我的老婆是杀手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四、关于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的几点建议

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一环。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当前,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动力不够等原因,特提出几点建议。

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1、行政体制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县级政府在条块分割的体制背景下职能逐渐弱化,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而在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方面,县级政府责任和压力却越来越大,遇到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只能是求助上级政府或者是被动应对。市管县的体制导致市县之间利益博弈,市、县经济相对独立分割,各有各的责任和利益,市对县在经济发展上很难有精力给予帮助,相反却增加一个层次,使得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层次过多,隶属关系复杂,管理半径过长,不利于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是土地政策的制约。国家收紧土地闸门,使县域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的优势基本丧失,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工业、商业用地多为流转地、租赁地,工商业户无法取得土地证和房产证,而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和房产,因此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

1个体工商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从金融部门取得信贷支持。二是金融政策的制约。目前的金融环境极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象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基层银行除负债业务发展有一定的自主权外,其他业务权限一律上收,严厉的责任追究制使县域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缺乏积极性,加之以产权分散为特征的农业和中小企业大多不符合国有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发放条件,农村仅有的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上划资金、邮政储蓄等渠道被抽走,造成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集中现象,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而农发行已由过去涉足农产品收购、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银行蜕变为目前单一支持粮棉购销的“收购银行”;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在巨大的资金需求面前,显得势单力薄。

3、自身因素的制约。县级财政大多是吃饭型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制约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也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上的“短腿”和欠缺,致使一些客商和项目无法落地,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如何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1、以县域扩权为突破口,增强县级发展的自主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扩大县域

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持、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我省是农业大省,下辖农业县很多,我们可以先在不同经济基础的地级市中选取若干县(市)进行县域扩权的试点,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凡是县(市)能办的事,都放手让县(市)去办。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市)更大的自主权,使试点县市享有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通过试点,了解扩权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矛盾和问题,逐步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地级市和县级市在行政级别上的平行的改革目标。

2、以破解县域用地为手段,适当放宽土地使用权。目前县域中的土地性质大多是基本农田,按照国家土地政策的规定,是不允许改变基本农田的使用性质的,这无疑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政策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适当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我们建议在保持耕地总面积不便的情况下,采取“占补平衡”的办法,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土地环境,以提供县域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3、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目的,解决县域经济融资难问题。县域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是中小企业,金融部门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县域经济的融资问题。针对中小企业财务不健

全、缺乏有效抵押品的问题,金融部门应该积极推出和发展动产抵押业务,对于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开展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展业循环贷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等,并不断提高贷款的上限。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县域积极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色信贷服务,逐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同时,除了重视正规金融外,还要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鼓励成立小型金融机构,并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

4、以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县域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就我省所辖的县(市)来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农业县和口岸县,农业县存在的问题就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的能力不强;口岸县的问题则是贸易通道不畅,制约了对俄贸易的深入开展。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省应把开展对俄经贸作为突破口,加大对我省重点县域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此来保证双边贸易的畅通和繁荣,使中俄双方边境地区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实现良性互动,促进中俄经贸的加快发展,共御经济危机,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县域的自我造血功能,而且还能够有力推动我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

第五篇:制约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制约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韩卫涛

近年来,我县非公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实现形式多样化局面已初步形成,对扩张经济总量、繁荣城乡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情况看,笔者认为,我县非公经济发展在总量、规模及名牌产品开发等方面,与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制约因素

制约我县非公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一)内部(自身)因素

一是管理粗放,管理人才不足。目前,我县一些非公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管理无序,操作无章,作坊式生产,搬趸式经营,甚至职工不培训,帐目不健全,从而导致一些尚有发展潜力的股份制企业中途散伙。还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至今还局限于家庭式管理,厂长、会计以及管理员、业务员、服务员都是自己亲戚朋友,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发展,阻碍了企业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性的根本转变。

二是技改投入偏少,更新换代缓慢。一些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投入足够的资金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因而也就不能围绕主导产业及时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所以很难做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更新换代,从而致使产品老化单一,科技含量太低。特别是在卖方市场日益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销售面越来越小,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甚至一些企业经营了20多年,还创不出自己的名牌,长期停留于为他人“做嫁衣裳”。

三是守业渐进,不求大发展。在我县大部分非公企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速安全、高速危险”的小农经济意识,甚至常常以“没贷款”自慰。突出表现在不敢上规模、舍不得大投入,这些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迫使自己驶入“中速则慢、慢速则退”的快车道,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吸纳外资是扩充增量资本的有效途径,更没有真正认识到只有对现有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招揽顾客,占领市场,因而屡屡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是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目前,我县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不能用一分为二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企业兴衰,而是对市场周期变化估计不足,尤其是在企业一度陷入困境时,顶不住风浪而中途夭折。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因把握不准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度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使企业常常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

(二)外部原因

一是融资渠道不畅。由于我县非公企业发展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信用程度差、管理水平跟不上、财务制度不健全,县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的机构没有建立,县财政出资承担引导民间资本担保和再担保的机构尚未启动,非公企业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抵押物和担保单位,因此,往往因资金短缺致使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二是保护和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法规,内容齐全,责任明确,可是当企业遇到了困难,找

一、两个部门解决不了问题,如找得多了又会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等不良现象。同时,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经常到企业乱摊、乱派、乱捐、乱查、乱评,甚至出现吃、拿、卡、要、报等问题,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是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特别是一些乡镇和部门服务意识差,支持少、索取多,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有“任水自流”的思想,对非公企业缺乏必要的支持和服务意识。还有一些职能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但不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反而采取“杀鸡取卵”的办法,三

天两头来检查,隔三见五去视察,诸多的应酬使企业难以招架,大大挫伤了非公企业自身发展的积极性。

四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我县非公企业主管部门缺少必要的职能和手段,协调、服务工作开展十分乏力,但是却有诸多行业部门对其进行干预,特别是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叠,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综合协调,因而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指导、服务及信息收集难以到位,涉及非公经济的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和税务、记账代理等社会服务体系难以形成。

五是舆论宣传不够经常。对于非公企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仅限于在大会上的表彰,平时对他们的宣传力度不大,尚未形成全社会支持、鼓励、发展非公经济的舆论氛围,致使社会上常常出现对非公企业嫉妒、刁难、压制、歧视等不良现象。

六是党建工作亟待加强。目前,我县非公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中,党员数量很少,党员先进性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全县非公经济组织中有党员122人,占从业人员的0.51%,建立党组织的57户,占非公经济组织的0.79%。

建议对策

为了大力支持我县非公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努力提高非公经济对全县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企业自身方面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企业经营规模。非公企业主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需要资金,但筹措资金的渠道不仅仅是贷款。在当前国家对企业实施“抓大放小”的形势下,要从实际出发,敢于买断、租赁、联办、参股、控股县办或乡办的小、亏、关、停等企业,充分利用闲置院落、厂房和机械设备等,使其增值增效,从而活化生产要素,扩大企业规模。二是大力引进技术、人才、项目,优化企业运作质量。一是积极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姻”,借助他们的人才、技术承接科技项目,谋求自我发展。二是根据自身特点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优产品。三是注重引进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既可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以及大中型企业的退休技术工人作顾问,也可广招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总之,在非公经济发展中力求做到“一厂一策”、“一业一方”,可引进人才,借智兴企;可引进技术,借石改玉;可引进资金,借水行舟;可引进设备,借梯上楼。三是善于总结和借鉴,着力促进企业经营水平。在非公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同行业之间应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万万不可互相倾轧,既要客观地看待别人,更要正确地估价自己,特别是要善于从多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敢于模仿、善于拿来、兼收并蓄、敢于创新。

四是坚持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运筹能力。一是坚持学习各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二是坚持学习中、省、市对非公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三是坚持学习现代化经营理念和科技知识。四是坚持学习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管理谋略。

(二)外在因素方面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要制定更加有利用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坚决做到非公经济同其它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特别是对自愿投资创办的非公经济组织,做到“四不限、三加大、三个有、六平等”,即: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规模、不限经营方式;加大改革扶持力度、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登记申报平等、税赋征收平等、规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部门服务平等。二是拓宽经营领域。要鼓励非公企业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情况下自主选择经营范围,要支持和帮助各非公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开发房地产市场、经营和投资开发性农业等。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对现有非公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通过各种途径选送到大专院校或选派出国进行培训和深造,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对非公企业的干部和职工,也要采

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道德和生产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

四是提高服务水平。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始终坚持服务效能的宗旨,积极为非公企业多办实事,大开绿灯,促进发展。工商部门应简化登记手续,适当放宽准入关口;税务部门应按照“以法治税”与“放水养鱼”相结合的办法,对新办企业税收予以适当减免;金融、卫生、物价、质检等部门应积极为企业解决信用贷款、卫生检测、质量监督、物价导向等实际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县组织、人事部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要按照《党章》、《工会章程》、《团章》的要求,在非公企业逐步建立党、团、工会等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企业先进文化,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的重要作用,真正把乡镇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作为政府联系非公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三自”作用,及时听取非公企业的呼声和要求,切实维护非公企业及其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下载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县(区)域经济是指在县(区)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整个国民......

    ××市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全

    县(区)域经济是指在县(区)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整个国民......

    镇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5篇)

    镇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 主要问题和困难一、产业结构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大力引资。主要存在问题:由于XXX规划面积大、范围广,严控开展建设,影响整个XX镇的经济发展,同时,现有的XX......

    浅析如何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镇位于**市东郊,隶属于**市,是沿江大开发的后花园,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宁通高速、沿江高速和**港,北接328国道、江海高速、宁启铁路和即将......

    镇域经济发展经验

    镇域经济的“兖州模式”兖州市积极扶持引导各镇街依托镇域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分工布局,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成功培育了一批经济发展强镇,形成了产业鲜明、独具特色、错位发展的镇域......

    镇域经济发展汇报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汤河镇镇域经济发展工程汇报材料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镇域经济发展的科学部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 勇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文章指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如何加快农村......

    关于制约盘江乡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范文合集

    关于制约盘江乡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近期,我们对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政策、深入了解当前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等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发现,尽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