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工作面透水征兆
煤矿工作面透水征兆
矿井透水事先都有预兆,可根据八种不同的透水象征,辨别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险。
(1)发潮:煤本身是不透水的东西,但当受到一定压力的水的作用,仍会有部分的水分浸到煤体里去。因此,当采掘工作面临近积水区时,就会发现局部的或大面积的发潮现象,这种发潮现象不完全是由于接近水区的缘故,遇到底板岩层为透水岩层时,也常使煤体有发潮现象。
(2)发汗:当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受水压作用,通过煤的层理、节理、水就透过煤壁并聚成水球现象,看起来就象人出汗一样。
这里必须指出,上述两种象征,无论发潮和发汗,有时都会出现假象,这种发潮和发汗的真假,往往采用“浅剥皮”的办法加以鉴别,就是将发潮或发汗的煤面,剥去一薄层,观察探试新暴露的煤层是否也发潮,如果发潮,就证明这是透水象征。
(3)流水或滴水:这种现象是发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证明工作地点与积水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证明隔水煤墙越来越软,隔水性越来越差,抗压能力越来越少,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时必须百倍警惕,加紧处理。
(4)挂红:这种现象往往是流水现象出现后产生的。这种现象说明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或硫铁矿物等,出现“挂红”一般认为是接近老空积水的象征。
(5)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以后,影响工作面气温降低,感到发凉。
(6)硫化氢气味加大:二硫化氢气体也是老空区的产物。因此,当工作面接近老空区时,有时可嗅到硫化氢的气味。
(7)水叫:一般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嘶嘶”的声音,这种声音,很象低沉的雷鸣声或不开锅的声音,这是因为水位有了变动或受滚动岩石撞击影响的结果。
(8)钻孔底发软或出水。用探水钻或钎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
第二篇:煤矿掘进工作面透水事故演练总结报告
..煤业掘进工作面透水事故
演练总结报告
2012年6月
..掘进工作面透水事故演练总结报告
一、透水事故发生地点及透水事故的原因
地点:采区专用回风巷下山迎头。原因:在掘进时过断层突水而引发事故。
二、透水事故演练前准备工作
(一)、演练准备
检查演练车辆,救援物资,医疗器械,矿救护队装备,检查通风设施、装置,三大监控,三条线情况;井上下、矿内外通讯,对参加演练人员进行培训、贯彻演练内容。
(二)、下达演练命令
上午9点30分,矿长…下达演练开始命令
(三)、矿井简介、当天生产情况及入井人数简述 9:31-9:36共5分钟
当班入井人数为40人:其中跟班副矿长1人,跟班安监员2人,工作面专职瓦斯检查员2人,巡回瓦检员2人,工作面专职电钳工3人,主水泵房抽水工2人,采区机电硐室值班电工2人,2#下2001回风顺槽工作面临时水仓抽水工1人,轨道队当班人员6人,2#下1001回采面检修组7人,采区专用回风巷掘进队8人,探水组4人。
三、事故演习过程
(一)、接警
1、接警
9:40-9:41共1分
演练开始后,9时40分,由井下采区专用回风巷掘进面探水负责人武彦飞向调度室汇报透水预兆
2、紧急响应
9:41-9:42共1分
刘彦龙向矿总工程师王总汇报透水预兆情况 9:42-9:48共6分
调度员..立即通知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机电科科长…、地测科长…、通风队长…到调度室。
总工程师到达调度室后,立即向井下现场询问情况。9:48-9:49共1分
总工程师电话向王矿长汇报情况 3)安排清点人数,准备撤人 9:49-9:57共8分 4)现场反馈
9:57-9:59共2分
(二)、启动预案
1、预案启动
9:59-10:00共1分
2、指挥与协调
10:00-10:01共1分
3、调度室指挥
10:01-10:07共6分
4)探水队长…向调度室汇报 10:09-10:10共1分
5)矿办公室…主任来到现场汇报总指挥
6)…回到指挥部汇报矿兼职救护队已佩带好装备,现在副井口列队整装待命。
10:11-10:13共2分
7)…向总指挥汇报巡回瓦斯员…已联系到。10:19-10:20共1分
集中总回风巷口处张宏明汇报…已和我们汇合,我们马上升井。” 10:26-10:28共2分
检身房…汇报今天早班入井人数共40人,目前有34人已全部出井,跟班…、探水队长…、采区机电硐室…、主水泵房抽水工…、瓦斯员…、…还未出井,现在井下共有6人。
…向调度室汇报所有出井的34名工人身体状况良好,一切正常。10:33-10:34共1分
检身房…再次汇报调度室,现在井下有6人出井,所有人员全部出井。”
(三)、恢复
指挥部总指挥宣布井下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受水害危胁区域,经过紧张指挥抢救,井下水灾已处理,各专业组按预案恢复矿井正常状态。
四、经验总结
通过此次透水事故应急演练,能够反映出透水事故应急处理程序、装备、日常安全质量管理均能够及时应对此类突发事件。
(一)符合透水事故应急处理的方面表现在:
1、现场班组长能够及时的汇报情况,并组织各作业地点工作人员撤出,尽到职责。
2、调度室接到汇报后首先安排安监员查看水情,并及时安排安监员将受威胁区域人员撤出,符合处理隐患的程序。
3、调度员在接到现场事故汇报后,能够按照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通知相关矿领导和相关单位作出应急待援准备工作;
4、安监科在接到事故汇报后,能及时安排井口信息站工作人员查清作业地点被困人员人数,为营救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的信息。
5、现场跟班长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组织施工人员向安全地点撤离,符合自救互救的程序。
6、各生产职能部室在事故发生后能第一时间赶到事故救援现场,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营救方案起到了指导作用。
7、矿值班领导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准确地按照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安排工作,并及时与现场进行联系,随时掌握现场的发展情况;
8、各相关单位在接到调度室的通知后能够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对事故地点积极进行救援;
(二)吸取的经验教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井下各掘进工作面严格按规定要求将“三条线”铺设至规定范围内,以便救援时节省准备时间,为紧急救援提供宝贵的时间。
2、加强巷道防治水的管理,对顶板破碎、淋水区域及有透水征兆时,必须坚持先探后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2012年6月
第三篇: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透水事故救灾演练方案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透水事故救灾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模拟一次井下透水事故,以检验透水事故发生后,调度室指挥程序运作的合理性、各方面救援行动的协调性,救灾指挥采取措施的果断性和正确性、技术图纸资料准备的齐全和准确性,井下各相关人员行动的迅速性、及时性、准确性,提高救灾指挥机构的应急应变能力。
二、演练方案
1、假定透水地点:假定在12采区边界回风下山迎头发生了透水事故,由现场安监人员向调度汇报透水事故,并将红色旗子悬挂在假定透水地点,作为透水区域的标识。
2、实施时间:八月十日早班矿井检修时间。
3、参加人员:综掘二队当班人员及队干,调度室、安监科、机电动力科、生产技术科、地测科、物资供应站、通风一队、机电一队等单位和部门相关人员及矿领导。
三、演练效果检验
(一)井下人员在透水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行动效果检验
1、现场安监员行动效果检验:发现巷道透水时,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后,是否及时组织撤离后巷工作人员。
2、现场工班长行动效果检验:发生透水事故后,是否及时清点当班工作人员人数并积极组织人员向安全区域撤离(模拟操作)。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后,工班长是否立即查看工作面通信系统是否畅通、通风系统是否破坏,供电、供水、压风系统的破坏情况,是否利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测冒顶区域附近瓦斯浓度,如通信系统畅通是否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人员伤亡情况及通风等相关系统的破坏情况,是否积极组织人员进行自救(假定现场通风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已遭到破坏);
3、现场工作人员行动效果检验:现场人员是否服从工班长的指挥积极向安全区域撤离;是否服从安监员的指挥向外撤离。
(二)地面指挥系统效果检验
1、矿调度室接到汇报后指挥行动效果检验:接到汇报后是否进行记录,是否了解现场发生了透水事故(现场安监员汇报),是否了解事故的大小、人员被困情况,是否了解通风、供电、供水、压风等系统的破坏情况。确认为透水事故后是否在第一时间内合理安排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救灾,是否通知受威胁区域的人员撤离现场(明确撤退路线),是否通知相关单位组织处理透水事故,是否及时向矿总值班、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矿长进行汇报,是否及时做好记录。
2、施工区队行动效果检验:是否及时了解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确认为透水事故后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做好处理透水事故、撤离受水灾威胁区域人员的准备工作。
3、矿领导行动效果检验:接到透水事故汇报后,第一时间内是否安排组织受水灾威胁区域人员撤离,是否安排通风队抢修通风设施,为恢复通风做好准备;是否通知机电队切断灾区电源、切断供水闸门;是否安排相关单位正常开动压风;是否通知驻矿医务所做好应急抢救人员的准备工作;是否及时掌握井下现场救灾的实际情况。
4、通风队行动效果检验:接到调度汇报后,是否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救灾器材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临时通风系统的构建,是否掌握瓦斯的变化情况。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后,是否及时组织人员抢修通风系统。
5、机电队行动效果检测:接到调度汇报后,是否立即安排人员切断灾区电源,是否立即安排人员关闭灾区供水阀门,是否立即组织人员恢复灾区压风系统并积极组织排水。
6、各科室行动效果检验:接到调度汇报后,地测是否了解透水事故的大小、发生透水区域的煤层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否准备好相关图纸及资料,是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协助总工程师提出行之有效的人员救援方案及排水的方案;安监科接到调度汇报后,是否及时安排安监员确认作业地点施工人数以及受水灾威胁区域人数;检验各科室及区队间的相互配合及救援行动的协调性。
第四篇:七台河煤矿透水事故
郑州广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七台河煤矿透水事故
郑州广众科技报道: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福瑞祥煤矿2012年12月2日下午突发透水事故,截至17时,2人获救,14人仍在营救中。据气象局报道,当地夜晚温度为零下20度至26度,救援工作较难开展,这样就对矿山自备的,压风自救系统有很高的要求。福瑞祥煤矿是年产4万吨的老矿,前身为国营煤矿,可能在国营转型过程中矿山安全装备全自动化,未完全更新。以至于如今的透水事故危及十几名矿工生命安全。据调查,矿工最高年龄40多岁,最低32岁,正值壮年,家庭支柱。广众科技本着对矿山各大系统自动化改造的经验,压风自救系统的研发,一直以矿山安全为己任!望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挽救生命,挽救家庭,但矿山安全不能依靠事故后的救援,广众技术咨询138381,88121。
技术支持:0371-60991900
第五篇:井下矿山工作人员一般根据哪些征兆判断矿井可能发生透水
井下矿山工作人员一般根据哪些征兆判断矿井可能发生透水(涌
水)?
井下矿山工作人员一般根据下列征兆判断矿井可能发生透水(涌水):
一、巷道壁“挂汗”,即由于积水透过微孔裂隙而凝聚于岩石表面。顶板“挂汗”多呈尖形水珠,有“承压欲滴”之势,这可以区别自然预兆中的“挂汗”,后者常是平形水珠,为蒸气凝结于丁顶所形成;
二、顶板淋水加大,犹如落雨状;
三、有时透水前底板突然涌水;
四、工作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产生雾气;
五、岩层里有“吱吱”的水叫声。这是因为被淹井巷的积水具有较大的水压,能够把水从岩层的裂缝中挤出来,水与裂缝两壁摩擦而发出“吱吱”水叫声,表示有涌水危险。
六、出现压水流,这是离水源很近的征兆。若出水清净说明距水源还稍远,若出水混浊,表明已迫近水源;
七、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一般从积水区散发出来的气体是沼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八、采矿场或巷道“挂红”,水的酸度大,味发涩,有臭鸡蛋味。
当然矿井水不同,预兆也不同:
对于老空洞水,通常属于“死水”,所以“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对于断层水,一般工作面来压,淋水增大,这种水多属“活水”。若在巷道中遇到断层水,有时能在岩缝中见到淤泥;对于溶洞水,常在石灰岩层中遇到,有时出现顶板来压,柱窝渗水,裂缝浸水等现象,这种水通常呈黄色或灰色,带有臭味;对于冲击层水,在浅部掘进井筒时常遇到这种水,一般表现为开始水小,发黄,夹有泥沙,以后水量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