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粮食系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业改革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会议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全会从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引人关注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7项部署的首位,这是以胡锦涛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高度清醒的具体体现。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粮食流通行业的特点和实际,围绕粮食安全调控、粮食行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服务能力等重点,粮食部门应着重落实“收购重规范、销售重放心、调控重储备、发展重服务、增效重管理”等五项措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一、粮食收购重规范,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从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结算、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的执行和现场公示、粮食市场秩序维护与对市场主体的服务等重点方面做好服务,加强规范,继续完善和抓好“粮食收购规范站点”的试点工作,不限收,不拒收,不打白条。9月17日,市局在宝应县召开了全市“粮食收购规范站点”试点工作推进会。早在今年3月和6月,市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扬州市粮食收购工作规范》和《关于2008年度创建“粮食收购规范站点”活动的实施意见》,受到了省粮食局的肯定。
二、粮食销售重放心,切实保证粮油产品质量。十七届三中全会还研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强调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全程监控,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粮食销售直接面对城乡消费群体和省内外销区的用粮企业,质量安全十分重要。一是要继续完善“放心粮店”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放心粮店”建设,努力实现“放心粮店”在全市各乡镇全覆盖。目前全市累计创建“放心粮店”98家,力争在“十一五”末前,提前完成120家的任务。按照“五放心”的要求,确保销售成品粮油的质量安全;二是完善检测手段,落实专项资金和人员,以适应国家今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的要求;三是加强仓储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延缓粮食品质的陈化。
三、粮食调控重储备,切实保障区域粮油供给。地方储备粮是政府调控区域内粮食市场,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要粮源,《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日前已通过政府令对外发布,为我们依法管理运作地方储备粮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是规范运作,抓好准入。做好重点储备企业的软、硬件建设,积极取得国家、省级储备粮的代储资格。经国家和省粮食局审核认定,我市有已7家企业获得国家承储资格(不包括中央储备粮系统在扬直属库点)、9家企业获得省级储备粮承储资格,为在特殊情况下争取粮食调控资源奠定了基础;三是支持中央、省级储备企业在扬州落户、发展,为地方粮食流通注入活力(中央储备粮扬州直属库、省粮食集团运西直属库等);三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国家代储、省级代储、市县级储备的轮换出、入库管理工作。
四、行业发展重服务,又好又快发展粮食经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贯彻了十七大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粮食流通行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服务,统筹规划,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突出“循环粮食、数字粮食、文化粮食、法制粮食”建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流通事业发展的服务和支持,从战略上落实规划,从区域上打造品牌,从行业上展现创新。在粮食物流建设与国家、省物流节点联接,粮油产品向中、高端市场跃进,粮油机械向国际化进军。
五、粮企增效重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粮食产业既是传统行业,又是新兴行业,粮食品种经营量大利薄,现代粮食行业跨度大,科技含量高。围绕增加效益,在管理上要实行科学化、数字化、差别化、风险化管理。只有重视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用科学的手段,提升管理的效率,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好各项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粮食调控安全、新农村建设和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而努力工作。
第二篇:粮食部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粮食部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
体会
粮食部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业改革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会议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全会从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引人关注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7项部署的首位,这是以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高度清醒的具体体现。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粮食流通行业的特点和实际,围绕粮食安全调控、粮食行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服务能力等重点,粮食部门应着重落实“收购重规范、销售重放心、调控重储备、发展重服务、增效重管理”等五项措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一、粮食收购重规范,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从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结算、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的执行和现场公示、粮食市场秩序维护与对市场主体的服务等重点方面做好服务,加强规范,继续完善和抓好“粮食收购规范站点”的试点工作,不限收,不拒收,不打白条。9月17日,市局在宝应县召开了全市“粮食收购规范站点”试点工作推进会。早在今年3月和6月,市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扬州市粮食收购工作规范》和《关于创建“粮食收购规范站点”活动的实施
意见》,受到了省粮食局的肯定。
二、粮食销售重放心,切实保证粮油产品质量。十七届三中全会还研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强调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全程监控,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粮食销售直接面对城乡消费群体和省内外销区的用粮企业,质量安全十分重要。一是要继续完善“放心粮店”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放心粮店”建设,努力实现“放心粮店”在全市各乡镇全覆盖。目前全市累计创建“放心粮店”98家,力争在“十一五”末前,提前完成120家的任务。按照“五放心”的要求,确保销售成品粮油的质量安全;二是完善检测手段,落实专项资金和人员,以适应国家今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的要求;三是加强仓储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延缓粮食品质的陈化。
三、粮食调控重储备,切实保障区域粮油供给。地方储备粮是政府调控区
域内粮食市场,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要粮源,《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日前已通过政府令对外发布,为我们依法管理运作地方储备粮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是规范运作,抓好准入。做好重点储备企业的软、硬件建设,积极取得国家、省级储备粮的代储资格。经国家和省粮食局审核认定,我市有已7家企业获得国家承储资格、9家企业获得省级储备粮承储资格,为在特殊情况下争取粮食调控资源奠定了基础;三是支持中央、省级储备企业在扬州落户、发展,为地方粮食流通注入活力;三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国家代储、省级代储、市县级储备的轮换出、入库管理工作。
四、行业发展重服务,又好又快发展粮食经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贯彻了十七大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粮食流通行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服务,统筹规划,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突出“循环粮食、数字粮食、文化粮食、法制粮食”建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流通事业发展的服务和支持,从战略上落实规划,从区域上打造品牌,从行业上展现创新。在粮食物流建设与国家、省物流节点联接,粮油产品向中、高端市场跃进,粮油机械向国际化进军。
五、粮企增效重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粮食产业既是传统行业,又是新兴行业,粮食品种经营量大利薄,现代粮食行业跨度大,科技含量高。围绕增加效益,在管理上要实行科学化、数字化、差别化、风险化管理。只有重视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用科学的手段,提升管理的效率,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好各项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粮食调控安全、新农村建设和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而努力工作。
第三篇: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山
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挑水心里发愁,十里路上
吃水贵如油……”一曲民谣唱出了山区农民吃水难的辛酸。在大巴山区、在西北农村、在黄淮海平原,很
多农民祖祖辈辈喝水困难,甚至喝着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仍有3.79亿
人存在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占当时全国农村总人
口的近40%。饮水不安全、饮水困难在危害群众身
体健康的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1848 更新时间:2008-10-21 23:19:06
尽快让这3亿多农民喝上安全水,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正在各地全面推进的农
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让亿万农民免除了缺水之痛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行动:全面解决3.2亿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说到水,山西省灵石县桑平峪村88岁的独居老人张宝柱满眼是泪:“咱这里的水,吃了肚子疼,村里人都到10里外的地方担深井水。以前我用小车推水,来回要一个小时,两天一次。后来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得求人担水。”在沿淮农村,居民面对的是常年处于5类水质的淮河及其支流,喝上干净水一度成为这里农民的奢求。饮水安全,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艰巨的任务。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了不懈努力,用全球7%的水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1%的饮水和用水问题。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晓东介绍,我国农村饮水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和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国务院于1984年批转了《关于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报告》以及《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逐步规范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
20世纪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4年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渠道增加投入。至新中国成立50年时,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300多万处,累计解决了2.16亿人的饮水困难。
到2004年底,我国基本结束农村饮用水难的历史。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在2015年前使饮水不安全人口减少一半,我国政府对此作出了庄严承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实现了农村供水工作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的阶
段性转变。2001-2005年,国家共投入资金223亿元,解决了6700万人的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问题。从2006年开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实施。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国计划解决1.6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到2009年,全国可累计解决1.95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2000年3.79亿饮水不安全人数的51%,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的目标。根据规划到2015年之前,全国将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普及自来水。
大投入:水利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的民生工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3亿多农民喝上安全水,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近年来“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工作目标。
一系列关于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部署迅速展开:2004年以来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把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尤其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了要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来解决那些成本较高地区的工程运行问题。2005年8月,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全面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在这些政策的有力保障下,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成为我国财政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据统计,2000-2008年的9年间,全国共投入618亿元,其中中央安排资金311亿元,地方配套和农民群众自筹307亿元,解决了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饮水安全工程,已经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王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各地也相应加大投入。“十一五”时期初,山东省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让全省80%以上的村庄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湖北、贵州两省提出用5年时间全部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江苏省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52亿元,重点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饮水问题;福建省还提出到2010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国有24个省级政府专门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或办法,对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所有项目资金投入都要按照政府批准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进行实施,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
大变化:水兴百业旺,引来新风尚
“我家建了两个水窖,不仅吃的水有了,还可以让我多养50只羊、10多头牛,每年增收2万多元!”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后坝村二社农民马绍军高兴地给记者算起了这笔“丰收账”。
水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养殖、种植和加工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生产发展。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四川省通江县是全国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也是有名的“银耳之乡”,这个县的诺水河镇金家坝村是远近闻名的“香菇专业村”。村支部书记王永东介绍说,全村种植了82万袋香菇,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正因建起了饮水安全工程。没有干净的水,村里也种不了这么多香菇。”
“自2005年以来,因饮水条件的改善,带动了105个缺水村的新农村建设,率先成为脱贫致富的示范村,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通江县县长严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百姓喝上安全卫生水,大大降低了氟骨病等地方性疾病和传染病发生率,全县每年可减少医药费支出2230万元,群众生活逐步宽裕。
通江县是感受到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一个缩影。王晓东介绍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农民切身感受到了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减少了疾病,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健康水平。饮水问题的解决,使农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据调查,吃上洁净水后,可使肠道传染病等发病率降低47%。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饮水问题的解决,农村劳动力从以前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了出来,减轻了农民买水负担。据调查,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地方,户均年节省53个挑水工日,通过实施饮水解困工程,86%的农户增加了收入。
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有了饮水工程,农民有适量的水洗衣服,厨房、厕所、浴室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从而带动了与水有关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据调查,自来水到户的地方,46%的农户购置了洗衣机,90%以上的农户生活用水量增加。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加强了基层**建设,增进了农村社会和谐。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问题让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了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本文论文 农业委员会人员学习第十一届人大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由网络收集,如有侵略您的权益我们2
4小时内删除。关键字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这次全会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做出了继续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对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讨论“决定”我有以下几
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全会科学准确地判断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决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
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
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
要时期”的科学判断,表明了农村改革仍然是国家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发展仍然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础。
二是全会描绘了未来农村发展的美好图景。“决定”提出了今后年,也就是到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0
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为核心的六大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群众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
好图景。六大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对农村改革发展和新
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农村发展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三是全会作出了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三大部署。“决定”指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范
文)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这三大部署,既切中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对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绘制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蓝图。
四是全会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范文)保障。“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范文);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范文);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范文);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范文);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范文);要健全农村**管理制度(范文)。”以这六个方面的制度(范文)建设为重要抓手,将会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范文)环境,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范文)保障。
五是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决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必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六是全会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八大措施。“决定”指出“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通过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实施八大措施,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必将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步伐,必将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建立。
第四篇: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挑水心里发愁,十里路上吃水贵如油……”一曲民谣唱出了山区农民吃水难的辛酸。在大巴山区、在西北农村、在黄淮海平原,很多农民祖祖辈辈喝水困难,甚至喝着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仍有3.79亿人存在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占当时全国农村总人口的近40%。饮水不安全、饮水困难在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尽快让这3亿多农民喝上安全水,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正在各地全面推进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让亿万农民免除了缺水之痛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行动:全面解决3.2亿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说到水,山西省灵石县桑平峪村88岁的独居老人张宝柱满眼是泪:“咱这里的水,吃了肚子疼,村里人都到10里外的地方担深井水。以前我用小车推水,来回要一个小时,两天一次。后来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得求人担水。”在沿淮农村,居民面对的是常年处于5类水质的淮河及其支流,喝上干净水一度成为这里农民的奢求。
饮水安全,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艰巨的任务。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了不懈努力,用全球7%的水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1%的饮水和用水问题。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晓东介绍,我国农村饮水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和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国务院于1984年批转了《关于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报告》以及《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逐步规范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
20世纪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4年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渠道增加投入。至新中国成立50年时,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300多万处,累计解决了2.16亿人的饮水困难。
到2004年底,我国基本结束农村饮用水难的历史。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在2015年前使饮水不安全人口减少一半,我国政府对此作出了庄严承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实现了农村供水工作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的阶段性转变。2001-2005年,国家共投入资金223亿元,解决了6700万人的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问题。
从2006年开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实施。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国计划解决1.6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到2009年,全国可累计解决1.95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2000年3.79亿饮水不安全人数的51%,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的目标。根据规划到2015年之前,全国将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普及自来水。
大投入:水利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的民生工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3亿多农民喝上安全水,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近年来“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工作目标。
一系列关于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部署迅速展开:2004年以来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把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尤其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了要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来解决那些成本较高地区的工程运行问题。2005年8月,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全面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在这些政策的有力保障下,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成为我国财政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据统计,2000-2008年的9年间,全国共投入618亿元,其中中央安排资金311亿元,地方配套和农民群众自筹307亿元,解决了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饮水安全工程,已经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王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各地也相应加大投入。“十一五”时期初,山东省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让全省80%以上的村庄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湖北、贵州两省提出用5年时间全部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江苏省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52亿元,重点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饮水问题;福建省还提出到2010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国有24个省级政府专门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或办法,对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所有项目资金投入都要按照政府批准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进行实施,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
大变化:水兴百业旺,引来新风尚
“我家建了两个水窖,不仅吃的水有了,还可以让我多养50只羊、10多头牛,每年增收2万多元!”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后坝村二社农民马绍军高兴地给记者算起了这笔“丰收账”。
水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养殖、种植和加工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生产发展。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四川省通江县是全国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也是有名的“银耳之乡”,这个县的诺水河镇金家坝村是远近闻名的“香菇专业村”。村支部书记王永东介绍说,全村种植了82万袋香菇,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正因建起了饮水安全工程。没有干净的水,村里也种不了这么多香菇。”
“自2005年以来,因饮水条件的改善,带动了105个缺水村的新农村建设,率先成为脱贫致富的示范村,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通江县县长严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百姓喝上安全卫生水,大大降低了氟骨病等地方性疾病和传染病发生率,全县每年可减少医药费支出2230万元,群众生活逐步宽裕。
通江县是感受到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一个缩影。王晓东介绍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农民切身感受到了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减少了疾病,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健康水平。饮水问题的解决,使农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据调查,吃上洁净水后,可使肠道传染病等发病率降低47%。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饮水问题的解决,农村劳动力从以前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了出来,减轻了农民买水负担。据调查,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地方,户均年节省53个挑水工日,通过实施饮水解困工程,86%的农户增加了收入。
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有了饮水工程,农民有适量的水洗衣服,厨房、厕所、浴室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从而带动了与水有关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据调查,自来水到户的地方,46%的农户购置了洗衣机,90%以上的农户生活用水量增加。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强了基层**建设,增进了农村社会和谐。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问题让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了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第五篇: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其次要深刻理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多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79万。农村饮水工程和水利、公路、电网等方面的建设突飞猛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接连实施,广大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广大农民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开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新局面。但在在看到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尚面临诸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面临市场和资源环境等约束的形势严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偏低,等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必须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必须作为基本方向长期坚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必须作为根本要求认真落实。
一个战略任务,一个基本方向,一个根本要求,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把握,牢牢抓住,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思路源于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的真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仍然有必要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的认识,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描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凝聚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些目标任务,既鼓舞人心,又艰巨繁重,能不能实现好、完成好,关键在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全面把握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识统一了,思路理清了,才能自觉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