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文格式的构成
公文格式的构成1、文头部分
文件分为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两种类型。红头文件指印有专门的文件版头,其版头的主体部分如文件头衔、间隔线等是红色的文件。红头文件代表单位的正式发文,是单位比较重要的文件。白头文件一般是琐碎事务性文件,或会议、法规文件,或因为单位小,很小发文,没有专门设计文件版头的单位的文件。红头文件的间隔线以上部分称为文头部分。但一些白头文件的标题部分会有和红头文件相同的一引起标识,故也习惯称之为文头部分。我们这里主要以红头文件的文头部分项目进行说明,白头文件可参考仿效。
公文的文头部分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即文件头衔)、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目。
(1)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主要适用于保密文件,普通文件一般不加份数序号。其作用是登记、分送和清退文件时,可按号进行核对,以便明确责任,防止文件丢失。份号一般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简称密级,是根据国家保密的规定对公文内容的保密程度所确定的等级,一般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对文件正确划分并标明密级,有利于保障秘密的安全,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利益。
保密期限是指保密公文的保密时间长度。绝密事项一般不超过30年,机密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事项不超过10年。对保密公文标保密期限,既利于保密,也便于解密;既便于对保密公文的保管,也便于对保密公文的利用。
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项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体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与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指公文送达和输的时间要求。紧急公文根据其紧急程度一般分为特急和急件。其中电报一般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对文件正确划定并标办理时限,有利于督促公文办理部门和承办人对公文加急办理,保证文件的时效和有关事项得到迅速、及时的解决。如需标识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体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有的紧急文件,采用在文件标题的文种前进行标的方式,常用于通知中,如“关于XX的紧急通知”。
(4)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文件”是由机关全称加上文种构成,而“国务院文件”则是由规范化简称加上文件构成。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各级党委通知重要事项、任免干部、批复下级机关的请求,向上级机关请求、报告工作等,采用“中国共产党XX委员会(XX)”的形式,括号内填所用文种。
在一些地方性公文处理办法中,除了上述形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例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以省政府的名义由省长签署的向社会发布的规章,用“河南省人民政府令”形式;向国务院的请示、报告,提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议案,对各地市、各部门请求的批复,与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联系商洽工作,以省政府名义联系、通知、洽谈的一般性问题,用“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形式;省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和专题会议决定的事项分别用“河南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纪要”、“河
南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纪要”、“河南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的形式。由此可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文机关标识是比较多样化的。
两个以上单位联合行文所使用的发文机关标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主办单位的文头,即只标主办单位名称加上“文件”二字构成;另一种是印制联合行文文头,即联合行文的各机关名称上下排列,“文件”二字右侧居中。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民族自治区域的单位,尤其是领导机关的发文机关标识,常将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两种文字并用印制,自治民族的文字排在上面或前面,汉字排在下面或后面,其标识内容与其他地区相同。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边缘25毫米。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毫米。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是最大不能等于或大于22毫米X15毫米。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简称为发文号、文号,是发文单位按发文顺序给所发文件编写的代码。给公文编发文字号,主要是为了便于公文的查问、处理及数量统计。编号的要求是正确地代表主办单位,可以作为查找和引用公文时的代号。
发文字号的结构一般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三部分组成。
机关代字是机关名称中最具特征、最精练、最集中代表机关的字,是机关名称的最具特征、最精练、最集中的概括。例如国务院的机关代字是“国”,国务院办公厅的机关代字是“国办”。地方机关的机关代字一般由地区代字加机关业务性质组成,如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机关代字是“豫政”,“豫”,“政”代表人民政府。确定机关代字时,应避免不同机关的雷同。例如“计划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计量局”三单位的代字就不能同时单选“计”字,否则,在引用发文字号时,就容易混淆。而一个单位的机关代字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变更。如若同一机关的代前后不同,就会影响代字本身应具备的识别功能,失去代字的意义。在有的发文字号中,不仅有机关代字,还有机关发文的承办部门的代字。如以河南省教育厅的名义所见即所得公文,有机关代字是“豫教人”的,其中的“人”字就是河南省教育厅人事处在河南省教育厅的部门代字。机关代字标注为“豫教人”即谓此文件为河南省教育厅人事处承办。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显示承办部门,便于处理有关问题时联系;二是标明文件的性质,便于发文数量的分类统计。不足之处是容易和以同部门名义制发公文时的代字混淆,即以河南省教育厅人事处的名义制发公文时,机关代字也是“豫教人”。
发文字号遵从一文一号的习惯,所以,联合行文的发文字号,只标主办单位的即可,这样比较便于文件登记和引用。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两行,用3号仿宋字体,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六)签发人
签发人是指代表单位或部门同意文稿印发并在正本上签名表示对文件内容负责的人员。《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24日)中规定,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在文件上标识签发人是为了便于联系和明确责任。因为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正职以外,往往还有协助正职工作的副职首长。这些副职首长往往分管某一方面的工作,关于该方面的工作一般由负责该项工作的首长或副职首长签发。只有注明实际签发人,才便于外部联系和明确责任。签发人的标注位置是平等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2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即“签发人:XXX”的样式。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自己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通牒一个自己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毫米。这里的红色反线,又被称为
间隔线,是文头部分与主体部分的分界线。其位置在发文字号、签发人之下,标题之上。一般用红色印刷。目前有通线“——”和一断线中加五星“——★——”两种形式。红色反线与版心等宽。
2、主体部分
第二篇:公文构成要素及排版形式(简)
公文构成要素及排版形式
一、公文的构成要素
公文可划分为版头、主体和版记三大部分。
版头包括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等要素;主体主要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附件等要素组成;版记主要是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必要时还会有抄送机关。
二、各要素排版形式
(一)发文机关标志:一般都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二)发文字号: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居中排布。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三)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位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两行,用方正小标宋2号,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四)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在公文标题的下空一行,左侧顶格3号仿宋体字编排,回行时仍需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五)公文正文: 在主送机关下一行,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一般页面设置要设置为上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
文中出现的各层标题的顺序依次是: “一”,“
(一)”,“1”,“(1)”。
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分别是:一级标题是3号黑体,二级标题是3号楷体加黑;三级标题是3号仿宋加黑。
(六)附件说明:它包括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附件名称的后面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七)发文机关署名:要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单一机关行文时,发文机关署名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
(八)成文时间:指公文生效的时间,也就是署会议通过或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九)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编排。
(十)公文的版记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
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与原公文格式相比的主要变化
1、公文格式新国标;
2、主题词儿不再标;
3、密级紧急左上角;
4、印章署名要齐全;
5、成文日期用数字;
6、公文页码不可少。
第三篇:公文的文头部分的主要构成
公文格式代码、印制顺序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收文处理标记、发文机关版头、发文字号、签发人姓名等项。(1)公文格式代码。公文格式代码又称文件检索代码,是指代表文件格式类型的标记符号,由九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标示于文件首页发文机关版头左上角。按一定的原则将机关发布的文件逐一编制代码。使每一份文件都有唯一的标识,以便计算机识别和处理。
(2)印制顺序号。印刷序号。又称公文份号,是指依据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的序号编号。它的作用主要是针对秘密文件。有了印刷顺序号,在登记、分送和清退秘密文件时均对号核点,以便查明责任,加强公文管理。印刷顺序号一般有六位位阿拉伯数字标识在文件首页发文机关版头左上角,文件检索下方位置,前面冠以“NO”符号。数字不足规定数时,前面用“0”补充。(3)秘密等级。秘密等级简称密级,是指公文秘密程度的等级,分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公文的秘密由公文制发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程度来划定。标注密级的同时应当标注保密时限。保密时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分一年以内,一年及一年以上,长期的期限不作标注,凡期限不作标注的可按二十年认定。
(4)紧急程度。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限度。又称缓急或处理时限。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和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标明紧急程度的位置在文件首页文关左上角。需要与密级同时使用的,紧急程度置于密级之下,上下对齐。紧急程度应在信封或封筒上加盖戳记注明。
(5)收文处理标记包括收文机关名称、收文编号、收文时间、档号等项目。收文处理标记的位置在文件首页发文机关版头右上方空白处,由收文机关加盖章标识。
(6)发文机关版头。发文机关版关简称“文头”。文头是发文机关用来制发正式文件时使用的有固定版式的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版头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三字组成。
(7)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指由发文机关编排的文件代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发文字号的作用:一是统计发文的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二是在查找和引用公文时可作为该份公文的代号使用。发文字号的书写位置,一般说来,有版头的文件,应标注在文件版头之下,间隔横线之上,居中排列;用信筏头的文件,则置于信筏头横线之下,公文标题之上,右侧排列:“命令(令)”则在公文标题下面当中,写“X号”。
(8)签发人姓名。在公文中标注签发人姓名,是标识公文生效并对该公文内容郑重负责的一个标志。一般供上报公文选用。
第四篇:党政机关公文的构成要素及排版形式
党政机关公文的构成要素及排版形式
党政机关公文是我校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一)公文的构成要素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二)公文的排版形式
排版形式指公文各组成要素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210MM*297MM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为:公文用纸天头37MM,公文用纸订口28MM,版心尺寸156MM*225MM(不含页码)。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2.公文书写形式
从左至右横排、横写。其标识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3.字体字号
发文机关标识使用2号小标宋体字,红色标识;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送机关、附注、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正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4.页码
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臵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
5.信函式公文
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推荐用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4mm 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 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两条线长均为170mm。每行居中排28个字。发文机关名称及双线均印红色。
(三)公文各要素及排版形式
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1.眉首
臵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公文眉首。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臵于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
(2)秘级和保密期限: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保密期限是对公文秘密等级时效规定的说明。臵于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字。
(3)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标注“特急”、“加急”;紧急电报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臵于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字。公文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二行。
(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表明公文的作者,他是发文机关制作公文时使用的、规范板式的文件版头,通常称“文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居中红色套印在文件首页上端。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文件”二字臵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按照发文顺序编排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臵于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两行,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联合行文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之下4mm 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6)签发人:签发人是在上报的公文中批准签发的领导人姓名。只用于上行文。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臵于第1 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 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2.公文主体部分
臵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抄送机关(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1)公文标题:即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除法规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位于红色反线下空两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义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2)主送机关:是指要求公文予以办理或答复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标识在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3)公文正文:公文正文表述公文的具体内容。通常分导语、主体和结束语。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回行。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4)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 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 × × × ×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5)发文机关署名(从2012年7月1日起):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6)成文时间:指公文生效的时间。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标识在正文之下,空两行右空4字。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
(7)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 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臵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8)附注:是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公文的发放范围、使用时注意的事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9)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3.公文版记部分
臵于抄送机关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1)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是印制公文主管部门,印发时间是公文的付印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臵;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4)版记中的反线。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第五篇: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构成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体系构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编制序列为总部、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总队,地区(市、州、盟)设支队,县设大队或中队。各级武警内卫部队受当地政府与上级武警领导机关的领导;武警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由公安部门直接领导;武警水电、黄金和交通部队业务上分别受公安部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领导。武警森林部队实行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以林业部门为主。边防、消防、警卫、水电、黄金、交通和森林部队在军事、政治、后勤工作上,均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
武警部队的主要任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任务主要是保卫国家的内部安全。它担负的是军事性的公安保卫任务,遂行的是公安战线上的军事斗争。它平时担负的任务主要是:
(1)警卫党政机关和部分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及大型集会的安全。
(2)守卫电台、电视台和国家经济、国防工业、国防科研等要害部门以及民用机场、重要桥梁、隧道等目标。
(3)担负国界警戒任务,保卫边疆地区,维护边境安宁,维护开放口岸的社会治安。
(4)对监狱、劳改管教场所,实施武装警戒和武装看押。
(5)配合公安机关依法逮捕、追捕及押解罪犯。
(6)火灾消防和紧急救援等。
武警部队战时担负的任务主要有:
(1)协同人民解放军保卫边防和海防、抗击敌方入侵。
(2)参加城市防卫和保卫重要目标的战斗,组织对空防护。
(3)组织重要民用机场、车站、桥梁和隧道的防护,保卫后方交通的安全。
(4)守卫重要的电台、工厂、仓库和科研设施等目标。
(5)掩护工业设施和人口疏散。
(6)打击敌特和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作战地区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等。武警部队拥有三类八个警种部队。
第一类,内卫部队。这是武警部队主要组成部分,受武警总部的直接领导管理。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武警总队、机动师和总部直属单位。其主要任务:一是承担固定目标执勤和城市武装巡逻任务,保障国家重要目标的安全;二是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三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武警内卫部队14个机动师分别是: 8610部队(辽宁盘锦第117师)、8620部队(辽宁兴城第120师)、8630部队(天津第81师)、8640部队(河北定州第114师)、8650部队(山西榆次第187师)、8660部队(新疆伊犁第7师)、8670部队(甘肃平凉第63师)、8680部队(河南巩义第128师)、8690部队(江苏宜兴第2师)、8710部队(福建莆田第93师)、8720部队(江苏无锡第181师)、8730部队(湖南耒阳第126师)、8740部队(四川南充第38师)、8750部队(云南蒙自第41师)。机动师是武警总部直属的机动部队,其它机动部队是各级武警部队所属的。
第二类,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总部双重领导的部队。这些部队既担负经济建设任务,同时负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
黄金部队主要担负黄金地质勘察、黄金生产任务,武警总部设黄金指挥部,下辖有黄金第一总队等部队;
水电部队主要承担国家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其他建设任务,武警总部设水电指挥部,下辖有水电第一、第二、第三总队等部队;
交通部队主要担负公路、港口及城建等施工任务,武警总部设交通指挥部,下辖交通第一、第二总队部队; 森林部队主要担负东北、内蒙古、云南森林的防火灭火任务以及维护林区治安、保护森林资源的任务,武警总部设森林指挥部,下辖有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森林总队等部队.第三类,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
边防部队主要担负边境检查、边境治安管理和部分地段的边界巡逻、打击偷渡以及海上缉私,由公安部边防管理局管理,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公安边防总队(公安边防局);
消防部队主要担负防火灭火任务,由公安部消防局管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公安消防总队(公安消防局);
警卫部队主要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主要领导及重要来访外宾警卫任务,由公安部警卫局管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安厅(局)设有警卫处
武警总部现设司令部(副大军区级)、政治部(副大军区级)、后勤部(正军级)、装备部(正军级)和各专业警种指挥部(正军级)。武警部队的组织、指挥层次一般为:总队(师,正军级至正师级)、支队(团,副师级至正团级)、大队(营)、中队(连)、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