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论文(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3:0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学论文》。

第一篇:政治学论文

走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纵观我们党的历史,既是一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又是一部反腐倡廉、不断纯洁队伍、提高战斗力的斗争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一直以来都是我党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它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我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表现,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表现,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工作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我党生死存亡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各项工作调整部署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在我国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历史时期,社会深刻变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社会物质形态中腐败现象的滋生和社会意识形态中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败思想,侵蚀着劳动群众创造的社会价值,威胁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清醒的意识到反腐败斗争将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建设工程。而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中所面临的腐败问题在长期斗争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这条道路所包含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制度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具体来讲,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部署。

一是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一直认为,一个政府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始终保持党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来考虑开展工作。从具体措施来讲:一是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二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三是坚持勤俭节约,改进文风会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是加大对党的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特别是要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近年来,党内发生了一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对此,我们党有清醒的认识。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具体措施上来讲,有以下几点:一是坚决惩治腐败,要严肃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二是有效预防腐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

干部必须遵守廉政准则,教育和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搞特权。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三是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权力监督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三是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从具体措施上来说,有三项:一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二是要坚持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是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党和国家作出的各项战略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适应反腐斗争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党建工作大局中来谋划、来部署,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健全反腐倡廉法律和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在和平时建设时期,能对党造成严重伤害的,腐败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如若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容易受到腐败的感染。因此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我们必须始终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反腐败倡廉建设,确保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从而体现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不断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在新世纪新的形势下对反腐败,我党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有坚决的态度,有切实的部署,有工作的力度,才能够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让中国发展的航船在碧波荡漾的航道里快速前行!

第二篇:政治学论文

摘 要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认知的形成往往基于认知主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结构,它是在社会客观政治环境中,认知主体收到政治事件的刺激后产生的心理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矛盾冲突也日益凸显,作为青年中先进分子的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显得尤为重要,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环境,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知。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认知 存在问题

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认知的形成往往基于认知主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结构,它是在社会客观政治环境中,认知主体收到政治事件的刺激后产生的心理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矛盾冲突也日益凸显,作为青年中先进分子的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显得尤为重要,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环境,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知。

一、政治认知的概念阐述

作为政治心理体系的基础,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认知过程包含着认知主体对认知课题的主观抽象画。也就是说,“政治认知是政治观念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政治主体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整治客体,即政治权利、政治体制。政治规模、政治功能等方面的认识与把握,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导向,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国家未来的制度变迁。因此,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熟悉影响国家政治的各种因素,对于促进国家政治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政治认知特点

(一)政治认识片面性、表层性

大多数学生的政治认知过程把感知和记忆对立起来,以记忆排斥感知,使思维失去了对客观事物感知的客观基础,只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脱离客观事物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思考、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这种以主观偏见去肯定或否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性做法是当前大学生政治认识片面性的表现之一;表现之二在于大学生虽已掌握许多政治“书本知识”但缺乏政治“经验知识”,由于大学生长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而且接触范围狭窄层次不高,所以青年学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政治经验,这就导致即使大学生们有积极地参与实际政治生活的热情,也不会起到很大作用,他们实际上沦为政治“边际人”,陷入了缺乏经验─政治边际化─更加缺乏经验─更加边际化的怪圈。这不仅是政治认知片面性的表现也是长期政治认识片面性酿成的恶果。

大学生政治认识还有表层性的特点,即对政治事实、理论常识、基本观点等方面事实认知水平比较高,而对关乎评价、信仰、作用等方面的价

值认知水平却不容乐观,对于政治知识的学习大多还处于浅尝辄止自以为满足的状态。通过访谈发现不少学生对理论学习不重视,缺乏辨证思维,对事物的认识多是凭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获得,很容易陷入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

(二)政治情感双重性 1. 热情与冷漠

当代大学生和改革开放同步成长,他们对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敏感性和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前几代人。但是当他们发现他们的政治要求没有正式的诉求渠道,自身合法的政治地位被“边缘化”或者他们的政治作为无法改变政治格局时,他们就会走向两种极端,“过度的热情”(即采取不合法的非正式方式和渠道表达自己的愤懑),或者“可怕的冷漠”(对政治生活不闻不问,无所作为)。而后一种极端在当今人们过度关注经济发展,政治生活逐渐被边缘化的社会中更加明显。

2. 理性与情绪化

与五六十年代青年相比,当代青年大学生要理性的多。他们对一般的政治口号、宣传不再轻易附和响应,他们由原来激情式的参与转化为务实性的参与,由原来的反叛、先锋、对立转变为宽容、协调中求发展,抛弃了浮躁和冲动,而以理智平静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社会改革。但是,事实也表明,青年学生在政治生活中难免受制于冲动的情绪,尤其是在社会风气不良,政治参与受阻,舆论导向片面的情况下,他们的政治情绪往往压过政治理性表现地异常强烈。

3. 批判性和归属性

由于青年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一方面,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有政治参与的能力和要求;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敏感阶段,对社会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阴暗面更有“旁观者清”的优势,因此,他们容易对社会产生不满,对政治现象具有敏锐的批判性、改革性和创新性。但同时他们又充满幻想,渴望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幻想通过自己的行为济世达人,从而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但事实却常常让他们失望,他们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既爱又恨,常常感到迷失自我,无所是从,处在不伦不类的尴尬的中间状态。

(三)政治意志复杂性、易变性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品质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表现在:第一,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志受到时代、阶级、民族、群体、区域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位的认知交叉混合的影响和制约。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那样,“社会上有哪些派别,大学生中必然而且不可避免的有哪些派别。”而且学生个人的阅历、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及社会化程度都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意志趋向多元化。第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志的“隐蔽性”也增加了其复杂性,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的政治意志、品格通常呈显状,人们可以从他们公开的论战和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把握他们的政治倾向、情感意志,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志却没有明显的表现形式,仿佛一股政治暗流,看不见、摸不着,只是潜在于主体中,因此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把握。但是这种隐蔽性并非政治意志缺乏,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每每遇到重大的政治事件,青年大学生都会表现出高昂的政治斗志,将政治主动性、原则性、勇敢、坚定、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表现地淋漓尽致。

此外,他们的政治意志还有摇摆性、不坚定性的特点,常常是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态势良好时,他们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充满信心、意志坚定。但是一旦改革受挫,他们又易于摇摆,忽明忽暗,漂移不定,加上接受新生事物的欲望、能力强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又有很强的从众心理等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否定继有成果,对社会悲观失望,不思进取甚至有偏激的言论和行为等。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认知的重要性。

1、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进行。政治认知作为一种对政治的认识必然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政治认知指导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因此,培养正确的政治认知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进行政治参与。

2、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政治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政治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进行政治参与,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特定政治社会要求即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大学生,帮助大学生进行、适应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使大学生适应角色的转移。

3、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求。在大学生对政治系统、系统内的各种参与角色、角色扮演者有较系统认识的基础上,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识、政治认知和政治素养,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由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转化,进而满足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需求。

4、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年轻的一代,大学生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无穷的力量,因此更应该培养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使他们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千千万万份强大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

四、当代大学生政治认知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政治“冷漠”,认为与自己无关。在一所高校抽取的500名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中有78%的同学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是少数政治家的事情,距自己太遥远”,“政治是没有意思的事情,不如搞经济实惠。”同时,由于众多因素影响,人们对于政治往往满足于谈谈琐事,发发牢骚,这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也投射到部分大学生身上,使他们产生冷漠的政治情感。

其次,政治认知过于激进,缺乏理性思考。作为青年,大学生往往不够稳重,行为冲动,而行为的冲动源于思想的冲动。对于国内外的政治事件,大学生们往往显得很“愤青”,尤其是对国内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以及与国外的一些冲突上,大学生们往往是一味的愤怒不满,而没有真正冷静的思考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例如对于国内的贪污腐败问题,大学生们往往谈到贪官便提到“杀、千刀万剐”等字词,而对于“钓鱼岛事件”,大学生们则更加激进,他们把此事件当做是对国家的侮辱,通过盲目的抵制日货和游行等行为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而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政治事件来认真思考。

最后,政治认知功利化。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尚未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缺乏长远深刻的目光,造成政治认知的功利化。比如,对于党内腐败现象,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存在明显的功利倾向,认为换做是自己,如果行贿能够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自己“肯定会”或“可能会”行贿。而在严肃的入党问题上,部分大学生入党的动机是为了得到好处,增加就业的筹码。

五、大学生政治认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计划生育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严重,在很多时候,他们都局限于对自己利益的关注,而对别的利益关心甚少。因此,政治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却往往感受不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形成对政治的冷漠。

2、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道路不畅导致心理冲突。一方面,大学生们往往有一颗炙热的心,渴望能够为政治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在校学习,社会经历不够等原因,使他们往往不能参与其中。比如人大代表的选举,按法律规定,大学生是完全可以参与选举的,但在校大学生们真正行使了选举权的少之又少,而行使了被选举权的更是屈指可数,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几乎没有。由此使大学生们慢慢的失去了最初的热情,觉得政治与自己无关。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给同学们灌输的思想都是好好学习,热爱祖国等,却很少引导学生真正对政治事件进行思

考。比如,针对上学期的“钓鱼岛事件”,在游行之前,学校对于该事件只字未提,等到学生们“暴动”起来时,学校才开始呼吁要理性爱国,但是,如何理性爱国,学校却没有明确的指导。

六、解决措施

1、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直接地促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理顺政治心理,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独立的政治判断、强烈的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要使大学生掌握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在政治上能明辨是非,在现实中能理性批判,正确对待政治上的具体问题。

3、优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环境,让大学生们真正参与其中,既能满足大学生们对政治参与的强烈渴望,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复杂性,引导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

要站在未来的高度,理性期盼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的未来发展态势。这就意味着我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就是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引导、激发那些正待成熟的政治心理机能的发展,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已经完成的程序,进入更高一级的现有水平,进而产生更高一级的“最近发展区”,如此不断转化使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由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要在承认个人利益要求和价值取向的同时,引导大学生认同主导政治观,诱发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如何激励当代大学生在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将政治认知感情外化为积极的政治行动。

第三篇:政治学论文

从政治学角度浅析当代恐怖组织何以发展壮大--以ISIS为例

摘要:近年来,恐怖组织ISIS不断制造恐怖袭击,让全世界为之动容,这个在伊斯兰文明沐浴下的恐怖组织何以发展如此壮大,本文将依据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书中的观点,探讨恐怖组织产生的根源问题。

关键字:文明的冲突,ISIS恐怖组织,塞缪尔·亨廷顿

一、恐怖组织isis的起源

ISIS的产生与兴起,追溯其根源仍是西方文化全面渗透到穆斯林世界而由此引发的文明冲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SIS与中东的其他伊斯兰组织并无差别,都是对西方现代文明入侵的强烈反弹的具体表现,追求通过圣战建立伊斯兰原教旨政权,区别只在于ISIS更加残忍和极端而已。1996年,亨廷顿所著《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出版,系统地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回顾十余年来西方的反恐战争与世界恐怖主义之间的互动,即发现作为多个文明交汇之处的中东地区堪称冲突的多发之地,不仅持久激烈,而且基本没有妥协的余地。这一局面成了亨廷顿的著述在现实世界中的最佳释例。

由于伊斯兰世界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基础差、起点低,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层面竞争,在世界整个经济体系格局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且短时间难以看到翻身的希望。在这一背景下,伊兰世界不仅在经济、科技方面被西方“指挥”、“领导”,其文明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地位,也面临西方的严峻挑战。

一些伊斯兰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经济失调、贫富悬殊、腐败严重以及本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许多穆斯林并不愿意或者不敢从本国国情与 历 史 以 及 伊 斯 兰 文 化 中 探 求 原因,而是把这些问题归咎于西方殖民主义统治和文化侵略,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切不平等现象,国家和民族的一切挫折和失败,社会的风气败坏和道德沦丧都是世俗化和西方思想文化腐蚀的结果。当穆斯林认为失败和挫折是因为远离了伊斯兰教,远离了真主时,“伊斯兰化”便自然被视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中东地区连年的战火,也让此处 成 为 恐 怖 主 义 与 极 端 主 义 的 温床。美国2001年进攻阿富汗推翻塔 利班政权,尚可被视作名正言顺的反恐战争,但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就成了不讲理的侵略战争,这也让反美恐怖组织师出有名。更大的问题是,美国推翻了萨达姆这样一个政治强人,此后十余年却没能树立新的权威。对伊拉克一般民众而言,马利基的上台无非是让什叶派取代逊尼派执掌政权,加之什叶派上台后出于报复或其他原因打压逊尼派,失势的逊尼派必然反弹。在这种情况下,打着逊尼派代表者和保护者旗号的ISIS自然得到了逊尼派广大民众乃至官员的支持。因此,在ISIS快要打到巴格达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伊拉克的逊尼派议员却坚决反对通过紧急动员法案。伊拉克的逊尼派士兵更是不愿为政府卖命来与同是逊尼派的ISIS作战。在各种因素作用之下,ISIS在伊拉克想不胜利都难。

二、isis恐怖组织特征

伊斯兰国(ISIS)又称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近年来,多次组织武装力量,发布恐怖袭击,与之前的恐怖组织相比,ISIS恐怖组织的特征更加明显,他们更加善于利用公众媒体宣传强调其宗教的合法性,到处宣称自己是古伊斯兰国的合法继承人;其次是经济上宣布独立,他们通过各种非法途径构建自己的资金流动体系,据研究显示,2014年6月袭击了摩洛哥银行的四亿多美元后,又在当月攻入伊拉克最大的炼油厂,并且以“逃离暴君的金融体系”为名,于11月在控制区发行专属货币,据估算,他们的总资产已经超过20亿。

此外ISIS组织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队伍的年轻化,由于伊斯兰文明的人口激增问题,人口规模不断扩张,特别是青年人口激增,是这个恐怖组织更加活跃,为了吸引西方年轻人加入这个阵营,isis恐怖组织甚至有意美化他们的恐怖行为,宣言片面的英雄主义色彩,让很多涉世未深的青年男女受骗上当。

当然,作为恐怖组织,他们的杀人手段更是触目惊心。ISIS的野心,远不止于占领伊拉克和叙利亚,当其宣布“建国”后,公布了宣称领土的范围,打算在五年内占领西亚、北非和中非(南至喀麦隆、肯尼亚等)、中亚地区,还包括 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克里米亚等地,以及巴基斯坦、印度甚至中国的部分领土,这个范围,甚至超出了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俨然要对中东乃至世界政治版图进行一 次颠覆性的彻底“整容”。ISIS最闻名于世之处,倒不是其如痴人说梦般的巨大野心,以及相对于伊拉克政府军的强大战斗力,而是向世界公开宣示自己的残忍暴戾。6月14日,ISIS宣布在伊拉克北部屠杀1700名政府军俘虏,并将处决现场照片发到网上。8月19日和9月3日,ISIS先后公布两段斩首美国记者的视频,更为让世界震惊的是,刽子手居然操着一口浓浓的伦敦腔。至于澳大利亚7岁小孩提着人头的照片则再次挑战了人类的底线。种种事件不胜枚举。

三、文明的冲突是恐怖组织犯罪的根源

根据亨廷顿的观点,自后冷战时代开始,意识形态已经不再成为国际关系体系的衡量标准,相反,文明将作为国际关系的重建的标准。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世界正在日趋向着多文明的结构前进。在多元文明世界中中,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类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文明主要是依据语言、宗教、历史、习俗及主管自我认同来界定的。文明持久但终有终结,它们是人类最持久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亨廷顿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七或八个:中华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在“文明之间的关系”中,作者指出文明之间关系演变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遭遇、冲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目前的多文明状态。

随着亚洲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复兴,西方文明开始日趋衰落,亚洲的自信来源于经济的增长,伊斯兰的复兴主要源于人口增长。伊斯兰复兴运动将对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拒绝现行政权和民族国家,以根本改革为核心精神。伊斯兰人口规模的扩大及社会动员力量的增强,使得它们倾向于向外扩张,从而加剧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冲突。结果将导致在21世纪初期可能会发生非西方力量和文化的持续复兴,以及非西方文明内部及它与西方之间的冲突。西方国家的普世主义日益把它引向同其他文明的冲突,最严重的是同伊斯兰和中国的的冲突。

在区域层面的断层线上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穆斯林同非穆斯林的战争,产生了“亲缘国家的集结”和更广泛和逐步升级的威胁,并因此引起核心国家努力制止这些战争。

美国911恐怖袭击就是文明冲突爆发的起点,它清楚地向世界表明,恐怖组织及其所从事的恐怖犯罪行为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破坏,给人们心灵留下难以忘怀的伤痛,甚至蒙上了长久的阴影。恐怖组织的出现,以及恐怖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不同文明和不同文化冲突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朗的今天,充分注重各国、各民族、各区域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尊重各国和各民族的传统;协调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冲突,才是治理恐怖犯罪的根本策略。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这一模式就是“文明冲突”;“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的保障。”,通观近段时间以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恐怖犯罪活动,无一不是由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的文明及文化冲突所导致的。因此,用“文明冲突论”来阐释恐怖犯罪的根源,是有说服力的。通观当今世界的恐怖袭击行为,犯罪嫌疑人多为伊斯兰教信徒。例如,沙特富翁本.拉登及其所领导的恐怖组织成员,菲律宾的阿布萨耶夫武装,巴勒斯坦的激进组织,以及黎巴嫩、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有关从事恐怖活动的组织成员等,无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为什么伊斯兰教信徒常常用恐怖活动来发泄愤怒、打击敌人(这一方面与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有关,另一方面更与伊斯兰文明和其它文明(如基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等)的冲突有关。

在伊斯兰教文化里,圣战是他们冲突中的一个经常性的特征。伊斯兰教信徒常常把对敌作战,甚至对敌人实施自杀性爆炸袭击行为等都看成是圣战。据说,伊斯兰教从创始起就是一个尚武的宗教。伊斯兰教起源于贝都因游牧部落,伊斯兰教的基础深深地打上了这种起源的烙印。伊斯兰教的教义指示教徒向非教徒发动战争;古兰经和其他有关穆斯林信仰的陈述几乎都不禁止使用暴力,在穆斯林的教义和实践中没有非暴力的概念。可以说,伊斯兰原教旨中关于圣战的规定,是恐怖袭击的精神支柱。在圣战的感召下,恐怖分子视死如归,一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甚至将实施自杀性爆炸袭击视为无尚光荣的事。

四、总结与讨论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必须从自身形势出发分析,处置不当会引发祸水东渐。国内新疆东突势力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稳定的心腹大患,本身对东突势力与国外勾结非常忌惮,此时,尤其不能介入这种国际冲突,给分裂势力以口实。另外,中国面临更大战略方向在东海南海,更为危险的现实危机同样也不允许中国分心。我国政府尤其需要把握政策重心,以我为主,不变应万变,保持国家稳定,维持发展势头,同时要有所作为,提高军事实力,在更高水平的国际角力中,抢占制高点,冷静应对各种随时可能的危机。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前言第2页).

{2} [德]哈拉尔勒•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间冲突论”的批判[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李慎之,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评亨廷顿第三篇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文章(J).太平洋学报,1997.2.

{4}(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24—25).

{5}(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25). {6}张潇.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遏制[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伍伟.中亚各国对新型恐怖主义犯罪联合防治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 2009 {8}欧阳舒睿.“东突”恐怖主义犯罪分析[D].西南大学 2010 {9}孟楠楠.恐怖主义犯罪立法完善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2

第四篇:政治学论文

论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

——以包头市达茂旗为例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 1十八届三中全会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1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2达茂旗政府工作报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旗委十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不动摇,大力实施“富民强旗”战略,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抓城建、强基础,活商贸、惠民生,促和谐、保安宁“四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精品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科教兴旗和人才强旗、保障和改善民生、特色文化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八大工程”,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级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新达茂。

3达茂旗概况

达茂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阴山北麓,是包头市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其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达茂旗地处内蒙古高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以牧为主的边境旗。全旗共有七个镇,一个苏木乡。

二、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发展不够充分,资源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欠发达的旗情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不高。城镇基础设施滞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一体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增收渠道较窄,收入水平与全市相比差距较大,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依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困难、挑战日益增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为复杂,社会管理任务仍然艰巨;

3、社会整合和平衡能力不足,地区内社会保障救济系统和分配调节系统不完善,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凸显。政府部门的社会价值再分配政策不够完善,影响了其平衡能力。

4、地区政府的政策规划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政策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所制定的各项发展政策往往就事论事,对发展政策之间的匹配问题考虑较少,造成各项发展政策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形不成政策的系统优势,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内耗大,政策执行成本高,政策资源浪费严重,这些已经成为制约地区政府发展规划能力的痼疾,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此外,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仍需继续提高。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

(一)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核心,打造团结协作政府。始终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自治区的方针政策,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既定目标任务上来,全力以赴抓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自觉维护政府形象,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各类活动中,时刻维护旗委、政府决策的严肃性,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共同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旗委十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不动摇,大力实施“富民强旗”战略,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抓城建、强基础,活商贸、惠民生,促和谐、保安宁“四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精品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科教兴旗和人才强旗、保障和改善民生、特色文化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八大工程”,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级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新达茂。

(二)以依法行政为重点,打造法治诚信政府。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决策的权威性。政府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照章办事,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重大事项和重要安排部署,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对涉及全旗中心工作的重大问题,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全力支持旗人大、旗政协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主动接受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旗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监督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六五”普法,提高公民学法、守法意识,全民普法率达到100%。认真执行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旗政协履行职能,主动听取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旗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

进社会矛盾化解,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机制,完善领导包案、定期接访和部门联合接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教育到位、生活困难帮扶到位。完善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边境地区管控,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努力创建“平安达茂”。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为抓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维护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方针,依法维护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旗“七连冠”。

(三)以加强执行力建设为目标,打造务实高效政府。牢固树立“抓好工作是本职,不抓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工作是不称职”的观念,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旗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政府执行力,扎实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始终站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抓好落实作为第一天职,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理性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真审视制约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主观因素,充分利用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客观优势,主动把地区的发展置于全自治区、全市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干事创业的热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不断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一办三中心”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苏木乡镇党政综合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和政策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构建基层组织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格局。

(四)以关注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打造亲民爱民政府。牢固树立“大民生”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切实抓好民生工作。坚持依法治税、优化财源结构,努力增加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等民生支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问题,加快建设惠民利民工程,有效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了解和掌握群众真实的物质文化需求,帮助基层、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下大力气抓好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工作,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大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努力提高构建和谐达茂的能力水平。坚持每年为民兴办好事实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就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建成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场所和资源共享信息网络,矿山企业招用当地农牧民达到企业职工总人数的5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农牧民劳务输出2万人。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农民工和企业职工基本权益。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实现老有所养;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牧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健全医疗救助和残疾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以整村推进和集中连片开发为重点,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贫

困人口减少到3000人以下。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实现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蒙中医药事业,加快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牧区倾斜,实现城乡居民病有所医;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百灵庙镇创建为国家级卫生城镇。强化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和家庭发展能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五)以《廉政准则》为标尺,打造勤政廉洁政府。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按照“两个务必”和《廉政准则》有关要求,以身作则,躬亲示范,切实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表率,做无私奉献、勤政廉政的模范,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时刻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树立政府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形象,坚决杜绝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出现。牢固树立行政成本意识,力戒铺张浪费。对各类腐败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四、职能转变取得的成效

2008年以来,本届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旗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工业立旗、三产拉动”和“三个集中”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提升工业,带动城乡一体;搞活旅游,做大口岸经济;构建‘两型’,实现富民强旗”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2011年以来,我们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四项重点工作”,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全旗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全面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生态逐步好转、民族团结和谐、边境安宁稳定的大好局面。

1、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5.8亿元预计增加到166.1亿元,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3%。财政收入由8.9亿元预计增加到20.6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由61亿元预计增加到186.7亿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1%。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9.9∶65.9∶24.2预计调整为

7.7:70.6:21.7,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夯实。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显著,城镇化率达到46.3%,较2007年提高6.5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走在全市前列。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完成了包头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3、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水浇地由2007年的20万亩增加到3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3万亩增加到18万亩。公路总里程由2020公里增加到2325公里,新增铁路里程85公里。建成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2座。实行阶段性禁牧,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实现全面阶段性禁牧的旗县,草原植被覆盖度由22.3%增加到27%,森林覆盖率由9.8%增加到12.5%。

4、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累计为民兴办67件98项好事实事,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5315元预计增加到27337元,纯增12022元,年均增长1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5524元预计增加到9389 元,纯增3865元,年均增长11.2%;贫困人口由2.6

万人下降到1.1万人,彻底甩掉了国贫旗的“帽子”。

5、社会事业呈现新气象。在全市率先实行高中阶段“三免一补”和学前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新建、改建苏木镇卫生院13个、嘎查村卫生室36个,建成国家二级图书馆、文化馆和8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77个嘎查村文化室,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系基本形成。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论文

改革开放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人权、以人为本等政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因此,我国政治生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生活领域;民主政治

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主、法治、人权等政治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往往是把民主理解为一种手段,而不是当作一种政治制度,片面强调革命和专政,甚至搞“全面专政”,结果导致十年内乱。1949年后,“以人为本”也一直被当作是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十三大明确把民主政治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2002年,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2006年,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提出“我也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2007年,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2004年3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国宪法。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2007年11月,十七大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有这些直接推动着我国政治现实的变革。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实际的推进

谈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海内外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功,但中国政治体制没有实质性变化。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够成功正是得益于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路线,反之,前苏联改革失败则是因为奉行了一种相反的先政治后经济的改革策略。我们认为,如果按照西方的政治标准,如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等,可以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按照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就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的。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江泽民也曾指出:我们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访美期间深刻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事实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就是一次政治变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实际进展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中国封建社会各级官员一旦为官,则终身为官,世代为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虽曾提出不搞终身制,但事实上领导干部仍然是无任期、不退休。这种事实导致了官僚主义盛行,干部队伍老化等弊端。在邓小平的积极倡导下,1982年2月,中央做出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同年通过的八二宪法,还规定了国家领导人的任职期限。十六大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2.党和国家开始适度分离

改革伊始,党的领导人就把“党政分开”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自己正式宣布,党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必须在国家的法律范围内活动,没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党不再代替政府作为直接的行政管理机关。十三大政治报告还专门论述了党政分开,党不得代替政府直接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为着手解决党政不分问题,并一度减少党政兼职3.不断完善人大制度

我们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2007年,北京海淀区有近二十个人大代表是高校选民提名直接选出的,不是党和政府提名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1979年到200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了400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等等。在人大行使任免权方面,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了差额选举。另外,一些地方对少数有违法失职行为的领导干部行使了罢免权和撤职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实行了公务员制度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施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从1994年重点抓考录制度的建立实施、严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开始:凡进必考机制、激励机制、奖励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等逐步推开。“出口”初步畅通,公务员权利有了保障。2006年1月1日,建国50多年来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公务员法》施行,我国进行了六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前五轮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精简人员机构和提高政府服务经济职能。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等,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4.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1989年12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2005年,中央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这两个文件使我国多党合作越来越走向制度化。截至2006年底,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共有党员60多万人,其中17.6万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2万人担任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3名副委员长中,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6人。2008年,各省人大常委会都有非中共人士担任副主任,除新疆以外,30个省政府都配备了非中共副省长。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应该相信,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必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5.探索和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村民自治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全国31个省已经制定或修订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选举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截至2004年底,中国农村已建立起64.4万个村民委员会,绝大多数省完成了五至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已经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会议,80%以上的村庄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民主理财、财务审计等制度。

三、比较自由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在曲折中逐步孕育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各种不同思想观点的争论。对此,我们党的决策层采取了相当宽容的态度。例如,2007年年初,我国理论界发生了一场论争。这场论争源于《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第2期发表的谢韬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谢韬的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早年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改革开放以来走的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体制改革再也不能拖下去了。谢韬的文章发表后,一些学者、代表官方政治立场的主流媒体都作出了一系列反应:《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等各大报刊都发表了有关文章。但是,谢韬提倡“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遭到官方的打压,《炎黄春秋》杂志本身并没有因为刊登谢韬的文章而受到整顿。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保障人民的“表达权”,并指出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由此可见,我国的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民主讨论的环境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

[1]董郁玉,史滨海.政治中国[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90-195.[2]候少文.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 社,1998.[4]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下载政治学论文(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学论文(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学原理论文

    关于劳教制度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2013年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劳动教养制度迎来终结。作为一种中国特殊的行政处罚制度,其无法律依据长时间禁锢公民人身自由长期以来为人......

    《民族政治学》论文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认同问题分析 行政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本科1班 万红兵 指导教师 曹军锋 摘要:随的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以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

    政治学概论论文

    浅谈革命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革命一词源远流长。革命原意并非现在流行的概念,就像“资本家时代”在马克思的规范之中被误读为“资本主义”一样1,革命也曾遭到误解和新......

    政治学论文作业(5篇)

    政治学论文作业 论政治之我观 【摘要】 在人类文明史上,古今中外,不管是政治家、哲学家,还是有关他们的政治性论著,都绕开不了对政治含义的谈论。从古希腊时代、古中国的春秋时......

    政治学原理论文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政治学原理论文 题目:当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当代大众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内容摘要】随着当今世界......

    政治学原理(论文)[精选多篇]

    政治学原理( ( 论文) )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对政治具......

    国际政治学导论小论文

    1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浅析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 思政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08131045 段苏洋 摘要: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国际政治理论界,......

    政治学论文题目范例[五篇模版]

    1、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2、政治的本质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4、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5、政治权力来源研究6、市民社会研究7、德治与法治8、政府执政能力研究......