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道办事处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全会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通过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我们**街的实际,对今后社会和经济发展,体会如下:
一、机遇和优势
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永线”建成通车,冠捷总部、长江大学研究生院、和记黄埔高档社区、恒大金碧绿洲等项目落户我街,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即将突破2个亿,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雅都超达、友日久等一批项目先后投产,发展前景看好,为我们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与中心城区对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思路
全面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两型社会建设机遇,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贯穿始终,以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都市农业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基础,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努力破解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我街建设成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良的新街。
三、工作措施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抓好“十永线”配套工程建设的协调工作。加快还建点的建设进度,尽快完成尾欠工程,同时搞好水、电、路等配套工程,让被拆迁户早日入住。加快集贤路、南湖路、知音大道延伸及三官大桥的建设步伐。搞好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工作,锁定地上附作物面积和数量,力争早日开工建设。配合做好唐河收费站拆迁、新农地区污水收集处理、江滩公园二期续建、**污水处理厂及一期污水收集系统、莲花湖综合治理等区级重点工程。
二是入区项目的建设。恒大项目要把重点放在征地和拆迁上,一期工程的拆迁要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态势下,加快进度,强力推进,争取早日完成拆迁任务,要加强与投资方的联系和配合,适时投入二期工程建设。和黄项目要迅速着手启动拆迁,腾出土地便于施工;马鞍还建点已竣工工程,要做好算账准备工作,确保春节前入住一次性成功;要加快马鞍还建点后期工程和大山口还建点的建设步伐,让拆迁户看到希望,以还建促拆迁。冠捷项目要把重点放在征地、拆迁上,对还建点要拿出具体的规划和布局,搞好拆迁房屋的摸底调查,增加相应面积的还建楼,确保冠捷项目顺利开工。长江大学研究生院项目要加强规划衔接,把农民还建楼、农民就业和项目一起规划,要在区域内锁定拆迁房屋和地上附作物,为启动动迁做好准备;要与区相关部门衔接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以工业经济为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和实力。
要通过融资、借资、垫资和工业项目捆绑投入等多种途径,按照规划搞好兴隆工业园道路、场平、水电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园区“三纵两横”规划道路,拆迁规划范围内房屋,尽快完成园区规划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深入实施“工业强街”战略,强化“四度招商”。学会算资源账、算生态账、算长远账,不仅要注重引进速度的“快”,更要注重引进质量的“高”,做到宁缺勿滥。要紧紧抓住武汉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搞好产业承接,重点引进新型包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等配套产业。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50强企业的联系,结合我街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引进战略性项目。全力支持雅都超达、佳旺、水网阀门、伊斯特、富鑫风动等支柱企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加快形成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
(三)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进城市化进程。要认真研究和完善东区规划,“十永线”和知音大道沿线,按照规划严格控制建设,不再摆布工业项目,将工业项目向道路两边后撤,向园区集中;沿路边发展总部经济、房地产、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长廊,使之成为无过渡带的城市大通道。“十永线”主体道路完工以后,要尽快启动道路两边的亮化、美化工程,拆除乱搭乱盖建筑,搞好立面整治,优化投资环境。“十永线”和知音大道两边各村,要按照建设规划,有计划地搞好道路两边的拆迁还建工作,腾出土地,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原有的新天集、铁铺集为基础,结合恒大绿洲、冠捷总部建设,率先启动发展现代服务
业,做出典型、做出亮点,带动全线发展。新农集镇要向“十永线”路边发展,结合旧城改造发展以房地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要鼓励不在“十永线“和知音大道两边的其他村,拓宽发展空间,在沿路投资开发现代服务业。
(四)以都市农业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找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要突出区域特色,按照发展都市农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一是围绕建设生态循环经济新区,发展南湖水系周边的休闲、旅游度假和农家乐项目。马鞍山以南的三个村要结合和记黄埔高档社区、世茂生态嘉年华项目的建设,充分挖掘知音文化人文底蕴,利用现有的柑橘林地和庭院经济基础,发展农家乐项目。南湖沿线和高庙地区各村也要结合项目建设,发挥临湖优势,发展莲藕长廊观光、休闲垂钓、河鲜美食等项目。
二是围绕三大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走基地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引进和扶持农业专业大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民可以在这些规模经营的经济实体中就业,这样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由农民变成农工。高庙地区沿华马路延伸可以建设1万亩莲藕长廊,发展“双季藕”种植。三官平原可以建设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范围可以由城头、三官两个村,扩大到新村等四个村。什湖地区可以连片建设1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以新农渔场为基础,引导周边有养殖面积的8个村连片发展。同时,搞好永利村1500亩名特水产品养殖基地的建设,使之与原有的苗木花卉基地连片发展,逐步形成集水产养殖、苗木花卉培植、旅游观光、垂钓休闲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区。
三是围绕主导产品,引进加工企业,扶持销售能人,促进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特色基地聚集。围绕莲藕、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品等三大主导产品,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姻,引进有经济实力的投资人,大力扶持和兴建与本地区农业特色基地相配套,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鼓励投资人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采取订单收购、集中收购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改变以往“提篮小卖”的零星销售模式。
四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街内所有排灌泵站及其渠道,要按照规模大小,逐一进行更新和改造,特别是什湖泵站,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在明年春耕生产以前完工。要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加大投入,改造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突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作用,按照“四到家园”的要求,巩固创建成果,全面完成创建村的家园建设任务;同时,要将农村家园行动计划创建、新农村建设和“百镇千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农村发展,搞好村庄建设规划,改变农村面貌。要积极开展“乡村清洁行动”,搞好监督检查,清洁农村环境。
(五)以改善民生为基础,促进和谐稳定。
一是着力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遗留问题。由于保障措施没有及时跟进,过去,我们在征地拆迁中遇到的阻力很大,项目推进艰难。今后,我们要努力破解这些焦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失地农户进行就业培训,做到就业安排一批;完善失地农户的社会保障,做到补贴保障一批;同时研究和探索房屋拆迁市场化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做到让利优惠一批。
二是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要多方拓展就业渠道,通过与引进企业协商,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积极帮助需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要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发展路子,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三是加大社区文明创建力度。继续搞好“四城同创”工作,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市民素质,推动城市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善。要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高社区工作整体水平,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要认真探索知音大道、“十永线”、和黄等9个还建点的社区化管理,让还建农户有一个优良、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
第二篇:街道办事处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精)
街道办事处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全会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通过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我们**街的实际,对今后社会和经济发展,体会如下:
一、机遇和优势
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永线”建成通车,冠捷总部、长江大学研究生院、和记黄埔高档社区、恒大金碧绿洲等项目落户我街,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即将突破2个亿,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雅都超达、友日久等一批项目先后投产,发展前景看好,为我们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与中心城区对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思路
全面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两型社会建设机遇,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贯穿始终,以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都市农业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基础,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努力破解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我街建设成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良的新街。
三、工作措施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抓好“十永线”配套工程建设的协调工作。加快还建点的建设进度,尽快完成尾欠工程,同时搞好水、电、路等配套工程,让被拆迁户早日入住。加快集贤路、南湖路、知音大道延伸及三官大桥的建设步伐。搞好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工作,锁定地上附作物面积和数量,力争早日开工建设。配合做好唐河收费站拆迁、新农地区污水收集处理、江滩公园二期续建、**污水处理厂及一期污水收集系统、莲花湖综合治理等区级重点工程。
二是入区项目的建设。恒大项目要把重点放在征地和拆迁上,一期工程的拆迁要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态势下,加快进度,强力推进,争取早日完成拆迁任务,要加强与投资方的联系和配合,适时投入二期工程建设。和黄项目要迅速着手启动拆迁,腾出土地便于施工;马鞍还建点已竣工工程,要做好算账准备工作,确保春节前入住一次性成功;要加快马鞍还建点后期工程和大山口还建点的建设步伐,让拆迁户看到希望,以还建促拆迁。冠捷项目要把重点放在征地、拆迁上,对还建点要拿出具体的规划和布局,搞好拆迁房屋的摸底调查,增加相应面积的还建楼,确保冠捷项目顺利开工。长江大学研究生院项目要加强规划衔接,把农民还建楼、农民就业和项目一起规划,要在区域内锁定拆迁房屋和地上附作物,为启动动迁做好准备;要与区相关部门衔接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以工业经济为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和实力。
要通过融资、借资、垫资和工业项目捆绑投入等多种途径,按照规划搞好兴隆工业园道路、场平、水电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园区“三纵两横”规划道路,拆迁规划范围内房屋,尽快完成园区规划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深入实施“工业强街”战略,强化“四度招商”。学会算资源账、算生态账、算长远账,不仅要注重引进速度的“快”,更要注重引进质量的“高”,做到宁缺勿滥。要紧紧抓住武汉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搞好产业承接,重点引进新型包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等配套产业。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50强企业的联系,结合我街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引进战略性项目。全力支持雅都超达、佳旺、水网阀门、伊斯特、富鑫风动等支柱企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加快形成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
(三)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进城市化进程。要认真研究和完善东区规划,“十永线”和知音大道沿线,按照规划严格控制建设,不再摆布工业项目,将工业项目向道路两边后撤,向园区集中;沿路边发展总部经济、房地产、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长廊,使之成为无过渡带的城市大通道。“十永线”主体道路完工以后,要尽快启动道路两边的亮化、美化工程,拆除乱搭乱盖建筑,搞好立面整治,优化投资环境。“十永线”和知音大道两边各村,要按照建设规划,有计划地搞好道路两边的拆迁还建工作,腾出土地,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原有的新天集、铁铺集为基础,结合恒大绿洲、冠捷总部建设,率先启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出典型、做出亮点,带动全线发展。新农集镇要向“十永线”路边发展,结合旧城改造发展以房地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要鼓励不在“十永线“和知音大道两边的其他村,拓宽发展空间,在沿路投资开发现代服务业。
(四)以都市农业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找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要突出区域特色,按照发展都市农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一是围绕建设生态循环经济新区,发展南湖水系周边的休闲、旅游度假和农家乐项目。马鞍山以南的三个村要结合和记黄埔高档社区、世茂生态嘉年华项目的建设,充分挖掘知音文化人文底蕴,利用现有的柑橘林地和庭院经济基础,发展农家乐项目。南湖沿线和高庙地区各村也要结合项目建设,发挥临湖优势,发展莲藕长廊观光、休闲垂钓、河鲜美食等项目。
二是围绕三大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走基地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引进和扶持农业专业大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民可以在这些规模经营的经济实体中就业,这样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由农民变成农工。高庙地区沿华马路延伸可以建设1万亩莲藕长廊,发展“双季藕”种植。三官平原可以建设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范围可以由城头、三官两个村,扩大到新村等四个村。什湖地区可以连片建设1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以新农渔场为基础,引导周边有养殖面积的8个村连片发展。同时,搞好永利村1500亩名特水产品养殖基地的建设,使之与原有的苗木花卉基地连片发展,逐步形成集水产养殖、苗木花卉培植、旅游观光、垂钓休闲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区。
三是围绕主导产品,引进加工企业,扶持销售能人,促进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特色基地聚集。围绕莲藕、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品等三大主导产品,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姻,引进有经济实力的投资人,大力扶持和兴建与本地区农业特色基地相配套,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鼓励投资人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采取订单收购、集中收购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改变以往“提篮小卖”的零星销售模式。
四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街内所有排灌泵站及其渠道,要按照规模大小,逐一进行更新和改造,特别是什湖泵站,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在明年春耕生产以前完工。要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加大投入,改造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突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作用,按照“四到家园”的要求,巩固创建成果,全面完成创建村的家园建设任务;同时,要将农村家园行动计划创建、新农村建设和“百镇千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农村发展,搞好村庄建设规划,改变农村面貌。要积极开展“乡村清洁行动”,搞好监督检查,清洁农村环境。
(五)以改善民生为基础,促进和谐稳定。
一是着力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遗留问题。由于保障措施没有及时跟进,过去,我们在征地拆迁中遇到的阻力很大,项目推进艰难。今后,我们要努力破解这些焦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失地农户进行就业培训,做到就业安排一批;完善失地农户的社会保障,做到补贴保障一批;同时研究和探索房屋拆迁市场化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做到让利优惠一批。
二是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要多方拓展就业渠道,通过与引进企业协商,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积极帮助需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要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发展路子,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三是加大社区文明创建力度。继续搞好“四城同创”工作,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市民素质,推动城市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善。要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高社区工作整体水平,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要认真探索知音大道、“十永线”、和黄等9个还建点的社区化管理,让还建农户有一个优良、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
第三篇: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山
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挑水心里发愁,十里路上
吃水贵如油……”一曲民谣唱出了山区农民吃水难的辛酸。在大巴山区、在西北农村、在黄淮海平原,很
多农民祖祖辈辈喝水困难,甚至喝着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仍有3.79亿
人存在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占当时全国农村总人
口的近40%。饮水不安全、饮水困难在危害群众身
体健康的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1848 更新时间:2008-10-21 23:19:06
尽快让这3亿多农民喝上安全水,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正在各地全面推进的农
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让亿万农民免除了缺水之痛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行动:全面解决3.2亿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说到水,山西省灵石县桑平峪村88岁的独居老人张宝柱满眼是泪:“咱这里的水,吃了肚子疼,村里人都到10里外的地方担深井水。以前我用小车推水,来回要一个小时,两天一次。后来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得求人担水。”在沿淮农村,居民面对的是常年处于5类水质的淮河及其支流,喝上干净水一度成为这里农民的奢求。饮水安全,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艰巨的任务。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了不懈努力,用全球7%的水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1%的饮水和用水问题。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晓东介绍,我国农村饮水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和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国务院于1984年批转了《关于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报告》以及《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逐步规范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
20世纪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4年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渠道增加投入。至新中国成立50年时,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300多万处,累计解决了2.16亿人的饮水困难。
到2004年底,我国基本结束农村饮用水难的历史。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在2015年前使饮水不安全人口减少一半,我国政府对此作出了庄严承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实现了农村供水工作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的阶
段性转变。2001-2005年,国家共投入资金223亿元,解决了6700万人的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问题。从2006年开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实施。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国计划解决1.6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到2009年,全国可累计解决1.95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2000年3.79亿饮水不安全人数的51%,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的目标。根据规划到2015年之前,全国将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普及自来水。
大投入:水利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的民生工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3亿多农民喝上安全水,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近年来“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工作目标。
一系列关于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部署迅速展开:2004年以来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把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尤其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了要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来解决那些成本较高地区的工程运行问题。2005年8月,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全面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在这些政策的有力保障下,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成为我国财政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据统计,2000-2008年的9年间,全国共投入618亿元,其中中央安排资金311亿元,地方配套和农民群众自筹307亿元,解决了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饮水安全工程,已经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王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各地也相应加大投入。“十一五”时期初,山东省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让全省80%以上的村庄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湖北、贵州两省提出用5年时间全部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江苏省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52亿元,重点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饮水问题;福建省还提出到2010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国有24个省级政府专门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或办法,对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所有项目资金投入都要按照政府批准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进行实施,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
大变化:水兴百业旺,引来新风尚
“我家建了两个水窖,不仅吃的水有了,还可以让我多养50只羊、10多头牛,每年增收2万多元!”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后坝村二社农民马绍军高兴地给记者算起了这笔“丰收账”。
水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养殖、种植和加工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生产发展。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四川省通江县是全国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也是有名的“银耳之乡”,这个县的诺水河镇金家坝村是远近闻名的“香菇专业村”。村支部书记王永东介绍说,全村种植了82万袋香菇,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正因建起了饮水安全工程。没有干净的水,村里也种不了这么多香菇。”
“自2005年以来,因饮水条件的改善,带动了105个缺水村的新农村建设,率先成为脱贫致富的示范村,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通江县县长严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百姓喝上安全卫生水,大大降低了氟骨病等地方性疾病和传染病发生率,全县每年可减少医药费支出2230万元,群众生活逐步宽裕。
通江县是感受到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一个缩影。王晓东介绍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农民切身感受到了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减少了疾病,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健康水平。饮水问题的解决,使农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据调查,吃上洁净水后,可使肠道传染病等发病率降低47%。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饮水问题的解决,农村劳动力从以前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了出来,减轻了农民买水负担。据调查,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地方,户均年节省53个挑水工日,通过实施饮水解困工程,86%的农户增加了收入。
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有了饮水工程,农民有适量的水洗衣服,厨房、厕所、浴室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从而带动了与水有关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据调查,自来水到户的地方,46%的农户购置了洗衣机,90%以上的农户生活用水量增加。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加强了基层**建设,增进了农村社会和谐。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问题让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了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本文论文 农业委员会人员学习第十一届人大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由网络收集,如有侵略您的权益我们2
4小时内删除。关键字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这次全会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做出了继续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对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讨论“决定”我有以下几
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全会科学准确地判断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决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
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
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
要时期”的科学判断,表明了农村改革仍然是国家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发展仍然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础。
二是全会描绘了未来农村发展的美好图景。“决定”提出了今后年,也就是到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0
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为核心的六大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群众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
好图景。六大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对农村改革发展和新
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农村发展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三是全会作出了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三大部署。“决定”指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范
文)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这三大部署,既切中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对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绘制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蓝图。
四是全会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范文)保障。“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范文);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范文);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范文);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范文);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范文);要健全农村**管理制度(范文)。”以这六个方面的制度(范文)建设为重要抓手,将会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范文)环境,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范文)保障。
五是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决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必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六是全会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八大措施。“决定”指出“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通过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实施八大措施,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必将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步伐,必将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建立。
第四篇: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会议于2010年10月9日至12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xx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本次会议是在新时期我们党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昨天下午,在临潼区为书记任军号的主持下,西河村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会议在西河村党员之家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西河村全体村组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部分村民近百人,会上由区委书记任军号就十七届三中全会做了重要讲话: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充分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后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了我国在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30年间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认识,逐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三个“最需要”情真意切,表达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说明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说到了广大农民心坎上。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基层工作者,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大好形式下,首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要深刻理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人均收入翻了几十倍,同时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事业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充分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必须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必须作为基本方向长期坚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必须作为根本要求认真落实。
在看到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尚面临诸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生产面临市场和资源环境等约束的形势严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偏低等等。我们后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切忌盲目乐观的麻痹思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的真理。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仍然有必要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的认识,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描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凝聚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禹州市顺店镇党委书记 李益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我深刻学习了《决定》的内容,领会了其中的精神实质,现谈如下心得体会:
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针对目前的新形势,会议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问题,发布了10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30年间,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正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第一轮的五个“一号文件”,我国农村构筑起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核心、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第二轮五个“一号文件”,分别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等作出部署和安排。改革开放后,废除了人民公社,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这期间,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承先启后,在继续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由“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是一次跨越,意义非凡。
在我们所处的长江三角洲等发展较快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探索已经展开,有的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例如在我市实行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政治制度改革,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益。农民住房的条件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上世纪70年代我刚到杭州参军的时候,笕桥机场附近农民的房屋大多都是茅草房,经常发生火灾,农民的住房条件令人担忧;现在笕桥附近的农民住房都是三至五层的楼房,住房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最近市政府新出台的“二十四条政策”允许外地人员购房入户等,将逐步打破城乡限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一大步。
作为房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改善民生,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天职;而住房问题,则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充分展示了我党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的决心,是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过去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城乡割裂的现象,现在党中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因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二)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从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扶贫、防灾减灾能力、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农村改革,关键在党,并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将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及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勤奋工作,积极配合做好房产管理的各项服务工作。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相信: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必将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兴起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热潮,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